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42299U - 一种后沿相位控制灯具调光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后沿相位控制灯具调光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42299U
CN210042299U CN201920237132.4U CN201920237132U CN210042299U CN 210042299 U CN210042299 U CN 210042299U CN 201920237132 U CN201920237132 U CN 201920237132U CN 210042299 U CN210042299 U CN 2100422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or
triode
grounded
voltage
capaci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3713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九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ight Ke Electric (jiaxing) Co Ltd
Luceco Electric Jiax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ight Ke Electric (jiax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ight Ke Electric (jiax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right Ke Electric (jiax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23713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422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422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422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30Semiconductor lamps, e.g. solid state lamps [SSL] 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 or organic LED [OLED]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调光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后沿相位控制灯具调光器。包括电源模块和控制模块,电源模块接入电源,电源模块向控制模块输出工作电压,还包括与待调光灯具连接的整流桥BD1,控制模块包括取样电路和调光电路,取样电路包括电阻R3和R4;调光电路包括单片机U2、电位器RW1和MOS管T1;单片机U2接入电阻R4上取得的电压信号和电位器RW1上的取得的中心抽头电压信号,向MOS管T1栅极输出PWM控制信号;MOS管T1漏极与控制模块输入端连接,源极接地。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无频闪、无噪音,无干扰的LED调光控制,控制过程简单、使用元件少,结构面积小,节省空间,符合能源标准要求。适用于对市场上几乎所有交流、直流负载灯具,调节过程稳定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后沿相位控制灯具调光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调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后沿相位控制灯具调光器的设计。
背景技术
后沿切相控制调光器,采用场效应晶体管(FET)或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设备制成。后沿切相调光器一般使用MOSFET做为开关器件,所以也称为MOSFET调光器,俗称“MOS管”。MOSFET是全控开关,既可以控制开,也可以控制关,故不存在可控硅调光器不能完全关断的现象。另MOSFET调光电路比可控硅更适合容性负载调光,后沿切相调光器应用在LED照明设备上,由于没有最低负荷要求,从而可以在单个照明设备或非常小的负荷上实现更好的性能。但是工程中经常出现用可控硅调光系统调制后切相调光驱动的情况。这种调光方式的不匹配导致调光闪烁,严重的会迅速损坏电源或调光器。
