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96863U - 一种负压引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负压引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96863U
CN209996863U CN201920618512.2U CN201920618512U CN209996863U CN 209996863 U CN209996863 U CN 209996863U CN 201920618512 U CN201920618512 U CN 201920618512U CN 209996863 U CN209996863 U CN 2099968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inage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bag
concave
hard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1851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东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QIMEISI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QIMEISI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QIMEISI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QIMEISI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1851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968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968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968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负压引流装置,包括负压发生器和引流袋,负压发生器的一端与引流袋的一面固定连接,且通过通孔连通,负压发生器的另一端上设有排气口以及气塞;引流袋的顶端连通有引流导管,底端连通有排液管,引流袋内设有两片防回流膜,两片所述防回流膜的上部与所述引流袋内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引流导管连通引流袋的一端设在两片防回流膜的上部之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实施引流前或者患者在引流途中,可以避免误操作,使用更安全;气体或者液体因为防回流膜的作用,使得液体或者气体不会回流到引流导管中,使用更安全;其次,负压发生器与引流袋体相连接后,引流的容量大大增加,减少更换次数,减轻医护人员的负担。

Description

一种负压引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负压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常规的负压发生器由上下硬片和压缩弹簧构成,桶膜焊接在上下硬片之间,上下硬片和桶膜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形成一个密闭引流容器。上硬片设置有进液口和排液口及堵头,进液口上连接有引流导管,导管上有管夹。使用时打开排液口并关闭引流导管上的管夹,挤压上硬片下的压缩弹簧,挤压到底后关闭排液口,因为弹簧的回缩力导致负压发生器中产生负压,即可行负压引流术。有液体或气体进入负压发生器中,弹簧将逐渐回弹但是,患者使用途中,负压器无意间被再次挤压上下硬片,引流器中的液体将马上返流到引流导管中甚至立即回流到人体内,后果不堪设想。并且,常规的负压发生器容量小、排放不方便。本实用新型能解决上述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负压引流装置,能阻止液体回流,可以避免因误操作造成危险,使用更安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负压引流装置,包括负压发生器和引流袋,所述负压发生器的一端与所述引流袋的一面固定连接,且通过通孔连通,所述负压发生器的另一端上设有排气口以及用于打开或封堵所述排气口的气塞;所述引流袋的顶端连通有引流导管,底端连通有排液管,所述引流导管上设有进液阀,所述排液管上设有排放阀;所述引流袋内设有两片防回流膜,两片所述防回流膜的上部与所述引流袋内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引流导管连通引流袋的一端设在两片所述防回流膜的上部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实施引流前或者患者在引流途中,可以避免误操作,使用更安全;患者使用途中,若负压发生器无意中被挤压,无论引流导管上的进液阀是否关闭,气体或者液体因为防回流膜的作用,使得液体或者气体不会回流到引流导管中,使用更安全;并且引流袋下有排放阀,无须关闭进液阀直接排放引流液体,排放方便;其次,负压发生器与引流袋体相连接后,引流的容量大大增加,减少更换次数,减轻医护人员的负担;可供医护人员可选择性使用本品的功能,平时可当做普通引流袋使用,若有负压引流的需要,可挤压引流袋体上的负压发生器,排尽整个袋体内的空气,即可行负压引流术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引流袋与所述负压发生器连通的一面的内壁上固定设有第一凹凸面板,所述第一凹凸面板上设有用于连通所述通孔与所述引流袋的内腔的第一导流槽。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凹凸面板以及第一导流槽,能避免引流袋的两片内壁贴合封堵通孔。
进一步,所述第一凹凸面板的上部与所述引流袋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导流槽延伸至所述第一凹凸面板的底端与所述引流袋连通。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将第一凹凸面板的上部与引流袋的内壁密封,避免在未竖直设置引流袋时,进入到引流袋内的气体或液体直接从第一凹凸面板的上部进入到负压发生器内。
进一步,所述引流袋远离所述第一凹凸面板的一面的内壁上固定设有第二凹凸面板,所述第二凹凸面板朝向所述第一凹凸面板的一面上和/或所述第一凹凸面板朝向所述第二凹凸面板的一面上设有第二导流槽。
