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42870U - 一种保温卷帘装置以及保温型大棚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保温卷帘装置以及保温型大棚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42870U
CN210042870U CN201920890380.9U CN201920890380U CN210042870U CN 210042870 U CN210042870 U CN 210042870U CN 201920890380 U CN201920890380 U CN 201920890380U CN 210042870 U CN210042870 U CN 2100428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shutter
shaft
air bag
shutter shaft
pulle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9038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占营
王国梁
刘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Sanofu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Sanofu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Sanofu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Sanofu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9038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428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428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428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5Greenhouse technology, e.g. cooling systems therefor

Landscapes

  • Operating, Guiding And Securing Of Roll- Type Closing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保温卷帘装置以及保温型大棚,涉及大棚保温技术领域。该保温卷帘装置包括框架、气囊、卷帘轴、充气机构、驱动机构、传动件和定滑轮。卷帘轴的一端与充气机构连接,另一端与驱动机构连接,充气机构通过内部空腔与充气口连通,气囊缠绕于卷帘轴外,气囊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卷帘轴上,且与充气口连通,气囊的另一端与传动件连接,传动件绕设于定滑轮外,传动件远离气囊的一端与卷帘轴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保温卷帘装置由于采用了通过卷帘轴与气囊连通的充气机构以及连接于卷帘轴和气囊之间的传动件,所以能够实现气囊的自动化升降,降低人力成本,并且气囊能够充气,以形成隔热层,提高保温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保温卷帘装置以及保温型大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棚保温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保温卷帘装置以及保温型大棚。
背景技术
现在农业种植、育种、优良品种培育、农药除草剂研发等领域已经广泛使用玻璃联栋大棚,而在实际种植过程中冬季大棚保温问题一直是农户和科研机构面临的棘手难题。传统的玻璃联栋大棚没有非常有效的保温措施,在严寒的天气只能持续使用加温设备(例如暖风机)加热来保持大棚内的温度,能源消耗较高,为了解决该问题,人们在大棚内增加了保温卷帘,但是现在的保温卷帘都是人工进行升降,人力成本高,并且现在的保温卷帘都是由单层隔温垫制成,保温效果差。
有鉴于此,设计制造出一种可实现自动化升降、保温效果好的保温卷帘装置以及保温型大棚特别是在农业生产中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温卷帘装置以及保温型大棚,其能够实现保温卷帘的自动化升降,降低人力成本,并且提高保温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保温卷帘装置,包括框架、气囊、卷帘轴、充气机构、驱动机构、传动件和定滑轮,卷帘轴的一端与充气机构连接,另一端与驱动机构连接,卷帘轴设置有内部空腔和充气口,充气机构通过内部空腔与充气口连通,气囊缠绕于卷帘轴外,气囊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卷帘轴上,且与充气口连通,气囊的另一端与传动件连接,传动件绕设于定滑轮外,传动件远离气囊的一端与卷帘轴连接,定滑轮安装于框架的顶部,卷帘轴设置于框架的底部,传动件能够在卷帘轴转动时缠绕于卷帘轴外,以带动气囊在框架内升起。
进一步地,充气机构包括充气泵、旋转接头和连接管,充气泵通过连接管与旋转接头连接,旋转接头固定安装于卷帘轴的一端,且与内部空腔连通。
