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33592U - 一种气胸胸腔闭式引流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胸胸腔闭式引流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33592U
CN209933592U CN201920057534.6U CN201920057534U CN209933592U CN 209933592 U CN209933592 U CN 209933592U CN 201920057534 U CN201920057534 U CN 201920057534U CN 209933592 U CN209933592 U CN 2099335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threaded
water
tube
sealed bott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5753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丽
杨健
杨旸
朱颖
文昱婷
万兵
武良权
蔡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Jiangning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Jiangning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Jiangning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Nanjing Jiangning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92005753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335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335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3359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气胸胸腔闭式引流连接装置,包括三个呈中空圆柱状的水封瓶,位于右侧的一个所述水封瓶上设有负压吸引管,位于最左侧的一个所述水封瓶上设有进气管,所述第一螺纹管与所述第二螺纹管之间设有连接固定装置,所述固定导气管的管壁上还设有气体流通显示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连接固定装置实现将中心静脉导管与进气管相连通,解决了中心静脉导管在使用时无法与水封瓶连接,进而增加了引流操作繁琐步骤的问题;另外通过设置的气体流通显示装置,便于医护人员观察外界负压引流机是否工作,解决了一般的气胸胸腔闭式引流连接装置不便于观察中心静脉导管的安装位置是否正确以及引流操作是否成功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气胸胸腔闭式引流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气胸胸腔闭式引流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引流物本身是异物,在体内放置时间过长,有在引流物周围发生感染的可能。因此,为了及时清除体内的引流物,医护人员会对患者进行引流操作。
气胸是临床常见病症,内科常见的类型是自发性气胸,治疗的重要方法是通过穿刺将气体排出,根据气体量可选择胸腔穿刺抽气术或者闭式引流术。患者气胸量大或者破裂处未闭合时需要选择闭式引流术。传统的闭式引流术需要于皮肤浸润麻醉处切开1.5-2.0cm,以血管钳分离皮下组织、肌层,直至胸膜腔,并扩大胸膜上的裂口。以血管钳夹住引流管弧形端,经切口插入胸膜腔。将引流管与水封瓶连接,缝合皮肤切口。上述操作对患者的创伤较大。现临床上的中心静脉导管使用广泛,创口小,不做切口,不缝针,减少病人痛苦,且置管简单便捷。但中心静脉导管在使用时无法与水封瓶连接,造成中心静脉导管在某些情况下,则无法用来进行引流操作的问题。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气胸胸腔闭式引流连接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胸胸腔闭式引流连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中心静脉导管在使用时无法与水封瓶连接,进而造成引流操作繁琐且对患者伤害较大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胸胸腔闭式引流连接装置,包括三个呈中空圆柱状的水封瓶,每相邻的两个所述水封瓶之间均通过连接管相连通,位于右侧的一个所述水封瓶上设有负压吸引管,且所述负压吸引管与该所述水封瓶相连通,位于最左侧的一个所述水封瓶上设有进气管,且所述进气管与该所述水封瓶也相互连通,所述进气管的顶端设有第一螺纹管,所述第一螺纹管的上方设有中心静脉导管,所述中心静脉导管的出气端设有第二螺纹管,所述第一螺纹管与所述第二螺纹管之间设有连接固定装置;
所述连接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导气管,所述固定导气管的两末端均安装有螺纹外管,且其中一个所述螺纹外管与所述第一螺纹管之间螺纹连接,另一个所述螺纹外管与所述第二螺纹管之间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导气管呈梭子状。
优选的,所述固定导气管的管壁上开设有两个相互对称的轴孔。
优选的,每个所述螺纹外管靠近所述固定导气管的一端管体上均安装有密封圈,且两个所述密封圈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螺纹管以及所述第二螺纹管内。
优选的,所述固定导气管的管壁上还设有气体流通显示装置。
优选的,所述气体流通显示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导气管管壁上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分流板,所述分流板的正下方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两末端分别位于两个所述轴孔内,所述转轴上还安装有若干个呈环状等间距排列的转动叶片,且每个所述转动叶片均通过转轴与两个所述轴孔之间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分流板的截面呈弧形。
