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31041U - 一种现代化复合型作物培育日光温室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现代化复合型作物培育日光温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31041U
CN209931041U CN201920575618.9U CN201920575618U CN209931041U CN 209931041 U CN209931041 U CN 209931041U CN 201920575618 U CN201920575618 U CN 201920575618U CN 209931041 U CN209931041 U CN 2099310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eenhouse
circulation
canopy
pipe
sunlight greenhou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7561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鑫
李伟
马晓成
祁娟霞
白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 New Starting Point For Ningxia Modern Agricultural Equip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 New Starting Point For Ningxia Modern Agricultural Equip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 New Starting Point For Ningxia Modern Agricultural Equip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 New Starting Point For Ningxia Modern Agricultural Equip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57561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310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310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31041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5Greenhouse technology, e.g. cooling systems therefor

Landscapes

  • Greenho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现代化复合型作物培育日光温室,设置了下部内循环装置、上部内循环装置、外循环调节装置;该温室的特点在于将下部蓄热循环和上部蓄热循环分开设置,下部内循环装置靠近地面设置,以将贴近于地面的作物生长所散发的热量和气体循环,使得棚体内部的热量和气体均匀一致,上部内循环装置是将棚体内部的顶部的热量循环,由于棚体内部顶部的热量较多,温度较高,从而使得棚体内部各处的温度均匀,外循环调节装置与外界连通,用于对棚体内部的其他进行置换,使得气体根据作为不同而成分可调节,并且还可以通过外部空气补入的方式,在通过温控器的换热,通过外部干预的方式调节棚体内部的温度。

Description

一种现代化复合型作物培育日光温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作物培育用的温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现代化复合型作物培育日光温室。
背景技术
作物的生长和培育离不开温室,温室为作物生长提供了适宜的温度、水分、光照条件,现有的温室中,部分功能虽已得到实现,但是都是单一功能的分别作用,而作物生长需要的是一种综合性、各项指标参数都能够满足作物生长的温室。
发明内容
有必要提出一种现代化复合型作物培育日光温室。
一种现代化复合型作物培育日光温室,包括棚体、及设置于棚体内部的下部内循环装置、上部内循环装置、外循环调节装置,所述下部内循环装置设置于棚体的下部,上部内循环装置设置于棚体的上部,外循环调节装置设置于棚体的内部,且与外部连通,所述下部内循环装置包括第一驱动、下部蓄热组件、下部循环管组,所述第一驱动设置于棚体的后墙内壁上,下部蓄热组件埋设于后墙内壁,第一驱动的进风口与棚体内部连通,第一驱动的出风口与下部蓄热组件连接,下部循环管组包括若干下部细管,所述下部细管的一端与下部蓄热组件连接,另一端穿过后墙内壁,以与棚体内部连通;所述上部内循环装置包括第二驱动、储能单元、上部循环管组,所述储能单元内部设置容纳储能材料的空间,第二驱动的输入口与储能单元连接,输出口与上部循环管组连接,上部循环管组包括盘设于棚体顶部的若干上部细管,所述外循环调节装置包括温控器、外连通管、外连风机、内连通管,所述温控器设置于棚体内部,外连通管的一端外露与棚体外部,以与外部空气连通,另一端穿过棚体前侧侧壁,以与温控器的入口连通,温控器的出口与外连风机的入口连接,外连风机的出口与内连通管连接,所述内连通管为沿着棚体前壁内壁长度方向设置的横向管道,在内连通管侧壁上开设若干出风口,以将被温控器调节温度后的外界空气送入棚体内部。
