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37386U - 标本过滤采集装置 - Google Patents

标本过滤采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37386U
CN210037386U CN201920766976.8U CN201920766976U CN210037386U CN 210037386 U CN210037386 U CN 210037386U CN 201920766976 U CN201920766976 U CN 201920766976U CN 210037386 U CN210037386 U CN 2100373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lection container
container
collection
collecting
inlet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6697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iantan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iantan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iantan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iantan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92076697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373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373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3738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标本过滤采集装置,涉及医疗用具的技术领域,包括配合连接的顶盖和收集容器,用于过滤液体,收集病理组织;在收集容器内的底部设置有过滤组件,过滤组件将病理组织与液体分离,进而,液体滤出,病理组织等成分被置于收集容器内;在收集容器的侧壁上靠近顶盖的位置设置入口端,用于与无菌吸引管的末端连接;在收集容器的外底部上设置出口端,用于与负压吸引袋的入口端连接。本申请提供的标本过滤采集装置为一次性、封闭式、外置,且与负压吸引袋配套的装置,可将术中的液体与病理组织隔离,过滤液体,收集病理组织等成分,不仅简单方便,还减少了污染。

Description

标本过滤采集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用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标本过滤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常采用一次性负压吸引袋,一次性密闭式的收集术中液体和血液等。但这种方式存在一些缺点,比如将术中液体和组织等混合物收集于吸引袋内,无法将病理组织与液体分离;如果不慎将手术所需清点物品,如棉片、钛钉等细小物品吸入,需要倒掉吸引袋中的全部液体并过滤才能查找,过程麻烦且增加了污染机会。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标本过滤采集装置,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病理组织与液体能够隔离,液体滤出,病理组织被收集,减少污染的效果。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标本过滤采集装置,包括配合连接的顶盖和收集容器,在所述收集容器内的底部设置有过滤组件;
在所述收集容器的侧壁上靠近所述顶盖的位置设置入口端,用于与无菌吸引管的末端连接;在所述收集容器的外底部上设置出口端,用于与负压吸引袋的入口端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第一密封帽和第二密封帽,所述第一密封帽和所述第二密封帽分别用于封闭所述入口端和所述出口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密封帽通过一个柔性连接件与所述入口端附近的所述收集容器的外壁连接;
所述第二密封帽通过另一个柔性连接件与所述出口端附近的所述收集容器的外壁连接。
优选地,自所述收集容器中心至远离所述收集容器的方向,所述入口端和/或所述出口端的外径逐渐变小。
优选地,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网、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所述过滤网夹设在所述第一固定环和所述第二固定环之间。
优选地,所述收集容器的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挡块,所述过滤组件能够搭设在所述挡块上。
优选地,所述挡块上设有凸起,所述第一固定环上设有与所述凸起配合连接的凹槽,所述凸起用于限制所述第一固定环沿周向的运动。
优选地,所述顶盖的内部设置内螺纹,所述收集容器的开口处设置外螺纹,所述顶盖与所述收集容器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或,所述顶盖与所述收集容器之间采用卡口设计。
优选地,在所述收集容器的底部设置至少两个支脚,所述支脚用于支撑所述收集容器。
优选地,所述过滤网采用纺织纤维。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标本过滤采集装置,包括配合连接的顶盖和收集容器,用于过滤液体,收集病理组织;在收集容器内的底部设置有过滤组件,过滤组件将病理组织与液体分离,进而,液体滤出,病理组织等成分被置于收集容器内;在收集容器的侧壁上靠近顶盖的位置设置入口端,用于与无菌吸引管的末端连接;在收集容器的外底部上设置出口端,用于与负压吸引袋的入口端连接。本申请提供的标本过滤采集装置为一次性、封闭式、外置,且与负压吸引袋配套的装置,可将术中的液体与病理组织隔离,液体滤出,病理组织等成分被收集,不仅简单方便,还减少了污染。