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92995U - 银行pc服务器管控系统 - Google Patents

银行pc服务器管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92995U
CN209992995U CN201921233237.9U CN201921233237U CN209992995U CN 209992995 U CN209992995 U CN 209992995U CN 201921233237 U CN201921233237 U CN 201921233237U CN 209992995 U CN209992995 U CN 2099929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er
slave
bank
pin
rf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3323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伟
谷文哲
施好健
金潇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Original Assignee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filed Critical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Priority to CN20192123323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929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929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929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银行PC服务器管控系统,该系统包括:多个机柜,设置在所述机柜中的多个所述PC服务器,多个RFID标签,多个从机管理器,手持RFID扫描终端及管控服务器;每个RFID标签设置在对应的PC服务器上;每个从机管理器与多个所述RFID标签连接,用于接收对应的RFID标签采集的PC服务器的位置信息及设备信息,并传输所述管控服务器的定位指令给对应的RFID标签;管控服务器连接所述从机管理器,接收所述位置信息及设备信息并显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实现对PC服务器设备的位置自动更新、精确定位、自动化盘点、三维可视化管理等功能的银行PC服务器管控系统。

Description

银行PC服务器管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据中心设备资源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银行PC服务器管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业务的高速发展,数据中心规模日益扩大,数据中心(或机房)的PC服务器数量不断攀升,从数千台发展到上万台,传统以人工操作为主的管理方式无法满足新形势下数据中心资源管理发展的需要。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资产台账信息混乱:设备资产的初始位置信息先登记在纸张上,然后由人工手动输入至资源管理系统中,当设备位置发生变化时,也由人工手动更新至资源管理系统,存在更新不及时、容易出现差错等问题。
2、资产盘点费时费力:PC服务器设备的资产盘点,需要工作人员携带纸质清单去机房现场一一核对确认,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成本。
3、机房空间资源配比不合理:缺乏机房全局空间可视化管理,PC服务器上架随机存放在某台机柜中,导致部分机柜空间利用率较高、部分机柜空间利用率较低,空间资源调配不合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银行PC服务器管控系统,该系统具有对PC服务器设备的位置自动更新、精确定位、自动化盘点、空间资源统一规划管理等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以下设备:
多个机柜,设置在所述机柜中的多个所述PC服务器,多个RFID标签,多个从机管理器,手持RFID扫描终端及管控服务器;
每个RFID标签设置在对应的PC服务器上;每个从机管理器与多个所述RFID标签连接,用于接收对应的RFID标签采集的PC服务器的位置信息及设备信息,并传输所述管控服务器的定位指令给对应的RFID标签;管控服务器连接所述从机管理器,接收所述位置信息及设备信息并显示一实施例中,所述RFID标签包括:塑料连接带、时钟针、检测针、数据针、圆形凸楔、方形凸楔及金属排针圆形底座。
一实施例中,所述RFID标签还包括:磁铁、电源针及接地针,其中:
所述磁铁用于将所述RFID标签吸附于所述从机管理器;
所述电源针用于为所述RFID标签提供电源信号;
所述接地针用于为所述RFID标签提供接地信号。
一实施例中,所述从机管理器包括:椭圆凹槽、磁铁、金属排针椭圆底座、数据总线、时钟总线、检测总线、电源总线、接地总线、指示灯、圆形和方形凹槽、环形磁铁、金属排针圆形底座、方形凹槽、时钟针、检测针、数据针、接地针及电源针。
一实施例中,所述从机管理器还包括:螺丝钉、方形排针口、椭圆凸楔及金属触点椭圆底座。