进一步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包括第一带轮、第二带轮和传动带,第一带轮套设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外,第二带轮套设于卷帘轴外,第一带轮通过传动带与第二带轮连接,第一带轮的直径小于第二带轮的直径。
进一步地,保温卷帘装置还包括滑块和固定环,传动件远离卷帘轴的一端与滑块连接,滑块通过固定环与气囊的顶部连接。
进一步地,框架内设置有导轨,滑块的形状与导轨的形状相匹配,滑块与导轨滑动配合。
进一步地,气囊的底部设置有进气口,气囊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口,进气口与充气口连通,出气口内设置有排气阀。
进一步地,保温卷帘装置还包括防风组件,防风组件包括第一限位条和第二限位条,第一限位条和第二限位条相对设置于框架的两侧,且均与框架固定连接,气囊设置于第一限位条和第二限位条之间,第一限位条和第二限位条均用于对气囊进行限位。
进一步地,保温卷帘装置还包括外壳、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充气机构和驱动机构均安装于外壳内,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间隔设置,且均安装于外壳内,卷帘轴设置于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之间,且能够相对于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转动。
进一步地,保温卷帘装置还包括挤压组件,挤压组件包括第一挤压轴和第二挤压轴,第一挤压轴和第二挤压轴均安装于外壳内,且能够相对于外壳转动,气囊设置于第一挤压轴和第二挤压轴之间,第一挤压轴和第二挤压轴用于挤压排出气囊内的气体。
一种保温型大棚,包括上述的保温卷帘装置,该保温卷帘装置包括框架、气囊、卷帘轴、充气机构、驱动机构、传动件和定滑轮,卷帘轴的一端与充气机构连接,另一端与驱动机构连接,卷帘轴设置有内部空腔和充气口,充气机构通过内部空腔与充气口连通,气囊缠绕于卷帘轴外,气囊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卷帘轴上,且与充气口连通,气囊的另一端与传动件连接,传动件绕设于定滑轮外,传动件远离气囊的一端与卷帘轴连接,定滑轮安装于框架的顶部,卷帘轴设置于框架的底部,传动件能够在卷帘轴转动时缠绕于卷帘轴外,以带动气囊在框架内升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保温卷帘装置以及保温型大棚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保温卷帘装置,驱动机构与卷帘轴连接,卷帘轴分别与气囊和传动件连接,在需要进行保温时,驱动机构带动卷帘轴转动,传动件缠绕于卷帘轴外,缠绕于卷帘轴外的气囊被放开,传动件带动气囊在框架内升起,在需要收回气囊时,驱动机构带动卷帘轴回转,气囊缠绕于卷帘轴外,缠绕于卷帘轴外的传动件被放开,气囊在框架内降落;充气机构通过卷帘轴与气囊连通,充气机构能够在气囊升起后向气囊内充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保温卷帘装置由于采用了通过卷帘轴与气囊连通的充气机构以及连接于卷帘轴和气囊之间的传动件,所以能够实现气囊的自动化升降,降低人力成本,并且气囊能够充气,以形成隔热层,提高保温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保温型大棚,其内的保温卷帘装置能够实现气囊的自动化升降,降低人力成本,并且气囊能够充气,以形成隔热层,提高保温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保温卷帘装置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保温卷帘装置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保温卷帘装置中卷帘轴分别与驱动机构和充气机构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保温卷帘装置中卷帘轴与气囊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保温卷帘装置中卷帘轴与传动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保温卷帘装置中气囊通过挤压组件和整理组件与卷帘轴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保温卷帘装置中气囊通过固定环与滑块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保温卷帘装置中传动件通过导向件与卷帘轴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保温卷帘装置中电控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标:100-保温卷帘装置;110-框架;111-导轨;120-气囊;121-进气口;122-出气口;130-卷帘轴;131-内部空腔;132-充气口;133-限位槽;140-充气机构;141-充气泵;142-旋转接头;143-连接管;150-驱动机构;151-驱动电机;152-传动组件;153-第一带轮;154-第二带轮;155-传动带;160-传动件;170-定滑轮;180-防风组件;181-第一限位条;182-第二限位条;190-外壳;200-第一安装座;210-第二安装座;220-挤压组件;221-第一挤压轴;222-第二挤压轴;230-整理组件;231-第一整理轴;232-第二整理轴;240-滑块;250-固定环;260-控制器;270-温度传感器;280-气压传感器;290-顶部限位开关;300-底部限位开关;310-导向件;311-进线口;312-出线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