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种标本过滤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种标本过滤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三种标本过滤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第四种标本过滤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过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顶盖;2-收集容器;21-入口端;22-出口端;3-过滤组件;31-过滤网;32-第一固定环;33-第二固定环;4-第一密封帽;5-第二密封帽;6-柔性连接件;7-挡块;8-支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通”、“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照图1~图4,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标本过滤采集装置进行介绍。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标本过滤采集装置,包括配合连接的顶盖1和收集容器2,先将术中的液体和病理组织收集在收集容器2内,在收集容器2内的底部设置有过滤组件3,液体和病理组织通过过滤组件3分离,液体滤出,病理组织置于收集容器2内。
需要说明的是,过滤组件3设置在收集容器2的底部,这样可以保证收集容器2能够收集到较多的病理组织。
由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标本过滤采集装置是一次性的,在整个过程中,顶盖1和收集容器2始终是封闭的,当收集容器2内的病理组织达到一定量时,标本过滤采集装置便完成工作,将病理组织收集到收集容器2内。由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标本过滤采集装置为一次性、封闭式和外置的装置,可将术中的液体与病理组织隔离,液体滤出,病理组织等成分被收集,不仅简单方便,还减少了污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术中液体和组织等混合物无法分离的技术问题;除此之外,病理组织始终密封保存在收集容器2内,降低了污染机会。
如图5所示,过滤组件3包括过滤网31、第一固定环32和第二固定环33,过滤网31夹设在第一固定环32和第二固定环33之间;其中,过滤网31夹设在第一固定环32和第二固定环33之间的动作可以在收集容器2的外部或内部进行。
将过滤组件3安装在收集容器2内,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将过滤组件3整体安装在收集容器2内,事先将过滤网31夹设在第一固定环32和第二固定环33之间,并固定好,然后将过滤组件3安装在收集容器2内的底部的适当位置。第二种是将过滤组件3分步安装在收集容器2内,先将第一固定环32安装在收集容器2内的底部的适当位置,再将过滤网31放进去,最后将第二固定环33放入其中,且将过滤网31夹设在第一固定环32和第二固定环33之间,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安装,都要保证过滤组件3与收集容器2的内边缘要紧密。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固定环32和第二固定环33的材料为硬塑料或是橡胶,过滤网31采用纺织纤维;如图2和图4所示,收集容器2的开口直径小于顶盖1的开口直径,当将第一固定环32和第二固定环33放置到收集容器2内时,第一固定环32和第二固定环33能够变形伸缩,这样才能从收集容器2的开口处进入;当第一固定环32和第二固定环33进入到收集容器2内后,第一固定环32和第二固定环33由于自身的弹性可以恢复到原始状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固定环32和第二固定环33的外径与收集容器2的内径相同或是大致相同,第一固定环32和第二固定环33与收集容器2紧密贴合,没有缝隙,从而保证了病理组织不会从边缘缝隙掉出去,进而提高了过滤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收集容器2的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挡块7,过滤组件3能够搭设在挡块7上。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收集容器2的内壁上设置有2个挡块7,2个挡块7均匀分布在收集容器2的内壁,这样能够阻挡过滤组件3向容器底部移动。挡块7上设有凸起(图中未示出),第一固定环32上设有与凸起配合连接的凹槽(图中未示出),凸起用于限制第一固定环32沿周向的运动。这样挡块7上的凸起与第一固定环32上的凹槽相互配合,限制了第一固定环32沿周向的运动,进而限制了过滤组件3沿周向的运动。挡块7的数量是不做限定的,但若是病理组织的重量较大时,就需要多一些数量的挡块7才能支撑住过滤组件3。
在收集容器2的侧壁上靠近顶盖1的位置设置入口端21,用于与无菌吸引管的末端连接;在收集容器2的外底部上设置出口端22,用于与负压吸引袋的入口端连接。
优选地,自收集容器2中心至远离收集容器2的方向,入口端21和/或出口端22的外径逐渐变小。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包含三种情况:自收集容器2中心至远离收集容器2的方向,入口端21外径逐渐变小;自收集容器2中心至远离收集容器2的方向,出口端22外径逐渐变小;自收集容器2中心至远离收集容器2的方向,入口端21和出口端22的外径逐渐变小;具体情况如图1~图4所示。
还包括第一密封帽4和第二密封帽5,第一密封帽4和第二密封帽5分别用于封闭入口端21和出口端22。
优选地,第一密封帽4通过一个柔性连接件6与入口端21附近的收集容器2的外壁连接;第二密封帽5通过另一个柔性连接件6与出口端22附近的收集容器2的外壁连接。需要说明的是,连接第一密封帽4和第二密封帽5的柔性连接件6是相同的,因此采用相同标号。
如图1~图4所示,在收集容器2的侧壁上靠近顶盖1的位置设置入口端21,自收集容器2中心至远离收集容器2的方向,入口端21的外径逐渐变小;入口端21与无菌吸引管的末端连接,其中,无菌吸引管的末端可以套设在入口端21上,这样入口端21的外径在开口处较小,就便于无菌吸引管套设在入口端21上。在入口端21附近的收集容器2的外壁上通过柔性连接件6连接第一密封帽4,第一密封帽4用于封闭入口端21;其中,第一密封帽4封闭入口端21的方式可以为插接或螺接,本申请实施例采用插接的方式,安装和拆卸都比较容易,至于螺接的方式,在此不再详细赘述;当无菌吸引管与入口端21连接时,第一密封帽4被拔下来,通过柔性连接件6悬挂在收集容器2的外壁上,避免了第一密封帽4在没有使用时丢失;当无菌吸引管未与入口端21连接时,将第一密封帽4插接在入口端21上,防止收集容器2的内部环境被污染。
