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44572U - 压缩机管路结构、制冷系统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压缩机管路结构、制冷系统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44572U
CN209944572U CN201920806085.0U CN201920806085U CN209944572U CN 209944572 U CN209944572 U CN 209944572U CN 201920806085 U CN201920806085 U CN 201920806085U CN 209944572 U CN209944572 U CN 2099445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flow dividing
compressor
branch pipes
connecting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0608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健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Handan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Handan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Handan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0608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445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445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445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压缩机管路结构、制冷系统和空调器,其中,压缩机管路结构包括连接管路、第一分流件、第二分流件,连接管路包括第一连接总管、第二连接总管、并联连接于第一连接总管及第二连接总管之间的多根分流支管,每一分流支管的管径小于第一连接总管的管径及第二连接总管的管径;第一分流件与第一连接总管及多根分流支管相连通;第二分流件与第二连接总管及多根分流支管相连通。本实用新型压缩机管路结构在不影响该管路结构的使用需求的前提下,实现了管路结构的小管径,降低管路结构的刚度,从而降低了整个压缩机管路结构的受力,进而降低了压缩机系统的噪音。

Description

压缩机管路结构、制冷系统和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缩机管路结构、制冷系统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压缩机在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振动,与压缩机直接或间接连接的管路,如回气管路、排气管路、压缩机与气液分离器的连接管路等,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振动。尤其是回气管路,由于储液罐是与压缩机的侧面相连,使得储液罐的振动比压缩机的振动还大,回气管与储液罐直接相连,使得储液罐的振动直接传递到回气管上。
与压缩机直接或间接连接的管路通常采用单根管焊接,为了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要求管路的内径不能太小。然而管径过大的管路件的刚度大,使得管路的受力大,根据力学公式:F(作用力)=K(刚度)·S(位移),在管路所受的振动位移一定的情况下,只要降低回气管的刚度,就能减小回气管的受力。通常,通过走管形式的改变、管路的加长、管路上增加配重阻尼等等办法降低管路刚度,但效果往往不尽人意。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压缩机管路结构,旨在解决与压缩机相连接的管路受力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压缩机管路结构包括:
连接管路,包括第一连接总管、第二连接总管、并联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总管及所述第二连接总管之间的多根分流支管,每一所述分流支管的管径小于所述第一连接总管的管径及所述第二连接总管的管径;
第一分流件,与所述第一连接总管及多根所述分流支管相连通;以及
第二分流件,与所述第二连接总管及多根所述分流支管相连通。
可选地,所述第一分流件具有第一总端口及多个第一分流端口,所述第一分流端口的数量与所述分流支管的数量相对应,所述第一总端口与所述第一连接总管相连通,每一所述第一分流端口对应与一所述分流支管靠近所述第一连接总管的端口相连通;
所述第二分流件具有第二总端口及多个第二分流端口,所述第二分流端口的数量与所述分流支管的数量相对应,所述第二总端口与所述第二连接总管相连通,每一所述第二分流端口对应与一所述分流支管靠近所述第二连接总管的端口相连通。
可选地,所述第一分流件具有第一总套管及多个第一分流套管,所述第一分流套管的数量与所述分流支管的数量相对应,所述第一总套管与所述第一连接总管相插接,每一所述第一分流套管对应与一所述分流支管靠近所述第一连接总管的一端相插接;
所述第二分流件具有第二总套管及多个第二分流套管,所述第二分流套管的数量与所述分流支管的数量相对应,所述第二总套管与所述第二连接总管相插接,每一所述第二分流套管对应与一所述分流支管靠近所述第二连接总管的一端相插接。
可选地,多根所述分流支管的总流通截面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连接总管的流通截面面积及所述第二连接总管的流通截面面积。
可选地,每一所述分流支管的管径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30mm。
可选地,多根所述分流支管的管径相同,所述第一连接总管与所述第二连接总管的管径相同。
可选地,每一所述分流支管的长度均大于所述第一连接总管和所述第二连接总管的长度之和。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总管和\或所述第二连接总管的长度大于或等于10mm、且小于或等于100mm。