优选的,所述下部循环管组的下部细管与外循环调节装置的内连通管连接,在所述下部细管上设置辅送风机,以通过辅送风机将下部蓄热组件中的热风抽送至内连通管,以与外部进入的调节后的空气进行混合,排出至棚体内部。
优选的,所述温控器为换热器。
优选的,所述储能单元为空心封闭箱体。
优选的,所述日光温室还包括喷药装置,所述喷药装置包括盛药箱、喷药驱动、排出管、分流管,所述盛药箱为封闭箱体,在箱体内部盛放调配好的药物溶液,排出管的一端与盛药箱的侧壁连接,另一端与分流管连接,所述分流管设置于所述外循环调节装置的内连通管内部,在分流管与内连通管的出风口相正对的位置也开设若干细孔,以将药物溶液沿着出风口被排出至棚体内部。
优选的,所述喷药装置还包括若干分流器,所述若干分流器分别安装于分流管的若干细孔上,所述分流器为雾化喷头。
优选的,所述日光温室还包括外遮阳棚,所述外遮阳棚为遮挡在棚体顶部的外部框架,在外部框架上设置遮阳布,还在棚体顶部的内壁上设置内遮阴幕。
优选的,所述日光温室内部还包括气压平衡管,所述气压平衡管沿着棚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气压平衡管的侧壁上开设气孔,气压平衡管通过连通管与棚体的外界连通。
优选的,还在日光温室外部设置供电装置,所述供电装置包括太阳能板和蓄电池,所述太阳能板设置于棚体的外部,蓄电池与太阳能板连接,所述蓄电池与外循环调节装置的外连风机连接,以对外连风机提供电力。
优选的,所述日光温室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及设置于棚体内部设置测温仪和气体检测传感器,所述测温仪用于检测棚体内部的温度,所述气体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棚体内部的二氧化碳含量,所述测温仪和气体检测传感器均匀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与外循环调节装置的外连风机连接,以控制外连风机的动作。
优选的,所述日光温室还包括卷帘限位卷放装置,所述卷帘限位卷放装置设置于所述棚体的前侧,卷帘限位卷放装置设置驱动卷帘动作的卷放电机,卷放电机与棚体顶部的卷帘连接,以通过卷放电机控制卷帘的铺平和收卷。
本实用新型中将下部蓄热循环和上部蓄热循环分开设置。下部内循环装置靠近地面设置,以将贴近于地面的作物生长所散发的热量和气体循环,使得棚体内部的热量和气体均匀一致,上部内循环装置是将棚体内部顶部的热量循环,由于棚体内部顶部的热量较多,温度较高,从而使得棚体内部各处的温度均匀。外循环调节装置与外界连通,用于对棚体内部的气体进行置换,使得气体根据作物不同而成分可调节,并且还可以通过外部空气补入的方式,在通过温控器的换热,通过外部干预的方式调节棚体内部的温度。
本方案中的温室适用于大跨度温室,即温室宽度为12-15米。
附图说明
图1为现代化复合型作物培育日光温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日光温室中隐藏其他部件后的显示上部内循环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现代化复合型作物培育日光温室的左视图。
图4为图3沿着D-D的剖视图。
图5为图4沿着C-C的剖视图。
图6为图5沿着B-B的剖视图。
图7为图6的另一个角度示意图。
图8为图7中表达外循环调节装置、喷药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图8中表达喷药驱动等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控制器的示意图。
图11为所述卷帘限位卷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局部放大图。
图13为所述卷帘限位卷放装置的收卷卷帘的状态图。
图14为所述卷帘限位卷放装置的铺平卷帘的状态图。
图15为图14中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第一撑杆111、环扣1111、滑道1112、销轴1113、第二撑杆121、上限位机构131、第一牵引绳1311、下限位机构141、第二牵引绳1411、牵引架1412、顶角顶点14121、第一底角顶点14122、第二底角顶点14123、滑轮14124、卷放电机151、开关机构161、开关阀1611、闸刀16111、拨杆1612、复位弹簧1613、安装座1614、支座171、第一驱动21、下部蓄热组件22、下部循环管组23、下部细管231、辅送风机232、第二驱动31、储能单元32、上部循环管组33、温控器41、外连通管42、外连风机43、内连通管44、出风口441、盛药箱51、喷药驱动52、排出管53、分流管54、分流器55、外遮阳棚61、内遮阴幕62、气压平衡管71、太阳能板8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参见图1至图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现代化复合型作物培育日光温室,包括棚体、及设置于棚体内部的下部内循环装置、上部内循环装置、外循环调节装置,所述下部内循环装置设置于棚体的下部,上部内循环装置设置于棚体的上部,外循环调节装置设置于棚体的内部,且与外部连通