优选的,每个所述转动叶片的高度均小于所述转轴与所述分流板之间的最小距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连接固定装置实现与第一螺纹管以及第二螺纹管螺纹连接,进而实现将中心静脉导管与进气管相连通,再将负压吸引管接通外界负压引流机,将外界负压引流机接通外界电源,此时便可实现将胸腔内的引流物给吸出,解决了中心静脉导管在使用时无法与水封瓶连接,造成中心静脉导管在某些情况下,则无法用来进行引流操作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气体流通显示装置,便于医护人员通过转动叶片的转动观察外界负压引流机是否工作,同时便于观察固定导气管中的气体是否流通,解决了一般的气胸胸腔闭式引流连接装置不便于观察中心静脉导管的安装位置是否正确以及引流操作是否成功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导气管以及螺纹外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导气管以及气体流通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导气管的剖视图。
图中:1、水封瓶;11、连接管;12、负压吸引管;13、进气管;131、第一螺纹管;14、中心静脉导管;14a、出气端;15、第二螺纹管;2、连接固定装置;21、固定导气管;22、螺纹外管;23、轴孔;3、密封圈;4、气体流通显示装置;41、固定板;42、分流板;43、转轴;44、转动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气胸胸腔闭式引流连接装置,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三个呈中空圆柱状的水封瓶1,每相邻的两个水封瓶1之间均通过连接管11相连通,三个水封瓶1内均开设有通孔,且每个连接管11均和与之对应的水封瓶1内的通孔的孔壁之间紧密粘接,位于右侧的一个水封瓶1上设有负压吸引管12,且负压吸引管12与该水封瓶1相连通,位于最左侧的一个水封瓶1上设有进气管13,且进气管13与该水封瓶1也相互连通,进气管13的顶端设有第一螺纹管131,第一螺纹管131的上方设有中心静脉导管14,中心静脉导管14的出气端14a设有第二螺纹管15,第一螺纹管131与第二螺纹管15之间设有连接固定装置2,连接固定装置2包括固定导气管21,固定导气管21的两末端均安装有螺纹外管22,且其中一个螺纹外管22与第一螺纹管131之间螺纹连接,另一个螺纹外管22与第二螺纹管15之间螺纹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螺纹管131与进气管13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二螺纹管15与中心静脉导管14也为一体成型结构,保证其整体结构的牢固性,同时避免了使用胶水粘接,因为胶水中可能存在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具体的,固定导气管21呈梭子状,使固定导气管21的中间位置处的空间增大,在液体从中心静脉导管14流入到固定导气管21内时,其流动速度会适当降低,使引流操作过程更加平稳。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固定导气管21,固定导气管21上安装有两个相互对称的螺纹外管22,将其中一个螺纹外管22与第一螺纹管131螺纹连接,再将另一个螺纹外管22与第二螺纹管15螺纹连接,便实现将中心静脉导管14与进气管13相连通,接着将负压吸引管12接通外界负压引流机,将外界负压引流机接通外界电源,此时便实现将胸腔内的引流物给吸出,解决了中心静脉导管14在使用时无法与水封瓶连接,造成中心静脉导管14在某些情况下,则无法用来进行引流操作的问题。
实施例2
在具体操作中,为了便于医护人员及时观察到外界负压引流机是否工作,或者观察固定导气管中的气体是否流通,因此,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固定导气管21作出改进,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如图4至图6所示,固定导气管21的管壁上开设有两个相互对称的轴孔23,每个螺纹外管22靠近固定导气管21的一端管体上均安装有密封圈3,且两个密封圈3分别位于第一螺纹管131以及第二螺纹管15内,固定导气管21的管壁上还设有气体流通显示装置4,气体流通显示装置4包括设置在固定导气管21管壁上的固定板41,固定板41上设有分流板42,分流板42的正下方设有转轴43,转轴43的两末端分别位于两个轴孔23内,转轴43上还安装有若干个呈环状等间距排列的转动叶片44,且每个转动叶片44均通过转轴43与两个轴孔23之间转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当将每个螺纹外管22与第一螺纹管131或者第二螺纹管15螺纹连接的时候,其中一个密封圈3与第一螺纹管131的管壁紧密贴合,另一个密封圈3与第二螺纹管15的管壁紧密贴合,保证螺纹外管22与第一螺纹管131或者螺纹外管22与第二螺纹管15之间的密封性良好。
具体的,分流板42的截面呈弧形,使液体经过分流板42顺利向下运动至其中一个转动叶片44上,随着液体的不断流动,使转动叶片44发生转动,避免液体同时冲击两个位于同一平面上的转动叶片44,使每个转动叶片44的受力相同,进一步造成转动叶片44无法转动。
进一步的,每个转动叶片44的高度均小于转轴43与分流板42之间的最小距离,使转动叶片44在转动的时候,不会与分流板42发生相互碰撞。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密封圈3,来提高螺纹外管22与第一螺纹管131或者螺纹外管22与第二螺纹管15之间的密封性,通过设置的分流板42,使液体流动时顺利冲击位于分流板42一侧的转动叶片44上,随着液体在不断流动,从而实现转动叶片44不断转动,此时方便工作人员及时观察外界负压引流机是否工作,或者观察固定导气管中的气体或液体是否流通,解决了一般的气胸胸腔闭式引流连接装置不便于观察中心静脉导管14的安装位置是否正确以及引流操作是否成功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气胸胸腔闭式引流连接装置在使用时,将中心静脉导管14置于患者胸腔内需要引流的位置,接着将其中一个螺纹外管22与第一螺纹管131螺纹连接,再将另一个螺纹外管22与第二螺纹管15螺纹连接,便实现将中心静脉导管14与进气管13相连通,接着将负压吸引管12接通外界负压引流机,将外界负压引流机接通外界电源,此时便实现将胸腔内的引流物给吸出,且在引流物流经分流板42时,使液体流动时顺利冲击位于分流板42一侧的转动叶片44上,随着液体在不断流动,从而实现转动叶片44不断转动,此时方便工作人员及时观察外界负压引流机是否工作,或者观察固定导气管21中的气体或液体是否流通,解决了中心静脉导管14在使用时无法与水封瓶连接,造成中心静脉导管14在某些情况下,则无法用来进行引流操作的问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8)

