CN210068178U - 一种具有缓冲性能隧道支护衬砌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缓冲性能隧道支护衬砌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68178U
CN210068178U CN201920973846.1U CN201920973846U CN210068178U CN 210068178 U CN210068178 U CN 210068178U CN 201920973846 U CN201920973846 U CN 201920973846U CN 210068178 U CN210068178 U CN 2100681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nnel
shell
pressure reducing
supporting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7384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宁宁
肖建辉
罗伯婵
田国辉
李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Pil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Pil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Pil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Pil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7384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681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681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68178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ning And Supports F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缓冲性能隧道支护衬砌,包括安装于隧道岩壁内且与其形状相匹配的外层支护体、中层支护体和内层支护体,适应隧道开挖后冻胀及岩爆造成的隧道初期变形;第一减压机构,能够在钢架在受到隧道岩壁产生的压力时,第一顶块向第一壳体内滑动并压缩第一弹性件,使得该压力得到释放和缓冲,使钢架依然具有支护性能;第二减压机构,不仅能够提高轴向相邻两型钢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并且与第一减压机构配合使用能够承受更强的压力;内层支护体中的内层减压装置,使得支护板能够适应隧道发生岩爆、冻胀或软岩大变形引起形状变化,使其保证具有支护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缓冲性能隧道支护衬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缓冲性能隧道支护衬砌。
背景技术
随着隧道与地下工程的大量建设,“深”、“长”、“险”、“大”已成为当前隧道工程的主要特点,高地应力环境也带来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一、硬岩岩爆问题,随着穿越大埋深、高地应力条件下的长隧道逐年增多,我国地下工程岩爆呈频发趋势;二、软岩大变形问题,该类岩体具有强度低、性状差、遇水易软化等特点,地下洞室建设过程中大变形灾害问题突出,严重危及地下洞室的施工及运营安全。
截至目前,针对铁路、公路工程施工中出现的岩爆及软岩隧道大变形问题,虽然开展了众多相关研究,但并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技术保障体系,在愈发复杂多变的工程施工条件下,传统的支护结构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同时,高寒地区铁路、公路隧道容易产生冻胀危害;现有隧道加固支护结构和施工方法,不能有效适应隧道岩爆、冻胀或软岩大变形引起的形状改变,不能有效释放隧道造成岩爆、冻胀或软岩大变形的额外载荷。
现有的隧道支护为便于安装和制作,在环向方向上是拼接形成的,在受到隧道岩壁的压力时,拼接的位置极易发生变形或断裂,从而使隧道支护失去支护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适应隧道发生岩爆、冻胀或软岩大变形引起形状变化,并能够缓解释放隧道形状变化产生的压力,并且在施工成型后能够提高支护性能的隧道支护衬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缓冲性能隧道支护衬砌,包括位于隧道岩壁内且与其拱形相匹配的支护体,所述支护体包括由外至内设置的外层支护体、中层支护体和内层支护体,所述中层支护体与内层支护体环向的两端均与隧道仰拱固定;所述外层支护体包括柔性网,所述柔性网与隧道岩壁接触,并借助多根间隔设置的减压锚杆与隧道岩壁固定;所述减压锚杆一端嵌入隧道岩壁内,另一端与柔性网固定;所述中层支护体包括钢架、钢性网和中层减压装置;所述钢架包括型钢;所述型钢沿隧道轴向等间距设置有多个,且沿隧道环向是多个型钢单元体依次拼接形成的拱形结构;所述钢性网固定于相邻的两型钢之间;所述中层减压装置包括位于相邻两型钢单元体之