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94042U - 一种防弹携行背心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弹携行背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94042U
CN209894042U CN201920512229.1U CN201920512229U CN209894042U CN 209894042 U CN209894042 U CN 209894042U CN 201920512229 U CN201920512229 U CN 201920512229U CN 209894042 U CN209894042 U CN 2098940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ckle
fixing
ring
wire rope
steel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1222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海歌
刘海峰
陶然
韩笑奇
莫风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Jihua 3521 Speci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Jihua 3521 Speci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Jihua 3521 Speci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Jihua 3521 Speci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51222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940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940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940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弹携行背心,前身套体与后身套体通过前身套体的左肩垫与后身套体左肩垫处结合组成组装,右腰封通过快脱钢丝绳组件与肩垫处第二蓬圈与包芯绳交错编制而组装。前身套体与后身套体组装后通过头部套装在人身上,左右两侧的固定带与前身的隐藏的插扣座扣合,左右两侧的腰带扣头与腰带扣座扣合,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便于拆卸,方便携行多种物品,使用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防弹携行背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弹携行背心。
背景技术:
军警人员在执行危险任务时会穿戴防弹背心,防弹背心是一种能够有效保护军警人员生命安全的防护装备,现有的防弹背心结构单一,防弹挡板难于拆卸,能携行的东西少。因此,确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防弹携行背心。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一种防弹携行背心,包括:
前身套体:所述前身套体包括正身、第一蓬圈、插扣座和第一搭扣圈,所述第一蓬圈和第一搭扣圈均缝合在正身的外表面,且第一蓬圈位于正身的左肩部,第一搭扣圈位于正身的腰部,两插扣座缝合在正身的内表面;在正身右肩部的内表面缝合有第一固定袢;
后身套体:所述后身套体包括后身、第二搭扣圈、左腰封、左侧固定带、包芯绳和第二蓬圈,所述左腰封、左侧固定带、包芯绳和第二蓬圈均缝合在后身的外表面,且包芯绳和第二蓬圈位于后身的上端,左腰封和左侧固定带位于后身的下端,第二搭扣圈缝合在左腰封的内表面上;在后身外表面的右侧设有第二固定袢;
右腰封:所述左腰封与右腰封对称位于后身的两侧,在右腰封上缝合有右侧固定带、第一搭扣勾、快脱固定袢和腰带插扣头,第一搭扣勾和快脱固定袢位于右腰封的内表面,第一搭扣勾对应与第一搭扣圈和第二搭扣圈相粘接,右腰封通过腰带插扣头与左腰封相扣接,右侧固定带与左侧固定带对应扣接在两插扣座上;
快脱钢丝绳组件:所述快脱钢丝绳组件包括快速解脱手袢、铜卡卡扣和钢丝绳,钢丝绳对折并形成具有长边和短边的连接结构,铜卡卡扣固定于钢丝绳上,并将钢丝绳的长边与短边固定一起,快速解脱手袢固定于钢丝绳的对折处;钢丝绳中的短边依次穿过快脱固定袢和第二固定袢,快脱固定袢与第二固定袢交错布置,钢丝绳中短边的末端折进第二固定袢;钢丝绳中的长边依次穿过第二固定袢和第一蓬圈,并与包芯绳交错编制后回折绳头至第二蓬圈内;
前防弹层:所述前防弹层插接于正身的内表面上;
后防弹层:所述后防弹层插接于后身的内表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正身的内表面上缝合有前身贴袋,前防弹层插接于前身贴袋内。
进一步地,所述后身的内表面上缝合有后身贴袋,后防弹层插接于后身贴袋内。
进一步地,所述正身的外表面缝合有第一通用固定袢,后身的外表面缝合有第二通用固定袢,右腰封的外表面缝合有第三通用固定袢。
