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96919U - 一种逆变器组件及轨道空调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逆变器组件及轨道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96919U
CN209896919U CN201920786191.7U CN201920786191U CN209896919U CN 209896919 U CN209896919 U CN 209896919U CN 201920786191 U CN201920786191 U CN 201920786191U CN 209896919 U CN209896919 U CN 2098969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inverter
inverter circuit
cavity
inverter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8619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电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egmeet Driv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egmeet Dr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egmeet Driv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egmeet Dr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8619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969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969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969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逆变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逆变器组件及轨道空调。所述逆变器组件应用于轨道空调,包括:壳体,具有内腔;逆变电路板,安装于所述内腔的腔底,每一所述逆变器电路板用于分别为两台空气设备提供交流电,所述空气设备包括压缩机或风机;及盖体,安装于所述壳体,并将所述内腔封闭。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为多台空气设备提供交流电时,减小逆变器组件的体积。

Description

一种逆变器组件及轨道空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逆变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逆变器组件及轨道空调。
【背景技术】
随着轨道交通的发展,对轨道空调的逆变器组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逆变器组件为一个整体,包括逆变电路板、控制电路板等全部元器件和结构件,安装于轨道交通工具的相应位置。
目前,一个逆变器组件包括一个逆变电路板,且只能为一台空气设备提供交流电,为使得逆变器组件可以为多台空气设备提供交流电,需要采取对应数量的逆变器组件,导致逆变器组件整体的体积增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逆变器组件及轨道空调,其能够在为多台空气设备提供交流电时,减小逆变器组件的体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逆变器组件,应用于轨道空调,包括:
壳体,具有内腔;
逆变电路板,安装于所述内腔的腔底,每一所述逆变器电路板用于分别为两台空气设备提供交流电,所述空气设备包括压缩机或风机;及
盖体,安装于所述壳体,并将所述内腔封闭。
可选地,所述逆变电路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逆变电路板皆安装于所述腔底,两个所述逆变电路板用于分别为四台空气设备提供交流电。
可选地,所述腔底设置有多个第一支撑柱,所述多个第一支撑柱共同用于支撑并固定所述逆变电路板。
可选地,所述逆变器组件还包括控制电路板和电容器,所述控制电路板和所述电容器皆位于所述内腔内,并且所述控制电路板和所述电容器皆连接所述逆变电路板;
所述控制电路板用于控制所述逆变电路板为所述四台空气设备提供交流电。
可选地,所述逆变器组件还包括支撑板;
所述支撑板安装于所述内腔内,并且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逆变电路板背向所述腔底的一侧;
所述控制电路板,和/或,所述电容器安装于所述支撑板背向所述逆变电路板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支撑板背向所述腔底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二支撑柱,所述多个第二支撑柱共同用于支撑并固定所述控制电路板。
可选地,所述腔底设置有多个第三支撑柱,所述多个第三支撑柱贴合于所述内腔的腔壁,所述腔壁与所述腔底相邻;
所述多个第三支撑柱皆穿过所述逆变电路板,并共同用于支撑并固定所述支撑板。
可选地,所述壳体背向所述盖体的一侧设置有散热翅片;
所述逆变器组件还包括散热风扇;
所述散热风扇安装于所述壳体,并且与所述散热翅片相对。
可选地,所述逆变器组件还包括吊环;
所述吊环穿设所述盖体并与所述壳体相螺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轨道空调,包括:
空气设备;及
如上所述的逆变器组件,用于为所述空气设备提供交流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逆变器组件及轨道空调。通过设置于壳体的内腔的腔底的每一逆变电路板分别为两台空气设备提供交流电,从而,在为多台空气设备提供交流电时,减小了逆变器组件的体积。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逆变器组件的第一拆解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逆变器组件的第二拆解示意图,其中,逆变器组件的逆变电路板被拆出;