请结合参照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保温型大棚(图未示),用于进行农业种植。其能够实现保温卷帘的自动化升降,降低人力成本,并且提高保温效果。该保温型大棚包括大棚本体(图未示)和保温卷帘装置100,大棚本体内用于进行农业种植,保温卷帘装置100安装于大棚本体的侧壁上,保温卷帘装置100能根据设定的温度打开和关闭,实现在寒冷天气的晚上或寒冷阴雨天的全天自动打开,以对大棚本体内部进行保温,使得大棚本体内的植物不会受到外界严寒天气的影响,并降低升温成本;也可以实现在炎热的夏天打开,以对大棚本体内部进行隔热,使得大棚本体内的植物不会受到高温的影响,并降低降温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保温型大棚为玻璃连栋大棚,其上设置的保温卷帘装置10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保温卷帘装置100并排设置于大棚本体的侧壁上,以共同对大棚本体进行保温。
保温卷帘装置100包括框架110、气囊120、卷帘轴130、充气机构140、驱动机构150、传动件160、定滑轮170、防风组件180、外壳190、第一安装座200、第二安装座210和挤压组件220。第一安装座200和第二安装座210间隔设置,且均安装于外壳190内,卷帘轴130设置于第一安装座200和第二安装座210之间,且能够相对于第一安装座200和第二安装座210转动。卷帘轴130的一端与充气机构140连接,另一端与驱动机构150连接,充气机构140和驱动机构150均安装于外壳190内,充气机构140用于通过卷帘轴130向气囊120内充气,以使气囊120膨胀形成气帘,从而起到良好的保温效果,驱动机构150用于带动卷帘轴130正转或者反转,以实现自动化控制气囊120升起保温或者降落回收。
请结合参照图4和图5,值得注意的是,卷帘轴130设置有内部空腔131和充气口132,内部空腔131与充气口132连通。气囊120缠绕于卷帘轴130外,气囊120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卷帘轴130上,且与充气口132连通,气囊120的另一端与传动件160连接,卷帘轴130能够进行正转或者反转,以将气囊120放出或者将气囊120缠绕于卷帘轴130上。充气机构140通过内部空腔131和充气口132与气囊120连通,以在气囊120完全升起后向气囊120内充气,从而形成气帘进行保温。传动件160绕设于定滑轮170外,传动件160远离气囊120的一端与卷帘轴130连接,定滑轮170安装于框架110的顶部,卷帘轴130设置于框架110的底部,传动件160能够在卷帘轴130转动时缠绕于卷帘轴130外,以带动气囊120在框架110内升起。具体地,当卷帘轴130正转,将气囊120放出时,传动件160缠绕于卷帘轴130外,传动件160远离卷帘轴130的一端升起,以带动气囊120升起,便于充气机构140向气囊120内充气;当卷帘轴130反转,将气囊120收回时,传动件160从卷帘轴130上放出,此时气囊120回收并缠绕于卷帘轴130上,传动件160远离卷帘轴130的一端和气囊120一并降落。
需要说明的是,外壳190固定安装于框架110的底部,框架110固定安装于大棚本体的侧壁上,气囊120设置于外壳190内,且能够伸出或者缩进外壳190。防风组件180固定连接于框架110上,防风组件180用于在气囊120升起并对大棚本体进行保温时对气囊120进行限位,防止气囊120在外界风力的作用下倾斜或者倾覆。挤压组件220安装于外壳190内,挤压组件220用于在回收气囊120时挤压排出气囊120内的气体,以便于将气囊120缠绕于卷帘轴130外。
本实施例中,传动件160和定滑轮170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传动件160的一端分别连接于卷帘轴130的两端,两个传动件160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于气囊120的两端,两个定滑轮170安装于框架110的两端,每个传动件160绕设于一个定滑轮170外,卷帘轴130转动的同时能够带动两个传动件160一起运动,从而在卷帘轴130正转时同时带动气囊120的两端向上运动,使得气囊120的升起运动稳定可靠。
本实施例中,传动件160由钢丝绳材料制成,但并不仅限于此,传动件160也可以由尼龙绳材料制成,对传动件160的制作材料不作具体限定。本实施例中,卷帘轴130的外周面开设有限位槽133,传动件160的一端固定连接于限位槽133的底壁上,当卷帘轴130正转放出气囊120时,传动件160缠绕设置于限位槽133内,限位槽133能够对传动件160进行限位,防止传动件160缠绕于卷帘轴130上的其它位置,避免传动件160的运动与气囊120的运动之间发生干涉。
本实施例中,气囊120利用0.9毫米厚的PVC复合膜为原料,经过吹塑和裁剪粘贴制成内部纵向排列的双层矩形气囊120,该气囊120充气后的厚度在10厘米至15厘米的范围内。PVC复合膜拥有保温性强、质地柔软、易造型、寿命长和造价低等优点,利用其优良的吹塑性和粘贴性可以方便的制作多种气囊120模型。气囊120内部制成双层矩形的主要作用是便于调节气囊120厚度从而保持气帘的平整性和隔离性,并能够充分利用无对流干燥空气热导率低的特点来增大热阻,从而起到对大棚本体优良的保温作用。具体地,充气机构140能够向气囊120内部充入恒压的惰性气体或者是干燥空气,以使气囊120在大棚本体的侧壁上形成气帘幕墙,从而对大棚本体内进行保温。
