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95699U - 一种电子装置及一种透明盖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装置及一种透明盖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95699U
CN209895699U CN201920443876.1U CN201920443876U CN209895699U CN 209895699 U CN209895699 U CN 209895699U CN 201920443876 U CN201920443876 U CN 201920443876U CN 209895699 U CN209895699 U CN 2098956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
bending unit
electronic device
straight
transparent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4387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璧垫尝
赵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4387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956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956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956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及一种透明盖板。该电子装置包括壳体、显示屏、透明盖板和摄像头,显示屏设置在壳体的前端面上;透明盖板盖设在显示屏上,透明盖板包括直板部和与直板部的外周边连接的边沿部,边沿部具有第一子部和第二子部,第一子部为圆弧状,第二子部为直板状,第二子部设置有透光区;摄像头装配于壳体中且朝向透光区,以透过透光区接收外部光线。本申请的电子装置可以同时实现立体的显示效果和高屏占比。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装置及一种透明盖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电子装置及一种透明盖板。
背景技术
诸如智能手机、平板PC、笔记本PC和PDA等电子装置可以通过显示屏将图像或视频提供给用户观看。电子装置的功能越来越丰富,例如,录像功能、视频聊天功能、拍照功能等。随着智能通信技术的发展,提供大屏幕以显示电子装置的各种功能已成为新的议题。
目前,电子装置一般都具有拍照、摄影等需要摄像头模组配合才可以完成的功能。因此,需要为电子装置的摄像头模组设置非显示区域,并在非显示区域开设摄像头安装孔,以安装摄像头模组。可见,在电子装置尺寸固定的情况下,由于需要针对摄像头模组设置非显示区域以开设摄像头的安装孔,大大限制了电子装置的大屏幕画面显示。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包括壳体、显示屏、透明盖板和摄像头,显示屏设置在壳体的前端面上;透明盖板盖设在显示屏上,透明盖板包括直板部和与直板部的外周边连接的边沿部,边沿部具有第一子部和第二子部,第一子部为圆弧状,第二子部为直板状,第二子部设置有透光区;摄像头装配于壳体中且朝向透光区,以透过透光区接收外部光线。
在本申请中,透明盖板包括直板部和与直板部的外周边连接的边沿部,透明盖板的边沿部划分成第一子部和第二子部,第一子部为圆弧状以实现电子装置立体显示的效果,直板部和第二子部均为直板状,第二子部设置有透光区,摄像头装配于壳体中且朝向透光区,以透过透光区接收外部光线,从而提高电子装置的屏占比。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透明盖板的一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图3中Ⅳ-Ⅳ方向上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图5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图7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装置可以是多个电子装置中的任何一个,多个电子装置包括但不限于蜂窝电话、智能电话、其他无线通信设备、个人数字助理、音频播放器、其他媒体播放器、音乐记录器、录像机、照相机、其他媒体记录器、收音机、医疗设备、计算器、可编程遥控器、寻呼机、上网本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DA)、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运动图像专家组(MPEG-1或MPEG-2)、音频层3(MP3)播放器,便携式医疗设备以及数码相机及其组合等包括显示屏幕的设备。本实施例以电子装置为智能电话为例进行说明。
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装置包括壳体10、显示屏20(请参阅图2)、透明盖板30和摄像头40。显示屏20设置在壳体10的前端面上,显示屏20用于显示图像、文字等信息,显示屏20可以是硬质LED显示屏20,显示屏20也可以是柔性显示屏20;透明盖板30盖设在显示屏20上与壳体10连接,透明盖板30用于保护显示屏20,显示屏20所发出的光线信息透过透明盖板30射出;另外,透明盖板30的边沿的部分区域为圆弧状,以实现立体的显示效果,透明盖板30的边沿的剩余区域为直板状,透明盖板30的边沿的直板状区域设置有透光区341,透光区341用于透过外部光线至;摄像头40装配于壳体10中且朝向透明盖板30的透光区341,以透过透光区341接收外部光线,从而实现自身拍照的功能。
