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99624U - 双牙根用牙种植体及种植牙 - Google Patents

双牙根用牙种植体及种植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99624U
CN209899624U CN201821882929.1U CN201821882929U CN209899624U CN 209899624 U CN209899624 U CN 209899624U CN 201821882929 U CN201821882929 U CN 201821882929U CN 209899624 U CN209899624 U CN 2098996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ot
tooth
gum
connecting shaft
dental impl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8292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宏卫
李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Tianhe P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Tianhe P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Tianhe P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Tianhe P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88292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996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996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996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ntal Prosthet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牙根用牙种植体及种植牙,该牙种植体包括牙根部,牙根部包括两个牙根单元,牙根单元分别包括近牙尖端部、牙根中部和近牙龈端部,近牙尖端部和近牙龈端部分别设于牙根中部的两端,两个牙根单元的近牙龈端部相连在一起,近牙龈端部的端面设有牙龈贴合结构;能够使得牙种植体在安装后与牙龈内的牙槽骨完全贴合,从而在牙种植体安装后,不再需要为了使牙槽骨与牙种植体平齐而打磨牙槽骨,减少了患者疼痛,且使得在牙种植体安装后牙龈的中部高度仍大于舌侧与唇侧的高度,从而能够便于排出食物残渣,避免了现有的打磨牙槽骨后,牙槽骨端面高度齐平存在的食物残渣易滞留在牙齿间,不易排出的问题。

