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54901U - 伞架结构和户外设备 - Google Patents

伞架结构和户外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54901U
CN210054901U CN201821542690.3U CN201821542690U CN210054901U CN 210054901 U CN210054901 U CN 210054901U CN 201821542690 U CN201821542690 U CN 201821542690U CN 210054901 U CN210054901 U CN 2100549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mbrella
wire
circuit board
light source
frame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4269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祝克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jun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anergy Solar Power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anergy Solar Power Invest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anergy Solar Power Investment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549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549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B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LADIES' OR LIKE FANS
    • A45B23/00Other umbrella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B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LADIES' OR LIKE FANS
    • A45B25/00Details of umbrella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B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LADIES' OR LIKE FANS
    • A45B25/00Details of umbrellas
    • A45B25/02Umbrella fram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B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LADIES' OR LIKE FANS
    • A45B3/00Sticks combined with other objec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B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LADIES' OR LIKE FANS
    • A45B3/00Sticks combined with other objects
    • A45B3/02Sticks combined with other objects with illuminating devices
    • A45B3/04Sticks combined with other objects with illuminating devices electric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B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LADIES' OR LIKE FANS
    • A45B23/00Other umbrellas
    • A45B2023/0012Ground supported umbrellas or sunshades on a single post, e.g. resting in or on a surface there below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B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LADIES' OR LIKE FANS
    • A45B2200/00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A45B
    • A45B2200/10Umbrellas; Sunshades
    • A45B2200/1009Umbrellas; Sunshades combined with other objec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B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LADIES' OR LIKE FANS
    • A45B2200/00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A45B
    • A45B2200/10Umbrellas; Sunshades
    • A45B2200/1009Umbrellas; Sunshades combined with other objects