为了解决调光闪烁的问题,公开号为207251956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调光LED电子变压器,对应电路不断的在待机和工作状态之间切换的情况,待机时通过一个与电源串联接地的电容向控制芯片U1提供电压,所以控制芯片U1一直在正常电压范围内工作,不会进入欠压状态,故负载LED灯不会闪烁。这样就可以使得调光LED电子变压器在进行后沿切相调光时,避免负载LED灯闪烁。但是该方案是的电路复杂化,增大了调光器的体积,带来了散热问题,还提高了制造成本。市面上还存在采用555时基电路做单稳态触发电路去驱动MOS开关管,但是这种方案不能调节诸多交流负载灯具,再考虑到元件离散性及精度,调光范围受到一定局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调光闪烁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后沿相位控制灯具调光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取样电路把交流电的过零点瞬间信号送入单片机,同时把电位器取得的电压信号送入单片机,单片机软件进行PWM信号处理,输出后沿控制驱动信号驱动MOS开关管工作,达到后沿相位控制的原理。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后沿相位控制灯具调光器,包括电源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入端接入电源,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控制模块,向控制模块输出工作电压,还包括与待调光灯具连接的整流桥BD1,控制模块包括取样电路和调光电路,取样电路一端与整流桥BD1输出端连接,另一端接地;取样电路包括用于对整流桥BD1输出电压进行分压的电阻R3和R4;调光电路包括单片机U2、电位器RW1和MOS管T1;单片机U2接入电阻R4上取得的电压信号和电位器RW1上的取得的中心抽头电压信号,向MOS管T1栅极输出PWM控制信号;MOS管T1漏极与控制模块输入端连接,源极接地。整流桥BD1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电压过零点信号从电阻R3、R4电路的分压电阻R4上取得,并送到单片机U2的2脚AN7端口,同时把电位器RW1中心抽头的电压送入单片机U2的3脚AN6端口。两路信号经单片机U2内部软件处理,单片机U2通过5脚AN2端口输出脉宽可调PWM控制信号,驱动MOS开关管T1,这样就可以通过电位器RW1旋转准确稳定的进行后沿相位控制调节,达到负载灯具无频闪、无噪音控制调节。
作为优选,电源模块包括直流降压电路、过流保护电路和滤波稳压电路,直流降压电路接入整流桥BD1输出电压,直流降压电路与过流保护电路连接,过流保护电路与滤波稳压电路连接,滤波稳压电路向外输出工作电压。工作电压用于为单片机U2提供工作电源。
作为优选,直流降压电路包括电阻R1和R5,三极管Q1和稳压二极管ZD1,电阻R1和R5分别与二极管D1负极连接,电阻R1另一端与三极管Q1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1基极分别与电阻R5和稳压二极管ZD1的负极连接,稳压二极管ZD1正极接地。
作为优选,过流保护电路包括三极管Q2和电阻R2,三极管Q2集电极与三极管Q1基极连接,三极管Q2基极与三极管Q1发射极连接,电阻R2连接在三极管Q2基极和发射极之间。电阻R2和三极管Q2对输出的直流5V工作电压起到过流保护作用。
作为优选,滤波稳压电路包括电容C2和C3、稳压芯片U1,电容C2一端三极管Q2发射极连接,另一端接地,稳压芯片U1输入端与三极管Q2发射极连接,输出端向外输出工作电压,电容C3一端与稳压芯片U1输出端连接,另一端接地。
作为优选,取样电路包括依次串联的二极管D1、电阻R3和R4,电阻R4接地,二极管D1正极与整流桥BD1输出端连接,电阻R3和R4之间引出接线与单片机U2连接。通过二极管D1、电阻R3和R4取得交流电经过整流后的过零点信号。
作为优选,调光电路包括电位器RW1、单片机U2、电阻R7和MOS管T1,电位器RW1一端接入工作电压,另一端接地,中间抽头与单片机U2连接,MOS管T1栅极与单片机U2连接,MOS管T1源极串联电阻R7后接地,漏极与整流桥BD1输出端连接。
作为优选,调光电路还包括三极管Q3、电阻R8、R9、R10和R11,电阻R8与MOS管T1源极连接,电阻R8另一端与三极管Q3基极连接,三极管Q3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串联电阻R11后接入工作电压,电阻R8和三极管Q3基极之间引出接线连接电阻R8和R9后与单片机U2连接,电阻R9和R10之间引出接线与三极管Q3集电极连接。电阻R7是过载采样电阻。过载时,晶体管Q3导通,R10通过R11、R9、R8、R7组成的分压电路,得到低电平送入单片机U2的4脚AN5端口,单片机软件处理后,5脚AN2端口输出低电平,MOS开关管T1停止工作。电阻R10是限流电阻。
