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66856U - 一种病床支被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病床支被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66856U
CN209966856U CN201920568440.5U CN201920568440U CN209966856U CN 209966856 U CN209966856 U CN 209966856U CN 201920568440 U CN201920568440 U CN 201920568440U CN 209966856 U CN209966856 U CN 2099668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adjusting
vertical height
horizontal length
hospital b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6844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臧爽
王诗瑜
韩晓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2056844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668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668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6685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病床支被架,包括设于病床上方的四根可调节支撑杆,四根可调节支撑杆的一端共同连接于设在病床上方的中心连接装置上;四根可调节支撑杆的另一端均设置有用于与病床的床边沿固定连接的夹座式固定装置,四根可调节支撑杆通过中心连接装置组成叉型结构,四根可调节支撑杆通过所述的中心连接装置、夹座式固定装置架设于病床上方。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烧伤、骨折等病人不耐受压力的问题,优化了传统支被架不易操作、搬运困难等现象,本实用新型支被架可折叠也可调节高度,便于护理人员以及家属操作;另外,该支被架可通过折叠组装形成床上桌,具有多功能性;操作便捷、实用性强,可广泛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病床支被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是涉及一种可折叠的病床支被架。
背景技术
目前,虽然医疗及护理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医疗资源的分配以及医护人员数量配置仍存在较大的问题,国内医院普遍存在医护人员紧缺、医疗器械消耗过度等现象。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尽可能的优化并合理利用医疗资源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件事。
传统支被架使用时多由医护人员搬运到病人床上,此操作十分不便捷且耗费较多时间与体力,同时传统支被架沉重且不具有可调节性,多个半弧间间隙过小对医护人员进行操作以及日常观察等都产成了一定的限制。故有必要对现有支被架进行改进,同时力求在优化原有结构基础上再添加新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折叠的病床支被架;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烧伤、骨折等病人不耐受压力的问题,优化了传统支被架不易操作、搬运困难等现象,本实用新型支被架可折叠也可调节高度,便于护理人员以及家属操作;另外,该支被架可通过折叠组装形成床上桌,具有多功能性;操作便捷、实用性强,可广泛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病床支被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病床上方的四根可调节支撑杆,四根可调节支撑杆的一端共同连接于设在病床上方的中心连接装置上;四根可调节支撑杆的另一端均设置有用于与病床的床边沿固定连接的夹座式固定装置,四根可调节支撑杆通过中心连接装置组成叉型结构,四根可调节支撑杆通过所述的中心连接装置、夹座式固定装置架设于病床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四根可调节支撑杆均包括依次相连的水平长度主调节管、竖向高度主调节管、水平长度辅助微调节管、竖向高度辅助微调节管,水平长度主调节管、竖向高度主调节管之间通过角度旋拧调节螺栓相连呈直角,竖向高度主调节管、水平长度辅助微调节管之间通过角度旋拧调节螺栓相连呈直角,水平长度辅助微调节管、竖向高度辅助微调节管之间通过角度旋拧调节螺栓相连呈直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四根可调节支撑杆均由轻质不锈钢管材质制成,在所述的水平长度主调节管、竖向高度主调节管、水平长度辅助微调节管、竖向高度辅助微调节管的端部上均设置有通过角度旋拧调节螺栓连接