    • A45B2200/1018Umbrellas; Sunshades combined with other objects with illuminating devices, e.g. electric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B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LADIES' OR LIKE FANS
    • A45B2200/00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A45B
    • A45B2200/10Umbrellas; Sunshades
    • A45B2200/1009Umbrellas; Sunshades combined with other objects
    • A45B2200/1027Umbrellas; Sunshades combined with other objects with means for generating solar energy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伞架结构和户外设备,涉及太阳能技术领域,为减少连接导线的损坏,延长连接导线的使用寿命而设计。所述伞架结构包括:伞架本体、太阳能芯片、储能电源和光源,其中,所述伞架本体包括伞杆和多个伞骨架,多个所述伞骨架枢接于所述伞杆,所述太阳能芯片、所述储能电源和所述光源设置于所述伞架本体上,所述太阳能芯片、所述储能电源和所述光源通过连接导线电连接;所述伞架本体上具有沿所述伞架本体延展方向设置的导线腔,至少部分所述连接导线设置于所述导线腔内。本实用新型伞架结构和户外设备为了提高伞架结构的使用性能。

Description

伞架结构和户外设备
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04月22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1820574000.6、发明名称为“伞架结构和户外设备”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和权益,,以及要求于2018年04月22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1810363779.1、发明名称为“伞架结构和太阳能伞”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和权益,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伞架结构和户外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太阳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中的很多产品都应用了太阳能技术,其中,太阳能伞就是一种很好的太阳能应用产品,白天时太阳能伞具有遮阳功能,晚上时太阳能伞还具有照明功能,使人们白天或晚上在太阳能伞下活动、娱乐时都很舒服,因此被广泛的应用于户外咖啡座、休息区、海边浴场等场所。
太阳能伞的伞面上设有太阳能芯片,在伞面内设有灯光,白天时,太阳能芯片能够吸收太阳能,并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内,晚上时,再通过蓄电池为太阳能伞内的灯光供电,使灯光进行照明,但是,太阳能芯片、蓄电池和灯光之间的连接导线较多,这些连接导线很多都显露在外部,这样就容易造成连接导线的损坏,影响太阳能伞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伞架结构和户外设备,主要目的是减少连接导线的损坏,延长连接导线的使用寿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伞架结构,包括:
伞架本体、太阳能芯片、储能电源和光源,其中,所述伞架本体包括伞杆和多个伞骨架,多个所述伞骨架枢接于所述伞杆,所述太阳能芯片、所述储能电源和所述光源设置于所述伞架本体上,所述太阳能芯片、所述储能电源和所述光源通过连接导线电连接;
其中,所述伞架本体上具有沿所述伞架本体延展方向设置的导线腔,至少部分所述连接导线设置于所述导线腔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伞架结构,将连接导线中的至少部分连接导线设置在导线腔内,以将连接导线隐藏在导线腔内而不外露,在保障太阳能芯片能够将转换的电能储存在储能电源内,再通过储能电源供于光源发光的前提下,减少了连接导线损坏的几率,进而延长连接导线的使用寿命,提高整个伞架结构的使用性能,提高用户体验。
可选地,所述导线腔包括第一导线腔和/或第二导线腔,其中,
所述第一导线腔沿部分所述伞骨架或每一个所述伞骨架的长度方向延展;
所述第二导线腔沿所述伞杆的长度方向延展。
可选地,所述伞架本体的外壁环绕一周围绕成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作为所述导线腔;或所述伞架本体上设有沿所述伞架本体延展方向设置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作为所述导线腔。
可选地,所述伞杆上设有置于顶部的上巢结构;和/或活动连接于所述伞杆的下巢结构。
可选地,部分或者每个所述伞骨架包括伞支骨和伞面骨,所述伞面骨的一端枢接于所述上巢结构,所述伞支骨的一端枢接于所述下巢结构,另一端枢接于所述伞面骨,其中,所述伞支骨上的所述第一导线腔为支骨导线腔,所述伞面骨上的所述第一导线腔为面骨导线腔。
可选地,所述太阳能芯片为多个,全部或部分所述伞面骨中的每一个至少对应一个所述太阳能芯片。
可选地,所述上巢结构内设有第一集线电路板,所述连接导线包括第一连接导线、第二连接导线和第四连接导线;其中,
多个所述太阳能芯片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导线连接于所述第一集线电路板;
所述第一集线电路板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导线连接于所述储能电源;
所述第一集线电路板通过所述第四连接导线连接于所述光源,其中,所述光源位于所述伞面骨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导线位于所述面骨导线腔内;和/或
所述第二连接导线位于所述第二导线腔内;和/或
所述第四连接导线位于所述面骨导线腔内。
可选地,所述伞杆内设有与所述第一集线电路板连接的控制器。