作为优选,调光电路还包括电阻R6、二极管D2、电容C4、C5、C6和C7,电阻R6串联在单片机U2和MOS管T1栅极之间,二极管D2正极与MOS管T1栅极连接,负极接入工作电压,电容C6一端与MOS管T1栅极连接,另一端接地;电容C4一端与电位器RW1中间抽头连接,另一端接地,电容C5一端与单片机U2上接入工作电压的引脚连接,另一端接地,电容C7一端与三极管Q3基极连接,另一端接地;采样电路还包括电容C1,电阻R3和R4之间引出接线与电容C1连接,电容C1另一端接地。电阻R6、电容C6、二极管D2分别对MOS开关管T1起到限流、抗干扰、保护作用,提高MOS开关管T1的工作可靠性。电容C1、C4、C5、C7分别是抗干扰电容,保证该电路的控制过程稳定可靠,正常工作。
作为优选,整流桥BD1并联有压敏电阻MOV1。设置MOV1压敏电阻是为了防止雷电、浪涌对控制电路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能够实现无频闪、无噪音,无干扰的LED调光控制,控制过程简单、使用元件少,结构面积小,节省空间,符合能源标准要求。适用于对市场上几乎所有交流、直流负载灯具,调节过程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后沿相位控制灯具调光器,包括电源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入端接入电源,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控制模块,向控制模块输出工作电压,还包括与待调光灯具连接的整流桥BD1,控制模块包括取样电路和调光电路,取样电路一端与整流桥BD1输出端连接,另一端接地;取样电路包括用于对整流桥BD1输出电压进行分压的电阻R3和R4;调光电路包括单片机U2、电位器RW1和MOS管T1;单片机U2接入电阻R4上取得的电压信号和电位器RW1上的取得的中心抽头电压信号,向MOS管T1栅极输出PWM控制信号;MOS管T1漏极与控制模块输入端连接,源极接地。
整流桥BD1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电压过零点信号从电阻R3、R4电路的分压电阻R4上取得,并送到单片机U2的2脚AN7端口,同时把电位器RW1中心抽头的电压送入单片机U2的3脚AN6端口。两路信号经单片机U2内部软件处理,单片机U2通过5脚AN2端口输出脉宽可调PWM控制信号,驱动MOS开关管T1。
取样电路包括依次串联的二极管D1、电阻R3和R4,电阻R4接地,二极管D1正极与整流桥BD1输出端连接,电阻R3和R4之间引出接线与单片机U2连接。通过二极管D1、电阻R3和R4取得交流电经过整流后的过零点信号。
调光电路包括电位器RW1、单片机U2、电阻R7和MOS管T1,电位器RW1一端接入工作电压,另一端接地,中间抽头与单片机U2连接,MOS管T1栅极与单片机U2连接,MOS管T1源极串联电阻R7后接地,漏极与整流桥BD1输出端连接。
调光电路还包括三极管Q3、电阻R8、R9、R10和R11,电阻R8与MOS管T1源极连接,电阻R8另一端与三极管Q3基极连接,三极管Q3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串联电阻R11后接入工作电压,电阻R8和三极管Q3基极之间引出接线连接电阻R8和R9后与单片机U2连接,电阻R9和R10之间引出接线与三极管Q3集电极连接。电阻R7是过载采样电阻。过载时,晶体管Q3导通,R10通过R11、R9、R8、R7组成的分压电路,得到低电平送入单片机U2的4脚AN5端口,单片机软件处理后,5脚AN2端口输出低电平,MOS开关管T1停止工作。电阻R10是限流电阻。
调光电路还包括电阻R6、二极管D2、电容C6,电阻R6串联在单片机U2和MOS管T1栅极之间,二极管D2正极与MOS管T1栅极连接,负极接入工作电压,电容C6一端与MOS管T1栅极连接,另一端接地;电容C4一端与电位器RW1中间抽头连接,另一端接地,电容C5一端与单片机U2上接入工作电压的引脚连接,另一端接地,电容C7一端与三极管Q3基极连接,另一端接地;采样电路还包括电容C1,电阻R3和R4之间引出接线与电容C1连接,电容C1另一端接地。电阻R6、电容C6、二极管D2分别对MOS开关管T1起到限流、抗干扰、保护作用,提高MOS开关管T1的工作可靠性。电容C1、C4、C5、C7分别是抗干扰电容,保证该电路的控制过程稳定可靠,正常工作。
整流桥BD1并联有压敏电阻MOV1。设置MOV1压敏电阻是为了防止雷电、浪涌对控制电路的影响。
实施例2
一种后沿相位控制灯具调光器,包括电源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入端接入电源,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控制模块,向控制模块输出工作电压,还包括与待调光灯具连接的整流桥BD1,控制模块包括取样电路和调光电路,取样电路一端与整流桥BD1输出端连接,另一端接地;取样电路包括用于对整流桥BD1输出电压进行分压的电阻R3和R4;调光电路包括单片机U2、电位器RW1和MOS管T1;单片机U2接入电阻R4上取得的电压信号和电位器RW1上的取得的中心抽头电压信号,向MOS管T1栅极输出PWM控制信号;MOS管T1漏极与控制模块输入端连接,源极接地。