间的第一减压机构,以及位于相邻的两型钢之间的第二减压机构;所述第一减压机构包括第一壳体、第一顶块和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一顶块分别固定于两型钢单元体的对接端,且第一壳体与第一顶块沿隧道环向凹凸配合且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位于第一壳体内且介于第一顶块端部与第一壳体底部之间,所述第一弹性件能够在第一顶块向第一壳体内滑动时起到缓冲阻碍作用;所述第二减压机构包括第二壳体、第二顶块和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壳体长度方向两端分别固定于轴向对应的一组型钢单元体的端部,所述第二顶块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另一组轴向对应的两型钢单元体的端部,所述第二壳体与第二顶块沿隧道环向凹凸配合且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位于第二壳体内且介于第二顶块端部与第二壳体底部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能够在第二顶块向第二壳体内滑动时起到缓冲阻碍作用;所述内层支护体包括支护板和内层减压装置;所述支护板由多个波纹板沿隧道环向和轴向依次拼接形成;所述内层减压装置位于环向相邻的两波纹板之间;所述内层减压装置包括对接壳、对接块和第三弹性件,所述对接壳与对接块分别固定于两波纹板对接端,所述对接壳与对接块沿隧道环向凹凸配合且滑动连接;所述第三弹性件位于对接壳内且介于对接块端部与对接壳底部之间,所述第三弹性件能够在对接块向对接壳内滑动时起到缓冲阻碍作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减压锚杆上设有顶板、减压件和螺母;所述顶板于柔性网内侧并与其接触;所述螺母与减压锚杆螺纹连接;所述减压件位于顶板与螺母之间。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型钢为“工”字形,所述钢性网端部与型钢的腹板固定。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邻两型钢的腹板之间固定有多个支撑梁,且第二壳体与第二顶块均借助支撑梁与相邻的两型钢固定。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支撑梁上等间距固定有多个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为环形结构,且与钢性网固定。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相邻的两波纹板于隧道环向拼接端固定有第一法兰,所述对接壳与对接块分别固定于对应位置的第一法兰上;相邻的两波纹板于隧道轴向拼接位置设有工字钢,且波纹板借助第二法兰与工字钢连接并用螺栓固定,且第二法兰上于螺栓位置开设有沿隧道环向的长孔。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波纹板的外侧波纹凹陷处固定有带孔的导水管,所述导水管外表面上覆有透水层。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导水管内部穿设有加热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安装于隧道岩壁内且与其形状相匹配的外层支护体、中层支护体和内层支护体,其中,外层支护体中的柔性网能够很好的适应隧道开挖后冻胀及岩爆造成的隧道初期变形;中层支护体中的钢架与钢性网能够为隧道支护提供强力支撑的骨架;内层支护体中的支护板能够进一步提升隧道支护整体的支护性能;
中层支护体中的第一减压机构,能够在钢架在受到隧道岩壁产生的压力时,第一顶块向壳体内滑动并压缩第一弹性件,使得该压力得到释放和缓冲,钢架便能够适应隧道发生岩爆、冻胀或软岩大变形引起形状变化,使钢架依然具有支护性能;
中层支护体中的第二减压机构,不仅能够提高轴向相邻两型钢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并且与第一减压机构配合使用能够承受更强的压力,在后期施工完成后配合型钢和型钢之间混凝土结构形成的支护,在受到隧道岩壁产生的压力时,第二顶块向第二定壳内滑动并压缩第二弹性件,与第一减压机构配合使该压力得到释放和缓冲,使得中层支护体能够适应隧道发生岩爆、冻胀或软岩大变形引起形状变化,使其依然具有支护性能;
中层支护体中的钢性网,能够提高钢架中型钢之间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并且在后期施工完成后能提高型钢之间混凝土结构的支护强度;
内层支护体中的内层减压装置,能够在支护板受到隧道岩壁压力时对接块向对接壳内滑动并压缩第三弹性件,使得支护板能够适应隧道发生岩爆、冻胀或软岩大变形引起形状变化,使其保证具有支护性能;