本实施例中,气囊120的底部设置有进气口121,气囊120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口122,进气口121与充气口132连通,内部空腔131内的气体能够通过充气口132和进气口121进入到气囊120内,以对气囊120进行充气。出气口122内设置有排气阀(图未示),当需要收回气囊120时,打开排气阀,气囊120内的气体通过出气口122排出,随后气囊120在卷帘轴130的作用下降落,并缠绕于卷帘轴130外,在此过程中,气囊120会通过挤压组件220,挤压组件220对气囊120进行挤压,将气囊120内剩余的气体向出气口122的方向挤压,最终将该部分剩余气体通过出气口122挤压排出,便于卷帘轴130对气囊120进行缠绕回收。回收完成后,排气阀关闭,出气口122封闭,等待下次排气,此时气囊120能够再次通过进气口121进行充气。
请继续参照图2和图3,充气机构140包括充气泵141、旋转接头142和连接管143。充气泵141通过连接管143与旋转接头142连接,旋转接头142固定安装于卷帘轴130的一端,且与内部空腔131连通,充气泵141能够通过旋转接头142向内部空腔131内充气,从而通过充气口132对气囊120进行充气。需要说明的是,旋转接头142为万向旋转密封接头,其安装于卷帘轴130上,且与连接管143连接,在卷帘轴130转动的情况下,连接管143不发生运动,此时旋转接头142能够时刻保持卷帘轴130的内部空腔131与连接管143连通的密封状态,当卷帘轴130正转到极限位置时,充气泵141向连接管143内充气,该部分气体依次经过旋转接头142和内部空腔131,进入到气囊120内,对已经升起的气囊120进行充气,以形成气帘进行保温或隔热。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连接管143内设置有单向阀(图未示),以使从充气泵141输出的气体只能够通过连接管143向旋转接头142和内部空腔131的方向运动,而旋转接头142和内部空腔131内的气体不能够通过连接管143回流到充气泵141内,从而达到防止气囊120泄气的功能。
驱动机构150包括驱动电机151和传动组件152。驱动电机151通过传动组件152与卷帘轴130连接,以带动卷帘轴130转动,从而实现卷帘轴130的正转或者反转。本实施例中,传动组件152通过带传动的形式带动卷帘轴130进行转动,但并不仅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传动组件152也可以通过链条传动或者齿轮传动的形式带动卷帘轴130进行转动。
本实施例中,传动组件152包括第一带轮153、第二带轮154和传动带155。第一带轮153套设于驱动电机151的输出轴外,且与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二带轮154套设于卷帘轴130外,且与卷帘轴130固定连接。第一带轮153通过传动带155与第二带轮154连接,驱动电机151启动使得输出轴转动,从而带动第一带轮153发生转动,第一带动通过传动带155带动第二带轮154发生转动,进而实现卷帘轴130的转动。具体地,第一带轮153的直径小于第二带轮154的直径,第一带轮153的转动速度大于第二带轮154的转动速度,从而实现减速功能,使得卷帘轴130能够稳定运转。
防风组件180包括第一限位条181和第二限位条182。第一限位条181和第二限位条182相对设置于框架110的两侧,且均与框架110固定连接。气囊120设置于第一限位条181和第二限位条182之间,第一限位条181和第二限位条182均用于对气囊120进行限位,防止气囊120在外界风力的作用下发生倾斜或者倾覆。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条181和第二限位条182均为钢条,第一限位条181和第二限位条182均焊接于框架110上。
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条181和第二限位条182均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但并不仅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条181和第二限位条182也可以倾斜延伸设置或者竖直延伸设置,对第一限位条181和第二限位条182的延伸方向不作具体限定。本实施例中,防风组件180的数量为三组,第一限位条181和第二限位条182的数量均为三个,三个第一限位条181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于框架110上,三个第二限位条182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于框架110上,但并不仅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防风组件180的数量也可以为四组或者五组,对防风组件180的数量不作具体限定。
请参照图6,挤压组件220包括第一挤压轴221和第二挤压轴222。第一挤压轴221和第二挤压轴222均安装于外壳190内,且能够相对于外壳190转动,气囊120设置于第一挤压轴221和第二挤压轴222之间,第一挤压轴221和第二挤压轴222用于挤压排出气囊120内的气体。气囊120缠绕于卷帘轴130外,且设置于外壳190内,在气囊120伸出或者缩进外壳190的过程中,均需要穿过第一挤压轴221和第二挤压轴222之间的间隙,该间隙大于气囊120未充气时的厚度,故当气囊120伸出外壳190时,第一挤压轴221和第二挤压轴222不会对气囊120的运动造成影响,当气囊120缩进外壳190时,第一挤压轴221和第二挤压轴222能够将气囊120内的气体挤出。