在一起且能通过角度旋拧调节螺栓来调节两调节管之间角度的调节管间连接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水平长度主调节管、水平长度辅助微调节管均包括有套接在一起的内管和外管,水平长度调节管的内管和外管之间可伸缩连接或者通过螺纹连接实现可调节长度;所述的竖向高度主调节管、竖向高度辅助微调节管也均包括有套接在一起的内管和外管,竖向高度调节管的内管和外管之间通过定位弹性顶珠装置相连实现可调节高度,竖向高度调节管的内管和外管上均设置与定位弹性顶珠装置相配合使用的顶珠弹出孔;竖向高度调节管的内管上设置有一个顶珠弹出孔,竖向高度调节管的外管上设置有与内管上的顶珠弹出孔大小对应的多个顶珠弹出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定位弹性顶珠装置设置于竖向高度调节管的内管上且带有顶珠弹出孔的位置处,所述的定位弹性顶珠装置包括弹顶装置套体、弹簧、弹性顶珠,所述的弹顶装置套体固定于内管内带有顶珠弹出孔的位置处,弹簧卡接设置于弹顶装置套体内,弹性顶珠连接于弹簧端部上并能通过顶珠弹出孔弹出于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中心连接装置包括呈圆形或者方形的中心装置体,在所述的中心装置体的外周上设置有四个分隔的连接槽洞,在每个连接槽洞上设置有定位螺钉孔,每根可调节支撑杆的水平长度主调节管内管端部连接于连接槽洞内,通过定位螺钉穿过定位螺钉孔以及水平长度主调节管内管端部将水平长度主调节管固定于中心装置体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夹座式固定装置包括C型固定夹座、与竖向高度辅助微调节管固定相连的圆筒座、带把旋拧紧固螺杆,圆筒座固定连接于C型固定夹座上的外侧端,竖向高度辅助微调节管下端固定连接于圆筒座内;带把旋拧固定螺杆由外侧穿过C型固定夹座、竖向高度辅助微调节管下端、圆筒座与夹设于C型固定夹座上的床边沿相抵接固定,带把旋拧紧固螺杆与床边沿外侧面相抵接处设置有圆形顶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四根可调节支撑杆、中心连接装置上方扣设有桌面板,桌面板底面中心位置处设置有与中心连接装置相对应的第一固定槽,桌面板底面四角设置有与可调节支撑杆上的凸起相对应的第二固定槽,凸起设置于水平长度主调节管的外管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桌面板的正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三固定槽、第四固定槽、第五固定槽,所述的第三固定槽、第五固定槽均为圆形固定槽,所述的第四固定槽为长条形固定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桌面板的四角均呈弧形;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医护人员、病人及其家属的安全,避免磕碰棱角等产生的安全隐患。
具体地,圆形的第三固定槽、第五固定槽可供患者用于放置水杯、饭盒等圆形底座的生活用具,长条形的第四固定槽可供患者用于放置体温计、筷子等细长形的用品。
另外,在所述的中心装置体的底部还可以设置输液挂钩,输液挂钩通过转轴铰接于中心装置体的底部,在需要使用输液挂钩时,可将输液挂钩的钩部转动成可钩挂输液袋的角度,在不需要使用时将输液挂钩的钩部收回,防止输液挂钩的钩部刮伤患者。具体的使用方法:首先,将三根可调节支撑杆从中心连接装置上拆卸下去后,由剩下的一根可调节支撑杆与中心装置体底部的输液挂钩配合组成输液架;然后,具体地,通过调节剩下的一根可调节支撑杆的每两个调节管连接处的角度旋拧调节螺栓,将可调节支撑杆整体调成直线状,立于病床旁,最后将输液挂钩的钩部转动成可钩挂输液袋的角度,即可形成输液架供患者日常点滴治疗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的病床支被架,解决了烧伤、骨折等病人不耐受压力的问题,优化了传统支被架不易操作、搬运困难等现象,本实用新型支被架可折叠也可调节高度,便于护理人员以及家属操作,在使用完毕后,折叠收放起来占用空间小;另外,该支被架可通过折叠组装形成床上桌供患者使用,具有多功能性;安装与拆卸操作简单便捷,收放方便、占用空间小,实用性强,可广泛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是将本实用新型的病床支被架安装于病床上的安装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病床支被架与桌面板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病床支被架的可调节支撑杆与夹座式固定装置连接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病床支被架的中心连接装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病床支被架的夹座式固定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病床支被架的定位弹性顶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病床支被架的桌面板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病床支被架的桌面板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病床支被架的中心连接装置在未插入定位螺钉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病床支被架的中心连接装置在插入定位螺钉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为病床,2为可调节支撑杆,3为夹座式固定装置,4为床边沿,5为中心连接装置,6为水平长度主调节管,7为竖向高度主调节管,8为水平长度辅助微调节管,9为竖向高度辅助微调节管,10为角度旋拧调节螺栓,11为调节管间连接头, 