可选地,所述压缩机管路结构还包括减震连接件,所述减震连接件具有多个通孔,所述减震连接件的多个所述通孔一一对应套接多个所述分流支管的外周面设置。
可选地,所述连接管路为压缩机的回气管路或排气管路。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与所述压缩机相连通的储液罐及压缩机管路结构,所述压缩机管路结构包括:
连接管路,包括第一连接总管、第二连接总管、并联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总管及所述第二连接总管之间的多根分流支管,每一所述分流支管的管径小于所述第一连接总管的管径及所述第二连接总管的管径;
第一分流件,与所述第一连接总管及多根所述分流支管相连通;以及
第二分流件,与所述第二连接总管及多根所述分流支管相连通;
所述第一连接总管远离所述第一分流件的一端与所述储液罐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包括制冷系统,其中,该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与所述压缩机相连通的储液罐及压缩机管路结构,所述压缩机管路结构包括:
连接管路,包括第一连接总管、第二连接总管、并联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总管及所述第二连接总管之间的多根分流支管,每一所述分流支管的管径小于所述第一连接总管的管径及所述第二连接总管的管径;
第一分流件,与所述第一连接总管及多根所述分流支管相连通;以及
第二分流件,与所述第二连接总管及多根所述分流支管相连通;
所述第一连接总管远离所述第一分流件的一端与所述储液罐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压缩机管路结构通过将连接管路设计为多根分流支管并联的结构,且由第一分流件及第二分流件连通多根分流支管与第一连接总管及第二连接总管,则在不影响该管路结构的使用需求的前提下,实现了管路结构的小管径,降低管路结构的刚度,从而降低了整个压缩机管路结构的受力,进而降低了压缩机系统的噪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压缩机管路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压缩机管路结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制冷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制冷系统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压缩机管路结构 22 第一分流端口 34 第二分流套管
1 连接管路 23 第一总套管 4 减震连接件
11 第一连接总管 24 第一分流套管 41 通孔
12 第二连接总管 3 第二分流件 200 压缩机
13 分流支管 31 第二总端口 300 储液罐
2 第一分流件 32 第二分流端口
21 第一总端口 33 第二总套管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压缩机管路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该压缩机管路结构100与压缩机200直接或间接连接,该压缩机管路结构100包括连接管路1,连接管路1包括第一连接总管11、第二连接总管12、并联连接于第一连接总管11及第二连接总管12之间的多根分流支管13,每一分流支管13的管径小于第一连接总管11的管径及第二连接总管12的管径;
第一分流件2,与第一连接总管11及多根分流支管13相连通;以及
第二分流件3,与第二连接总管12及多根分流支管13相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该连接管路1可以为直接与压缩机200连接的排气管路、与压缩机200的储液罐300连接的回气管路或是连接压缩机200与气液分离器的管路等。多根分流支管13的管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第一连接总管11与第二连接总管12的管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第一分流件2及第二分流件3的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第一分流件2及第二分流件3可以为分流管、具有多个端口的分流器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只需能够连通连接总管及多根分流支管13即可。分流支管13的数量可以为两根、三根、四根、五根等,具体数值可根据使用需求进行选择。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分流件2及第二分流件3的材质可以与分流支管13的材质相同。
使得每一分流支管13的管径小于第一连接总管11及第二连接总管12的管径,则流体从第一连接总管11流入多根分流支管13进行分流,然后再汇合流入第二连接总管12中。如此,通过分流支管13的分流作用,降低了单根分流支管13的刚度,则降低了整个压缩机管路结构100的受力,进而降低了压缩机200系统的噪音。
本实用新型压缩机管路结构100通过将连接管路1设计为多根分流支管13并联的结构,且由第一分流件2及第二分流件3联通多根分流支管13与第一连接总管11及第二连接总管12,则在不影响该管路结构的使用需求的前提下,实现了管路结构的小管径,降低管路结构的刚度,从而降低了整个压缩机管路结构100的受力,进而降低了压缩机200系统的噪音。
具体地,如图1所示,第一分流件2具有第一总端口21及多个第一分流端口22,第一分流端口22的数量与分流支管13的数量相对应,第一总端口21与第一连接总管11相连通,每一第一分流端口22对应与一分流支管13靠近第一连接总管11的端口相连通;
第二分流件3具有第二总端口31及多个第二分流端口32,第二分流端口32的数量与分流支管13的数量相对应,第二总端口31与第二连接总管12相连通,每一第二分流端口32对应与一分流支管13靠近第二连接总管12的端口相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分流件2及第二分流件3具有一个容纳腔,总端口与分流端口均与容纳腔相连通。则流体从第一总端口21流入第一分流件2的容纳腔中,再从多根第一分流端口22分别流入多根分流支管13中,从多个第二分流端口32流入第二分流件3的容纳腔中,再由第二总端口31流入第二连接总管12中。端口与管路之间可以通过插接、套接、焊接、连接件连接等方式密封连通。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照图2,第一分流件2具有第一总套管23及多个第一分流套管24,第一分流套管24的数量与分流支管13的数量相对应,第一总套管23与第一连接总管11相插接,每一第一分流套管24对应与一分流支管13靠近第一连接总管11的一端相插接;