中层减压装置与内层减压装置均为各自支护体的环向拼接位置,在受到隧道岩壁的压力时,能够使该拼接位置得到缓冲,避免拼接的位置发生变形或断裂,使隧道支护失去支护能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外层支护体机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中层支护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中层减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中层减压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内层支护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中内层减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中内层减压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减压锚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导水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图10所示,一种具有缓冲性能隧道支护衬砌,包括位于隧道岩壁1内且与其拱形相匹配的支护体,所述支护体包括由外至内设置的外层支护体2、中层支护体3和内层支护体4,所述中层支护体3与内层支护体4环向的两端均与隧道仰拱固定;所述外层支护体2包括柔性网5,所述柔性网5与隧道岩壁1接触,并借助多根间隔设置的减压锚杆6与隧道岩壁1固定;所述减压锚杆6一端嵌入隧道岩壁1内,另一端与柔性网5固定。
如图2所示,外层支护体2重的柔性网5为钢丝网,减压锚杆6穿过柔性网5并打入隧道岩壁1内,将柔性网5固定于隧道岩壁1上。
安装于隧道岩壁1内且与其形状相匹配的外层支护体2、中层支护体3和内层支护体4,其中,外层支护体2中的柔性网5能够很好的适应隧道开挖后冻胀及岩爆造成的隧道初期变形;中层支护体3中的钢架7与钢性网8能够为隧道支护提供强力支撑的骨架;内层支护体4中的支护板10能够进一步提升隧道支护整体的支护性能。
如图3所示,所述中层支护体3包括钢架7、钢性网8和中层减压装置9;所述钢架7包括型钢12;所述型钢12沿隧道轴向等间距设置有多个,且沿隧道环向是多个型钢单元体依次拼接形成的拱形结构;所述钢性网8固定于相邻的两型钢12之间;所述中层减压装置9包括位于相邻两型钢单元体之间的第一减压机构13,以及位于相邻的两型钢12之间的第二减压机构14;所述第一减压机构13包括第一壳体131、第一顶块132和第一弹性件133;所述第一壳体131与第一顶块132分别固定于两型钢单元体的对接端,且第一壳体131与第一顶块132沿隧道环向凹凸配合且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133位于第一壳体131内且介于第一顶块132端部与第一壳体131底部之间,所述第一弹性件133能够在第一顶块132向第一壳体131内滑动时起到缓冲阻碍作用;所述第二减压机构14包括第二壳体141、第二顶块142和第二弹性件143;所述第二壳体141长度方向两端分别固定于轴向对应的一组型钢单元体的端部,所述第二顶块142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另一组轴向对应的两型钢单元体的端部,所述第二壳体141与第二顶块142沿隧道环向凹凸配合且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143位于第二壳体141内且介于第二顶块142端部与第二壳体141底部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143能够在第二顶块142向第二壳体141内滑动时起到缓冲阻碍作用。
中层支护体3中的钢架7上的每一型钢12的环向两端均与隧道底部仰拱固定;第一弹性件133与第二弹性件143可以为弹簧、橡胶或者弹簧与橡胶的复合体;若第一弹性件133与第二弹性件143中含橡胶材质时,需在第一壳体131与第二壳体141上开设释放孔,以适应第一弹性件133与第二弹性件143的形状变化;钢性网8可以为钢筋焊接形成的网状结构。
如图4和图5所示,中层支护体3中的第一减压机构13,能够在钢架7在受到隧道岩壁1产生的压力时,第一顶块132向第一壳体131内滑动并压缩第一弹性件133,使得该压力得到释放和缓冲,钢架7便能够适应隧道发生岩爆、冻胀或软岩大变形引起形状变化,使钢架7依然具有支护性能;中层支护体3中的第二减压机构14,不仅能够提高轴向相邻两型钢12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并且与第一减压机构13配合使用能够承受更强的压力,在后期施工完成后配合型钢12和型钢12之间混凝土结构形成的支护,在受到隧道岩壁1产生的压力时,第二顶块142向第二定壳内滑动并压缩第二弹性件143,与第一减压机构13配合使该压力得到释放和缓冲,使得中层支护体3能够适应隧道发生岩爆、冻胀或软岩大变形引起形状变化,使其依然具有支护性能;中层支护体3中的钢性网8,能够提高钢架7中型钢12之间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并且在后期施工完成后能提高型钢12之间混凝土结构的支护强度。
如图6-图8所示,内层支护体4包括支护板10和内层减压装置11;所述支护板10由多个波纹板101沿隧道环向和轴向依次拼接形成;所述内层减压装置11位于环向相邻的两波纹板101之间;内层减压装置11包括对接壳111、对接块112和第三弹性件113,所述对接壳111与对接块112分别固定于两波纹板101对接端,所述对接壳111与对接块112沿隧道环向凹凸配合且滑动连接;所述第三弹性件113位于对接壳111内且介于对接块112端部与对接壳111底部之间,所述第三弹性件113能够在对接块112向对接壳111内滑动时起到缓冲阻碍作用。
波纹板101在轴向拼接时非完全固定,使轴向相邻的两波纹板101能够在环向方向上错动,具体的可以采用于连接法兰上开设长孔117并用螺栓固定;第三弹性件113可以为弹簧、橡胶或者弹簧与橡胶的复合体;若第三弹性件113中含橡胶材质时,需在对接壳111上开设释放孔,以适应第三弹性件113的形状变化。