一实施例中,银行PC服务器管控系统还包括标签天线,与所述RFID标签连接。
一实施例中,所述机柜材质为不锈钢。
一实施例中,银行PC服务器管控系统还包括电源。
一实施例中,银行PC服务器管控系统还包括条形码及SN号码,设置于所述PC服务器上。
一实施例中,银行PC服务器管控系统还包括二维码,设置于所述RFID标签上。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银行PC服务器管控系统综合运用物联网射频识别、移动APP、可视化等技术,提出了一种数据中心资源管理系统及方法,实现对PC服务器的位置自动更新、精确定位、自动化盘点、空间资源统一规划管理等功能,相比传统管理方式,具有以下优点:
1、提高资产台账信息准确性。具体地,当PC服务器上架时,通过手持RFID扫描终端自动扫描建立绑定关系,获取PC服务器的资产和位置信息,同时当PC服务器位置变更时,自动获取变更后的位置信息,代替传统手工填写纸质登记薄然后再录入管理系统中的方式,减少了手工录入误差,提高了资产台账信息的完整度。
2、提升机房管理效率。业务人员进行日常的资产盘点和查找时,通过在WEB客户端操作,即可对全机房进行全量盘点,以及快速定位到某台PC服务器,提高了查找和盘点效率,释放人力资源。
3、空间资源配比更合理。通过二维、三维可视化展示界面,管理人员对整个数据中心的空间资源利用率有更加直观的了解,当搭建新环境时,设备位置的分派更加科学合理,使每个机柜的空间利用率尽量保持一致。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实现对PC服务器设备的位置自动更新、精确定位、自动化盘点、三维可视化管理等功能,提高业务操作效率,提高数据中心资源管理的自动化水平,减少人力成本,释放人力资源的银行PC服务器管控系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RFID标签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RFID标签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RFID标签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从机管理器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从机管理器仰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从机管理器的内部结构图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银行PC服务器管控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主机控制器前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主机控制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银行PC服务器管控系统的机柜绑定主机控制器13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银行PC服务器管控系统的PC服务器绑定RFID标签11的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银行PC服务器管控系统的报文主动上送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银行PC服务器管控系统的下发盘点指令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银行PC服务器管控系统的下发盘点指令处理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银行PC服务器管控系统,该系统包括:多个机柜,设置在所述机柜中的多个所述PC服务器,多个RFID标签,多个从机管理器,手持RFID扫描终端及管控服务器;
每个RFID标签设置在对应的PC服务器上;每个从机管理器与多个所述RFID标签连接,用于接收对应的RFID标签采集的PC服务器的位置信息及设备信息,并传输所述管控服务器的定位指令给对应的RFID标签;管控服务器连接所述从机管理器,接收所述位置信息及设备信息并显示
可以理解的是,RFID标签为高频无源标签,RFID标签一端粘贴在PC服务器上,为PC服务器建立唯一“电子身份证”,另一端通过磁性排针与从机管理器接触式连接,需要说明的是,该RFID标签可通过接触式和非接触式识读。
从机管理器粘贴在机柜中,用于标识机柜中的U位信息,并对RFID标签进行自动实时读取功能,并把PC服务器的U位信息上报管控服务器,同时可接收管控服务器下发的指令,进行定位、盘点操作。从机管理器一小节包含6个读取RFID标签单元,可根据机柜的U位总数进行拼接安装,比如一个机柜有42U,可安装7小节从机管理器。
管控服务器用于接收从机管理器上送的位置信息,并按照规定的报文格式进行报文组装。此外管控服务器为从机管理器提供电源供电、以及管理从机管理器的内部编号等功能。
管控服务器以二维或三维可视化的方式给管理人员呈现整个机房内的资产和空间利用率等情况,同时接收管理人员业务操作的指令。
手持机RFID扫描终端用于给数据中心管理人员日常维护所用。
一实施例中,参见图1,RFID标签11的上面包括塑料连接带31、时钟针32、检测针33、数据针34、圆形与方形凸楔35、磁铁36、金属排针圆形底座37、方形凸楔38、电源针39、接地针40,其中:
塑料连接带31长方形一端用于粘贴在PC服务器上,另一端连接RFID标签11圆形头部。
时钟针32用于接触式读写时为RFID标签11提供时钟信号。
检测针33用于检测RFID标签11头部是否已经跟从机管理器12连接。