12为定位弹性顶珠装置,13为顶珠弹出孔,14为弹顶装置套体,15为弹簧,16为弹性顶珠,17为中心装置体,18为连接槽洞,19为定位螺钉孔,20为定位螺钉,21为C型固定夹座,22为圆筒座,23为带把旋拧紧固螺杆,24为圆形顶片,25为桌面板,26为第一固定槽,27为凸起,28为第二固定槽,29为第三固定槽,30为第四固定槽,31为第五固定槽。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病床支被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病床1上方的四根可调节支撑杆2,四根可调节支撑杆2的一端共同连接于设在病床1上方的中心连接装置5上;四根可调节支撑杆2的另一端均设置有用于与病床1的床边沿4固定连接的夹座式固定装置3,四根可调节支撑杆2通过中心连接装置5组成叉型结构,四根可调节支撑杆2通过所述的中心连接装置5、夹座式固定装置3架设于病床1上方。
所述的四根可调节支撑杆2均包括依次相连的水平长度主调节管6、竖向高度主调节管7、水平长度辅助微调节管8、竖向高度辅助微调节管9,水平长度主调节管6、竖向高度主调节管7之间通过角度旋拧调节螺栓10相连呈直角,竖向高度主调节管7、水平长度辅助微调节管8之间通过角度旋拧调节螺栓10相连呈直角,水平长度辅助微调节管8、竖向高度辅助微调节管9之间通过角度旋拧调节螺栓10相连呈直角。
具体地,各个调节管之间通过所述的角度旋拧调节螺栓10相连呈直角,通过采用所述的角度旋拧调节螺栓10可以调节各个调节管之间的角度,此种调节方式稳定性好、可调节性好,实现了可调节支撑杆2的各个调节管之间的折叠效果。如需微调各个调节管之间的角度,直接可以通过松懈角度旋拧调节螺栓10后,调节角度至合适,再旋紧角度旋拧调节螺栓10即可固定所要的调节管间角度。
所述的四根可调节支撑杆2均由轻质不锈钢管材质制成,在所述的水平长度主调节管6、竖向高度主调节管7、水平长度辅助微调节管8、竖向高度辅助微调节管9的端部上均设置有通过角度旋拧调节螺栓10连接在一起且能通过角度旋拧调节螺栓10来调节两调节管之间角度的调节管间连接头11。
所述的水平长度主调节管6、水平长度辅助微调节管8均包括有套接在一起的内管和外管,水平长度调节管的内管和外管之间可伸缩连接或者通过螺纹连接实现可调节长度;所述的竖向高度主调节管7、竖向高度辅助微调节管9也均包括有套接在一起的内管和外管,竖向高度调节管的内管和外管之间通过定位弹性顶珠装置12相连实现可调节高度,竖向高度调节管的内管和外管上均设置与定位弹性顶珠装置12相配合使用的顶珠弹出孔13;竖向高度调节管的内管上设置有一个顶珠弹出孔13,竖向高度调节管的外管上设置有与内管上的顶珠弹出孔13大小对应的多个顶珠弹出孔13。
所述的定位弹性顶珠装置12设置于竖向高度调节管的内管上且带有顶珠弹出孔13的位置处,所述的定位弹性顶珠装置12包括弹顶装置套体14、弹簧15、弹性顶珠16,所述的弹顶装置套体14固定于内管内带有顶珠弹出孔13的位置处,弹簧15卡接设置于弹顶装置套体14内,弹性顶珠13连接于弹簧15端部上并能通过顶珠弹出孔13弹出于外侧。
所述的中心连接装置5包括呈圆形或者方形的中心装置体17,在所述的中心装置体17的外周上设置有四个分隔的连接槽洞18,在每个连接槽洞18上设置有定位螺钉孔19,每根可调节支撑杆2的水平长度主调节管6内管端部连接于连接槽洞18内,通过定位螺钉20穿过定位螺钉孔19以及水平长度主调节管6内管端部将水平长度主调节管6固定于中心装置体17上。
所述的夹座式固定装置3包括C型固定夹座21、与竖向高度辅助微调节管9固定相连的圆筒座22、带把旋拧紧固螺杆23,圆筒座22固定连接于C型固定夹座21上的外侧端,竖向高度辅助微调节管9下端固定连接于圆筒座22内;带把旋拧固定螺杆23由外侧穿过C型固定夹座21、竖向高度辅助微调节管9下端、圆筒座22与夹设于C型固定夹座21上的床边沿4相抵接固定,带把旋拧紧固螺杆23与床边沿4外侧面相抵接处设置有圆形顶片24。
具体地,通过所述的夹座式固定装置3,可将本实用新型的支被架夹于床边沿4任意位置,满足了胸背部、下肢等不同部位受伤的患者的需要。
所述的四根可调节支撑杆2、中心连接装置5上方扣设有桌面板25,桌面板25底面中心位置处设置有与中心连接装置5相对应的第一固定槽26,桌面板25底面四角设置有与可调节支撑杆2上的凸起27相对应的第二固定槽28,凸起27设置于水平长度主调节管6的外管上。
所述桌面板25的正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三固定槽29、第四固定槽30、第五固定槽31,所述的第三固定槽29、第五固定槽31均为圆形固定槽,所述的第四固定槽30为长条形固定槽。
所述桌面板25的四角均呈弧形;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医护人员、病人及其家属的安全,避免磕碰棱角等产生的安全隐患。
具体地,圆形的第三固定槽29、第五固定槽31可供患者用于放置水杯、饭盒等圆形底座的生活用具,长条形的第四固定槽30可供患者用于放置体温计、筷子等细长形的用品。
