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27923U - 基于pcb的电流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pcb的电流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27923U
CN209927923U CN201920322376.2U CN201920322376U CN209927923U CN 209927923 U CN209927923 U CN 209927923U CN 201920322376 U CN201920322376 U CN 201920322376U CN 209927923 U CN209927923 U CN 2099279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resistor
magnetic resistor
pcb
wir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2237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海华
王建国
白建民
于方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LE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LE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LE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LE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2237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279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279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27923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ing Instrument Details And Bridges, And Automatic Balanc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基于PCB的电流检测装置,其中一种装置包括:PCB板体;导线,印制在PCB板体的第一表面,用于通以待测电流;第一磁电阻、第二磁电阻,设置于PCB板体的第二表面,第二表面与第一表面相对;第一磁电阻和第二磁电阻在导线所在平面的投影与导线之间的距离不同;第一磁电阻和第二磁电阻的磁敏感方向均与PCB板体平行,且二者的磁敏感方向相同;第一磁电阻和第二磁电阻串联,串联后的两端连接电源;信号处理模块,其输入端连接在第一磁电阻和第二磁电阻之间,用于根据第一磁电阻与第二磁电阻之间的电信号获取输出待测电流值。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基于PCB的电流检测装置,抗外界磁场干扰的能力较强。

Description

基于PCB的电流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流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PCB的电流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电流检测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智能交通、工业控制、智能家电以及智能电网等领域。电流检测产品通常为封装的芯片,芯片的至少两个引脚分别用于引入或引出待测电流,在电流检测芯片的内部这两个引脚也是通过导线连接的;实际用于感知磁场以实现检测电流功能的磁传感器也被封装在芯片内,且磁传感器贴近于连接上述两个引脚的导线。这种电流检测芯片存在以下弊端:(1)芯片的耐压较低;(2)上述连接两个引脚的导线的截面积较小而使其内阻较大、功耗较大,加之芯片式的封装使得散热效果较差,使得芯片容易发热。
为解决上述弊端,现有技术提供了基于PCB的电流检测装置,如图1A和图1B所示,这种电流检测产品包括磁传感器1、用于通以待测电流的导线2和PCB板3,其中,磁传感器1和导线2分别设置在PCB板3的两个相对表面上,导线2中的“×”表示导线内所流通的电流的方向(即从读者所在的纸面或屏幕一侧指向另一侧)。由于磁传感器1与导线2之间有PCB板3作为间隔,可以在待测电流大小不变的情况下降低磁传感器1所要感知的磁场强度,因此提高电流检测产品的耐压,并且可以通过调整PCB板的厚度及尺寸大小进一步提高检测装置的耐压。导线2可以在制作PCB板的时印制在板体上,且便于将导线2印制为各种形状,能够增大导线截面的宽度,从而减小导线的内阻、降低其功耗,加之印制的导线散热面较大使其散热效果较好,因此基于PCB的电流检测装置较不容易发热。
然而,现有基于PCB的电流检测装置抗外界磁场干扰的能力较弱,为此现有产品通常在检测装置外部设置屏蔽罩,以防止外界磁场的干扰。普通材质(例如金属材质)或许能够屏蔽外界电场的干扰但是无法屏蔽外界磁场的干扰,因此屏蔽罩只能采用磁性材质。但是,磁性材质的屏蔽罩却会引起磁滞问题,进而降低检测精度。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基于PCB的电流检测装置,以解决现有方法抗外界磁场干扰的能力较弱的问题。
根据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PCB的电流检测装置,包括:PCB板体;导线,印制在所述PCB板体的第一表面,用于通以待测电流;第一磁电阻、第二磁电阻,设置于所述PCB板体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所述第一磁电阻和所述第二磁电阻在导线所在平面的投影与导线之间的距离不同;所述第一磁电阻和所述第二磁电阻的磁敏感方向均与所述PCB板体平行,且二者的磁敏感方向相同;所述第一磁电阻和所述第二磁电阻串联,串联后的两端连接电源;信号处理模块,其输入端连接在所述第一磁电阻和所述第二磁电阻之间,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磁电阻与所述第二磁电阻之间的电信号获取输出待测电流值。
