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19795U - 美容提拉线及引导器具 - Google Patents

美容提拉线及引导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19795U
CN210019795U CN201920508831.8U CN201920508831U CN210019795U CN 210019795 U CN210019795 U CN 210019795U CN 201920508831 U CN201920508831 U CN 201920508831U CN 210019795 U CN210019795 U CN 2100197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lling
needle
guide
lifting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0883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庆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g Qingwu Plastic Doctor Group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ng Qingwu Plastic Doctor Group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g Qingwu Plastic Doctor Group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ng Qingwu Plastic Doctor Group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50883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197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197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197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美容提拉线及引导器具,所述美容提拉线包括线体,所述线体包括两段提拉段和一段中间段,所述两段提拉段分别连接在所述中间段两端,所述提拉段的线壁上设有提拉齿;所述中间段在使用状态下以折弯方式贯穿人体局部组织作为施力部提拉两段所述提拉段。通过这样的设计,美容提拉线可牢固的固定在人体需要提拉的部位,并且可以长时间维持提拉状态。

Description

美容提拉线及引导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美容整形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人体局部组织的美容提拉线及引导器具。
背景技术
美容整形是指运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的修复与再塑形,进而增强人体外在美感的科学性、技术性与艺术性极强的医学科学。通俗的讲整形美容就是人体雕刻。
在整形美容中,一种俗称线雕的美容技术,将下垂的皮肤提升,目的是延缓或改善皮肤下垂造成的老态。现在的技术,是用钝针或锐针将带有倒刺的线送到身体局部某个组织部位,利用倒刺的附着,固定人体需要提拉的组织。但这项技术,固定作用不够牢固,维持效果时间不够久。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美容提拉线埋入人体局部组织后,固定作用不够牢固,维持效果不持久的问题提供一种美容提拉线及引导器具。
一种美容提拉线,所述美容提拉线包括线体,所述线体包括两段提拉段和一段中间段,所述两段提拉段分别连接在所述中间段两端,所述提拉段的线壁上设有提拉齿;所述中间段在使用状态下以折弯方式贯穿人体局部组织作为施力部提拉两段所述提拉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提拉段的线壁沿长度方向排布有多个所述提拉齿,所述提拉齿在线体上分为多组,每组提拉齿分布在所述线壁的母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提拉齿为在线壁上凸起并沿所述线体长度方向延伸形成的齿,同组所述提拉齿中具有延两个方向延伸形成的方向相反的提拉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提拉段连接所述中间段的一端为近端,另一端为远端;同组所述提拉齿分为两个部分,靠近近端部分的提拉齿为第一提拉齿,所述第一提拉齿在线壁上凸起并向所述远端延伸,靠近远端部分的提拉齿为第二提拉齿,所述第二提拉齿在线壁上凸起并向近端延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同组所述提拉齿等间距排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美容提拉线设置有四组提拉齿,四组提拉齿所在母线等间距排布。