,所述下部内循环装置包括第一驱动21(第一驱动21可以为风机,例如第一风机)、下部蓄热组件22、下部循环管组23,所述第一驱动21设置于棚体的后墙内壁上,下部蓄热组件22埋设于后墙内壁,第一驱动21的进风口与棚体内部连通,第一驱动21的出风口441与下部蓄热组件22连接,下部循环管组23包括若干下部细管231,所述下部细管231的一端与下部蓄热组件22连接,另一端穿过后墙内壁,以与棚体内部连通;所述上部内循环装置包括第二驱动31(第二驱动31可以为电机或输送泵)、储能单元32、上部循环管组33,所述储能单元32内部设置容纳储能材料的空间,第二驱动31的输入口与储能单元32连接,输出口与上部循环管组33连接,上部循环管组33包括盘设于棚体顶部的若干上部细管,所述外循环调节装置包括温控器41、外连通管42、外连风机43、内连通管44,所述温控器41设置于棚体内部,外连通管42的一端外露于棚体外部,以与外部空气连通,另一端穿过棚体前侧侧壁,以与温控器41的入口连通,温控器41的出口与外连风机43的入口连接,外连风机43的出口与内连通管44连接,所述内连通管44为沿着棚体前壁内壁长度方向设置的横向管道,在内连通管44侧壁上开设若干出风口441,以将被温控器41调节温度后的外界空气送入棚体内部。
本实用新型中将下部蓄热循环和上部蓄热循环分开设置,由于下部靠近地面,温度较低,上部靠近棚体顶部设置,温度较高。下部内循环装置靠近地面设置,以将贴近于地面的作物生长所散发的热量和气体循环,使得棚体内部的热量和气体均匀一致,上部内循环装置是将棚体内部的顶部的热量循环,由于棚体内部顶部的热量较多,温度较高,从而使得棚体内部各处的温度均匀。外循环调节装置与外界连通,用于对棚体内部的气体进行置换,使得气体根据作物不同而成分可调节,并且还可以通过外部空气补入的方式,在通过温控器41的换热,通过外部干预的方式调节棚体内部的温度。
进一步,所述下部循环管组23的下部细管231与外循环调节装置的内连通管44连接,在所述下部细管231上设置辅送风机232,以通过辅送风机232将下部蓄热组件22中的热风抽送至内连通管44,以与外部进入的调节后的空气进行混合,排出至棚体内部。如此,将下部蓄热组件22内的热量与外部空气混合后排出,使得排出的空气温度均匀稳定,避免下部蓄热组件22中的气体热量与外部空气温度不均匀,导致棚体内局部温度不均匀,影响作物生长。
而现有技术中,要么将内循环管组单独设置,将具有温度的气体输入棚体内部,要么将从外部引入空气的方式单独设置,二者分别单独进入棚体内部,所以存在上述问题。
进一步,所述温控器41为换热器。尤其是在冬天时,将换热器内部的介质设置为热水,或将介质与外部热风风机或热风锅炉连接,将热水或热空气送入至换热器内部,作为换热介质,从而调节进入棚体内部的外部空气的温度,当进入的温度还是较低时,则可以加快介质的流动速度,从而加快换热速度,提高进入棚体内部的外部空气的热量。
进一步,所述储能单元32为空心封闭箱体。
其中,所述储能材料为相变材料,例如可以为水,也可以为其他容易吸收热量,并将热量储存起来缓慢释放的材料。第二驱动31的作用是将可流动的相变材料驱动至沿着上部循环管组33循环流动。
进一步,所述日光温室还包括喷药装置,所述喷药装置包括盛药箱51、喷药驱动52(喷药驱动52为泵,可将液体打出的泵)、排出管53、分流管54,所述盛药箱51为封闭箱体,在箱体内部盛放调配好的药物溶液,排出管53的一端与盛药箱51的侧壁连接,另一端与分流管54连接,所述分流管54设置于所述外循环调节装置的内连通管44内部,在分流管54与内连通管44的出风口441相正对的位置也开设若干细孔,以将药物溶液沿着出风口441被喷出至棚体内部。
本方案中,将药物溶液用的分流管54设置在内连通管44内部,首先,药物溶液在分流管54内流动时,内连通管44内部的热空气也可以对药物溶液进行预热,使药物溶液的温度与棚体内温度更为接近,喷洒至作物上时,避免温差对作物的影响。另外,药物被喷药驱动52抽送至喷出时,内连通管44内的向外吹出的热风也可以作为药物喷出的辅助动力,加速了药物喷出的速度和分散性,也简化了设备。
进一步,所述喷药装置还包括若干分流器55,所述若干分流器55分别安装于分流管54的若干细孔上,所述分流器55为雾化喷头。
进一步,所述日光温室还包括外遮阳棚61,所述外遮阳棚61为遮挡在棚体顶部的外部框架,在外部框架上设置遮阳布,还在棚体顶部的内壁上设置内遮阴幕62。
进一步,所述日光温室内部还包括气压平衡管71,所述气压平衡管71沿着棚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气压平衡管71的侧壁上开设气孔,气压平衡管71通过连通管与棚体的外界连通。
由于外循环调节装置的外连通管42与外界连通,但是外界气体是向棚体内部吹入的,棚体内无向外排风的管道,使得棚体内部的气压较高,不利于作物的呼吸作用,所以设置气压平衡管71与外界自然连通。
进一步,还在日光温室外部设置供电装置,所述供电装置包括太阳能板81和蓄电池,所述太阳能板81设置于棚体的外部,蓄电池与太阳能板81连接,所述蓄电池与外循环调节装置的外连风机43连接,以对外连风机43提供电力。
进一步,所述日光温室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及设置于棚体内部的测温仪和气体检测传感器,所述测温仪用于检测棚体内部的温度,所述气体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棚体内部的二氧化碳含量,所述测温仪和气体检测传感器均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与外循环调节装置的外连风机43连接,以控制外连风机43的动作。