Description

双牙根用牙种植体及种植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牙根用牙种植体及种植牙。
背景技术
种植牙是制造成类似牙根的圆柱体或其他形状,以外科小手术的方式植入缺牙区的牙槽骨内,经过3 个月以上后,当人工牙根与牙槽骨密合后,再在人工牙根上制作烤瓷牙冠。种植牙可以获得与天然牙功能、结构以及美观效果十分相似的修复效果,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缺牙患者的首选修复方式。
牙种植体作为种植牙的重要部分之一,起到牙齿牙根的作用,实现在牙槽骨内固定的目的。目前现有的牙种植体通常采用圆柱体等形状,在圆柱体的表面设置螺纹来实现更稳固的安装,且现有的牙种植体与牙槽嵴接触面采用平面结构,这样由于牙槽嵴处的牙槽骨为弧形端面,在牙种植体装入牙槽骨后,需要打磨牙槽嵴处的牙槽骨,使得牙槽嵴处的牙槽骨端面与牙种植体的顶面齐平,这种方式下,打磨牙槽骨使得患者的恢复时间长,导致等待安装牙冠时间过长,且由于安装后最终的牙槽骨形成平面端面,牙齿间容易导致食物残渣滞留,不易溢出的问题,进而容易腐蚀牙齿或引起牙龈发炎等问题。
上述问题是在牙种植体及种植牙的设计与生产过程中应当予以考虑并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牙根用牙种植体及种植牙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打磨牙槽骨使得患者的恢复时间长,导致等待安装牙冠时间过长,且安装后最终的牙槽骨形成平面端面,牙齿间容易导致食物残渣滞留,不易溢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双牙根用牙种植体,包括牙根部,牙根部包括两个牙根单元,牙根单元分别包括近牙尖端部、牙根中部和近牙龈端部,近牙尖端部和近牙龈端部分别设于牙根中部的两端,两个牙根单元的近牙龈端部相连在一起,近牙龈端部的端面设有牙龈贴合结构,牙龈贴合结构包括两个凸尖端和两个弧形凹部,凸尖端和弧形凹部依次交替且首尾相接设置。
进一步地,两个凸尖端分别与牙龈内牙根的弧形端面贴合,两个弧形凹部分别与牙龈的舌侧、唇侧贴合。
进一步地,还包括两个基台,基台与牙根单元一一对应设置,基台分别包括牙冠连接部和牙根连接部,牙冠连接部设于牙根连接部上,牙根连接部与牙根部的近牙龈端部对接,牙根连接部采用凸台结构,牙根部设有定位槽,定位槽采用哑铃形定位槽,定位槽包括定位左部凹槽、中间槽与定位右部凹槽,中间槽的一端连通定位左部凹槽,中间槽的另一端连通定位右部凹槽,定位左部凹槽与定位右部凹槽分别设于两个牙根单元的近牙龈端部,凸台结构分别与定位左部凹槽、定位右部凹槽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定位左部凹槽采用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定位右部凹槽采用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凸台结构分别与定位左部凹槽、定位右部凹槽适配。
进一步地,还包括左连接轴和右连接轴,牙根单元分别设有用于连接轴穿入的连接槽,连接槽分别设于定位左部凹槽与定位右部凹槽的下方,且连接槽分别连通定位左部凹槽或定位右部凹槽,基台的中部设有用于左连接轴或右连接轴穿过的通孔。
进一步地,左连接轴和右连接轴的牙冠连接端部分别设有内凹拧槽,左连接轴和右连接轴的牙根连接端部设有外螺纹,连接槽设有与外螺纹适配的内螺纹。
进一步地,左连接轴和右连接轴的中部分别设有卡位部,卡位部采用轴向截面为倒凸字形的卡位部,卡位部的直径大于左连接轴或右连接轴的直径,卡位部与左连接轴或右连接轴共同形成有倒凸字形的轴向截面,基台的通孔内对应设有倒凸字形的卡位槽。
进一步地,左连接轴和右连接轴的牙冠连接端部分别通过粘胶层连接牙冠,牙冠的中部设有用于容纳粘接层的通口。
进一步地,牙根单元的近牙尖端部采用蜂窝结构或空心网格结构,牙根中部采用蜂窝结构或空心网格结构,牙根单元的近牙龈端部采用光滑表面。
一种双牙根用种植牙,包括牙冠和上述任一项所述双牙根用牙种植体,牙冠设有用于容纳基台的容槽,且牙冠设于牙根部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双牙根用牙种植体及种植牙,通过设置牙龈贴合结构,能够使得牙种植体在安装后与牙龈内的牙槽骨完全贴合,从而在牙种植体安装后,不再需要为了使牙槽骨与牙种植体平齐而打磨牙槽骨,减少了患者疼痛,且保留原有的牙槽骨的弧形端面,能够大幅缩短等待安装牙冠的时间,从而大幅缩短种植牙安装时间。且使得在牙种植体安装后牙龈的中部高度仍大于舌侧与唇侧的高度,从而能够便于排出食物残渣,避免了现有的打磨牙槽骨后,牙槽骨端面高度齐平存在的食物残渣易滞留在牙齿间,不易排出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双牙根用牙种植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单牙根用牙种植牙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双牙根用牙种植体与基台、左连接轴、右连接轴、牙冠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实施例双牙根用牙种植体与基台、左连接轴、右连接轴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中双牙根用牙种植体的近牙龈端部采用光滑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牙根部,2-基台,3-凸尖端,4-弧形凹部,5-牙冠,6-粘胶层,7-左连接轴,8-右连接轴;