一种引导器具,所述引导器具用于引导上述任一种所述的美容提拉线贯穿人体局部组织,所述引导器具包括引导针以及与所述引导针配合的套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套管一端具有斜切面;在工作状态下,所述套管从所述引导针的针头部套入所述引导针,所述引导针的针头从所述套管斜切面一端伸出,所述套管与所述引导针紧密贴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引导器具包括:
引导针的针体沿直线延伸,套管的长度与同组引导针的针体长度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引导针的针体沿弧线延伸,套管的长度和弧度与同组引导针的长度和弧度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引导器具还包括:
引导针包括第一引导部以及第二引导部;所述第一引导部的针体沿直线延伸,所述第二引导部的针体沿弧线延伸或第二引导部的针体与第一引导部的针体倾斜预设角度直线延伸;所述套管的长度和弧度与同组引导针第二引导部的长度和弧度相同。
上述美容提拉线,由两段提拉段和一段中间段组成,两端提拉段分别连接在中间端的两端,连接成一条整线。两端提拉段的线壁上均设置有提拉齿。在美容提拉线使用时,通过将中间段折弯贯穿人体需要提拉部位的局部组织,作为施力部提拉两端连接的提拉段,提拉段利用设置在线壁上的提拉齿固定在局部组织上。通过这样的设计,美容提拉线可牢固的固定在人体需要提拉的部位,并且长时间维持提拉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的美容提拉线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的引导器具示意图;
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引导器具示意图;
图4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引导器具示意图;
图5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引导器具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美容提拉线。
在本实施例中,美容提拉线包括线体1,线体1包括两段提拉段11和一段中间段12,两段提拉段11分别连接在中间段12两端,提拉段11的线壁上设有提拉齿。中间段12在使用状态下以折弯方式贯穿人体局部组织并作为施力部提拉两段所述提拉段11。
美容提拉线用在面颊,使面部下垂的皮肤向上提升,以延缓或改善皮肤下垂造成的老态。在现有的技术中,是通过钝针或锐针将带有倒刺的美容线送到面部的组织部位,仅利用倒刺的附着,固定面颊组织以保持一个提拉的状态。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后,埋在面颊组织部位的美容线会随着面颊的下垂而整体随着面颊组织下移,从而失去提拉效果。这样的美容线固定不够牢固,维持时间较短。
在一实施例中,美容提拉线由一段中间段12,以及连接在中间段12两端的提拉段11组成,且在提拉段11上设置有提拉齿。美容提拉线在工作状态下,将中间段12以折弯的状态贯穿面部的颞深筋膜上,两段提拉段11埋进面部脸颊部分的SMS(皮下浅表腱膜肌肉系统)组织内。颞深筋膜为不容易下垂的致密组织,中间段12以折弯的状态贯穿颞深筋膜,折弯的中间段12挂在穿入颞深筋膜的孔和穿出颞深筋膜的孔之间,并作为施力部提拉两端的提拉段11,提拉段11利用线壁上设置的提拉齿牢固的固定在面颊处的SMS(皮下浅表腱膜肌肉系统)组织内,并且提拉面部皮肤与松弛肌肉组织。这样的提拉设计对面部松弛的肌肉组织的拉紧作用更加有效可靠。
在一实施例中,两段提拉段11排布在分离的面颊SMS(皮下浅表腱膜肌肉系统)组织内部,两段提拉段11被并排的放置在SMS(皮下浅表腱膜肌肉系统)的相同深度,并且两段提拉段11之间的距离由靠近中间段12到远离中间段12的方向依次增大。实际操作过程中,以个人面部状态和提拉后需要呈现的效果而决定两段提拉段11在面颊SMS(皮下浅表腱膜肌肉系统)组织内部排布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中间段12的线壁为光滑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提拉段11的线壁沿长度方向排布有多个提拉齿,提拉齿在线体1上分为多组,每组提拉齿分布在母线上。
在一实施例中,提拉段11的线壁上设置有多个提拉齿,多个提拉齿排布在整个提拉段11的线壁上。在工作状态中,中间段12以折弯方式贯穿人体局部组织,提拉段11以直线的形式在面颊区域从上至下的排布。这样在提拉段11的线壁周围向上都分布有提拉齿,能够更加有效的提拉整块面颊疏松组织。
具体的,提拉齿在线体1周围向上分为多组,每组提拉齿分布在不同的母线上。每组提拉齿负责将与所在母线相对应位置的面部组织进行提拉。这样在提拉齿线壁的周围向上沿多条母线设置的多组提拉齿可将美容提拉线牢固的固定在面颊筋膜组织内部,有效的维持提拉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提拉齿为在线壁上凸起并沿所述线体1长度方向延伸形成的齿,同组提拉齿中具有延两个相反的长度方向延伸形成的方向相反的提拉齿。