当棚体内部的温度较高时,或者当棚体内部的二氧化碳含量较高时,测温仪或气体检测传感器向控制器发送信号,控制器控制外连风机43开始动作,向棚体内部送入外部空气,以降低棚体内部的温度或稀释棚体内部的二氧化碳浓度。例如控制器内部设置比较电路,测温仪或气体检测传感器检测到的实时数据作为输入信号,与比较电路内部写入的阈值比较,当大于阈值时,则比较电路向外发送控制信号,外连风机43依据该控制信号开始动作。
参见图11-15,所述日光温室还包括卷帘限位卷放装置,所述卷帘限位卷放装置包括第一撑杆111、第二撑杆121、上限位机构131、下限位机构141、卷放电机151、开关机构161,所述第一撑杆111的下端与地面铰接,上端与第二撑杆121一端铰接,第二撑杆121的另一端与卷放电机151的支座171连接,卷放电机151的输出端用于与卷帘的卷轴一个侧边连接,以通过卷放电机151的转动带动卷帘向上卷起或向下铺平,所述上限位机构131为第一牵引绳1311,在第一撑杆111和第二撑杆121的侧壁上设置环扣1111,所述第一牵引绳1311穿过所述环扣1111,以与第一撑杆111和第二撑杆121靠近,第一牵引绳1311的上端与卷放电机151的支座171连接,下端与开关机构161连接,所述第一牵引绳1311的长度小于第一撑杆111和第二撑杆121的长度之和,所述下限位机构141包括第二牵引绳1411、牵引架1412,所述第二牵引绳1411的上端与牵引架1412连接,下端与开关机构161连接,所述牵引架1412为三脚架,牵引架1412的顶角顶点14121与第二撑杆121的上部侧壁铰接,以使牵引架1412围绕顶角顶点14121相对于第二撑杆121转动,牵引架1412的第一底角顶点14122与第二牵引绳1411连接,还在第一撑杆111的上部侧壁上设置滑道1112,牵引架1412的第二底角顶点14123与第一撑杆111的滑道1112滑动配合,以使牵引架1412相对于第一撑杆111滑动,所述开关机构161包括开关阀1611、拨杆1612、复位弹簧1613,所述开关阀1611与卷放电机151连接,(例如通过电线连接,将电线的一端与开关阀1611连接,另一端沿着第一撑杆111、第二撑杆121与卷放电机151连接),开关阀1611通过安装座1614固定设置在第一撑杆111的侧壁上,所述拨杆1612与安装座1614连接,拨杆1612与安装座1614的轴连接点形成支点,拨杆1612的从动端与开关阀1611的闸刀16111搭接,主动端与复位弹簧1613的一端连接,复位弹簧1613的另一端与安装座1614连接,所述复位弹簧1613、拨杆1612、安装座1614之间形成三角形,所述第一牵引绳1311的下端和第二牵引绳1411的下端与拨杆1612的主动端连接,以通过第一牵引绳1311和第二牵引绳1411带动拨杆1612的主动端向上移动。
在常规机械中,在温室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卷帘是否覆盖或收卷到位,压力传感器检测到信号后,控制卷放电机停止动作。
然而这种方式中,由于压力传感器的检测灵敏度不高,或者由于收卷后的卷帘的重量和铺平后的卷帘的重量不同的,导致压力传感器检测不准确,常常出现误检测。所以设置了上述方案,通过卷帘限位卷放装置来控制卷帘铺平和收卷后的位置。
拨杆1612的主动端在第一牵引绳1311和第二牵引绳1411带动力作用下向上移动,此时拨杆1612形成杠杆,拨杆1612的从动端向下压,对开关阀1611的闸刀16111施加向下的作用力,从而拨动闸刀16111向下动作,断开开关阀1611的电源,使得卷放电机151因失电而停止动作。
此动作分为两个过程,及铺平卷帘和收卷卷帘,分而言之:
在收卷卷帘时,卷放电机151正向转动动作,带动卷帘沿着温室大棚的顶部向上爬行移动,此时第一撑杆111也向上爬行,使得第一撑杆111和第二撑杆121之间的夹角变大,第一牵引绳1311也同时被拉升,当卷帘卷放到设定位置时,第一牵引绳1311被拉直至最大限度,此时第一牵引绳1311的下端与拨杆1612的主动端处于张紧状态,由第一牵引绳1311拉动拨杆1612的主动端向上移动,同时拨杆1612的从动端向下压,带动闸刀16111向下动作,断开开关闸的电源,使得卷放电机151失电,停止动作,卷帘卷放动作停止;收卷状态是将卷帘卷起成滚放置在温室顶部的最上部。
在铺平卷帘时,卷放电机151反向转动动作,带动卷帘沿着温室大棚的顶部向下移动,此时第一撑杆111也向下爬行,使得第一撑杆111和第二撑杆121之间的夹角变小,卷帘卷放到设定位置时,牵引架1412的第二底角顶点14123与第二撑杆121的滑道1112接触并滑动配合,当卷帘平铺到设定位置时,牵引架1412的第二底角顶点14123与第二撑杆121紧密靠近,牵引架1412的第一底角顶点14122旋转至最高位置,由牵引架1412第一底角顶点14122连接的第二牵引绳1411被牵拉至张紧状态,此时由第二牵引绳1411拉动拨杆1612的主动端向上移动,同时拨杆1612的从动端向下压,带动闸刀16111向下动作,断开开关闸的电源,使得卷放电机151失电,停止动作,卷帘铺平动作停止。
由于开关闸可以采用一次性动作开关,在被拨杆1612带动闸刀16111向下动作而断开之后,由复位弹簧1613提供恢复力,使得拨杆1612回复原始位置,等下下端被拨杆1612下压。
进一步,在所述牵引架1412的第二底角顶点14123处设置滑轮14124,以与第二撑杆121的上部侧壁上设置的滑道1112滑动配合。
