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81669U - 一种端子排旁路带电作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端子排旁路带电作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81669U
CN209981669U CN201920788819.7U CN201920788819U CN209981669U CN 209981669 U CN209981669 U CN 209981669U CN 201920788819 U CN201920788819 U CN 201920788819U CN 209981669 U CN209981669 U CN 2099816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conductor
pressing plate
terminal block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8881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善诚
向珉江
高传龙
杜景远
林冬晧
范宪铭
侯志刚
孙元博
董春发
徐萌
赵传辉
王鑫
赵旭
党传坤
杜琰
孙大伟
刘宝
刘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Jinan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Jinan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Jinan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92078881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816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816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816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端子排旁路带电作业装置,包括导体、线夹,所述导体直径小于第一螺纹孔的内径,所述线夹通过第三导线与所述导体连接,所述线夹包括上颚、下颚,所述上颚、下颚由导电材料制成,且第三导线与下颚连接,所述所述上颚和下颚一侧均设有把手,所述把手上设有第二绝缘套,所述上颚与下颚中部通过销轴活动连接,且销轴外部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一端与上颚连接,扭簧另一端与下颚连接。本实用新型将导体与压紧螺栓接触,并将导体一侧的第三导线与线夹连接,利用线夹夹住第一导线的裸露导线部分,使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处于连通状态,然后再将取电导线与第二导线一同接入第一接线口,实现了带电情况下从端子排取进线电压。

Description

一种端子排旁路带电作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端子排旁路带电作业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配电物联网建设的不断推广,如何带电安装智能配变终端(TTU)等智能化设备成为关键因素。目前大量低压台区进线开关具有低电压保护功能,存量设备中从进线母排通过第二导线7与端子排1的第二接线口3连接,再从端子排1的第一接线口2通过第一导线6连接至进线开关的低电压保护装置(参见图2)。当前无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不停电采集三相进线电压。因此实现带电情况下从端子排取三相进线电压,既能保证供电可靠性又能将三相电压信号接入TTU,提高低压台区运维管理能力。
目前国内低压台区三相电压取电主要采用穿刺线夹取电和停电施工,绝缘穿刺线夹取电需要利用绝缘穿刺线夹;绝缘穿刺线夹会损害电缆的绝缘层;同时,电缆内导体会遭受一定程度的破坏,降低载流量;引出电线与进线电缆导体间的接触可靠性差,稳定性不足;长时间运行会出线接头松动;进线电缆穿刺处抗氧化性能降低,增加故障率;而采用停电施工的方式会影响台区下用户的用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端子排旁路带电作业装置,将导体与压紧螺栓接触,并将导体一侧的第三导线与线夹连接,利用线夹夹住第一导线的裸露导线部分,使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处于连通状态,然后再将取电导线与第二导线一同接入第一接线口,实现了带电情况下从端子排取进线电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端子排旁路带电作业装置,包括导体、线夹,所述端子排一侧设有第一接线口,所述第一接线口上部一侧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内部设有压紧螺栓,第一导线插入第一接线口内部并通过第一螺纹孔内的压紧螺栓压紧;所述端子排另一侧设有第二接线口,所述第二接线口上部一侧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内部设有压紧螺栓,第二导线插入第二接线口内部并通过第二螺纹孔内的压紧螺栓压紧;所述端子排下部一侧设有第一导轨,端子排活动地安装在第一导轨上;
