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67508U - 一种蹦床的柔性杆的安装结构及蹦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蹦床的柔性杆的安装结构及蹦床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967508U CN209967508U CN201822276921.7U CN201822276921U CN209967508U CN 209967508 U CN209967508 U CN 209967508U CN 201822276921 U CN201822276921 U CN 201822276921U CN 209967508 U CN209967508 U CN 20996750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le
- trampoline
- mounting structure
- flexible
- flexible r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蹦床的柔性杆的安装结构及蹦床,所述安装结构具有用于安装所述柔性杆底端的底端安装结构,该底端安装结构包括弹跳垫,柔性杆,所述柔性杆的顶端安装在所述弹跳垫周边,以及,框架,所述柔性杆的底端安装在所述框架上,从而将所述弹跳垫架设在所述框架上方;所述框架的上侧设有对应每个柔性杆底端的上插孔,所述框架的下侧设有对应每个柔性杆底端的下插孔,每对所述上插孔和所述下插孔错位设置;所述蹦床还具有对应每对所述上插孔和所述下插孔的套筒,所述套筒插入所述上插孔和所述下插孔中,所述柔性杆的底端插入所述套筒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蹦床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蹦床的柔性杆的安装结构,及具有该安装结构的蹦床。
背景技术
蹦床运动是一种健康有趣的娱乐活动。研究表明,蹦床运动不仅能锻炼身体,增强肌肉力量,还能帮助人们发展平衡感、提高运动技能。柔性杆是蹦床的重要部件,其底端支承在蹦床的底框架内。例如:木板&木条国际公司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101918085B中,公开了一种蹦床,包括:柔性弹跳垫;多个弹性的柔性杆,每个杆具有保持在所述柔性弹跳垫中的上端;以及设置用于保持柔性杆的下端的基底框架。该基底框架包括:用于每个杆的孔,该孔通过基底框架的上侧进入到该管状框架的内部;以及用于容纳柔性杆的下端的形成部,该形成部从基底框架的下侧进入到该管状基底框架的内部,并与所述孔横向间隔开,该形成部可以通过将该基底框架的下侧壁的材料变形进入到该基底框架的内部中来形成。
上述专利将基底框架的下侧壁的材料变形进入到该基底框架的内部中形成形成部,使得基底框架生产模具结构复杂,生产难度加大。另外杆穿过上部的孔插入到基底框架内部的形成部的过程,安装者无法看见和监控,无法将杆精准对位形成部,安装困难。
另外,杆安装在柔性弹跳垫和基底框架后,杆的上端张紧柔性弹跳垫,柔性弹跳垫的弹力和其张紧度密切相关。柔性弹跳垫张紧度越高,弹力越强,张紧度越低,弹力越弱。弹力的强弱会影响柔性弹跳垫的舒适度,不同人群对弹力强弱的需求不同。然而,现有的蹦床安装完成后就不能调整柔性弹跳垫的张紧程度和弹力,不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因此,亟待开发蹦床柔性垫弹性调整结构,既能克服现有基底框架结构复杂,柔性杆难安装的缺陷,又能调整蹦床柔性垫的张紧程度和弹力,从而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蹦床的柔性杆的安装结构,及具有该安装结构的蹦床,该安装结构包括用于安装柔性杆底部的底端安装结构和用于安装柔性杆顶部的卡扣结构;所述底端安装结构具有插接在蹦床框架设有上的套筒,该套筒容置蹦床的柔性杆的底端,简化了蹦床框架结构,生产方便,便于柔性杆的安装;该底端安装结构还设有弹性件,该弹性件能够调整柔性杆在框架中的插入位置,从而调整柔性杆对弹跳垫的张力和弹力,增加弹跳的舒适度,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所述卡扣结构能够将柔性杆和蹦床弹跳垫可拆卸固定结合,安装省力方便,适合普通大众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蹦床的柔性杆的安装结构,蹦床包括
弹跳垫,
柔性杆,所述柔性杆的顶端安装在所述弹跳垫周边,以及,
框架,所述柔性杆的底端安装在所述框架上,从而将所述弹跳垫架设在所述框架上方;
所述安装结构具有用于安装柔性杆底部的底端安装结构,该底端安装结构包括成对设置所述框架上侧的上插孔和所述框架下侧的下插孔,每对所述上插孔和所述下插孔错位设置;
所述底端安装结构还具有对应每对所述上插孔和所述下插孔的套筒,所述套筒插入一对所述上插孔和所述下插孔中,所述柔性杆的底端插入所述套筒中。
较佳地,所述下插孔的孔径大于所述套筒的底端的直径而小于所述套筒的主体部的直径,从而防止所述套筒从所述下插孔中脱落。
较佳地,所述套筒的顶端设有经向逐渐增大的筒口,从而便于所述柔性杆的底端插入。