另外,在所述的中心装置体17的底部还可以设置输液挂钩,输液挂钩通过转轴铰接于中心装置体17的底部,在需要使用输液挂钩时,可将输液挂钩的钩部转动成可钩挂输液袋的角度,在不需要使用时将输液挂钩的钩部收回,防止输液挂钩的钩部刮伤患者。上述的设置于中心装置体17底部的输液挂钩、转轴等部件,在附图中并未详细画出;由于所设置的输液挂钩是与其中一根可调节支撑杆2配合使用,所以设置输液挂钩的结构方式可有多种方案,上述的结构方案仅仅是一种实施例,不仅限于上述描述的结构方案,同时也不仅限于一种图形结构。
具体的使用方法:首先,将三根可调节支撑杆2从中心连接装置5上拆卸下去后,由剩下的一根可调节支撑杆2与中心装置体17底部的输液挂钩配合组成输液架;然后,具体地,通过调节剩下的一根可调节支撑杆2的每两个调节管连接处的角度旋拧调节螺栓10,将可调节支撑杆2整体调成直线状,立于病床旁,最后将输液挂钩的钩部转动成可钩挂输液袋的角度,即可形成输液架供患者日常点滴治疗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的病床支被架,解决了烧伤、骨折等病人不耐受压力的问题,优化了传统支被架不易操作、搬运困难等现象,本实用新型支被架可折叠也可调节高度,便于护理人员以及家属操作,在使用完毕后,折叠收放起来占用空间小;另外,该支被架可通过折叠组装形成床上桌供患者使用,具有多功能性;安装与拆卸操作简单便捷,收放方便、占用空间小,实用性强,可广泛应用。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病床支被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病床上方的四根可调节支撑杆,四根可调节支撑杆的一端共同连接于设在病床上方的中心连接装置上;四根可调节支撑杆的另一端均设置有用于与病床的床边沿固定连接的夹座式固定装置,四根可调节支撑杆通过中心连接装置组成叉型结构,四根可调节支撑杆通过所述的中心连接装置、夹座式固定装置架设于病床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床支被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根可调节支撑杆均包括依次相连的水平长度主调节管、竖向高度主调节管、水平长度辅助微调节管、竖向高度辅助微调节管,水平长度主调节管、竖向高度主调节管之间通过角度旋拧调节螺栓相连呈直角,竖向高度主调节管、水平长度辅助微调节管之间通过角度旋拧调节螺栓相连呈直角,水平长度辅助微调节管、竖向高度辅助微调节管之间通过角度旋拧调节螺栓相连呈直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病床支被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根可调节支撑杆均由轻质不锈钢管材质制成,在所述的水平长度主调节管、竖向高度主调节管、水平长度辅助微调节管、竖向高度辅助微调节管的端部上均设置有通过角度旋拧调节螺栓连接在一起且能通过角度旋拧调节螺栓来调节两调节管之间角度的调节管间连接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病床支被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平长度主调节管、水平长度辅助微调节管均包括有套接在一起的内管和外管,水平长度调节管的内管和外管之间可伸缩连接或者通过螺纹连接实现可调节长度;所述的竖向高度主调节管、竖向高度辅助微调节管也均包括有套接在一起的内管和外管,竖向高度调节管的内管和外管之间通过定位弹性顶珠装置相连实现可调节高度,竖向高度调节管的内管和外管上均设置与定位弹性顶珠装置相配合使用的顶珠弹出孔;竖向高度调节管的内管上设置有一个顶珠弹出孔,竖向高度调节管的外管上设置有与内管上的顶珠弹出孔大小对应的多个顶珠弹出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病床支被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弹性顶珠装置设置于竖向高度调节管的内管上且带有顶珠弹出孔的位置处,所述的定位弹性顶珠装置包括弹顶装置套体、弹簧、弹性顶珠,所述的弹顶装置套体固定于内管内带有顶珠弹出孔的位置处,弹簧卡接设置于弹顶装置套体内,弹性顶珠连接于弹簧端部上并能通过顶珠弹出孔弹出于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床支被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连接装置包括呈圆形或者方形的中心装置体,在所述的中心装置体的外周上设置有四个分隔的连接槽洞,在每个连接槽洞上设置有定位螺钉孔,每根可调节支撑杆的水平长度主调节管内管端部连接于连接槽洞内,通过定位螺钉穿过定位螺钉孔以及水平长度主调节管内管端部将水平长度主调节管固定于中心装置体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床支被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座式固定装置包括C型固定夹座、与竖向高度辅助微调节管固定相连的圆筒座、带把旋拧紧固螺杆,圆筒座固定连接于C型固定夹座上的外侧端,竖向高度辅助微调节管下端固定连接于圆筒座内;带把旋拧固定螺杆由外侧穿过C型固定夹座、竖向高度辅助微调节管下端、圆筒座与夹设于C型固定夹座上的床边沿相抵接固定,带把旋拧紧固螺杆与床边沿外侧面相抵接处设置有圆形顶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床支被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根可调节支撑杆、中心连接装置上方扣设有桌面板,桌面板底面中心位置处设置有与中心连接装置相对应的第一固定槽,桌面板底面四角设置有与可调节支撑杆上的凸起相对应的第二固定槽,凸起设置于水平长度主调节管的外管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病床支被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桌面板的正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三固定槽、第四固定槽、第五固定槽,所述的第三固定槽、第五固定槽均为圆形固定槽,所述的第四固定槽为长条形固定槽。