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07412U - 一种智能微电网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微电网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07412U
CN210007412U CN201921061310.9U CN201921061310U CN210007412U CN 210007412 U CN210007412 U CN 210007412U CN 201921061310 U CN201921061310 U CN 201921061310U CN 210007412 U CN210007412 U CN 2100074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generation
photovoltaic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nd power
driving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6131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仇飞
唐浩
陈方琪
潘安琪
赵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Xiaozhu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Xiaozhu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Xiaozhu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Xiaozhu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2106131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074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074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0741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6Power conversion electric or electronic aspects

Landscapes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微电网控制装置,包括光伏发电组件和风力发电组件,光伏发电组件的输出端与光伏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风力发电组件的输出端与风力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本实用新型智能微电网控制装置,风力发电组件可充分利用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组件可充分利用太阳光发电,其利用率高,微电网检测单元对储能单元内存储的电能进行检测,当储能单元内存储的电能足够负载使用时,通过第二控制单元控制储能单元向负载供电,此时进入孤网模式,当储能单元内存储的电能不够负载使用时,通过第一控制单元控制电网系统向负载供电,此时进入并网模式,通过该智能微电网控制装置,可有效实现并网模式与孤网模式的切换,使用安全可靠且便利。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微电网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电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微电网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微电网系统是一种包括分布式发电装置、储能装置及负载,且具有一定调节和控制能力的小型配电子网,微电网系统既可接入市网系统进行并网模式,也可以以孤网模式运行。微电网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以及分布式发电的发展,是对大电网的有益补充,如何保证微电网在并网模式和孤网模式之间有效的切换,一直以来是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所关注的问题,因此,急需一种智能微电网控制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微电网控制装置,风力发电组件可充分利用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组件可充分利用太阳光发电,其利用率高,通过该智能微电网控制装置,可有效实现并网模式与孤网模式的切换,使用安全可靠且便利,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微电网控制装置,包括光伏发电组件和风力发电组件,所述光伏发电组件的输出端与光伏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风力发电组件的输出端与风力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光伏控制器和风力控制器的输出端均与储能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储能单元的输出端与微电网检测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储能单元的输出端还分别与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二控制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二控制单元的输入端均与微电网检测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电网系统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电网系统的输出端与负载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负载的输入端与第二控制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光伏发电组件包括支撑板、固定台、第一驱动电机、支撑导向柱和光伏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安装有固定台,所述固定台内嵌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光伏板,所述光伏板的下表面分布有平行排列的支撑导向柱,所述支撑导向柱安装在固定台上。
优选的,所述固定台的上表面开设有供支撑导向柱运动的环形导向滑槽。
优选的,所述风力发电组件包括基座、塔架、偏航组件、机舱和旋转叶片,所述基座上安装有塔架,所述塔架通过偏航组件连接有机舱,所述机舱的一端安装有旋转叶片。
