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64757U - 一种牢靠的纺纱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牢靠的纺纱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64757U
CN210064757U CN201920055813.9U CN201920055813U CN210064757U CN 210064757 U CN210064757 U CN 210064757U CN 201920055813 U CN201920055813 U CN 201920055813U CN 210064757 U CN210064757 U CN 2100647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inning
yarn
fixing rod
rod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5581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小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zhou Nantong Jiang Hua Text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ngzhou Nantong Jiang Hua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zhou Nantong Jiang Hua Text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ngzhou Nantong Jiang Hua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05581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647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647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647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牢靠的纺纱架,包括纺纱支撑框架、第二螺栓孔和支撑横架,纺纱支撑框架顶部左右两侧的前后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螺栓孔和第二螺栓孔,纺纱支撑框架内侧安装有支撑横架,纺纱支撑框架底部前侧左右两分别安装有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后侧均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顶部安装有纱线固定杆;纱线固定杆为异形固定杆,纱线固定杆呈具有双面方向缠绕纱线;纱线固定杆呈头大脚小的结构;所述纱线固定杆上段为头部,下段为脚部,该头部包括头部本体和分支部,头部本体和分支部呈“Y”型;脚部包括脚部本体和第二分支部,脚部本体与第二分支部呈倒“Y”型;“Y”型头部的大小大于倒“Y”型脚部的大小。

Description

一种牢靠的纺纱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纱机支撑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牢靠的纺纱架。
背景技术
目前纺织机把许多植物纤维捻在一起纺成线或纱,这些线或纱可用来织成布,纺纱机使纺织业成为第一大工业,在现有纺纱机的使用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纺纱架对其进行支撑,纱架是纺织领域中常见的组成部件,其在大圆机、整经机中都有较多的使用,纱架一般包括有机架和纱筒杆,纱线筒放置在纱筒杆上,纱线经过输纱器输送到大圆机、整经机等设备中。而现有的纱架其上的纱筒杆都是固定的,即上下两个相连的纱筒杆间距离是固定不变的,当使用规格较大的纱线筒时,由于两纱筒杆间距离是固定的,会导致两纱线筒距离过近或者接触出现纱线缠绕的问题。且现有的纺纱架不仅功能比较单一,而且只能够进行单面缠绕储存纱线团。例如公告号为CN204873269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防缠绕纱架,其技术要点是:包括机架和若干纱筒杆,所述纱筒杆呈阵列排分布于机架上,相邻两排所述纱筒杆间设置有柔性隔层。上述方案中通过柔性隔层将上下粮仓纺纱筒隔开,从而避免上相邻纺纱筒上的纱线相互缠绕。但是该柔性隔层隔开不仅增加了纺纱架部件,使得纺纱架使用累赘,而且柔性隔层容易损坏,对于维修来说比较困难以及使用寿命不长。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只能够进行单面缠绕储存纱线团,且邻纺纱筒上的纱线容易相互缠绕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牢靠的纺纱架。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牢靠的纺纱架,包括纺纱支撑框架、第二螺栓孔和支撑横架,所述纺纱支撑框架顶部左右两侧的前后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螺栓孔和第二螺栓孔,所述纺纱支撑框架内侧安装有支撑横架,所述纺纱支撑框架底部前侧左右两分别安装有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前侧分别安装有第一固定螺栓和第二固定螺栓,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后侧均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部安装有纱线固定杆;其创新点在于:所述纱线固定杆为异形固定杆,所述纱线固定杆呈具有双面方向缠绕纱线;