本实施例中,保温卷帘装置100还包括整理组件230,整理组件230安装于外壳190内,且设置于挤压组件220和卷帘轴130之间,整理组件230用于再次挤压排出气囊120内的气体,并对气囊120的位置和形状进行规整,使得气囊120的位置与卷帘轴130的位置对齐,便于气囊120稳定地缠绕于卷帘轴130外,整理组件230的工作原理与挤压组件220的工作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具体地,整理组件230包括第一整理轴231和第二整理轴232。第一整理轴231和第二整理轴232均安装于外壳190内,且能够相对于外壳190转动,气囊120设置于第一整理轴231和第二整理轴232之间,第一整理轴231和第二整理轴232用于再次挤压排出气囊120内的气体,并对气囊120的位置和形状进行规整。
请参照图7,本实施例中,保温卷帘装置100还包括滑块240和固定环250。传动件160远离卷帘轴130的一端与滑块240连接,滑块240通过固定环250与气囊120的顶部连接,传动件160运动能够带动滑块240运动,从而通过固定环250带动气囊120运动。具体地,框架110内设置有导轨111,滑块240的形状与导轨111的形状相匹配,滑块240与导轨111滑动配合,导轨111能够对滑块240的运动轨迹进行限定,使得滑块240只能够沿导轨111的方向运动,从而提高滑块240运动的稳定性,进而提高气囊120运动的稳定性。
请参照图8,本实施例中,保温卷帘装置100还包括导向件310,导向件310安装于外壳190内,且设置于卷帘轴130和定滑轮170之间,导向件310的位置分别与卷帘轴130的位置和定滑轮170的位置相对应,导向件310用于对从卷帘轴130伸出的传动件160进行导向,使其能够稳定地绕设于定滑轮170上。具体地,导向件310呈折弯形,导向件31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相互连通的进线口311和出线口312,进线口311的位置与卷帘轴130顶端的位置相对应,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从卷帘轴130放出的传动件160能够沿水平方向进入进线口311,出线口312的位置与定滑轮170的位置相对应,且位于同一竖直面上,从出线口312伸出的传动件160能够沿竖直方向绕设于定滑轮170上,以使传动件160的运动稳定可靠,不会与其它零部件发生干涉。
请参照图9,本实施例中,保温卷帘装置100还包括电控系统(图未示),该电控系统分别与充气机构140、驱动机构150和排气阀电连接,以对气囊120的升起充气保温或者降落回收进行控制,实现保温卷帘装置100的全自动化,进一步地降低人工成本。电控系统包括控制器260、温度传感器270、气压传感器280、顶部限位开关290和底部限位开关300。温度传感器270安装于大棚本体上,且与控制器260电连接,控制器260安装于外壳190内。气压传感器280安装于气囊120内,且与控制器260电连接。顶部限位开关290安装于框架110的顶部,底部限位开关300安装于框架110的底部,顶部限位开关290和底部限位开关300均与控制器260电连接,控制器260分别与充气机构140、驱动机构150和排气阀电连接。
温度传感器270用于检测大棚本体内的温度和室外的温度,在寒冷天气的晚上或阴雨天气的全天,当室外的温度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温度传感器270向控制器260发出第一信号,控制器260控制驱动机构150发生动作,驱动机构150带动气囊120升起,当气囊120运动到上极限位置时,滑块240触碰到顶部限位开关290,顶部限位开关290向控制器260发出第二信号,控制器260控制驱动机构150停止动作,并控制充气机构140向气囊120内充气,气压传感器280用于检测气囊120内的气压,当气囊120内的气压达到预设值时,气压传感器280向控制器260发出第三信号,控制器260控制充气机构140停止动作,此时气囊120内形成的气帘幕墙能够对大棚本体进行保温。
在寒冷天气的晚上或阴雨天气的全天,当室外的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温度传感器270向控制器260发出第四信号,控制器260控制排气阀打开,气囊120内的空气通过出气口122排出到外界,当气囊120内的气压下降到预设值时,气压传感器280向控制器260发出第五信号,控制器260控制驱动机构150进行复位运动,驱动机构150带动气囊120降落,当气囊120运动到下极限位置时,滑块240触碰到底部限位开关300,底部限位开关300向控制器260发出第六信号,控制器260控制驱动机构150停止动作,此时气囊120缠绕设置于卷帘轴130外,完成回收。
同理,在炎热的夏天,当室外的温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器260控制保温卷帘装置100打开,此时气囊120内形成的气帘幕墙能够对大棚本体进行隔热。当室外的温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器260控制保温卷帘装置100关闭,此时气囊120缠绕设置于卷帘轴130外,完成回收。
需要说明的是,在气囊120升起并对大棚本体进行保温的过程中,首先驱动机构150带动卷帘轴130正转(逆时针转动),在此过程中,传动件160持续地缠绕于卷帘轴130外,传动件160远离卷帘轴130的一端不断升起,从而带动滑块240沿导轨111不断向上滑动,与此同时,缠绕于卷帘轴130外的气囊120被放出,依次通过整理组件230和挤压组件220后从外壳190内伸出,并在滑块240的带动下不断升起,并最终完全覆盖整个框架110,随后充气机构140向气囊120内充气,使得气囊120内充满惰性气体或者干燥空气,形成隔热层,利用气体热导率低的特点增大热阻,从而达到保温效果。
