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96277U - 灯组件、灯座及接线结构 - Google Patents

灯组件、灯座及接线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96277U
CN209896277U CN201921028685.5U CN201921028685U CN209896277U CN 209896277 U CN209896277 U CN 209896277U CN 201921028685 U CN201921028685 U CN 201921028685U CN 209896277 U CN209896277 U CN 2098962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hole
pressing
sheet
wi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2868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东凯
王勇超
马进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Key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KOE LIGHT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E LIGHTING Ltd filed Critical KOE LIGHT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2868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962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962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962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组件、灯座及接线结构,灯组件包括灯座及灯源,灯座包括座体、盖体及至少两个接线结构,盖体与座体可开合地配合,接线结构位于座体与盖体围成的空间内,接线结构包括导电件及夹线件。导电件包括电性连接的插片及连接片,插片用于与灯源电性连接。夹线件包括基体、压片及第一弹片,压片设置于基体上,第一弹片位于压片的厚度方向上的一侧,第一弹片的一端设置于基体上,另一端向靠近压片的方向延伸,压片上开设有第一贯通孔,第一贯通孔暴露第一弹片的另一端,压片和/或第一弹片与连接片电性连接。座体上开设有贯穿孔及至少两个插槽,一插片插接于一插槽内。上述灯组件、灯座及接线结构能够提高接线便利性并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灯组件、灯座及接线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灯组件、灯座及接线结构。
背景技术
灯源大多被固定于灯座上,以形成灯组件。在传统技术中,一般需要在灯座上外接一个接线盒来将灯源电性连接至供电网络中,当灯源电性连接至供电网络中后,接线盒位于灯源的电源输入线与市电电源线之间,存在接线便利性较低的问题。此外,为了更好地固定接线盒,还需额外增设一固定支架,存在成本较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灯组件、灯座及接线结构,旨在提高接线便利性并降低成本。
一种接线结构,包括:
导电件,包括电性连接的插片及连接片,所述插片用于与灯源电性连接;及
夹线件,包括基体、压片及第一弹片,所述压片设置于所述基体上,所述第一弹片位于所述压片的厚度方向上的一侧,所述第一弹片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基体上,另一端向靠近所述压片的方向延伸,所述压片上开设有第一贯通孔,所述第一贯通孔暴露所述第一弹片的另一端,所述压片和/或所述第一弹片与所述连接片电性连接。
上述接线结构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组装时,将插片设置于座体上,以方便插片与灯源电性连接。使压片与连接片电性连接,或者使第一弹片与连接片电性连接,或者使压片及第一弹片均与连接片电性连接,以使夹线件通过导电件与灯源电性连接。经由第一贯通孔按压第一弹片的另一端,以使压片与第一弹片的另一端之间的距离增大,从而出现穿线间隙,将市电电源线穿设于穿线间隙中。放开第一弹片的另一端,第一弹片的另一端在弹力的作用下复位,压片与第一弹片的另一端之间的距离减小,以利用压片与第一弹片的另一端夹持市电电源线。当压片与第一弹片的另一端夹持市电电源线时,压片与第一弹片均与市电电源线相抵,故压片和/或第一弹片中能够与市电电源线电性连接,从而使市电电源线通过接线结构与灯源电性连接,操作简单且接线便利性高。相比于传统技术,利用接线结构完成灯源的接线,可省去一根电源输入线、一个接线盒与一个固定支架,故能够有效降低成本。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弹片与所述连接片电性连接时,所述基体包括基片及连接体,所述基片与所述压片间隔相对设置,所述基片与所述压片通过所述连接体相连,所述基片与所述第一弹片电性连接,所述基片上开设有插孔,所述连接片插接于所述插孔中,并与所述插孔的孔壁相抵;和/或
当所述压片与所述连接片电性连接时,所述压片上开设有插孔,所述连接片插接于所述插孔中,并与所述插孔的孔壁相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弹片与所述连接片电性连接时,所述夹线件还包括抵接部,所述抵接部设置于所述基片上,且位于所述插孔的外周,所述抵接部与所述连接片相抵;和/或
