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40745U - 一种用于处理景区污水的环保型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处理景区污水的环保型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940745U CN209940745U CN201821430298.XU CN201821430298U CN209940745U CN 209940745 U CN209940745 U CN 209940745U CN 201821430298 U CN201821430298 U CN 201821430298U CN 209940745 U CN209940745 U CN 20994074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well
- pipe
- fine sand
- thicknes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10865 sewag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17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5
- 239000004576 san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9000004575 ston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44000005700 microbiome Speci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41001464837 Viridiplantae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855 ferment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1100000614 poison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3440 toxic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500 inorganic miner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707 miner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179 sorp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249 desinf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344 environmental pollut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851 eutroph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8187 granular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1100000719 pollutant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12 basement exca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185 disper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416 organic mat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Biological Wast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处理景区污水的环保型处理系统,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包括第一井道、第二井道、进水管和排水渠。第一井道和第二井道底部由连通管连通。进水管同第一井道连通,第二井道开设有用于同排水渠连通的出水口,排水渠种植有水生绿植。第一井道由上往下依次为砾石层、第一细沙层和第一细石层,第二井道由下往上依次为第二细石层、第二细沙层和耕土层。耕土层埋设有多根辅助管,辅助管的两端均呈封闭状态,且其侧壁开设有孔径为0.5~1.5mm的通孔。连通管内设有滤罐,滤罐的侧壁开设有呈阵列分布的通水孔,滤罐内填充活性炭和厌氧微生物。其能对每个景区进行针对性处理,规避了统一回收的巨大成本,能耗低,适用于对景区污水进行绿色处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处理景区污水的环保型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景区污水而言,其主要特点就是分散。这对于污水的统一回收处理而言,带来了巨大的阻碍,传统的处理方法在对于景区污水的处理方面受到了很大的局限性,可操作性大大降低,成本也急剧升高。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处理景区污水的环保型处理系统,其能够针对每个景区进行针对性处理,规避了统一回收所带来的巨大成本,其能耗低,可操作性强,适用于对景区污水进行绿色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处理景区污水的环保型处理系统,其包括:第一井道、第二井道、进水管和排水渠。第一井道和第二井道二者的底部由连通管连通,连通管的进口和出口均设置有栅板。进水管贯穿第一井道的侧壁并同第一井道连通,进水管位于第一井道的顶端。第二井道的顶部开设有用于同排水渠连通的出水口,排水渠种植有水生绿植。
