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28125U - 一种用于显微物镜阵列的集成化光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显微物镜阵列的集成化光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28125U
CN209928125U CN201921008258.0U CN201921008258U CN209928125U CN 209928125 U CN209928125 U CN 209928125U CN 201921008258 U CN201921008258 U CN 201921008258U CN 209928125 U CN209928125 U CN 2099281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ource
mie scattering
optical
light
microsco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0825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綦悦
唐玉豪
何俊峰
吴庆军
邓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kowei Shenzhen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kowei Shenzhen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kowei Shenzhen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kowei Shenzhen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0825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281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281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281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icroscoopes, Condens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以小型化低功耗光源的照明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显微物镜阵列的集成化光源装置,应用于显微镜光源领域,解决了传统均匀光源实现结构复杂、小型化困难、产品价格昂贵的问题。一种用于显微物镜阵列的集成化光源装置,其包括多个显微照明装置,多个显微照明装置依次排布形成显微照明装置阵列;显微照明装置包括光源、米氏散射器件和聚光镜;光源位于米氏散射器件的一侧,聚光镜位于米氏散射器件的另一侧;光源用于发出光照射到米氏散射器件上;米氏散射器件用于将光源射入的光发散照射到聚光镜上;聚光镜用于将米氏散射器件射入的光进行聚焦输出。本实用新型集成化光源装置可以满足显微物镜阵列的照明需求,且光照更加均匀。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显微物镜阵列的集成化光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以小型化低功耗光源的照明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显微物镜阵列的集成化光源装置,应用于显微镜光源领域。
背景技术
光学显微镜光源系统,照射出来的光通常呈高斯分布,显微视野中央区域亮度最高,四周亮度较低,这种光照不均的问题,在数字显微镜中体现为数字图像呈现明暗照度不均,特别是数字病理全切片成像领域,多个显微视野的数字图像需要拼接,光照不均则导致拼接后的数字病理图像中存在明暗波动,必须通过数字图像亮度调整算法进行补偿,否则造成诊断医生的视觉疲劳,降低诊断效率与诊断精度。通常,数字病理图像尺寸较大,对于这样的大数据进行亮度补偿,计算效率低下,导致数字病理成像整体耗时较大。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高端的显微镜系统通常采用特殊设计的照明镜头,具有代表性为科勒照明,该照明利用集光透镜、场光阑、聚光器光阑以及聚光器透镜,按照顺序排列在光源和样品之间,能够产生非常均匀的样品照明,保证照明光分布不均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在图像中的不可见。但是,这样的照明光学结构复杂,使用更多的透镜带来成本的提升,不利于照明系统的小型化以及低成本化。
另外,为了改进现有光学显微镜单次只能观察一个显微视野的缺点,满足对多个显微视野进行同时显微观察的需要,现设计了一种多视野成像的新型物镜阵列,为了满足该新型物镜阵列的照明需要,急需设计一种用于该新型显微物镜阵列的集成化光源装置,且需要满足显微照明的光照更加均匀。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显微物镜阵列的集成化光源装置,使其显微照明光照更加均匀。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显微物镜阵列的集成化光源装置,包括多个显微照明装置,多个显微照明装置依次排布形成显微照明装置阵列;
所述显微照明装置包括光源、米氏散射器件、光学腔和聚光镜;光源位于米氏散射器件的一侧,聚光镜位于米氏散射器件的另一侧,所述米氏散射器件套设在光学腔内;光源用于发出光照射到米氏散射器件上;米氏散射器件用于将光源射入的光发散照射到聚光镜上;聚光镜用于将米氏散射器件射入的光进行聚焦输出。
进一步的,在前述的集成化光源装置中,所述光源可以为发光二极管,或者半导体激光器。
进一步的,在前述的集成化光源装置中,所述米氏散射器件,可以是一种分布着米氏散射介质粒子的固体光学器件,该光学器件为透明,或者半透明,光学器件的折射率小于米氏散射介质粒子的折射率。
进一步的,在前述的集成化光源装置中,所述光学腔,可以是包裹在米氏散射器件外部的两端开口的中空筒状封闭腔,其内壁为反射光的镜面,或者黑色氧化层表面。