具体地,透明盖板30包括直板部31和与直板部31的外周边连接的边沿部32,边沿部32具有第一子部33和第二子部34,第一子部33为圆弧状,直板部31和第二子部34均为直板状。第二子部34设置有透光区341,摄像头40装配于壳体10中且朝向透光区341,以透过透光区341接收外部光线,值得注意的是,主板部和第一子部33也能够允许光线穿过。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透明盖板30可以是透明盖板、透明亚克力盖板、透明聚酰亚胺盖板和透明聚碳酸酯盖板等。透明盖板30的直板部31和边沿部32可以通过打磨整块直板得到,透明盖板30的直板部31和边沿部32可以通过注塑的方式得到。
本申请的实用新型人在前期的研究中发现,具有弧面外观的透明盖板30虽然可以实现电子装置立体的显示效果,但是透明盖板30的弧形边沿部32会使摄像头40出现解析力的问题,从而导致摄像头40的拍照质量下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申请人不得不将摄像头40在透明盖板30上的透光区341下移至直板部31上,但是这个会导致显示屏20的显示区域缩小,进而降低了电子装置的屏占比。为了电子装置同时实现立体的显示效果和较高的屏占比,本申请将透明盖板30的边沿部32划分成第一子部33和第二子部34,第一子部33为圆弧状,直板部31和第二子部34均为直板状,第二子部34设置有透光区341,摄像头40装配于壳体10中且朝向透光区341,以透过透光区341接收外部光线。
请参阅图3和图4,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透明盖板30的一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图3中Ⅳ-Ⅳ方向上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透明盖板30包括直板部31和与直板部31的外周边连接的边沿部32,直板部31为显示屏20(请参阅图2)的主显示区域,边沿部32可以通过折射的方式显示显示屏20的显示画面,以实现立体的显示效果。具体地,显示屏20可以在直板部31的正下方,显示屏20发出的光斜射进入边沿部32;显示屏20也可以在直板部31的正下方且延伸至边沿部32处,显示屏20发出的光直接垂直进入边沿部32。
边沿部32具有第一子部33和第二子部34,第一子部33为圆弧状,直板部31和第二子部34均为直板状。第二子部34设置有透光区341,摄像头40装配于壳体10中且朝向透光区341,以透过透光区341接收外部光线,值得注意的是,主板部和第一子部33也能够允许光线穿过。
直板部31为四边形或者大致为四边形,可选地,直板部31可以为四个顶角设置有圆角的平行四边形。直板部31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一边311、第二边312、第三边313和第四边314,第一边311和第三边313相对设置,第二边312和第四边314相对设置,第二子部34设置在第四边314上。
第一子部33包括第一弯曲单元331和第三弯曲单元333,第一弯曲单元331和第三弯曲单元333分别设置于第一边311和第三边313上,第一弯曲单元331和第三弯曲单元333的底部直身面的厚度相等。直身面的厚度为透明盖板30的底面至圆弧处的最近距离,如图4中箭头所示为第一弯曲单元331的底部直身面的厚度。
第一弯曲单元331和第三弯曲单元333的底部直身面的厚度相等的好处在于,因为第一弯曲单元331和第三弯曲单元333分别设置在对称的第一边311和第三边313上,所以在通过折射的方式显示显示屏20的显示画面时第一弯曲单元331和第三弯曲单元333所达到的立体效果相同,不会造成电子装置在对称方向上的显示效果不一致的段差感觉,从而保证了电子装置显示的一致性。
第一弯曲单元331和第三弯曲单元333的底部直身面的厚度范围可以为0.1-0.4mm,例如0.1mm、0.2mm、0.3mm和0.4mm等。
第一子部33还包括第二弯曲单元332和第四弯曲单元334,第二弯曲单元332设置在第二边312上,第四弯曲单元334设置在第四边314上,第四弯曲单元334和第二子部34同时形成在第四边314上。如图3所示,在一种情况下,第四弯曲单元334可以被第二子部34分割。在另一种情况下,第四弯曲单元334和第二子部34分别设置在第四边314的相对两端上。
请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透明盖板30包括直板部31和与直板部31的外周边连接的边沿部32,直板部31为显示屏20的主显示区域,边沿部32可以通过折射的方式显示显示屏20的显示画面,以实现立体的显示效果。具体地,显示屏20可以在直板部31的正下方,显示屏20发出的光斜射进入边沿部32;显示屏20也可以在直板部31的正下方且延伸至边沿部32处,显示屏20发出的光直接垂直进入边沿部32。
边沿部32具有第一子部33和第二子部34,第一子部33为圆弧状,直板部31和第二子部34均为直板状。第二子部34设置有透光区341,摄像头40装配于壳体10中且朝向透光区341,以透过透光区341接收外部光线,值得注意的是,主板部和第一子部33也能够允许光线穿过。
直板部31为四边形或者大致为四边形,可选地,直板部31可以为四个顶角设置有圆角的平行四边形。直板部31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一边311、第二边312、第三边313和第四边314,第一边311和第三边313相对设置,第二边312和第四边314相对设置,第二子部34设置在第四边314上。
