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09779U - 一种脱硫尾气相变除尘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脱硫尾气相变除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09779U
CN210009779U CN201920477849.6U CN201920477849U CN210009779U CN 210009779 U CN210009779 U CN 210009779U CN 201920477849 U CN201920477849 U CN 201920477849U CN 210009779 U CN210009779 U CN 2100097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il gas
gas phase
demister
dust removal
desulfuriz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7784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可刚
郑燕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NANHUA ANTICORROSION EQUIPM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NANHUA ANTICORROSION EQUIPM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NANHUA ANTICORROSION EQUIPM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NANHUA ANTICORROSION EQUIPM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7784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097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097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097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 Separation Of Particles Using Liqui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尘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脱硫尾气相变除尘装置。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脱硫时气体冷却会产生结露现象,这不仅会使布袋表面结垢、堵塞,而且会腐蚀结构材料,并且脱硫成本过高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循环槽(1),所述的循环槽(1)的中部与下部都通过连接管(2)连接有除尘塔(3),除尘塔的底部通过管路、泵连接有环形逆同双向喷头(4),环形逆同双向喷头设在冲击喷淋塔(5)内,冲进喷淋塔设在循环槽的上部,循环槽底部设有排污口(6)。

Description

一种脱硫尾气相变除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尘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脱硫尾气相变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锅炉尾气碱法脱硫工艺后,排放尾气粉尘浓度仍在400mg/m3、甚至更高,如不经过除尘处理,以100000NM3/h锅炉烟气排放量计,每小时向大气中排放粉尘达40kg,既污染大气,也未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目前布袋除尘与电除尘应用较多、技术成熟。但布袋除尘,对于湿烟气,特别是含尘烟气中含SO3时,气体冷却会产生结露现象,这不仅会使布袋表面结垢、堵塞,而且会腐蚀结构材料。电除尘的高投入、高运行费用使企业很难承受。特别是针对已有系统的改造,增设的设备、场地等受限于烟道系统的改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脱硫尾气相变除尘装置,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脱硫时气体冷却会产生结露现象,这不仅会使布袋表面结垢、堵塞,而且会腐蚀结构材料,并且脱硫成本过高等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脱硫尾气相变除尘装置,包括循环槽,所述的循环槽的中部与下部都通过连接管连接有除尘塔,除尘塔的底部通过管路、泵连接有环形逆同双向喷头,环形逆同双向喷头设在冲击喷淋塔内,冲进喷淋塔设在循环槽的上部,循环槽底部设有排污口。本实用新型的烟气进入冲击喷淋塔,先与环形逆同双向喷头逆向喷射液撞击,调节喷射液流量,可控制气液界面泡沫柱高度,进行降温、除尘。后烟气与同向喷射液接触,通过烟气流动和喷射液动能混合叠加后的混合液体冲入一定深度的液体中,实现驻波区气液的充分混合和传质,烟气中的细颗粒粉尘、溶解盐(硫酸盐、亚硫酸盐)等连同喷射液,冲入水循环池得到相变净化。循环槽与除尘塔中下部相连通,使循环槽兼具沉淀池作用,有效减少设备占用场地。根据系统不同工序的防腐要求,可选择不同的防腐材料(如金属、非金属、复合材料等),防腐性能好、设备使用寿命长。