当所述压片与所述连接片电性连接时,所述夹线件还包括抵接部,所述抵接部设置于所述压片上,且位于所述插孔的外周,所述抵接部与所述连接片相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线结构还包括第二弹片,所述第二弹片位于所述插孔的外周,所述第二弹片包括远离所述抵接部的固定端及靠近所述抵接部的压紧端,所述压紧端与所述抵接部夹持所述连接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片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基片及第二基片,所述第二弹片与所述抵接部其中一个设置于所述第一基片上,另一个设置于所述第二基片上。
一种灯座,包括:
座体,开设有贯穿孔及至少两个插槽;
盖体,与所述座体可开合地配合;及
至少两个如上述所述的接线结构,位于所述座体与所述盖体围成的空间内,一所述插片插接于一所述插槽内。
上述灯座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组装时,将盖体打开,使至少两个接线结构靠近座体,并使一插片插接于一插槽内,以利用插接的方式将至少两个接线结构设置于座体上,操作简单且接线便利性高。将盖体闭合,使接线结构均位于座体与盖体围成的空间内,以利用座体与盖体保护接线结构。由于灯座包括上述接线结构,具备上述接线结构的技术效果,故能够提高接线便利性并降低成本。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座体包括底板及立设于所述底板上的立块,所述插片包括第一插片及第二插片,所述第一插片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插片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插片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插片的另一端夹持所述立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灯座还包括接线座、紧固件及压扣,所述接线座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接线孔、第二接线孔、第二贯通孔及第三贯通孔,所述座体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紧固件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中,所述夹线件位于所述接线座内,所述第一接线孔与所述第二接线孔分别暴露一所述第一弹片,所述第二贯通孔与一所述第一贯通孔相连通,所述第三贯通孔与一所述第一贯通孔相连通,所述压扣设置于所述接线座上,所述压扣能够穿过所述第二贯通孔及与所述第二贯通孔相连通的所述第一贯通孔后压动一所述第一弹片,并能够穿过所述第三贯通孔及与所述第三贯通孔相连通的所述第一贯通孔后压动另一所述第一弹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线孔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第一接线孔暴露同一所述第一弹片,所述第二接线孔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第二接线孔暴露同一所述第一弹片。
一种灯组件,包括:
如上述所述的灯座;及
灯源,包括接线柱及与所述接线柱电性连接的光源,所述接线柱穿设于所述贯穿孔中,且与所述插片相抵。
上述灯源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组装时,将与光源电性连接的接线柱穿设于贯穿孔中,并使接线柱与插片相抵,以使灯源与插片电性连接,从而完成灯源的接线。由于灯源包括上述灯座,具备上述灯座的技术效果,故能够提高接线便利性并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灯座在闭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灯座在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灯座的爆炸图;
图4为图3中座体的俯视图;
图5为图3中盖体的仰视图;
图6为图3中接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下一实施例中接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再一实施例中夹线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3中座体及导电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3中接线座及压扣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灯座,100、座体,110、贯穿孔,120、底板,121、插槽,122、第二安装孔,130、第一侧板,140、第二侧板,150、第一压线波浪齿,160、卡孔,170、立块,200、盖体,210、顶板,220、第一轴段,230、第二轴段,240、第二压线波浪齿,250、弹性卡件,251、弹性条,252、卡块,300、接线结构,310、导电件,311、插片,312、连接片,313、第一插片,314、第二插片,320、夹线件,321、压片,322、第一弹片,323、第一贯通孔,324、基片,3241、第一基片,3242、第二基片,325、连接体,326、插孔,327、抵接部,328、第二弹片,400、连接环,500、接线座,510、第一安装孔,520、第一接线孔,530、第二接线孔,600、压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请参阅图1及图2,一实施例中的灯组件,至少具有能够提高接线便利性并降低成本的特点。灯组件包括灯座10及设置于灯座10上的灯源,灯座10用于固定灯源,灯源可起照明、装饰和/或警示等作用。