11-近牙尖端部,12-牙根中部,13-近牙龈端部,14-定位槽,15-连接槽;
141-定位左部凹槽,142-中间槽,143-定位右部凹槽;
21-牙根连接部,22-牙冠连接部,23-通孔,24-卡位槽;
81-卡位部,82-内凹拧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实施例
一种双牙根用牙种植体,如图1,包括牙根部1,牙根部1包括两个牙根单元,牙根单元分别包括近牙尖端部11、牙根中部12和近牙龈端部13,近牙尖端部11和近牙龈端部13分别设于牙根中部12的两端,两个牙根单元的近牙龈端部13相连在一起,近牙龈端部13的端面设有牙龈贴合结构,牙龈贴合结构包括两个凸尖端3和两个弧形凹部4,凸尖端3和弧形凹部4依次交替且首尾相接设置。
该种双牙根用牙种植体,通过设置牙龈贴合结构,能够使得牙种植体在安装后与牙龈内的牙槽骨完全贴合,从而在牙种植体安装后,不再需要为了使牙槽骨与牙种植体平齐而打磨牙槽骨,减少了患者疼痛,且保留原有的牙槽骨的弧形端面,能够大幅缩短等待安装牙冠5的时间,从而大幅缩短种植牙安装时间。且使得在牙种植体安装后牙龈的中部高度仍大于舌侧与唇侧的高度,从而能够便于排出食物残渣,避免了现有的打磨牙槽骨后,牙槽骨端面高度齐平存在的食物残渣易滞留在牙齿间,不易排出的问题。
实施例中,两个凸尖端3分别与牙龈内牙根的弧形端面贴合,两个弧形凹部4分别与牙龈的舌侧、唇侧贴合。实施例的牙种植体在拔牙后的牙槽窝安装后,能够与牙槽窝两侧的牙槽骨与牙龈的表面形状完全贴合,不需打磨修正牙槽骨使牙槽骨的端面与牙种植体的端面齐平。
如图3和图4,实施例还包括两个基台2,基台2与牙根单元一一对应设置,基台2分别包括牙冠连接部22和牙根连接部21,牙冠连接部22设于牙根连接部21上,牙根连接部21与牙根部1的近牙龈端部13对接,牙根连接部21采用凸台结构,牙根部1设有定位槽14,定位槽14采用哑铃形定位槽14,定位槽14包括定位左部凹槽141、中间槽142与定位右部凹槽143,中间槽142的一端连通定位左部凹槽141,中间槽142的另一端连通定位右部凹槽143,定位左部凹槽141与定位右部凹槽143分别设于两个牙根单元的近牙龈端部13。哑铃形定位槽14即定位左部凹槽141与定位右部凹槽143的宽度分别大于中间槽142的宽度。凸台结构分别与定位左部凹槽141、定位右部凹槽143对应设置。通过设置凸台结构与定位槽14,能够对基台2的横向面进行固定,保证横向面的固定稳定,避免发生横向面的位移。并通过定位槽14的结构设计,定位左部凹槽141与定位右部凹槽143分别设于两个牙根单元的近牙龈端部13,能够进一步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通过中间槽142的设置,为基台2提供安装空间。
实施例中,定位左部凹槽141采用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定位右部凹槽143采用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凸台结构分别与定位左部凹槽141、定位右部凹槽143适配。定位左部凹槽141优选采用正多边形,定位右部凹槽143优选采用正多边形。
实施例的双牙根用牙种植体,还包括左连接轴7和右连接轴8,牙根单元分别设有用于连接轴穿入的连接槽15,连接槽15分别设于定位左部凹槽141与定位右部凹槽143的下方,且连接槽15分别连通定位左部凹槽141或定位右部凹槽143,基台2的中部设有用于左连接轴7或右连接轴8穿过的通孔23。左连接轴7和右连接轴8的牙冠5连接端部分别设有内凹拧槽82,内凹拧槽82采用一字形槽、十字形槽、椭圆形槽或三角形、六角形等多边形槽。便于操作将连接轴装入左通孔23或右通孔23然后穿入连接槽15。左连接轴7和右连接轴8的牙根连接端部设有外螺纹,连接槽15设有与外螺纹适配的内螺纹。通过连接槽15与左连接轴7和右连接轴8的螺纹配合,从而由左连接轴7和右连接轴8的将牙根部1与基台2进行纵向连接。
实施例中,左连接轴7和右连接轴8的中部分别设有卡位部81,卡位部81的直径大于左连接轴7或右连接轴8的直径,卡位部81与左连接轴7或右连接轴8共同形成有倒凸字形的轴向截面,基台2的通孔23内对应设有倒凸字形的卡位槽24。通过设置卡位部81与卡位槽24,实现左连接轴7和右连接轴8的中部在基台2内的定位。
实施例中,左连接轴7和右连接轴8的牙冠连接端部分别通过粘胶层6连接牙冠5,牙冠5的中部设有用于容纳粘接层的通口。粘胶层6采用热固化树脂。由左连接轴7、右连接轴8将牙根部1与基台2、牙冠5进行纵向连接。通过粘胶层6将牙冠5中部的通口粘接平整,使得左连接轴7、右连接轴8与牙冠5粘接的同时,保证了通口处于牙冠5表面的齐平。
实施例中,如图5,牙根单元的近牙龈端部13采用光滑表面结构,避免细菌附着。近牙尖端部11采用蜂窝结构或空心网格结构,牙根中部12采用蜂窝结构或空心网格结构,通过采用蜂窝结构或空心网格结构,能够使得在牙根部1装入牙槽窝后,牙龈生长一定时间后,逐步渗入蜂窝结构的窝槽或空心网格结构中,能够使牙槽骨与蜂窝结构间不存在间隙,从而避免细菌侵入牙槽骨与种植牙的间隙导致发炎等问题。实施例中,实施例中,牙根部1可采用3D打印而成,以使得所得牙体形态精确至与原有形态基本一致。牙根部1可采用纯钛制成,与现有的种植牙采用不锈钢相比,纯钛对人体更安全且重量更轻。
实施例的双牙根用种植体的安装过程中,将牙根部1装入牙槽后,将两个基台2的牙根连接部21分别装入定位槽14的定位左部凹槽141、定位右部凹槽143内,将左连接轴7、右连接轴8分别穿入各基台2的通孔23内,通过内凹拧槽82将连接轴8与连接槽15螺纹连接,完成双牙根用种植体的安装。将牙冠5安装在基台2上,并使用粘胶层6将牙冠5中部的通口粘接平整,完成双牙根用种植牙的安装。
一种双牙根用种植牙,如图2,包括牙冠5和上述任一项所述双牙根用牙种植体,牙冠5设有用于容纳基台2的容槽,且牙冠5设于牙根部1上。