在气囊120降落回收的过程中,首先打开排气阀,气囊120内的部分气体在压差的作用下通过出气口122排出,随后驱动机构150带动卷帘轴130反转(顺时针转动),在此过程中,框架110内的气囊120持续地降落,并缩进外壳190内,依次通过挤压组件220和整理组件230后缠绕于卷帘轴130外,气囊120内的剩余气体在挤压组件220和整理组件230的作用下被挤压排出,与此同时,缠绕于卷帘轴130外的传动件160被放出,滑块240在气囊120的带动下沿导轨111不断向下滑动,带动传动件160远离卷帘轴130的一端不断下降,最终滑块240运动到极限位置,气囊120完全缠绕于卷帘轴130外,完成回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保温卷帘装置100,卷帘轴130的一端与充气机构140连接,另一端与驱动机构150连接,卷帘轴130设置有内部空腔131和充气口132,充气机构140通过内部空腔131与充气口132连通,气囊120缠绕于卷帘轴130外,气囊120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卷帘轴130上,且与充气口132连通,气囊120的另一端与传动件160连接,传动件160绕设于定滑轮170外,传动件160远离气囊120的一端与卷帘轴130连接,定滑轮170安装于框架110的顶部,卷帘轴130设置于框架110的底部,传动件160能够在卷帘轴130转动时缠绕于卷帘轴130外,以带动气囊120在框架110内升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保温卷帘装置100由于采用了通过卷帘轴130与气囊120连通的充气机构140以及连接于卷帘轴130和气囊120之间的传动件160,所以能够实现气囊120的自动化升降,降低人力成本,并且气囊120能够充气,以形成隔热层,提高保温效果,使得保温型大棚机械化程度高,保温效果好。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保温卷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气囊、卷帘轴、充气机构、驱动机构、传动件和定滑轮,所述卷帘轴的一端与所述充气机构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卷帘轴设置有内部空腔和充气口,所述充气机构通过所述内部空腔与所述充气口连通,所述气囊缠绕于所述卷帘轴外,所述气囊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卷帘轴上,且与所述充气口连通,所述气囊的另一端与所述传动件连接,所述传动件绕设于所述定滑轮外,所述传动件远离所述气囊的一端与所述卷帘轴连接,所述定滑轮安装于所述框架的顶部,所述卷帘轴设置于所述框架的底部,所述传动件能够在所述卷帘轴转动时缠绕于所述卷帘轴外,以带动所述气囊在所述框架内升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卷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机构包括充气泵、旋转接头和连接管,所述充气泵通过所述连接管与所述旋转接头连接,所述旋转接头固定安装于所述卷帘轴的一端,且与所述内部空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卷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带轮、第二带轮和传动带,所述第一带轮套设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外,所述第二带轮套设于所述卷帘轴外,所述第一带轮通过所述传动带与所述第二带轮连接,所述第一带轮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带轮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卷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卷帘装置还包括滑块和固定环,所述传动件远离所述卷帘轴的一端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滑块通过所述固定环与所述气囊的顶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温卷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内设置有导轨,所述滑块的形状与所述导轨的形状相匹配,所述滑块与所述导轨滑动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卷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的底部设置有进气口,所述气囊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充气口连通,所述出气口内设置有排气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卷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卷帘装置还包括防风组件,所述防风组件包括第一限位条和第二限位条,所述第一限位条和所述第二限位条相对设置于所述框架的两侧,且均与所述框架固定连接,所述气囊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条和所述第二限位条之间,所述第一限位条和所述第二限位条均用于对所述气囊进行限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