作为优选,所述的除尘塔内设有除雾器,除雾器的上方设有旋流除雾器,旋流除雾器的下方以及除雾器的上下方都设有水喷头,水喷头连接水泵,除尘塔的顶部连接有引风机。经过冲击喷淋洗涤后的烟气进入高效除尘塔,先经过除雾器除去大的雾滴,然后进入塔顶多级旋流除雾器。旋流除雾器内设置的旋流板使烟气在气动力的作用下旋转起来。并形成气液两相的剧烈旋转和扰动,使烟气中的细小液滴、细微粉尘颗粒等微小颗粒相互碰撞团聚凝结成大颗粒。在气动力的作用下,使烟气向外离心运动,聚合形成大颗粒与筒壁碰撞,被筒壁液膜捕获吸收,经过冲洗水定期冲洗实现高效除尘除雾。水喷头的喷射方向朝向除雾器或者旋流除雾器。旋流除雾器旋流板采用新型防腐复合材料制作,表面经特殊处理后光滑并有自润性,使叶片的表面上不易积灰结垢,且易冲洗,可以大大减少除雾器冲洗频率,减少冲洗水使用量,在确保除雾器低阻运行下解决叶片积灰结垢后造成除雾器阻力增加及烟气带水等现象。
作为优选,所述的环形逆同双向喷头包括有环形体,环形体的外圆设有槽口,槽口的上下边缘都设有向外倾斜的喷射通道。环形逆、同双向喷头可分别调控逆向、同向喷射流量,匹配烟气量及尘含量(或溶解盐等),优化系统阻损。当烟气中含有SO2,喷淋液中可添加脱硫液,在降温、除尘同时进行脱硫处理。
作为优选,所述的槽口的中部设有可将上下边缘喷射通道分隔开的导流分隔层,喷射通道的内端设有导流弧形板,喷射通道的一侧开有侧喷射通道。导流分隔层可以使得上下两层的喷射通道不会被互相影响。导流弧形板可以使得喷射通道喷射液体时的发散效果更好。
作为优选,所述的除雾器的下方设有盘管,盘管分别连接有进液口、出液口,盘管的内侧设有若干导流板,导流板向下倾斜,导流板的上表面为弧形。利用导流板可以将除雾器、旋流除雾器滴下的液体可以通过导流板向除尘塔中心集中,从而对尾气烟气进行密集处理。
作为优选,所述的盘管为多层,每一层的导流板螺旋排布,并且下层的导流板长度大于上层的导流板长度。导流板螺旋排布,可以使得滴下的液体有个旋流的作用,并且下层的导流板长度大于上层的导流板长度,而且上下层导流板交错分布,使得尾气烟气被处理的更加均匀。
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冲击喷淋洗涤与多级旋流除尘工艺技术的组合,除尘高效稳定,除尘效率≥95%,系统阻损较小,在500-1000Pa,装置工艺高效、经济,机构简单,运行简便,有效降低了运行成本和能耗,更好的实现了环境保护。可在类同的烟气除尘系统应用,如有色冶炼、钢铁、煤化工等领域的除尘,结构简单呐、合理。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环形逆同双向喷头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循环槽1、连接管2、除尘塔3、环形逆同双向喷头4、冲击喷淋塔5、排污口6、除雾器7、旋流除雾器8、水喷头9、引风机10、环形体11、槽口12、喷射通道13、导流分隔层14、导流弧形板15、侧喷射通道16、盘管17、进液口18、出液口19、导流板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本例的一种脱硫尾气相变除尘装置,如图1,包括循环槽1,循环槽的中部与下部都通过连接管2连接有除尘塔3,除尘塔的底部通过管路、泵连接有环形逆同双向喷头4,环形逆同双向喷头设在冲击喷淋塔5内,冲进喷淋塔设在循环槽的上部,循环槽底部设有排污口6。除尘塔内设有除雾器7,除雾器的上方设有旋流除雾器8,旋流除雾器的下方以及除雾器的上下方都设有水喷头9,水喷头连接水泵,除尘塔的顶部连接有引风机10。如图2,环形逆同双向喷头4包括有环形体11,环形体的外圆设有槽口12,槽口的上下边缘都设有向外倾斜的喷射通道13。槽口12的中部设有可将上下边缘喷射通道13分隔开的导流分隔层14,喷射通道13的内端设有导流弧形板15,喷射通道的一侧开有侧喷射通道16。除雾器的下方设有盘管17,盘管分别连接有进液口18、出液口19,盘管的内侧设有若干导流板20,导流板向下倾斜,导流板的上表面为弧形。盘管17为多层,每一层的导流板20螺旋排布,并且下层的导流板长度大于上层的导流板长度。
使用时尾气烟气进入冲击喷淋塔5,与环形逆同双向喷头4喷射液接触,混合液体冲入循环槽1内一定深度的水液中,实现一级的降温、除尘、脱硫等功效。沉淀通过排污口6进行定期排污。后烟气经连接管2进入除尘塔3,先经过除雾器7,然后进入塔顶多级旋流除雾器8,实现二级除尘、脱硫等功效。后烟气经引风机10去系统烟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之中。