在一实施例中,提拉齿的延伸方向可阻止线体1做相反方向的运动。在提拉段11上的同组提拉齿具有沿两个相反的长度方向延伸形成的方向相反的提拉齿,可阻止提拉段11在面颊筋膜组织内部时,沿线体1长度方向的任意移动,使提拉段11可以稳固的固定在需要的位置,以保持提拉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设定提拉段11连接所述中间段12的一端为近端,另一端为远端;同组提拉齿分为两个部分,靠近近端部分的提拉齿为第一提拉齿,所述第一提拉齿在线壁上凸起并向所述远端延伸,靠近远端部分的提拉齿为第二提拉齿,所述第二提拉齿在线壁上凸起并向近端延伸。
在一实施例中,提拉段11的各组提拉齿的第一提拉齿向远端延伸,则为阻止提拉段11沿线体1长度方向向下移动。提拉段11的各组提拉齿的第二提拉齿向近端延伸,则为阻止提拉段11沿线体1长度方向向上移动。这样将每组提拉齿分为两个部分,每个部分的提拉齿的延伸方向相同,使每个提拉齿都能伸入面颊筋膜组织内部,并且固定在筋膜组织内部。优选的,以提拉段11的中点作为分界点,靠近近端部分的提拉齿为第一提拉齿,靠近远端部分的提拉齿为第二提拉齿。
在一实施例中,同组提拉齿等间距排布。同组等距排布的提拉齿与相对应位置的肌肉组织受力均匀,提拉的效果更好。并且,在美容提拉线制造生产时方便生产。
在一实施例中,美容提拉线设置有四组提拉齿,四组提拉齿所在母线等间距排布。四组提拉齿所在的母线等间距排布在线体1线壁上,当提拉段11送入面颊筋膜组织内部后,包裹在线体1周围的筋膜组织将会受到均匀的向上的提拉的力,使提拉效果更好。
在一实施例中,美容提拉线直径的大小以及线体1的长度都可以调节,以配合不同的提拉位置,以及达到不同提拉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引导器具,所述引导器具用于引导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美容提拉线贯穿人体局部组织;所述引导器具包括引导针以及与所述引导针配合的套管。
在一实施例中,利用引导器具将美容提拉线送入事先预定的位置。首先,将与引导针配合的套管从引导针头部套入引导针,然后将引导针与套管一起从脸部预设刺入点刺入,根据设定的路线使引导针贯穿面颊肌肉组织,并且从预设的穿出点穿出。再从套管内抽出引导针,使套管留在筋膜组织深处形成通道。接着,将美容提拉线从刺入点穿入套管内,沿着套管推进美容提拉线,使线体1从穿出点伸出。最后,再将套管从肌肉组织内部抽出,留美容提拉线在面颊筋膜组织内部。
在一实施例中,套管一端具有斜切面;在工作状态下,套管从所述引导针的针头部套入引导针,引导针的针头从套管斜切面一端伸出,套管与引导针紧密贴合。
在一实施例中,引导针包括针体以及与针体相连接的针柄。针体远离针柄的一端设置有针头。针头为子弹型,在引导针在面部进行穿刺时,减少对筋膜组织的搓伤。管套一端设计为斜切,并且引导针的针头从套管斜切一段伸出。在进行穿刺操作时,将引导针针头从皮肤表面穿刺到筋膜组织内部时,由于包裹在引导针针头部分的套管呈现锐角状态,使引导针以及套管可较轻松的刺入肌肉组织内部,以避免挫伤面部皮肤。
在一实施例中,套管内周壁与引导针外周壁紧密贴合,这样在进行穿刺时,不会对面部皮肤造成额外的损伤,以及能够快速的穿刺皮肤。
如图2所示,引导器具2包括:引导针21的针体沿直线延伸,套管22的长度与同组引导针21的针体长度相同。
在一实施例中,需要将美容提拉线以伸展的状态(直线)布置在组织内部时,需要用到引导针21的针体沿直线延伸,且套管22的长度与同组引导针21的针体长度相同。一般针体以及同组套管22长约20厘米,套管22的直径为1.4mm左右。在实际操作时,先将引导针21以及套管22从刺入点刺入,穿到筋膜组织内部,慢慢的推入引导针21,直至引导针21埋入筋膜组织内部的长度达到预设的长度,并且针头已经达到预设的穿出点后,再使引导针21的针头从穿出点穿出,套管22的斜切端也随之穿出。此时,将引导针21从套管22中抽出,使套管22留在组织内部,形成通道,再用美容提拉线从套管22中空部穿过。当美容提拉线进入套管22的一端从套管22另一端出来后,再将套管22从肌肉组织中抽出,留美容提来线在组织内部的分离处。当套管22抽离肌肉组织后,筋膜组织包裹在美容提拉线的外周壁上,此时设置在线体1外周壁上的提拉齿刺入筋膜组织内,来固定筋膜组织,以起到提拉的效果。
如图3所示,引导器具2还包括:引导针21的针体沿弧线延伸,套管22的长度和弧度与同组引导针21的长度和弧度相同。
在一实施例中,在进行不同位置的提拉时,将会用到弧形的针体,以及与同组具有相同长度以及弧度的套管22,利用上述方法使美容提拉线在筋膜组织内呈现弧形,以达到不同的提拉效果。一般弧形的针体长约20厘米,整个针体成3/8弧度的弯度,环套在针体外周壁上的套管22同样长约20厘米,整个套管22成3/8弧度的弯度。
在一实施例中,引导器具2还包括:引导针21包括第一引导部以及第二引导部;第一引导部的针体沿直线延伸,第二引导部的针体沿弧线延伸或第二引导部的针体与第一引导部的针体倾斜预设角度直线延伸;套管22的长度和弧度与同组引导针21第二引导部的长度和弧度相同。