可选地,所述信号处理模块为运算放大器,所述运算放大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在所述第一磁电阻和所述第二磁电阻之间,第二输入端连接参考电压。
可选地,所述参考电压的数值为所述电源电压的一半。
根据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PCB的电流检测装置,包括:PCB板体;导线,印制在所述PCB板体的第一表面,用于通以待测电流;第一磁电阻、第二磁电阻、第三磁电阻、第四磁电阻,设置于所述PCB板体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所述第一磁电阻和所述第二磁电阻串联,串联后的两端连接电源,所述第三磁电阻和所述第四磁电阻串联,串联后的两端连接所述电源,并且所述第一磁电阻和所述第三磁电阻连接电源同一电位;所述第一磁电阻在导线所在平面的投影与导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磁电阻在导线所在平面的投影与导线之间的距离,所述第四磁电阻在导线所在平面的投影与导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三磁电阻在导线所在平面的投影与导线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磁电阻、所述第二磁电阻、所述第三磁电阻、所述第四磁电阻的磁敏感方向均与所述PCB板体平行;同一串联支路上的两个磁电阻磁敏感方向相同,不同串联支路上的磁电阻磁敏感方向不同,或者四个磁电阻的磁敏感方向相同;信号处理模块,其第一输入端连接在所述第一磁电阻和所述第二磁电阻之间,第二输入端连接在所述第三磁电阻和所述第四磁电阻之间;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磁电阻与所述第二磁电阻之间的电信号、所述第三磁电阻和所述第四磁电阻之间的电信号获取待测电流值。
可选地,所述第一磁电阻和所述第四磁电阻在导线所在平面的投影与导线之间的距离基本相等,所述第二磁电阻和所述第三磁电阻在导线所在平面的投影与导线之间的距离基本相等。
可选地,所述信号处理模块为运算放大器。
可选地,所述各个磁电阻各自在所述导线所在表面的投影均位于所述导线的同一侧。
可选地,包括至少三个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包括各个磁电阻和所述导线。
可选地,至少三个所述导线分别用于通以三相电流。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金属罩,设置于所述PCB板的第二表面,并且各个磁电阻和/或所述信号处理模块位于所述金属罩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PCB的电流检测装置,抗外界磁场干扰的能力较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示出了现有基于PCB的电流检测装置的侧视图;
图1B示出了现有基于PCB的电流检测装置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A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基于PCB的电流检测装置的侧视图;
图2B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基于PCB的电流检测装置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C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基于PCB的电流检测装置的俯视图;
图3示出了图2A、图2B、图2C中两个磁电阻的电连接关系;
图4示出了适用于图3的一种运算放大器的电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5A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种基于PCB的电流检测装置的侧视图;
图5B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种基于PCB的电流检测装置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5C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种基于PCB的电流检测装置的俯视图;
图6示出了图5A、图5B、图5C中两个磁电阻的电连接关系;
图7示出了适用于图6的一种运算放大器的电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8A至图8H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例的基于PCB的电流检测装置中导线的形状及其与磁电阻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9A至图9C示出了基于PCB的电流检测装置包含三个检测单元并分别用于通以三相电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发明人发现,在现有基于PCB的电流检测装置中,磁传感器1往往采用霍尔传感器。霍尔传感器虽然能够将磁场的变化量转换为电信号输出,但是当外界具有干扰磁场时,霍尔传感器还会将外界干扰磁场转换为电信号输出,因此现有基于PCB的电流检测装置抗外界磁场干扰的能力较弱,必须设置磁屏蔽罩。基于这一发现,发明人提出了本申请所述的基于PCB的电流检测装置,下面将详细介绍本申请方案。
需要提前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磁敏感方向为方向矢量,既包括“当该方向的磁场增大时,磁敏元件的正输出值增大的方向(也称正磁敏感方向)”,也包括“当该方向的磁场增大时,磁敏元件的正输出值减小的方向(也称负磁敏感方向)”。
