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55314U - 一种具有负泊松比的三维拉胀超材料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负泊松比的三维拉胀超材料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55314U
CN209955314U CN201920603691.2U CN201920603691U CN209955314U CN 209955314 U CN209955314 U CN 209955314U CN 201920603691 U CN201920603691 U CN 201920603691U CN 209955314 U CN209955314 U CN 2099553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ent
horizontal pole
negative poisson
ratio
dimensional auxe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0369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文志
揭典民
李智威
宋楠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y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Wuy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y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Wuy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2060369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553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553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5531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负泊松比的三维拉胀超材料结构,包括多个细观结构,所述细观结构包括一个四角星型内凹结构和两个大小和结构都相同的内凹六边形结构,所述四角星型内凹结构水平布置,所述四角星型内凹结和两个内凹六边形结构两两相互垂直,所述四角星型内凹结构包括弯折支柱和设置于所述弯折支柱折弯处的连接支柱,所述内凹六边形结构包括两条平行布置的水平横杆和连接所述水平横杆的倾斜竖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细观结构是三维结构,结构简单。故本超材料适用性更广,可以更加灵活地应用于不同的部位。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负泊松比的三维拉胀超材料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材料领域,特别是一种具有负泊松比的三维拉胀超材料结构。
背景技术
“超材料”根据一般文献给出的定义为:一类具有天然材料所不具备的超常物理性质的人工复合结构或材料。拉胀超材料作为超材料的一个分支,其主要的一个超常物理性质是具备拉胀效应。根据泊松比的计算公式:
Figure BDA0002043249950000011
其中,εx表示材料的横向应变,εy表示材料的纵向应变。
当泊松比为负值时,表示该材料在受拉(或受压)下,垂直荷载方向的应变与平行荷载方向的应变的正负号一致,即它的各个方向均在膨胀(或收缩),也就是所说的“拉胀效应”或“负泊松比效应”。正因这种效应,材料在局部受压下,其内部结构会发生一定范围内的聚拢,从而在剪切模量、断裂韧性、能量吸收、抗压痕性、同向曲率、比强度和比刚度等方面表现出异于一般材料的结构性能。
目前负泊松比超材料普遍存在的问题是:
(1)细观结构复杂,制备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2)部分负泊松比超材料仍是二维结构,且多数拉胀超材料的负泊松比效应具有方向依赖性,即材料仅在某些特定的方向上表现出负泊松比效应,或是不同方向的负泊松比效应差异明显,不是各向同性材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负泊松比的三维拉胀超材料结构,结构简单且在各个方向上都具有负泊松比效应。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负泊松比的三维拉胀超材料结构,包括多个细观结构,所述细观结构包括一个四角星型内凹结构和两个大小和结构都相同的内凹六边形结构,所述四角星型内凹结构水平布置,所述四角星型内凹结和两个内凹六边形结构两两相互垂直,所述四角星型内凹结构包括弯折支柱和设置于所述弯折支柱折弯处的连接支柱,所述内凹六边形结构包括两条平行布置的水平横杆和连接所述水平横杆的倾斜竖杆,所述倾斜竖杆包括互成夹角的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所述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长度相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三维拉胀超材料结构由多个所述细观结构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堆叠而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多个所述细观结构间通过所述连接支柱连接。
进一步,所述三维拉胀超材料结构由3D打印机制备。
进一步,所述三维拉胀超材料结构的材质包括PLA耗材。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负泊松比的三维拉胀超材料结构,包括多个细观结构,所述细观结构包括一个四角星型内凹结构和两个大小和结构都相同的内凹六边形结构,所述四角星型内凹结构水平布置,所述四角星型内凹结和两个内凹六边形结构两两相互垂直,所述四角星型内凹结构包括弯折支柱和设置于所述弯折支柱折弯处的连接支柱,所述内凹六边形结构包括两条平行布置的水平横杆和连接所述水平横杆的倾斜竖杆,所述倾斜竖杆包括互成夹角的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所述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长度相同。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的细观结构是三维结构,结构简单,而且本细观结构所组合得出的负泊松比超材料具备三个方向的负泊松比效应,即在不同方向施加一定的位移荷载,均仍可保持负泊松比效应。