优选的,所述底端安装结构还具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插入所述上插孔的孔壁和所述柔性杆之间,从而调整所述柔性杆在所述框架中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上插孔设置为椭圆形孔,该椭圆形孔的两端记为A端和B端,分别位于所述框架上侧的内侧和外侧;所述弹性件插入所述椭圆形孔的A端或B 端中,从而调节所述柔性杆穿过所述框架的上侧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上插孔的孔壁中间对称挖设有两限位槽;所述弹性件紧贴所述套筒的侧面为内侧面,紧贴孔壁的侧面为外侧面,所述内侧面和所述外侧面均为弧形面;两弧形面交接处设有卡块,所述卡块和所述限位槽形状相互匹配,并能够相互卡持。
优选的,所述卡块和所述外侧面交接处延伸出上凸部;所述弹性件的外侧面底部延伸出下凸部;所述弹性件插入所述上插孔时,所述上凸部和所述下凸部分别从所述上插孔上、下方向卡持所述上插孔的孔壁周边,从而防止从所述上插孔中脱落。
优选的,所述弹性件为弹性塑胶件或弹性橡胶材质。
所述安装结构还具有用于安装柔性杆顶部的卡扣结构,所述卡扣结构设置于蹦床的弹跳垫上,将所述柔性杆的顶部安装在所述弹跳垫周边的预定位置。
所述卡扣结构包括一安装件,一柔性的带子,和至少一个卡持件;所述带子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弹跳垫上,所述卡持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带子上,所述安装件设有通孔;所述带子和所述卡持件能够穿过所述通孔,而后,转动所述卡持件卡持在所述通孔的孔口处,使所述带子不能从所述通孔拉回;所述柔性杆的顶部容置于所述安装件,从而将所述柔性杆的顶部安装在所述弹跳垫周边的预定位置。
所述安装件的底部设有容纳槽,所述柔性杆的顶部固定设置在所述容纳槽中。
所述容纳槽设置在所述柔性杆的顶部的延伸方向。
所述安装件具有细管部和设置在该细管部顶端的扩大的头部;所述柔性杆的顶端插入所述细管部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头部的侧向设有所述通孔。
所述细管部设置在所述柔性杆的顶部的延伸方向。
在所述头部在所述通孔的出口处凸伸一抵挡片;所述抵挡片能够抵挡所述卡持件,从而防止所述卡持件滑动,缩回所述通孔。
所述卡持件具有短边和长边,所述卡持件的短边长度小于所述通孔的孔宽,所述卡持件的长边大于所述通孔的孔宽,从而使所述卡持件能够从所述通孔穿过,并能够沿长边方向卡持在所述通孔处。
较佳地,所述带子上设有两个所述卡持件。
较佳地,所述卡持件设置为长圆柱状时,所述通孔也设置为长圆柱状。
较佳地,所述卡持件设置为长立方体形,所述通孔也设置为长立方体形。
较佳地,所述卡持件设置为一具有长边和短边的薄金属卡片,所述通孔为扁平孔。
一种蹦床,具有上述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底端安装结构,框架上设有套筒,该套筒插入框架,并容拿所述柔性杆的底部,方便柔性杆的安装,安装方式省力方便,简化了框架结构,生产方便。框架上还设有弹性件,该弹性件调整所述柔性杆插入所述框架的位置,从而调整所述柔性杆对随时弹跳垫的张紧力度,调节弹跳垫的弹力,提高弹跳垫的弹跳舒适度,满足不同的用户需求,调节方式简单,易于实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卡扣结构将将柔性杆和蹦床弹跳垫可拆卸固定结合,安装省力方便,提高安装安全性。
通过该安装结构能够轻松实现蹦床的安装,提高了安装安全性,增加了蹦床的稳固性,且蹦床的弹跳垫的弹性可调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蹦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蹦床柔性杆底端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蹦床柔性杆底端安装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蹦床柔性杆底端安装结构的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蹦床的管单元21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蹦床柔性杆底端安装结构的弹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蹦床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卡扣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中A处的放大图,该图展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卡扣结构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和所述柔性杆配合所述卡扣结构和底端安装结构使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技术方案及技术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当下流行的蹦床通常包括弹跳垫10和框架20,以及多跟柔性杆 30,所述柔性杆30的顶端31安装在所述弹跳垫10周边,所述柔性杆30的底端安装在所述框架20上,从而将所述弹跳垫10架设在所述框架20上方。在所述弹跳垫10的压力下,所述柔性杆30通常会程一定弧度弯曲,从而张紧所述弹跳垫10。用户能够在弹跳垫10上弹跳,玩耍和表演。所述柔性杆30优选为航空铝杆,玻璃纤维杆或碳纤维杆。