图3为图1所示的逆变器组件的第三拆解示意图,其中,逆变器组件的控制电路和第一支撑板被拆出;
图4为图1所示的逆变器组件的第四拆解示意图,其中,逆变器组件的电容器和第二支撑板被拆出;
图5为图1所示的逆变器组件的第五拆解示意图,其中,逆变器组件的盖体被拆出;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逆变器组件的第六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申请不同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轨道空调,所述轨道空调包括空气设备和如下述任一实施例所阐述的逆变器组件。
其中,所述空气设备包括压缩机或风机。所述压缩机是一种将低压气体提升为高压气体的从动的流体机械,是所述轨道空调的心脏。例如,其可以从吸气管吸入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通过电机运转带动活塞对其进行压缩后,向排气管排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为制冷循环提供动力。所述风机用于制冷或制热,具体的,所述风机将冷气或热气输送至轨道交通工具的内部,并通过管道将轨道交通工具的内部的热空气或冷空气搬运到轨道交通工具的外部,以达到降温或升温的效果。
所述逆变器组件用于为所述空气设备提供交流电。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逆变器组件与所述空气设备电性连接,所述逆变器组件包括至少一个逆变电路板,每一逆变电路板分别与两台所述空气设备电性连接,用于分别为两台空气设备提供交流电,故而,所述逆变器组件可以为非零偶数台所述空气设备提供交流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逆变器组件包括本实施例提供的至少一个逆变电路板,或者,所述逆变器组件包括本实施例提供的至少一个逆变电路板和至少一个现有的逆变电路板,由于一个现有的逆变器组件包括一个现有的逆变电路板,一个现有的逆变电路板用于为一台空气设备提供交流电,故而,所述逆变器组件可以为至少两台所述空气设备提供交流电。
为解决一个逆变器组件能够为多台空气设备提供交流电,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轨道空调,通过设置于壳体的内腔的腔底的每一逆变电路板分别为两台空气设备提供交流电,在实现相同功率输出的情况下,本实施例所公开的逆变器组件的体积相对更小,从而,可以有效减小轨道空调为逆变器组件预留的安装空间。
请参阅图1至图5,所述逆变器组件100包括壳体10、逆变电路板20、盖体30、控制电路板40、电容器50、支撑板60、输入输出插座901、信号连接器902、以太网插座903、透气阀904、密封圈905以及指示灯导光柱906。
如图1所示,所述壳体10具有内腔11。其中,所述壳体10为长方体的半包围结构,沿着所述壳体10的内壁形成所述内腔11,所述内腔11用于容纳所述逆变器组件100的部分元器件或结构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0采用铝金属材料制成,使得所述逆变器组件 100的质量较轻,且具备良好的导热性和耐辐射的特性。可以理解,所述壳体 10不限于本实施例所公开的长方体的半包围结构,所述壳体10也不限于采用本实施例所公开的铝金属材料。
所述内腔11的腔底设置有多个第一支撑柱101,所述多个第一支撑柱101 共同用于支撑并固定所述逆变电路板20。所述腔底还设置有多个第三支撑柱 102,所述多个第三支撑柱102贴合于所述内腔的腔壁,所述腔壁与所述腔底相邻。所述多个第三支撑柱102皆穿过所述逆变电路板20,并共同用于支撑并固定所述支撑板60。
所述逆变电路板20安装于所述内腔11的腔底,每一所述逆变器电路板 20用于分别为两台空气设备提供交流电。
可以理解,所述逆变电路板20安装于所述内腔11的腔底即可以表明所述逆变电路板20与所述腔底直接接触,也可以表明所述逆变电路板20未与所述腔底直接接触,仅仅是位于所述腔底的大概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逆变电路板2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逆变电路板20 皆安装于所述腔底,两个所述逆变电路板20用于分别为四台空气设备提供交流电。如图2所示,所述逆变电路板20包括第一逆变电路板201和第一逆变电路板202。
具体的,所述第一逆变电路板201和所述第一逆变电路板202并列安装于所述腔底。其中,所述第一逆变电路板201集成有两个逆变模块(图未标示),所述第二逆变电路板202集成有两个逆变模块(图未标示),每一个逆变模块可用于将低压直流电转化为高压交流电。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逆变电路板201和所述第二逆变电路板202上开设有第一支撑柱通孔(图未标示),所述第一支撑柱101的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一支撑柱通孔与所述第一支撑柱101对应,螺纹固定件通过所述第一支撑柱通孔与所述第一支撑柱101相螺接,用以固定所述第一逆变电路板201 和所述第二逆变电路板202。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一支撑柱101可以通过卡接、焊接、铆接、间隙配合、过盈配合等方式将所述第一逆变电路板201和所述第二逆变电路板202固定安装。
另外,所述第一逆变电路板201和所述第二逆变电路板202的边缘均设置有定位缺口21,所述第一逆变电路板201和所述第二逆变电路板202在放置的过程中,所述定位缺口21穿过所述多个第三支撑柱102,抵达所述腔底。可以理解,所述定位缺口21一方面可以起到定位和引导安装的作用,另一方面避免了由于所述第三支撑柱102造成的空间浪费,进而减小了所述逆变器组件的体积。
所述盖体30安装于所述壳体10,并将所述内腔11封闭。
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盖体30为与所述壳体10开口大小对应的长方形板体,所述盖体30的顶部开设有指示灯安装孔301,所述指示灯安装孔301 位于所述盖体30的右上角。沿着所述长方形板体的凸缘设置有盖体第一通孔 302和盖体第二通孔303,所述盖体第二通孔303位于所述长方形板体的四个角。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盖体30采用铝金属材料制成,使得所述逆变器组件 100的质量较轻,且具备良好的导热性和耐辐射的特性。可以理解,所述盖体 30不限于本实施例所公开的长方形板体,所述盖体30也不限于采用本实施例所公开的铝金属材料。
