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44191U - 一种基于风与光发电的水域景观区灯塔式增氧与灭虫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风与光发电的水域景观区灯塔式增氧与灭虫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44191U
CN209944191U CN201920544162.XU CN201920544162U CN209944191U CN 209944191 U CN209944191 U CN 209944191U CN 201920544162 U CN201920544162 U CN 201920544162U CN 209944191 U CN209944191 U CN 2099441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ating
water
oxygenation
deinsectization
wi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4416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汤定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Jiang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92054416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441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441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4419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风与光发电的水域景观区灯塔式增氧与灭虫系统,包括垂直风力发电机、两组对称的太阳电池板、控制组件、喷水式的增氧浮水泵以及多组灭虫灯;控制组件包括舵机、蓄电池组、联控模块;增氧浮水泵由水泵体、管体、浮筒和喷头构成,水泵体、管体、喷头为自下至上依次相连,浮筒套在管体与水泵体的相连处,浮筒的侧边连接有多组均匀分布的浮球,浮球与浮筒之间通过连接杆相连,喷头为侧边设有环形喷水口的喷水筒;灭虫灯均匀地安装在管体侧边。本实用新型可根据风力与光伏发电情况来判断当前环境并选择增氧或灭虫模式,达到改善水域景观区环境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风与光发电的水域景观区灯塔式增氧与灭虫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态景观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风与光发电的水域景观区灯塔式增氧与灭虫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流动性差的水域(如小湖泊)蚊虫较多且缺氧情况不可避免,水下生物闷死发臭导致环境变差也属常见,因此导致的环境恶化问题严重影响附近人们的生活,常采用人为监测并进行上电搅水增氧的做法,尽管还算奏效,但观赏性、节能、改善生态环境和自动化方面仍有明显的不足。因此,利用新能源自发电并适时进行增氧顺带灭虫也成了当下的研究热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的水域单一增氧器因需人为监测环境和外接市电而带来的不太美观、不很安全且自动性差等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风与光发电的水域景观区灯塔式增氧与灭虫系统,通过垂直风力发电机和可追光太阳电池板进行自发电为系统提供充足电能,在无风情况下泵水增氧,并在无光时实现黑光引虫且泵水喷洒灭虫,连同灯塔式的优美外形一起达到节能且适时自动改善水域景观区环境和可观性之目的,不仅能实现新能源自发电,还能适时增氧并有灭虫功能,可有效改善水域景观区的环境并增强可观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基于风与光发电的水域景观区灯塔式增氧与灭虫系统,包括垂直风力发电机、两组对称的太阳电池板、控制组件、喷水式的增氧浮水泵以及多组灭虫灯;控制组件包括对太阳能电池板旋转控制的舵机、对垂直风力发电机和太阳电池板产生的电能进行蓄能的蓄电池组、对增氧浮水泵和灭虫灯启关的联控模块;增氧浮水泵由水泵体、管体、浮筒和喷头构成,水泵体、管体、喷头为自下至上依次相连,浮筒套在管体与水泵体的相连处,浮筒的侧边连接有多组均匀分布的浮球,浮球与浮筒之间通过连接杆相连,喷头为侧边设有环形喷水口的喷水筒;灭虫灯均匀地安装在管体侧边。
优选地,连接杆上悬挂稳定锚。
优选地,垂直风力发电机固定在控制组件顶端,控制组件固定在喷水筒顶端;太阳电池板对称分布在控制组件周向外沿,且太阳电池板通过转轴与舵机相连,整个系统形成灯塔式结构并垂直于水平面。
优选地,灭虫灯采用黑光灯。
优选地,浮球数量在3-6组,且浮球沿着浮筒圆周阵列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在有风情况下,垂直风力发电机启动并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再转变为电能,由于风力的自然搅动,水域内不会出现缺氧情况;在白天有太阳的情况下,太阳电池板吸收太阳光,将太阳辐射能转换成电能;在无风情况下,水域内的溶解氧会减少,增氧浮水泵启动,对水域进行泵水和喷水来加速水循环和将空气带入水中以增氧;在无光情况下,蚊虫数量较多,灭虫灯与增氧浮水泵开启,黑光灯吸引一定范围内的蚊虫,增氧浮水泵喷水喷洒灭虫,一方面起到了灭虫作用,另一方面喷水会将蚊虫带入水中,可为水中鱼儿提供额外的食物,同时还增强了水域的景观性,更好地改善了水域环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包括:
(1)本实用新型系统利用风与光充分自发电并适时泵水增氧或灭虫,连同灯塔式造型多方面改善了水域景观区的大环境,进而可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2)本实用新型系统根据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的情况,会自动选择及时泵水增氧模式或黑光引虫及喷洒灭虫模式,能更好地节省成本。
(3)本实用新型系统优美的灯塔式外形在黑光灯亮起时增强了水域景观区的可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中控制太阳电池板正对太阳的控制程序流程图。
图示说明:1-垂直风力发电机,2-太阳电池板,3-喷水筒,4-控制组件,5-增氧浮水泵,6-稳定锚,7-浮球,8-灭虫灯,9-连接杆,10-转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垂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及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风与光发电的水域景观区灯塔式增氧与灭虫系统,包括垂直风力发电机1、两组对称的太阳电池板2、控制组件4、喷水式的增氧浮水泵5以及多组灭虫灯8。
控制组件4包括用于太阳能电池板2旋转控制的舵机、对垂直风力发电机1和太阳电池板2产生的电能进行蓄能的蓄电池组、对增氧浮水泵5和灭虫灯8启关的联控模块。垂直风力发电机1利用风力为系统提供充足电能并储存控制组件4内的蓄电池组中,垂直风力发电机1可作水平面旋转,更有利于整个系统直立水面;太阳电池板2在置于控制组件4中的舵机作用下保持正对太阳以充分光伏发电;增氧浮水泵5为喷水与增氧两用的水泵,通过增氧浮水泵5大水量泵水和喷水来加速水循环和将空气带入水中以增氧。
增氧浮水泵5由水泵体、管体、浮筒和喷头构成,水泵体、管体、喷头为自下至上依次相连,浮筒套在管体与水泵体的相连处,浮筒的侧边连接有多组均匀分布的浮球7,增氧浮水泵5自身的浮筒与浮球7结合可防止系统下沉而将其浮置在水面,浮球7与浮筒之间通过连接杆9相连,喷头为侧边设有环形喷水口的喷水筒3;灭虫灯8均匀地安装在管体侧边;灭虫灯8用来吸引附近的蚊虫,并由增氧浮水泵5水泵泵水经喷水筒3紧密溪流喷洒,将蚊虫打落在水面,为水中鱼儿提供额外食物也兼有增氧功效。
连接杆9上悬挂稳定锚6,稳定锚6能固定系统的位置而防止其四处乱漂。
垂直风力发电机1固定在控制组件4顶端,控制组件4固定在喷水筒3顶端;太阳电池板2对称分布在控制组件4周向外沿,且太阳电池板2通过转轴10与舵机相连;上述垂直叠加以及周向均匀对称分布的结构使得整个系统形成灯塔式结构,并与水平面垂直,使得整体外形结构优美,增加了景区可观性。
灭虫灯8采用黑光灯,黑光灯能放射出一种人看不见的紫外线,对农业害虫有很大的杀伤力。
浮球7数量在3-6组,且浮球7沿着浮筒圆周阵列均匀分布。
在有风情况下,垂直风力发电机1启动将风能转化为为机械能再转变为电能,由于风力的自然搅动,水域内不会出现缺氧情况;在白天有太阳的情况下,太阳电池板2吸收太阳光,将太阳辐射能转换成电能,由于避光性此时蚊虫也非常少。
在无风情况下,水域内的溶解氧会减少,垂直风力发电机1关闭,此时增氧浮水泵5启动,对水域进行泵水和喷水来加速水循环和将空气带入水中以增氧;在无光情况下,蚊虫数量较多,此时太阳电池板2不工作,灭虫灯8与增氧浮水泵5均开启,以吸引一定范围内的蚊虫并与增氧浮水泵5的喷水喷洒灭虫,一方面起到了灭虫作用,另一方面喷水会将蚊虫带入水中,可为水中鱼儿提供额外的食物,同时还增强了水域的景观性,更好地改善了水域环境。
本实用新型利用浮球7与增氧浮水泵5自身的浮筒将整体系统浮置在水面而不至于其下沉,同时利用稳定锚6将整体系统进一步固定而不至于其漂浮不定,同时有利于太阳电池板2因太阳运行轨迹随季节稍有变化提供水平面上小幅度转动,通过舵机带动左右两组太阳电池板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从而可保证太阳电池板在有阳光时常年正对太阳以充分发电,其控制流程如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双发电组件、增氧灭虫组件以及控制组件4之间的电连接,以及联控系统的控制模块,以及用来感应阳光与太阳电池板2的射入方向的感应装置如微型硅光电池片,上述连接、单元等均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常规结构,本实用新型不详细阐述。
以上所述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5)