需要说明的是,图1~图4中的距离标记d1~d5分别定义如下:d1表示收集容器2的高度;d2表示顶盖1的直径;d3表示支脚8的高度;d4表示入口端21的长度;d5表示出口端22的长度;其中,如下所示的距离标记d1~d5为本申请实施例实际应用时的具体数据,当距离d1~d5满足d1=100mm,d2=100mm,d3=20mm,d4=20mm,d5=20mm时,标本过滤采集装置为手术中常用的装置。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收集容器2的外底部上设置出口端22,用于与负压吸引袋的入口端连接,出口端22具有一定的弯折角,向外支出,通过专门的连接管与负压吸引袋的入口端连接;连接管的一端套设在出口端22上,另一端插入负压吸引袋的入口端内;需要说明的是,连接管的形状和材料以保证出口端22和负压吸引袋的入口端顺利连通为主,在此不再详细赘述。在出口端22附近的收集容器2的外壁上通过柔性连接件6连接第二密封帽5,第二密封帽5用于封闭出口端22;其中,第二密封帽5封闭出口端22的方式可以为插接或螺接,本申请实施例采用插接的方式,安装和拆卸都比较容易,至于螺接的方式,在此不再详细赘述;当负压吸引袋与出口端22连接时,第二密封帽5被拔下来,通过柔性连接件6悬挂在收集容器2的外壁上,避免了第二密封帽5在没有使用时丢失;当无菌吸引管未与出口端22连接时,将第二密封帽5插接在出口端22上,防止收集容器2的内部环境被污染。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收集容器2的外底部上设置出口端22,用于与负压吸引袋的入口端连接,自收集容器2中心至远离收集容器2的方向,出口端22的外径也逐渐变小,此时,只需要将收集容器2的出口端22插入负压吸引袋的入口端即可;需要说明的是,收集容器2的底部的支脚8的高度应该大于或等于负压吸引袋的入口端的高度,但过度大于容易导致出口端22和负压吸引袋的入口端的连接紧密性不好,根据实际情况,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支脚8的高度等于负压吸引袋的入口端的高度,这样既不会影响支脚8支撑收集容器2,又能保证出口端22和负压吸引袋的入口端的连接紧密性较好。同理,第二密封帽5的原理与图3、图4中的第二密封帽5的原理相同。
综上可知,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为本申请的最佳实施例,所能实现的技术效果是最好的,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病理组织与液体隔离,液体滤出,病理组织被收集,减少污染的效果。
其中,柔性连接件6为细绳,橡皮筋或是弹力绳等。
优选地,顶盖1的内部设置内螺纹,收集容器2的开口处设置外螺纹,顶盖1与收集容器2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螺纹连接可以保证顶盖1和收集容器2在连接时的密闭性,拧紧时,收集容器2与顶盖1密封。如图1和图3所示,收集容器2的直径始终不变,此时,顶盖1与收集容器2螺纹连接,顶盖1的直径略大于收集容器2的直径,便于将顶盖1拧在收集容器2上;如图2和图4所示,收集容器2在开口处的直径小于器身处的直径,此时,顶盖1与收集容器2螺纹连接,顶盖1的直径与收集容器2的直径大致相同,密闭性较好,且占用空间小。
除此之外,顶盖1与收集容器2之间也可以采用卡口设计,所能实现的技术效果与采用螺纹连接所能实现的技术效果是相同的,在此不再赘述。
优选地,在收集容器2的底部设置至少两个支脚8,支脚8用于支撑收集容器2。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收集容器2的底部设置两个支脚8,支脚8为球状,进而,球状的支脚8支撑收集容器2时,稳定性较好。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具有以下优势: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标本过滤采集装置,由顶盖1和收集容器2两部分螺纹连接组成,在收集容器2的侧壁上靠近顶盖1的位置设置入口端21,用于与无菌吸引管的末端连接,在收集容器2的外底部上设置出口端22,用于与负压吸引袋的入口端连接;在收集容器2内的底部设置有过滤组件3,液体和病理组织通过过滤组件3分离,液体滤出,病理组织置于收集容器2内。本申请提供的标本过滤采集装置为一次性、封闭式、外置,且与负压吸引袋配套的装置,可将术中的液体与病理组织隔离,过滤液体,收集病理组织等成分,不仅简单方便,还减少了污染。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标本过滤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配合连接的顶盖和收集容器,在所述收集容器内的底部设置有过滤组件;
在所述收集容器的侧壁上靠近所述顶盖的位置设置入口端,用于与无菌吸引管的末端连接;在所述收集容器的外底部上设置出口端,用于与负压吸引袋的入口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本过滤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密封帽和第二密封帽,所述第一密封帽和所述第二密封帽分别用于封闭所述入口端和所述出口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标本过滤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帽通过一个柔性连接件与所述入口端附近的所述收集容器的外壁连接;
所述第二密封帽通过另一个柔性连接件与所述出口端附近的所述收集容器的外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标本过滤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自所述收集容器中心至远离所述收集容器的方向,所述入口端和/或所述出口端的外径逐渐变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本过滤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网、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所述过滤网夹设在所述第一固定环和所述第二固定环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标本过滤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容器的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挡块,所述过滤组件能够搭设在所述挡块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标本过滤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上设有凸起,所述第一固定环上设有与所述凸起配合连接的凹槽,所述凸起用于限制所述第一固定环沿周向的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本过滤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的内部设置内螺纹,所述收集容器的开口处设置外螺纹,所述顶盖与所述收集容器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或,所述顶盖与所述收集容器之间采用卡口设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本过滤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收集容器的底部设置至少两个支脚,所述支脚用于支撑所述收集容器。