可选地,所述第一集线电路板设有第一端口、第二端口以及第三端口,所述第一端口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导线与所述太阳能芯片连接,所述第二端口通过所述第四连接导线与所述光源连接,所述第三端口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导线与所述储能电源连接。
可选地,所述下巢结构内设有第二集线电路板,所述连接导线还包括第三连接导线和第五连接导线;其中,
所述第一集线电路板通过所述第三连接导线连接于所述第二集线电路板;
所述第二集线电路板通过所述第五连接导线连接于所述光源,其中,所述光源位于所述伞支骨上。
可选地,所述第三连接导线依次穿过所述面骨导线腔和所述支骨导线腔;和/或
所述第五连接导线位于所述支骨导线腔内。
可选地,所述第一集线电路板还包括第四端口,所述第四端口通过所述第三连接导线与所述第二集线电路板连接。
可选地,所述光源包括多个发光单元,全部或部分所述伞面骨中每一个上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发光单元;和/或,全部或部分所述伞支骨中的每一个上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发光单元。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户外设备,所述户外设备包括:伞面和上述所述的伞架结构,其中,所述伞面铺设于所述伞架结构的多个伞骨架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户外设备,由于具有上述所述的伞架结构,避免伞架结构上连接导线显露在外部,以减小连接导线的损伤,提高使用寿命,而现有技术中,太阳能芯片、储能电源和光源之间的连接导线较多,这些连接导线很多都显露在外部,这样就容易造成连接导线的损坏,影响户外设备的使用寿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文件提供的伞架结构具有导线腔,至少部分连接导线设置在导线腔内,使连接导线隐藏在导线腔内,通过导线腔的保护可以减小连接导线的损伤,进而提高户外设备的使用寿命,另外,由于连接导线隐藏在线腔内,对外部不可见,进而使户外设备更加的美观,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伞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伞架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伞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伞盘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集线电路板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集线电路板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伞架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伞骨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导线的分布示意图。
附图标记
1-伞架本体;11-伞骨架;111-伞面骨;112-伞支骨;12-伞杆;2-太阳能芯片;3-储能电源;4-光源;5-连接导线;51-第一连接导线;52-第二连接导线;53-第三连接导线;54-第四连接导线;55-第五连接导线;6-上伞盘;61-第一集线电路板;611-第一端口;612-第二端口;613-第三端口;614-第四端口;7-下伞盘;71-第二集线电路板;8-导线腔;9-控制器;10-托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伞架结构和户外设备进行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伞架结构,下述对伞架结构进行具体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伞架结构包括:伞架本体1、太阳能芯片2、储能电源3和光源4,其中,所述伞架本体1包括伞杆12和多个伞骨架11,多个所述伞骨架11枢接于所述伞杆12,所述太阳能芯片2、所述储能电源3和所述光源4设置于所述伞架本体1上,所述太阳能芯片2、所述储能电源3和所述光源4通过连接导线5电连接;其中,所述伞架本体1上具有沿所述伞架本体1延展方向设置的导线腔8,至少部分所述连接导线5设置于所述导线腔8内。其中,所述储能电源3也可以称为储能电池。
示例的,所述连接导线5的全部设置于所述导线腔8内;再示例的,所述连接导线5的部分设置于所述导线腔8内。
将连接导线5设置在导线腔8内而不外露,防止连接导线5外露时风化或者以其他方式遭到破坏,避免影响太阳能芯片2转换的电能的输送,储能电源3的对电量的存储,以及光源4的发光,采用导线腔最终延长连接导线5的使用寿命,提高伞架结构的使用性能。
示例的,所述导线腔8可以包括第一导线腔,所述第一导线腔沿部分所述伞骨架11或每一个所述伞骨架11的长度方向延展;所述导线腔8也可以包括第二导线腔,所述第二导线腔沿所述伞杆12的长度方向延展;所述导线腔8也可以包括第一导线腔和第二导线腔。其中,将布设在所述伞骨架11上的连接导线的全部或部分设置在第一导线腔内,将布设在所述伞杆12上的连接导线的全部或部分设置在第二导线腔内。
其中,伞架本体1可以为支架状结构,伞架本体1能够支撑连接伞面,用于将伞面展开或将伞面收合;伞架本体1可以由金属材质制成,以保证其支撑强度;伞架本体1包括伞杆12和多个伞骨架11,例如,伞架本体1为太阳能伞的伞架本体,其中,伞杆12作为太阳能伞的主体支撑装置,在使用时伞杆12处于竖直支撑状态,伞杆12的顶端可以支撑在伞面的中心位置,伞杆12的底部可以支撑在地面上或者设置有伞把,多个伞骨架11可以均匀的设置在伞杆12的周围,多个伞骨架11的一端连接于伞杆12,另一端连接于伞面,其中伞骨架11与伞杆12之间可以为活动连接,通过伞骨架11与伞杆12之间的活动可以实现伞面的展开或收合。
