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33533U - 一种矿用隔爆型移动变电站无线通讯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矿用隔爆型移动变电站无线通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33533U
CN210033533U CN201920641612.7U CN201920641612U CN210033533U CN 210033533 U CN210033533 U CN 210033533U CN 201920641612 U CN201920641612 U CN 201920641612U CN 210033533 U CN210033533 U CN 2100335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wireless
mobile substation
communication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4161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素华
赵松
张建良
王旭强
刘毅恒
丁忠彦
刘艳格
张静
张森
孙迎涛
张艳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Flat Coal Shenma Electric Lt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Flat Coal Shenma Electric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Flat Coal Shenma Electric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Flat Coal Shenma Electric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4161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335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335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335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矿用隔爆型移动变电站无线通讯系统,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移动变电站与远程终端之间设置多组无线交换机,多组无线交换机通过网状的通讯连接方式实现数据传输,通过数据的无线传输,可以减少综采工作面的线路布置,降低通讯故障的发生,保证移动变电站与远程终端的通讯。同时网状的无线通讯方式能够在某一交换机故障时,依然保障数据的可靠传输。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PLC处理单元,代替以往的综合保护器,可以直接使用以太网通讯进行数据上传,解决了以往的485通讯还需要通过通讯转换模块转为以太网通讯,能够节省器件的成本和安装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矿用隔爆型移动变电站无线通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用移动变电站通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矿用隔爆型移动变电站无线通讯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煤矿安全生产的需要,矿用隔爆型移动变电站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越来越受到重视。综采工作面由于设备多,功率大,一般采用多台移动变电站供电。变电站之间的通讯主要通过485通讯导线串联,若其中有任何一根通讯线出现问题,将影响之后所有移变设备的数据传输。由于井下情况复杂,特别是综采工作面附近,各种突发事故会对通讯线路产生影响,导致监控中心无法采集设备信息以及对设备进行远程操控。
申请号为201420535380.4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多通道通讯矿用隔爆型移动变电站”,该专利中移动变电站在高压侧通过有线和无线两种通讯方式与控制中心进行通讯。虽然该方案在有线通讯方式的基础上增加了无线通讯方式,能够在有线故障时通过无线方式进行通讯,但是该方案中只在高压侧设置了一个无线通讯单元,该无线通讯单元直接与控制中心通讯连接,考虑到煤矿综采工作面纵深较大,距离较远,无线通讯的信号会随着距离的增加信号强度降低,同时由于综采工作面需要进行采煤施工,现场环境复杂,无线通讯或者有线通讯设备都容易被损坏,此时会导致数据不能正常传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矿用隔爆型移动变电站无线通讯系统,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矿用隔爆型移动变电站无线通讯系统,包括移动变电站1和远程终端,所述移动变电站1两侧分别设置有低压侧保护箱和高压侧真空开关,所述低压侧保护箱中设置有无线通讯模块A,所述移动变电站1和远程终端通过无线通讯单元通讯连接,所述无线通讯单元包括N组无线交换机,每组无线交换机包括一个主交换机和从交换机,第一组无线交换机的主交换机与无线通讯模块A通讯连接;第i组无线交换机的主交换机与本组的从交换机以及下一组的主交换机通讯连接,第i组无线交换机的从交换机与下一组的主交换机以及从交换机通讯连接,1≤i<N;第N组无线交换机的从交换机与所述远程终端通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低压侧保护箱中设置有包括以太网通讯模块的PLC处理单元,所述以太网通讯模块通过以太网线连接无线交换机A。