进一步,还在地面上设置支座171,在支座171上设置销孔,还在第一撑杆111的下端设置销轴1113,销轴1113与销孔之间活动插接,以实现第一撑杆111与支座171之间的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装置中的模块或单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现代化复合型作物培育日光温室,其特征在于:包括棚体、及设置于棚体内部的下部内循环装置、上部内循环装置、外循环调节装置,所述下部内循环装置设置于棚体的下部,上部内循环装置设置于棚体的上部,外循环调节装置设置于棚体的内部,且与外部连通,所述下部内循环装置包括第一驱动、下部蓄热组件、下部循环管组,所述第一驱动设置于棚体的后墙内壁上,下部蓄热组件埋设于后墙内壁,第一驱动的进风口与棚体内部连通,第一驱动的出风口与下部蓄热组件连接,下部循环管组包括若干下部细管,所述下部细管的一端与下部蓄热组件连接,另一端穿过后墙内壁,以与棚体内部连通;所述上部内循环装置包括第二驱动、储能单元、上部循环管组,所述储能单元内部设置容纳储能材料的空间,第二驱动的输入口与储能单元连接,输出口与上部循环管组连接,上部循环管组包括盘设于棚体顶部的若干上部细管,所述外循环调节装置包括温控器、外连通管、外连风机、内连通管,所述温控器设置于棚体内部,外连通管的一端外露于棚体外部,以与外部空气连通,另一端穿过棚体前侧侧壁,以与温控器的入口连通,温控器的出口与外连风机的入口连接,外连风机的出口与内连通管连接,所述内连通管为沿着棚体前壁内壁长度方向设置的横向管道,在内连通管侧壁上开设若干出风口,以将被温控器调节温度后的外界空气送入棚体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代化复合型作物培育日光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循环管组的下部细管与外循环调节装置的内连通管连接,在所述下部细管上设置辅送风机,以通过辅送风机将下部蓄热组件中的热风抽送至内连通管,以与外部进入的调节后的空气进行混合,排出至棚体内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代化复合型作物培育日光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单元为空心封闭箱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代化复合型作物培育日光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日光温室还包括喷药装置,所述喷药装置包括盛药箱、喷药驱动、排出管、分流管,所述盛药箱为封闭箱体,在箱体内部盛放调配好的药物溶液,排出管的一端与盛药箱的侧壁连接,另一端与分流管连接,所述分流管设置于所述外循环调节装置的内连通管内部,在分流管与内连通管的出风口相正对的位置也开设若干细孔,以将药物溶液沿着出风口被排出至棚体内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现代化复合型作物培育日光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喷药装置还包括若干分流器,所述若干分流器分别安装于分流管的若干细孔上,所述分流器为雾化喷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代化复合型作物培育日光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日光温室还包括外遮阳棚,所述外遮阳棚为遮挡在棚体顶部的外部框架,在外部框架上设置遮阳布,还在棚体顶部的内壁上设置内遮阴幕。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代化复合型作物培育日光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日光温室内部还包括气压平衡管,所述气压平衡管沿着棚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气压平衡管的侧壁上开设气孔,气压平衡管通过连通管与棚体的外界连通。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代化复合型作物培育日光温室,其特征在于:还在日光温室外部设置供电装置,所述供电装置包括太阳能板和蓄电池,所述太阳能板设置于棚体的外部,蓄电池与太阳能板连接,所述蓄电池与外循环调节装置的外连风机连接,以对外连风机提供电力。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代化复合型作物培育日光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日光温室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及设置于棚体内部设置测温仪和气体检测传感器,所述测温仪用于检测棚体内部的温度,所述气体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棚体内部的二氧化碳含量,所述测温仪和气体检测传感器均匀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与外循环调节装置的外连风机连接,以控制外连风机的动作。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代化复合型作物培育日光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日光温室还包括卷帘限位卷放装置,所述卷帘限位卷放装置设置于所述棚体的前侧,卷帘限位卷放装置设置驱动卷帘动作的卷放电机,卷放电机与棚体顶部的卷帘连接,以通过卷放电机控制卷帘的铺平和收卷。