进一步地,所述前身套体上设有反光识别条组件,所述反光识别条组件包括反光识别条组件包括第四固定袢、反光条、第四搭扣勾和第四搭扣圈,所述反光条、第四搭扣勾和第四搭扣圈均缝合在第四固定袢上,第四搭扣勾与第四搭扣圈相互粘接并将第四固定袢固定于第一通用固定袢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快脱钢丝绳组件达到快速解脱功能,在紧急时刻,可几秒内达到全部解脱。
2)可作为临时急救用,后身套体上端设计有提把,在人员受伤时,可用于临时紧急拖拽所背负的受伤人员。
3)需要防弹时,前后防弹层可装入前身套体与后身套体的防弹贴袋内。
4)用于执行通用作战任务的人员,是单兵在战斗状态时携行所需装备的基本平台。与防弹插板组合使用,可以增强防弹效果。
5)其防弹携行背心下面设有腰带,通过腰带上的插扣扣合,并可通过腰带调节使防弹携行背心与携行者身体服帖、舒服。
6)可与水壶袋、防毒面具袋、步枪弹匣袋等专用功能模块配套及作训包配套使用,满足不同作业的基本战斗携行需求;与携行具配套使用,解决行军携行需求。
7)能使人穿戴、携带弹药、通讯、医疗等物资,同时解放了双手。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前视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后视图;
图3 是本实用新型中前身套体与后身套体展开后的内部示意图。
图4 是本实用新型中前身套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后身套体示意图。
图6 是本实用新型中前防弹层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后防弹层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右腰封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快脱钢丝绳组件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反光识别条组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10,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弹携行背心,包括前身套体1、后身套体2、前防弹层3、后防弹层4、右腰封5和快脱钢丝绳组件6,前身套体1与后身套体2通过前身套体1的左肩垫与后身套体2左肩垫处结合组成组装,右腰封5通过快脱钢丝绳组件6与肩垫处第二蓬圈218与包芯绳217交错编制而组装。前身套体1与后身套体2组装后通过头部套装在人身上,左右两侧的固定带(216、511)与前身的隐藏的插扣座115扣合,左右两侧的腰带扣头与腰带扣座扣合,即装载完毕,以下对各部件的结构以及安装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前身套体1:前身套体1包括正身111、第一蓬圈114、插扣座115和第一搭扣圈116,第一蓬圈114和第一搭扣圈116均缝合在正身111的外表面,且第一蓬圈114位于正身111的左肩部,第一搭扣圈116位于正身111的腰部,两插扣座115缝合在正身111的内表面;在正身111右肩部的内表面缝合有第一固定袢110。
后身套体2:后身套体2包括后身211、第二搭扣圈214、左腰封215、左侧固定带216、包芯绳217和第二蓬圈218,左腰封215、左侧固定带216、包芯绳217和第二蓬圈218均缝合在后身211的外表面,且包芯绳217和第二蓬圈218位于后身211的上端,左腰封215和左侧固定带216位于后身211的下端,第二搭扣圈214缝合在左腰封215的内表面上;在后身211外表面的右侧设有第二固定袢220。
右腰封5:左腰封215与右腰封5对称位于后身211的两侧,在右腰封5上缝合有右侧固定带511、第一搭扣勾512、快脱固定袢513和腰带插扣头515,第一搭扣勾512和快脱固定袢513位于右腰封5的内表面,第一搭扣勾512对应与第一搭扣圈116和第二搭扣圈214相粘接,右腰封5通过腰带插扣头515与左腰封215相扣接,右侧固定带511与左侧固定带216对应扣接在两插扣座115上。
快脱钢丝绳组件6:快脱钢丝绳组件6包括快速解脱手袢611、铜卡卡扣612和钢丝绳613,钢丝绳613对折并形成具有长边和短边的连接结构,铜卡卡扣612固定于钢丝绳613上,并将钢丝绳613的长边与短边固定在一起,快速解脱手袢611固定于钢丝绳613的对折处。
组装时,钢丝绳613中的短边依次穿过快脱固定袢513和第二固定袢220,快脱固定袢513与第二固定袢220交错布置,钢丝绳613中短边的末端折进第二固定袢220。钢丝绳613中的长边依次穿过第二固定袢220和第一蓬圈114,并与包芯绳217交错编制(不扣合)后回折绳头至第二蓬圈218内。将后身套体2肩部处左端、右端的搭扣勾、圈分别粘合,快脱钢丝绳组件6中的手把端搭扣圈粘在右腰封下面的搭扣勾512上,最后将左、右腰封的腰带扣扣合。前身套体、后身套体与右腰封即装载完毕。
本实用新型中关于快脱钢丝绳组件6中钢丝绳613的快拆的穿线方式与现有技术中快拆战术背心中的快拆钢丝绳穿线方式一致,故不再对钢丝绳613的快拆原理进行赘述。本实用新型是对携行背心的结构进行优化设置,使其满足不同作业需要,背负更加舒适。
前防弹层3:前防弹层3插接于正身111的内表面上,前防弹层3包括前防弹内胆套311、前防弹内胆防水层312和前防弹内胆313,前防弹内胆防水层312涂覆于前防弹内胆313上,前防弹内胆套311包裹于前防弹内胆313上。
后防弹层4:后防弹层4插接于后身211的内表面上,后防弹层4包括后防弹内胆套411、后防弹内胆防水层412和后防弹413内胆,后防弹内胆防水层412涂覆于后防弹413内胆上,后防弹内胆套411包裹于后防弹413内胆上。
为便于插装前防弹层3,在正身111的内表面上缝合有前身贴袋112,前防弹层3插接于前身贴袋112内。