其中,太阳能芯片2用于吸收太阳能,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并将电能通过连接导线5传输给储能电源3储存起来,而储能电源3也可以将储存的电能通过连接导线5传输给光源4,使光源4发光并进行照明,具体的,在白天时,太阳能芯片2为储能电源3充电,在晚上时,储能电源3为光源4提供电能,使其进行照明。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伞杆12上设有置于顶部的上巢结构6,活动连接于所述伞杆12的下巢结构7,下巢结构7位于上巢结构6的下方,部分或者每个所述伞骨架11包括伞支骨112和伞面骨111,所述伞面骨111的一端枢接于所述上巢结构6,所述伞支骨112的一端枢接于所述下巢结构7,另一端枢接于所述伞面骨111,其中,所述伞支骨112上的所述第一导线腔为支骨导线腔,所述伞面骨111上的所述第一导线腔为面骨导线腔。
本实施例中,伞面骨111用于连接固定太阳能伞的伞面,多个伞面骨111的一端与上巢结构6之间为活动连接,使伞面骨111的一端可以绕上巢结构6上下转动,通过伞面骨111的上下转动能够实现连接于伞面骨111上的伞面进行展开或收合,多个伞面骨111可以均匀的设置于上巢结构6的四周;伞支骨112用于支撑固定伞面骨111,伞支骨112的一端转动连接于下巢结构7,另一端转动连接于伞面骨111,而下巢结构7则滑动连接于伞杆12,当下巢结构7向上滑动到第一预设位置的过程中,下巢结构7能够通过伞支骨112推动伞面骨111向上转动,使伞面展开;当下巢结构7向下滑动至第二预设位置的过程中,下巢结构7能够通过伞支骨112带动伞面骨111向下转动,使伞面收合,上述的第一预设位置和第二预设位置可以根据伞架结构的具体尺寸进行设计。通过上述的伞骨架11结构,可以很容易的实现伞面的收合或展开,其结构简单,制造起来非常的容易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太阳能芯片2可以为多个,多个太阳能芯片2可以设置在全部伞面骨111上或者部分伞面骨111上,也可以在伞面骨111上设置一个太阳能芯片2或者多个太阳能芯片2,或者将多个太阳能芯片2均匀的分布在伞面上,这样可以使伞面的收合展开更加的方便,避免对太阳能芯片2造成折损等问题,上述太阳能芯片2除了可以为多个外,还可以为一整片的柔性太阳能芯片,这样可以提高太阳能芯片2的能量吸收率,提高储能电源3的充电速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储能电源3可以为多种类型的储蓄电源,例如:锂电池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该储能电源3可以设置于伞杆12的侧壁上,也可以设置于伞杆12的底部作为底座,其具体形式可以根据太阳能伞的具体功能作用来进行设计,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源4可以为多种发光单元,例如:LED灯条、白炽灯等,优选地,该光源4可以为LED灯条,LED灯条可以节约电能,以提高光源4的发光时间。其中,全部或部分所述伞面骨111中每一个上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发光单元;和/或,全部或部分所述伞支骨112中的每一个上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发光单元。每个发光单元均可以为一个或一组LED灯条,多个发光单元可以分别设置于多个伞面骨112和/或多个伞支骨111上,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发光区域和发光亮度,另一方面还可以方便连接导线5经过伞骨架11与发光单元连接,使其结构设置更加合理。
其中,由于伞骨架11的延展区域较广,伞骨架11和伞杆12的延展范围覆盖于上述的太阳能芯片2、储能电源3和光源4,而用于连接太阳能芯片2、储能电源3和光源4的连接导线5可以设置于伞架本体1的导线腔8内,并沿着伞架本体1的延展进行走线,使太阳能芯片2、储能电源3和光源4进行电连接,其中,导线腔8内可以同时容置多条连接导线5,也可以仅仅容置一条连接导线5,在此不作限定。
导线腔8的结构可以有多种,示例的,参照图8,导线腔8可以是沿着伞架本体1的外壁环绕一周围绕成中空结构,该中空结构为所述导线腔8,中空结构的导线腔8可以为圆柱形腔体,还可以为多边形柱状腔体,在此对中空结构的形状不作具体限定,这样导线腔8对外部不可见,使连接导线5完全保护在导线腔8内,其对连接导线5的保护效果更好,例如,可以将该伞架本体1设计成圆管状或者为多边形管状结构。再示例的,导线腔8可以是沿所述伞架本体1延展方向设置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作为所述导线腔,而容置槽上均有槽口,这样可以方便连接导线5在导线腔8上进行安装或拆卸,使连接导线5更容易进行维护或更换,以保证太阳能伞的使用寿命,为了使连接导线5更好的被保护,上述容置槽的槽口可以朝向伞面,使伞面覆盖于该槽口,由于伞面遮挡住容置槽口,所以使容置槽内的连接导线5对外部不可见,提高了连接导线5的保护效果,另外,上述的容置槽同样可以为多种样式,例如:方形槽、圆形槽等,此处的方形槽、圆形槽指容置槽的横截面为方形、圆形,在此对容置槽结构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伞架本体1的侧壁上还可以设有多个连接通孔,使连接导线5可以通过连接通孔导入至导线腔8内或导出至导线腔8;另外,上述的连接导线5与导线腔8之间可以为活动连接,方便安装或拆卸8,还可以为固定连接,例如:粘接、镶嵌等,这样可以减小连接导线5与导线腔8的内壁发生相对磨损,以进一步提高使用寿命。
示例的,将储能电源3设置在伞杆12上,所以连接导线5除了需要沿着伞骨架11走线以连接太阳能芯片2和光源4之外,还需要沿着伞杆12走线以连接储能电源3。为了提高连接导线5的使用寿命以及外观的美化,伞杆12具有沿伞杆12长度方向延展的第二导线腔。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导线腔可以为伞杆12的外壁围成的中空结构,而该伞杆12可以为圆管状结构或多边形管状结构,使经过伞杆12的连接导线5可以容置于第二导线腔,以减小连接导线5的磨损,另外,伞杆12与上巢结构6的连接位置处可以设有连通孔,通过连通孔可以使连接导线5从伞杆12的第二导线腔导入至伞骨架11的第一导线腔内,以方便连接导线5的走线。
所述连接导线5的走线方式可以有多种形式,示例的,参照图4和图7,上巢结构6内设有第一集线电路板61,参照图9,所述连接导线5包括第一连接导线51、第二连接导线52和第四连接导线54;其中,多个所述太阳能芯片2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导线51连接于所述第一集线电路板61,由于太阳能芯片2位于伞面骨111上,则为了缩短第一连接导线51的长度,所述第一连接导线51位于所述面骨导线腔内;所述第一集线电路板61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导线52连接于所述储能电源3,由于储能电源3位于伞杆12上,则第二连接导线52位于所述第二导线腔内;所述第一集线电路板61通过所述第四连接导线54连接于所述光源4,其中,所述光源4位于所述伞面骨111上,则所述第四连接导线54位于所述面骨导线腔内。上述第一连接导线51、第二连接导线52和第四连接导线54的走线方式,可以单独采用,也可以以任意方式相结合采用。