所述控制电路板40位于所述内腔11内,与所述第一逆变电路板201和所述第二逆变电路板202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40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逆变电路板201和所述第二逆变电路板202为所述四台空气设备提供交流电。
如图3所示,所述控制电路板40上开设有控制电路板通孔401,所述控制电路板40包括控制电路板端子402,所述控制电路板端子402位于所述控制电路板40靠近所述信号连接器902的一侧。
所述电容器50位于所述内腔11内,与所述第一逆变电路板201和所述第二逆变电路板202连接。
如图4所示,所述电容器50包括输入铜排501和输出铜排502,所述输入铜排501分别与所述第一逆变电路板201和所述第一逆变电路板202的正端子和负端子(图未标示)连接,所述输出铜排502与所述输入输出插座901 连接。具体的,所述电容器50用于对所述第一逆变电路板201和所述第一逆变电路板202输出的交流电进行滤波处理,并经由所述输入输出插座901输出至对应的所述空气设备。
所述支撑板60安装于所述内腔11内,并且所述支撑板60位于所述逆变电路板20背向所述腔底的一侧。所述控制电路板40和/或所述电容器50安装于所述支撑板60背向所述逆变电路板20的一侧。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支撑板60包括第一支撑板601和第一支撑板602。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板601位于所述第一逆变电路板201背向所述腔底的一侧,所述第一支撑板601用于支撑并固定所述控制电路板40。所述第一支撑板601背向所述腔底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二支撑柱6011,所述多个第二支撑柱6011共同用于支撑并固定所述控制电路板40,所述第一支撑板601开设有第一支撑板通孔6012。
具体的,所述多个第二支撑柱6011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控制电路板通孔 401与所述第二支撑柱6011对应,螺纹固定件通过所述控制电路板通孔401 与所述第二支撑柱6011相螺接,用以支撑并固定所述控制电路板40。其中,所述控制电路板40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支撑板601的宽度,所述控制电路板40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支撑板601的宽度。
所述第二支撑板602位于所述第二逆变电路板202背向所述腔底的一侧,所述第一支撑板601用于支撑并固定所述电容器50。所述第一支撑板601开设有第二支撑板通孔602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三支撑柱102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一支撑板通孔6012和所述第二支撑板通孔6021均与所述多个第三支撑柱102对应,螺纹固定件通过所述第一支撑板通孔6012与所述第三支撑柱102相螺接,用以固定所述第一支撑板601,通过所述第二支撑板通孔6021与所述第三支撑柱102相螺接,用以固定所述第二支撑板602。
可以理解,用于支撑并固定所述第一支撑板601的所述多个第三支撑柱 102的高度一致,用以使得所述第一支撑板601水平放置,用于支撑并固定所述第二支撑板602的所述多个第三支撑柱102的高度一致,用以使得所述第二支撑板602水平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三支撑柱102的高度一致,从而所述第一支撑板60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602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根据所述第一逆变电路板201的板高和所述电容器的高度,调节用于支撑并固定所述第一支撑板601的所述多个第三支撑柱102的高度,可以调节所述第一支撑板601位于所述内腔11的位置;根据所述第二逆变电路板202的板高和所述控制电路板40的板高,调节用于支撑并固定所述第二支撑板602的所述多个第三支撑柱102的高度,可以调节所述第二支撑板602位于所述内腔 11的位置,使得在高度方向上的安装更加紧凑。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内腔11的宽度等于或稍大于所述第一逆变电路板 201、所述第一逆变电路板202、所述第一支撑板601和所述第一支撑板602 的宽度,所述内腔11的长度等于或稍大于所述第一逆变电路板201、所述第一逆变电路板202、所述第一支撑板601和所述第一支撑板602的宽度,且所述第一逆变电路板201和所述第一逆变电路板202并列安装于所述腔底,所述第一支撑板601位于所述第一逆变电路板201背向所述腔底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撑板602位于所述第二逆变电路板202背向所述腔底的一侧,从而使得所述逆变器组件100的整体组装结构紧凑,进而减小所述逆变器组件100 的体积。
所述输入输出插座901与所述第一逆变电路板201和所述第二逆变电路板202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线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逆变电路板201 和所述第二逆变电路板202的接线端连接,连接线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输入输出插座901的接线端连接。其中,所述壳体10靠近所述第二逆变电路板 202的腔壁开设有第一安装孔103,所述输入输出插座901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孔103。