进一步的,在前述的集成化光源装置中,集成化光源装置还可以包括连接板,各所述光学腔依次排布在所述连接板上。
进一步的,在前述的集成化光源装置中,所述聚光镜,可以是一种能够将均匀光传播方向进行收缩,进行聚光照射的光学透镜或者光学透镜组合。
进一步的,在前述的集成化光源装置中,所述光源通过光学胶粘接固定在米氏散射器件的一侧,聚光镜通过光学胶粘接固定在米氏散射器件的另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是这样的:一种用于显微物镜阵列的集成化光源装置,其包括多个显微照明装置,该多个显微照明装置依次排布形成显微照明装置阵列。其中,单个显微照明装置的核心器件是一种充满米氏散射介质粒子的固体光学器件,该器件为透明或半透明的固体,材质为光学树脂或光学玻璃,具有将入射光束进行均匀散射输出的性能。在米氏散射器件的两侧,分别放置光源以及聚光镜,光源一端为光束入射端,聚光镜一端为光束输出端。为了使入射光进入米氏散射器件后不从器件向外透射,在米氏散射器件外侧包裹中空镜筒,镜筒的内部即为前述的光学腔,为了提升光源的光照利用率,可对镜筒内壁进行全反射膜镀膜处理,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且光照亮度足够的情况下,可对镜筒内壁进行黑色氧化处理。
当光源发出的光束照射入米氏散射器件后,由于器件内部充满介质粒子,光束遇到这些粒子会发生大量的米氏散射,这些散射的光在通过米氏散射器件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散射与叠加,最终输出光照均匀的光。
当镜筒内壁为全反射镀膜时,在米氏散射器件内发生散射的光,被镜筒内壁反射,并在期间内不断地发生散射、叠加与反射,导致光强损耗较少,米氏散射器件输出的光强较亮。
当镜筒内壁为黑色氧化处理时,在米氏散射期间内发生散射的光,照射到镜筒内壁,将不反射或者反射光极弱,导致光在米氏散射器件内传输的损耗较大,米氏散射期间输出的光强较弱。
当光源采用彩色发光二极管时,由于二极管制作工艺原因,红色光、蓝色光、绿色光三种发光二极管不能集成于相同位置,经过聚光镜,形成位于不同位置的三个焦点,导致显微观察出现色彩偏差。但是,基于米氏散射理论,米氏散射的程度跟波长无关,光子散射后性质保持不管,因此,经过米氏散射器件,尽管三种发光二极管处于不同的位置,但是仍然获得稳定的均匀白色输出,且能够通过聚光镜,形成一个焦点。
当光源采用白光发光二极管时,每一个二极管发出的白色光,其光谱成分均不相同,但是,基于上述米氏散射理论,经过米氏散射器件所输出的白色光,尽管发光二极管不同,但仍能形成稳定均匀的白光输出,提升了光源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用于显微物镜阵列的集成化光源装置与传统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输出的白色光,光照均匀,光谱分布均匀,传统显微光源照明光亮呈高斯分布,不同照明的光谱分布不一定相同。
(2)本实用新型能够缩小光源体积,且能够保证较高光源利用率,传统光源体积大,且不能保证光源利用率。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且装配简单,实现聚焦照射,每个显微照明装置仅需要一枚光学镜头,传统显微照明装置的光源需要多枚透镜组合才能实现照射相对均匀的光源。
(4)本实用新型显微照明装置的光源采用发光二极管,功耗低、价格便宜,且能够持续使用5万小时以上,因此,相对于传统光源,本实用新型稳定、可靠,使用时间长。
(5)本实用新型集成化光源装置由多个显微照明装置依次排布形成显微照明装置阵列,可以满足显微物镜阵列的照明需求,且光照更加均匀。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显微物镜阵列的集成化光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显微照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显微照明装置的光路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显微物镜阵列的集成化光源装置在数字病理显微成像中的应用示意图;
图5为使用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显微物镜阵列的集成化光源装置照明时的显微图像;
图6为使用传统显微照明装置照明时的显微图像。
附图标记:101、光源;102、光学腔;103、米氏散射器件;104、米氏散射介质粒子;105、聚光镜;106、连接板;201、光源发出的光;202、经过米氏散射介质粒子散射的光;203、散射光照射到光学腔壁上进行反射的光;204、通过米氏散射器件射出的光;205、通过聚光镜汇聚的光;206、汇聚光形成的光照面;301、微型LED发光芯片;302、UV固化光学粘合胶;303、米氏散射微棒;304、纳米微球;305、透明聚碳酸酯;306、镜筒;307、平凸透镜;308、出射光线;309、载玻片;310、被观测细胞;311、盖玻片;312、显微物镜; 402、使用传统照明时图像中心亮;403、使用传统照明时图像四周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以下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显微物镜阵列的集成化光源装置做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应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显微物镜阵列的集成化光源装置,为图像背景亮度均匀的显微镜观察或图像采集,特别是数字病理全切片成像提供一种解决方案。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显微物镜阵列的集成化光源装置,包括多个显微照明装置,该多个显微照明装置依次排布形成显微照明装置阵列。显微照明装置包括光源101、米氏散射器件103、光学腔102和聚光镜105。光源101位于米氏散射器件103的一侧,聚光镜105位于米氏散射器件103的另一侧。米氏散射器件103套设在光学腔102内。光源101用于发出光照射到米氏散射器件103上;米氏散射器件103用于将光源101射入的光发散照射到聚光镜105上;聚光镜105用于将米氏散射器件103射入的光进行聚焦输出。
