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17137U - 一种收集雨水用灌溉并喷药一体化大棚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收集雨水用灌溉并喷药一体化大棚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17137U
CN210017137U CN201920318223.0U CN201920318223U CN210017137U CN 210017137 U CN210017137 U CN 210017137U CN 201920318223 U CN201920318223 U CN 201920318223U CN 210017137 U CN210017137 U CN 2100171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nwater
greenhouse
pesticide spraying
rainwater collecting
cister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1822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殿奎
李凤忱
刘朋程
刘琳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lin Yida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lin Yid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lin Yida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lin Yid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1822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171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171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1713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5Greenhouse technology, e.g. cooling systems therefor

Landscapes

  • Greenho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收集雨水用灌溉并喷药一体化大棚,包括大棚本体与设于所述大棚本体两侧的雨水收集井,其中一雨水收集井连通一灌溉蓄水池,另一雨水收集井连通一喷药蓄水池,所述雨水收集井设于地面以下且开口与地平面齐平,其靠近大棚本体的一侧设有一开口,所述开口上设有第一滤网,所述雨水收集井顶部开口处盖有一盖板,所述盖板上开有若干条形孔,其上覆有第二滤网,在所述盖板两端还分别铰接一提拉把手;所述雨水收集井外侧分别设有一斜坡,使雨水收集井处于较低的地势。该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收集大棚屋面及地面上的雨水,使得水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同时避免了雨水对苗圃的冲刷。