示例的,由于第一连接导线51和第四连接导线54均位于所述面骨导线腔内,那么可以将第一连接导线51和第四连接导线54同时设置在一个面骨导线腔内,也可以分别设置在面骨导线腔内,在此对其不做限定。
当所述光源4位于所述伞支骨112上时,为了避免连接导线5的走线混乱,在所述下巢结构7内设有第二集线电路板71,参照图9,所述连接导,5还包括第三连接导线53和第五连接导线55;其中,所述第一集线电路板61通过所述第三连接导线53连接于所述第二集线电路板71;所述第二集线电路板71通过所述第五连接导线55连接于所述光源,该光源位于伞支骨112上。由于第二集线电路板71位于第一集线电路板61的下方,同样,为了避免导线腔开设的数量,充分利用面骨导线腔和支骨导线腔,所以所述第三连接导线53依次穿过所述面骨导线腔和所述支骨导线腔,为了缩短第五连接导线55的长度,所述第五连接导线位于所述支骨导线腔内,与设置在伞支骨112上的光源4进行连接。上述第三连接导线53和第五连接导线55的走线方式,可以单独采用,也可以相结合采用。
本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集线电路板61和第二集线电路板71用于连接导线的连接和分配,以避免造成线路混乱的问题;在白天时,上述的多个太阳能芯片2能够获取太阳能,并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该电能经过第一连接导线51和第二连接导线52传输给储能电源3,为储能电源3供电,在晚上时,储能电源3通过第二连接导线52、第三连接导线53和第五连接导线55为伞支骨112上的光源供电,使其进行发光,另外,储能电源3还能够通过第二连接导线52和第四连接导线54为伞面骨111上的光源供电,使其进行发光;根据上述的实施过程可知,上述的连接导线在走线的过程完全置于第一导线腔和第二导线腔内,使其减小了磨损,提高了使用寿命。
所述第一集线电路板61的结构样式可以有多种样式,参照图5和图6,示例的,第一集线电路板61包括相背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第一面朝向于伞杆12的顶部,第二面朝向于伞杆12的底部,第一集线电路板61具有第一端口611、第二端口612和第三端口613,其中,第一端口611设于第一面,第二端口612设于第二面,所述第一端口611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导线51与所述太阳能芯片2连接,所述第二端口612通过所述第四连接导线54与所述伞面骨111上的光源连接,所述第三端口613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导线52与所述储能电源3连接。
其中,第一端口611可以为多个,多个第一端口611分别连接于多条第一连接导线51。第一集线电路板61可以与伞杆12的轴线相互垂直设置;上述的太阳能芯片2为多个,而每个太阳能芯片2都至少引出一条第一连接导线,多条第一连接导线分别连接于第一集线电路板61上的多个第一端口611,又由于多个太阳能芯片2都设置于上伞盘的上侧,所以多个第一端口611设置于第一面上,可以节约第一连接导线51的长度;多条第一连接导线51在第一集线电路板61的作用下,可以汇聚第一集线电路板61上,再从第一集线电路板61的第三端口613分出第二连接导线52与储能电源3连接,这样储能电源3通过第二连接导线52和第一连接导线51实现了与多个太阳能芯片2的连接,进而对储能电源3进行充电。另外,由于储能电源3置于第一集线电路板61的下侧,那么第三端口613可以设置于第一集线电路板61的第二面上,可以节约第二连接导线52的长度,使其连接起来也更加的方便。
另外,参照图6,所述第一集线电路板61还包括第四端口614,所述第四端口614通过第三连接导线53与所述第二集线电路板71连接,为了简化第三连接导线53的走线方式,第四端口614位于第一集线电路板61的第二面上。这样还可避免连接导线5之间相互缠绕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采用其他结构实现电流的汇流和分配,即所述第一连接导线51将电流进行汇流,汇流后的较大电流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导线输送至所述储能电源,再通过储能电源将电流进行分流并通过所述第四连接导线和第五连接导线输送至所述光源。
参照图1,伞杆12内设有与第一集线电路板61连接的控制器9,通过控制器9控制第一集线电路板61对储能电源3电能的输送和对光源4电能的输送。其中,由于太阳能的光照强度不同,就造成太阳能芯片2产生的输出电流具有不稳定性,而不稳定的电流无法为储蓄电源3进行充电,所以需要通过稳流装置将太阳能芯片2的输出电流进行稳流后再输出给储蓄电源3进行充电,那么可以在控制器9内设稳流装置,通过稳流装置实现电流稳定输出的目的,由于稳流技术属于太阳能技术领域的常用技术,所以在此不作具体限定,可选地,上述的控制器9可以设置于伞杆12的底部,其设置形式可以有多种,例如:控制器9可以镶嵌于伞杆12内、控制器9固定在伞杆12外部或者控制器9也可以设置于伞架结构中手摇柄(图内未示)内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具体的,所述控制器9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集线电路板61上的第三端口613连接,所述控制器9的输出端与储能电源3连接。