数据针34用于与从机管理器12进行数据读写通信。
圆形与方形凸楔35用于RFID标签磁吸附在从机管理器12时,固定RFID标签11位置,保证排针接触良好。
磁铁36用于把RFID标签11与从机管理器12进行磁吸附“粘贴”。
金属排针圆形底座37用于在其上面进行安装固定金属排针(时钟针32、检测针33、数据针34、电源针39、接地针40)。
方形凸楔38用于RFID标签磁吸附在从机管理器12时,固定RFID标签11位置,保证排针接触良好。
电源针39用于接触式读写时为RFID标签11提供电源信号。
接地针40用于接触式读写时为RFID标签11提供接地信号。
一实施例中,参见图2,RFID标签11的底面包括不干胶41、二维码42、标签SN号43,其中:
不干胶41用于粘贴PC服务器上。
二维码42根据RFID标签11的ID号生成,是RFID标签11的唯一ID,手持RFID扫描终端27可扫描二维码42或识读内部的RFID标签获得RFID标签11的唯一ID号。
标签ID号43用于唯一标识RFID标签11,与二维码42、内部RFID标签存储的ID号保持一致,当手持RFID扫描终端27扫描模块无法使用时,可根据此ID号手工录入。
图3为RFID标签11的内部结构图,RFID标签11的内部结构包括天线模块51、输入/输出模块52、射频前端模块53、逻辑控制单元54、存储模块55,其中:
天线模块51用于在非接触式读写时,与手持RFID扫描终端27通过电磁波进行通信。
输入/输出模块52用于在接触式读写时,通过金属排针(时钟针32、检测针33、数据针34、电源针39、接地针40)与从机管理器12进行数据交互。
射频前端模块53用于非接触式读写时,主要用于对射频信号进行整流和调制等功能。
逻辑控制单元54用于接触式和非接触式读写时,主要控制标签存储信息的读写功能。
存储模块55用于存储RFID标签11的唯一ID等信息。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从机管理器的俯视图,包括椭圆凹槽601、磁铁602、金属排针椭圆底座603、数据总线604、时钟总线605、检测总线606、电源总线607、接地总线608、指示灯609、圆形和方形凹槽610、环形磁铁611、金属排针圆形底座612、方形凹槽613、时钟针614、检测针615、数据针616、接地针617、电源针618,其中:
椭圆凹槽601用于从机管理器12进行拼接或者连接主机控制器13时,保证卡槽牢固,确保连接的稳定性。
磁铁602用于从机管理器12进行拼接或者连接主机控制器13磁铁相吸,保证卡槽牢固,确保连接稳定性。
金属排针底座603用于在其上面进行安装固定金属排针(数据总线604、时钟总线605、检测总线606、电源总线607、接地总线608)。
数据总线604用于与主机控制器13进行数据通信。
时钟总线605用于与拼接的从机管理器12或者主机控制器13保持时钟信号的一致性,确保读取数据正确。
检测总线606用于检测是否有连接从机管理器12或者连接主机控制器13。
电源总线607用于主机控制器13为其提供电源信号。
接地总线608用于主机控制器13为其提供接地信号。
指示灯609用于正常、异常、定位状态的显示。
圆形和方形凹槽610与RFID标签11上的圆形与方形凸楔35保持一致,保持RFID标签11磁吸附的稳定性。
环形磁铁611与RFID标签11上的磁铁36相互吸附,保持保持RFID标签11磁吸附的稳定性。
金属排针圆形底座612与RFID标签11上的金属排针圆形底座37保持一致,确保两者的金属排针接触良好。
方形凹槽613与RFID标签11上的方形凸楔38保持大小一致,确保两者的金属排针接触良好。
时钟针614与RFID标签11上的时钟针32接触式连接,保证时钟信号的同步。
检测针615与RFID标签11上的检测针33接触式连接,用于检测从机管理器12的本U位是否有吸附RFID标签11。
数据针616与RFID标签11上的数据针34接触式连接,用于从机管理器12与RFID标签11进行数据通信。
接地针617与RFID标签11上的接地针40接触式连接,用于为RFID标签11进行接地信号。
电源针618与RFID标签11上的电源针39接触式连接,用于为RFID标签11进行电源信号。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从机管理器的仰视图,包括方形凹槽701、环形磁铁702、螺丝钉703、方形排针口704、椭圆凸楔705、磁铁706、金属触点椭圆底座707、接地总线708、电源总线709、检测总线710、时钟总线711、数据总线712,其中:
方形凹槽701用于放置吸附磁条,与6个圆形磁铁702进行吸附,吸附磁条一面有不干胶,用于粘贴在机柜上,进而使从机管理器12粘贴在机柜上。
环形磁铁702用于与磁条一面进行吸附,磁条另一面有不干胶,用于粘贴在机柜上,从而使从机管理器12稳定的粘贴在机柜上。
螺丝钉703用于固定从机管理器12外壳。
方形排针口704是用于往从机管理器12中烧录程序的接口,四个排针分别对应为接地总线708、电源总线709、检测总线710、时钟总线711、数据总线712。
椭圆凸楔705用于从机管理器12进行拼接时,与下一节从机管理器12的椭圆凹槽601进行耦合,保持拼接的稳定可靠。
磁铁706用于从机管理器12进行拼接时,与下一节从机管理器12的磁铁602进行吸附黏贴,保持拼接的稳定可靠。
金属触点椭圆底座707用于在其上面进行安装固定金属排针(接地总线708、电源总线709、检测总线710、时钟总线711、数据总线712)。
接地总线708用于从机管理器12进行拼接时,与下一节从机管理器12的接地总线608进行接触式连接,便于为下一节从机管理器12提供接地信号。
电源总线709用于从机管理器12进行拼接时,与下一节从机管理器12的接地总线607进行接触式连接,便于为下一节从机管理器提供电源信号。
检测总线710用于从机管理器12进行拼接时,与下一节从机管理器12的检测总线606进行接触式连接,用于判断本机是否连接下一节从机管理器12。