Description

一种收集雨水用灌溉并喷药一体化大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收集雨水用灌溉并喷药一体化大棚。
背景技术
大棚是蔬菜生产的专用设备,随着生产的发展大棚的应用也是越来越广泛,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蔬菜的生长不可避免的伴随着水资源的浇灌,但是水资源在我国越来越匮乏,合理利用水资源显得尤为重要。
温室大棚屋顶是弧形顶棚,雨水难以聚集,每年雨季流失的雨水量较大,而且从温室大棚顶部落下的雨水容易冲洗苗圃的垄土,破坏苗圃基质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收集雨水用灌溉并喷药一体化大棚。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收集雨水用灌溉并喷药一体化大棚,包括:
大棚本体与设于所述大棚本体两侧的雨水收集井,其中一雨水收集井连通一灌溉蓄水池,另一雨水收集井连通一喷药蓄水池;所述雨水收集井设于地面以下且开口与地平面齐平,其靠近大棚本体的一侧设有一开口,所述开口上设有一第一滤网,所述雨水收集井顶部开口处盖有一盖板,所述盖板上开有若干条形孔,其上覆有第二滤网,在所述盖板两端还分别铰接一提拉把手;所述雨水收集井外侧分别设有一可使雨水收集井处于较低地势的斜坡。
优选的,所述雨水收集井靠近顶部的侧壁上设有挡块,所述挡块上顶面距离地平面的距离与所述盖板厚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喷药蓄水池紧靠大棚本体一侧设置并高于地平面,所述喷药蓄水池底部设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上设有旋转轴,在所述旋转轴上固定有搅拌叶片,所述喷药蓄水池边侧可有刻度,喷药蓄水池远离所述大棚本体的一侧开有与雨水收集井相同的开口,其上设有第三滤网。
优选的,所述灌溉蓄水池紧靠大棚本体一侧设置并高于地平面,灌溉蓄水池远离所述大棚本体的一侧开有与雨水收集井相同的开口,其上设有第四滤网。
优选的,所述雨水收集井与喷药蓄水池、灌溉蓄水池之间分别设有一隔板,所述隔板顶部设有一T型把手,T型把手两侧分别铰接一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分别与设于雨水收集井与喷药蓄水池上的限位槽相适配,所述隔板作用时端部卡进一固定槽,并于所述隔板底部设有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大棚本体边侧设有雨水集聚槽,通过一导流管将所述雨水收集聚槽内的雨水引流进雨水收集井。
优选的,所述灌溉蓄水池与喷药蓄水池内分别铺设有管道,所述管道端部安装有水泵,并在所述管道靠近灌溉蓄水池和喷药蓄水池开口处分别设有一流量控制阀。
优选的,所述管道通过设于大棚内部的支撑架支撑。
优选的,所述管道上安装有喷洒装置,所述喷洒装置包括出水管、设于出水管端部的喷头及设于最外层的雾化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收集大棚屋面及地面上的雨水,使得水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同时避免了雨水对苗圃的冲刷。
2.雨水收集井外设置的斜坡,使地面上的雨水容易汇聚到雨水收集井处。
3.雨水收集井上设置的盖板,其上设置的第二滤网对地面上雨水进行初次的过滤,较大颗粒的杂质留在雨水收集井外部。
4.设置的第一滤网、第三滤网以及第四滤网使进入到灌溉蓄水池以及喷药蓄水池的雨水无较大杂质,可防止堵塞喷头。
5.喷药蓄水池上设置的刻度,方便农药的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结构放大图;
图3为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盖板的俯视图;
图5为喷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雨水集聚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表示:
1、大棚本体 2、雨水收集井 3、灌溉蓄水池 4、喷药蓄水池 5、第一滤网 6、第三滤网 7、挡块 8、盖板 9、条形孔 10、第二滤网 11、斜坡 12、旋转电机 13、旋转轴 14、搅拌叶片 15、刻度 16、第四滤网 17、喷头 18、隔板 19、T型把手 20、限位板 21、限位槽 22、固定槽 23、密封圈 24、雨水集聚槽 25、导流管 26、管道 27、支撑架 28、水泵 29、流量控制阀30、出水管 31、雾化网 32、提拉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前”、“后”、“垂直”、“左”、“右”、“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方便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一种雨水收集用灌溉并喷药一体化大棚,包括大棚本体1、设于所述大棚本体1两侧的各一雨水收集井2、设于大棚本体1一侧的灌溉蓄水池3以及设于大棚本体另外一侧的喷药蓄水池4,如图1、图2和图4所示,雨水收集井2设于地面以下且开口与地平面齐平,其靠近大棚本体1的一侧设有一开口,所述开口上设有一第一滤网5,可以过滤掉颗粒较大的杂质;雨水收集井2靠近顶部的侧壁上设有挡块7,恰好挡住雨水收集井2顶部开口处盖有的盖板8,该盖板8上开有若干条形孔9,其上覆有第二滤网10,在盖板8两端还分别铰接一提拉把手 32,方便盖板8的取放,盖板8盖上后,恰好与地平面齐平;雨水收集井2外侧分别设有一斜坡11,使雨水收集井2处于较低的地势,大棚周围的雨水便可容易的汇聚到雨水收集井2处,经过第二滤网10的初次过滤,滤掉颗粒较大的雨水透过第二滤网10即可进入到雨水收集井2。
如图1所示,喷药蓄水池4紧靠大棚本体1一侧设置并高于地平面,灌溉蓄水池3设于大棚本体1的另一侧同样高于地平面,高于地平面则地面上的雨水不易进入到喷药蓄水池4或灌溉蓄水池3,喷药蓄水池4 底部设有旋转电机12,旋转电机12上设有旋转轴13,在所述旋转轴13 上固定有搅拌叶片14,将农药与水勾兑后,启动旋转电机12对稀释过后的农药进行充分搅拌;另,喷药蓄水池4边侧可有刻度15,方便农药的配置。
喷药蓄水池4远离所述大棚本体1的一侧开有与雨水收集井2相同的开口,其上设有第三滤网6;灌溉蓄水池3远离大棚本体1的一侧也开有与其相邻的雨水收集井2相对的开口,其上设有第四滤网16,第二滤网10、第三滤网5以及第四滤网16,对雨水收集井2中的雨水进入蓄水池时进行进一步的过滤,防止大颗粒的杂质进入蓄水池,进行浇灌或者农药喷洒时可防止杂质堵塞喷头17;雨水收集井2收集雨水时,一隔板18将雨水收集井2与喷药蓄水池4、灌溉蓄水池3隔开,如图2和图 3所示,该隔板18顶部设有一T型把手19,T型把手19两侧分别铰接一限位块20,所述限位块20分别与设于雨水收集井2与蓄水池上的限位槽21相适配,所述隔板18作用时端部卡进一固定槽22,并于所述隔板18底部设有密封圈23。
另,如图1和图6所示,所述大棚本体1边侧设有雨水集聚槽24,通过一导流管25将所述雨水收集槽内24的雨水引流进雨水收集井2;所述灌溉蓄水池3与喷药蓄水池4内分别铺设有管道26,管道26通过设于大棚内部的支撑架27支撑,在管道26端部安装有水泵28,并在所述管道靠近灌溉蓄水池3和喷药蓄水池4开口处分别设有一流量控制阀 29,进行浇灌或喷药时关闭另一相对的流量控制阀29。
另,所述管道上安装有喷洒装置,如图5所示,所述喷洒装置包括出水管30、设于出水管30端部的喷头17及设于最外层的雾化网31,雾化网31使得水流变成水雾状,达到节水的目的,同时方便农药的喷洒。
实施原理:
遇到下雨天时,打在大棚面的雨水沿着大棚顶面汇聚到雨水集聚槽 24,通过导流管25进入到雨水收集井2内部;于此同时,在雨水收集井 2周围设置的斜坡11使雨水收集井2成为地势相对较低的地方,大棚周围的地面上的雨水轻易的汇集到雨水收集井2处,经过第二滤网10的初步过滤进入到雨水收集井2中。雨水收集井2中的雨水盛满后,将限位板20从限位槽21中移开,提拉T型把手19将隔板20提拉出来,灌溉蓄水池3一侧的雨水收集井2中的雨水可沿着雨水收集井2上的开口以及灌溉蓄水池3上的开口进入到灌溉蓄水池3,喷药蓄水池4一侧的雨水收集井2中的雨水沿着开口依次进入到喷药蓄水池4,第二滤网10、第三滤网6以及第四滤网16对雨水进行进一步的过滤,撇除较大颗粒的杂质。雨水收集井2中雨水转移完毕后,即可将隔板20重新插回原处,阻隔蓄水池和雨水收集井2中的雨水往来,此时,蓄水池中的雨水即可进行灌溉或者喷药用。进一步说明,因为管道26整个是连通的,所以在进行灌溉时,需要将喷药蓄水池4端设置的流量控制阀29关闭;同样的,在进行喷药作业时,需要将灌溉蓄水池3端的流量控制阀29关闭。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9)