灯源包括接线柱及与接线柱电性连接的光源,接线柱用于穿设于灯座10中,以便于通过灯座10与市电电源线电性连接。接线柱包括第一接线柱及第二接线柱,第一接线柱用于与市电电源线中的火线电性连接,第二接线柱用于与市电电源线中的零线电性连接。灯源还包括主体,接线柱与光源均设置于主体上,主体的存在将接线柱与光源连接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便于将接线柱与光源一通设置于灯座10上。
请参阅图3,一实施例中的灯座10,至少具有能够提高接线便利性并降低成本的特点。灯座10包括座体100、盖体200及至少两个接线结构300,盖体200与座体100可开合地配合,接线结构300位于座体100与盖体200围成的空间内,一方面便于取放接线结构300,另一方面便于保护接线结构300。
请参阅图3及图4,座体100上开设有贯穿孔110,接线柱穿设于贯穿孔110中。在本实施例中,座体100包括底板120,贯穿孔110开设于底板120上,贯穿孔110的数量为两个,分别用于穿设第一接线柱与第二接线柱。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贯穿孔110的数量还可以为一个,第一接线柱与第二接线柱穿设于同一个贯穿孔110中。
请参阅图4及图5,座体100还包括第一侧板130及第二侧板140,第一侧板130与第二侧板140均立设于底板120上。第一侧板130上开设有第一轴孔,第二侧板140上开设有第二轴孔。盖体200包括顶板210及设置于顶板210相对两侧的第一轴段220及第二轴段230,第一轴段220穿设于第一轴孔中,第二轴段230穿设于第二轴孔中,以实现盖体200与座体100可开合地配合。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盖体200与座体100还可通过盖接或卡接等方式实现可开合地配合。
请参阅图3至图5,座体100还包括第一压线波浪齿150,第一压线波浪齿150立设于底板120上,底板120上开设有卡孔160。盖体200还包括第二压线波浪齿240及弹性卡件250,第二压线波浪齿240及弹性卡件250均设置于顶板210上,弹性卡件250包括弹性条251及设置于弹性条251上的至少两个卡块252,至少两个卡块252沿弹性条251的长度方向分布。
接线后,使弹性条251穿过卡孔160,使相邻的两个卡块252中,一个卡块252位于底板120的一侧,另一个卡块252位于底板120相对的另一侧,以实现盖体200的闭合。弹性条251具有弹性,以便于弹性条251穿过卡孔160或从卡孔160中取出。在本实施例中,卡孔160的数量为两个,弹性卡件250的数量也为两个,盖体200的闭合紧密性较好。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卡孔160与弹性卡件250的数量均可灵活调整。
当盖体200的闭合后,第一压线波浪齿150与第二压线波浪齿240分别从市电电源线的相对两侧压紧市电电源线,以防止市电电源线乱窜。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压线波浪齿15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压线波浪齿150间隔相对设置,第二压线波浪齿240的数量为一个。当盖体200的闭合后,第二压线波浪齿240位于两个第一压线波浪齿150之间,能够较好地防止市电电源线乱窜。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压线波浪齿150及第二压线波浪齿240的数量均可灵活调整。
座体100还包括连接环400,连接环400设置于底板120上,连接环400位于底板120背向于第一压线波浪齿150的一侧。连接环400与主体可分离地配合,以方便灯源的拆装。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环400上形成有外螺纹,主体上形成有与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连接环400与主体螺纹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环400与主体还可通过卡接或胶接等方式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接线结构300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用于与火线电性连接,另一个用于与零线电性连接。两个接线结构300可彼此分离,或者两个接线结构300连接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接线结构300的数量还可以为多个,例如当接线结构300的数量为四个时,可利用一个灯座10让两根市电电源线分别与两个灯源电性连接。
请参阅图3,一实施例中的接线结构300,可应用于灯座10中。接线结构300包括电性连接的导电件310与夹线件320,导电件310用于与灯源电性连接,夹线件320用于夹紧市电电源线,并与市电电源线电性连接。
请参阅图3、图6及图7,具体地,导电件310包括电性连接的插片311及连接片312,插片311用于与灯源电性连接。夹线件320包括基体、压片321及第一弹片322,压片321设置于基体上,第一弹片322位于压片321的厚度方向上的一侧,第一弹片322的一端设置于基体上,另一端向靠近压片321的方向延伸。压片321上开设有第一贯通孔323,第一贯通孔323暴露第一弹片322的另一端,压片321和/或第一弹片322与连接片312电性连接。