图3为本实用新型集成化光源装置的一个显微照明装置的光路示意图。其中,箭头201为光源101发出的光,箭头202为经过米氏散射介质粒子104散射的光,箭头203为散射光照射到光学腔壁上进行反射的光,箭头204为通过米氏散射器件103射出的光,箭头205为通过聚光镜105汇聚的光,206为汇聚光形成的光照面。
上述的光源101可以为发光二极管或半导体激光器。米氏散射器件103可以是一种分布着米氏散射介质粒子104的固体光学器件。米氏散射介质粒子104分布在固体光学器件内部。该光学器件为透明,或者半透明。光学器件的折射率小于米氏散射介质粒子104的折射率。光学腔102可以是包裹在米氏散射器件103外部的两端开口的中空筒状封闭腔,其内壁为反射光的镜面,或者黑色氧化层表面。聚光镜105是一种能够将均匀光传播方向进行收缩,进行聚光照射的光学透镜或者光学透镜组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集成化光源装置还可以包括连接板106,前述的各光学腔102可以依次排布在连接板106上。具体来说,连接板106上可以依次间隔设有多个贯穿两端的通孔,其中,每个通孔为一个光学腔102。各米氏散射器件103一一对应地套设在相应的光学腔102内。在本示例中,通过设置的连接板106,方便固定各米氏散射器件103,使各米氏散射器件103形成一个整体。
如图1所示,前述的光源101可以通过光学胶粘接固定在米氏散射器件103的一侧,聚光镜105通过光学胶粘接固定在米氏散射器件103的另一侧。其中,光学胶可以为UV固化光学粘合胶302。在本示例中,通过光学胶的固定,可以将各光源101、各米氏散射器件103和各聚光镜105均固定在同一连接板106上。
在一个具体的应用示例中,如图4所示,上述的光源101可以为微型LED发光芯片301,米氏散射器件103为米氏散射微棒303,光学腔102为镜筒306,聚光镜105为平凸透镜307。在该示例中,显微照明装置包括微型LED发光芯片301、米氏散射微棒303、镜筒306、以及平凸透镜307。所述米氏散射微棒303,是透明聚碳酸酯305为基础材料,其中掺杂乳酸-羟基乙酸聚合物(PLGA)或者聚乙烯醇(PVA)为材料、直径为1-100纳米的纳米微球304的小型柱体光学器件,纳米微球304即为前述的米氏散射介质粒子104。柱体直径与LED发光部分的直径相同或近似,聚碳酸酯的折射率小于纳米微球的折射率,纳米微球的分布为随机分布,这样,可使入射光照射到纳米微球,从而发生米氏散射。所述镜筒306为包裹米氏散射微棒303表面的不透光中空圆筒,其内壁具有光反射镜面镀膜,可以反射米氏散射光,以保证出射光具有较强的亮度。所述平凸透镜307是具有两个表面的一枚透镜,一个表面为平面,另一个表面为球面,将米氏散射微棒303的出射光进行汇聚,汇聚点的距离等于平凸透镜307的焦点距离。所述微型LED发光芯片301与平凸透镜307使用UV固化光学粘合胶302分别粘合在米氏散射微棒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微型LED发光芯片301的发光表面与米氏散射微棒303的输入端表面粘合,平凸透镜307的平面表面与米氏散射微棒303的输出端粘合。
所述一种用于显微物镜阵列的集成化光源装置的一种实施例,其使用方法是这样的:如图4所示,首先对微型LED发光芯片301通电,LED表面发光,光束在米氏散射微棒303内部发生米氏散射,以使均匀的白光从米氏散射微棒303输出,并照射在平凸透镜307的平面表面,通过平凸透镜307的折射,均匀白光即平面透镜307的出射光线308被汇聚照射在平凸透镜307的焦点上。此时,如果被观测物体为组织切片上的被观测细胞310,组织切片位于载玻片309和盖玻片311之间。组织切片位置在均匀白光汇聚焦点上,均匀白光透过组织切片形成物体光,照射到光学显微镜的显微物镜312中,通过显微镜光学系统,物体光被放大并成像于数字图像传感器上,通过计算机对数字图像传感器数据的读取与编码,形成数字显微图像,显示在显示器上。由于照射在组织细胞上的光为均匀照射的白色光,因此在数字显微图像上,将不能观测到原始LED发出的光亮呈高斯分布的明暗不同的背景,而是背景光亮均匀的图像。
其中,图5为使用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显微物镜阵列的集成化光源装置照明时的显微图像,图6为使用传统显微照明装置照明时的显微图像。图5中的402为使用传统照明时图像中心亮,403为使用传统照明时图像四周暗。通过对比图5和图6,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所输出的白色光,光照均匀,光谱分布均匀;而传统显微光源照明光亮呈高斯分布,光照分布不均匀。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上述各示例中相关的技术特征相互组合,以达到相应的技术效果,具体对于各种组合情况在此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用于显微物镜阵列的集成化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显微照明装置,多个显微照明装置依次排布形成显微照明装置阵列;
所述显微照明装置包括光源(101)、米氏散射器件(103)、光学腔(102)和聚光镜(105);光源(101)位于米氏散射器件(103)的一侧,聚光镜(105)位于米氏散射器件(103)的另一侧,所述米氏散射器件(103)套设在光学腔(102)内;光源(101)用于发出光照射到米氏散射器件(103)上;米氏散射器件(103)用于将光源(101)射入的光发散照射到聚光镜(105)上;聚光镜(105)用于将米氏散射器件(103)射入的光进行聚焦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显微物镜阵列的集成化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101)为发光二极管,或者半导体激光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显微物镜阵列的集成化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米氏散射器件(103),是一种分布着米氏散射介质粒子(104)的固体光学器件,该光学器件为透明,或者半透明,光学器件的折射率小于米氏散射介质粒