所述纱线固定杆呈头大脚小的结构;所述纱线固定杆上段为头部,下段为脚部,该头部包括头部本体和分支部,头部本体和分支部呈“Y”型;所述脚部包括脚部本体和第二分支部,所述脚部本体与第二分支部呈倒“Y”型;所述“Y”型头部的大小大于倒“Y”型脚部的大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纱线固定杆位于上段与下段之间的中间段为固定杆本体,该固定杆本体表面还设置有摩擦棱。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摩擦棱设置为若干,且每个所述摩擦棱之间设置空隙为5-6c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相邻所述摩擦棱的设置相互平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顶部均安装有螺栓头,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前侧底部均开设有第三螺栓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纺纱支撑框架底部四角均开设有第四螺栓孔;所述固定板前后两侧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第五螺栓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传统纱线固定杆的形状及结构,能够防止相邻纺纱筒上的纱线相互缠绕,并且保证能够双面缠绕,增加单个纱线固定杆的纱线团缠绕容量。
(2)在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纱线固定杆,上段与下段之间配合进行卡合,实现Y轴方向上的卷绕,而纱线固定杆本身可以进行X轴方向上的卷绕,进而实现Y轴和X轴两个方向上的卷绕,实现双面缠绕。
(3)在本实用新型中,摩擦棱的设置可以更好的固定纱线团的滑动,并且防止纱线团错位。在本实用新型中,摩擦棱设置为若干,且每个摩擦棱之间设置空隙为5-6cm。这样设计的理论是每个摩擦棱之间的距离限制有利于防止相邻纱线团之间相互缠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纱线固定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纱线缠绕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披露了一种牢靠的纺纱架,如图1所示:包括纺纱支撑框架1、第二螺栓孔3和支撑横架4,所述纺纱支撑框架1顶部左右两侧的前后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螺栓孔2和第二螺栓孔3,所述纺纱支撑框架1内侧安装有支撑横架4,所述纺纱支撑框架1底部前侧左右两分别安装有第一支撑杆5和第二支撑杆6,所述第一支撑杆5和第二支撑杆6前侧分别安装有第一固定螺栓14和第二固定螺栓15,所述第一支撑杆5和第二支撑杆6后侧均安装有固定板7,所述固定板7顶部安装有纱线固定杆8;其创新点在于:所述纱线固定杆8为异形固定杆,所述纱线固定杆8能够双面方向进行缠绕纱线;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改进传统纱线固定杆的形状及结构,能够防止相邻纺纱筒上的纱线相互缠绕,并且保证能够双面缠绕,增加单个纱线固定杆8的纱线团缠绕容量。
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的此实施方式中,参考图2,所述纱线固定杆8呈头大脚小的结构;所述纱线固定杆8上段80为头部,下段90为脚部,该头部包括头部本体81和分支部82,头部本体81和分支部82呈“Y”型;所述脚部包括脚部本体91和第二分支部92,所述脚部本体91与第二分支部92呈倒“Y”型;所述“Y”型头部的大小大于倒“Y”型脚部的大小。在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纱线固定杆8,上段80与下段90之间配合进行卡合,实现Y轴方向上的卷绕,而纱线固定杆8本身可以进行X轴方向上的卷绕,进而实现Y轴和X轴两个方向上的卷绕,实现双面缠绕。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此实施方式中,所述纱线固定杆8位于上段80与下段90之间的中间段为固定杆本体100,该固定杆本体100表面还设置有摩擦棱101。在本实用新型中,摩擦棱101的设置可以更好的固定纱线团的滑动,并且防止纱线团错位。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摩擦棱101设置为若干,且每个所述摩擦棱101之间设置空隙为5-6cm。每个摩擦棱101之间的距离限制有利于防止相邻纱线团之间相互缠绕。在现有技术中的固定杆比较光滑,容易导致纱线团滑落。作为进一步优选的,相邻所述摩擦棱101的设置相互平行。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5和第二支撑杆6顶部均安装有螺栓头16,所述第一支撑杆5和第二支撑杆6前侧底部均开设有第三螺栓孔17。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纺纱支撑框架7底部四角均开设有第四螺栓孔18;所述固定板7前后两侧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第五螺栓孔19。保证纺纱支撑框架7使用时,可以方便拆卸。
工作原理:通过设有纺纱支撑框架1、第二螺栓孔3和支撑横架4,在使用一种纺纱架时先把纺纱机主体放置在纺纱支撑框架1上,接着用外部固定螺栓经过第一螺栓孔2和第二螺栓孔3与纺纱机主体进行连接,由于在纺纱支撑框架1内侧安装有支撑横架4,可以加强纺纱机底部的散热效果,在纺纱机纺纱完成后会生产出很多的纱线,这些纱线可以放置在固定板7上的纱线固定杆8形成纱线团,具体的,参考图3,纱线的一端通过纱线固定杆8的固定杆本体100表面进行顺时针缠绕,此时进行纱线固定杆8的X轴方向缠绕,当X轴方向缠绕结束后,将纱线从纱线固定杆8上段80的Y型头部进行嵌合后,过渡到与纱线固定杆8下段90的倒Y型脚部进行嵌合后缠绕,形成Y轴方向的缠绕。值得注意的是,Y型头部大于倒Y型脚部,是因为当倒Y型脚部较小时,纱线团先以倒Y型脚部绕满为准,此时Y型头部还未被纱线绕满,方便抓握或者取拿。