CN201920575618.9U 2019-04-25 2019-04-25 一种现代化复合型作物培育日光温室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99310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75618.9U CN209931041U (zh) 2019-04-25 2019-04-25 一种现代化复合型作物培育日光温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75618.9U CN209931041U (zh) 2019-04-25 2019-04-25 一种现代化复合型作物培育日光温室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31041U true CN209931041U (zh) 2020-01-14

Family

ID=691296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75618.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9931041U (zh) 2019-04-25 2019-04-25 一种现代化复合型作物培育日光温室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3104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64700A (zh) * 2019-04-25 2019-07-05 宁夏新起点现代农业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现代化复合型作物培育日光温室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64700A (zh) * 2019-04-25 2019-07-05 宁夏新起点现代农业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现代化复合型作物培育日光温室
CN109964700B (zh) * 2019-04-25 2024-01-23 宁夏新起点现代农业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现代化复合型作物培育日光温室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60157440A1 (en) Greenhouse having an air mixing chamber which is equipped with a heating unit at an ambient air inlet
JP6350726B2 (ja) 移動作業車
JP2021500001A (ja) 加湿・降温風機ウエットカーテン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CN209931041U (zh) 一种现代化复合型作物培育日光温室
CN109964700B (zh) 一种现代化复合型作物培育日光温室
JP6460161B2 (ja) 栽培施設用の移動車
CN208807202U (zh) 一种带有通风装置的蔬菜大棚
CN103779044A (zh) 变压器冷却油密封降温综合制冷系统
CN110531814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室温监控系统
CN106105902B (zh) 一种温室卷帘装置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7443671U (zh) 一种自动调温调湿的玫瑰无土栽培大棚
CN107455182A (zh) 一种多层蔬菜种植装置
CN208354113U (zh) 一种冬暖大棚保温、通风、除湿控制系统
CN112449946A (zh) 一种育苗冷棚
CN208490380U (zh) 一种花卉日光温室
JP6428752B2 (ja) 栽培施設
CN206609107U (zh) 地下停车场通风系统的节能控制设备
CN109618761A (zh) 一种大棚种植铁皮石斛药材辅助增温恒湿系统
JP2016010374A5 (zh)
JP6435664B2 (ja) 養液供給装置
CN211153064U (zh) 一种保温保湿的蘑菇养殖棚
CN211832106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农业大棚内部温湿度监测装置
CN219182246U (zh) 一种育苗室遮阳调节装置
CN210168577U (zh) 连栋温室侧墙内保温系统
CN210054298U (zh) 通风装置以及小龙虾养殖大棚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11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123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11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