为便于插装后防弹层4,在后身211的内表面上缝合有后身贴袋212,后防弹层4插接于后身贴袋212内。
为实现多种携行需求,在正身111的外表面缝合有第一通用固定袢113,后身211的外表面缝合有第二通用固定袢213,右腰封5的外表面缝合有第三通用固定袢514。
在前身套体1上设有反光识别条组件7,反光识别条组件7包括反光识别条组件7包括第四固定袢711、反光条712、第四搭扣勾713和第四搭扣圈714,反光条712、第四搭扣勾713和第四搭扣圈714均缝合在第四固定袢711上,第四搭扣勾713与第四搭扣圈714相互粘接并将第四固定袢711固定于第一通用固定袢113上。
防弹携行背心的反光识别条组件7可组装在防弹携行背心上,也方便拆卸。在训练、作战时考虑隐蔽等因素可以取下反光识别条组件,在紧急救援、搜救等特定条件下,可将反光识别条组件组装在防弹携行背心上,以便搜素、救援、搜救等便于识别。
防弹携行背心装载、使用步骤说明如下:
第一步:将防弹携行背心前身套体的左肩部与后身套体的左肩部交错编制后,将后身套体肩部搭扣勾与圈粘合。
第二步:钢丝绳中的短边依次穿过快脱固定袢和第二固定袢,快脱固定袢与第二固定袢交错布置,钢丝绳中短边的末端折进第二固定袢,钢丝绳中的长边依次穿过第二固定袢和第一蓬圈,并与包芯绳交错编制后回折绳头至第二蓬圈内。将后身套体肩部处左端、右端的搭扣勾、圈分别粘合,快脱钢丝绳组件中的手把端搭扣圈粘在右腰封下面的搭扣勾上,最后将左、右腰封的腰带扣扣合。前身套体、后身套体与右腰封即装载完毕。
第三步:根据需要,若需要反光识别条组件时,将反光识别条组件的插袢穿过前身套体正身、后身套体正身相应的通用固定袢上(反光面朝外),通过反光识别条组件插袢上的搭扣勾与搭扣圈粘合,将反光识别条组件组装在背心上。
第四步:若有防弹需要,将前防弹片、后防弹片弹击面朝外装入前身套体、后身套体的内贴袋内,防弹插板也可装入防弹插板袋内,增强防弹效果。
第五步:前身套体、后身套体外面设计有通用固定袢,根据作战需求,可挂装弹药模块、医疗模块、通讯模块等专用模块,随防弹携行背心装载、携行。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防弹携行背心,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身套体(1):所述前身套体(1)包括正身(111)、第一蓬圈(114)、插扣座(115)和第一搭扣圈(116),所述第一蓬圈(114)和第一搭扣圈(116)均缝合在正身(111)的外表面,且第一蓬圈(114)位于正身(111)的左肩部,第一搭扣圈(116)位于正身(111)的腰部,两插扣座(115)缝合在正身(111)的内表面;在正身(111)右肩部的内表面缝合有第一固定袢(110);
后身套体(2):所述后身套体(2)包括后身(211)、第二搭扣圈(214)、左腰封(215)、左侧固定带(216)、包芯绳(217)和第二蓬圈(218),所述左腰封(215)、左侧固定带(216)、包芯绳(217)和第二蓬圈(218)均缝合在后身(211)的外表面,且包芯绳(217)和第二蓬圈(218)位于后身(211)的上端,左腰封(215)和左侧固定带(216)位于后身(211)的下端,第二搭扣圈(214)缝合在左腰封(215)的内表面上;在后身(211)外表面的右侧设有第二固定袢(220);
右腰封(5):所述左腰封(215)与右腰封(5)对称位于后身(211)的两侧,在右腰封(5)上缝合有右侧固定带(511)、第一搭扣勾(512)、快脱固定袢(513)和腰带插扣头(515),第一搭扣勾(512)和快脱固定袢(513)位于右腰封(5)的内表面,第一搭扣勾(512)对应与第一搭扣圈(116)和第二搭扣圈(214)相粘接,右腰封(5)通过腰带插扣头(515)与左腰封(215)相扣接,右侧固定带(511)与左侧固定带(216)对应扣接在两插扣座(115)上;
快脱钢丝绳组件(6):所述快脱钢丝绳组件(6)包括快速解脱手袢(611)、铜卡卡扣(612)和钢丝绳(613),钢丝绳(613)对折并形成具有长边和短边的连接结构,铜卡卡扣(612)固定于钢丝绳(613)上,并将钢丝绳(613)的长边与短边固定一起,快速解脱手袢(611)固定于钢丝绳(613)的对折处;钢丝绳(613)中的短边依次穿过快脱固定袢(513)和第二固定袢(220),快脱固定袢(513)与第二固定袢(220)交错布置,钢丝绳(613)中短边的末端折进第二固定袢(220);钢丝绳(613)中的长边依次穿过第二固定袢(220)和第一蓬圈(114),并与包芯绳(217)交错编制后回折绳头至第二蓬圈(218)内;
前防弹层(3):所述前防弹层(3)插接于正身(111)的内表面上;
后防弹层(4):所述后防弹层(4)插接于后身(211)的内表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弹携行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正身(111)的内表面上缝合有前身贴袋(112),前防弹层(3)插接于前身贴袋(112)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弹携行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身(211)的内表面上缝合有后身贴袋(212),后防弹层(4)插接于后身贴袋(212)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弹携行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正身(111)的外表面缝合有第一通用固定袢(113),后身(211)的外表面缝合有第二通用固定袢(213),右腰封(5)的外表面缝合有第三通用固定袢(514)。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弹携行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身套体(1)上设有反光识别条组件(7),所述反光识别条组件(7)包括反光识别条组件(7)包括第四固定袢(711)、反光条(712)、第四搭扣勾(713)和第四搭扣圈(714),所述反光条(712)、第四搭扣勾(713)和第四搭扣圈(714)均缝合在第四固定袢(711)上,第四搭扣勾(713)与第四搭扣圈(714)相互粘接并将第四固定袢(711)固定于第一通用固定袢(113)上。