进一步,所述第二导流槽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一凹凸面板顶底两端或所述第二凹凸面板的顶底两端。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二导流槽的设置能使得第一凹凸面板和第二凹凸面板之间能有导通引流袋上部和下部的通道,避免由于袋体内负压作用使得两片回流膜过于紧密贴合在引流袋的内壁,从而导致引流袋上下不能导通。
进一步,所述负压发生器包括上硬片、下硬片以及设置在所述上硬片和下硬片之间的桶膜,所述桶膜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硬片的外周壁、所述下硬片的外周壁密封连接形成密封的引流容器,所述上硬片和下硬片之间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硬片和所述下硬片固定连接;所述下硬片与所述引流袋固定连接,且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引流袋连通;所述排气口设在所述上硬片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上硬片和下硬片,能为压缩弹簧的伸缩提供支撑面,便于负压发生器的排气和吸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引流袋,2、通孔,3、排气口,4、气塞,5、引流导管,6、排液管,7、进液阀,8、排放阀,9、防回流膜,10、第一凹凸面板,11、第二凹凸面板,12、上硬片,13、下硬片,14、桶膜,15、压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包括负压发生器和引流袋1,所述负压发生器的一端与所述引流袋1的一面固定连接,且通过通孔2连通,所述负压发生器的另一端上设有排气口3以及用于打开或封堵所述排气口3的气塞4,所述气塞4与排气口3的外壁铰接,避免气塞4打开排气口3后掉落;所述引流袋1的顶端连通有引流导管5,底端连通有排液管6,所述引流导管5上设有进液阀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液阀7为导管夹,所述排液管6上设有排放阀8;所述引流袋1内设有两片防回流膜9,两片所述防回流膜9的上部与所述引流袋1内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引流导管5连通引流袋1的一端设在两片所述防回流膜9的上部之间,通过防回流膜9能防止液体或气体到流入引流导管5内,避免逆流的危险,两片防回流膜9均为塑料薄膜用高频机焊接在引流袋袋体上,在引流管向引流袋1内注入液体或气体时,在液体或气体的重力作用下,两片防回流膜9之间形成导通间隙;当引流管内的液体或气体通过两片防回流膜流出进入引流袋袋体内后,当有液体或气体逆流进入引流导管5时,在逆流的气流或液流的作用下,形成向引流导管5方向的压力,两片防回流膜9的外侧收到向两片防回流膜9之间的压力,使得两片防回流膜9贴合,再在两片防回流膜9的静电吸附力的作用下,两片防回流膜9紧紧贴合实现密封,阻止气流或液流的逆流入引流导管5,实现防逆流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引流袋1与所述负压发生器连通的一面的内壁上固定设有第一凹凸面板10,所述第一凹凸面板10上设有第一导流槽用于连通所述通孔2与所述引流袋1的内腔,所述第一凹凸面板10的上部与所述引流袋1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导流槽延伸至所述第一凹凸面板10的底端与所述引流袋1连通。通过第一凹凸面板10以及第一导流槽,能避免引流袋1的两片内壁贴合封堵通孔2。将第一凹凸面板10的上部与引流袋1的内壁密封,避免在未竖直设置引流袋1时,进入到引流袋1内的气体或液体直接从第一凹凸面板10的上部进入到负压发生器内。
优选的,所述引流袋1远离所述第一凹凸面板10的一面的内壁上固定设有第二凹凸面板11,所述第二凹凸面板11朝向所述第一凹凸面板10的一面上和/或所述第一凹凸面板10朝向所述第二凹凸面板11的一面上设有第二导流槽,所述第二导流槽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一凹凸面板10顶底两端或所述第二凹凸面板11的顶底两端。第二导流槽的设置能使得第一凹凸面板10和第二凹凸面板11之间能有导通引流袋1上部和下部的通道,避免由于第一凹凸面板10与引流袋1另一面的内壁密封而导致引流袋1上下不能导通,除以上实施例外,可以在第一凹凸面板10和第二凹凸面板11的两面上均设置导流槽,在本实施例中,两片所述防回流膜9的下部设在所述第一凹凸面板10和所述第二凹凸面板11之间。
优选的,所述负压发生器包括上硬片12、下硬片13以及设置在所述上硬片12和下硬片13之间的桶膜14,所述桶膜1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硬片12的外周壁、所述下硬片13的外周壁密封连接形成密封的引流容器,所述上硬片12和下硬片13之间设有压缩弹簧15,所述压缩弹簧1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硬片12和所述下硬片13固定连接;所述下硬片13与所述引流袋1固定连接,且通过所述通孔2与所述引流袋1连通;所述排气口3设在所述上硬片12上。通过设置上硬片12和下硬片13,能为压缩弹簧15的伸缩提供支撑面,便于负压发生器的排气和吸气。
工作原理:关闭引流袋1的进液阀7和排放阀8,打开负压发生器的气塞4,用手挤压上硬片12和下硬片13,上硬片12和下硬片13相互靠拢,压缩弹簧15随之被压缩,负压发生器被压缩后体积变小,负压发生器中的气体往外排出,将负压发生器完全挤压扁后,关闭负压发生器上的气塞4。因为负压发生器中的压缩弹簧15被外力压缩,压缩弹簧15有回弹到原来形状的弹力,负压发生器与引流袋1通过通孔2相连相通,从而导致负压发生器和引流袋1中一直处于负压状态,将引流袋1上的引流导管5与引流口相连接后,打开引流导管5上的进液阀7,可行负压引流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实施引流前或者患者在引流途中,可以避免误操作,使用更安全;患者使用途中,若负压发生器无意中被挤压,无论引流导管5上的进液阀7是否关闭,气体或者液体因为防回流膜9的作用,使得液体或者气体不会回流到引流导管5中,使用更安全;并且引流袋1下有排放阀8,无须关闭进液阀7直接排放引流液体,排放方便;其次,负压发生器与引流袋1相连接后,引流的容量大大增加,减少更换次数,减轻医护人员的负担;可供医护人员可选择性使用本品的功能,平时可当做普通引流袋1使用,若有负压引流的需要,可挤压引流袋1上的负压发生器,排尽整个引流袋1的空气,即可行负压引流术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负压发生器和引流袋(1),所述负压发生器的一端与所述引流袋(1)的一面固定连接,且通过通孔(2)连通,所述负压发生器的另一端上设有排气口(3)以及用于打开或封堵所述排气口(3)的气塞(4);所述引流