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14453U - 柜式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柜式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14453U
CN210014453U CN201920175306.9U CN201920175306U CN210014453U CN 210014453 U CN210014453 U CN 210014453U CN 201920175306 U CN201920175306 U CN 201920175306U CN 210014453 U CN210014453 U CN 2100144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outlet
outlet frame
shell
indoor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7530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婷
成汝振
张德明
王佳林
郝本华
王珂
徐中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7530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144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144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144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柜式空调室内机。该柜式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送风组件、出风框部件和驱动装置。机壳的周壁形成有机壳进风口,且其顶部形成有顶部开口。送风组件配置为从机壳进风口的周围环境吸入环境空气并促使空气向顶部开口流动。出风框部件设置为可绕一位于机壳后部的定轴转动,其包括形成有风道的出风框,用于接收自送风组件吹出的气流。驱动装置配置为驱动出风框部件在其出风框的出风口被显露于顶部开口上方的打开位置和完全处于机壳内的闭合位置之间转动。驱动装置包括齿轮、与齿轮驱动连接的电机以及用于安装电机的基座。出风框部件还包括与出风框固定连接并形成有用于与齿轮啮合的弧形齿条的限位件,以限定出风框的运动路径。

Description

柜式空调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柜式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顶部开设有出风口的柜式空调室内机存在重心高、整机稳定性差,风机不工作时灰尘易通过出风口进入空调内部,不仅影响人体健康还会降低空调性能。现有技术中为克服上述问题存在在机壳内设置可接收从风机吹出的气流并将气流向室内环境导出或关闭出风口的出风框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出风框运动稳定的柜式空调室内机。
本实用新型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避免出风框外表面产生冷凝水。
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提高气体的流动速率。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柜式空调室内机,包括:
机壳,其周壁形成有机壳进风口,且其顶部形成有顶部开口;
送风组件,配置为从所述机壳进风口的周围环境吸入环境空气并促使空气向所述顶部开口流动;
出风框部件,设置为可绕一位于所述机壳后部的定轴转动,其包括形成有风道的出风框,用于接收自所述送风组件吹出的气流;和
驱动装置,配置为驱动所述出风框部件在其出风框的出风口被显露于所述顶部开口上方的打开位置和完全处于所述机壳内的闭合位置之间转动;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齿轮、与所述齿轮驱动连接的电机以及用于安装所述电机的基座;且
所述出风框部件还包括与所述出风框固定连接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形成有用于与所述齿轮啮合的弧形齿条,以限定所述出风框的运动路径。
可选地,所述限位件包括:
安装板,设置为与所述出风框固定连接;
所述弧形齿条,设置为自所述安装板向靠经所述齿轮的方向延伸,且其垂直于所述安装板的表面形成有齿;以及
肋板,与所述弧形齿条相对设置,并将所述齿轮夹置在其与所述弧形齿条之间;且
所述基座还包括多个转动轴线与所述齿轮的转动轴线平行并与所述基座饰板主体转动连接、分别设置与所述齿轮的前后两侧的滚轮,且所述弧形齿条和肋板设置于前侧滚轮和后侧滚轮之间。
可选地,所述限位件还包括:
上侧限位板,设置为连接所述弧形齿条和肋板的顶端,并在所述出风框部件运动至闭合位置时与所述基座接触配合;和
下侧限位板,设置为连接所述弧形齿条和肋板的底端,并在所述出风框部件运动至打开位置时与所述基座接触配合。
可选地,所述出风框部件还包括:
另一限位件,设置为和所述限位件分别与所述出风框的两个横向侧板固定连接;且所述柜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
另一驱动装置,其齿轮设置为与所述另一限位件的弧形齿条啮合。