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引导部212为靠近针头的一段,第一引导部211针体为靠近针柄的一段。利用第二引导部212位弧形的引导针21,可在身体预设位置留下弧形的通道。针体整长约20厘米,第二引导部212长约10厘米,弧度为半圆形,同样的套管22在第二引导部212的套管22长约10厘米,也弯成半圆形以配合第二引导部212的整体。
如图5所示,用引导针21以及同组套管22整体为沿直线延长的引导器具2和引导针21第二引导部212为半圆弧度的引导器相互配合,可使上述美容提拉线的中间段12以折弯方式贯穿人体局部组织,两端提拉段11以直线的状态送入筋膜组织内部,这样以中间段12作为施力部提拉贯穿肌肉组织的两端提拉部,可加强提拉效果,并且维持时间较长。
在一实施例中,以提拉面部筋膜组织为例。首先,先确定刺入点,刺入点应在面部颞深筋膜在面部皮肤相对应的地方。利用第二引导部212为半圆弧度的针体,以及环套在第二引导部212针体外周壁上的套管22从已预设的刺入点刺入,贯穿颞深筋膜,沿着颞深筋膜长度方向推进整段的针体的第二引导部212,再使针头部分从第一穿出点穿出。然后将第二引导部212针体从套管22中抽出,留半圆形套管22在颞深筋膜致密组织处。再将美容提拉线从套管22一端穿入,当美容提拉线穿入的一端,从套管22另一端伸出后,从伸出端将美容提拉线拉出,直至线体1的中间段12留在套管22内部。而此时,两端提拉部分别从套管22两端伸出,留在皮肤外侧。再将半圆形套管22从颞深筋膜抽出,留线体1的中间段12以弧形状态布置在颞深筋膜致密组织内部。接着,换取引导针21整体为沿直线延长的引导器,从两段提拉线伸出的位置再次刺入,贯穿面部脸颊,从预设位置穿出,将针体抽出,留有直线套管22在肌肉组织内部。再将留在皮肤外侧的提拉段11穿过套管22,并且从预设穿出位置穿出,再抽出直线套管22,使提拉段11线壁周围的肌肉组织包裹到提拉段11上,此时,提拉段11上的提拉齿刺入筋膜组织。这样在贯穿挂在颞深筋膜致密组织处的中间段12作为提拉段11,同时提拉两段提拉段11,使面部松弛组织得到提拉。并且设置在提拉段11的提拉齿起到稳固的作用,可使提拉效果长时间的维持。
在一实施例中,引导器还设置有第二引导部212的针体与第一引导部211的针体倾斜预设角度直线延伸。第二引导部212长约3厘米,一般倾斜角度为30度,这样的引导器运用在身体不同位置,或者需要达到不同的提拉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一般引导针21为直径1.4毫米的不锈钢针,与之配套的套管22为内径为1.4毫米的不锈钢套管22。
在其实施例中,引导针21针体直径的大小以及针体的长度都可以调节,以配合不同提拉的位置,以及要达到的提拉效果。
上述美容提拉线,在引导器具2的配合下,将美容提拉线的中间段12以折弯的方式贯穿挂在人体需要提拉部位的局部致密组织内,并且作为施力部同时提拉两端分别与之连接的线体1提拉段11,两端提拉段11利用设置在线壁上的提拉齿固定在大面积局部组织上。通过这样的设计,美容提拉线可牢固的固定在人体需要提拉的部位,并且可以长时间维持提拉状态。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使用部位上,不仅仅局限于面部,还可以用于乳房或人体其他需要紧致的部位,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1)

1.一种美容提拉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美容提拉线包括线体,所述线体包括两段提拉段和一段中间段,所述两段提拉段分别连接在所述中间段两端,所述提拉段的线壁上设有提拉齿;所述中间段在使用状态下以折弯方式贯穿人体局部组织并作为施力部提拉两段所述提拉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容提拉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段的线壁沿长度方向排布有多个所述提拉齿,所述提拉齿在线体上分为多组,每组提拉齿分布在所述线壁的母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美容提拉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齿为在线壁上凸起并沿所述线体长度方向延伸形成的齿,同组所述提拉齿中具有延两个方向延伸形成的方向相反的提拉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美容提拉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段连接所述中间段的一端为近端,另一端为远端;同组所述提拉齿分为两个部分,靠近近端部分的提拉齿为第一提拉齿,所述第一提拉齿在线壁上凸起并向所述远端延伸;靠近远端部分的提拉齿为第二提拉齿,所述第二提拉齿在线壁上凸起并向近端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美容提拉线,其特征在于,同组所述提拉齿等间距排布。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美容提拉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美容提拉线设置有四组提拉齿,四组提拉齿所在母线等间距排布。