内层支护体4中的内层减压装置11,能够在支护板10受到隧道岩壁1压力时对接块112向对接壳111内滑动并压缩第三弹性件113,使得支护板10能够适应隧道发生岩爆、冻胀或软岩大变形引起形状变化,使其保证具有支护性能。
中层减压装置9与内层减压装置11均为各自支护体的环向拼接位置,在受到隧道岩壁的压力时,能够使该拼接位置得到缓冲,避免拼接的位置发生变形或断裂,使隧道支护失去支护能力。
如图9所示,减压锚杆6上设有顶板601、减压件602和螺母603;所述顶板601于柔性网5内侧并与其接触;所述螺母603与减压锚杆6螺纹连接;所述减压件602位于顶板601与螺母603之间;顶板601用于使柔性网5与隧道岩壁1贴合,减压件602可以在隧道发生变形时起到缓冲作用,减压件602可以为可以为弹簧、橡胶或者弹簧与橡胶的复合体。
型钢12为“工”字形,所述钢性网8端部与型钢12的腹板固定;在喷浆处理后钢性网8与混凝土形成高强度支护,并且钢性网8位于混凝土中层位置,起到更好的支护效果。
如图4所示,相邻两型钢12的腹板之间固定有多个支撑梁701,且第二壳体141与第二顶块142均借助支撑梁701与相邻的两型钢12固定;使的第二壳体141与第二顶块142有了支撑体,能够对抗更强的压力,而且支撑梁701也能强化轴向相邻两型钢12的连接强度。
如图4所示,支撑梁701上等间距固定有多个加强筋702,所述加强筋702为环形结构,且与钢性网8固定,在施工完成后,与混凝土结合提高支撑梁701与混凝土的连接强度。
相邻的两波纹板101于隧道环向拼接端固定有第一法兰114,所述对接壳111与对接块112分别固定于对应位置的第一法兰114上;相邻的两波纹板101于隧道轴向拼接位置设有工字钢115,且波纹板101借助第二法兰116与工字钢115连接并用螺栓固定,且第二法兰116上于螺栓位置开设有沿隧道环向的长孔117;第一法兰114能够更好的使对接壳111与对接块112与波纹板101固定;工字钢115能够强化支护板10的支护强度。
如图10所述,波纹板101的外侧波纹凹陷处固定有带孔的导水管118,所述导水管118外表面上覆有透水层119,且导水管118内部穿设有加热带120;导水管118用于将隧道岩壁1渗下的水排走,透水层119为土工布,防止导水管118上的孔被堵塞;加热带120能够防止导水管118内的水冻结,造成导水管118堵塞不能将水及时排走,造成隧道岩壁1发生冻涨现象;导水管118两端端借助管路与隧道底部两侧的排水槽连通。
具体施工方法是:安装外层支护体2,在开挖后的隧道岩壁1上安装柔性网5,并穿设减压锚杆6将柔性网5固定于隧道岩壁1上,安装一段距离后,于安装好的柔性网5上喷混凝土形成外保护层;
安装中层支护体3,先在隧道底部浇筑仰拱后,依次安装第一减压机构13、钢架7、第二减压机构14和钢性网8;安装第一减压机构13时,将第一壳体131与第一顶块132分别固定于每一型钢单元体两端,并将第二弹性件143置于第二壳体141内;安装钢架7时,每一型钢单元体拼接成一环型钢12过程中,由环向两端至顶部方式拼接,且于环向两端的型钢单元体均与隧道仰拱固定,相邻两型钢单元体在拼接过程中,将第一顶块132嵌入安装于第一壳体131内;安装第二减压机构14时,将第二壳体141的两端分别固定于轴向相邻的两型钢单元体端部,第二顶块142配合安装与第二壳体141内后,将第二顶块142的两端分别与向相邻的两型钢单元体端部固定;安装钢性网8时,每安装一段距离的第一减压机构13、钢架7和第二减压机构14后,将钢性网8固定于钢架7上,于安装好的钢性网8上喷混凝土形成中保护层;
安装内层支护体4,先安装内层减压装置11再安装支护板10;安装内层减压装置11时,将对接壳111与对接块112分别固定于每一型波纹板101环向两端,且将第三弹性件113置于对接壳111内;安装支护板10时,先进行环向拼装,每一环波纹板101拼接时,由环向两端至顶部方式拼接,且两端的波纹板101均与隧道仰拱固定,拼接过程中使对接块112嵌入安装于对接壳111内;一环波纹板101拼接完成后进行轴向拼接;安装一段距离后在支护板10与中保护层之间进行注入混凝土形成内保护层。
上述混凝土的作用是使得该层支护体封闭,对隧道岩壁产生支撑和加固的作用,并且能够使外侧支护体、中层支护体与内层支护形成整体的支护体系,对隧道起到强力支护的作用。
将第一减压机构13中的第一壳体131与第一顶块132分别固定于每一型钢单元体两端,在将型钢单元体拼接成型钢12过程中第一减压机构13也能够完成安装,其安装过程便捷高效,能够快速形成中层支护体3,使其起到支护作用;在步骤S4中,将内层减压装置11中的对接壳111与对接块112分别固定于每一型波纹板101环向两端,在将波纹板101相互拼接过程中,能够便于内层减压装置11的安装其安装过程便捷高效,能够快速形成内层支护体4,使其起到支护作用。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对本实用新型作出的些许的简单修改、变形及等同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具有缓冲性能隧道支护衬砌,包括位于隧道岩壁(1)内且与其拱形相匹配的支护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体包括由外至内设置的外层支护体(2)、中层支护体(3)和内层支护体(4),所述中层支护体(3)与内层支护体(4)环向的两端均与隧道仰拱固定;
所述外层支护体(2)包括柔性网(5),所述柔性网(5)与隧道岩壁(1)接触,并借助多根间隔设置的减压锚杆(6)与隧道岩壁(1)固定;所述减压锚杆(6)一端嵌入隧道岩壁(1)内,另一端与柔性网(5)固定;
所述中层支护体(3)包括钢架(7)、钢性网(8)和中层减压装置(9);所述钢架(7)包括型钢(12);所述型钢(12)沿隧道轴向等间距设置有多个,且沿隧道环向是多个型钢单元体依次拼接形成的拱形结构;所述钢性网(8)固定于相邻的两型钢(12)之间;所述中层减压装置(9)包括位于相邻两型钢单元体之间的第一减压机构(13),以及位于相邻的两型钢(12)之间的第二减压机构(14);