组装时,将插片311设置于座体100上,以方便插片311与灯源电性连接。使压片321与连接片312电性连接,或者使第一弹片322与连接片312电性连接,或者使压片321及第一弹片322均与连接片312电性连接,以使夹线件320通过导电件310与灯源电性连接。经由第一贯通孔323按压第一弹片322的另一端,以使压片321与第一弹片322的另一端之间的距离增大,从而出现穿线间隙,将市电电源线穿设于穿线间隙中。放开第一弹片322的另一端,第一弹片322的另一端在弹力的作用下复位,压片321与第一弹片322的另一端之间的距离减小,以利用压片321与第一弹片322的另一端夹持市电电源线。当压片321与第一弹片322的另一端夹持市电电源线时,压片321与第一弹片322均与市电电源线相抵,故压片321和/或第一弹片322中能够与市电电源线电性连接,从而使市电电源线通过接线结构300与灯源电性连接,操作简单且接线便利性高。相比于传统技术,利用接线结构300完成灯源的接线,可省去一根电源输入线、一个接线盒与一个固定支架,故能够有效降低成本。
请参阅图4及图7,座体100上形成有插槽121,插片311插接于插槽121内,以简化插片311的设置方式。插槽121的数量可为至少两个,在本实施例中,插片311的相对两侧分别插设于两个插槽121内,插片311的设置稳定性较好。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一插片311可仅插设于一插槽121内。或者,插槽121可省去,利用胶粘等方式将插片311设置于座体100上。
座体100还包括立设于底板120上的立块170,插片311包括第一插片313及第二插片314,第一插片313的一端与第二插片314的一端相连,第一插片313的另一端与第二插片314的另一端夹持立块170,以增加插片311在座体100上的设置稳定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插片311可以仅靠插接的方式设置于座体100上。
请参阅图7及图8,当第一弹片322与连接片312电性连接时,基体包括基片324及连接体325,基片324与压片321间隔相对设置,基片324与压片321通过连接体325相连,基片324与第一弹片322电性连接,基片324上开设有插孔326,连接片312插接于插孔326中,并与插孔326的孔壁相抵。组装时,将连接片312插接于插孔326中,由于连接片312与插孔326的孔壁相抵,故市电电源线能够与灯源电性连接,且插接的方式简单方便,能够提高接线便利性。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体325呈片状,连接体325的一端连接于基片324上,另一端连接于压片321上。夹线件320整体均可由铁、铜或铝等导电材料制成,故第一弹片322及压片321均与连接片312电性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体325的形状可灵活设计,只要能将基片324与压片321连接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即可。
在另一实施例中,当压片321与连接片312电性连接时,压片321上开设有插孔326,连接片312插接于插孔326中,并与插孔326的孔壁相抵。组装时,将连接片312插接于插孔326中,由于连接片312与插孔326的孔壁相抵,故市电电源线能够与灯源电性连接,且插接的方式简单方便,能够提高接线便利性。
在又一实施例中,可在基片324上开设一插孔326,在压片321上也开设一插孔326,连接片312同时插接于两个插孔326中,并与两个插孔326的孔壁相抵。该设计使得连接片312与夹线件320的接触面积较大,一方面便于增加连接片312与夹线件320的连接稳定性,另一方面便于增强接线结构300的导电能力。在本实施例中,仅在基片324上开设有插孔326,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连接片312的长度,以降低成本。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插孔326可省去,连接片312通过焊接等方式与夹线件320电连接。
当第一弹片322与连接片312电性连接时,如本实施例,夹线件320还包括抵接部327,抵接部327设置于基片324上,且位于插孔326的外周,抵接部327与连接片312相抵。抵接部327的存在使得连接片312与夹线件320的接触面积较大,一方面便于增加连接片312与夹线件320的连接稳定性,另一方面便于增强接线结构300的导电能力。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抵接部327可省去。
当压片321与连接片312电性连接时,如另一实施例,夹线件320还包括抵接部327,抵接部327设置于压片321上,且位于插孔326的外周,抵接部327与连接片312相抵。另一实施例中的抵接部327的作用与本实施例中抵接部327的作用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接线结构300还包括第二弹片328,第二弹片328位于插孔326的外周,第二弹片328包括远离抵接部327的固定端及靠近抵接部327的压紧端。在下一实施例中,压紧端与抵接部327夹持连接片312,以增加连接片312与夹线件320的连接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抵接部327及第二弹片328均位于连接片312的同一侧,第二弹片328的作用与抵接部327的作用类似。相比于下一实施例中的设置方向,本实施例中,连接片312的设置方式较为简单,无需夹持这一操作。相比于本实施例,下一实施例中,连接片312与夹线件320的连接稳定性较好。