CN201920512229.1U 2019-04-16 2019-04-16 一种防弹携行背心 Active CN2098940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12229.1U CN209894042U (zh) 2019-04-16 2019-04-16 一种防弹携行背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12229.1U CN209894042U (zh) 2019-04-16 2019-04-16 一种防弹携行背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94042U true CN209894042U (zh) 2020-01-03

Family

ID=690193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12229.1U Active CN209894042U (zh) 2019-04-16 2019-04-16 一种防弹携行背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9404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70074A (zh) * 2019-04-16 2019-06-11 南京际华三五二一特种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防弹携行背心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70074A (zh) * 2019-04-16 2019-06-11 南京际华三五二一特种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防弹携行背心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15619B2 (en) Rapid extraction body harness with extendable drag straps
US8533862B2 (en) Quickly releasable vest
US10016002B2 (en) Garments having evacuation harnesses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US6481528B2 (en) Combination utility belt and climbing harness
US9498008B2 (en) Garments having an evacuation harness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US8430204B1 (en) Rapid rescue apparatus
KR101080179B1 (ko) 신속 해제형 방호 조끼
US7814567B2 (en) Protective garment having a quick release system
US6800007B2 (en) Wearable personal emergency rescue apparatus
US8479312B2 (en) Protective garments having quick release system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US8016335B2 (en) Dual handle adjustable drag strap
US7917968B2 (en) Armored garment with rescue strap
KR102406462B1 (ko) 가방 수납식 방탄복
US20150082524A1 (en) Personal armor and backpack system
WO2018160221A1 (en) Harness having a deployable rappelling assembly
CN209894042U (zh) 一种防弹携行背心
EP3283180B1 (en) Assembly for extrication and rescue
US11014641B1 (en) Wearable flotation device
CN108278927B (zh) 一种具备快速脱卸功能的防弹背心
US20190192887A1 (en) Assembly for extrication and rescue
CN209894043U (zh) 一种携行背心
US20190192888A1 (en) Assembly for extrication and rescue
CN105686313A (zh) 一种双肩侧连式快速穿戴防护背包
CN101522065A (zh) 具有快速释放系统的防护衣
CN109870074A (zh) 一种防弹携行背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