第一子部33包括依次圆滑连接的第一弯曲单元331、第二弯曲单元332、第三弯曲单元333和第四弯曲单元334,第一弯曲单元331、第二弯曲单元332、第三弯曲单元333和第四弯曲单元334分别设置于第一边311、第二边312、第三边313和第四边314上,第四弯曲单元334被第二子部34分割。第一弯曲单元331和第三弯曲单元333的底部直身面的厚度相等,第二弯曲单元332和第四弯曲单元334的底部直身面的厚度相等。
对称设置的第一弯曲单元331和第三弯曲单元333的底部直身面的厚度相等,还有对称设置的第二弯曲单元332和第四弯曲单元334的底部直身面的厚度相等的好处在于,因为第一弯曲单元331和第三弯曲单元333对称设置,第二弯曲单元332和第四弯曲单元334对称设置,所以在通过折射的方式显示显示屏20的显示画面时第一弯曲单元331和第三弯曲单元333所达到的立体效果相同,第二弯曲单元332和第四弯曲单元334所达到的立体效果相同,不会造成电子装置在对称方向上的显示效果不一致的段差感觉,从而保证了电子装置显示的一致性。
第二弯曲单元332和第四弯曲单元334的底部直身面的厚度范围可以为0.1-0.4mm,例如0.1mm、0.2mm、0.3mm和0.4mm等。
可选地,第二弯曲单元332的底部直身面的厚度大于第一弯曲单元331的底部直身面的厚度,即第二子部34、第四弯曲单元334和第一弯曲单元331的底部直身面的厚度依次降低,从而电子装置在立体显示效果上是依次过渡形成。
可选地,如图5箭头所示,在远离第二子部34的方向上,第四弯曲单元334的底部直身面的厚度逐渐减小,即第四弯曲单元334的与第二子部34的接触处的底部直身面厚度与第二子部34相等,然后第四弯曲单元334的底部直身面厚度在远离第二子部34的方向上逐渐减小,从而使第二子部34和第四弯曲单元334顺滑过渡。
可选地,如图6所示,第二子部34与第四弯曲单元334圆滑连接。
请参阅图7和图8,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图7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包括壳体10、显示屏20、透明盖板30和摄像头40。显示屏20设置在壳体10的前端面上,显示屏20用于显示图像、文字等信息;透明盖板30盖设在显示屏20上与壳体10连接,透明盖板30用于保护显示屏20,显示屏20所发出的光线信息透过透明盖板30射出;摄像头40装配于壳体10中且朝向透明盖板30,以透过透明盖板30接收外部光线,从而实现自身拍照的功能。
具体地,透明盖板30包括直板部31和与直板部31的外周边连接的边沿部32,边沿部32具有第一子部33和第二子部34,第一子部33为圆弧状,直板部31和第二子部34均为直板状。第二子部34设置有透光区341,摄像头40装配于壳体10中且朝向透光区341,以透过透光区341接收外部光线,值得注意的是,主板部和第一子部33也能够允许光线穿过。
可选地,壳体10靠近第二子部34的区域凸出形成有遮挡块11,遮挡块11遮挡第二子部34裸露于壳体10的端面,从而防止第二子部34的尖角在受到撞击时破裂。遮挡块11可以与壳体10一体形成,遮挡块11也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零件装配于壳体10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包括:
壳体;
显示屏,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前端面上;
透明盖板,盖设在所述显示屏上,所述透明盖板包括直板部和与所述直板部的外周边连接的边沿部,所述边沿部具有第一子部和第二子部,所述第一子部为圆弧状,所述第二子部为直板状,所述第二子部设置有透光区;及
摄像头,装配于所述壳体中且朝向所述透光区,以透过所述透光区接收外部光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直板部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一边、第二边、第三边和第四边,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三边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边和所述第四边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子部设置在所述第四边上;
所述第一子部包括第一弯曲单元和第三弯曲单元,所述第一弯曲单元和第三弯曲单元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三边上,所述第一弯曲单元和第三弯曲单元的底部直身面的厚度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弯曲单元和第三弯曲单元的底部直身面的厚度范围为0.1-0.4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部还包括第二弯曲单元和第四弯曲单元,所述第二弯曲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边上,所述第四弯曲单元设置在所述第四边上,且所述第四弯曲单元被所述第二子部分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子部与所述第四弯曲单元圆滑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远离所述第二子部的方向上,所述第四弯曲单元的底部直身面的厚度逐渐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弯曲单元和所述第四弯曲单元的底部直身面的厚度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弯曲单元的底部直身面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弯曲单元的底部直身面的厚度。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弯曲单元、所述第二弯曲单元、所述第三弯曲单元和所述第四弯曲单元依次圆滑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边沿部用于折射所述显示屏的显示画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屏在所述直板部的正下方且延伸至所述边沿部处。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靠近所述第二子部的区域凸出形成有遮挡块,所述遮挡块遮挡所述第二子部裸露于所述壳体的端面。