请参阅图9,基片324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基片3241及第二基片3242,第二弹片328与抵接部327其中一个设置于第一基片3241上,另一个设置于第二基片3242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基片3241位于压片321与第二基片3242之间,第二弹片328设置于第一基片3241上,抵接部327设置于第二基片3242上。第二弹片328与第一基片3241一体成型,在利用刀具在一块板材上进行切割,以切割出第二弹片328,并使得第二弹片328相对于板材的其他部分翘起,板材的其他部分形成第一基片3241,制作难度较低。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弹片328可设置于第二基片3242上,抵接部327可设置于第一基片3241上。
进一步地,第一基片3241与第二基片3242的厚度不相等。在再一实施例中,第一基片3241位于压片321与第二基片3242之间,第二弹片328设置于第一基片3241上,抵接部327设置于第二基片3242上,第一基片3241的厚度小于第二基片3242的厚度。由于第二弹片328与第一基片3241可一体成型,第一基片3241的厚度较小,可便于使第二弹片328的厚度较小,以增加第二弹片328的弹力。由于抵接部327与第二基片3242可一体成型,第二基片3242的厚度较大,可便于抵接部327的厚度增加,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抵接部327在与连接片312抵接后发生变形。
请参阅图3及图10,在灯座10中,座体100上开设至少两个插槽121,以便于插设至少两个插片311,插设时,一插片311插接于一插槽121内。在本实施例中,插槽121的数量为四个,插片311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插片311插设于两个插槽121中,其中一个插片311与火线电性连接,另一个插片311与零线电性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插槽121与插片311的数量均可灵活调整
请参阅图3及图11,灯座10还包括接线座500,夹线件320位于接线座500内,接线座500可对其内部的夹线件320起到保护作用。具体地,接线座500内开设有容纳腔,夹线件320位于容纳腔内。在本实施例中,容纳腔包括第一容纳腔及第二容纳腔,两个夹线件320分别位于第一容纳腔与第二容纳腔中。其中,第一容纳腔与第二容纳腔可以相互连通,也可以彼此隔离。
请参阅图4及图11,灯座10还包括紧固件,接线座500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510,座体100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122,紧固件穿设于第一安装孔510与第二安装孔122中,以使接线座500设置于座体100上。其中,紧固件可以为螺钉或螺栓等。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紧固件可省去,接线座500可通过卡接或胶接等方式设置于座体100上。
请参阅图3、图6及图11,灯座10还包括压扣600,压扣600设置于接线座500上。接线座500上开设有第一接线孔520、第二接线孔530、第二贯通孔及第三贯通孔,第一接线孔520与第二接线孔530分别暴露一第一弹片322,第二贯通孔与一第一贯通孔323相连通,第三贯通孔与另一第一贯通孔323相连通,压扣600能够穿过第二贯通孔及与第二贯通孔相连通的第一贯通孔323后压动一第一弹片322,并能够穿过第三贯通孔及与第三贯通孔相连通的第一贯通孔323后压动另一第一弹片322。
接线时,按压压扣600,一方面压扣600穿过第二贯通孔及与第二贯通孔相连通的第一贯通孔323后压动一第一弹片322,以使该第一弹片322的另一端远离压片321,从而该第一弹片322的另一端与压片321之间的距离增大,出现一穿线间隙;另一方面压扣600穿过第三贯通孔及与第三贯通孔相连通的第一贯通孔323后压动另一第一弹片322,以使该第一弹片322的另一端远离压片321,从而该第一弹片322的另一端与压片321之间的距离增大,出现一穿线间隙。将市电电源线的火线穿设于第一接线孔520与穿线间隙中,市电电源线的零线穿设于第二接线孔530与穿线间隙中。放开压扣600,第一弹片322复位,第一弹片322与压片321夹持市电电源线,接线便利性高。
进一步地,第一接线孔520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第一接线孔520暴露同一第一弹片322,第二接线孔530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第二接线孔530暴露同一第一弹片322。接线时,可将对应一灯源的市电电源线的火线接入其中一个第一接线孔520,市电电源线的零线接入其中一个第二接线孔530,并将对应另一灯源的电源输入线的火线接入另一个第一接线孔520,电源输入线的零线接入另一个第二接线孔530,以实现两个灯源的并联,方便外接灯源。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接线孔520与第二接线孔530的数量均可调整为一个或多个。
在灯组件中,穿设于贯穿孔110中的接线柱与插片311相抵,以便于光源与市电电源线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接线柱与其中一个插片311相抵,第二接线柱与另一个插片311相抵。
请参阅图1至图11,本实施例中的灯组件、灯座10及接线结构300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组装时,先将盖体200打开,然后将两个夹线件320分别容纳于第一容纳腔与第二容纳腔中,将压扣600设置于接线座500上,将两个插片311插设于插槽121中。接着使容纳有夹线件320的接线座500靠近导电件310,使两个连接片312分别插设于两个插孔326中。