示例的,控制器9还包括控制开关,控制开关连接于第二连接导线52,用于控制第二连接导线52的通断。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导线52用于连接储能电源3,而第二连接导线52上的通断可以决定光源的开启或关闭,这样在太阳能伞下休息的人们可以通过控制开关来控制光源的开关,非常的方便快捷。另外,该控制开关的控制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物理控制按钮控制、触控屏虚拟按钮控制、终端设备通过无线连接控制开关来实现控制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再示例的,控制器9还包括通用串行总线接口,通用串行总线结构连接于第二连接导线52,用于通过第二连接导线52连接于储蓄电源3。本实施例中,太阳能伞主要用于人们在伞下进行休息,而人们在休息时常常会使用一些电子设备,例如:手机、音响等,而这些电子设备在使用时的电量消耗较快,为了避免人们再去进行充电,可以通过控制器9上的通用串行总线接口为这些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或者为这些电子设备提供电源,使人们的休息更加的方便舒适。
再示例的,控制开关还连接于通用串行总线接口,用于控制通用串行总线接口的开启或关闭。本实施例中,控制开关除了可以控制光源的开启或关闭外,还可以控制通用串行总线接口的开启或关闭,以避免无关人员误用该通用串行总线接口,以实现更加智能的控制。
参照图1,伞杆12上还设有托盘10,托盘10设置于控制器9的下侧。本实施例中,在太阳能伞下休息的人们可以将随身物品放在托盘10上,使其休息起来更加的舒适方便,另外,当人们的移动终端进行充电时,可以将移动终端设备放置在托盘10上,然后通过通用串行总线连接于控制器9的通用串行总线接口,以实现移动终端的充电。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户外设备,所述户外设备包括:伞面和上述所述的伞架结构,其中,所述伞面铺设于所述伞架结构的多个伞骨架上。
示例的,所述户外设备可以为太阳能伞,用于避免伞架结构上连接导线显露在外部,以减小连接导线的损伤,提高使用寿命,而现有技术中,太阳能伞上的太阳能芯片、储能电源和光源之间的连接导线较多,这些连接导线很多都显露在外部,这样就容易造成连接导线的损坏,影响太阳能伞的使用寿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公开提供的太阳能伞中具有沿伞架本体延展方向延展的导线腔,部分连接导线设置导线腔内,使连接导线隐藏在导线腔内,通过伞骨架的保护可以减小连接导线的损伤,进而提高太阳能伞的使用寿命,另外,由于连接导线隐藏在导线腔内,对外部不可见,进而使太阳能伞更加的美观,提高用户体验。
太阳能芯片2设置于伞面的外侧面上,伞骨架11连接于伞面的内侧面上。本实施例中,伞面铺设于伞骨架11上,伞面与伞骨架11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粘接、车缝、压接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太阳能芯片2设置于伞面的外侧面可以更好的吸收太阳能,而伞骨架11设置于伞面的内侧用于实现对伞面的支撑。
再示例的,所述户外设备还可以为太阳能帐篷等,所述伞架结构还可以作为太阳能帐篷或其他户外设备的支架。本实施例中,太阳能伞用于进行遮阳或照明,而太阳能帐篷用于野外的露宿,两者的具体结构样式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7)

1.一种伞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伞架本体、太阳能芯片、储能电源和光源,其中,所述伞架本体包括伞杆和多个伞骨架,多个所述伞骨架枢接于所述伞杆,所述太阳能芯片、所述储能电源和所述光源设置于所述伞架本体上,所述太阳能芯片、所述储能电源和所述光源通过连接导线电连接;
其中,所述伞架本体上具有沿所述伞架本体延展方向设置的导线腔,至少部分所述连接导线设置于所述导线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腔包括第一导线腔和/或第二导线腔,其中,
所述第一导线腔沿部分所述伞骨架或每一个所述伞骨架的长度方向延展;
所述第二导线腔沿所述伞杆的长度方向延展。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伞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伞架本体的外壁环绕一周围绕成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作为所述导线腔;或所述伞架本体上设有沿所述伞架本体延展方向设置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作为所述导线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伞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伞杆上设有置于顶部的上巢结构;和/或活动连接于所述伞杆的下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伞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部分或者每个所述伞骨架包括伞支骨和伞面骨,所述伞面骨的一端枢接于所述上巢结构,所述伞支骨的一端枢接于所述下巢结构,另一端枢接于所述伞面骨,其中,所述伞支骨上的所述第一导线腔为支骨导线腔,所述伞面骨上的所述第一导线腔为面骨导线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伞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芯片为多个,全部或部分所述伞面骨中的每一个至少对应一个所述太阳能芯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伞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巢结构内设有第一集线电路板,所述连接导线包括第一连接导线、第二连接导线和第四连接导线;其中,
多个所述太阳能芯片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导线连接于所述第一集线电路板;
所述第一集线电路板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导线连接于所述储能电源;
所述第一集线电路板通过所述第四连接导线连接于所述光源,其中,所述光源位于所述伞面骨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伞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导线位于所述面骨导线腔内;和/或
所述第二连接导线位于所述第二导线腔内;和/或