1.一种基于风与光发电的水域景观区灯塔式增氧与灭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垂直风力发电机、两组对称的太阳电池板、控制组件、喷水式的增氧浮水泵以及多组灭虫灯;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舵机、蓄电池组和联控模块;所述增氧浮水泵由水泵体、管体、浮筒和喷头构成,所述水泵体、所述管体、所述喷头为自下至上依次相连,所述浮筒套在所述管体与所述水泵体的相连处,所述浮筒的侧边连接有多组均匀分布的浮球,所述浮球与所述浮筒之间通过连接杆相连,所述喷头为侧边设有环形喷水口的喷水筒;所述灭虫灯均匀地安装在所述管体侧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风与光发电的水域景观区灯塔式增氧与灭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上悬挂稳定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风与光发电的水域景观区灯塔式增氧与灭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风力发电机固定在所述控制组件顶端,所述控制组件固定在所述喷水筒顶端;所述太阳电池板对称分布在所述控制组件周向外沿,且所述太阳电池板通过转轴与所述舵机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风与光发电的水域景观区灯塔式增氧与灭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虫灯采用黑光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风与光发电的水域景观区灯塔式增氧与灭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球数量在3-6组,且所述浮球沿着所述浮筒圆周阵列均匀分布。
CN201920544162.XU 2019-04-19 2019-04-19 一种基于风与光发电的水域景观区灯塔式增氧与灭虫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9441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44162.XU CN209944191U (zh) 2019-04-19 2019-04-19 一种基于风与光发电的水域景观区灯塔式增氧与灭虫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44162.XU CN209944191U (zh) 2019-04-19 2019-04-19 一种基于风与光发电的水域景观区灯塔式增氧与灭虫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44191U true CN209944191U (zh) 2020-01-14

Family

ID=69128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44162.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944191U (zh) 2019-04-19 2019-04-19 一种基于风与光发电的水域景观区灯塔式增氧与灭虫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4419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36783A (zh) * 2020-09-30 2020-12-29 萧县年年养鱼农民专业合作社 一种用于养鱼鱼塘水面的诱虫灯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36783A (zh) * 2020-09-30 2020-12-29 萧县年年养鱼农民专业合作社 一种用于养鱼鱼塘水面的诱虫灯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07727B (zh) 一种方形网箱辅助管理装置
CN110050740B (zh) 深远海浮式风光渔综合装备
CN207897692U (zh) 一种网箱养殖装置
CN206101306U (zh) 一种太阳能漂浮式鱼塘诱虫灯
CN110521651A (zh) 一种深海养殖区域用海洋牧场装置
CN209493928U (zh) 水面清洁装置
CN202588098U (zh) 一种浮球式太阳能深水增氧装置
CN107581135A (zh) 一种增氧设备
CN209944191U (zh) 一种基于风与光发电的水域景观区灯塔式增氧与灭虫系统
CN110697902A (zh) 一种可补充水中溶氧量的生态景观浮岛
CN112625891A (zh) 一种在宽广水域漂浮的大型光生物反应器
CN112450137A (zh) 一种深远海双头风机网箱养殖系统
CN106982025B (zh) 一种海上光伏平台及其工作方法
CN103570146B (zh) 一种太阳能移动式水层交换和增氧装置
CN205756611U (zh) 一种气泡式节能鱼塘增氧机
CN215365107U (zh) 一种太阳能净化式组合生态浮岛
CN214143612U (zh) 潮汐式太阳能水面垃圾收集器
CN109169575A (zh) 一种通过洛仑兹力原理的阳台蔬菜种植用飞虫捕捉装置
CN109095540A (zh) 一种市政园林观赏池池水防臭装置
CN201343454Y (zh) 利用太阳能进行水体修复的装置
CN213153521U (zh) 一种用于养殖青鳉鱼仿生态养殖池
CN208286085U (zh) 一种水产养殖用悬浮式水草种植器
CN112761124A (zh) 一种蓝藻打捞拦截收集兼景观长廊装置
CN107994841A (zh) 一种带有智能化自动防护系统的水面漂浮式太阳能发电装置
CN113243326A (zh) 浮潜式渔电一体化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114

Termination date: 202004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