故本超材料适用性更广,可以更加灵活地应用于不同的部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细观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宏观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X方向压缩时材料在Y方向上的位移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X方向压缩时材料在X方向上的位移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Z方向压缩时材料在X方向上的位移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Z方向压缩时材料在Y方向上的位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阐述。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为一种具有负泊松比的三维拉胀超材料结构,包括多个细观结构100,所述细观结构100包括一个四角星型内凹结构200和两个大小和结构都相同的内凹六边形结构 300,所述四角星型内凹结构200水平布置,所述四角星型内凹结和两个内凹六边形结构300两两相互垂直,所述四角星型内凹结构200 包括弯折支柱210和设置于所述弯折支柱210折弯处的连接支柱220,所述内凹六边形结构300包括两条平行布置的水平横杆310和连接所述水平横杆310的倾斜竖杆320,所述倾斜竖杆320包括互成夹角的第一横杆321和第二横杆322,所述第一横杆321和第二横杆322长度相同。对上述三维拉胀超材料进行弹性力学性能分析,设其x和y 方向的长度为X,z方向的长度为Z。对z方向进行单轴压缩等效弹性性能的分析,假设结构在z方向承受单向荷载σz和z方向合力为Fz
Figure BDA0002043249950000051
在z方向施加位移荷载Δuz时,导致x方向产生位移Δux和y方向产生位移Δuy,易知Δux=Δuy。则各个方向的等效应变为:
Figure BDA0002043249950000053
即z方向的等效弹性模量和泊松比为:
Figure BDA0002043249950000054
Figure BDA0002043249950000061
通过Rhinoceros软件进行实体建模,使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分析,采用C3D10四面体单元,基体材料采用弹性模量为1927Mpa和泊松比为0.38的线弹性模型。有限元分析位移向量如图3-6所示,明显可以看出,当Z轴方向施加位移荷载时,X轴方向(图5)和Y轴(图6)方向位移向量整体向材料中心靠拢收缩,表现出负泊松比效应,而且收缩程度基本一致,即X轴方向可以和Y轴方向表现出相同的性质。当X 轴方向施加位移荷载时,Z轴方向(图4)和Y轴(图3)方向位移向量整体向材料中心靠拢收缩,同样表现出负泊松比效应。由于细观结构100在XY方向上高度对称,所以在Y轴方向施加位移载荷时,得到的结果和在X方向上相同。这表明了这种结构三个方向都表现出负泊松比效应。
参照图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另一实施例,所述三维拉胀超材料结构由多个所述细观结构100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堆叠而成,通过对基础单元进行有规律的阵列,进而可得到一种三个方向均具备负泊松比的三维超材料。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多个所述细观结构100间通过所述连接支柱220连接,结构简单,稳定可靠。
进一步,所述三维拉胀超材料结构由3D打印机制备。优选地,所述三维拉胀超材料结构的材质包括PLA耗材。上述实施例中的拉胀超材料的制备技术方案目前是通过FDM原理的Makerbot Replicator Z18 3D打印机制备的,材料为Polymaker牌Polymax系列的PLA耗材。但本超材料的制备并不局限于FDM原理的3D打印机,还可使用SLA、SLM、 SLS等原理的3D打印机制备出本材料,而且基于其他方式的3D打印技术所用耗材有不锈钢(316L)、Ti-6Al-4V等。
以上具体结构和尺寸数据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具有负泊松比的三维拉胀超材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细观结构,所述细观结构包括一个四角星型内凹结构和两个大小和结构都相同的内凹六边形结构,所述四角星型内凹结构水平布置,所述四角星型内凹结和两个内凹六边形结构两两相互垂直,所述四角星型内凹结构包括弯折支柱和设置于所述弯折支柱折弯处的连接支柱,所述内凹六边形结构包括两条平行布置的水平横杆和连接所述水平横杆的倾斜竖杆,所述倾斜竖杆包括互成夹角的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所述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长度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负泊松比的三维拉胀超材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拉胀超材料结构由多个所述细观结构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堆叠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负泊松比的三维拉胀超材料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细观结构间通过所述连接支柱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负泊松比的三维拉胀超材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拉胀超材料结构由3D打印机制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负泊松比的三维拉胀超材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拉胀超材料结构的材质包括PLA耗材。
CN201920603691.2U 2019-04-28 2019-04-28 一种具有负泊松比的三维拉胀超材料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9553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03691.2U CN209955314U (zh) 2019-04-28 2019-04-28 一种具有负泊松比的三维拉胀超材料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03691.2U CN209955314U (zh) 2019-04-28 2019-04-28 一种具有负泊松比的三维拉胀超材料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55314U true CN209955314U (zh) 2020-01-17

Family