第二分流件3具有第二总套管33及多个第二分流套管34,第二分流套管34的数量与分流支管13的数量相对应,第二总套管33与第二连接总管12相插接,每一第二分流套管34对应与一分流支管13靠近第二连接总管12的一端相插接。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分流件2与第一连接总管11及多根分流支管13之间为密封插接,第二分流件3与第二连接总管12及多根分流支管13之间为密封插接。使得分流件与管路之间通过插接连接,则方便分流件与管路之间的安装和拆卸。且分流件具有总套管及分流套管,其结构简单、连接效果好,不易脱落。为了进一步防止分流件脱离,在分流件与管路插接好之后,通过焊接进行加固连接。
进一步地,多根分流支管13的总流通截面面积大于或等于第一连接总管11的流通截面面积及第二连接总管12的流通截面面积。如此,使得分流支管13的分流更加可靠,整个管路结构的流路更加顺畅。
进一步地,每一分流支管13的管径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30mm。当分流支管13的管径大于30mm时,此时分流支管13的管径会较大,则刚度大、受力大,会产生噪音。使得分流支管13的管径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30mm,能够在保证流量的同时,有效的降低管路结构的部分管路的刚度,则有效降低了噪音。
进一步地,多根分流支管13的管径相同,第一连接总管11与第二连接总管12的管径相同。如此,整个流路更加顺畅,分流更加均匀,则管路结构在使用中更加稳定。此时,第一分流件2与第二分流件3可以使用同一种型号,且可互换使用,则降低了使用、更换及维修成本。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1至图3,每一分流支管13的长度均大于第一连接总管11和第二连接总管12的长度之和。通过提升分流支管13的长度占总的管路长度的比例,能够有效的降低整个压缩机管路结构100的受力,则使得降噪的效果更佳。
具体地,第一连接总管11和\或第二连接总管12的长度大于或等于10mm、且小于或等于100mm。尽量减小第一连接总管11及第二连接总管12的长度,则能够有效增加单根分流支管13的长度,从而有效的降低管路的刚度,进而提升降噪效果。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2,压缩机管路结构100还包括减震连接件4,减震连接件4具有多个通孔41,减震连接件4的多个通孔41一一对应套接多个分流支管13的外周面设置。
在本实施中,减震连接件4连接多根分流支管13,则在分流支管13的长度较长时,能够起到稳固多根分流支管13的作用,且在压缩机200的高频运行过程中,多根分流支管13所受到的振动一部分被减震连接件4的紧固力抵消,从而降低了分流支管13的振动幅度,进而减小压缩机200系统产生的噪音。减震连接件4可以由橡胶、塑胶等材料制成。使用橡胶制成的减震连接件4利用其弹性能够有效的减弱多个分流支管13的振动,从而降低压缩机200系统运行的噪音。当分流支管13的管路较长,或者呈多段弯曲延伸时,减震连接件4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在一段管路上设置一个减震连接件4,使得减震的效果更佳。为了便于减震连接件4的安装和拆卸,在一实施例中,减震连接件4设有与通孔41连通的安装缺口。
在一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降低分流支管13的振动,分流支管13可以包括避震管。避震管可以包括波纹管和设于波纹管两端的管接头,管接头用于连接波纹管及分流支管13的管路,波纹管为弹性软管,受力可发生变形,从而起到减震的作用。
在一实施例中,连接管路1为压缩机200的回气管路。由于储液罐300通过支架直接连接在压缩机200的侧面,使得储液罐300的振动比压缩机200的振动还大,且为了保证使用需求,对回气管的管径有一定的要求,回气管的管径一般较大,则与储液罐300相连通的回气管路的所受的力更大。相比与单根焊接的回气管,将回气管路设计为有多根分流支管13并联,且由分流件连接分流支管13及连接总管的结构,在不影响使用需求的前提下,能够有效降低回气管的刚度,从而降低回气管的受力,进而降低压缩机200系统的噪音。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制冷系统,如图3及图4,在本实施例中,该制冷系统可以为冰箱、空调或其他设备的制冷系统。该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200、与压缩机200相连通的储液罐300和压缩机管路结构100,该压缩机管路结构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第一连接总管11远离第一分流件2的一端与储液罐300相连通。由于本制冷系统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制冷系统,该制冷系统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制冷系统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压缩机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管路,包括第一连接总管、第二连接总管、并联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总管及所述第二连接总管之间的多根分流支管,每一所述分流支管的管径小于所述第一连接总管的管径及所述第二连接总管的管径;
第一分流件,与所述第一连接总管及多根所述分流支管相连通;以及
第二分流件,与所述第二连接总管及多根所述分流支管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分流件具有第一总端口及多个第一分流端口,所述第一分流端口的数量与所述分流支管的数量相对应,所述第一总端口与所述第一连接总管相连通,每一所述第一分流端口对应与一所述分流支管靠近所述第一连接总管的端口相连通;