子(104)的折射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显微物镜阵列的集成化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腔(102),是包裹在米氏散射器件(103)外部的两端开口的中空筒状封闭腔,其内壁为反射光的镜面,或者黑色氧化层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显微物镜阵列的集成化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板(106),各所述光学腔(102)依次排布在所述连接板(106)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显微物镜阵列的集成化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镜(105),是一种能够将均匀光传播方向进行收缩,进行聚光照射的光学透镜或者光学透镜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显微物镜阵列的集成化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101)通过光学胶粘接固定在米氏散射器件(103)的一侧,聚光镜(105)通过光学胶粘接固定在米氏散射器件(103)的另一侧。
CN201921008258.0U 2019-07-01 2019-07-01 一种用于显微物镜阵列的集成化光源装置 Active CN2099281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08258.0U CN209928125U (zh) 2019-07-01 2019-07-01 一种用于显微物镜阵列的集成化光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08258.0U CN209928125U (zh) 2019-07-01 2019-07-01 一种用于显微物镜阵列的集成化光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28125U true CN209928125U (zh) 2020-01-10

Family

ID=690934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08258.0U Active CN209928125U (zh) 2019-07-01 2019-07-01 一种用于显微物镜阵列的集成化光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2812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44443A (zh) * 2019-07-01 2019-09-17 达科为(深圳)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显微物镜阵列的集成化光源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44443A (zh) * 2019-07-01 2019-09-17 达科为(深圳)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显微物镜阵列的集成化光源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317478B2 (ja) 蛍光体型発光装置及びそれを照明源とする内視鏡装置
CN102422081B (zh) 产生闪耀的led灯
CN105556374B (zh) 用于产生均匀照明的光学系统
US20050117320A1 (en) Light-emitting diode and backlight system using the same
KR20180013936A (ko) 조명 장치, 조명 방법, 및 그것을 사용한 영상 투사 장치
JP2012128425A (ja) 照明光学系及びそれを備える3次元映像取得装置
CN202177773U (zh) 光源系统及其应用的投影系统
CN104048214A (zh) 光源组件和照明装置以及图像投影装置
DE102008014600A1 (de) Optik-Maus Beleuchtungssysteme mit Prisma für nahezu senkrechten Einfall
US9341344B2 (en) Illumination apparatus
WO2021000568A1 (zh) 一种数字化病理成像设备
CN209928125U (zh) 一种用于显微物镜阵列的集成化光源装置
CN209928126U (zh) 一种基于米氏散射的均匀光显微照明装置
US9323095B2 (en) Lens with light-diffusion capping layers and backlight module incorporating the same
US11204153B1 (en) Light-emitting device assembly with emitter array, micro- or nano-structured lens, and angular filter
CN109973858B (zh) 一种用于水下暗场成像的照明器
JP2010086661A (ja) 光学部材、面状光源、表示装置及び光学部材の製造方法
CN101631194A (zh) 摄像装置
US20050052871A1 (en) Light-emitting diode and backlight system using the same
US10795141B2 (en) LED illumination in microscopy
CN200959046Y (zh) 红外线镭射光源扩散装置及带有该装置的监视摄像器材
CN113272705B (zh) 准直器透镜、光源装置和图像显示装置
CN110221422B (zh) 一种基于米氏散射的均匀光显微照明装置
CN110244443A (zh) 一种用于显微物镜阵列的集成化光源装置
CN113494685A (zh) 照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