电源模块包括直流降压电路、过流保护电路和滤波稳压电路。直流降压电路包括电阻R1和R5,三极管Q1和稳压二极管ZD1,电阻R1和R5分别与二极管D1负极连接,电阻R1另一端与三极管Q1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1基极分别与电阻R5和稳压二极管ZD1的负极连接,稳压二极管ZD1正极接地。
过流保护电路包括三极管Q2和电阻R2,三极管Q2集电极与三极管Q1基极连接,三极管Q2基极与三极管Q1发射极连接,电阻R2连接在三极管Q2基极和发射极之间。电阻R2和三极管Q2对输出的直流5V工作电压起到过流保护作用。
滤波稳压电路包括电容C2和C3、稳压芯片U1,电容C2一端三极管Q2发射极连接,另一端接地,稳压芯片U1输入端与三极管Q2发射极连接,输出端向外输出工作电压,电容C3一端与稳压芯片U1输出端连接,另一端接地。
取样电路包括依次串联的二极管D1、电阻R3和R4,电阻R4接地,二极管D1正极与整流桥BD1输出端连接,电阻R3和R4之间引出接线与单片机U2连接。
调光电路包括电位器RW1、单片机U2、电阻R7和MOS管T1,电位器RW1一端接入工作电压,另一端接地,中间抽头与单片机U2连接,MOS管T1栅极与单片机U2连接,MOS管T1源极串联电阻R7后接地,漏极与整流桥BD1输出端连接。
调光电路还包括三极管Q3、电阻R8、R9、R10和R11,电阻R8与MOS管T1源极连接,电阻R8另一端与三极管Q3基极连接,三极管Q3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串联电阻R11后接入工作电压,电阻R8和三极管Q3基极之间引出接线连接电阻R8和R9后与单片机U2连接,电阻R9和R10之间引出接线与三极管Q3集电极连接。电阻R7是过载采样电阻。过载时,晶体管Q3导通,R10通过R11、R9、R8、R7组成的分压电路,得到低电平送入单片机U2的4脚AN5端口,单片机软件处理后,5脚AN2端口输出低电平,MOS开关管T1停止工作。电阻R10是限流电阻。
调光电路还包括电阻R6、二极管D2、电容C6,电阻R6串联在单片机U2和MOS管T1栅极之间,二极管D2正极与MOS管T1栅极连接,负极接入工作电压,电容C6一端与MOS管T1栅极连接,另一端接地;整流桥BD1并联有压敏电阻MOV1。
实施例3
一种后沿相位控制灯具调光器,包括电源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入端接入电源,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控制模块,向控制模块输出工作电压,还包括与待调光灯具连接的整流桥BD1,控制模块包括取样电路和调光电路,取样电路一端与整流桥BD1输出端连接,另一端接地;取样电路包括用于对整流桥BD1输出电压进行分压的电阻R3和R4;调光电路包括单片机U2、电位器RW1和MOS管T1;单片机U2接入电阻R4上取得的电压信号和电位器RW1上的取得的中心抽头电压信号,向MOS管T1栅极输出PWM控制信号;MOS管T1漏极与控制模块输入端连接,源极接地。整流桥BD1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电压过零点信号从电阻R3、R4电路的分压电阻R4上取得,并送到单片机U2的2脚AN7端口,同时把电位器RW1中心抽头的电压送入单片机U2的3脚AN6端口。两路信号经单片机U2内部软件处理,单片机U2通过5脚AN2端口输出脉宽可调PWM控制信号,驱动MOS开关管T1,这样就可以通过电位器RW1旋转准确稳定的进行后沿相位控制调节,达到负载灯具无频闪、无噪音控制调节。
电源模块包括直流降压电路、过流保护电路和滤波稳压电路。直流降压电路包括电阻R1和R5,三极管Q1和稳压二极管ZD1,电阻R1和R5分别与二极管D1负极连接,电阻R1另一端与三极管Q1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1基极分别与电阻R5和稳压二极管ZD1的负极连接,稳压二极管ZD1正极接地。
过流保护电路包括三极管Q2和电阻R2,三极管Q2集电极与三极管Q1基极连接,三极管Q2基极与三极管Q1发射极连接,电阻R2连接在三极管Q2基极和发射极之间。电阻R2和三极管Q2对输出的直流5V工作电压起到过流保护作用。
滤波稳压电路包括电容C2和C3、稳压芯片U1,电容C2一端三极管Q2发射极连接,另一端接地,稳压芯片U1输入端与三极管Q2发射极连接,输出端向外输出工作电压,电容C3一端与稳压芯片U1输出端连接,另一端接地。
取样电路包括依次串联的二极管D1、电阻R3和R4,电阻R4接地,二极管D1正极与整流桥BD1输出端连接,电阻R3和R4之间引出接线与单片机U2连接。
调光电路包括电位器RW1、单片机U2、电阻R7和MOS管T1,电位器RW1一端接入工作电压,另一端接地,中间抽头与单片机U2连接,MOS管T1栅极与单片机U2连接,MOS管T1源极串联电阻R7后接地,漏极与整流桥BD1输出端连接。