卷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卷帘装置还包括外壳、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所述充气机构和所述驱动机构均安装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一安装座和所述第二安装座间隔设置,且均安装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卷帘轴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座和所述第二安装座之间,且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安装座和所述第二安装座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保温卷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卷帘装置还包括挤压组件,所述挤压组件包括第一挤压轴和第二挤压轴,所述第一挤压轴和所述第二挤压轴均安装于所述外壳内,且能够相对于所述外壳转动,所述气囊设置于所述第一挤压轴和所述第二挤压轴之间,所述第一挤压轴和所述第二挤压轴用于挤压排出所述气囊内的气体。
10.一种保温型大棚,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保温卷帘装置。
CN201920890380.9U 2019-06-13 2019-06-13 一种保温卷帘装置以及保温型大棚 Active CN2100428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90380.9U CN210042870U (zh) 2019-06-13 2019-06-13 一种保温卷帘装置以及保温型大棚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90380.9U CN210042870U (zh) 2019-06-13 2019-06-13 一种保温卷帘装置以及保温型大棚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42870U true CN210042870U (zh) 2020-02-11

Family

ID=69397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90380.9U Active CN210042870U (zh) 2019-06-13 2019-06-13 一种保温卷帘装置以及保温型大棚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4287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40562A (zh) * 2019-06-13 2019-08-20 河南赛诺优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保温卷帘装置以及保温型大棚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40562A (zh) * 2019-06-13 2019-08-20 河南赛诺优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保温卷帘装置以及保温型大棚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40562A (zh) 一种保温卷帘装置以及保温型大棚
US4187896A (en) Self-inflating solar curtain
US4344473A (en) Means for separating light reflective fabrics
CN210042870U (zh) 一种保温卷帘装置以及保温型大棚
CN206899927U (zh) 一种编织包装制品上光覆膜装置
CN106472166A (zh) 一种连栋大棚
CN210445050U (zh) 一种用于智能棚架的收卷机构
CN106386278A (zh) 一种温室智能无级通风控温系统
CN213427320U (zh) 一种蔬菜大棚用调节装置
CN206442810U (zh) 充气式大棚保温被、充气式大棚保温系统
CN108207421B (zh) 一种具有温度控制卷帘机的大棚
CN106212075A (zh) 一种新型楼体绿化外墙
CN206380399U (zh) 一种大棚的开窗系统
CN115362855A (zh) 一种双面日光温室环境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4275638A (zh) 一种智慧物流仓储实时监测显示设备
CN206442796U (zh) 一种大棚保温装置、保温大棚及大棚保温系统
CN209099831U (zh) 一种无刚性承重支撑结构
CN103081757A (zh) 蔬菜大棚自动通风装置
CN209686736U (zh) 可卷空气间层帘及可卷多空气间层热工围护幕帘结构
CN209473166U (zh) 一种农业大棚高效保温装置
CN113491221A (zh) 一种食用菌栽培温控辅助装置
CN112753437A (zh) 一种智能大棚温室种植装置
CN106212076A (zh) 一种升降隔离墙
CN106149916A (zh) 一种楼体附加环保墙
CN2457853Y (zh) 卷膜启闭式温室侧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