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病床支被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桌面板的四角均呈弧形。
CN201920568440.5U 2019-04-24 2019-04-24 一种病床支被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9668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68440.5U CN209966856U (zh) 2019-04-24 2019-04-24 一种病床支被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68440.5U CN209966856U (zh) 2019-04-24 2019-04-24 一种病床支被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66856U true CN209966856U (zh) 2020-01-21

Family

ID=692592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68440.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966856U (zh) 2019-04-24 2019-04-24 一种病床支被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6685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57822A (zh) * 2021-03-23 2021-07-02 绍兴第二医院医共体总院(绍兴第二医院) 一种多功能慢性创面支被架
CN114272033A (zh) * 2022-01-21 2022-04-05 张燕云 一种烧伤科患者术后用可防伤口误触的护理床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57822A (zh) * 2021-03-23 2021-07-02 绍兴第二医院医共体总院(绍兴第二医院) 一种多功能慢性创面支被架
CN114272033A (zh) * 2022-01-21 2022-04-05 张燕云 一种烧伤科患者术后用可防伤口误触的护理床
CN114272033B (zh) * 2022-01-21 2024-04-30 南京光扬企业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烧伤科患者术后用可防伤口误触的护理床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966856U (zh) 一种病床支被架
CN203861680U (zh) 一种普通外科用的多功能挂水架
CN203915284U (zh) 一种医用陪护床
CN2930438Y (zh) 一种折叠式病房用餐桌
CN208405248U (zh) 电动妇科检查床
CN208942715U (zh) 一种妇科用医疗检查床
CN208925367U (zh) 懒人桌结构
CN201076576Y (zh) 病床用简易餐桌
CN203988736U (zh) 设有餐桌的病床
CN215190321U (zh) 一种病房专用收纳柜
CN211096609U (zh) 一种多功能输液架
CN211095469U (zh) 一种床头多功能折叠餐板
CN201431179Y (zh) 壁挂式折叠床
CN208659823U (zh) 一种产科护理用下肢支撑可调节装置
CN205658585U (zh) 床上轻便小桌
CN203915363U (zh) 多用途神经外科手术架
CN205198316U (zh) 一种便于护理的病床
CN206642015U (zh) 一种婴儿防压母婴护理床
CN210842197U (zh) 一种医院病房用床头柜
CN202982472U (zh) 用于病床方便使用的餐桌
CN109875294A (zh) 一种可休息式书桌
CN204501324U (zh) 一种实用性强的多功能护理床
CN213883886U (zh) 一种带有可调节灯臂的护理座椅
CN206761860U (zh) 可调节式支被架
CN213218438U (zh) 一种具有便于拆卸的护理床餐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121

Termination date: 2021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