袋(1)的顶端连通有引流导管(5),底端连通有排液管(6),所述引流导管(5)上设有进液阀(7),所述排液管(6)上设有排放阀(8);所述引流袋(1)内设有两片防回流膜(9),两片所述防回流膜(9)的上部与所述引流袋(1)内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引流导管(5)连通引流袋(1)的一端设在两片所述防回流膜(9)的上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袋(1)与所述负压发生器连通的一面的内壁上固定设有第一凹凸面板(10),所述第一凹凸面板(10)上设有用于连通所述通孔(2)与所述引流袋(1)的内腔的第一导流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凸面板(10)的上部与所述引流袋(1)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导流槽延伸至所述第一凹凸面板(10)的底端与所述引流袋(1)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袋(1)远离所述第一凹凸面板(10)的一面的内壁上固定设有第二凹凸面板(11),所述第二凹凸面板(11)朝向所述第一凹凸面板(10)的一面上和/或所述第一凹凸面板(10)朝向所述第二凹凸面板(11)的一面上设有第二导流槽,两片所述防回流膜(9)的下部设在所述第一凹凸面板(10)和所述第二凹凸面板(11)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流槽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一凹凸面板(10)顶底两端或所述第二凹凸面板(11)的顶底两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发生器包括上硬片(12)、下硬片(13)以及设置在所述上硬片(12)和下硬片(13)之间的桶膜(14),所述桶膜(1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硬片(12)的外周壁、所述下硬片(13)的外周壁密封连接形成密封的引流容器,所述上硬片(12)和下硬片(13)之间设有压缩弹簧(15),所述压缩弹簧(1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硬片(12)和所述下硬片(13)固定连接;所述下硬片(13)与所述引流袋(1)固定连接,且通过所述通孔(2)与所述引流袋(1)连通;所述排气口(3)设在所述上硬片(12)上。
CN201920618512.2U 2019-04-30 2019-04-30 一种负压引流装置 Active CN2099968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18512.2U CN209996863U (zh) 2019-04-30 2019-04-30 一种负压引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18512.2U CN209996863U (zh) 2019-04-30 2019-04-30 一种负压引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96863U true CN209996863U (zh) 2020-01-31

Family

ID=693055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18512.2U Active CN209996863U (zh) 2019-04-30 2019-04-30 一种负压引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9686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59032A (zh) * 2020-03-24 2020-07-03 朱锋锋 一种骨科内固定术用持续负压引流装置
TWI718963B (zh) * 2020-06-11 2021-02-11 威光自動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防止液管內生成氣塞之氣泡檢測裝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59032A (zh) * 2020-03-24 2020-07-03 朱锋锋 一种骨科内固定术用持续负压引流装置
TWI718963B (zh) * 2020-06-11 2021-02-11 威光自動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防止液管內生成氣塞之氣泡檢測裝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996863U (zh) 一种负压引流装置
FI116200B (fi) Imupussisovitelma
CN105600140B (zh) 一种吸液式挤液装置
CN210158991U (zh) 一种心血管手术用积液引流装置
CN107693858A (zh) 一种胸外科专用引流装置
CN109331262A (zh) 一种心胸外科闭式护理引流装置
CN217697409U (zh) 一种带有防倒吸功能的可连续负压吸引装置
CN109172878A (zh) 一种妇产科用手术护理负压引流装置
CN215308856U (zh) 一种恒定负压保持的连续抽吸式负压引流罐装置
CN208942312U (zh) 穿刺器及输液组件
CN208678008U (zh) 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专用电动引流器
JP2024503529A (ja) 超音波乳化吸引手術用の液体貯留箱
CN215274778U (zh) 一种防逆流的废液收集连接管
CN213191563U (zh) 一种用于胸外科护理的防堵式引流装置
CN208552721U (zh) 自动止液滴斗
CN107374709B (zh) 一种剖腹产手术室专用破膜装置
CN213077218U (zh) 内窥镜防回流转接头
CN213608632U (zh) 一种多功能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CN217339541U (zh) 一种具有防溢功能的负压吸引器
CN215690259U (zh) 一种可控式防溅负压球引流装置
CN202620318U (zh) 引流袋
CN213219613U (zh) 一种可定量引流的体液引流袋
CN215900511U (zh) 一种外科术后负压引流装置
CN215230706U (zh) 一种肝胆科术后引流护理装置
CN214234096U (zh) 一种化学试剂助剂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