所述弹跳垫10优选为圆形,也可以是其他任何形状,例如四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椭圆形等。所述框架20为多个管单元21拼接而成的环。相邻的管单元21的端部分别设置为相互匹配的凸舌和插接口。所述凸舌插入所述插接口中从而将相邻的管单元21连接。
所述框架20优选放置在支撑腿40上,也可以放置在地面上。优选地,所述管单元21放置在支撑腿40上。
参照图1,图2和图3,所述框架20上设有用以调节柔性杆30底端的安装位置的的底端安装结构,该底端安装包括设置在所述框架20的上侧的上插孔24,设置在所述框架20的下侧的下插孔25。每对所述上插孔24和所述下插孔25错位设置。所述调节结构还包括对应每对所述上插孔24和所述下插孔25的套筒 26。所述套筒26插入所述上插孔24和所述下插孔25中。所述柔性杆30底端插入所述套筒26中。
参照图2,图3和图4,为了防止所述套筒26从所述下插孔25中脱落,所述套筒26的底端262直径设置为小于其主体部261的直径。具体地,所述下插孔25的孔径大于所述底端262的直径而小于所述主体部261的直径,从而防止所述套筒26从所述下插孔25中脱落。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26的顶端263设有经向逐渐增大的筒口,从而便于所述柔性杆30底端插入。
所述柔性杆30底端安装时,先将一个所述套筒26插入一对所述上插孔24 和所述下插孔25中,再将所述述柔性杆30底端直接插入所述套筒26即可。或者也可以先将所述述柔性杆30底端直接插入所述套筒26,再将所述套筒26插入一对所述上插孔24和所述下插孔25中,安装简单,方便。
应理解,当所述柔性杆30的底端和所述套筒26插入所述下插孔25后,所述柔性杆30的下端在所述框架20中的插入位置固定。当所有所述柔性杆30的顶端都安装在所述弹跳垫10周边后,所述柔性杆30的顶端的安装位置不变,所述弹跳垫10的张紧度和弹力是恒定的。
参照图2,图3和图6,所述上插孔24处还设有一弹性件27。所述弹性件 27插入所述上插孔24的孔壁和所述柔性杆30之间,从而调整所述柔性杆30的位置。优选地,所述上插孔24设置为椭圆形孔,该椭圆形孔的两端,记为A端和B端,分别位于所述框架上侧的内侧和外侧。所述弹性件27插入所述椭圆形孔的A端或B端中,从而调整所述柔性杆30在所述框架20中的位置,进而调整对所述弹跳垫的张紧度和其弹力。具体地,当所述柔性杆30的底端和所述套筒26穿过所述上插孔24,插入所述下插孔25后。将所述弹性件27插入A位置,也即所述上插孔24靠近所述框架20上侧内侧的位置,所述柔性杆30和所述套筒26挤压至位于B位置。此时,所述柔性杆30对所述弹跳垫10的张紧力较大,所述弹跳垫30的弹性较高。当所述弹性件27插入B位置,也即所述上插孔24 靠近所述框架20外侧的位置,所述柔性杆30和所述套筒26被挤压至A位置,对所述弹跳垫10的张紧力较小,所述弹跳垫30的弹性较低。
优选地,参照图5,所述上插孔24的孔壁中间位置对称挖设有两限位槽28。参照图6,所述弹性件27紧贴所述套筒26的侧面为内侧面271,紧贴孔壁的侧面为外侧面272,内、外侧面271和272均设置为弧形面,两弧形面交接处设有卡块273,所述卡块273和所述限位槽28形状相互匹配,并能够相互卡持。
优选地,所述卡块273和所述外侧面272交接处延伸出上凸部274。所述弹性件27的外侧面272底部延伸出下凸部275。所述弹性件27插入所述上插孔 24时,所述上凸部274和所述下凸部275分别从所述上插孔24上、下方向卡持所述上插孔24的孔壁周边,从而防止从所述上插孔24中脱落。
较佳地,参照图1和图7,为了方便所述柔性杆30顶部的安装,所述弹跳垫10的周边设有多个卡扣结构70,所述卡扣结构70与所述柔性杆30一一对应,将所述柔性杆30的顶部31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弹跳垫10周边的预定位置,安装方式省力,方便。参照图3,所述卡扣结构70包括一安装件71,一柔性带子 72,以及固定设置在该柔性带子72上的至少一个卡持件73。所述柔性带子72 固定安装于所述弹跳垫10底部,所述安装件71上设有通孔723,所述卡持件 73和所述带子72能够穿过该通孔723,穿过后,转动所述卡持件73固定卡持在所述通孔723的孔口处,防止所述带子72在拉力的作用下从所述通孔723拉回;所述柔性杆30的顶部容置于所述安装件71从而将所述柔性杆30的顶部31 安装在所述弹跳垫10预定位置。
较佳地,参照图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件72底部设有容纳槽(没显示),所述柔性杆30的顶部31固定设置在该容纳槽中。优选地,所述容纳槽设置在所述柔性杆的顶部31的延伸方向,从而方便所述柔性杆 31的顶部31插入并与之匹配。在图3所展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安装件72外形呈类似立方体形。应理解,所述安装件72的外形并不局限于该图展示的形状,其也可以是球形,多面体形或其他任一形状。本实用新型对安装件72的外形不进行具体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基本构思的前提下,所述安装件72外部形状的任意变化,均应视为在本实用新型限定的保护范围之类。
较佳地,参照图8和图9,所述安装件72具有细管部721和设置在该细管部721顶端的扩大的头部722。所述柔性杆30的顶端31插入所述细管部721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细管部721设置在所述柔性杆的顶部31的延伸方向,从而方便所述柔性杆31的顶部31插入并与其匹配。所述头部722的侧向设有所述通孔723。