所述第一减压机构(13)包括第一壳体(131)、第一顶块(132)和第一弹性件(133);所述第一壳体(131)与第一顶块(132)分别固定于两型钢单元体的对接端,且第一壳体(131)与第一顶块(132)沿隧道环向凹凸配合且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133)位于第一壳体(131)内且介于第一顶块(132)端部与第一壳体(131)底部之间,所述第一弹性件(133)能够在第一顶块(132)向第一壳体(131)内滑动时起到缓冲阻碍作用;
所述第二减压机构(14)包括第二壳体(141)、第二顶块(142)和第二弹性件(143);所述第二壳体(141)长度方向两端分别固定于轴向对应的一组型钢单元体的端部,所述第二顶块(142)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另一组轴向对应的两型钢单元体的端部,所述第二壳体(141)与第二顶块(142)沿隧道环向凹凸配合且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143)位于第二壳体(141)内且介于第二顶块(142)端部与第二壳体(141)底部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143)能够在第二顶块(142)向第二壳体(141)内滑动时起到缓冲阻碍作用;
所述内层支护体(4)包括支护板(10)和内层减压装置(11);所述支护板(10)由多个波纹板(101)沿隧道环向和轴向依次拼接形成;所述内层减压装置(11)位于环向相邻的两波纹板(101)之间;
所述内层减压装置(11)包括对接壳(111)、对接块(112)和第三弹性件(113),所述对接壳(111)与对接块(112)分别固定于两波纹板(101)对接端,所述对接壳(111)与对接块(112)沿隧道环向凹凸配合且滑动连接;所述第三弹性件(113)位于对接壳(111)内且介于对接块(112)端部与对接壳(111)底部之间,所述第三弹性件(113)能够在对接块(112)向对接壳(111)内滑动时起到缓冲阻碍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缓冲性能隧道支护衬砌,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锚杆(6)上设有顶板(601)、减压件(602)和螺母(603);所述顶板(601)于柔性网(5)内侧并与其接触;所述螺母(603)与减压锚杆(6)螺纹连接;所述减压件(602)位于顶板(601)与螺母(603)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缓冲性能隧道支护衬砌,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钢(12)为“工”字形,所述钢性网(8)端部与型钢(12)的腹板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缓冲性能隧道支护衬砌,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型钢(12)的腹板之间固定有多个支撑梁(701),且第二壳体(141)与第二顶块(142)均借助支撑梁(701)与相邻的两型钢(12)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缓冲性能隧道支护衬砌,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701)上等间距固定有多个加强筋(702),所述加强筋(702)为环形结构,且与钢性网(8)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缓冲性能隧道支护衬砌,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波纹板(101)于隧道环向拼接端固定有第一法兰(114),所述对接壳(111)与对接块(112)分别固定于对应位置的第一法兰(114)上;相邻的两波纹板(101)于隧道轴向拼接位置设有工字钢(115),且波纹板(101)借助第二法兰(116)与工字钢(115)连接并用螺栓固定,且第二法兰(116)上于螺栓位置开设有沿隧道环向的长孔(11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缓冲性能隧道支护衬砌,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板(101)的外侧波纹凹陷处固定有带孔的导水管(118),所述导水管(118)外表面上覆有透水层(11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缓冲性能隧道支护衬砌,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管(118)内部穿设有加热带(120)。
CN201920973846.1U 2019-06-26 2019-06-26 一种具有缓冲性能隧道支护衬砌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00681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73846.1U CN210068178U (zh) 2019-06-26 2019-06-26 一种具有缓冲性能隧道支护衬砌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73846.1U CN210068178U (zh) 2019-06-26 2019-06-26 一种具有缓冲性能隧道支护衬砌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68178U true CN210068178U (zh) 2020-02-14

