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43032U - 一种水滴型一体浮漂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滴型一体浮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43032U
CN210043032U CN201920560538.6U CN201920560538U CN210043032U CN 210043032 U CN210043032 U CN 210043032U CN 201920560538 U CN201920560538 U CN 201920560538U CN 210043032 U CN210043032 U CN 2100430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at
tail
buoy
foot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6053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涂昌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56053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430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430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430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滴型一体浮漂,包括漂尾、漂身和漂脚,漂尾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水滴型漂尾目以及设置在相邻水滴型漂尾目之间的圆柱型漂尾目间隔,漂尾还包括延伸进漂身内部的圆柱型漂尾连接段,漂脚延伸进漂身内部并与漂尾连接段相连接,漂身内部还设置有套设在漂尾连接段与漂脚连接处的连接套;本实用新型的浮漂漂身内部设置有套设在漂尾连接段与漂脚连接处的连接套,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保证了本浮漂的一体性和牢固性,不会在使用过程中轻易损坏本浮漂,增加了本浮漂的使用寿命;本浮漂的漂尾是玻璃纤维管一体打磨成型,增强了本浮漂的灵敏性和韧性性,使漂尾不容易变型或折断。

Description

一种水滴型一体浮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钓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滴型一体浮漂。
背景技术
钓鱼用的浮漂,一般由漂脚、漂身和漂尾构成。漂脚设置在漂身的下端,漂尾设置在漂身的上端。漂尾在垂钓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使视标更清晰,有人将漂尾加粗。普通的加粗尾浮漂只有顶上2-3目加粗,而且使用材料一般都比较重,容易出现头重脚轻的情况。而且现有浮漂的漂脚和漂尾都是插入漂身内从而型成一体,漂脚和漂尾与漂身的连接非常薄弱,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极易拉扯漂脚和漂尾与漂身脱离,并损坏浮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一种重量轻、性能好、耐用的水滴型一体浮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滴型一体浮漂,包括漂尾、漂身和漂脚,所述的漂尾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水滴型漂尾目以及设置在相邻水滴型漂尾目之间的圆柱型漂尾目间隔,所述的漂尾还包括延伸进漂身内部的圆柱型漂尾连接段,所述的漂脚延伸进漂身内部并与漂尾连接段相连接,所述的漂身内部还设置有套设在漂尾连接段与漂脚连接处的连接套,所述的漂尾为一体成型的玻璃纤维件,所述的漂脚为碳棒件,所述的连接套为金属件。
所述的漂尾由直径3mm的圆柱型玻璃纤维管打磨成型,所述的漂脚采用直径为1.2mm的圆柱型碳棒。
所述的水滴型漂尾目上设置有红色反光涂料层,所述的漂尾目间隔上设置有黑黄相间的彩色反光涂料层。
所述的漂尾连接段、漂脚和连接套之间采用胶水连接。
1、本实用新型的漂尾和漂脚分别延伸进漂身内部,制作时先将漂尾连接段和漂脚采用胶水粘连在一起,其连接部分外侧再用胶水粘接连接套,最后再在漂尾连接段、漂脚和连接套外侧固定漂身,保证了本实用新型浮漂的一体性和牢固性,不会在使用过程中轻易损坏本浮漂,增加了本浮漂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的漂尾是3.0mm的圆柱型玻璃纤维管一体打磨成型,减轻了本浮漂的重量,在水中部分越深反而受水的阻力越小,所以比普通浮漂更加灵敏。而且本浮漂的漂尾是玻璃纤维件,韧性好,更加不容易变型或折断。
3、本实用新型的漂尾为玻璃纤维管一体打磨制成,透视力更好,而且水滴型漂尾目和漂尾目间隔都设置有不同颜色的反光涂料层,放大了视觉效果,解决了以往浮漂不够醒目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A部分的放大图。
各附图标记为:1—漂尾,11—水滴型漂尾目,12—漂尾目间隔,13—漂尾连接段,2—漂身,3—漂脚,4—连接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滴型一体浮漂,包括漂尾1、漂身2和漂脚3,所述的漂尾1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水滴型漂尾目11以及设置在相邻水滴型漂尾目11之间的圆柱型漂尾目间隔12,所述的漂尾1还包括延伸进漂身2内部的圆柱型漂尾连接段13,所述的漂脚3延伸进漂身2内部并与漂尾连接段13相连接,所述的漂身2内部还设置有套设在漂尾连接段13与漂脚3连接处的连接套4,所述的漂尾1为一体成型的玻璃纤维件,所述的漂脚3为碳棒件,所述的连接套4为金属件。
所述的漂尾1由直径3mm的圆柱型玻璃纤维管打磨成型,所述的漂脚3采用直径为1.2mm的圆柱型碳棒。
所述的水滴型漂尾目11上设置有红色反光涂料层,所述的漂尾目间隔12上设置有黑黄相间的彩色反光涂料层。
所述的漂尾连接段13、漂脚3和连接套4之间采用胶水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漂尾1和漂脚3分别延伸进漂身2内部,制作时先将漂尾连接段13和漂脚3采用胶水粘连在一起,其连接部分外侧再用胶水粘接连接套4,最后再在漂尾连接段13、漂脚3和连接套4外侧固定漂身2,保证了本实用新型浮漂的一体性和牢固性,不会在使用过程中轻易损坏本浮漂,增加了本浮漂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漂尾1是3.0mm的圆柱型玻璃纤维管一体打磨成型,减轻了本浮漂的重量,在水中部分越深反而受水的阻力越小,所以比普通浮漂更加灵敏。而且本浮漂的漂尾1是玻璃纤维件,韧性好,更加不容易变型或折断。
本实用新型的漂尾1为玻璃纤维管一体打磨制成,透视力更好,而且水滴型漂尾目11和漂尾目间隔12都设置有不同颜色的反光涂料层,放大了视觉效果,解决了以往浮漂不够醒目的问题。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以及部分运用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水滴型一体浮漂,其特征在于:包括漂尾(1)、漂身(2)和漂脚(3),所述的漂尾(1)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水滴型漂尾目(11)以及设置在相邻水滴型漂尾目(11)之间的圆柱型漂尾目间隔(12),所述的漂尾(1)还包括延伸进漂身(2)内部的圆柱型漂尾连接段(13),所述的漂脚(3)延伸进漂身(2)内部并与漂尾连接段(13)相连接,所述的漂身(2)内部还设置有套设在漂尾连接段(13)与漂脚(3)连接处的连接套(4),所述的漂尾(1)为一体成型的玻璃纤维件,所述的漂脚(3)为碳棒件,所述的连接套(4)为金属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滴型一体浮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漂尾(1)由直径3mm的圆柱型玻璃纤维管打磨成型,所述的漂脚(3)采用直径为1.2mm的圆柱型碳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滴型一体浮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滴型漂尾目(11)上设置有红色反光涂料层,所述的漂尾目间隔(12)上设置有黑黄相间的彩色反光涂料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水滴型一体浮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漂尾连接段(13)、漂脚(3)和连接套(4)之间采用胶水连接。
CN201920560538.6U 2019-04-23 2019-04-23 一种水滴型一体浮漂 Active CN2100430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60538.6U CN210043032U (zh) 2019-04-23 2019-04-23 一种水滴型一体浮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60538.6U CN210043032U (zh) 2019-04-23 2019-04-23 一种水滴型一体浮漂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43032U true CN210043032U (zh) 2020-02-11