第一井道由上往下依次为砾石层、第一细沙层和第一细石层,砾石层的厚度为第一井道深度的一半,第一细沙层和第一细石层二者厚度均为砾石层厚度的一半,且第一细石层的厚度大于连通管的高度。进水管位于砾石层。第二井道由下往上依次为第二细石层、第二细沙层和耕土层。第二细石层的厚度为第二井道的深度的四分之一,且第二细石层的厚度大于连通管的高度,第二细沙层和耕土层二者的厚度均为第二井道的深度的三分之一。
耕土层埋设有多根辅助管,辅助管的两端均呈封闭状态,且其侧壁开设有孔径为0.5~1.5mm的通孔,通孔沿其侧壁呈阵列分布。连通管内设有滤罐,滤罐的侧壁开设有呈阵列分布的通水孔,滤罐内填充活性炭和厌氧微生物。
进一步地,辅助管沿第二井道的高度方向设置,辅助管在耕土层中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进水管具有多根沿其径向延伸的支管,支管的外壁设有多个同其外壁平行且间隔设置的挡板,挡板的一端朝支管弯折并同支管连接。沿支管的轴向,挡板均匀间隔设置,沿支管的周向,挡板均匀间隔设置。支管开设有出水孔,出水孔位于挡板和支管之间。
进一步地,多根进水管的支管之间相互交错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细石层和第二细石层的细石粒径均为1.5~2.5cm。
进一步地,第一井道和第二井道二者的顶部均设有开口,开口均由封盖可拆卸地密封。
进一步地,第一井道和第二井道之间开设有朝连通管延伸的排水井,排水井的侧壁设有供操作者上下的扶梯,连通管的顶部开设有同排水井连通的排水口,排水口由封盖可拆卸地密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处理景区污水的环保型处理系统能够在每个景区就地修建,可以直接在地面上修建,也可以直接就地进行挖掘。为了防止污水渗漏,可以在第一井道、第二井道和连通管的壁上设置防水层。
景区污水由进水管进入第一井道后,经砾石层过滤和初步吸附后,经第一细沙层深度过滤吸附,再经第一细石层后穿过栅板进入连通管。在连通管中经厌氧微生物进行分解,进一步除去有毒物质,加上活性炭的吸附效果能够使有毒物质的浓度大大下降。最后再经第二细石层、第二细沙层和耕土层后从出水口流入排水渠。
在上述整个过程中,砾石层、第一细沙层、第一细石层、第二细石层、第二细沙层和耕土层能够提供巨大的吸附界面,同时上述各层当中本就存在大量的矿质和微生物,配合上滤罐,能够对景区污水进行深度的吸附、消毒、去除有机质,最后经过深度处理的水经出水口流入排水渠,进入排水渠后,排水渠中的水生植物进一步对水中的低含量污染物进行吸附和降解,使污水达到排放标准。
通过以上处理,能够有效去除景区污水中的有机质、有毒物和不可利用固体杂质,并向其中添加大量的矿物质,使最后处理后的水能够顺利排放,对于预防污染、防止水体富养化具有显著效果。
特别地,耕土层取自耕地土壤,耕土层中含有更多的活性微生物,对污水的处理净化效果更加显著,其消毒、去除有机质的能力更强。由于耕土层的颗粒力度较小,为了提高水在耕土层中的流通效率,利用辅助管在耕土层中为水的流动提供中继站,便于水在辅助管内进行汇聚,从而将水逐步引导至耕土层顶部,以提高水穿过耕土层的效率,从而提升整个系统的处理效率。
总体而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处理景区污水的环保型处理系统能够针对每个景区进行针对性处理,规避了统一回收所带来的巨大成本,其能耗低,可操作性强,适用于对景区污水进行绿色处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环保型处理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区域的放大图。
图标:1000-环保型处理系统;100-第一井道;110-砾石层;120- 第一细沙层;130-第一细石层;200-第二井道;210-第二细石层;220- 第二细沙层;230-耕土层;231-辅助管;240-出水口;300-连通管; 310-栅板;320-滤罐;330-排水口;400-进水管;410-支管;420-挡板; 430-出水孔;500-排水渠;600-开口;610-封盖;700-排水井;710- 扶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照图1~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处理景区污水的环保型处理系统1000,其包括:第一井道100、第二井道200、进水管400和排水渠500。
第一井道100和第二井道200二者的底部由连通管300连通,连通管300的进口和出口均设置有栅板310。
进水管400贯穿第一井道100的侧壁并同第一井道100连通,进水管400位于第一井道100的顶端。第二井道200的顶部开设有用于同排水渠500连通的出水口240,排水渠500种植有水生绿植。
第一井道100由上往下依次为砾石层110、第一细沙层120和第一细石层130,砾石层110的厚度为第一井道100深度的一半,第一细沙层120和第一细石层130二者厚度均为砾石层110厚度的一半,且第一细石层130的厚度大于连通管300的高度。进水管400位于砾石层110。
第二井道200由下往上依次为第二细石层210、第二细沙层220 和耕土层230。第二细石层210的厚度为第二井道200的深度的四分之一,且第二细石层210的厚度大于连通管300的高度,第二细沙层 220和耕土层230二者的厚度均为第二井道200的深度的三分之一。
耕土层230埋设有多根辅助管231,辅助管231的两端均呈封闭状态,且其侧壁开设有孔径为0.5~1.5mm的通孔,通孔沿其侧壁呈阵列分布。在本实施例中,辅助管231的通孔的孔径为0.5mm。连通管300内设有滤罐320,滤罐320的侧壁开设有呈阵列分布的通水孔,滤罐320内填充活性炭和厌氧微生物。