7.一种引导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器具用于引导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美容提拉线贯穿人体局部组织,所述引导器具包括引导针以及与所述引导针配合的套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引导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一端具有斜切面;在工作状态下,所述套管从所述引导针的针头套入所述引导针,所述引导针的针头从所述套管斜切面一端伸出,所述套管与所述引导针紧密贴合。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引导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器具包括:
引导针的针体沿直线延伸,套管的长度与同组引导针的针体长度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引导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器具还包括:
引导针的针体沿弧线延伸,套管的长度和弧度与同组引导针的长度和弧度相同。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引导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器具还包括:引导针包括第一引导部以及第二引导部;所述第一引导部的针体沿直线延伸,所述第二引导部的针体沿弧线延伸或第二引导部的针体与第一引导部的针体倾斜预设角度直线延伸;所述套管的长度和弧度与同组引导针第二引导部的长度和弧度相同。
CN201920508831.8U 2019-04-12 2019-04-12 美容提拉线及引导器具 Active CN2100197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08831.8U CN210019795U (zh) 2019-04-12 2019-04-12 美容提拉线及引导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08831.8U CN210019795U (zh) 2019-04-12 2019-04-12 美容提拉线及引导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19795U true CN210019795U (zh) 2020-02-07

Family

ID=693595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08831.8U Active CN210019795U (zh) 2019-04-12 2019-04-12 美容提拉线及引导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197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318309B1 (ko) 피부조직거상술용 수술도구
RU2355333C2 (ru) Способ наложения швов
KR101371948B1 (ko) 매선용 침술기
KR101631763B1 (ko) 실 삽입기
CN105431186A (zh) 用于埋线疗法的套管
KR102237586B1 (ko) 피부 리프팅 실 삽입기
KR20170095162A (ko) 실 삽입기
US10226320B2 (en) Apparatus for inserting medical tube and surgical procedure kit for inserting medical tube, having same
JP5178821B2 (ja) 抗圧迫・繊維強化癒着縫合法の道具
CN106725656A (zh) 经皮牵引穿刺装置
KR20210033932A (ko) 신축성 있는 가변부를 갖는 리프팅 실
CN212261605U (zh) 一种树状线
CN107913086B (zh) 设置有分支点的用于提升的手术器具
CN210019795U (zh) 美容提拉线及引导器具
KR20150126182A (ko) 매선 삽입 침 및 제조방법
KR102118164B1 (ko) 실 삽입기
EP1988834A1 (en) Surgical device
KR101667361B1 (ko) 리프팅용 수술도구 및 리프팅용 인디케이터
KR101344643B1 (ko) 매선용 도구
KR101321521B1 (ko) 엠보핀을 구비한 엠보부재
CN102613995A (zh) 一种面部微创提升埋线引导针
CN215079026U (zh) 一种线雕活力支架
KR101444748B1 (ko) 걸림홈이 형성된 매선실
CN211862919U (zh) 一种腰椎穿刺置管装置
CN209499857U (zh) 一种骨突松植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