Claims (6)

1.一种脱硫尾气相变除尘装置,包括循环槽(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槽(1)的中部与下部都通过连接管(2)连接有除尘塔(3),除尘塔的底部通过管路、泵连接有环形逆同双向喷头(4),环形逆同双向喷头设在冲击喷淋塔(5)内,冲击喷淋塔设在循环槽的上部,循环槽底部设有排污口(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硫尾气相变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尘塔(3)内设有除雾器(7),除雾器的上方设有旋流除雾器(8),旋流除雾器的下方以及除雾器的上下方都设有水喷头(9),水喷头连接水泵,除尘塔的顶部连接有引风机(1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脱硫尾气相变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逆同双向喷头(4)包括有环形体(11),环形体的外圆设有槽口(12),槽口的上下边缘都设有向外倾斜的喷射通道(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脱硫尾气相变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槽口(12)的中部设有可将上下边缘喷射通道(13)分隔开的导流分隔层(14),喷射通道(13)的内端设有导流弧形板(15),喷射通道的一侧开有侧喷射通道(16)。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脱硫尾气相变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雾器(7)的下方设有盘管(17),盘管分别连接有进液口(18)、出液口(19),盘管的内侧设有若干导流板(20),导流板向下倾斜,导流板的上表面为弧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脱硫尾气相变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盘管(17)为多层,每一层的导流板(20)螺旋排布,并且下层的导流板长度大于上层的导流板长度。
CN201920477849.6U 2019-04-10 2019-04-10 一种脱硫尾气相变除尘装置 Active CN2100097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77849.6U CN210009779U (zh) 2019-04-10 2019-04-10 一种脱硫尾气相变除尘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77849.6U CN210009779U (zh) 2019-04-10 2019-04-10 一种脱硫尾气相变除尘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09779U true CN210009779U (zh) 2020-02-04

Family

ID=693147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77849.6U Active CN210009779U (zh) 2019-04-10 2019-04-10 一种脱硫尾气相变除尘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0977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31097A (zh) * 2021-09-07 2021-12-03 河北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载气组分影响调控水汽环境促进细颗粒长大的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31097A (zh) * 2021-09-07 2021-12-03 河北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载气组分影响调控水汽环境促进细颗粒长大的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461319B2 (ja) スピン交換結合の超清浄脱硫除塵一体化システム及びその脱硫除塵方法
CN202569944U (zh) 旋流气动涡流脱硫乳化器和文丘里管涡流乳化脱硫塔
CN203123767U (zh) 一种复合式除尘器
CN204865480U (zh) 一种高效脱硫、脱硝、除尘及节水一体化工艺系统
CN202654927U (zh) 旋流整流气液吸收塔
CN203123814U (zh) 一种具有防堵塞结构的烟气脱硫系统
CN210009779U (zh) 一种脱硫尾气相变除尘装置
CN206965497U (zh) 一种湿法脱硫脱硝除尘装置
CN201329248Y (zh) 具有扰流环装置的喷淋塔
CN106237825A (zh) 扰流捕捉器及一种湿法烟气脱硫除尘吸收塔
CN204637887U (zh) 多级多气旋除雾除尘装置
CN108043192B (zh) 一种炉后污染物脱除系统
CN210410179U (zh) 一种烟气处理系统
CN201493049U (zh) 一种废气净化装置
CN208990525U (zh) 一种高效陶瓷烟气处理装置
CN114832587B (zh) 一种冲渣水脱硫系统
CN215610534U (zh) 一种高炉冲渣水高效脱硫装置
CN110180366A (zh) 一种烟气处理系统
CN105289181B (zh) 一种低阻风冷滴型管式除雾器及其除雾方法
CN102274688A (zh) 多级喷雾高效吸收装置
CN105289182B (zh) 一种低阻风冷椭圆管式除雾器及其除雾方法
CN202052470U (zh) 一种锅炉烟气脱硫装置
CN104874252A (zh) 多级多气旋除雾除尘装置
CN212327925U (zh) 挂膜式异向气动旋流装置
CN205145880U (zh) 一种风冷翼型椭圆管式除雾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