或者,先通过焊接等方式将导电件310与夹线件320连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然后再把两个接线结构300分别容纳于第一容纳腔与第二容纳腔中,将压扣600设置于接线座500上。接着将盖体200打开,将两个插片311插设于插槽121中。
接线时,按压压扣600,使第一弹片322的另一端与压片321之间的距离增大,出现一穿线间隙。将市电电源线的火线穿设于第一接线孔520与穿线间隙中,市电电源线的零线穿设于第二接线孔530与穿线间隙中。放开压扣600,第一弹片322复位,第一弹片322与压片321夹持市电电源线,接线便利性高。接线完成后,将盖体200闭合。
相比于传统技术,利用接线结构300完成灯源的接线,可省去一根电源输入线、一个接线盒与一个固定支架,故能够有效降低成本。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电件,包括电性连接的插片及连接片,所述插片用于与灯源电性连接;及
夹线件,包括基体、压片及第一弹片,所述压片设置于所述基体上,所述第一弹片位于所述压片的厚度方向上的一侧,所述第一弹片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基体上,另一端向靠近所述压片的方向延伸,所述压片上开设有第一贯通孔,所述第一贯通孔暴露所述第一弹片的另一端,所述压片和/或所述第一弹片与所述连接片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弹片与所述连接片电性连接时,所述基体包括基片及连接体,所述基片与所述压片间隔相对设置,所述基片与所述压片通过所述连接体相连,所述基片与所述第一弹片电性连接,所述基片上开设有插孔,所述连接片插接于所述插孔中,并与所述插孔的孔壁相抵;和/或
当所述压片与所述连接片电性连接时,所述压片上开设有插孔,所述连接片插接于所述插孔中,并与所述插孔的孔壁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弹片与所述连接片电性连接时,所述夹线件还包括抵接部,所述抵接部设置于所述基片上,且位于所述插孔的外周,所述抵接部与所述连接片相抵;和/或
当所述压片与所述连接片电性连接时,所述夹线件还包括抵接部,所述抵接部设置于所述压片上,且位于所述插孔的外周,所述抵接部与所述连接片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弹片,所述第二弹片位于所述插孔的外周,所述第二弹片包括远离所述抵接部的固定端及靠近所述抵接部的压紧端,所述压紧端与所述抵接部夹持所述连接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片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基片及第二基片,所述第二弹片与所述抵接部其中一个设置于所述第一基片上,另一个设置于所述第二基片上。
6.一种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座体,开设有贯穿孔及至少两个插槽;
盖体,与所述座体可开合地配合;及
至少两个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接线结构,位于所述座体与所述盖体围成的空间内,一所述插片插接于一所述插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包括底板及立设于所述底板上的立块,所述插片包括第一插片及第二插片,所述第一插片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插片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插片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插片的另一端夹持所述立块。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灯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线座、紧固件及压扣,所述接线座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接线孔、第二接线孔、第二贯通孔及第三贯通孔,所述座体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紧固件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中,所述夹线件位于所述接线座内,所述第一接线孔与所述第二接线孔分别暴露一所述第一弹片,所述第二贯通孔与一所述第一贯通孔相连通,所述第三贯通孔与一所述第一贯通孔相连通,所述压扣设置于所述接线座上,所述压扣能够穿过所述第二贯通孔及与所述第二贯通孔相连通的所述第一贯通孔后压动一所述第一弹片,并能够穿过所述第三贯通孔及与所述第三贯通孔相连通的所述第一贯通孔后压动另一所述第一弹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线孔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第一接线孔暴露同一所述第一弹片,所述第二接线孔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第二接线孔暴露同一所述第一弹片。
10.一种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6至9任一项所述的灯座;及