1.一种气胸胸腔闭式引流连接装置,包括三个呈中空圆柱状的水封瓶(1),其特征在于:每相邻的两个所述水封瓶(1)之间均通过连接管(11)相连通,位于右侧的一个所述水封瓶(1)上设有负压吸引管(12),且所述负压吸引管(12)与该所述水封瓶(1)相连通,位于最左侧的一个所述水封瓶(1)上设有进气管(13),且所述进气管(13)与该所述水封瓶(1)也相互连通,所述进气管(13)的顶端设有第一螺纹管(131),所述第一螺纹管(131)的上方设有中心静脉导管(14),所述中心静脉导管(14)的出气端(14a)设有第二螺纹管(15),所述第一螺纹管(131)与所述第二螺纹管(15)之间设有连接固定装置(2);
所述连接固定装置(2)包括固定导气管(21),所述固定导气管(21)的两末端均安装有螺纹外管(22),且其中一个所述螺纹外管(22)与所述第一螺纹管(131)之间螺纹连接,另一个所述螺纹外管(22)与所述第二螺纹管(15)之间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胸胸腔闭式引流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导气管(21)呈梭子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胸胸腔闭式引流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导气管(21)的管壁上开设有两个相互对称的轴孔(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胸胸腔闭式引流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螺纹外管(22)靠近所述固定导气管(21)的一端管体上均安装有密封圈(3),且两个所述密封圈(3)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螺纹管(131)以及所述第二螺纹管(15)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胸胸腔闭式引流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导气管(21)的管壁上还设有气体流通显示装置(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胸胸腔闭式引流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流通显示装置(4)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导气管(21)管壁上的固定板(41),所述固定板(41)上设有分流板(42),所述分流板(42)的正下方设有转轴(43),所述转轴(43)的两末端分别位于两个所述轴孔(23)内,所述转轴(43)上还安装有若干个呈环状等间距排列的转动叶片(44),且每个所述转动叶片(44)均通过转轴(43)与两个所述轴孔(23)之间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胸胸腔闭式引流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板(42)的截面呈弧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胸胸腔闭式引流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转动叶片(44)的高度均小于所述转轴(43)与所述分流板(42)之间的最小距离。
CN201920057534.6U 2019-01-14 2019-01-14 一种气胸胸腔闭式引流连接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9335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57534.6U CN209933592U (zh) 2019-01-14 2019-01-14 一种气胸胸腔闭式引流连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57534.6U CN209933592U (zh) 2019-01-14 2019-01-14 一种气胸胸腔闭式引流连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33592U true CN209933592U (zh) 2020-01-14

Family

ID=691209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57534.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933592U (zh) 2019-01-14 2019-01-14 一种气胸胸腔闭式引流连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335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933592U (zh) 一种气胸胸腔闭式引流连接装置
CN208641368U (zh) 一种用于肝腹水的引流装置
CN207342014U (zh) 一种持续精确冲洗型防堵塞的引流管
CN217793925U (zh) 一种新型胸腔引流冲洗装置
CN208405543U (zh) 妇科经腹及腹腔镜手术术中冲吸装置
CN213608633U (zh) 一种胸外科护理引流装置
CN206355364U (zh) 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引流装置
CN209464414U (zh) 输液通道转换装置
CN208877497U (zh) 一种防堵腹腔冲洗引流管
CN209713966U (zh) 一种可持续灌注引流管
CN208525503U (zh) 一种呼吸内科用防损伤吸痰器
CN215537615U (zh) 一种预留可冲洗装置的外科十字引流管
CN207804697U (zh) 一种一次性冲洗连接器
CN215134268U (zh) 一种负压肠胃减压器
CN212090486U (zh) 一种穿刺引流管
CN205759038U (zh) 一种无泵型体外膜式氧合器
CN217187169U (zh) 一种穹隆式负压吸引装置
CN213884497U (zh) 医用多功能导液管
CN216725384U (zh) 一种感染伤口专用的冲洗、负压吸引器
CN109621040A (zh) 一种腹腔引流装置
CN216366266U (zh) 一种适用于微创心外科的椭圆截面插管
CN208809171U (zh) 上颌窦术后填塞引流装置
CN217187426U (zh) 可拆卸腹腔冲洗双套管连接装置
CN219127805U (zh) 一种呼吸机管路l型延长管专用集液袋
CN107432981A (zh) 一种新型妇产科用阴道缓释给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114

Termination date: 202201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