进一步的,第N组无线交换机的从交换机通过网线与交换机B通讯连接,所述交换机B通过光缆与所述远程终端通讯连接。
进一步的,第N组无线交换机的从交换机通过矿用阻燃网线与矿用隔爆兼本安型千兆网交换机通讯连接,所述矿用隔爆兼本安型千兆网交换机通过矿用阻燃光缆与所述远程终端通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变电站1与所述远程终端之间还设置有至少一台移动变电站;距离第m台移动变电站的低压侧保护箱最近的一组无线交换机的主交换机或者从交换机与第m台移动变电站通讯连接,1<m。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移动变电站与远程终端之间设置多组无线交换机,多组无线交换机通过网状的通讯连接方式实现数据传输,通过数据的无线传输,可以减少综采工作面的线路布置,降低通讯故障的发生,保证移动变电站与远程终端的通讯。同时网状的无线通讯方式能够在某一交换机故障时,依然保障数据的可靠传输;
2、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PLC处理单元,代替以往的综合保护器,可以直接使用以太网通讯进行数据上传,解决了以往的485通讯还需要通过通讯转换模块转为以太网通讯,能够节省器件的成本和安装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单个移动变电站的系统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交换机网状通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三个移动变电站的系统结构图;
图中:1.移动变电站1;2.高压侧真空开关;3.低压侧保护箱;4.PLC处理单元;5.以太网线;6.无线交换机A;7.主交换机1;8.从交换机1;9.主交换机2;10.从交换机2;11.主交换机3;12.从交换机3;13.网线;14.交换机B;15.光缆;16.远程终端;17.移动变电站2;18.移动变电站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包括一台移动变电站1,移动变电站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高压真空开关2和低压侧保护箱3,在低压侧保护箱3中设置有PLC处理单元4和无线交换机A(图1中无线交换机A的标号为6),PLC处理单元4通过以太网线5与无线交换机A通讯连接。无线交换机A与远程终端16之间设置有无线通讯单元,本实施例中无线通讯单元包括无线交换机7、无线交换机8、无线交换机9、无线交换机10、无线交换机11和无线交换机12,本实施例中无线通讯单元的通讯模式采用如图2所示的网状结构,将无线交换机7和无线交换机8作为第一组,无线交换机9和无线交换机10作为第二组,无线交换机11和无线交换机12作为第三组,其中无线交换机7、无线交换机9和无线交换机11作为各组的主交换机,无线交换机8、无线交换机10和无线交换机12作为各组的从交换机。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无线交换机A与主交换机7通讯连接,主交换机7与从交换机8、主交换机9通讯连接;从交换机8与主交换机9、从交换机10通讯连接;主交换机9与从交换机10、主交换机11通讯连接;从交换机10与主交换机11、从交换机12通讯连接;从而实现了如图2中所示的网状通讯模式,网状通讯结构优点在于当某一无线交换机出现故障时,数据仍能通过其他的无线交换机传递至下一级,保证不会影响数据的传输。
本实施例中从交换机12通过网线13连接交换机B(即图中14),交换机B通过光缆15连接远程终端16从而实现数据的传输。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直接让从交换机12与远程终端通讯连接。同时对于无线通讯单元中无线交换机的数量不限于本实施例中给出的数量,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实际距离调整无线交换机的数量,从而组成能够传输更远距离的无线传输网络。
本实施例中为了满足实际综采工作面的需求,从交换机12通过矿用阻燃网线13将数据传递给矿用隔爆兼本安型千兆网交换机14,矿用隔爆兼本安型千兆网交换机14通过矿用阻燃光缆15将数据传递给远程终端16,实现远程终端16对矿用隔爆型移动变电站的监测和控制,远程终端16可以是上位机监测平台。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系统中包括三台移动变电站,如图3所示,包括移动变电站1、移动变电站17和移动变电站18。三台移动变电站的布置方向与无线通讯单元中无线交换机的布置方向一致,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移动变电站1自身的无线交换机6先与无线交换机7通讯连接,移动变电站17自身的无线交换机则与无线交换机9通讯连接,移动变电站18自身的无线交换机则与无线交换机11通讯连接。本实施例中无线通讯单元的通讯模式也采用如图2所示的网状结构。
本实施例中移动变电站1的数据通过无线通讯方式上传给远程终端16,同时在传输过程中,当数据传递至无线交换机9时,无线交换机9会将移动变电站1的数据发送给移动变电站17进行备份,避免通讯故障时数据丢失。同样的移动变电站18也通过无线交换机11获取移动变电站1和移动变电站17的数据。向当前移动变电站发送前方移动变电站数据的无线交换机的选取采用就近原则,优选距离当前移动变电站的低压侧保护箱距离最近的那一个无线交换机,因此,该无线交换机可能是主交换机也可能是从交换机。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无线交换机的数量、移动变电站的数量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中给出的数量。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5)