参照图9,所述头部722的横向直径大于所述细管部721,从而加大所述安装件71与所述弹跳垫10的接触面积,更加稳固的支撑所述弹跳垫10。
优选地,在所述头部722在所述通孔723的出口处凸伸一抵挡片724。所述抵挡片724能够抵挡所述卡持件73,从而防止所述卡持件73滑动,缩回所述通孔723。
具体地,参照图9,所述头部721呈类似长方体形,其底面一体成型所述细管部721,其设有所述通孔723的侧向呈大、小端设置,并由大端减缩为小端。所述通孔723设置在扁平孔。所述带子72和所述卡持件73都呈片状,从而与所述通孔配合能够穿过所述通孔723。穿过所述通孔723后,所述卡持件73转动一定的角度,从而卡持在所述通孔723的孔口处。
所述卡持件73能够从所述通孔713一侧穿过,并卡持在所述通孔713另一侧孔口。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中,所述卡持件73具有较小的短边和较长的长边。所述卡持件73的短边略小于所述通孔713的孔宽,所述卡持件73的长边略大于所述通孔713的孔宽。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所述卡持件73能够从所述通孔713的一侧穿过至另一侧,穿过后转动卡持件73,将其卡持在所述通孔 713的孔口。
应理解,所述卡持件73与所述通孔713的形状相匹配。例如,当所述卡持件73设置为长圆柱状时,所述通孔713也应该设置为长圆柱状;所述卡持件73 设置为长立方体形状时,所述通孔713也必须相对应地设置为长立方体形。参照图3和图4,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中,所述卡持件73设置为一长立方体形薄金属卡片。所述通孔713也也设置为一长立方体形扁口。
所述卡持件73穿过所述通孔713后,将所述卡持件73沿长径方向卡持在所述通孔713另一侧孔口处,从而实现对所述带子72的固定,防止所述带子72 在拉力的作用下缩回,从而将所述柔性杆30的顶端卡持在所述弹跳垫10周边底部的预定位置。
应理解,所述卡持件73在所述带子72的上设置的位置必须要满足“将所述柔性杆30的顶端安装在所述弹跳垫10周边预定位置”这一设计目的。因此,所述卡持件73安装在所述带子72上位置要适宜。所述卡持件73距离弹跳垫10 太远或太近,都不能实现该设计目的。
所述带子72固定设置在所述弹跳垫10上。应理解,所述柔性带子72在所述弹跳垫10底部固定的方式有多种,例如,可以通过焊接,卡接,扣卡等常规的带子固定方式。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带子72缝缀在所述弹跳垫底部。
参照图10,所述安装件72可以直接设置在所述柔性杆30的顶部。在安装过程中,所述柔性杆30的底端32先插入在所述支撑座管20的所述套筒26上,再将所述带子72穿过所述通孔723,并推动所述柔性杆30的顶部31和所述安装件72至所述弹跳垫10周边的预定位置,将所述卡持件73从所述通孔723拉出,转动所述卡持件73将其卡持在所述通孔723处,就实现了将所述柔性杆30 的顶部31和所述头部722安装在所述弹跳垫10周边底部的目的。
所述安装件72也可以直接穿设在所述带子71上。在安装过程中,先将所述柔性杆30的底端32先插入在所述支撑座管20的所述套筒26内,将所述安装件72调整至所述带子71合适位置,将所述柔性杆30的顶部31插入所述安装件72的安装槽或细管部,推动所述柔性杆30的顶部31和所述安装件72至所述弹跳垫10周边的预定位置,将所述卡持件73从所述通孔723拉出,转动所述卡持件73将其卡持在所述通孔723处,就实现了将所述柔性杆30的顶部 31和所述头部722安装在所述弹跳垫10周边底部的目的。
蹦床结构上,多根所述柔性杆30均匀分布在所述支撑座管20和所述弹跳垫10周边底部,支撑所述弹跳垫10,使得所述弹跳垫10各个方向上受力均衡。在蹦床安装过程中,采用多根所述柔性杆30依序安装的方法,则没有安装所述柔性杆30的一侧弹跳垫会受力不均衡,造成该侧柔性杆安装难度加大的情况,甚至影响最终产品的成型结构。为此避免这个现象,本实用新型所述带子72上的所述卡持件73设置为两个,第一个所述卡持件73能够使得所述柔性杆30顶部和所述头部722安装在预安装位置,例如,所述弹跳垫10的周边附近。第二个卡持件73能够使得所述柔性杆30顶部和所述头部722安装在安装位置,即所述弹跳垫10周边。在安装过程中,先将柔性杆30的底端固定在所述支撑座管20上,拉动所述带子72,使得第一个所述卡持件73穿过所述头部的所述通孔713,并将所述卡持件73沿长径方向卡持在所述通孔713处。此时,所述柔性杆30顶部和所述头部安装在预安装位置,例如:所述弹跳垫的周边。当所有的所述柔性杆30的顶部都安装在预安装位置后,再依序拉动所述带子72,使得第二个所述卡持件73穿过所述通孔723,并沿长径方向卡持在所述通孔723处,所述柔性杆30进一步弯曲,所述柔性杆30的顶部安装在所述安装位置,即所述弹跳垫10的周边。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其架构形式能够灵活多变,可以派生系列产品。只是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16)
1.一种蹦床的柔性杆的安装结构,所述蹦床包括
弹跳垫,
柔性杆,所述柔性杆的顶端安装在所述弹跳垫周边,以及,
框架,所述柔性杆的底端安装在所述框架上,从而将所述弹跳垫架设在所述框架上方;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结构具有用于安装所述柔性杆底端的底端安装结构,该底端安装结构包括成对设置所述框架的上侧的上插孔和下侧的下插孔,每对所述上插孔和所述下插孔错位设置;
