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59220U - 一种石油采收用的注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石油采收用的注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59220U
CN209959220U CN201920466403.3U CN201920466403U CN209959220U CN 209959220 U CN209959220 U CN 209959220U CN 201920466403 U CN201920466403 U CN 201920466403U CN 209959220 U CN209959220 U CN 2099592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water
outlet pipe
gas
connecting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6640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宫汝祥
刘中华
王邻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yong Energy Technology (tianj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yong Energy Technology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yong Energy Technology (tianj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yong Energy Technology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6640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592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592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5922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ading And Unloading Of Fuel Tanks Or Sh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石油采收用的注入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内设有水泵、气体增压泵和加热室,所述装置主体的前侧端面设有控制面板,还包括进水管、出水管、进气管、出气管、水气交替阀、水气交替管和止回阀,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穿过所述装置主体与所述水泵连通,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出气管穿过所述装置主体与所述气体增压泵连通,所述出水管和所述出气管均穿过所述加热室,所述出水管和所述出气管均连通所述水气交替阀,所述水气交替阀与所述水气交替管连通,所述止回阀安装在所述水气交替管上,所述水气交替管插入注入井口。本申请简化了油田井口的注入装置,节约时间成本和设备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石油采收用的注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开采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油采收用的注入装置。
背景技术
提高采收率的定义为除了一次采油和保持地层能量开采石油方法之外的其他任何能增加油井产量,提高油藏最终采收率的采油方法。EOR方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注入的流体改变了油藏岩石和流体性质,提高了油藏的最终采收率。EOR方法可分为四大类,即化学驱、气体混合驱、热力采油和微生物采油。由其成本和开采率考虑,现在较为常用的为气体混合驱,即二氧化碳驱。由于有些油田地质资源丰富,水驱开发难以有效动用储量,就采用水气交替方法。水气交替方法的主要机理是向油层中交替注入水、气段塞,通过降低水、气的相对渗透率来降低水、气的流度,扩大水或气体在油藏中的波及效率。水气交替出入井口装置是二氧化碳驱地面注入系统的重要设备之一,其成功研发与否直接影响着二氧化碳驱油效果。在现有技术中,水气交替出入井口装置都是在采油前临时组装的,注水管道和注气管道分开,这样就需要两种管道,设备成本较高,而且在组装时较为繁琐,很容易组装错误,而且组装时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影响石油的采收。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石油采收用的注入装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石油采收用的注入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为长方体形状,所述装置主体内设有水泵、气体增压泵和加热室,所述装置主体的前侧端面设有控制面板,所述装置主体的左侧端面和右侧端面均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水泵和所述气体增压泵平行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内的左端部位,所述加热室位于所述水泵和所述气体增压泵的右侧,还包括进水管、出水管、进气管、出气管、水气交替阀、水气交替管和止回阀,所述进水管穿过所述装置主体左端面的所述圆形通孔与所述水泵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出水管的左端部位与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所述进气管穿过所述装置主体左端面的所述圆形通孔与所述气体增压泵的进气口连通,所述出气管的左端部位与所述气体增压泵的出气口连通,所述出水管的右端部位和所述出气管的右端部位贯穿所述加热室后并分别穿过所述装置主体右端面的所述圆形通孔,所述出水管的右端部位和所述出气管的右端部位连接所述水气交替阀,所述水气交替阀包括连接口A、连接口B、连接口C、圆柱体管和十字交替隔板,所述连接口A、所述连接口B、所述连接口C分别位于所述圆柱体管的周围,所述连接口A、所述连接口B、所述连接口C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圆柱体管的横向截面为圆形,所述十字交替隔板位于所述圆柱体管内部,所述圆柱体管的上下端面之间焊接一圆柱形焊接杆,所述十字交替隔板的中心部位设有一圆筒,所述十字交替隔板通过所述圆筒套取在所述焊接杆上,所述十字交替隔板的长度与所述圆柱体管的高度相同,所述连接口C通过法兰连接所述水气交替管,所述止回阀安装在所述水气交替管上,所述水气交替管插入注入井口。