本申请中还约定:当仅提及磁敏感方向时,该磁敏感方向既包括正磁敏感方向,又包括负磁敏感方向,对正、负方向不做区分;而当提及磁敏感方向相同、相反时,区分正磁敏感方向、负磁敏感方向,也即“磁敏感方向相同”是指磁敏感方向均为正磁敏感方向或均为负磁敏感方向,“磁敏感方向相反”是指一者为正磁敏感方向、另一者为负磁敏感方向。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PCB的电流检测装置,图2A示出了其侧视图,图2B示出了其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C示出了其俯视图,其中,图2A中导线20内的“×”表示导线内所流通的电流的方向(即从读者所在的纸面或屏幕一侧指向另一侧),图2B和图2C中导线20内的箭头与图2A中的“×”对应,也用于表示导线内所流通的电流的方向。该装置包括第一磁电阻11、第二磁电阻12、导线20、PCB板体30和信号处理模块(图2A、图2B和图2C中未示出)。
导线20印制在PCB板体30的第一表面,用于通以待测电流。第一磁电阻11、第二磁电阻12均设置于PCB板体30的第二表面,其中,PCB板体的第二表面与其第一表面相对。第一磁电阻11和第二磁电阻12在导线20所在平面的投影与导线20之间的距离不同(第一磁电阻11和第二磁电阻12各自在导线20所在表面的投影可以位于导线20的同一侧,也可以分别位于导线20的两侧)。第一磁电阻11和第二磁电阻12的磁敏感方向均与PCB板体平行,且二者的磁敏感方向相同。
如图3所示,第一磁电阻11和第二磁电阻12串联,串联后的两端连接电源。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在第一磁电阻11和第二磁电阻12之间,用于根据第一磁电阻11与第二磁电阻12之间的电信号获取输出待测电流值。
假设第一磁电阻11的为R1=R0+k·B1,其中R0为第一磁电阻11在磁感应强度为零时的阻值,B1为第一磁电阻11所在处的磁感应强度,k为第一磁电阻11的变化率;第二磁电阻12的阻值为R2=R0+k·B2,其中R0为第二磁电阻12在磁感应强度为零时的阻值(磁感应强度为零时,第一磁电阻11和第二磁电阻12的阻值相等),B2为第二磁电阻12所在处的磁感应强度,k为第二磁电阻12的变化率。那么,第一磁电阻11和第二磁电阻12之间的电压为
Figure BDA0001994106160000061
其中,Vcc为电源电压。
在导线内没有通以电流时,第一磁电阻11和第二磁电阻12之间的电压应为V0=Vcc/2。所以,在通电之后,第一磁电阻11和第二磁电阻12之间输出电压与V0的差值为:
Figure BDA0001994106160000062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公式(1)推导的最后一步中,由于实际情况下R0的数值往往远远大于B1和B2的数值,因而2R0+k·(B1+B2)可以近似为2R0,从而得到上述公式(1)的最终结果。
根据上述公式(1)的最终结果可以看出,根据第一磁电阻11和第二磁电阻12之间输出的电压值与参考值的差值便可以得到待测电流值,并且待测电流输出结果取决于第一磁电阻11、第二磁电阻12所在位置处磁感应强度的差值(由于第一磁电阻11和第二磁电阻12在导线所在平面的投影与导线之间的距离不同,因此上述B2-B1必然不为0)。由此可见,即使存在外界磁场的干扰,由于导线20的宽度较小、使得两个距离较小的磁电阻所在位置处的磁感应强度的差值也十分微小,或者由于外界磁场通常为均匀磁场(即共模干扰),外界干扰磁场在第一磁电阻11、第二磁电阻12所在位置处的磁感应强度几乎相等,第一磁电阻11、第二磁电阻12所在位置处磁感应强度的差值也不会改变,从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PCB的电流检测装置抗外界磁场干扰的能力较强。
然而有些情况下,外界磁场不是均匀磁场(即差模干扰),或者为增大散热面积设置导线20的宽度较大,对此,为进一步提高电流检测装置抗差模干扰的能力,可以设置第一磁电阻11和第二磁电阻12各自在导线20所在表面的投影位于导线20的同一侧。如此设置可以减小第一磁电阻11与第二磁电阻12之间的距离,即使外界磁场不是均匀磁场,其在两个距离极小的磁电阻所在位置处的磁感应强度的差值也十分微小,从而对检测结果的影响较小,由此提高电流检测装置抗差模干扰的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参考值可选取为电源电压值的一半,或者也可以为其他固定数值。用于“根据第一磁电阻11和第二磁电阻12之间输出的电压值与参考值的差值获得待测电流值”的信号处理模块可以是运算放大器及其外围电路,如图3和图4所示,运算放大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在第一磁电阻11和第二磁电阻12之间,第二输入端连接参考电压,图中Vo为第一磁电阻11和第二磁电阻12之间的电压,Vref为参考电压,可以设置为电源电压值的一半,即Vcc/2;或者,也可以是包括处理器芯片的模块,或者也可以是其他电子电路,本申请不做限定。
可选地,导线20可以为规则的矩形或条形,例如图2C所示,此时第一磁电阻11和第二磁电阻12所在位置的连线可以垂直于导线20内电流的流向,和/或,第一磁电阻11和第二磁电阻12的磁敏感方向与导线20内电流的流向垂直,以使得第一磁电阻11和第二磁电阻12所感知到的磁感应强度的差值较大(即“所感知到的磁感应强度的差值”不是“所在位置处磁感应强度的差值的分量”),从而提高检测装置的灵敏度。作为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导线20也可以是不规则的形状,例如图8A至图8H所示(每个图中的两个正方形分别表示第一磁电阻和第二磁电阻,虚线所示区域表示导线20)。需要说明的是,图8A至图8H中,设置两个磁电阻的位置也可以设置实施例二中所述的四个磁电阻。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基于PCB的电流检测装置,图5A示出了其侧视图,图5B示出了其总体结构示意图,图5C示出了其俯视图。对照图2A至图2C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装置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该装置包括四个磁电阻,即第一磁电阻11、第二磁电阻12、第三磁电阻13和第四磁电阻14,而不是两个磁电阻。下面将具体介绍本实施例中这四个磁电阻的具体设置方式。