所述导体直径小于第一螺纹孔的内径,所述线夹通过第三导线与所述导体连接,所述线夹包括上颚、下颚,所述上颚、下颚由导电材料制成,且第三导线与下颚连接,所述上颚和下颚一侧均设有把手,所述把手上设有第二绝缘套,第二绝缘套避免了施工时操作人员触电,所述上颚与下颚中部通过销轴活动连接,且销轴外部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一端与上颚连接,扭簧另一端与下颚连接。
使用时,将导体下端与端子排的第二螺纹孔内的压紧螺栓相接触,然后将线夹伸入至第一接线口内夹住第一导线的外露部分,使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处于导通状态;当第一导线的裸露导体全部压入第一接线口内部时,先将线夹夹持在第一导线的绝缘层上,然后松动第一螺纹孔内的压紧螺栓至第一导线能够活动并且与第一接线口内的导片有较好的接触时,向外拉动第一导线至线夹能够夹住第一导线的裸露部分为止,然后利用线夹夹住第一导线的裸露部分;然后松开第一螺纹孔内的压紧螺栓,将取电导线和第一导线同时接入第一接线口,并拧紧第一螺纹孔内的压紧螺栓,最后拆除旁路作业装置,实现了带电情况下从端子排取进线电压。
进一步地,所述端子排两侧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下部与端子排均安装在第一导轨上,所述第一导轨上部设有立柱,两侧的立柱上端通过抵压板连接,所述抵压板底面与导线相接触;抵压板保证了导体与第二螺纹孔内的压紧螺栓间接触的稳定性,从而保证了电压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块上部一侧设有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上部一侧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立柱安装在第二滑块上;不同规格的端子排的螺纹孔位置存在差异,第二导轨和第二滑块增强了装置的灵活性,增强了装置的适用范围;所述第二滑块一侧设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上设有第三旋钮,第三旋钮下端与第一滑块上表面相接触;调整好抵压板的位置后,利用第三旋钮将第二滑块固定住,避免了作业时第二滑块滑动造成抵压板与导体脱离,保证了作业的稳定性和安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滑块上部一侧设有第一套筒,所述立柱套设在第一套筒内部,所述第一套筒一侧设有第一旋钮,根据端子排和导体的高度,调整抵压板的高度并通过第一旋钮固定,增强了装置的适用范围。
进一步地,所述抵压板两端外侧套设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与立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套筒上一端设有第二旋钮,根据不同端子排的宽度,调整抵压板伸出第二套筒的长度并通过第二旋钮固定,进一步增强了装置的适用范围。
进一步地,所述导体下端设有第一压板,第一压板的直径介于压紧螺栓的螺帽与第一螺纹孔的直径之间,第一压板增大了导体与压紧螺栓的接触面积,从而保证了旁路电压的稳定性;所述导体上端设有第二压板,第二压板由绝缘材料制成,提高了作业的安全性,所述第二压板与抵压板相接触,第二压板增大了抵压板与导体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强了抵压板抵压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压板上设有贯通槽,所述抵压板贯穿贯通槽,贯通槽避免了抵压板抵压导体时发生脱落,保证旁路电压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导体外部一侧设有第一绝缘套,第一绝缘套避免了施工人员作业时误触导体造成触电,保证了作业人员的安全。
进一步地,所述导体上设有绕线槽,第三导线的一端通过绕线槽缠绕在导体上,绕线槽避免了第三导线与导体连接时发生滑动,保证了作业人员的安全。
进一步地,所述上颚、下颚的一端和两侧均设有夹线槽,夹线槽增大了线夹与第一导线的接触面积,从而保证了电压的稳定性;所述夹线槽设有若干组,且夹线槽的直径从一侧到另一侧逐渐增大,多组不同直径的夹线槽适用于不同规格的导线,提高了线夹的通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将导体与压紧螺栓接触,并将导体一侧的第三导线与线夹连接,利用线夹夹住第一导线的裸露导线部分,使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处于连通状态,然后再将取电导线与第二导线一同接入第一接线口,实现了带电情况下从端子排取进线电压。
2)端子排两侧设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下部与端子排均安装在第一导轨上,第一导轨上部设有立柱,两侧的立柱上端通过抵压板连接,抵压板底面与导线相接触;抵压板保证了导体与第二螺纹孔内的压紧螺栓间接触的稳定性,从而保证了电压的稳定性。
