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56783U - 一种可调电磁仿生波动针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调电磁仿生波动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56783U
CN210056783U CN201920256357.4U CN201920256357U CN210056783U CN 210056783 U CN210056783 U CN 210056783U CN 201920256357 U CN201920256357 U CN 201920256357U CN 210056783 U CN210056783 U CN 2100567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tuning fork
fluctuation
tinnitus
pati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5635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炳力
侯文光
舒文
冉津川
明树人
陈跃来
李璟
周艳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eyang Hospit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CM
Original Assignee
Yueyang Hospit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CM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eyang Hospit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CM filed Critical Yueyang Hospit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CM
Priority to CN20192025635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567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567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567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电磁仿生波动针,所述的可调电磁仿生波动针包括针尖、针杆、针柄、音叉、接头、导线、绝缘层;所述针尖、针杆和针柄为一体;所述针柄设有绝缘层并包裹有细弹簧;所述音叉呈V字型结构接于针柄顶端;所述接头固定于音叉分岔顶端;所述导线一端连接于接头,另一端为插头。其优点表现在: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针柄外包裹弹簧的设计便于波动针的捻转、提插,方便操作,从而在治疗时可循序渐进的对患者耳鸣进行治疗;通过调节仪器输出电流使音叉产生不同的声波,将波动针刺入患者耳门、听宫或听会后,从而达到与患者耳鸣声相互抵消,最终达到治疗效果,节省了大量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可调电磁仿生波动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可调电磁仿生波动针。
背景技术
中医针灸: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法是把毫针刺入患者身体某一穴位,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针灸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与地域特征,是基于中国医学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目前,针灸的治疗作用首先在于调和阴阳,是通过经络、腧穴配伍和针刺手法来实现的。现代大量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也已经充分证明,针灸对各个器官组织的功能活动均有明显的调整作用,特别是在病理状态下,这种调节作用更为明显。一般说对于亢进的、兴奋的,痉挛状态的组织器官有抑制作用,而对于虚弱的、抑制的、弛缓的组织器官有兴奋作用。这种调节是良性的、双向性的。这就是针灸能治疗多种疾病的基本原因之一。针灸具有扶正祛邪作用,具体表现为补虚泻实。针灸的补虚泻实,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刺灸法,如艾灸多用于补虚,刺血多用于泻实;二是针刺手法,古今医家已总结出多种补泻手法;三是腧穴配伍,长期大量临床经验,不少腧穴其补泻作用各异,如膏肓、气海、关元、足三里、命门等穴,有补的作用,多在扶正时应用;而十宣、中极、水沟,有泻的作用,多在祛邪时应用。针灸通过穴位的刺激,具有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针灸止痛,更是通经络、疏闭开窍的结果。
目前,治疗耳鸣方法有很多种,比如药物治疗、心理学治疗、针灸治疗。而针灸治疗中,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胆寄窍于耳,所以在针灸选穴上主要与补益肾精、调理胆气为主进行治疗,常用穴位有:中渚、耳门、听宫、听会、翳风、肾俞等,手法选用平补平泻,每次留针20分钟,每次选二个穴位,以上针灸方法虽可在一定程度上使耳鸣得到缓解,但存在不足之处在于,这对于医生的手法要求很高,新人不容易学会,穴位种类太多,不方便记忆。且耳鸣有很多种情况,耳鸣患者听到的是隆隆声,脑鸣患者听到的是蝉鸣的声音,二者声波不同,而都采用一种方法治疗,不易治疗。
中国专利申请:CN201610086590.3,申请日:2016.02.15公开了一种针灸针,包括针尖以及与所述针尖一体化的针体,所述针灸针为同轴结构,自轴心至外依次为内金属轴心、第一绝缘层、外金属层和第二绝缘层,所述针尖处裸露出内金属轴心和外金属层。