可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另一驱动装置的齿轮均设置于所述限位件与所述另一限位件之间。
可选地,所述出风框部件还包括:
顶盖,设置为与所述出风框固定连接,并在所述出风框部件处于闭合位置时关闭所述顶部开口;和/或
两个横向饰板,设置为分别与所述出风框的两个横向侧板固定连接,并覆盖部分所述限位件。
可选地,当所述出风框部件包括所述顶盖时,所述顶盖与所述出风框留有间隙;和/或
当所述出风框部件包括所述两个横向饰板时,所述两个横向饰板与所述出风框留有间隙。
可选地,当所述出风框部件包括所述顶盖和两个横向饰板时,每个所述横向饰板包括:
饰板主体,与所述出风框固定连接;和
翻边,设置为自所述饰板主体的顶部向远离所述出风框的方向延伸,且所述顶盖设置为与所述翻边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柜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
壳体,其底壁和顶壁分别形成有进风开口和出风开口;
连通风道,其进风口设置为与所述进风开口对接,其出风口设置为被罩设在所述出风框的风道内,且所述进风开口设置为与所述送风组件的气流出口对接;其中
所述出风框在处于打开位置时其出风口显露于所述出风开口的上方,在处于闭合位置时完全处于所述壳体内;且
所述定轴和所述驱动装置均设置为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出风框部件还包括:
密封圈,固定于所述出风框的进风口处,配置为当所述出风框部件处于所述打开位置时密封所述出风框与所述连通风道之间的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柜式空调室内机将形成有弧形齿条的限位件固定于出风框、将电机固定于机壳,相比于将弧形齿条固定于机壳、电机固定于出风框,避免了因电机本身的振动与出风框的窜动叠加而加剧齿轮振动,进而提高了出风框运动的稳定性,延长了齿轮和弧形齿条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出风框顶部和横向两侧分别间隔地设置有顶盖和两个横向饰板,可在出风框与顶盖、横向饰板之间形成空腔格温带,避免环境空气直接接触出风框而在出风框的外表面产生冷凝水。
进一步地,本申请的发明人创造性地将出风框设计成其在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运动的过程中始终将连通风道的出风口罩射在其风道内,使气流不间断地流过送风风道和出风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具有可动出风框的柜式空调室内机气体流动速率较低、整机结构不紧凑、噪音较大的技术难题,提高了空调出风效果和用户体验。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柜式空调室内机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2是图1中导风构件的示意性剖视图,其中出风框部件处于打开位置;
图3是图1中导风构件的示意性剖视图,其中出风框部件处于闭合位置;
图4是图2中出风框部件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5是图4所示的出风框部件的示意性爆炸视图;
图6是图5中限位件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7是图2中驱动装置的示意性爆炸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柜式空调室内机100的示意性剖视图。参见图1,柜式空调室内机100可包括开设有机壳进风口和机壳出风口的机壳110、设置于机壳110内的送风组件、以及设置于送风组件的进风流路上的换热组件。
机壳110可由底座和设置于底座上的机身围成,机身可包括前面板、导流延伸板115、两个横向侧板以及后背板。其中机壳进风口可形成于后背板。导流延伸板115可设置于前面板的下方,机壳出风口可包括由导流延伸板115的顶端与前面板的底端围成的下部出风口116。
送风组件可配置为从机壳进风口的周围环境吸入环境空气并促使空气向机壳出风口流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送风组件可包括离心风机121和离心风机122、用于容纳并支撑离心风机121和离心风机122的风道主体123、两个风道护板和出风框130。
离心风机121和离心风机122可均为横置的双吸式离心风机。离心风机121可配置为向上送风。离心风机122可设置于离心风机121的下方且配置为向下送风。
风道主体123可形成有两个互相隔离且反向延伸的风道部。每个风道部均包括与一个离心风机的蜗壳外壁形配的容置段和将该离心风机吹出的气流导出的导流段。其中每个风道部的两个横向侧壁对应风机进风口的位置处分别形成有一个气流入口。上侧风道部的顶端和下侧风道部的底端各形成有一个气流出口。
出风框130可设置于风道主体123的下方,并与下侧风道部连通,以将离心风机122吹出的气流导向下部出风口116。在一些实施例中,出风框130的顶部周缘处可形成有环状导流槽,用于收集自风道主体123123流下的冷凝水。
两个风道护板可设置于风道主体123的横向两侧,并与风道主体123共同围成离心风机121和离心风机122的回风通道。室内换热器140可设置于回风通道内。
图2是图1中导风构件的示意性剖视图,其中出风框部件220处于打开位置;图3是图1中导风构件的示意性剖视图,其中出风框部件220处于闭合位置。参见图2和图3,空调室内机100还可包括导风构件200,用于接收由风道主体123的上侧风道部吹出的气流并将该气流经由前面板、两个横向侧板及后背板围成的顶部开口导向室内环境。