时钟总线711用于从机管理器12进行拼接时,与下一节从机管理器12的时钟总线605进行接触式连接,便于为下一节从机管理器12提供时钟信号。
数据总线712用于从机管理器12进行拼接时,与下一节从机管理器12的时钟总线604进行接触式连接,便于与下一节从机管理器12进行数据交互。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从机管理器的内部结构图,包括输入/输出总线81、读写子单元82、输入/输出子模块83、存储模块84、逻辑控制单元85、时钟模块86,其中:
输入/输出总线81为从机管理器12的输入/输出总线,对外与接地总线708、电源总线709、检测总线710、时钟总线711、数据总线712连接,同时与烧录程序用的方形排针口704连接,对内与输入/输出子模块连接83,与内部读写子单元82进行通信。
读写子单元82包括输入/输出子模块83、存储模块84、逻辑控制单元85、时钟模块86,从机管理器12内部共有6个读写子单元82。
输入/输出子模块83对外与时钟针614、检测针615、数据针616、接地针617、电源针618进行连接,用于识读RFID标签11,对内与输入/输出总线81连接,与主机控制器13进行通信。
存储模块84用于存储本U位的位置、以及识读的标签ID等信息。
逻辑控制单元85用于控制整个读写子单元读写功能,与RFID标签11、主机控制器13进行数据通信。
时钟模块86用于读写子单元对RFID标签11进行接触式识读时,提供时钟同步信号,保证读取信息的准确性。
一实施例中,参见图7,银行PC服务器管控系统还包括主机控制器13,与管控服务器14与从机管理器12连接,每个主机控制器13是所述管控服务器14与所述从机管理器12的桥梁,把所述从机管理器12采集数据的上送给所述管控服务器14,以及把所述管控服务器14定位指令的转发至所述从机管理器12;管控服务器连接所述主机管理器13,接收所述位置信息及设备信息并显示。此时,主机控制器13用于接收从机管理器12上送的位置信息,并按照规定的报文格式进行报文组装,然后上报给管控服务器14;同时接收管控服务器14下发的指令,进而转发至从机管理器12。此外主机控制器13为从机管理器14提供电源供电、以及管理从机管理器14的内部编号等功能。图中还包括机柜柜体16,PC服务器15,机柜门17及RFID标签11。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主机控制器的前视图,包括椭圆凸楔901、磁铁902、金属触点椭圆底座903、数据总线904、时钟总线905、检测总线906、电源总线907、接地总线908、条线码909、网口910、电源口911、方向排针912,其中:
椭圆凸楔901用于连接从机管理器12时,与从机管理器12的椭圆凹槽601进行耦合,保持拼接的稳定可靠。
磁铁902用于连接从机管理器12时,与从机管理器12的磁铁602进行吸附黏贴,保持拼接的稳定可靠。
金属触点椭圆底座903用于在其上面进行安装固定金属排针(数据总线904、时钟总线905、检测总线906、电源总线907、接地总线908)。
数据总线904用于连接从机管理器12时,与从机管理器12的时钟总线604进行接触式连接,便于与从机管理器12进行数据交互。
时钟总线905用于连接从机管理器12时,与从机管理器12的时钟总线605进行接触式连接,便于为从机管理器12提供时钟同步信号。
检测总线906用于连接从机管理器12时,与从机管理器12的检测总线606进行接触式连接,用于判断本机是否连接从机管理器12。
电源总线907用于连接从机管理器12时,与从机管理器12的接地总线607进行接触式连接,便于为从机管理器提供电源信号。
接地总线908用于连接从机管理器12时,与从机管理器12的接地总线608进行接触式连接,便于为从机管理器12提供接地信号。
条形码909用于唯一标识主机控制器13。
网口910用于主机控制器13与后台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
电源口911用于为主机控制器13提供电源。
方向排针912用于往主机控制器13中烧录程序的接口,四个排针分别对应为数据针、时钟针、电源针和接地针。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主机控制器的内部结构图,包括输入/输出模块913、逻辑控制单元914、电源模块915、时钟模块917、存储模块916,其中:
输入/输出模块913一方面用于数据总线904、时钟总线905、检测总线906、电源总线907、接地总线908进行连接,与从机管理器12进行数据通信,另一方面与方形排针口912进行连接,对外提供烧录程序接口。
逻辑控制单元914为主机控制器13的主控模块,控制数据的上传或指令的下达等操作。
电源模块915为主机控制器13内部各个模块提供电源,与电源口911进行连接。
时钟模块916为从机控制器12提供时钟同步信号,同时为内部各模块提供时钟信号。
存储模块916用于存储本机的唯一ID、连接从机管理器12的个数、RFID标签11的ID等信息。
一实施例中,银行PC服务器管控系统还包括标签天线,与所述RFID标签连接。
一实施例中,所述机柜材质为不锈钢。
一实施例中,银行PC服务器管控系统还包括电源。
为进一步地说明本方案,本实用新型还提供本系统的工作原理:如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银行PC服务器管控系统的机柜绑定主机控制器13的流程图,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S101:当数据中心资源管理系统上线时,管理人员进入数据中心,然后在手持RFID扫描终端27上的APP中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行鉴权登录。