中国专利申请:CN201620383606.2,申请日:2016.04.29公开了一种电针灸针,包括针体,在针体的一端安装有磁电转换器和/或光电转换器,其中,磁电转换器和/或光电转换器与针体电连接。
上述专利文献:CN201610086590.3中一种针灸针内金属轴心与外金属层从针尖处裸露出来,当针尖刺入肉体之后,与针尖附近的组织构成治疗回路,组织在射频电流作用下自产热,其涂有绝缘材料的针体不会自发产热,只有针尖附近的组织会发热,提高了针灸治疗的精准性和安全性,且制备简单成本低。专利文献:CN201620383606.2中一种电针灸针通过在电针灸针设置磁电转换器和/或光电转换器,当磁电转换器/光电转换器接收到外界提供的光/电磁波时,就能够产生电能并通过针体输送至人体,从而无需借助于导线就可以实现电针治疗,不仅如此通过控制电磁波的频率和波形以及控制灯光的频闪频率和电的波形,能够控制电针灸针所产生的电信号的频率和波形,从而实现具有针对性的电针灸治疗。但是关于一种可以测得患者耳鸣频率,并通过调节仪器使针灸针产生与耳鸣波幅相反的频率,从而使耳鸣消失的波动针目前还未见报道。
综上所述,亟需一种可以测得患者耳鸣频率后通过调节仪器使针灸针产生声音与耳鸣相互抵消,从而使耳鸣消失的波动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在测得患者耳鸣频率后通过调节仪器使针灸针产生声音与耳鸣相互抵消,从而使耳鸣消失的波动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调电磁仿生波动针,所述的可调电磁仿生波动针包括针尖、针杆、针柄、音叉、接头、导线、绝缘层;所述针尖、针杆和针柄为一体;所述针柄设有绝缘层并包裹有细弹簧;所述细弹簧外包裹有粗弹簧;所述音叉呈V字型结构接于针柄顶端;所述接头固定于音叉分岔顶端;所述导线一端连接于接头,另一端为插头。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波动针整体呈Y字形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波动针本体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细弹簧外包裹有粗弹簧。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插头与仪器接口相匹配。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波动针内部还设有发热体和针内导线。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2、针柄外包裹有粗、细弹簧的设计便于波动针的捻转、提插,方便操作,从而在治疗时可循序渐进的对患者耳鸣进行治疗。
3、通过调节仪器输出电流使音叉产生不同的声波,患者通过听音叉所发出的声音与自己耳鸣声音相似的声音进行治疗,在治疗时,将波动针刺入患者耳门、听宫或听会后,通过仪器将该相似声音的振幅、频率、相位取反,从而达到与患者耳鸣声相互抵消,最终达到治疗效果,节省了大量时间。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电磁仿生波动针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电磁仿生波动针的针柄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可调电磁仿生波动针的针体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1.针尖 2.针杆
3.针柄 31.细弹簧
32.粗弹簧 4.音叉
5.接头 6.导线
7.仪器 8.绝缘层
9.发热体 10.针内导线
实施例1
请参考附图1,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电磁仿生波动针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的可调电磁仿生波动针包括针尖1、针杆2、针柄3、音叉4、接头5、导线6、绝缘层8;所述针尖1、针杆2和针柄3为一体;所述针柄3包裹有细弹簧 31;所述细弹簧31外包裹有粗弹簧32;所述音叉4呈V字型结构接于针柄3顶端;所述接头5固定于音叉4分岔顶端;所述导线6一端连接于接头5,另一端为插头。
请参考附图2,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电磁仿生波动针的针柄处示意图。所述的针柄3设有绝缘层8。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波动针整体呈“Y”型结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所述的音叉4通过电磁振动产生声波;所述的针柄3外包裹有细弹簧31和粗弹簧32的设计便于波动针的捻转、提插,方便操作,从而在治疗时可循序渐进的对患者耳鸣进行治疗;所述的波动针本体由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的接头5可通过导线6上与仪器7的接口相匹配的插头连接至仪器7;所述的仪器7只需可以输出电流即可,在耳鸣患者采用针灸治疗耳鸣时,通过调节仪7器输出电流使音叉 4产生不同的声波,患者通过听音叉4所发出的声音与自己耳鸣相似的声音进行治疗,在治疗时,将波动针刺入患者耳门、听宫或听会后,通过仪器7将该相似声音的振幅、频率、相位进行取反,从而达到与患者耳鸣声相互抵消,最终达到治疗效果。
实施例2
