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84965U - 一种在胸科手术中应用的新型双腔支气管导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在胸科手术中应用的新型双腔支气管导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84965U
CN209884965U CN201920470786.1U CN201920470786U CN209884965U CN 209884965 U CN209884965 U CN 209884965U CN 201920470786 U CN201920470786 U CN 201920470786U CN 209884965 U CN209884965 U CN 2098849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ff
response electrode
electrode line
response
trach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7078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山
孙杨
丁正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2047078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849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849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8496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在胸科手术中应用的新型双腔支气管导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镶嵌连接有双腔导管接头,所述管体表面中部设置有感应电极,所述管体表面位于感应电极下方设置有气管套囊,所述管体顶部固定有呈Y形的双腔导管接头,所述管体顶部位于双腔导管接头下方设置有感应电极线一和感应电极线二,所述感应电极线一和感应电极线二的下端分别与感应电极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在胸科手术尤其是肺癌根治术中清扫淋巴结时动态监测喉返神经功能,以判断术中喉返神经是否存在误伤可能;仅需要在实践中加入已有的神经刺激仪,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起来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在胸科手术中应用的新型双腔支气管导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为一种在胸科手术中应用的新型双腔支气管导管。
背景技术
胸科手术尤其肺癌根治术中,需要进行淋巴结的清扫。在清扫淋巴结尤其是主动脉弓旁淋巴结时有时会损伤喉返神经(RNL)。喉返神经是喉部主要的运动神经,支配了除环甲肌以外的喉内肌肉,单侧RLN 损伤表现为术后声音嘶哑、喝水呛咳等;双侧神经损伤甚至会造成患者声门紧闭导致窒息。因此在肺癌根治术中使用神经监测技术,可提高 RLN损伤的识别率。RNL神经监测原理是通过电流刺激喉返神经产生动作电位,当动作电位传递至声带肌肉时,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去极化,使得肌肉细胞膜表面的离子通道开放并产生动作电位,使肌肉收缩,复合动作电位被记录电极转化为具有振幅、潜伏期、时程参数的肌电信号,通过肌电信号来判断喉返神经的功能是否受损。
目前在甲状腺术中广泛采用的方法是将感应电极附于气管导管外侧壁,插管时使得电极与声带肌直接接触,术中通过刺激 RLN 使声带肌活动,然后表面电极将声带肌的活动,将活动信号转化为肌电信号显示在神经监测仪上。但在胸科手术尤其是肺癌根治术上尚没有实施的报道,且没有于此相关的带感应电极的双腔支气管导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胸科手术中应用的新型双腔支气管导管,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在胸科手术中应用的新型双腔支气管导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镶嵌连接有双腔导管接头,所述管体表面中部设置有感应电极,所述管体表面位于感应电极下方设置有气管套囊,所述管体顶部固定有呈Y形的双腔导管接头,所述管体顶部位于双腔导管接头下方设置有感应电极线一和感应电极线二,所述感应电极线一和感应电极线二的下端分别与感应电极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管体下端位于所述气管套囊下方设置有支气管管套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管体上还设置有支气管指示套囊和气管指示套囊,所述支气管指示套囊下端与支气管管套囊连接,所述气管指示套囊下端与气管套囊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感应电极呈环状且长度为3cm,感应电极与气管套囊的距离为3cm,所述感应电极线一和感应电极线二均设置在管体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该双腔支气管导管,解决了在肺癌根治术中动态监测喉返神经功能,精确的判断喉返神经是否损伤的问题。
(2)该双腔支气管导管,仅需要在实践中加入已有的神经刺激仪,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起来方便,防止术中的喉返神经的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胸科手术中应用的新型双腔支气管导管的结构图。
图中:管体1;支气管指示套囊2;气管指示套囊3;气管套囊4;感应电极5;支气管管套囊6;感应电极线一8;感应电极线二9;双腔导管接头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在胸科手术中应用的新型双腔支气管导管,包括:管体1,管体1镶嵌连接有双腔导管接头10,管体1表面中部设置有感应电极5,感应电极5包括两组金属丝,管体1表面位于感应电极5下方设置有气管套囊4,管体1顶部固定有呈Y形的双腔导管接头10,管体1顶部位于双腔导管接头10下方设置有感应电极线一8和感应电极线二9,感应电极线一8和感应电极线二9的下端分别与感应电极5连接,感应电极线一8为火线,感应电极线二9为零线,在气管套囊4的上方设有纵向长3cm的感应区域(感应电极5),该区域内有4根2对金属丝作为记录电极置于管体1外壁,分别与左、右侧声带紧密贴合,记录电极可以通过感应电极线与神经刺激仪相连,在调整好神经刺激仪参数后可以实时刺激声带,使声带运动产生动作电位,通过电极记录并反馈电位的特性,从而可以及时发现喉返神经是否损伤及损伤的侧别和程度,通过应用感应电极5实施监测喉返神经功能,避免相应神经损伤,金属丝与人体组织不接触,保持绝缘。
进一步改进地,如图1所示:管体1下端位于气管套囊4下方设置有支气管管套囊6,气管套囊4和支气管管套囊6充气后对病患处进行定位。
进一步改进地,如图1所示:管体1上还设置有支气管指示套囊2和气管指示套囊3,支气管指示套囊2下端与支气管管套囊6连接,气管指示套囊3下端与气管套囊4连接,通过支气管指示套囊2和气管指示套囊3来对气管套囊4和支气管管套囊6打气。