导风构件200可包括底壁和顶壁分别开设有进风开口2111和出风开口2112的壳体210、固定于壳体210内且进风口与进风开口2111对接的连通风道230、出风框部件220、以及用于驱动出风框部件220在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转动的驱动装置。其中壳体210的进风开口2111可设置为与上侧风道部的气流出口对接。
图4是图2中出风框部件220的示意性侧视图;图5是图4所示的出风框部件220的示意性爆炸视图。参见图4和图5,出风框部件220可包括形成有风道的出风框221,用于接收自连通风道230吹出的气流。出风框221可设置为将连通风道230的出风口罩设在其风道内,当出风框221运动至打开位置时,出风框221的出风口经由壳体210的出风开口2112及机壳110的顶部开口显露于机壳110的上方,与上侧风道部、连通风道230共同形成连续的导风通道,将气流向前导出;当出风框221运动至闭合位置时,出风框221完全处于壳体210内,以在空调不工作时降低整机重心。
在一些实施例中,出风框部件220还可包括固定于出风框221的进风口处的密封圈225,以在出风框221处于打开位置时密封出风框221与连通风道230之间的间隙。
出风框部件220可设置为绕一固定于壳体210后部的定轴转动。定轴可位于出风框221的风道后侧,以增大出风框221的风道绕定轴旋转的转动半径,进而减小出风框221处于打开位置时与连通风道230之间的间隙,进而减小导风构件200的整体尺寸。
连通风道230可设置为自下向上并向前延伸,以进一步减小出风框221处于打开位置时与连通风道230之间的间隙。
图7是图2中驱动装置的示意性爆炸视图。参见图7,驱动装置可包括齿轮241、与齿轮241驱动连接的电机242、固定电机242的安装盒243。出风框部件220还可包括与出风框221固定连接的限位件222。限位件222形成有用于与齿轮241啮合的弧形齿条2222,以限定出风框221的运动路径。
本实用新型的柜式空调室内机100将形成有弧形齿条2222的限位件222固定于出风框221、将电机242固定于壳体210,相比于将弧形齿条2222固定于壳体210、电机242固定于出风框221,避免了因电机242本身的振动与出风框221的窜动叠加而加剧齿轮241振动,进而提高了出风框221运动的稳定性,延长了齿轮241和弧形齿条2222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避免因出风框221受热膨胀使齿轮241与弧形齿条2222咬合过量甚至卡死现象的发生,出风框221与定轴配合的枢转孔可设置为可相对于定轴在定轴的径向方向上窜动,以实现弧形齿条2222位置的自动调节。
图6是图5中限位件222的示意性侧视图。参见图6,限位件222可包括用于与出风框221固定连接的安装板2221和弧形齿条2222。弧形齿条2222可设置为自安装板2221向靠经齿轮241的方向延伸,且其垂直于安装板2221的表面形成有齿。
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件222还可包括肋板2223。肋板2223可与弧形齿条2222相对设置,并将齿轮241夹置在其与弧形齿条2222之间。基座可形成有向限位件222延伸的防脱止挡和防卡止挡。弧形齿条2222和肋板2223可设置于防脱止挡和防卡止挡之间,以防止齿轮241与弧形齿条2222脱离啮合关系或齿轮241与弧形齿条2222咬合过量。
防脱止挡和防卡止挡可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滚轮2432。每个滚轮2432的转动轴线可与齿轮241的转动轴线平行,并与对应的止挡转动连接,以减小出风框221的运动阻力。
限位件222还可包括连接弧形齿条2222和肋板2223的顶端的上侧限位板2224以及连接弧形齿条2222和肋板2223的底端的下侧限位板2225。基座还可形成有自安装齿轮241的安装孔的顶部周缘处和底部周缘处向靠近限位件222的方向拱起的挡板2431。上侧限位件222可配置为在出风框221运动至闭合位置时与挡板2431接触配合,以避免出风框221向下转动过位。下侧限位件222可配置为在出风框221运动至打开位置时与挡板2431接触配合,以避免出风框221向上转动过位。
在本实用新型中,限位件222和驱动装置的数量优选为两个,以进一步提高出风框221运动的稳定性。两个限位件222分别与出风框221的两个横向侧板固定连接。每个驱动装置的齿轮241设置为与一个限位件222的弧形齿条2222啮合。
两个驱动装置的齿轮241可均设置于两个限位件222之间,即每个限位件222的弧形齿条2222均向靠近另一限位件222的方向延伸,以避免灰尘落入齿间增加运动阻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出风框部件220还可包括两个横向饰板223。每个横向饰板223可与出风框221的一个横向侧板固定连接,并覆盖部分限位件222,以进一步避免灰尘落入齿间增加运动阻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出风框部件220还可包括顶盖224。顶盖224可设置为与出风框221固定连接,并在出风框221处于闭合位置时关闭机壳110的顶部开口,防止灰尘落入机壳110内。
每个横向侧板可包括饰板主体2231和翻边2232。其中饰板主体2231可设置为与出风框221的一个横向侧板固定连接并覆盖部分限位件222。翻边2232可设置为自饰板主体2231的顶部向远离出风框221的方向延伸,并与出风框221卡固。顶盖224可设置为与翻边2232卡固,以提高顶盖224的稳定性并避免顶盖224鼓凸。
顶盖224和两个横向饰板223可与出风框221留有间隔,以在出风框221与顶盖224、横向饰板223之间形成空腔格温带,避免环境空气直接接触出风框221而在出风框221的外表面产生冷凝水。空腔内还可设置隔热垫,以进一步避免出风框221的外表面产生冷凝水。