环保型处理系统1000能够在每个景区就地修建,可以直接在地面上修建,也可以直接就地进行挖掘。为了防止污水渗漏,可以在第一井道100、第二井道200和连通管300的壁上设置防水层。
景区污水由进水管400进入第一井道100后,经砾石层110过滤和初步吸附后,经第一细沙层120深度过滤吸附,再经第一细石层 130后穿过栅板310进入连通管300。在连通管300中经厌氧微生物进行分解,进一步除去有毒物质,加上活性炭的吸附效果能够使有毒物质的浓度大大下降。最后再经第二细石层210、第二细沙层220和耕土层230后从出水口240流入排水渠500。
在上述整个过程中,砾石层110、第一细沙层120、第一细石层 130、第二细石层210、第二细沙层220和耕土层230能够提供巨大的吸附界面,同时上述各层当中本就存在大量的矿质和微生物,配合上滤罐320,能够对景区污水进行深度的吸附、消毒、去除有机质,最后经过深度处理的水经出水口240流入排水渠500,进入排水渠500 后,排水渠500中的水生植物进一步对水中的低含量污染物进行吸附和降解,使污水达到排放标准。
通过以上处理,能够有效去除景区污水中的有机质、有毒物和不可利用固体杂质,并向其中添加大量的矿物质,使最后处理后的水能够顺利排放,对于预防污染、防止水体富养化具有显著效果。
特别地,耕土层230取自耕地土壤,耕土层230中含有更多的活性微生物,对污水的处理净化效果更加显著,其消毒、去除有机质的能力更强。由于耕土层230的颗粒力度较小,为了提高水在耕土层 230中的流通效率,利用辅助管231在耕土层230中为水的流动提供中继站,便于水在辅助管231内进行汇聚,从而将水逐步引导至耕土层230顶部,以提高水穿过耕土层230的效率,从而提升整个系统的处理效率。
总体而言,环保型处理系统1000能够针对每个景区进行针对性处理,规避了统一回收所带来的巨大成本,其能耗低,可操作性强,适用于对景区污水进行绿色处理。
进一步地,辅助管231沿第二井道200的高度方向设置,辅助管 231在耕土层230中均匀分布。通过该设计,能够进一步提高辅助管 231在沿耕土层230高度方向上的输水效果。
进一步地,进水管400具有多根沿其径向延伸的支管410,支管 410的外壁设有多个同其外壁平行且间隔设置的挡板420,挡板420 的一端朝支管410弯折并同支管410连接。沿支管410的轴向,挡板 420均匀间隔设置,沿支管410的周向,挡板420均匀间隔设置。支管410开设有出水孔430,出水孔430位于挡板420和支管410之间。
通过以上设计,能够有效避免砾石将出水孔430堵住,以保证进水管400能够顺利地向第一井道100输进污水,此外,还能够大大提高第一砾石层110对支管410的固定效果,使整个结构更加稳定可靠。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多根进水管400的支管410之间相互交错设置。这样不仅能够大大提高输水效率,而且还能够有效地减小进水管400所占的空间。
进一步地,第一砾石层110和第二砾石层110的砾石粒径均为 4.5~7.5cm。第一细石层130和第二细石层210的细石粒径均为 1.5~2.5cm。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砾石层110和第二砾石层110的砾石粒径均为5cm,第一细石层130和第二细石层210的细石粒径均为1.5cm。
进一步地,第一井道100和第二井道200二者的顶部均设有开口 600,开口600均由封盖610可拆卸地密封。通过该设计,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对第一井道100和第二井道200进行清理维护,以及更换第一砾石层110、第一细沙层120、第一细石层130、第二细石层210、第二细沙层220或第二砾石层110。
进一步地,第一井道100和第二井道200之间开设有朝连通管 300延伸的排水井700,排水井700的侧壁设有供操作者上下的扶梯 710,连通管300的顶部开设有同排水井700连通的排水口330,排水口330由封盖610可拆卸地密封。通过该设计,当需要对环保型处理系统1000进行维护或更换过滤层时,可以从排水口330把环保型处理系统1000中的残留水吸出,再进行维护和更换操作。此外,通过排水口330还可以对滤罐320进行更换。
综上所述,环保型处理系统1000能够针对每个景区进行针对性处理,规避了统一回收所带来的巨大成本,其能耗低,可操作性强,适用于对景区污水进行绿色处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用于处理景区污水的环保型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井道、第二井道、进水管和排水渠;所述第一井道和所述第二井道二者的底部由连通管连通,所述连通管的进口和出口均设置有栅板;
所述进水管贯穿所述第一井道的侧壁并同所述第一井道连通,所述进水管位于所述第一井道的顶端;所述第二井道的顶部开设有用于同所述排水渠连通的出水口,所述排水渠种植有水生绿植;
所述第一井道由上往下依次为砾石层、第一细沙层和第一细石层,所述砾石层的厚度为所述第一井道深度的一半,所述第一细沙层和所述第一细石层二者厚度均为所述砾石层厚度的一半,且所述第一细石层的厚度大于所述连通管的高度;所述进水管位于所述砾石层;
所述第二井道由下往上依次为第二细石层、第二细沙层和耕土层;所述第二细石层的厚度为所述第二井道的深度的四分之一,且所述第二细石层的厚度大于所述连通管的高度,所述第二细沙层和所述耕土层二者的厚度均为所述第二井道的深度的三分之一;
所述耕土层埋设有多根辅助管,所述辅助管的两端均呈封闭状态,且其侧壁开设有孔径为0.5~1.5mm的通孔,所述通孔沿其侧壁呈阵列分布;