优选的,所述偏航组件包括第二驱动电机、偏航旋转台和风速风向传感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内嵌在塔架的上端,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偏航旋转台,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还与风速风向传感器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智能微电网控制装置,通过风速风向传感器实时检测当前的风速风向,通过第二驱动电机驱动偏航旋转台旋转进而带动机舱和旋转叶片同步旋转,使风力发电组件可充分利用风力发电,其利用率高,同时通过第一驱动电机驱动光伏板在支撑导向柱的支撑导向作用下旋转,使光伏板可始终追随太阳光,使光伏发电组件可充分利用太阳光发电,其利用率高。
2、本实用新型智能微电网控制装置,光伏发电组件用于产生光电能源,并将产生的电能通过光伏控制器输送至储能单元内存储,风力发电组件用于产生风电能源,并将产生的电能通过风力控制器输送至储能单元内存储,之后微电网检测单元对储能单元内存储的电能进行检测,当储能单元内存储的电能足够负载使用时,微电网检测单元向第二控制单元发送信息,通过第二控制单元控制储能单元向负载供电,此时进入孤网模式,当储能单元内存储的电能不够负载使用时,微电网检测单元向第一控制单元发送信息,通过第一控制单元控制电网系统向负载供电,此时进入并网模式,通过该智能微电网控制装置,可有效实现并网模式与孤网模式的切换,使用安全可靠且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微电网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风力发电组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偏航组件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光伏发电组件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台的剖面俯视图。
图中:1、光伏发电组件;11、支撑板;12、固定台;121、环形导向滑槽;13、第一驱动电机;14、支撑导向柱;15、光伏板;2、风力发电组件;21、基座;22、塔架;23、偏航组件;231、第二驱动电机;232、偏航旋转台;233、风速风向传感器;24、机舱;25、旋转叶片;3、光伏控制器;4、风力控制器;5、储能单元;6、微电网检测单元;7、第一控制单元;8、第二控制单元;9、电网系统;10、负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一种智能微电网控制装置,包括光伏发电组件1和风力发电组件2,光伏发电组件1的输出端与光伏控制器3的输入端电连接,风力发电组件2的输出端与风力控制器4的输入端电连接,光伏控制器3和风力控制器4的输出端均与储能单元5的输入端电连接,储能单元5的输出端与微电网检测单元6的输入端电连接,储能单元5的输出端还分别与第一控制单元7和第二控制单元8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一控制单元7和第二控制单元8的输入端均与微电网检测单元6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一控制单元7的输出端与电网系统9的输入端电连接,电网系统9的输出端与负载10的输入端电连接,负载10的输入端与第二控制单元8的输出端电连接,光伏发电组件1用于产生光电能源,并将产生的电能通过光伏控制器3输送至储能单元5内存储,风力发电组件2用于产生风电能源,并将产生的电能通过风力控制器4输送至储能单元5内存储,之后微电网检测单元6对储能单元5内存储的电能进行检测,当储能单元5内存储的电能足够负载10使用时,微电网检测单元6向第二控制单元8发送信息,通过第二控制单元8控制储能单元5向负载10供电,此时进入孤网模式,当储能单元5内存储的电能不够负载10使用时,微电网检测单元6向第一控制单元7发送信息,通过第一控制单元7控制电网系统9向负载10供电,此时进入并网模式,通过该智能微电网控制装置,可有效实现并网模式与孤网模式的切换,使用安全可靠且便利。
请参阅图2-3,风力发电组件2包括基座21、塔架22、偏航组件23、机舱24和旋转叶片25,基座21上安装有塔架22,塔架22通过偏航组件23连接有机舱24,机舱24的一端安装有旋转叶片25,偏航组件23包括第二驱动电机231、偏航旋转台232和风速风向传感器233,第二驱动电机231内嵌在塔架22的上端,第二驱动电机231的输出轴连接有偏航旋转台232,第二驱动电机231还与风速风向传感器233电连接,通过风速风向传感器233实时检测当前的风速风向,通过第二驱动电机231驱动偏航旋转台232旋转进而带动机舱24和旋转叶片25同步旋转,使风力发电组件2可充分利用风力发电,其利用率高。
请参阅图4-5,光伏发电组件1包括支撑板11、固定台12、第一驱动电机13、支撑导向柱14和光伏板15,支撑板11的上表面安装有固定台12,固定台12内嵌有第一驱动电机13,第一驱动电机13的输出轴连接有光伏板15,光伏板15的下表面分布有平行排列的支撑导向柱14,支撑导向柱14安装在固定台12上,固定台12的上表面开设有供支撑导向柱14运动的环形导向滑槽121,通过第一驱动电机13驱动光伏板15在支撑导向柱14的支撑导向作用下旋转,使光伏板15可始终追随太阳光,使光伏发电组件1可充分利用太阳光发电,其利用率高。
工作原理:通过风速风向传感器233实时检测当前的风速风向,通过第二驱动电机231驱动偏航旋转台232旋转进而带动机舱24和旋转叶片25同步旋转,使风力发电组件2可充分利用风力发电,其利用率高,同时通过第一驱动电机13驱动光伏板15在支撑导向柱14的支撑导向作用下旋转,使光伏板15可始终追随太阳光,使光伏发电组件1可充分利用太阳光发电,其利用率高,光伏发电组件1用于产生光电能源,并将产生的电能通过光伏控制器3输送至储能单元5内存储,风力发电组件2用于产生风电能源,并将产生的电能通过风力控制器4输送至储能单元5内存储,之后微电网检测单元6对储能单元5内存储的电能进行检测,当储能单元5内存储的电能足够负载10使用时,微电网检测单元6向第二控制单元8发送信息,通过第二控制单元8控制储能单元5向负载10供电,此时进入孤网模式,当储能单元5内存储的电能不够负载10使用时,微电网检测单元6向第一控制单元7发送信息,通过第一控制单元7控制电网系统9向负载10供电,此时进入并网模式,通过该智能微电网控制装置,可有效实现并网模式与孤网模式的切换,使用安全可靠且便利。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智能微电网控制装置,通过风速风向传感器233实时检测当前的风速风向,通过第二驱动电机231驱动偏航旋转台232旋转进而带动机舱24和旋转叶片25同步旋转,使风力发电组件2可充分利用风力发电,其利用率高,同时通过第一驱动电机13驱动光伏板15在支撑导向柱14的支撑导向作用下旋转,使光伏板15可始终追随太阳光,使光伏发电组件1可充分利用太阳光发电,其利用率高,光伏发电组件1用于产生光电能源,并将产生的电能通过光伏控制器3输送至储能单元5内存储,风力发电组件2用于产生风电能源,并将产生的电能通过风力控制器4输送至储能单元5内存储,之后微电网检测单元6对储能单元5内存储的电能进行检测,当储能单元5内存储的电能足够负载10使用时,微电网检测单元6向第二控制单元8发送信息,通过第二控制单元8控制储能单元5向负载10供电,此时进入孤网模式,当储能单元5内存储的电能不够负载10使用时,微电网检测单元6向第一控制单元7发送信息,通过第一控制单元7控制电网系统9向负载10供电,此时进入并网模式,通过该智能微电网控制装置,可有效实现并网模式与孤网模式的切换,使用安全可靠且便利。