在一些实施例中,出风框部件220还可包括设置于出风框221的出风口处的横摆叶组226和竖摆叶组227,用于分别在竖直方向上和横向方向上调节气流的流动方向。其中,横摆叶组226可设置于竖摆叶组227的前侧。
柜式空调室内机100还可包括分别设置于送风组件的横向两侧的四根立柱。立柱的底部可设置为与底座固定连接,前面板、两个横向侧板和后背板可合围于四根立柱。
两个风道护板出风框130可设置为与风道主体123紧固连接。风道主体123可设置为穿过两个风道护板与四根立柱紧固连接,以使送风组件稳定可靠地固定在机壳110内。壳体210可设置为与四根立柱紧固连接。
空调室内机100还可包括设置于送风组件下方的新风装置170和主控板。新风装置170可将室外空气引入回风通道内,再通过离心风机吹送至室内环境,以提高室内的空气质量。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另一实施例,该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导风构件200不包括壳体210,定轴、驱动装置可直接固定于机壳110,连通风道230可与风道主体123制成一体件。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柜式空调室内机,包括:
机壳,其周壁形成有机壳进风口,且其顶部形成有顶部开口;
送风组件,配置为从所述机壳进风口的周围环境吸入环境空气并促使空气向所述顶部开口流动;
出风框部件,设置为可绕一位于所述机壳后部的定轴转动,其包括形成有风道的出风框,用于接收自所述送风组件吹出的气流;和
驱动装置,配置为驱动所述出风框部件在其出风框的出风口被显露于所述顶部开口上方的打开位置和完全处于所述机壳内的闭合位置之间转动;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齿轮、与所述齿轮驱动连接的电机以及用于安装所述电机的基座;且
所述出风框部件还包括与所述出风框固定连接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形成有用于与所述齿轮啮合的弧形齿条,以限定所述出风框的运动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柜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
安装板,设置为与所述出风框固定连接;
所述弧形齿条,设置为自所述安装板向靠经所述齿轮的方向延伸,且其垂直于所述安装板的表面形成有齿;以及
肋板,与所述弧形齿条相对设置,并将所述齿轮夹置在其与所述弧形齿条之间;且
所述基座还包括多个转动轴线与所述齿轮的转动轴线平行并与所述基座饰板主体转动连接、分别设置与所述齿轮的前后两侧的滚轮,且所述弧形齿条和肋板设置于前侧滚轮和后侧滚轮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柜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还包括:
上侧限位板,设置为连接所述弧形齿条和肋板的顶端,并在所述出风框部件运动至闭合位置时与所述基座接触配合;和
下侧限位板,设置为连接所述弧形齿条和肋板的底端,并在所述出风框部件运动至打开位置时与所述基座接触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柜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框部件还包括:
另一限位件,设置为和所述限位件分别与所述出风框的两个横向侧板固定连接;且所述柜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
另一驱动装置,其齿轮设置为与所述另一限位件的弧形齿条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柜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另一驱动装置的齿轮均设置于所述限位件与所述另一限位件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柜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框部件还包括:
顶盖,设置为与所述出风框固定连接,并在所述出风框部件处于闭合位置时关闭所述顶部开口;和/或
两个横向饰板,设置为分别与所述出风框的两个横向侧板固定连接,并覆盖部分所述限位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柜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出风框部件包括所述顶盖时,所述顶盖与所述出风框留有间隙;和/或
当所述出风框部件包括所述两个横向饰板时,所述两个横向饰板与所述出风框留有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柜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出风框部件包括所述顶盖和两个横向饰板时,每个所述横向饰板包括:
饰板主体,与所述出风框固定连接;和
翻边,设置为自所述饰板主体的顶部向远离所述出风框的方向延伸,且所述顶盖设置为与所述翻边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柜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柜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