所述连通管内设有滤罐,所述滤罐的侧壁开设有呈阵列分布的通水孔,所述滤罐内填充活性炭和厌氧微生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管沿所述第二井道的高度方向设置,所述辅助管在所述耕土层中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具有多根沿其径向延伸的支管,所述支管的外壁设有多个同其外壁平行且间隔设置的挡板,所述挡板的一端朝所述支管弯折并同所述支管连接;沿所述支管的轴向,所述挡板均匀间隔设置,沿所述支管的周向,所述挡板均匀间隔设置;所述支管开设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孔位于所述挡板和所述支管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保型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进水管的所述支管之间相互交错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保型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细石层和所述第二细石层的细石粒径均为1.5~2.5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井道和所述第二井道二者的顶部均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均由封盖可拆卸地密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井道和所述第二井道之间开设有朝所述连通管延伸的排水井,所述排水井的侧壁设有供操作者上下的扶梯,所述连通管的顶部开设有同所述排水井连通的排水口,所述排水口由封盖可拆卸地密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430298.XU CN209940745U (zh) | 2018-08-31 | 2018-08-31 | 一种用于处理景区污水的环保型处理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430298.XU CN209940745U (zh) | 2018-08-31 | 2018-08-31 | 一种用于处理景区污水的环保型处理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940745U true CN209940745U (zh) | 2020-01-14 |
Family
ID=691187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430298.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940745U (zh) | 2018-08-31 | 2018-08-31 | 一种用于处理景区污水的环保型处理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940745U (zh) |
-
2018
- 2018-08-31 CN CN201821430298.XU patent/CN209940745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710088U (zh) | 强化复氧生态湿地系统 | |
CN110386666B (zh) |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表面流湿地-复合塘系统 | |
CN109607975B (zh) | 一种修复超富营养水体和内源性污染的人工湿地构造 | |
CN202912804U (zh) |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 |
CN207347366U (zh) | 一种可移动式小型河道除黑除臭系统 | |
CN212451098U (zh) | 一种污水资源利用设备 | |
CN210481156U (zh) | 一体化河道农村污水治理装置 | |
CN209940745U (zh) | 一种用于处理景区污水的环保型处理系统 | |
CN205328836U (zh) |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一体式处理装置 | |
CN209974535U (zh) | 一种北方寒冷地区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装置 | |
CN209759223U (zh) | 一种景区污水集中处理系统 | |
CN215049492U (zh) | 一种利用菖蒲的土壤覆盖式微生物处理污水装置 | |
CN215049576U (zh) | 一种粪尿源分离型生态厕所 | |
CN100469712C (zh) | 富营养化水体双流态、防堵塞人工湿地系统 | |
CN203144241U (zh) | 一种用于含头孢菌素污水的强化式生态处理系统 | |
CN212102506U (zh) |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 |
CN214990962U (zh) | 一种利用旱地芦苇处理污水装置 | |
CN205420103U (zh) | 一种新型污水处理装置 | |
CN212329235U (zh) | 一种土壤污染水处理及再利用装置 | |
CN209872718U (zh) | 户用生态利用模块 | |
CN115340250A (zh) |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 |
CN205856121U (zh) | 一种河道净化系统 | |
KR200220403Y1 (ko) | 반송습지법을 이용한 오수처리장치 | |
CN217868543U (zh) | 农村生活污水无动力处理系统 | |
CN214457477U (zh) | 污水处理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