如图5A所示,用于通以待测电流的导线20印制在PCB板体30的第一表面,第一磁电阻11、第二磁电阻12、第三磁电阻13、第四磁电阻14设置于PCB板体30的第二表面,第二表面与第一表面相对。四个磁电阻各自在导线20所在表面的投影可以均位于导线20的同一侧(如图5B和图5C所示),也可以分散位于导线20的两侧。
如图6所示,第一磁电阻11和第二磁电阻12串联,串联后的两端连接电源,第三磁电阻13和第四磁电阻14串联,串联后的两端连接电源,并且第一磁电阻11和第三磁电阻13连接电源同一电位。“第一磁电阻11在导线20所在平面的投影与导线20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磁电阻12在导线20所在平面的投影与导线20之间的距离”,“第四磁电阻14在导线20所在平面的投影与导线20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三磁电阻13在导线20所在平面的投影与导线20之间的距离”,由此可见,第一磁电阻11所在位置处的磁感应强度大于第二磁电阻12所在位置处的磁感应强度,第四磁电阻14所在位置处的磁感应强度大于第三磁电阻13所在位置处的磁感应强度。第一磁电阻11、第二磁电阻12、第三磁电阻13、第四磁电阻14的磁敏感方向均与PCB板体30平行,且同一串联支路上的两个磁电阻磁敏感方向相同,不同串联支路上的磁电阻磁敏感方向不同(即第一磁电阻11和第二磁电阻12的磁敏感方向相同,第三磁电阻13和第四磁电阻14的磁敏感方向相同,但是第一磁电阻11和第三磁电阻13的磁敏感方向不同)。
信号处理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在第一磁电阻11和第二磁电阻12之间(也即图6中的V-位置),第二输入端连接在第三磁电阻13和第四磁电阻14之间(也即图6中的V+位置);信号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第一磁电阻11与第二磁电阻12之间的电信号、第三磁电阻13和第四磁电阻14之间的电信号获取待测电流值。
如图6所示,第一磁电阻11和第二磁电阻12所在的第一支路可以单独看作图3所示的电路,第三磁电阻13和第四磁电阻14所在的第二支路也可以单独看作图3所示的电路。由于同一串联支路上两个磁电阻的磁敏感方向相同,不同串联支路上的磁电阻磁敏感方向不同,并且四个磁电阻所在位置处的磁场方向相同,因此,当导线内没有通以电流时,图6中的V-(即第一磁电阻11与第二磁电阻12之间的电压)和V+(即第三磁电阻13与第四磁电阻14之间的电压)的数值相同,二者之差为0;在导线内通以电流时,图6中的V-和V+分别朝向相反的方向变化(即一者增大,另一者减小),二者之差为其中任意一者变化量的两倍。由此可见,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相比,所提供的电流检测装置能够在抗外界磁场干扰能力较强的同时,提高检测的灵敏度。
类似实施例一,当外界磁场不是均匀磁场(即差模干扰),或者为增大散热面积设置导线20的宽度较大时,为进一步提高电流检测装置抗差模干扰的能力,可以设置第一磁电阻11、第二磁电阻12、第三磁电阻13、第四磁电阻14各自在导线20所在表面的投影位于导线20的同一侧。如此设置可以减小同一串联支路上两个磁电阻之间的距离,即使外界磁场不是均匀磁场,其在两个距离极小的磁电阻所在位置处的磁感应强度的差值也十分微小,从而对检测结果的影响较小,由此提高电流检测装置抗差模干扰的能力。
类似实施例一,信号处理模块既可以是运算放大器及其外围电路,如图6和图7所示(两个图中符号相同的位置是电连接的);或者,也可以是包括处理器芯片的模块,或者也可以是其他电子电路,本申请不做限定。
可选地,第一磁电阻11和第四磁电阻14在导线20所在平面的投影与导线20之间的距离基本相等,第二磁电阻12和第三磁电阻13在导线20所在平面的投影与导线20之间的距离基本相等。
实施例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又一种基于PCB的电流检测装置,其与实施例二的唯一区别在于,四个磁电阻的磁敏感方向相同。
如图6所示,第一磁电阻11和第二磁电阻12所在的第一支路可以单独看作图3所示的电路,第三磁电阻13和第四磁电阻14所在的第二支路也可以单独看作图3所示的电路。由于第一磁电阻11所在位置处的磁感应强度大于第二磁电阻12所在位置处的磁感应强度,第四磁电阻14所在位置处的磁感应强度大于第三磁电阻13所在位置处的磁感应强度,也即当置于磁场环境中时,第一磁电阻的变化幅度大于第二磁电阻,第四磁电阻的变化幅度大于第三磁电阻。因此,当导线内没有通以电流时,图6中的V-(即第一磁电阻11与第二磁电阻12之间的电压)和V+(即第三磁电阻13与第四磁电阻14之间的电压)的数值相同,二者之差为0;在导线内通以电流时,图6中的V-和V+分别朝向相反的方向变化(即一者增大,另一者减小),二者之差为其中任意一者变化量的两倍。由此可见,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相比,所提供的电流检测装置也能够在抗外界磁场干扰能力较强的同时,提高检测的灵敏度。
作为实施例一、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基于PCB的电流检测装置包括至少三个检测单元,每个检测单元包括实施例一、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中所述的各个磁电阻和导线,从而在一个PCB板设置多个检测单元,每个检测单元可以用于检测一路待检测电流。特殊地,至少三个导线可以分别用于通以三相电流。例如在图9A至图9C中,距离最近的两条虚线之间的区域表示导线,三条导线分别用于通以A、B、C三相电流,每条导线一侧的两个小方块分别表示两个磁电阻,30表示PCB板体。