1.一种收集雨水用灌溉并喷药一体化大棚,其特征在于:包括大棚本体与设于所述大棚本体两侧的雨水收集井,其中一雨水收集井连通一灌溉蓄水池,另一雨水收集井连通一喷药蓄水池;所述雨水收集井设于地面以下且开口与地平面齐平,其靠近大棚本体的一侧设有一开口,所述开口上设有一第一滤网,所述雨水收集井顶部开口处盖有一盖板,所述盖板上开有若干条形孔,其上覆有第二滤网,在所述盖板两端还分别铰接一提拉把手;所述雨水收集井外侧分别设有一可使雨水收集井处于较低地势的斜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收集雨水用灌溉并喷药一体化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井靠近顶部的侧壁上设有挡块,所述挡块上顶面距离地平面的距离与所述盖板厚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收集雨水用灌溉并喷药一体化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喷药蓄水池紧靠大棚本体一侧设置并高于地平面,所述喷药蓄水池底部设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上设有旋转轴,在所述旋转轴上固定有搅拌叶片,所述喷药蓄水池边侧可有刻度,喷药蓄水池远离所述大棚本体的一侧开有与雨水收集井相同的开口,其上设有第三滤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收集雨水用灌溉并喷药一体化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溉蓄水池紧靠大棚本体一侧设置并高于地平面,灌溉蓄水池远离所述大棚本体的一侧开有与雨水收集井相同的开口,其上设有第四滤网。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任一所述的一种收集雨水用灌溉并喷药一体化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井与喷药蓄水池、灌溉蓄水池之间分别设有一隔板,所述隔板顶部设有一T型把手,T型把手两侧分别铰接一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分别与设于雨水收集井与喷药蓄水池上的限位槽相适配,所述隔板作用时端部卡进一固定槽,并于所述隔板底部设有密封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收集雨水用灌溉并喷药一体化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本体边侧设有雨水集聚槽,通过一导流管将所述雨水集聚槽内的雨水引流进雨水收集井。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收集雨水用灌溉并喷药一体化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溉蓄水池与喷药蓄水池内分别铺设有管道,所述管道端部安装有水泵,并在所述管道靠近灌溉蓄水池和喷药蓄水池开口处分别设有一流量控制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收集雨水用灌溉并喷药一体化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通过设于大棚内部的支撑架支撑。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收集雨水用灌溉并喷药一体化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上安装有喷洒装置,所述喷洒装置包括出水管、设于出水管端部的喷头及设于最外层的雾化网。
CN201920318223.0U 2019-03-13 2019-03-13 一种收集雨水用灌溉并喷药一体化大棚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0171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18223.0U CN210017137U (zh) 2019-03-13 2019-03-13 一种收集雨水用灌溉并喷药一体化大棚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18223.0U CN210017137U (zh) 2019-03-13 2019-03-13 一种收集雨水用灌溉并喷药一体化大棚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17137U true CN210017137U (zh) 2020-02-07