本申请中,所述加热室通过电加热器进行加热。
本申请中,位于所述加热室内的所述出水管和所述出气管均为螺旋盘管状。
本申请中,所述水泵、所述气体增压泵和所述加热室通过电线连接所述控制面板。
本申请中,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通过法兰连接所述水泵。
本申请中,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出气管通过法兰连接所述气体增压泵。
本申请中,所述出水管、所述出气管和所述水气交替管通过法兰分别连接所述连接口A、所述连接口B和所述连接口C。
综上所述,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本申请简化了油田井口的注入装置,简化油田采收时的注入装置,节约临时组装的时间成本,同时,将注水管道和注气管道合并为一个管道,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设备成本。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申请整体装置的俯视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整体装置的正视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整体装置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水气交替阀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水气交替阀的正视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装置主体;2、水泵;3、气体增压泵;4、加热室;5、控制面板;6、进水管;7、出水管;8、进气管;9、出气管;10、水气交替阀;11、水气交替管;12、止回阀;13、连接口A;14、连接口B;15、连接口C;16、圆柱体管;17、十字交替隔板;18、注入井口;19、地平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由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石油采收用的注入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所述装置主体1为长方体形状,所述装置主体1内设有水泵2、气体增压泵3和加热室4,所述装置主体1的前侧端面设有控制面板5,所述装置主体1的左侧端面和右侧端面均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水泵2和所述气体增压泵3平行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1内的左端部位,所述加热室4位于所述水泵2和所述气体增压泵3的右侧,还包括进水管6、出水管7、进气管8、出气管9、水气交替阀10、水气交替管11和止回阀12,所述进水管6穿过所述装置主体1左端面的所述圆形通孔与所述水泵2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出水管7的左端部位与所述水泵2的出水口连通,所述进气管8穿过所述装置主体1左端面的所述圆形通孔与所述气体增压泵3的进气口连通,所述出气管9的左端部位与所述气体增压泵3的出气口连通,所述出水管7的右端部位和所述出气管9的右端部位贯穿所述加热室4后并分别穿过所述装置主体1右端面的所述圆形通孔,所述出水管7的右端部位和所述出气管9的右端部位连接所述水气交替阀10,所述止回阀12安装在所述水气交替管11上,所述水气交替管11插入注入井口18。所述加热室4通过电加热器进行加热。位于所述加热室4内的所述出水管7和所述出气管9均为螺旋盘管状。所述水泵2、所述气体增压泵3和所述加热室4通过电线连接所述控制面板5。所述进水管6和所述出水管7通过法兰连接所述水泵2。所述进气管8和所述出气管9通过法兰连接所述气体增压泵3。
由图4和图5所示,所述水气交替阀10包括连接口A13、连接口B14、连接口C15、圆柱体管16和十字交替隔板17,所述连接口A13、所述连接口B14、所述连接口C15分别位于所述圆柱体管16的周围,所述连接口A13、所述连接口B14、所述连接口C15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圆柱体管16的横向截面为圆形,所述十字交替隔板17位于所述圆柱体管16内部,所述圆柱体管16的上下端面之间焊接一圆柱形焊接杆,所述十字交替隔板17的中心部位设有一圆筒,所述十字交替隔板17通过所述圆筒套取在所述焊接杆上,所述十字交替隔板17的长度与所述圆柱体管16的高度相同,所述连接口C15通过法兰连接所述水气交替管11。所述出水管7、所述出气管9和所述水气交替管11通过法兰分别连接所述连接口A13、所述连接口B14和所述连接口C15。
实施例1:所述水泵2和所述气体增压泵3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装置主体1内,所述加热室4为所述装置主体1内分割出的一个密闭空间,所述控制面板5位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前侧端面上,所述进水管6和所述进气管8穿过所述装置主体1的左端面,所述出水管7和所述出气管9穿过所述装置主体1的右端面,所述进水管6、所述出水管7通过法兰连接所述水泵2,所述进气管8、所述出气管9通过法兰连接所述气体增压泵3,所述出水管7和所述出气管9通过法兰连接所述水气交替阀10,所述水气交替阀10的所述连接口C15通过法兰连接所述水气交替管11,所述止回阀12通过法兰安装在所述水气交替管11上。
所述连接口A13、所述连接口B14、所述连接口C15和所述圆柱体管16焊接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圆柱体管16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之间焊接一圆柱体形的所述焊接杆,所述十字交替隔板17的中心部位焊接一圆柱体形的所述圆筒,所述十字交替隔板17通过所述圆筒套取在所述焊接杆上。
实施例2:使用时,先将所述装置主体1放置在离所述注入井口18较近的位置,然后将所述进水管6的左端部位连接需要注入井内的水箱,将所述进气管8的左端部位连接需要注入井内的气源,再将所述水气交替阀10、所述水气交替管11和所述止回阀12按照图1所示安装,并将所述水气交替管11插入所述注入井口内。然后打开所述控制面板5,通过所述控制面板5分别并设定好所述水泵2、所述气体增压泵3的压力,调节好所述加热室4内的温度,然后打开所述水泵2、所述气体增压泵3和所述加热室4的工作开关,此时,经过所述水泵2、所述气体增压泵3和所述加热室4的高温高压的水和气将会通过所述水气交替阀10到达所述水气交替管11进入到所述注入井口18内,当所述注入井口18内的压力较大时,由于所述止回阀12的存在,使得所述注入井口18内的液体气体不会冒出。
由于所述水气交替阀10的特殊设计,使得水和气分开进入到所述注入井口18内。
图1、图2和图3中的地平线19为油田的地平线。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等方案的说明。同时,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7)