具体地,感应电极5呈环状且长度为3cm,感应电极5与气管套囊4的距离为3cm,感应电极线一8和感应电极线二9均设置在管体1内,应除感应电极处有金属附属物以外,其余地方均为绝缘体,感应电极线一8和二埋藏于管体1内不与人体组织接触,避免气管套囊4在充气后对感应电极5监测造成影响。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使用喉镜暴露患者声门并置入该双腔支气管导管,当感应电极5区域通过电极中点连线与声门水平重合时停止推送导管,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定位后将气管指示套囊3和支气管指示套囊2打气,使气管套囊4和支气管管套囊6的导管套囊充气,实现手术中健侧肺和术侧肺的肺部隔离,通过双腔导管接头10连接呼吸机行机械通气,将感应电极线一8和感应电极线二9接入神经刺激仪,通过神经刺激仪行检测:记录阻抗值、阻抗差值及肌电图基线值;若阻抗值<5kΩ、阻抗差值<5kΩ、基线值位于10μV左右时,定义为导管到位。
本方案所保护的产品目前已经投入实际生产和应用,尤其是在医院临床领域上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很显然印证了该产品的技术方案是有益的,是符合社会需要的,也适宜批量生产及推广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在胸科手术中应用的新型双腔支气管导管,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1)镶嵌连接有双腔导管接头(10),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表面中部设置有感应电极(5),所述管体(1)表面位于感应电极(5)下方设置有气管套囊(4),所述管体(1)顶部固定有呈Y形的双腔导管接头(10),所述管体(1)顶部位于双腔导管接头(10)下方设置有感应电极线一(8)和感应电极线二(9),所述感应电极线一(8)和感应电极线二(9)的下端分别与感应电极(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胸科手术中应用的新型双腔支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下端位于所述气管套囊(4)下方设置有支气管管套囊(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在胸科手术中应用的新型双腔支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上还设置有支气管指示套囊(2)和气管指示套囊(3),所述支气管指示套囊(2)下端与支气管管套囊(6)连接,所述气管指示套囊(3)下端与气管套囊(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胸科手术中应用的新型双腔支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电极(5)呈环状且长度为3cm,感应电极(5)与气管套囊(4)的距离为3cm,所述感应电极线一(8)和感应电极线二(9)均设置在管体(1)内。
CN201920470786.1U 2019-04-09 2019-04-09 一种在胸科手术中应用的新型双腔支气管导管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8849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70786.1U CN209884965U (zh) 2019-04-09 2019-04-09 一种在胸科手术中应用的新型双腔支气管导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70786.1U CN209884965U (zh) 2019-04-09 2019-04-09 一种在胸科手术中应用的新型双腔支气管导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84965U true CN209884965U (zh) 2020-01-03

Family

ID=689987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70786.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884965U (zh) 2019-04-09 2019-04-09 一种在胸科手术中应用的新型双腔支气管导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849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cKenzie et al. Central and peripheral fatigue of human diaphragm and limb muscles assessed by twitch interpolation.
CN105916549B (zh) 用于优化多电极神经起搏的系统及相关方法
US8301239B2 (en)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acute autonomic stimulation
US20160310730A1 (en) Stimulation system for exercising diaphragm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thereof
JP2010514477A5 (zh)
JP2021505299A (ja) 呼吸筋を強化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07073262A (zh) 非侵入式神经刺激系统
CN204815255U (zh) 一种神经监测气管插管
CN204910377U (zh) 一种带仿生排痰功能的无创呼吸机
CN203090257U (zh)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治疗系统
Keogh et al. Non‐invasive phrenic nerve stimulation to avoid ventilator‐induced diaphragm dysfunction in critical care
CN209884965U (zh) 一种在胸科手术中应用的新型双腔支气管导管
CN110193139A (zh) 一种用于呼吸肌电刺激的装置和方法
CN104014064B (zh) 带电极的气囊及可用于心电起搏除颤监护的支气管导管
CN206548959U (zh) 喉返神经监测气管
CN103989468B (zh) 一种肛管直肠双刺激电极装置
CN206577221U (zh) 一种神经监测气管插管
Nasri et al. Function of the interarytenoid muscle in a canine laryngeal model
CN213642697U (zh) 一种家用呼吸康复设备
CN111298293B (zh) 一种膈肌起搏咳痰辅助装置
CN203989358U (zh) 可用于心电起搏除颤监护的支气管导管
CN203447606U (zh) 可用于心电起搏的多功能双腔支气管导管
CN103446649B (zh) 可用于心电起搏的多功能双腔支气管导管
CN1095683C (zh) 经食管心室起搏导电球囊电极导管
CN219126394U (zh) 一种呼吸机与膈肌起搏协同的呼吸训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10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