3);不同规格的端子排的螺纹孔位置存在差异,第二导轨和第二滑块增强了装置的灵活性,增强了装置的适用范围;调整好抵压板的位置后,利用第三旋钮将第二滑块固定住,避免了作业时第二滑块滑动造成抵压板与导体脱离,保证了作业的稳定性和安全。
4)第二滑块上部一侧设有第一套筒,立柱套设在第一套筒内部,第一套筒一侧设有第一旋钮,根据端子排和导体的高度,调整抵压板的高度并通过第一旋钮固定,增强了装置的适用范围。
5)抵压板两端外侧套设有第二套筒,第二套筒与立柱固定连接,第二套筒上一端设有第二旋钮,根据不同端子排的宽度,调整抵压板伸出第二套筒的长度并通过第二旋钮固定,进一步增强了装置的适用范围。
6)导体下端的第一压板增大了导体与压紧螺栓的接触面积,从而保证了旁路电压的稳定性;导体上端的第二压板与抵压板相接触,增大了抵压板与导体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强了抵压板抵压的效果。
7)第二压板上设有贯通槽,抵压板贯穿贯通槽,贯通槽避免了抵压板抵压导体时发生脱落,保证旁路电压的稳定性。
8)导体外部一侧设有第一绝缘套,第一绝缘套避免了施工人员作业时误触导体造成触电,保证了作业人员的安全。
9)体上设有绕线槽,第三导线的一端通过绕线槽缠绕在导体上,绕线槽避免了第三导线与导体连接时发生滑动,保证了作业人员的安全。
10)上颚、下颚的一端和两侧均设有夹线槽,夹线槽增大了线夹与第一导线的接触面积,从而保证了电压的稳定性;夹线槽设有若干组,且夹线槽的直径从一侧到另一侧逐渐增大,多组不同直径的夹线槽适用于不同规格的导线,提高了线夹的通用性。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端子排旁路带电作业装置使用状态参考图。
附图2是现有技术的端子排接线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端子排旁路带电作业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端子排旁路带电作业装置中导体、线夹连接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端子排旁路带电作业装置中导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端子排旁路带电作业装置中线夹结构示意图。
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端子排旁路带电作业装置中A局部放大图。
图中:1、端子排;2、第一接线口;3、第二接线口;4、第一螺纹孔;5、第二螺纹孔;6、第一导线;7、第二导线;8、第一导轨;9、第一滑块;10、第二导轨;11、第二滑块;12、第一套筒;13、立柱;14、第一旋钮;15、第二套筒;16、抵压板;17、第二旋钮;18、延伸板;19、第三旋钮;20、导体;21、第一压板;22、第二压板;23、贯通槽;24、绕线槽;25、第一绝缘套;26、压紧螺栓;27、第三导线;28、线夹;29、上颚;30、下颚;31、把手;32、夹线槽;33、第二绝缘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7,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一种端子排1旁路带电作业装置,包括导体20、线夹28,所述端子排1一侧设有第一接线口2,所述第一接线口2上部一侧设有第一螺纹孔4,所述第一螺纹孔4内部设有压紧螺栓26,第一导线6插入第一接线口2内部并通过第一螺纹孔4内的压紧螺栓26压紧;所述端子排1另一侧设有第二接线口3,所述第二接线口3上部一侧设有第二螺纹孔5,所述第二螺纹孔5内部设有压紧螺栓26,第二导线7插入第二接线口3内部并通过第二螺纹孔5内的压紧螺栓26压紧;所述端子排1下部一侧设有第一导轨8,端子排1活动地安装在第一导轨8上;
所述导体20直径小于第一螺纹孔4的内径,所述线夹28通过第三导线27与所述导体20连接,所述线夹28包括上颚29、下颚30,所述上颚29、下颚30由导电材料制成,且第三导线27与下颚30连接,所述上颚29和下颚30一侧均设有把手31,所述把手31上设有第二绝缘套33,第二绝缘套33避免了施工时操作人员触电,所述上颚29与下颚30中部通过销轴活动连接,且销轴外部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一端与上颚29连接,扭簧另一端与下颚30连接。
所述端子排1两侧设有第一滑块9,所述第一滑块9下部与端子排1均安装在第一导轨8上,所述第一导轨8上部设有立柱13,两侧的立柱13上端通过抵压板16连接,所述抵压板16底面与导线相接触;抵压板16保证了导体20与第二螺纹孔5内的压紧螺栓26间接触的稳定性,从而保证了电压的稳定性。
所述第一滑块9上部一侧设有第二导轨10,所述第二导轨10上部一侧设有第二滑块11,所述立柱13安装在第二滑块11上;不同规格的端子排1的螺纹孔位置存在差异,第二导轨10和第二滑块11增强了装置的灵活性,增强了装置的适用范围;所述第二滑块11一侧设有延伸板18,所述延伸板18上设有第三旋钮19,第三旋钮19下端与第一滑块9上表面相接触;调整好抵压板16的位置后,利用第三旋钮19将第二滑块11固定住,避免了作业时第二滑块11滑动造成抵压板16与导体20脱离,保证了作业的稳定性和安全。
所述第二滑块11上部一侧设有第一套筒12,所述立柱13套设在第一套筒12内部,所述第一套筒12一侧设有第一旋钮14,根据端子排1和导体20的高度,调整抵压板16的高度并通过第一旋钮14固定,增强了装置的适用范围。