当需要对固定板7进行拆除时,用手旋转第一固定螺栓14和第二固定螺栓15,让第一固定螺栓14和第二固定螺栓15脱离第一支撑杆5和第二支撑杆6上 的第三螺栓孔17和固定板7上的第五螺栓孔19,让固定板7与第一支撑杆5和第二支撑杆6分离,由于在第一支撑杆5和第二支撑杆6上安装有螺栓头16,可以让第一支撑杆5和第二支撑杆6便捷的拆装于纺纱支撑框架1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牢靠的纺纱架,包括纺纱支撑框架(1)、第二螺栓孔(3)和支撑横架(4),所述纺纱支撑框架(1)顶部左右两侧的前后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螺栓孔(2)和第二螺栓孔(3),所述纺纱支撑框架(1)内侧安装有支撑横架(4),所述纺纱支撑框架(1)底部前侧左右两分别安装有第一支撑杆(5)和第二支撑杆(6),所述第一支撑杆(5)和第二支撑杆(6)前侧分别安装有第一固定螺栓(14)和第二固定螺栓(15),所述第一支撑杆(5)和第二支撑杆(6)后侧均安装有固定板(7),所述固定板(7)顶部安装有纱线固定杆(8);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固定杆(8)为异形固定杆,所述纱线固定杆(8)呈具有双面方向缠绕纱线;
所述纱线固定杆(8)呈头大脚小的结构;所述纱线固定杆(8)上段(80)为头部,下段(90)为脚部,该头部包括头部本体(81)和分支部(82),头部本体(81)和分支部(82)呈“Y”型;所述脚部包括脚部本体(91)和第二分支部(92),所述脚部本体(91)与第二分支部(92)呈倒“Y”型;所述“Y”型头部的大小大于倒“Y”型脚部的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牢靠的纺纱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固定杆(8)位于上段(80)与下段(90)之间的中间段为固定杆本体(100),该固定杆本体(100)表面还设置有摩擦棱(1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牢靠的纺纱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棱(101)设置为若干,且每个所述摩擦棱(101)之间设置空隙为5-6c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牢靠的纺纱架,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摩擦棱(101)的设置相互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牢靠的纺纱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5)和第二支撑杆(6)顶部均安装有螺栓头(16),所述第一支撑杆(5)和第二支撑杆(6)前侧底部均开设有第三螺栓孔(1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牢靠的纺纱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纱支撑框架(1)底部四角均开设有第四螺栓孔(18);所述固定板(7)前后两侧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第五螺栓孔(19)。
CN201920055813.9U 2019-01-14 2019-01-14 一种牢靠的纺纱架 Active CN2100647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55813.9U CN210064757U (zh) 2019-01-14 2019-01-14 一种牢靠的纺纱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55813.9U CN210064757U (zh) 2019-01-14 2019-01-14 一种牢靠的纺纱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64757U true CN210064757U (zh) 2020-02-14

Family

ID=694245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55813.9U Active CN210064757U (zh) 2019-01-14 2019-01-14 一种牢靠的纺纱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647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064757U (zh) 一种牢靠的纺纱架
CN105883493A (zh) 一种纱架
CN212024334U (zh) 一种纺织用便于更换线桶的线桶架
CN209537811U (zh) 一种锦纶和棉交织连续轧染工艺设备
CN206858717U (zh) 一种纱线并捻机
CN209701971U (zh) 纺织机用纱筒放置架
CN205034515U (zh) 化纤原料丝挂架
CN209584503U (zh) 一种手套编制用快速换线装置
CN215974300U (zh) 一种便捷式纱架
CN203855756U (zh) 一种纺织用纱筒放置架
CN219709886U (zh) 挂衣杆及衣物处理机
CN214496621U (zh) 一种整经机架
CN216473750U (zh) 一种可移动纱架
CN217026286U (zh) 一种内外退纱共用纱架
CN210236709U (zh) 一种纱线络丝装置
CN207716793U (zh) 一种纺织用布料脱水机
CN209508493U (zh) 一种纺织用并条设备
CN202849656U (zh) 一种纱架挂杆
CN113335994A (zh) 一种便捷式纱架
CN214142732U (zh) 一种弹力纱储纬器
CN216945619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织物加工用纺织筒管
CN213740221U (zh) 一种能够保证稳定的纺纱用吊具
CN205525757U (zh) 一种用于聚乙烯纱线筒的放置架
CN211895549U (zh) 一种纺织机械的易储纱筒管
CN216445561U (zh) 一种生产编织布用针织大圆机筒纱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