灯源,包括接线柱及与所述接线柱电性连接的光源,所述接线柱穿设于所述贯穿孔中,且与所述插片相抵。
CN201921028685.5U 2019-07-02 2019-07-02 灯组件、灯座及接线结构 Active CN2098962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28685.5U CN209896277U (zh) 2019-07-02 2019-07-02 灯组件、灯座及接线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28685.5U CN209896277U (zh) 2019-07-02 2019-07-02 灯组件、灯座及接线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96277U true CN209896277U (zh) 2020-01-03

Family

ID=690017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28685.5U Active CN209896277U (zh) 2019-07-02 2019-07-02 灯组件、灯座及接线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9627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97957A (zh) * 2019-07-02 2019-09-03 广州可意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灯组件、灯座及接线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97957A (zh) * 2019-07-02 2019-09-03 广州可意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灯组件、灯座及接线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04230B1 (ko) 전기 커넥터 콘센트
US7413464B1 (en) Socket with integrated insulation displacement connection terminals
JP3688338B2 (ja) 電気的な接続兼結合端子
US4295697A (en) Electrical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principally for space-dividing panels in office buildings
US4040699A (en) Female connector and escutcheon plate combined therewith for telephone equipment
US5005104A (en) Clip-connected terminal conductor assembly
US4799896A (en) Socket for compact fluorescent lamps
KR900003571B1 (ko) 케이블 결속단자대
US7037118B2 (en) Access module
US3569914A (en) Connector housing
CN209896277U (zh) 灯组件、灯座及接线结构
US6514093B1 (en) Wall mounting power adapter socket
RU2388120C2 (ru) Компонент соединительной коробки и безвинтовой соединитель
US7628631B2 (en) In-line electrical disconnect with terminal holders
US20170018896A1 (en) Electric receptacle
US3967873A (en) Wire terminal electrical contact
US2860317A (en) Electrical outlet with detachable face plate
US3139314A (en) Terminal
US10638621B1 (en) Terminal housing with conductive clip
US5222131A (en) Telephone protector including removable fuse holder
US10281116B2 (en) Lamp
US2695392A (en) Low cost convenience outlet
US3416124A (en) Lamp holder
CN109449649A (zh) 一种小体积插排
KR101973090B1 (ko) 다단 조립식 콘센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0260 Guangdong city of Guangzhou province Liwan District Shahe Road No. 25 East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Key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260 Guangdong city of Guangzhou province Liwan District Shahe Road No. 25 East

Patentee before: KOE LIGHTING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