所述第二分流件具有第二总端口及多个第二分流端口,所述第二分流端口的数量与所述分流支管的数量相对应,所述第二总端口与所述第二连接总管相连通,每一所述第二分流端口对应与一所述分流支管靠近所述第二连接总管的端口相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分流件具有第一总套管及多个第一分流套管,所述第一分流套管的数量与所述分流支管的数量相对应,所述第一总套管与所述第一连接总管相插接,每一所述第一分流套管对应与一所述分流支管靠近所述第一连接总管的一端相插接;
所述第二分流件具有第二总套管及多个第二分流套管,所述第二分流套管的数量与所述分流支管的数量相对应,所述第二总套管与所述第二连接总管相插接,每一所述第二分流套管对应与一所述分流支管靠近所述第二连接总管的一端相插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分流支管的总流通截面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连接总管的流通截面面积及所述第二连接总管的流通截面面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分流支管的管径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30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分流支管的管径相同,所述第一连接总管与所述第二连接总管的管径相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分流支管的长度均大于所述第一连接总管和所述第二连接总管的长度之和。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缩机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总管和\或所述第二连接总管的长度大于或等于10mm、且小于或等于100m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管路结构还包括减震连接件,所述减震连接件具有多个通孔,所述减震连接件的多个所述通孔一一对应套接多个所述分流支管的外周面设置。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压缩机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路为压缩机的回气管路或排气管路。
11.一种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与所述压缩机相连通的储液罐及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压缩机管路结构,所述压缩机管路结构的第一连接总管远离所述第一分流件的一端与所述储液罐相连通。
12.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冷系统。
CN201920806085.0U 2019-05-30 2019-05-30 压缩机管路结构、制冷系统和空调器 Active CN2099445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06085.0U CN209944572U (zh) 2019-05-30 2019-05-30 压缩机管路结构、制冷系统和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06085.0U CN209944572U (zh) 2019-05-30 2019-05-30 压缩机管路结构、制冷系统和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44572U true CN209944572U (zh) 2020-01-14

Family

ID=691347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06085.0U Active CN209944572U (zh) 2019-05-30 2019-05-30 压缩机管路结构、制冷系统和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445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948916B2 (en) Piping layout for multiple compressor system
US10300187B2 (en) Coupling for hose connections
CN209944572U (zh) 压缩机管路结构、制冷系统和空调器
CA2359255A1 (en) Means for coupling conduit
RU2002135621A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крепления соединительного устройства, бачок и система подачи с таким устройством крепления
CN204240661U (zh) 四通阀组件
CN210716521U (zh) 一种压缩机补气管路减震装置
CN111735236A (zh) 制冷剂降噪装置和具有制冷功能的设备
CN203743694U (zh) 并列连通管
CN208090150U (zh) 一种管道连接用一次性无负压无焊接弯头
CN212804683U (zh) 一种插入式双套管
CN216716386U (zh) 新风管组件及空调器
CN208750968U (zh) 空调用连接管装置和空调器
CN220600758U (zh) 一种液压油管线连接结构
CN201827559U (zh) 可加长连接管及使用该连接管的空调器
CN216743392U (zh) 一种消声器
CN212618750U (zh) 新风模块以及空调器
CN212778054U (zh) 制冷剂降噪装置和具有制冷功能的设备
CN218564283U (zh) 一种耐震压力表用气动活塞式加油机
CN209877299U (zh) 一种空调涡旋压缩机高压管柔性减震装置
CN219735673U (zh) 一种吸气管组件及压缩机组系统
CN206695439U (zh) 制冷设备
CN216806482U (zh) 一种管路型2d储液袋
CN214789674U (zh) 可变三通管道
CN217204417U (zh) 一种混凝土喷淋养护用的供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