Claims (10)

1.一种双牙根用牙种植体,包括牙根部,牙根部包括两个牙根单元,牙根单元分别包括近牙尖端部、牙根中部和近牙龈端部,近牙尖端部和近牙龈端部分别设于牙根中部的两端,其特征在于:两个牙根单元的近牙龈端部相连在一起,近牙龈端部的端面设有牙龈贴合结构,牙龈贴合结构包括两个凸尖端和两个弧形凹部,凸尖端和弧形凹部依次交替且首尾相接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牙根用牙种植体,其特征在于:两个凸尖端分别与牙龈内牙根的弧形端面贴合,两个弧形凹部分别与牙龈的舌侧、唇侧贴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牙根用牙种植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基台,基台与牙根单元一一对应设置,基台分别包括牙冠连接部和牙根连接部,牙冠连接部设于牙根连接部上,牙根连接部与牙根部的近牙龈端部对接,牙根连接部采用凸台结构,牙根部设有定位槽,定位槽采用哑铃形定位槽,定位槽包括定位左部凹槽、中间槽与定位右部凹槽,中间槽的一端连通定位左部凹槽,中间槽的另一端连通定位右部凹槽,定位左部凹槽与定位右部凹槽分别设于两个牙根单元的近牙龈端部,凸台结构分别与定位左部凹槽、定位右部凹槽对应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牙根用牙种植体,其特征在于:定位左部凹槽采用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定位右部凹槽采用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凸台结构分别与定位左部凹槽、定位右部凹槽适配。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牙根用牙种植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连接轴和右连接轴,牙根单元分别设有用于连接轴穿入的连接槽,连接槽分别设于定位左部凹槽与定位右部凹槽的下方,且连接槽分别连通定位左部凹槽或定位右部凹槽,基台的中部设有用于左连接轴或右连接轴穿过的通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牙根用牙种植体,其特征在于:左连接轴和右连接轴的牙冠连接端部分别设有内凹拧槽,左连接轴和右连接轴的牙根连接端部设有外螺纹,连接槽设有与外螺纹适配的内螺纹。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牙根用牙种植体,其特征在于:左连接轴和右连接轴的中部分别设有卡位部,卡位部的直径大于左连接轴或右连接轴的直径,卡位部与左连接轴或右连接轴共同形成有倒凸字形的轴向截面,基台的通孔内对应设有倒凸字形的卡位槽。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牙根用牙种植体,其特征在于:左连接轴和右连接轴的牙冠连接端部分别通过粘胶层连接牙冠,牙冠的中部设有用于容纳粘接层的通口。
9.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双牙根用牙种植体,其特征在于:牙根单元的近牙尖端部采用蜂窝结构或空心网格结构,牙根中部采用蜂窝结构或空心网格结构,牙根单元的近牙龈端部采用光滑表面。
10.一种双牙根用种植牙,其特征在于:包括牙冠和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双牙根用牙种植体,牙冠设有用于容纳基台的容槽,且牙冠设于牙根部上。
CN201821882929.1U 2018-11-15 2018-11-15 双牙根用牙种植体及种植牙 Active CN2098996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82929.1U CN209899624U (zh) 2018-11-15 2018-11-15 双牙根用牙种植体及种植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82929.1U CN209899624U (zh) 2018-11-15 2018-11-15 双牙根用牙种植体及种植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99624U true CN209899624U (zh) 2020-01-07

Family

ID=690259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82929.1U Active CN209899624U (zh) 2018-11-15 2018-11-15 双牙根用牙种植体及种植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996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938991B1 (ko) 미니 임플란트.
US20120077151A1 (en) Morse Taper Dental Implant
KR20060135786A (ko) 뼈에 사용하기 위한 앵커링 요소
EP1037569A1 (en) Temporary implant components, system and method
CN106377329B (zh) 个性化多牙根磨牙种植体
KR20160026885A (ko) 치과 보철물을 고정하기 위한 시스템
EP3079628B1 (en) One piece custom made dental device for holding multiple teeth
CN209899624U (zh) 双牙根用牙种植体及种植牙
CN106137421B (zh) 牙根与牙槽骨的结合面增大型牙种植体及种植牙
CN209899622U (zh) 多牙根用牙种植体及种植牙
CN209899623U (zh) 单牙根用牙种植体及种植牙
KR102002218B1 (ko) 임플란트 조립체
KR200388933Y1 (ko) 연조직의 깊이에 맞추어 조절할 수 있는 치과용 임플런트
US9700388B2 (en) One-part or multi-part implant system comprising a mounting element having one or more outer rings
CN215425217U (zh) 一种带有凹凸结构的弹性材料体种植牙
CN112826617B (zh) 含有新型基台固位螺丝系统的口腔种植体
KR200392241Y1 (ko) 치과용 임시 임플란트
CN205054474U (zh) 一种具有高度生物相容性的种植牙结构
KR200392276Y1 (ko) 치과용 임플란트
KR101608169B1 (ko) 임플란트 유닛
KR20050078806A (ko) 임시 임플란트
KR100928019B1 (ko) 와이드 임플란트와 미니 임플란트로 이루어진 임플란트장치
JP5450046B2 (ja) 歯科用インプラントのフィクスチャー
CN112998885A (zh) 贴骨人工牙体
KR200374841Y1 (ko) 치과용 인공 치아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