Family

ID=693548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18223.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017137U (zh) 2019-03-13 2019-03-13 一种收集雨水用灌溉并喷药一体化大棚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1713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03919A (zh) * 2022-04-15 2022-07-05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具有雨水回收再利用功能的农业大棚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03919A (zh) * 2022-04-15 2022-07-05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具有雨水回收再利用功能的农业大棚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693590U (zh) 一种改进的屋顶绿化结构
CN210900744U (zh) 园林浇灌用节水装置
CN210017137U (zh) 一种收集雨水用灌溉并喷药一体化大棚
CN208286081U (zh) 一种可节水的园林灌溉系统
CN205408763U (zh) 一种园林树木太阳能自动排水装置
CN111350234B (zh) 一种市政雨水收集系统
CN212116515U (zh) 一种设置在园林内的蓄水灌溉装置
CN113692875A (zh) 一种可以将雨水收集的园林边坡生态修复用种植层结构
CN208803519U (zh) 一种屋顶蓄排水结构
CN209194621U (zh) 一种园林用的雨水收集利用装置
CN212677977U (zh) 一种园林绿化节水灌溉装置
CN216219290U (zh) 一种环保式园林用浇灌装置
CN213204723U (zh) 一种商业综合体的绿色屋顶
CN210352479U (zh) 一种景观绿植喷淋灌溉装置
CN210470567U (zh) 一种应用于坡地园林内的蓄水灌溉装置
CN210216940U (zh) 房屋建筑房顶结构
CN208987459U (zh) 一种牡丹种植适度灌溉调节装置
CN207744457U (zh) 一种全面积覆盖的灌溉装置
CN213719570U (zh) 一种果树专用微喷装置
CN216586894U (zh) 一种市政雨水调蓄系统
CN214229245U (zh) 一种园林种植用具有雨水收集功能的浇灌装置
CN212852057U (zh) 一种农业节水灌溉装置
CN214709018U (zh) 一种新型潜流式园林绿化节水装置
CN217136309U (zh) 基于雨水回收的自动浇灌装置
CN218244656U (zh) 一种适合高层住宅的下沉式景观阳台花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207

Termination date: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