所述底端安装结构还具有对应每对所述上插孔和所述下插孔的套筒,所述套筒插入一对所述上插孔和所述下插孔中,所述柔性杆的底端插入所述套筒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蹦床的柔性杆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插孔的孔径大于所述套筒的底端的直径而小于所述套筒的主体部的直径,从而防止所述套筒从所述下插孔中脱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蹦床的柔性杆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顶端设有经向逐渐增大的筒口,从而便于所述柔性杆的底端插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蹦床的柔性杆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端安装结构还具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插入所述上插孔的孔壁和所述柔性杆之间,从而调整所述柔性杆在所述框架中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蹦床的柔性杆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插孔设置为椭圆形孔,该椭圆形孔的两端记为A端和B端,分别位于所述框架上侧的内侧和外侧;所述弹性件插入所述椭圆形孔的A端或B端中,从而调节所述柔性杆穿过所述框架的上侧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蹦床的柔性杆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插孔的孔壁中间对称挖设有两限位槽;所述弹性件紧贴所述套筒的侧面为内侧面,紧贴孔壁的侧面为外侧面,所述内侧面和所述外侧面均为弧形面;两弧形面交接处设有卡块,所述卡块和所述限位槽形状相互匹配,并能够相互卡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蹦床的柔性杆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和所述外侧面交接处延伸出上凸部;所述弹性件的外侧面底部延伸出下凸部;所述弹性件插入所述上插孔时,所述上凸部和所述下凸部分别从所述上插孔上、下方向卡持所述上插孔的孔壁周边,从而防止从所述上插孔中脱落。
8.如权利要求4所述蹦床的柔性杆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性塑胶件。
9.如权利要求4所述蹦床的柔性杆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还具有用于安装柔性杆顶部的卡扣结构,所述卡扣结构设置于蹦床的弹跳垫上,将所述柔性杆的顶部安装在所述弹跳垫周边的预定位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蹦床的柔性杆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结构包括一安装件,一柔性的带子和至少一个卡持件;所述带子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弹跳垫上,所述卡持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带子上,所述安装件设有通孔;所述带子和所述卡持件能够穿过所述通孔,而后,转动所述卡持件卡持在所述通孔的孔口处,使所述带子不能从所述通孔拉回;所述柔性杆的顶部容置于所述安装件,从而将所述柔性杆的顶部安装在所述弹跳垫周边的预定位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蹦床的柔性杆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的底部设有容纳槽,所述柔性杆的顶部固定设置在所述容纳槽中。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蹦床的柔性杆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具有细管部和设置在该细管部顶端的扩大的头部;所述柔性杆的顶端插入所述细管部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头部的侧向设有所述通孔。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蹦床的柔性杆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头部在所述通孔的出口处凸伸一抵挡片;所述抵挡片能够抵挡所述卡持件,从而防止所述卡持件滑动,缩回所述通孔。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蹦床的柔性杆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持件具有短边和长边,所述卡持件的短边长度小于所述通孔的孔宽,所述卡持件的长边大于所述通孔的孔宽,从而使所述卡持件能够从所述通孔穿过,并能够沿长边方向卡持在所述通孔处。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蹦床的柔性杆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子上设有两个所述卡持件。