1.一种石油采收用的注入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所述装置主体(1)为长方体形状,其特征是:所述装置主体(1)内设有水泵(2)、气体增压泵(3)和加热室(4),所述装置主体(1)的前侧端面设有控制面板(5),所述装置主体(1)的左侧端面和右侧端面均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水泵(2)和所述气体增压泵(3)平行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1)内的左端部位,所述加热室(4)位于所述水泵(2)和所述气体增压泵(3)的右侧,还包括进水管(6)、出水管(7)、进气管(8)、出气管(9)、水气交替阀(10)、水气交替管(11)和止回阀(12),所述进水管(6)穿过所述装置主体(1)左端面的所述圆形通孔与所述水泵(2)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出水管(7)的左端部位与所述水泵(2)的出水口连通,
所述进气管(8)穿过所述装置主体(1)左端面的所述圆形通孔与所述气体增压泵(3)的进气口连通,所述出气管(9)的左端部位与所述气体增压泵(3)的出气口连通,所述出水管(7)的右端部位和所述出气管(9)的右端部位贯穿所述加热室(4)后并分别穿过所述装置主体(1)右端面的所述圆形通孔,所述出水管(7)的右端部位和所述出气管(9)的右端部位连接所述水气交替阀(10),所述水气交替阀(10)包括连接口A(13)、连接口B(14)、连接口C(15)、圆柱体管(16)和十字交替隔板(17),所述连接口A(13)、所述连接口B(14)、所述连接口C(15)分别位于所述圆柱体管(16)的周围,所述连接口A(13)、所述连接口B(14)、所述连接口C(15)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圆柱体管(16)的横向截面为圆形,所述十字交替隔板(17)位于所述圆柱体管(16)内部,所述圆柱体管(16)的上下端面之间焊接一圆柱形焊接杆,所述十字交替隔板(17)的中心部位设有一圆筒,所述十字交替隔板(17)通过所述圆筒套取在所述焊接杆上,所述十字交替隔板(17)的长度与所述圆柱体管(16)的高度相同,所述连接口C(15)通过法兰连接所述水气交替管(11),所述止回阀(12)安装在所述水气交替管(11)上,所述水气交替管(11)插入注入井口(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油采收用的注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加热室(4)通过电加热器进行加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油采收用的注入装置,其特征是:位于所述加热室(4)内的所述出水管(7)和所述出气管(9)均为螺旋盘管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油采收用的注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水泵(2)、所述气体增压泵(3)和所述加热室(4)通过电线连接所述控制面板(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油采收用的注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进水管(6)和所述出水管(7)通过法兰连接所述水泵(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油采收用的注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进气管(8)和所述出气管(9)通过法兰连接所述气体增压泵(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油采收用的注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出水管(7)、所述出气管(9)和所述水气交替管(11)通过法兰分别连接所述连接口A(13)、所述连接口B(14)和所述连接口C(15)。
CN201920466403.3U 2019-04-09 2019-04-09 一种石油采收用的注入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9592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66403.3U CN209959220U (zh) 2019-04-09 2019-04-09 一种石油采收用的注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66403.3U CN209959220U (zh) 2019-04-09 2019-04-09 一种石油采收用的注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59220U true CN209959220U (zh) 2020-01-17