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标本过滤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采用纺织纤维。
CN201920766976.8U 2019-05-24 2019-05-24 标本过滤采集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0373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66976.8U CN210037386U (zh) 2019-05-24 2019-05-24 标本过滤采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66976.8U CN210037386U (zh) 2019-05-24 2019-05-24 标本过滤采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37386U true CN210037386U (zh) 2020-02-07

Family

ID=693444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66976.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037386U (zh) 2019-05-24 2019-05-24 标本过滤采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3738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94727A (zh) * 2020-04-24 2020-08-07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一种连接负压吸引器的标本无菌收集器
CN111948014A (zh) * 2020-08-21 2020-11-17 长春千麦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 病理科用组织脱钙后冲水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94727A (zh) * 2020-04-24 2020-08-07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一种连接负压吸引器的标本无菌收集器
CN111948014A (zh) * 2020-08-21 2020-11-17 长春千麦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 病理科用组织脱钙后冲水装置
CN111948014B (zh) * 2020-08-21 2023-07-04 长春千麦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 病理科用组织脱钙后冲水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037386U (zh) 标本过滤采集装置
CN109689150B (zh) 用于医疗废液容器的端口连接器和使用方法
RU2321535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разрезания ампул
CN108467827B (zh) 一种粪便菌群提取装置
US10328430B2 (en) Disposable sealed body fluid retention device and convenient and sanitary fluid-taking method
CN107249662A (zh) 用于吸乳护罩的具有介质分隔膜的适配器
WO2013077844A1 (en) Single stage filt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e with blood processing systems
US20140238940A1 (en) Single Stage Filt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e with Blood Processing Systems
CN219271714U (zh) 一种收集装置
JP6244257B2 (ja) 収容容器
CN210301595U (zh) 一种血液科用护理箱
CN209583712U (zh) 反渗透膜过滤装置
CN211888368U (zh) 一种麻醉科室用麻醉废气抽除装置
CN202070211U (zh) 一种封闭/开放兼用的无菌检查薄膜过滤器
CN215134214U (zh) 一种可用于收集标本和组织的吸引装置
CN217448550U (zh) 一种医疗用的便于清洗的负压引流器
CN213031405U (zh) 一种吸痰管及负压管收纳装置
CN214346529U (zh) 一种防外泄艾滋病检测专用试剂瓶
CN110115632A (zh) 一种医疗废弃物收集设备的耗材盒
CN110680610A (zh) 骨粉收集器
CN209026979U (zh) 移动式空气净化器
CN212680481U (zh) 一种麻醉废气快速处理装置
CN212940696U (zh) 气切导管内套管消毒装置
CN211096826U (zh) 一种气管套管集痰器
CN214913961U (zh) 一种可快速过滤的医用血液过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207

Termination date: 2021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