Family

ID=693803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60538.6U Active CN210043032U (zh) 2019-04-23 2019-04-23 一种水滴型一体浮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430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043032U (zh) 一种水滴型一体浮漂
CN210076385U (zh) 带导流槽加粗锥形导光体醒目漂尾电子漂
CN109644957B (zh) 一种中空排水醒目漂尾及侧流浮漂
CN210054349U (zh) 一种球型浮漂
CN214178740U (zh) 一种电子浮漂的硬质发光漂尾及电子浮漂
CN206895624U (zh) 坚固耐用的鱼漂
CN215992444U (zh) 一种刚性内管复合浮漂
CN210076386U (zh) 一种漂尾带导流槽枣核形醒目豆的电子浮漂
CN213961415U (zh) 带玻璃纤维体漂尾的发光浮漂
CN210143624U (zh) 一种鱼漂漂尾
CN209931281U (zh) 锥形重力感应变光硬尾电子漂
CN203523606U (zh) 一种金属分段式可拆卸钓鱼浮漂
CN217958419U (zh) 一种高强度的空心标尾标脚浮漂
CN206005619U (zh) 钓鱼用的醒目浮漂
CN210929245U (zh) 一种螺旋式浮漂漂尾及浮漂
CN201199863Y (zh) 一种改良的立式浮标
CN210143623U (zh) 一种漂尾
CN206674852U (zh) 一种多球体浮漂
CN213819456U (zh) 一种双向卡位的发光鱼漂
CN214593728U (zh) 一种新型鱼漂
CN213908063U (zh) 一种漂尾为玻璃纤维体与光导纤维体结合的浮漂
KR200393094Y1 (ko) 낚시용 찌
CN208692116U (zh) 一种一体式粗尾浮漂
CN219205624U (zh) 一种防炸口钓鱼浮漂
CN214155922U (zh) 一种微漂结构以及含该微漂结构的七星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