所述抵压板16两端外侧套设有第二套筒15,所述第二套筒15与立柱1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套筒15上一端设有第二旋钮17,根据不同端子排1的宽度,调整抵压板16伸出第二套筒15的长度并通过第二旋钮17固定,进一步增强了装置的适用范围。
所述导体20下端设有第一压板21,第一压板21的直径介于压紧螺栓26的螺帽与第一螺纹孔4的直径之间,第一压板21增大了导体20与压紧螺栓26的接触面积,从而保证了旁路电压的稳定性;所述导体20上端设有第二压板22,第二压板22由绝缘材料制成,提高了作业的安全性,所述第二压板22与抵压板16相接触,第二压板22增大了抵压板16与导体20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强了抵压板16抵压的效果;
所述第二压板22上设有贯通槽23,所述抵压板16贯穿贯通槽23,贯通槽23避免了抵压板16抵压导体20时发生脱落,保证旁路电压的稳定性。
所述导体20外部一侧设有第一绝缘套25,第一绝缘套25避免了施工人员作业时误触导体20造成触电,保证了作业人员的安全。
所述导体20上设有绕线槽24,第三导线27的一端通过绕线槽24缠绕在导体20上,绕线槽24避免了第三导线27与导体20连接时发生滑动,保证了作业人员的安全。
所述上颚29、下颚30的一端和两侧均设有夹线槽32,夹线槽32增大了线夹28与第一导线6的接触面积,从而保证了电压的稳定性;所述夹线槽32设有若干组,且夹线槽32的直径从一侧到另一侧逐渐增大,多组不同直径的夹线槽32适用于不同规格的导线,提高了线夹28的通用性。
使用时,将导体20下端与端子排1的第二螺纹孔5内的压紧螺栓26相接触,根据导体20的位置调整抵压板16的位置并使抵压板16与导体20上端的第二压板22相接触,然后将线夹28伸入至第一接线口2内夹住第一导线6的外露部分,使第一导线6与第二导线7处于导通状态;当第一导线6的裸露导体20全部压入第一接线口2内部时,先将线夹28夹持在第一导线6的绝缘层上,然后松动第一螺纹孔4内的压紧螺栓26至第一导线6能够活动并且与第一接线口2内的导片有较好的接触时,向外拉动第一导线6至线夹28能够夹住第一导线6的裸露部分为止,然后利用线夹28夹住第一导线6的裸露部分;然后松开第一螺纹孔4内的压紧螺栓26,将取电导线和第一导线6同时接入第一接线口2,并拧紧第一螺纹孔4内的压紧螺栓26,最后拆除旁路作业装置,实现了带电情况下从端子排1取进线电压。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端子排旁路带电作业装置,包括导体、线夹,所述端子排一侧设有第一接线口,所述第一接线口上部一侧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内部设有压紧螺栓,第一导线插入第一接线口内部并通过第一螺纹孔内的压紧螺栓压紧;所述端子排另一侧设有第二接线口,所述第二接线口上部一侧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内部设有压紧螺栓,第二导线插入第二接线口内部并通过第二螺纹孔内的压紧螺栓压紧;所述端子排下部一侧设有第一导轨,端子排活动地安装在第一导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直径小于第一螺纹孔的内径,所述线夹通过第三导线与所述导体连接,所述线夹包括上颚、下颚,所述上颚、下颚由导电材料制成,且第三导线与下颚连接,所述上颚和下颚一侧均设有把手,所述把手上设有第二绝缘套,所述上颚与下颚中部通过销轴活动连接,且销轴外部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一端与上颚连接,扭簧另一端与下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子排旁路带电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排两侧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下部与端子排均安装在第一导轨上,所述第一导轨上部设有立柱,两侧的立柱上端通过抵压板连接,所述抵压板底面与导线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端子排旁路带电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上部一侧设有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上部一侧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立柱安装在第二滑块上;所述第二滑块一侧设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上设有第三旋钮,第三旋钮下端与第一滑块上表面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端子排旁路带电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块上部一侧设有第一套筒,所述立柱套设在第一套筒内部,所述第一套筒一侧设有第一旋钮。