步骤S102:APP登录成功后,从数据中心的某排机柜开始进行操作绑定,选择某个机柜,利用手持RFID扫描终端27扫描机柜上的条码或者手工输入机柜的编号。
步骤S103:在录入机柜编号之后,利用手持RFID扫描终端27扫描主机控制器13上的条码(或SN号)或者手工输入主机控制器13上的编号,点击绑定按钮。
步骤S104:根据绑定结果进行下一步操作,如果该次绑定操作成功,则执行S105;如果绑定失败,则执行S103。
步骤S105:当一次机柜绑定操作完成之后,判断机房中是否还有其他机柜未绑定,如果还有机柜未绑定,则执行S102;如果机房中所有机柜已经绑定了主机控制器13,则结束。
如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银行PC服务器管控系统的PC服务器绑定RFID标签11的流程图,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S201:当数据中心资源管理系统上线时,管理人员进入数据中心,然后在手持RFID扫描终端27上的APP中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行鉴权登录。
步骤S202:APP登录成功后,从数据中心的某个机柜中的某台PC服务器开始进行绑定,选择某个未绑定的某台PC服务器,利用手持RFID扫描终端27扫描PC服务器上的条码或者手工输入PC服务器的编号。
步骤S203:在录入PC服务器编号之后,利用手持RFID扫描终端27识读RFID标签11或者手工输入RFID标签11上的编号,点击绑定按钮。
步骤S204:根据绑定结果进行下一步操作,如果该次绑定操作成功,则执行S205;如果绑定失败,则执行S203。
步骤S205:当一次PC服务器绑定操作完成之后,判断机房中是否还有其他PC服务器未绑定,如果还有PC服务器未绑定,则执行S202;如果机房中所有PC服务器已经绑定了RFID标签11,则结束。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银行PC服务器管控系统的报文主动上送处理流程图,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S301:当从机管理器12被事件(刚上电或者RFID标签粘贴位置有变动或者定时读取)触发时,主动识读吸附在本从机管理器12上的RFID标签11,并获取每个RFID标签11唯一ID和对应吸附位置的U位信息。
步骤S302:从机管理器12将获得的RFID标签ID和对应的U位信息,主动发送到主机控制器13。
步骤S303:主机控制器13收到与其连接的从机管理器12上送的报文信息(标签ID和U位),然后按规定报文格式(时间戳、主机控制器13编号、标签ID和对应的U位等)进行组装,并发布到MQTT服务器21进行缓存。
步骤S304:IOT报文处理服务器22从在MQTT服务器21订阅的TOPIC中进行获取报文,并对报文进行解析,然后把解析的结果存储到数据库服务器23中。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银行PC服务器管控系统的下发盘点指令处理流程图,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S401:当机房管理员想对全机房的资产进行全量清点时,登录WEB端,并在WEB客户端26上点击盘点按钮。
步骤S402:WEB服务器24接收到盘点事件后,获取当前盘点指令对应协议号以及时间戳等信息,并把该报文下发给IOT报文处理服务器22。
步骤S403:IOT报文处理服务器22对盘点报文进行组装,并获取对于机房盘点的topic,然后把组装好的报文发布到MQTT服务器21对应的topic中。
步骤S404:所有主机控制器13从订阅的topic中获取盘点指令,并对报文进行解析,下发主动识读RFID标签指令给与其连接的从机管理器12。
步骤S405:从机管理器12收到指令后,识读RFID标签ID并获取RFID标签吸附在对应的U位信息,然后把RFID标签ID和U位信息上送给主机控制器13。
步骤S406:主机控制器13收到与其连接的从机管理器12上送的报文信息(标签ID和U位),然后按规定报文格式(时间戳、主机控制器13编号、标签ID和对应的U位等)进行组装,并发布到MQTT服务器21进行缓存。
步骤S407:IOT报文处理服务器22从在MQTT服务器21订阅的TOPIC中进行获取报文,并对报文进行解析,然后把解析的结果存储到数据库服务器23中。
步骤S408:WEB服务器从数据库服务器23中获取资产统计信息,并展示在WEB客户端26中。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银行PC服务器管控系统的下发盘点指令处理流程图,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S501:当机房管理员想对某台PC服务器进行查找定位时,登录WEB端客户端26,根据资产管理列表中找到对应的PC服务器,然后点击操作列中的定位按钮。
步骤S502:WEB服务器24接收到定位事件后,根据PC服务器SN号从数据库中获取RFID标签ID、U位和主机控制器SN,然后结合定位报文协议号以及时间戳等信息,并把该报文下发给IOT报文处理服务器22。
步骤S503:IOT报文处理服务器22对定位报文进行组装,并获取对于机房定位的topic,然后把组装好的报文发布到MQTT服务器21对应的topic中。
步骤S504:所有主机控制器13从订阅的topic中获取定位报文,并对报文进行解析,判断报文中的主机控制器SN与本机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执行S505;如果不一致,则执行S507。
步骤S505:主机控制器13判断定位指令是在本机上后,根据RFID标签ID和U位信息,判断RFID标签吸附在第几节从机管理器12的第几个U位,然后下发灯光控制指令给对应U位的从机管理器12。