Family

ID=692408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66403.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959220U (zh) 2019-04-09 2019-04-09 一种石油采收用的注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5922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74166A1 (en) * 2020-02-28 2021-09-02 Eor Etc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hanced oil recovery utilizing alternating stacked liquid and gas slugs
CN114909113A (zh) * 2022-06-08 2022-08-16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用于页岩油开采的移动式水气交替注气装置
CN115263256A (zh) * 2022-07-19 2022-11-0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油页岩中石油开采用的注入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74166A1 (en) * 2020-02-28 2021-09-02 Eor Etc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hanced oil recovery utilizing alternating stacked liquid and gas slugs
EP4111030A4 (en) * 2020-02-28 2024-04-10 Eor Etc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HANCED OIL RECOVERY USING ALTERNATING STACKED GAS AND LIQUID CAPS
CN114909113A (zh) * 2022-06-08 2022-08-16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用于页岩油开采的移动式水气交替注气装置
CN114909113B (zh) * 2022-06-08 2023-11-24 长江大学 一种用于页岩油开采的移动式水气交替注气装置
CN115263256A (zh) * 2022-07-19 2022-11-0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油页岩中石油开采用的注入装置
CN115263256B (zh) * 2022-07-19 2023-12-01 长江大学 一种油页岩中石油开采用的注入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959220U (zh) 一种石油采收用的注入装置
CN102226390B (zh) 深井和高温高压井测试装置
CN108278936A (zh) 井下煤层液态二氧化碳致裂增渗系统及方法
CN207761627U (zh) 一种油井气水混注装置
CN109578059A (zh) 一种井下煤层气抽采方法及其使用的液氮流动冻裂装置
CN203452801U (zh) 一种用于隧道施工的分段式脉冲注浆系统
CN106247168B (zh) 地面钻孔灭火用液态二氧化碳的输送装置和输送方法
CN103334732B (zh) 一种压裂用双排出高压管汇
CN201301691Y (zh) 热洗清蜡设备
CN202055817U (zh) 深井和高温高压井测试装置
WO2023041090A1 (zh) 一种水平井内氮气二氧化碳混合气射流装置及开采方法
CN103742119A (zh) 一种盐岩储库水溶造腔实验的高压卤水供给系统
CN104196504A (zh) 二氧化碳采油压注装置
CN105735958A (zh) 一种基于注入水蒸汽以增加煤层透气性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02373906A (zh) 高压气源井井间连续气举排水采气方法及装置
CN205154525U (zh) 脉冲式煤层注水泵
CN202082059U (zh) 二氧化碳注入泵装置
CN205374191U (zh) 新型实验室水力脉冲发生器
CN210829077U (zh) 一种自激振荡超临界二氧化碳射流装置
CN204877402U (zh) 一种油田交替注水及co2的装置
CN206563692U (zh) 一种泡沫管流模拟及观测实验装置
CN110425419A (zh) 超临界二氧化碳制取设备及超临界二氧化碳制取方法
CN207687688U (zh) 一种危化品带压封堵演练系统
CN112432761A (zh) 一种高围压条件下高温射流破岩的实验方法和装置
CN220248070U (zh) 一种水气交替驱模拟实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u Zhonghua

Inventor after: Wang Linmu

Inventor before: Gong Ruxiang

Inventor before: Liu Zhonghua

Inventor before: Wang Linmu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