调光电路还包括三极管Q3、电阻R8、R9、R10和R11,电阻R8与MOS管T1源极连接,电阻R8另一端与三极管Q3基极连接,三极管Q3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串联电阻R11后接入工作电压,电阻R8和三极管Q3基极之间引出接线连接电阻R8和R9后与单片机U2连接,电阻R9和R10之间引出接线与三极管Q3集电极连接。电阻R7是过载采样电阻。过载时,晶体管Q3导通,R10通过R11、R9、R8、R7组成的分压电路,得到低电平送入单片机U2的4脚AN5端口,单片机软件处理后,5脚AN2端口输出低电平,MOS开关管T1停止工作。电阻R10是限流电阻。
调光电路还包括电阻R6、二极管D2、电容C4、C5、C6和C7,电阻R6串联在单片机U2和MOS管T1栅极之间,二极管D2正极与MOS管T1栅极连接,负极接入工作电压,电容C6一端与MOS管T1栅极连接,另一端接地;电容C4一端与电位器RW1中间抽头连接,另一端接地,电容C5一端与单片机U2上接入工作电压的引脚连接,另一端接地,电容C7一端与三极管Q3基极连接,另一端接地;采样电路还包括电容C1,电阻R3和R4之间引出接线与电容C1连接,电容C1另一端接地。电阻R6、电容C6、二极管D2分别对MOS开关管T1起到限流、抗干扰、保护作用,提高MOS开关管T1的工作可靠性。电容C1、C4、C5、C7分别是抗干扰电容,保证该电路的控制过程稳定可靠,正常工作。
整流桥BD1并联有压敏电阻MOV1。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后沿相位控制灯具调光器,包括电源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入端接入电源,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控制模块,向控制模块输出工作电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待调光灯具连接的整流桥BD1,控制模块包括取样电路和调光电路,取样电路一端与整流桥BD1输出端连接,另一端接地;取样电路包括用于对整流桥BD1输出电压进行分压的电阻R3和R4;调光电路包括单片机U2、电位器RW1和MOS管T1;单片机U2接入电阻R4上取得的电压信号和电位器RW1上的取得的中心抽头电压信号,向MOS管T1栅极输出PWM控制信号;MOS管T1漏极与控制模块输入端连接,源极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沿相位控制灯具调光器,其特征在于:电源模块包括直流降压电路、过流保护电路和滤波稳压电路,直流降压电路接入整流桥BD1输出电压,直流降压电路与过流保护电路连接,过流保护电路与滤波稳压电路连接,滤波稳压电路向外输出工作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后沿相位控制灯具调光器,其特征在于:直流降压电路包括电阻R1和R5,三极管Q1和稳压二极管ZD1,电阻R1和R5分别与二极管D1负极连接,电阻R1另一端与三极管Q1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1基极分别与电阻R5和稳压二极管ZD1的负极连接,稳压二极管ZD1正极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后沿相位控制灯具调光器,其特征在于:过流保护电路包括三极管Q2和电阻R2,三极管Q2集电极与三极管Q1基极连接,三极管Q2基极与三极管Q1发射极连接,电阻R2连接在三极管Q2基极和发射极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后沿相位控制灯具调光器,其特征在于:滤波稳压电路包括电容C2和C3、稳压芯片U1,电容C2一端三极管Q2发射极连接,另一端接地,稳压芯片U1输入端与三极管Q2发射极连接,输出端向外输出工作电压,电容C3一端与稳压芯片U1输出端连接,另一端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沿相位控制灯具调光器,其特征在于:取样电路包括依次串联的二极管D1、电阻R3和R4,电阻R4接地,二极管D1正极与整流桥BD1输出端连接,电阻R3和R4之间引出接线与单片机U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沿相位控制灯具调光器,其特征在于:调光电路包括电位器RW1、单片机U2、电阻R7和MOS管T1,电位器RW1一端接入工作电压,另一端接地,中间抽头与单片机U2连接,MOS管T1栅极与单片机U2连接,MOS管T1源极串联电阻R7后接地,漏极与整流桥BD1输出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后沿相位控制灯具调光器,其特征在于:调光电路还包括三极管Q3、电阻R8、R9、R10和R11,电阻R8与MOS管T1源极连接,电阻R8另一端与三极管Q3基极连接,三极管Q3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串联电阻R11后接入工作电压,电阻R8和三极管Q3基极之间引出接线连接电阻R8和R9后与单片机U2连接,电阻R9和R10之间引出接线与三极管Q3集电极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后沿相位控制灯具调光器,其特征在于:调光电路还包括电阻R6、二极管D2、电容C4、C5、C6和C7,电阻R6串联在单片机U2和MOS管T1栅极之间,二极管D2正极与MOS管T1栅极连接,负极接入工作电压,电容C6一端与MOS管T1栅极连接,另一端接地;电容C4一端与电位器RW1中间抽头连接,另一端接地,电容C5一端与单片机U2上接入工作电压的引脚连接,另一端接地,电容C7一端与三极管Q3基极连接,另一端接地;采样电路还包括电容C1,电阻R3和R4之间引出接线与电容C1连接,电容C1另一端接地。