所述壳体10靠近所述第一逆变电路板201的腔壁开设有第二安装孔104。其中,所述信号连接器902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孔104,所述信号连接器 902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端子402连接。
所述壳体10靠近所述第一逆变电路板201的腔壁开设有第三安装孔105。其中,所述第三安装孔105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孔104靠近所述腔底的一侧,即所述第三安装孔105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孔104的下方,所述以太网插座903 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三安装孔105。
所述壳体10靠近所述第二逆变电路板202的腔壁开设有第四安装孔106。其中,所述第四安装孔106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103靠近所述腔底的一侧,即所述第四安装孔106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103的下方,所述透气阀904固定安装于所述第四安装孔106。
沿着所述壳体10的顶部边缘开设密封槽110,所述密封圈905可拆卸地安装于密封槽110,所述密封圈905用于进一步提高所述逆变器组件100的密封性,使之具备更高的防水、防尘的等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圈905 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所述指示灯导光柱906安装于所述指示灯安装孔301,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胶水涂布的方式将所述指示灯导光柱906固定于所述指示灯安装孔301,优选地,所述胶水为透明密封胶水。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输入输出插座901、所述信号连接器902、所述以太网插座903以及所述透气阀904均满足IP67防护等级,另外,所述壳体10 和所述盖体30的固定处采用所述密封圈905进行进一步地密封,所述指示灯导光柱906采用透明密封胶水固定于所述指示灯安装孔301,故而,所述逆变器组件100符合IP67防护等级,从而提升了所述逆变器组件100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逆变器组件,通过设置于壳体的内腔的腔底的每一逆变电路板分别为两台空气设备提供交流电,从而,在为多台空气设备提供交流电时,减小了逆变器组件的体积。
请参阅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逆变器组件的第六拆解示意图。如图6所示,所述逆变器组件200除了包括所述逆变器组件100的全部或部分组装件,还包括散热风扇70和吊环80。
所述壳体10背向所述盖体30的一侧设置有散热翅片109。
其中,由于所述第一逆变电路板201和所述第一逆变电路板202并列安装于所述腔底,发热量较高且集中,所以,将所述散热翅片109均匀分布于所述壳体10背向所述盖体30的一侧,即所述壳体10的底部,从而增加所述壳体10与空气的接触面积,降低所述逆变器组件200的热量。所述散热翅片 109可以采用原色铝箔、亲水铝箔、不锈钢板片、金属铜板片等。
所述散热风扇70安装于所述壳体10,并且与所述散热翅片109相对。所述散热风扇70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散热风扇70安装于散热风扇支架,所述散热风扇支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壳体10的底部。可以理解,在散热要求较高的场合下,通过增加所述散热风扇70,所述散热风扇70对所述散热翅片109进行吹风,从而提升了所述散热翅片109与空气的热交换的效果,进而提升了所述逆变器组件200的散热效率。
所述吊环80穿设所述盖体30并与所述壳体10相螺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吊环80的数量为四个。沿着所述壳体10的顶部凸缘设置有壳体第一安装孔107和壳体第二安装孔108,所述壳体第二安装孔108位于所述壳体10的顶部凸缘的四个角。
其中,所述壳体第一安装孔107具有内螺纹,螺纹紧固件通过所述盖体第一通孔302,与所述壳体第一安装孔107相螺接,从而将所述壳体10与所述盖体30密封固定。所述壳体第二安装孔108具有内螺纹,所述吊环80具有螺纹部,所述吊环80的螺纹部通过所述壳体第二安装孔108,与所述壳体第二安装孔108的内螺纹相螺接,从而完成所述吊环80的固定安装。
可以理解,通过所述吊环80可以将所述逆变器组件200吊起,使之适用于高空和自动化安装的场合,从而,提升了所述逆变器组件200的安装效率。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逆变器组件,通过预留散热风扇和吊环的安装位置,提升了逆变器组件的灵活性,使之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逆变器组件,应用于轨道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具有内腔;
逆变电路板,安装于所述内腔的腔底,每一所述逆变器电路板用于分别为两台空气设备提供交流电,所述空气设备包括压缩机或风机;及
盖体,安装于所述壳体,并将所述内腔封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电路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逆变电路板皆安装于所述腔底,两个所述逆变电路板用于分别为四台空气设备提供交流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逆变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底设置有多个第一支撑柱,所述多个第一支撑柱共同用于支撑并固定所述逆变电路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逆变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器组件还包括控制电路板和电容器,所述控制电路板和所述电容器皆位于所述内腔内,并且所述控制电路板和所述电容器皆连接所述逆变电路板;