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端子排旁路带电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压板两端外侧套设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与立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套筒上一端设有第二旋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端子排旁路带电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下端设有第一压板;所述导体上端设有第二压板,第二压板由绝缘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端子排旁路带电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板上设有贯通槽,所述抵压板贯穿贯通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子排旁路带电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外部一侧设有第一绝缘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子排旁路带电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上设有绕线槽,第三导线的一端通过绕线槽缠绕在导体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子排旁路带电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颚、下颚的一端和两侧均设有夹线槽;所述夹线槽设有若干组,且夹线槽的直径从一侧到另一侧逐渐增大。
CN201920788819.7U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端子排旁路带电作业装置 Active CN2099816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88819.7U CN209981669U (zh)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端子排旁路带电作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88819.7U CN209981669U (zh)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端子排旁路带电作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81669U true CN209981669U (zh) 2020-01-21

Family

ID=692646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88819.7U Active CN209981669U (zh)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端子排旁路带电作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816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93614A (zh) 接地线线夹
CN105226412A (zh) 多功能接地线绝缘杆
CN205092333U (zh) 多功能接地线绝缘杆
CN201146253Y (zh) 直钳式接地线
CN209981669U (zh) 一种端子排旁路带电作业装置
CN210576494U (zh) 用于电气线路的接线辅助装置
CN209266601U (zh) 低压带电作业用的快速接线夹及绝缘夹持钳
CN110459907B (zh) 一种安装便捷的弱电线缆连接器
CN217062559U (zh) 一种接地线用组装钳夹
CN216979240U (zh) 一种耐压测试设备
CN205680797U (zh) 一种屏顶小母线跨接工具
CN218556915U (zh) 一种穿刺线夹安装工具
CN113162544B (zh) 一种光伏发电用控制柜
CN213304380U (zh) 一种高压电力接地装置
EP3968467B1 (en) Elastic pin structure for busbar plug-in box and plug-in structure for plug-in busbar groove
CN110364841B (zh) 一种接线线夹
CN209200548U (zh) 一种电力配电线路转接装置
CN217036050U (zh) 一种输电线路带电分流装置
CN202454745U (zh) 防脱落带电线夹
CN219287048U (zh) 一种新型电力工程用接线装置
CN214378896U (zh) 一种电力试验用接地装置
CN214013688U (zh) 10kv绝缘导线接地工具
CN215419322U (zh) 直插式导流钳
CN219321975U (zh) 一种带电安装的绝缘包封工具
CN214314296U (zh) 一种电气工程接线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