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沿相位控制灯具调光器,其特征在于:整流桥BD1并联有压敏电阻MOV1。
CN201920237132.4U 2019-02-25 2019-02-25 一种后沿相位控制灯具调光器 Active CN2100422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37132.4U CN210042299U (zh) 2019-02-25 2019-02-25 一种后沿相位控制灯具调光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37132.4U CN210042299U (zh) 2019-02-25 2019-02-25 一种后沿相位控制灯具调光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42299U true CN210042299U (zh) 2020-02-07

Family

ID=693534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37132.4U Active CN210042299U (zh) 2019-02-25 2019-02-25 一种后沿相位控制灯具调光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422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9637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 target light intensity from a phase-control signal
US10433384B2 (en) LED driver with silicon controlled dimmer,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10285229B2 (en) LED driving circuit having SCR dimmer, circuit modul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9226377B2 (en) Circuit for reducing flicker in a lighting load
JP2014216310A (ja) 変動電源による調光制御回路
US11239742B2 (en) Load control device having an overcurrent protection circuit
US20100295478A1 (en) Led driving circuit
RU2692700C2 (ru) Линейный пострегулятор
CN108430139B (zh) 具有可控硅调光器的led驱动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US9814107B2 (en) Drive circuit and illumination device comprising the drive circuit
CN210042299U (zh) 一种后沿相位控制灯具调光器
CN112437521B (zh) 一种基于mosfet的智能后沿调光装置
TW201406204A (zh) Led驅動器之泛用型調光控制裝置
CN209787527U (zh) 解决led调光灯闪烁的装置
CN112672461A (zh) 调光电路、具有此调光电路的调光器及其控制器
CN217445550U (zh) 可控硅调光控制电路及照明电路
CN215647509U (zh) 一种调光器驱动电路
CN214256681U (zh) 用于可调光led灯具的干扰消除器
CN218041854U (zh) 一种用于可控硅调光电源的维持电路
CN117729670A (zh) 交流切相调光电路及灯具亮度控制方法
TW201521513A (zh) Triac調光控制器
CN111083828A (zh) 一种可控硅调光电路、调光方法以及应用其的led驱动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