所述控制电路板用于控制所述逆变电路板为所述四台空气设备提供交流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逆变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器组件还包括支撑板;
所述支撑板安装于所述内腔内,并且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逆变电路板背向所述腔底的一侧;
所述控制电路板,和/或,所述电容器安装于所述支撑板背向所述逆变电路板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逆变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背向所述腔底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二支撑柱,所述多个第二支撑柱共同用于支撑并固定所述控制电路板。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逆变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底设置有多个第三支撑柱,所述多个第三支撑柱贴合于所述内腔的腔壁,所述腔壁与所述腔底相邻;
所述多个第三支撑柱皆穿过所述逆变电路板,并共同用于支撑并固定所述支撑板。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逆变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背向所述盖体的一侧设置有散热翅片;
所述逆变器组件还包括散热风扇;
所述散热风扇安装于所述壳体,并且与所述散热翅片相对。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逆变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器组件还包括吊环;
所述吊环穿设所述盖体并与所述壳体相螺接。
10.一种轨道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
空气设备;及
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逆变器组件,用于为所述空气设备提供交流电。
CN201920786191.7U 2019-05-28 2019-05-28 一种逆变器组件及轨道空调 Active CN2098969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86191.7U CN209896919U (zh) 2019-05-28 2019-05-28 一种逆变器组件及轨道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86191.7U CN209896919U (zh) 2019-05-28 2019-05-28 一种逆变器组件及轨道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96919U true CN209896919U (zh) 2020-01-03

Family

ID=69001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86191.7U Active CN209896919U (zh) 2019-05-28 2019-05-28 一种逆变器组件及轨道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9691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12783A (zh) * 2019-05-28 2019-09-06 深圳市麦格米特驱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逆变器组件及轨道空调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12783A (zh) * 2019-05-28 2019-09-06 深圳市麦格米特驱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逆变器组件及轨道空调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896919U (zh) 一种逆变器组件及轨道空调
CN107846818A (zh) 一种浸油式工业微波变频电源
CN207639060U (zh) 一种浸油式工业微波变频电源
CN209594151U (zh) 一种水下仪器被动散热装置
CN207729324U (zh) 一种有效控制灯具
CN210903812U (zh) 加压氧舱用空调装置
CN211040899U (zh) 一种洁净室用洁净灯内部散热结构
CN210179463U (zh) 一种接触散热式led天棚灯
CN209489088U (zh) 一种集成控制装置
CN210624740U (zh) 电器盒组件、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10271573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led显示屏电源组件
CN208238065U (zh) 室外机和空调器
CN103174998A (zh) 一种led照明装置
CN114650695A (zh) 一种电气设备自动降温装置
CN110212783A (zh) 一种逆变器组件及轨道空调
CN218929229U (zh) 一种充电器散热结构
CN205657354U (zh) 一种ggd交流低压配电柜
CN220254332U (zh) 一种逆变器及电气设备
CN215990557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高压变频器功率模块
CN214204443U (zh) 结构轻简的690v有源滤波器装置
CN219346648U (zh) 空调器
CN205048186U (zh) 全塑自带散热led光管
CN216244166U (zh) 一种高效散热且便于组装的led驱动电源
CN218702614U (zh) 空调电动压缩机控制器及空调
CN208781655U (zh) 一种干变压器冷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