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智能微电网控制装置,包括光伏发电组件(1)和风力发电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发电组件(1)的输出端与光伏控制器(3)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风力发电组件(2)的输出端与风力控制器(4)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光伏控制器(3)和风力控制器(4)的输出端均与储能单元(5)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储能单元(5)的输出端与微电网检测单元(6)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储能单元(5)的输出端还分别与第一控制单元(7)和第二控制单元(8)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单元(7)和第二控制单元(8)的输入端均与微电网检测单元(6)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单元(7)的输出端与电网系统(9)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电网系统(9)的输出端与负载(10)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负载(10)的输入端与第二控制单元(8)的输出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微电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发电组件(1)包括支撑板(11)、固定台(12)、第一驱动电机(13)、支撑导向柱(14)和光伏板(15),所述支撑板(11)的上表面安装有固定台(12),所述固定台(12)内嵌有第一驱动电机(13),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3)的输出轴连接有光伏板(15),所述光伏板(15)的下表面分布有平行排列的支撑导向柱(14),所述支撑导向柱(14)安装在固定台(1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微电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台(12)的上表面开设有供支撑导向柱(14)运动的环形导向滑槽(1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微电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发电组件(2)包括基座(21)、塔架(22)、偏航组件(23)、机舱(24)和旋转叶片(25),所述基座(21)上安装有塔架(22),所述塔架(22)通过偏航组件(23)连接有机舱(24),所述机舱(24)的一端安装有旋转叶片(2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微电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航组件(23)包括第二驱动电机(231)、偏航旋转台(232)和风速风向传感器(233),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31)内嵌在塔架(22)的上端,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31)的输出轴连接有偏航旋转台(232),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31)还与风速风向传感器(233)电连接。
CN201921061310.9U 2019-07-08 2019-07-08 一种智能微电网控制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0074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61310.9U CN210007412U (zh) 2019-07-08 2019-07-08 一种智能微电网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61310.9U CN210007412U (zh) 2019-07-08 2019-07-08 一种智能微电网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07412U true CN210007412U (zh) 2020-01-31

Family

ID=69310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61310.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007412U (zh) 2019-07-08 2019-07-08 一种智能微电网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074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75860B (zh) 一种风光结合型的智能追日供电系统
CN109194248A (zh) 一种球状一体式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及方法
CN104682832B (zh) 一种野外营区能源供给系统
CN204633698U (zh) 一种提高光伏发电效率的装置及光伏发电系统
CN204993159U (zh) 基于中央空调排风和太阳能互补发电装置
CN107905952A (zh) 一种风、光和水混合式风力机
CN115085636A (zh) 一种复合协同的发电装置、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203386382U (zh) 风光互补发电实训平台
CN206673871U (zh) 一种太阳能发电储电装置
CN106936372B (zh) 一种风光互补一体式发电结构
CN201918921U (zh) 盘式向日发电装置
CN210007412U (zh) 一种智能微电网控制装置
CN204349857U (zh) 一种发电装置
CN206211906U (zh) 一种风光互补一体化基站
CA2975109C (en) Solar and wind energy coll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07181315A (zh) 一种新能源通信设备
CN208571990U (zh) 一种高效多晶硅太阳能光伏发电器
CN202196332U (zh) 一种小型单排太阳能高倍聚光发电系统的双轴跟踪机构
CN114278499B (zh) 风力发电与光伏发电一体化装置
CN114215692B (zh) 一种微电网系统的控制方法
CN206320666U (zh) 一种利用太阳能和风能联合发电的电线杆
CN220368629U (zh) 一种高效风光发电储能装置
CN209949009U (zh) 一种物联网太阳能储能系统
CN106953587A (zh) 一种建筑外部太阳能光伏板遮阳系统
CN108006554A (zh) 一种田园用的光伏风能照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131

Termination date: 202107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