ID=692441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03691.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955314U (zh) 2019-04-28 2019-04-28 一种具有负泊松比的三维拉胀超材料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55314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14641A (zh) * 2019-04-28 2019-07-16 五邑大学 一种具有负泊松比的三维拉胀超材料结构
CN112810130A (zh) * 2020-12-30 2021-05-18 重庆纳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支撑3d打印三维负泊松比结构的方法
CN113333750A (zh) * 2021-05-31 2021-09-03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一种具有三维负泊松比的金属纤维多孔材料的制备工艺
US20220381315A1 (en) * 2021-05-27 2022-12-01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Three-dimensional auxetic composite structures
WO2023059825A1 (en) * 2021-10-06 2023-04-13 Georgia Tech Research Corporation 3d auxetic structures and fabrication methods thereof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14641A (zh) * 2019-04-28 2019-07-16 五邑大学 一种具有负泊松比的三维拉胀超材料结构
CN112810130A (zh) * 2020-12-30 2021-05-18 重庆纳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支撑3d打印三维负泊松比结构的方法
CN112810130B (zh) * 2020-12-30 2022-06-14 重庆纳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支撑3d打印三维负泊松比结构的方法
US20220381315A1 (en) * 2021-05-27 2022-12-01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Three-dimensional auxetic composite structures
CN113333750A (zh) * 2021-05-31 2021-09-03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一种具有三维负泊松比的金属纤维多孔材料的制备工艺
WO2023059825A1 (en) * 2021-10-06 2023-04-13 Georgia Tech Research Corporation 3d auxetic structures and fabrication methods thereof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955314U (zh) 一种具有负泊松比的三维拉胀超材料结构
CN110014641A (zh) 一种具有负泊松比的三维拉胀超材料结构
Hedayati et al. Mechanical behavior of additively manufactured porous biomaterials made from truncated cuboctahedron unit cells
Chen et al. A novel three-dimensional auxetic lattice meta-material with enhanced stiffness
Ushijima et al. Prediction of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icro-lattice structures subjected to multi-axial loading
US8652602B1 (en) Rotational expansion auxetic structures
Ge et al. A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a 3D auxetic textile structure for composite reinforcement
Ambekar et al. Topologically engineered 3D printed architectures with superior mechanical strength
CN109551755A (zh) 一种具有各向同性的三维拉胀结构
WO2018068056A1 (en) Tensegrity structures and methods of constructing tensegrity structures
CN110851951B (zh) 在三个主方向具有等效弹性性能的三维零泊松比蜂窝结构
CN109858167A (zh) 一种具有零泊松比的三维超材料结构
Kim et al. Porous materials with high negative Poisson’s ratios—A mechanism based material design
CN109798311A (zh) 性能可调的负泊松比结构
Li et al. Micromechanical modeling of three-dimensional open-cell foams using the matrix method for spatial frames
CN210742944U (zh) 基于星型结构的三维零泊松比细观结构及其宏观结构
CN111027212A (zh) 一种仿生交错层叠薄板结构
Herrnböck et al. Homogenization of fully nonlinear rod lattice structures: on the size of the RVE and micro structural instabilities
CN110619189B (zh) 基于星型结构的三维零泊松比细观结构及其宏观结构
Yeoh et al. Multiscale computational homogenisation of shear-flexible beam elements: a Direct FE2 approach
Thai et al. Isogeometric cable elements based on B-spline curves
CN210742943U (zh) 在三个主方向具有等效弹性性能的三维零泊松比蜂窝结构
CN209775550U (zh) 一种具有各向同性的三维拉胀结构
Sullivan et al. Shear moduli for non-isotropic, open cell foams using a general elongated Kelvin foam model
CN115819974B (zh) 一种具有可定制力学属性的复合材料结构体系及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