1.一种矿用隔爆型移动变电站无线通讯系统,包括移动变电站和远程终端,所述移动变电站两侧分别设置有低压侧保护箱和高压侧真空开关,所述低压侧保护箱中设置有无线通讯模块A,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变电站和远程终端通过无线通讯单元通讯连接,所述无线通讯单元包括N组无线交换机,每组无线交换机包括一个主交换机和从交换机,第一组无线交换机的主交换机与无线通讯模块A通讯连接;第i组无线交换机的主交换机与本组的从交换机以及下一组的主交换机通讯连接,第i组无线交换机的从交换机与下一组的主交换机以及从交换机通讯连接,1≤i<N;第N组无线交换机的从交换机与所述远程终端通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隔爆型移动变电站无线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侧保护箱中设置有包括以太网通讯模块的PLC处理单元,所述以太网通讯模块通过以太网线连接无线交换机A。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矿用隔爆型移动变电站无线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第N组无线交换机的从交换机通过网线与交换机B通讯连接,所述交换机B通过光缆与所述远程终端通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矿用隔爆型移动变电站无线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第N组无线交换机的从交换机通过矿用阻燃网线与矿用隔爆兼本安型千兆网交换机通讯连接,所述矿用隔爆兼本安型千兆网交换机通过矿用阻燃光缆与所述远程终端通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隔爆型移动变电站无线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变电站与所述远程终端之间还设置有至少一台移动变电站;距离第m台移动变电站的低压侧保护箱最近的一组无线交换机的主交换机或者从交换机与第m台移动变电站通讯连接,1<m。
CN201920641612.7U 2019-05-07 2019-05-07 一种矿用隔爆型移动变电站无线通讯系统 Active CN2100335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41612.7U CN210033533U (zh) 2019-05-07 2019-05-07 一种矿用隔爆型移动变电站无线通讯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41612.7U CN210033533U (zh) 2019-05-07 2019-05-07 一种矿用隔爆型移动变电站无线通讯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33533U true CN210033533U (zh) 2020-02-07

Family

ID=693637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41612.7U Active CN210033533U (zh) 2019-05-07 2019-05-07 一种矿用隔爆型移动变电站无线通讯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335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547856C2 (ru) Искробезопасный соединительный блок с сетевым интерфейсом, искробезопасный прибор и сетевой интерфейс для него
CN201590682U (zh) 稳控系统和直流控制保护系统之间的通讯装置
CN102280868B (zh) 防止矿井供电系统越级跳闸的方法
CN108574528A (zh) 电力专用2m光接口复用保护通道及应用方法
CN101453136B (zh) 一种gis间隔控制信号传输装置及其信号传输方法
CN211509044U (zh) 一种基于中压载波通信的中压线路掉电指示传输系统
CN109560870A (zh) 用于级联型电力转换设备的通讯系统
CN102143616A (zh) 矿用无线接口分站
CN210033533U (zh) 一种矿用隔爆型移动变电站无线通讯系统
CN203481922U (zh) 用于配变监测的配电自动化远程测控装置
CN102545175B (zh) 一种基于无线射频网络的井下防越级系统
CN102420628A (zh) 数字式双工远程组网有线对讲机
CN215643917U (zh) 基于can通信的隔爆电磁铁模组及其控制系统
CN209535112U (zh) 一种轨旁电子单元远程控制设备
CN208675237U (zh) 铁路站间闭塞光电一体化通信传输设备
CN202133898U (zh) 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组合开关的综合监控系统
CN209889712U (zh) 一种连续皮带机安全系统
CN104144324A (zh) 一种矿用综采工作面网络视频监控系统
CN214507102U (zh) 一种基于总线链路连接器的总线设备
CN216718930U (zh) 一种紧急按钮系统
CN102182631A (zh) 风力发电设备主控装置
CN219107053U (zh) 基于5g通讯设备的网络继电保护系统
CN203218988U (zh) 一种长距离电缆隧道供电系统
CN221043240U (zh) 一种安全传输应急系统
CN217238629U (zh) 一种电气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