作为实施例一、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基于PCB的电流检测装置还包括金属罩,设置于PCB板的第二表面,并且各个磁电阻和/或信号处理模块位于金属罩内。金属罩可以屏蔽外界电场的干扰,有效消除待测电流自身(即dv/dt对磁电阻的干扰)以及空间杂散电场对于磁电阻或信号处理模块的各元器件的干扰。
可选地,本申请各实施例中的磁电阻可以采用灵敏度和精度较高的TMR隧道磁电阻,或者其他同类磁电阻,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作出各种修改和变型,这样的修改和变型均落入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基于PCB的电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PCB板体;
导线,印制在所述PCB板体的第一表面,用于通以待测电流;
第一磁电阻、第二磁电阻,设置于所述PCB板体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所述第一磁电阻和所述第二磁电阻在导线所在平面的投影与导线之间的距离不同;所述第一磁电阻和所述第二磁电阻的磁敏感方向均与所述PCB板体平行,且二者的磁敏感方向相同;所述第一磁电阻和所述第二磁电阻串联,串联后的两端连接电源;
信号处理模块,其输入端连接在所述第一磁电阻和所述第二磁电阻之间,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磁电阻与所述第二磁电阻之间的电信号获取输出待测电流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PCB的电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号处理模块为运算放大器,所述运算放大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在所述第一磁电阻和所述第二磁电阻之间,第二输入端连接参考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PCB的电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个磁电阻各自在所述导线所在表面的投影均位于所述导线的同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PCB的电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三个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包括各个磁电阻和所述导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PCB的电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金属罩,设置于所述PCB板的第二表面,并且各个磁电阻和/或所述信号处理模块位于所述金属罩内。
6.一种基于PCB的电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PCB板体;
导线,印制在所述PCB板体的第一表面,用于通以待测电流;
第一磁电阻、第二磁电阻、第三磁电阻、第四磁电阻,设置于所述PCB板体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所述第一磁电阻和所述第二磁电阻串联,串联后的两端连接电源,所述第三磁电阻和所述第四磁电阻串联,串联后的两端连接所述电源,并且所述第一磁电阻和所述第三磁电阻连接电源同一电位;所述第一磁电阻在导线所在平面的投影与导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磁电阻在导线所在平面的投影与导线之间的距离,所述第四磁电阻在导线所在平面的投影与导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三磁电阻在导线所在平面的投影与导线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磁电阻、所述第二磁电阻、所述第三磁电阻、所述第四磁电阻的磁敏感方向均与所述PCB板体平行;同一串联支路上的两个磁电阻磁敏感方向相同,不同串联支路上的磁电阻磁敏感方向不同,或者四个磁电阻的磁敏感方向相同;
信号处理模块,其第一输入端连接在所述第一磁电阻和所述第二磁电阻之间,第二输入端连接在所述第三磁电阻和所述第四磁电阻之间;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磁电阻与所述第二磁电阻之间的电信号、所述第三磁电阻和所述第四磁电阻之间的电信号获取待测电流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PCB的电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电阻和所述第四磁电阻在导线所在平面的投影与导线之间的距离基本相等,所述第二磁电阻和所述第三磁电阻在导线所在平面的投影与导线之间的距离基本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PCB的电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为运算放大器。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任一项所述的基于PCB的电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个磁电阻各自在所述导线所在表面的投影均位于所述导线的同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8任一项所述的基于PCB的电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三个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包括各个磁电阻和所述导线。
11.根据权利要求6至8任一项所述的基于PCB的电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金属罩,设置于所述PCB板的第二表面,并且各个磁电阻和/或所述信号处理模块位于所述金属罩内。