所述第四连接导线位于所述面骨导线腔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伞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伞杆内设有与所述第一集线电路板连接的控制器。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伞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线电路板设有第一端口、第二端口以及第三端口,所述第一端口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导线与所述太阳能芯片连接,所述第二端口通过所述第四连接导线与所述光源连接,所述第三端口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导线与所述储能电源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7或10所述的伞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巢结构内设有第二集线电路板,所述连接导线还包括第三连接导线和第五连接导线;其中,
所述第一集线电路板通过所述第三连接导线连接于所述第二集线电路板;
所述第二集线电路板通过所述第五连接导线连接于所述光源,其中,所述光源位于所述伞支骨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伞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连接导线依次穿过所述面骨导线腔和所述支骨导线腔;和/或
所述第五连接导线位于所述支骨导线腔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伞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集线电路板还包括第四端口,所述第四端口通过所述第三连接导线与所述第二集线电路板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伞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包括多个发光单元,全部或部分所述伞面骨中每一个上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发光单元;和/或,全部或部分所述伞支骨中的每一个上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发光单元。
15.一种户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伞面和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伞架结构,其中,所述伞面铺设于所述伞架结构的多个伞骨架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户外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芯片设置于所述伞面的外侧面上,所述伞骨架连接于所述伞面的内侧面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户外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户外设备为太阳能伞或太阳能帐篷。
CN201821542690.3U 2018-04-22 2018-09-20 伞架结构和户外设备 Active CN21005490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63779.1A CN108294423A (zh) 2018-04-22 2018-04-22 伞架结构和太阳能伞
CN2018103637791 2018-04-2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54901U true CN210054901U (zh) 2020-02-14

Family

ID=62847457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63779.1A Pending CN108294423A (zh) 2018-04-22 2018-04-22 伞架结构和太阳能伞
CN201821542690.3U Active CN210054901U (zh) 2018-04-22 2018-09-20 伞架结构和户外设备
CN201811102463.3A Pending CN109463864A (zh) 2018-04-22 2018-09-20 伞架结构和户外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63779.1A Pending CN108294423A (zh) 2018-04-22 2018-04-22 伞架结构和太阳能伞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02463.3A Pending CN109463864A (zh) 2018-04-22 2018-09-20 伞架结构和户外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10829442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906804A1 (en) * 2020-05-07 2021-11-10 Linhai Guokang Leisure Products Co., Ltd. Sun umbrella capable of emitting light in all direction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00372A (zh) * 2019-05-17 2019-09-06 北京汉能光伏技术有限公司 太阳能伞及其加工方法