步骤S506:对应从机管理器12接收到灯光控制指令后,控制对应的U位指示灯闪烁,连续闪烁10分钟之后自动熄灭。
步骤S507:主机控制器13判断定位指令不是在本机上后,就会丢弃该定位数据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银行PC服务器管控系统综合运用物联网射频识别、移动APP、可视化等技术,提出了一种数据中心资源管理系统及方法,实现对PC服务器的位置自动更新、精确定位、自动化盘点、空间资源统一规划管理等功能,相比传统管理方式,具有以下优点:
1、提高资产台账信息准确性。具体地,当PC服务器上架时,通过手持RFID扫描终端自动扫描建立绑定关系,获取PC服务器的资产和位置信息,同时当PC服务器位置变更时,自动获取变更后的位置信息,代替传统手工填写纸质登记薄然后再录入管理系统中的方式,减少了手工录入误差,提高了资产台账信息的完整度。
2、提升机房管理效率。业务人员进行日常的资产盘点和查找时,通过在WEB客户端操作,即可对全机房进行全量盘点,以及快速定位到某台PC服务器,提高了查找和盘点效率,释放人力资源。
3、空间资源配比更合理。通过二维、三维可视化展示界面,管理人员对整个数据中心的空间资源利用率有更加直观的了解,当搭建新环境时,设备位置的分派更加科学合理,使每个机柜的空间利用率尽量保持一致。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实现对PC服务器设备的位置自动更新、精确定位、自动化盘点、三维可视化管理等功能,提高业务操作效率,提高数据中心资源管理的自动化水平,减少人力成本,释放人力资源的银行PC服务器管控系统。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个具体实施例”、“一些实施例”、“例如”、“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各实施例中涉及的步骤顺序用于示意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其中的步骤顺序不作限定,可根据需要作适当调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银行PC服务器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机柜,设置在所述机柜中的多个所述PC服务器,多个RFID标签,多个从机管理器,手持RFID扫描终端及管控服务器;
每个RFID标签设置在对应的PC服务器上;每个从机管理器与多个所述RFID标签连接,用于接收对应的RFID标签采集的PC服务器的位置信息及设备信息,并传输所述管控服务器的定位指令给对应的RFID标签;管控服务器连接所述从机管理器,接收所述位置信息及设备信息并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行PC服务器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标签包括:塑料连接带、时钟针、检测针、数据针、圆形凸楔、方形凸楔及金属排针圆形底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银行PC服务器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标签还包括:磁铁、电源针及接地针,其中:
所述磁铁用于将所述RFID标签吸附于所述从机管理器;
所述电源针用于为所述RFID标签提供电源信号;
所述接地针用于为所述RFID标签提供接地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行PC服务器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机管理器包括:椭圆凹槽、磁铁、金属排针椭圆底座、数据总线、时钟总线、检测总线、电源总线、接地总线、指示灯、圆形和方形凹槽、环形磁铁、金属排针圆形底座、方形凹槽、时钟针、检测针、数据针、接地针及电源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银行PC服务器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机管理器还包括:螺丝钉、方形排针口、椭圆凸楔及金属触点椭圆底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行PC服务器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标签天线,与所述RFID标签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行PC服务器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柜材质为不锈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行PC服务器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行PC服务器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条形码及SN号码,设置于所述PC服务器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行PC服务器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二维码,设置于所述RFID标签上。