CN201920322376.2U 2019-03-13 2019-03-13 基于pcb的电流检测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99279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22376.2U CN209927923U (zh) 2019-03-13 2019-03-13 基于pcb的电流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22376.2U CN209927923U (zh) 2019-03-13 2019-03-13 基于pcb的电流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27923U true CN209927923U (zh) 2020-01-10

Family

ID=690702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22376.2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9927923U (zh) 2019-03-13 2019-03-13 基于pcb的电流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2792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52586A (zh) * 2019-03-13 2019-05-14 无锡乐尔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pcb的电流检测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52586A (zh) * 2019-03-13 2019-05-14 无锡乐尔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pcb的电流检测装置
CN109752586B (zh) * 2019-03-13 2024-05-10 宁波希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pcb的电流检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52586B (zh) 基于pcb的电流检测装置
US9176203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 situ current measurement in a conductor
US9372240B2 (en) Current sensor
EP2174152B1 (en) Current sensor having sandwiched magnetic permeability layer
JP5879595B2 (ja) 電流センサ
US7642768B1 (en) Current sensor having field screening arrangement including electrical conductors sandwiching magnetic permeability layer
JP6467696B2 (ja) 電流測定装置
US20170307664A1 (en) Sensor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sidual current detection
US11022632B2 (en) Electric current sensor
WO2023065894A1 (zh) 一种磁传感器装置
US11519941B2 (en) Current sensing device having an integrated electrical shield
CN209927923U (zh) 基于pcb的电流检测装置
CN209927922U (zh) 基于pcb的电流检测装置
CN209446649U (zh) 铜排型导线的电流测量装置
CN209624669U (zh) 铜排型导线的电流测量装置
US10006946B2 (en) Fault current detection with an integrated magnetic sensor array
JP2017219457A (ja) マグネトインピーダンスセンサ
CN113791263B (zh) 电流检测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9374941A (zh) 铜排型导线的电流测量方法及装置
US11092623B2 (en) Current sensor for measuring alternating electromagnetic wave and a current breaker using the same
US20220381805A1 (en) Differential signal current sensor
JP6051459B2 (ja) 電流センサ
US10866267B2 (en) Electric current sensor
CN212207492U (zh) 一种电流传感器
US20230184811A1 (en) Shunt resistor for a current measurement apparatus of a busbar, current measurement apparatus and busba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11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510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11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510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