壳体,其底壁和顶壁分别形成有进风开口和出风开口;
连通风道,其进风口设置为与所述进风开口对接,其出风口设置为被罩设在所述出风框的风道内,且所述进风开口设置为与所述送风组件的气流出口对接;其中
所述出风框在处于打开位置时其出风口显露于所述出风开口的上方,在处于闭合位置时完全处于所述壳体内;且
所述定轴和所述驱动装置均设置为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柜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框部件还包括:
密封圈,固定于所述出风框的进风口处,配置为当所述出风框部件处于所述打开位置时密封所述出风框与所述连通风道之间的间隙。
CN201920175306.9U 2019-01-31 2019-01-31 柜式空调室内机 Active CN2100144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75306.9U CN210014453U (zh) 2019-01-31 2019-01-31 柜式空调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75306.9U CN210014453U (zh) 2019-01-31 2019-01-31 柜式空调室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14453U true CN210014453U (zh) 2020-02-04

Family

ID=69312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75306.9U Active CN210014453U (zh) 2019-01-31 2019-01-31 柜式空调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1445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56281A1 (zh) * 2019-01-31 2020-08-06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柜式空调室内机
WO2020156244A1 (zh) * 2019-01-31 2020-08-06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柜式空调室内机
CN112484198A (zh) * 2020-12-01 2021-03-12 哈尔滨蜜国郎物业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新风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56281A1 (zh) * 2019-01-31 2020-08-06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柜式空调室内机
WO2020156244A1 (zh) * 2019-01-31 2020-08-06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柜式空调室内机
CN112484198A (zh) * 2020-12-01 2021-03-12 哈尔滨蜜国郎物业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新风系统
CN112484198B (zh) * 2020-12-01 2022-01-18 广州朗思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新风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014453U (zh) 柜式空调室内机
CN108800328B (zh) 柜式空调室内机
CN210014454U (zh) 柜式空调室内机
CN208416988U (zh) 送风组件及具有该送风组件的柜式空调室内机
CN210399178U (zh) 柜式空调室内机
EP2716984A1 (en) Outdoor unit for air conditioner
CN211177114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3019964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09877129U (zh) 柜式空调室内机
CN102022786A (zh) 一体式空调器
CN209877130U (zh) 柜式空调室内机
CN100374785C (zh) 整体式空调器
CN112902326A (zh) 无叶冷风扇
CN209877135U (zh) 柜式空调室内机
CN209819697U (zh) 柜式空调室内机
CN108533511A (zh) 送风组件及具有该送风组件的柜式空调室内机
CN208918866U (zh) 送风组件及具有该送风组件的柜式空调室内机
CN210292085U (zh) 柜式空调室内机
CN210399158U (zh) 柜式空调器室内机
CN111503735A (zh) 柜式空调室内机
CN209689064U (zh) 空调室内机
CN105135526B (zh) 立式空调器
CN110762625A (zh) 空调器
CN208936417U (zh) 新风模块及空调器室内机
CN208418978U (zh) 柜式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