16.一种蹦床,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安装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2276921.7U CN209967508U (zh) | 2018-12-29 | 2018-12-29 | 一种蹦床的柔性杆的安装结构及蹦床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2276921.7U CN209967508U (zh) | 2018-12-29 | 2018-12-29 | 一种蹦床的柔性杆的安装结构及蹦床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967508U true CN209967508U (zh) | 2020-01-21 |
Family
ID=69251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2276921.7U Active CN209967508U (zh) | 2018-12-29 | 2018-12-29 | 一种蹦床的柔性杆的安装结构及蹦床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96750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806541A (zh) * | 2018-12-29 | 2019-05-28 | 东莞市建嘉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蹦床的柔性杆的安装结构 |
-
2018
- 2018-12-29 CN CN201822276921.7U patent/CN20996750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806541A (zh) * | 2018-12-29 | 2019-05-28 | 东莞市建嘉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蹦床的柔性杆的安装结构 |
CN109806541B (zh) * | 2018-12-29 | 2024-04-05 | 东莞市建嘉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蹦床的柔性杆的安装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652011B2 (en) | Frame structure for a safety enclosure for a recreational structure | |
US11027164B2 (en) | Easy-to-assemble trampoline | |
US6302831B1 (en) | Martial arts train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use | |
CN109806541B (zh) | 一种蹦床的柔性杆的安装结构 | |
US20170232288A1 (en) | Foldable trampoline | |
US20140128226A1 (en) | Freestanding mixed martial arts training device | |
US20170182343A1 (en) | Integrated step and jump exercise device | |
CN210355805U (zh) | 一种可调节安全蹦床 | |
US20150343316A1 (en) | Swingset suspension | |
CN209967508U (zh) | 一种蹦床的柔性杆的安装结构及蹦床 | |
US20160051874A1 (en) | Modular Basketball Backboard with Rim | |
CN209967510U (zh) | 一种蹦床及其安全卡扣结构 | |
US10850148B2 (en) | Trampoline safety enclosure | |
US20150057109A1 (en) | Ball Net Structure | |
US20040171462A1 (en) | Frame structure for a trampoline | |
WO2019165276A1 (en) | Reversible pinata mount assembly | |
CN211986800U (zh) | 一种组装方便的蹦床 | |
US20040171461A1 (en) | Leg structure for a trampoline | |
KR20160140287A (ko) | 트램펄린 | |
CN210495027U (zh) | 一种蹦床防护网的安装结构 | |
US9648947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one-legged table assembly | |
WO2006062420A1 (en) | A trampoline | |
CA3100128C (en) | Easy-to-assemble trampoline | |
CA2527745C (en) | A trampoline | |
CN212575568U (zh) | 球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