Family

ID=694286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73846.1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0068178U (zh) 2019-06-26 2019-06-26 一种具有缓冲性能隧道支护衬砌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6817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18091A (zh) * 2019-06-26 2019-08-13 河北丞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缓冲性能隧道支护衬砌及施工方法
CN114645723A (zh) * 2022-04-01 2022-06-21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高地应力互层隧道控制大变形联合支护结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18091A (zh) * 2019-06-26 2019-08-13 河北丞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缓冲性能隧道支护衬砌及施工方法
CN110118091B (zh) * 2019-06-26 2024-01-30 河北丞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缓冲性能隧道支护衬砌及施工方法
CN114645723A (zh) * 2022-04-01 2022-06-21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高地应力互层隧道控制大变形联合支护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18091B (zh) 一种具有缓冲性能隧道支护衬砌及施工方法
CN110159314B (zh) 一种适用于穿越活动断裂带的隧道柔性环式支撑系统
CN106337690B (zh) 一种跨断层区隧道衬砌防水接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KR101671123B1 (ko) 선지보와 후지보를 이용한 터널 공법 및 이에 적합한 장치
CN210068178U (zh) 一种具有缓冲性能隧道支护衬砌
CN110939457A (zh) 一种充气减隔震隧道衬砌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8590711B (zh) 一种隧洞岩爆洞段的衬砌结构
CN108979677B (zh) 基于摩擦耗能纵梁的喷混-钢架整体让变初支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2647969B (zh) 交通隧道围岩协同控制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06121658B (zh) 冻结法凿井井筒井壁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KR101337001B1 (ko) 강관 버팀보의 이음장치
KR20170061061A (ko) 선지보와 후지보를 이용한 터널 공법 및 이에 적합한 장치
CN105804768A (zh) 隧道开挖中钢拱架与钢片共同支护防治拱顶围岩塌方方法
CN116220749B (zh) 一种用于岩爆隧道的防控结构
CN111911188B (zh) 一种高压力隧道卸压装置的安装方法
CN204402554U (zh) 一种在施工现场铺设的避险逃生管道
CN117231232A (zh) 一种穿越活动断裂带的新型隧道抗震与抗错结构
CN210483744U (zh) 一种适用于大变形软岩隧道的自适应复合衬砌结构
KR101730006B1 (ko) 스틸튜브를 이용한 콘크리트 버팀보
CN215718788U (zh) 一种大变形隧洞的支护结构
CN215860202U (zh) 一种跨活断层隧道的抗断错结构
CN111119948B (zh) 高地应力硬岩隧道防岩爆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
CN210033452U (zh) 一种穿越活动断裂带的分级抗断型山岭隧道结构
CN106677809A (zh) 一种可缩性装配式钢板支架
CN212774325U (zh) 一种用于土质隧道初支衬砌的复合型框架支护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21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130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21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130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