请参考附图3,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可调电磁仿生波动针的针体处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结构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波动针内部还设有发热体9和针内导线10;所述针内导线10将导线6与发热体相连接,并通以与人体相近的生物电的微量电流,使波动针在治疗过程中,使针体发出微量的热度,起到帮助患者活血和放松神经的功效,提升疗效;同时耳鸣可能为肝肾阴虚引起,本波动针还可用作电针治疗,通过两种方式同时治疗患者的耳鸣问题。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针柄外包裹有粗、细弹簧的设计便于波动针的捻转、提插,方便操作,从而在治疗时可循序渐进的对患者耳鸣进行治疗;通过调节仪器输出电流使音叉产生不同的声波,患者通过听音叉所发出的声音与自己耳鸣声音相似的声音进行治疗,在治疗时,将波动针刺入患者耳门、听宫或听会后,通过仪器将该相似声音的振幅、频率、相位取反,从而达到与患者耳鸣声相互抵消,最终达到治疗效果,节省了大量时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可调电磁仿生波动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调电磁仿生波动针包括针尖、针杆、针柄、音叉、接头、导线、绝缘层;所述针尖、针杆和针柄为一体;所述针柄设有绝缘层并包裹有细弹簧;所述音叉呈V字型结构接于针柄顶端;所述接头固定于音叉分岔顶端;所述导线一端连接于接头,另一端为插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电磁仿生波动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波动针整体呈Y字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电磁仿生波动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波动针本体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电磁仿生波动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细弹簧外包裹有粗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电磁仿生波动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头与仪器接口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电磁仿生波动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波动针内部还设有发热体和针内导线。
CN201920256357.4U 2019-02-28 2019-02-28 一种可调电磁仿生波动针 Active CN2100567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56357.4U CN210056783U (zh) 2019-02-28 2019-02-28 一种可调电磁仿生波动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56357.4U CN210056783U (zh) 2019-02-28 2019-02-28 一种可调电磁仿生波动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56783U true CN210056783U (zh) 2020-02-14

Family

ID=694329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56357.4U Active CN210056783U (zh) 2019-02-28 2019-02-28 一种可调电磁仿生波动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567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183508A1 (en) Electromedical equipment for the treatment of skin aging and pathological areas of the human body
CN203915230U (zh) 一种治疗耳鸣的电声刺激器
CN106983657A (zh) 一种仿生经络理疗仪
CN210056783U (zh) 一种可调电磁仿生波动针
KR20160073105A (ko) 한방 치료용 경혈 저주파 자극기
EP2349456A1 (en) Ear clip with pole
KR20100068738A (ko) 자성체를 이용한 혈류량 개선 장치 및 방법
CN201361167Y (zh) 一种盆腔炎综合理疗装置
CN203647557U (zh) 电热磁疗一体的安全电极
Chang et al. Electroacupuncture promotes neuroplasticity of central auditory pathway: an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s study
CN113679951A (zh) 一种多功能生物电治疗仪
CN108434597B (zh) 三叉神经及枕神经分布区穴联合电刺激头痛治疗仪
CN106237511A (zh) 一种经络导平治疗仪
CN210020346U (zh) 一种波动针
CN201366186Y (zh) 前列腺治疗用电热疗电极
KR20210069255A (ko) 지연성 근육통의 고주파 자극 마사지를 위한 고주파 컨트롤 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고주파 자극 장치
CN204864542U (zh) 缠绕带式下肢训练伤治疗仪
CN108635670A (zh) 一种基于小臂、指端及针灸进行人体神经刺激的系统
CN202211939U (zh) 一种数码磁能经络理疗仪
KR20140071661A (ko) 무선 전기침을 통한 치료 장치 및 방법
RU2235565C1 (ru) Способ воздействия на организм человека
CN215350644U (zh) 一种电子艾灸仪的灸头固定装置
CN213642834U (zh) 一种脉冲磁穴理疗装置
CN116807873A (zh) 一种仿针刺手法的电针设备
CN209108417U (zh) 三叉神经及枕神经分布区穴联合电刺激头痛治疗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