13.一种透明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盖板的边沿的部分区域为圆弧状,所述透明盖板的边沿的剩余区域为直板状,所述透明盖板的边沿的直板状区域设置有透光区,所述透光区用于透过外部光线至摄像头中。
CN201920443876.1U 2019-04-01 2019-04-01 一种电子装置及一种透明盖板 Active CN2098956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43876.1U CN209895699U (zh) 2019-04-01 2019-04-01 一种电子装置及一种透明盖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43876.1U CN209895699U (zh) 2019-04-01 2019-04-01 一种电子装置及一种透明盖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95699U true CN209895699U (zh) 2020-01-03

Family

ID=690184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43876.1U Active CN209895699U (zh) 2019-04-01 2019-04-01 一种电子装置及一种透明盖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9569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17171A (zh) * 2021-02-22 2021-05-1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组件、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17171A (zh) * 2021-02-22 2021-05-1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组件、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75769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glass enclosure
WO2021129882A1 (zh) 电子设备
CN106843398B (zh) 电子装置
EP3779938A1 (en) Display screen component, electronic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electronic device
CN108254975B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WO2021017779A1 (zh) 摄像头装饰组件以及电子装置
WO2021253982A1 (zh) 电子设备
US10324315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13037894B (zh) 一种电子设备
WO2014070330A1 (en) New phone construction/lens design to reduce lens borders
CN110266855B (zh) 电子设备
US11402875B2 (en)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display
CN209895699U (zh) 一种电子装置及一种透明盖板
CN113689790B (zh) 显示装置
WO2021139528A1 (zh) 电子装置以及用于电子装置的壳体
WO2021068747A1 (zh) 装饰组件、摄像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0599906A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12532769B (zh) 一种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装置
CN210380944U (zh) 电子设备
CN214101502U (zh) 一种装饰组件及移动终端
KR20180134724A (ko) 휴대 단말기용 커버
KR101247682B1 (ko) 윈도우플레이트, 액정표시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모바일단말기
CN115022491A (zh) 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3411474A (zh) 成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031152A (zh) 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