CN110269332A (zh) * 2019-05-17 2019-09-24 北京汉能光伏技术有限公司 太阳能伞及其加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906804A1 (en) * 2020-05-07 2021-11-10 Linhai Guokang Leisure Products Co., Ltd. Sun umbrella capable of emitting light in all direction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63864A (zh) 2019-03-15
CN108294423A (zh) 2018-07-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054901U (zh) 伞架结构和户外设备
US6837255B2 (en) Illuminated umbrella assembly having self-contained and replacable lighting
US20080173341A1 (en) Canopy with illumination device
US10208500B2 (en) Illumination tent pole and tent frame having same
CN205125314U (zh) 一种多功能的太阳能遮阳伞
TW201243223A (en) Illuminated pole
KR100922612B1 (ko) 조명장치가 구비된 파라솔
KR102582457B1 (ko) 덮개 교체가 가능한 슬리퍼
CN211269058U (zh) 户外徒步用背包
CN207754706U (zh) 伞架结构和户外设备
CN207453553U (zh) 一种户外太阳能休闲装置
US20080235086A1 (en) Advertisement umbrella
CN206739178U (zh) 智能充电台灯
JP3171233U (ja) 電飾装置
KR200441564Y1 (ko) 다기능 파라솔
CN106577579A (zh) 一种可折叠多功能组合钓鱼椅
KR101735826B1 (ko) 다기능 랜턴
CN207679417U (zh) 多功能烘鞋机
CN201618643U (zh) 一种洒水壶
CN220607584U (zh) 一种遮阳伞发光装置
CN207819064U (zh) 一种放置方便的排插
CN209862557U (zh) 智能光伏伞
WO2001049957A1 (en) Lighting structural arrangement for outdoor structures
CN211608404U (zh) 一种折叠照明雨伞
CN211431784U (zh) 一种多功能户外景观座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01400 Beijing city Huairou area yangsongzhen Fengxiang East Street, No. 5

Patentee after: BEIJING HANERGY OPTOVOLTA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1499 5 Fengxiang East Street, Yang Song Town, Huairou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HANERGY SOLAR POWER INVESTMENT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617

Address after: 510000 room B030, office card, maker space, youth hom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incubation base, unit 1004, No. 182, science Avenue,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Hanpu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1400 Beijing city Huairou area yangsongzhen Fengxiang East Street, No. 5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HANERGY OPTOVOLTAIC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202

Address after: 101400 28-3, 1 / F, building 28, yard 13, Yueyuan West Street, Huairou District, Beijing (cluster registration)

Patentee after: Lingfan new energy technology (Beij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000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incubation base of youth home, unit 1004, 182 science Avenue,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Hanpu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021

Address after: 101400 Yanqi Street, Yanq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uairou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ongjun new ener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1400 28-3, 1 / F, building 28, yard 13, Yueyuan West Street, Huairou District, Beijing (cluster registration)

Patentee before: Lingfan new energy technology (Beiji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