CN201921233237.9U 2019-07-31 2019-07-31 银行pc服务器管控系统 Active CN2099929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33237.9U CN209992995U (zh) 2019-07-31 2019-07-31 银行pc服务器管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33237.9U CN209992995U (zh) 2019-07-31 2019-07-31 银行pc服务器管控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92995U true CN209992995U (zh) 2020-01-24

Family

ID=692979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33237.9U Active CN209992995U (zh) 2019-07-31 2019-07-31 银行pc服务器管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9299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66827A (zh) * 2021-03-12 2021-05-07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资产盘点数据自动化处理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66827A (zh) * 2021-03-12 2021-05-07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资产盘点数据自动化处理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58329B2 (en) Data center inventory management using smart racks
US7436303B2 (en) Rack sensor controller for asset tracking
US20090322487A1 (en) Determining endpoint connectivity of cabling interconnects
WO2018113387A1 (zh) Odn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TW201737208A (zh) 使用標籤進行巡檢之方法、系統和通訊終端
US20110248823A1 (en) Asset identification and tracking system and method
JP2006208387A (ja) 情報技術(it)機器測位システム
CN102473337A (zh) 用于数据中心中的信息技术部件的自动位置跟踪的方法和系统
CN103366410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力设备智能巡检系统
WO2019033885A1 (zh) 载体管理方法、管理终端、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US20130181816A1 (en) Mechanism and method for rfid cable path labeling, identification, and inventory
CN110543924A (zh) 一种用于数据中心资产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11800735A (zh) 一种蓝牙组网的资产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04703741B (zh) 焊接电源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方法
CN209992995U (zh) 银行pc服务器管控系统
CN101162510A (zh) 用户可替换单元及用于识别故障的用户可替换单元的方法
CN103489229A (zh) 基于rfid技术的电网机房手持定位巡检机
CN104835001A (zh) 一种机柜u位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08647756A (zh) 一种基于rfid标签的资产管理系统及方法
Younis et al. Development of an Attendance System Based on Cloud/Fog Computing with Data Recovery Capability
US913084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timizing management and configuration of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eaders
Choe et al. Design Of Attendance Information System Using Rfid
CN109766970B (zh) 一种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CN113434281A (zh) 设备调度方法及云平台
CN1897017B (zh) 用于设置在通信网络中的现场工作站的参数的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