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82165U - 一种优化的空载功耗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优化的空载功耗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82165U
CN209882165U CN201920437075.4U CN201920437075U CN209882165U CN 209882165 U CN209882165 U CN 209882165U CN 201920437075 U CN201920437075 U CN 201920437075U CN 209882165 U CN209882165 U CN 2098821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or
diode
circuit
capacitor
an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3707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胥海东
杜无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huangx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RANSI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RANSIN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RANSI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3707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821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821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821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优化的空载功耗电路,包括输入整流电路、EMI滤波电路、电压转换电路、次级整流滤波电路、反馈电路,输入整流电路与电压转换电路连接,电压转换电路与次级整流滤波电路连接,次级整流滤波电路连接EMI滤波电路,次级整流滤波电路与电压转换电路中设置有反馈电路;次级整流滤波电路中连接有二极管D10,该二极管D10整流输出端连接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端,该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端连接至反馈电路。本实用新型的空载功耗电路是将输出LED灯,替代原本就需要的431基准限流电阻,以让LED的功耗替代了原有电阻的功耗,节省了LED灯的限流电阻和431基准限流电阻两个器件,又可以满足空载输出功耗小于0.075W,达到了节能、节约使用物料的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优化的空载功耗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优化的空载功耗电路。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带输出显示LED灯的产品,满足能效六空载功耗的要求,加上输出灯,会给产品带来一个稳定的输出负载,按照能效六的要求,空载功耗要求小于0.075W就无法满足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优化的空载功耗电路,该电路的目的是节能和节约使用物料的需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一种优化的空载功耗电路,包括输入整流电路、EMI滤波电路、电压转换电路、次级整流滤波电路、反馈电路,所述输入整流电路与电压转换电路连接,所述电压转换电路与所述次级整流滤波电路连接,所述次级整流滤波电路连接所述EMI滤波电路,所述次级整流滤波电路与所述电压转换电路中设置有反馈电路;
所述次级整流滤波电路中连接有二极管D10,该二极管D10整流输出端连接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端,该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端连接至所述反馈电路。
进一步的,所述输入整流电路的电源输入端设置有桥式整流二极管;
所述桥式整流二极管中的二极管D3和二极管D4之间的电路节点上连接一有极性电容C1的正极、有极性电容C2的正极、电阻R2、电阻R5、电容C4、电压转换电路;
所述桥式整流二极管中的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之间的电路节点上连接一电感器L1、电阻R1以及所述有极性电容C1的负极端;
所述电感器L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有极性电容C2的负极端并接地;
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3,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6,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至芯片U1的1脚,所述电阻R16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以及二极管D8的负极端;
所述二极管D8的正极端和二极管D3和二极管D4之间的电路节点分别连接至电压转换电路上的变压器T1的两个输入端。
进一步的,所述电压转换电路中连接有变压器T1,所述变压器T1的输出端连接有次级整流滤波电路;
所述次级整流滤波电路包括电阻R14、电阻R15、二极管D9、二极管D10、有极性电容C9、有极性电容C10、电容C11;
所述变压器T1的输出端正极连接电阻R14、电阻R15、二极管D9的正极、二极管D10的正极,其负极端接地;
所述电阻R14、电阻R15的另一端互接并连接有电容C8,所述二极管D9的负极、二极管D10的负极互接并连接电容C8的另一端、电感器L2、有极性电容C9的正极、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端;
所述电感器L2的另一端与所述变压器T1的输出端负极之间连接有有极性电容C10、电容C11以及EMI滤波电路,所述有极性电容C10的正极端与所述电感器L2连接,其还连接有电阻R11;
所述有极性电容C9的负极端连接至所述变压器T1的输出端负极。
进一步的,所述反馈电路包括反馈电路A和反馈电路B;
所述反馈电路A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一稳压二极管ZD1、第二稳压二极管、电阻R8、电阻R9、电容C7、电阻R10、电阻R12,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电阻R8的一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端连接第一稳压二极管ZD1的负极端、电阻R8的另一端、电阻R9的一端、第二稳压二极管的负极端,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7的一端,所述电容C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以及电阻R12的一端、电阻R10的一端、第二稳压二极管的侧引脚,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第二稳压二极管的正极端以及第一稳压二极管ZD1的正极端并接地。
进一步的,所述反馈电路B包括芯片U1、电阻R13、第二二极管D5、电感器、有极性电容C3、电容C6、电容C5、电阻R17、电阻R4、NPN型三极管,所述芯片U1的2脚连接电阻R13、有极性电容C3的正极,其3脚接地,其4脚连接电容C6,其5脚连接电阻R17,其6脚连接电阻R4,其7脚和8脚互接并连接至变压器T1输入端负极端;
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连接第二二极管D5的负极端,所述第二二极管D5的正极端连接电感器的一端,所述电感器的另一端连接有极性电容C3的负极端、电容C6的另一端、电容C5的一端、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芯片U1的3脚并接地;
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7的另一端以及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空载功耗电路是将输出LED灯,替代原本就需要的431基准限流电阻,以让LED的功耗替代了原有电阻的功耗,节省了LED灯的限流电阻和431基准限流电阻两个器件,又可以满足空载输出功耗小于0.075W,达到了节能、节约使用物料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载功耗电路。
图2为图1的左侧电路放大图。
图3为图2的右侧电路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显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无线连接,也可以是有线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如下:
请参照附图1-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的空载功耗电路,包括输入整流电路、EMI滤波电路、电压转换电路、次级整流滤波电路、反馈电路,所述输入整流电路与电压转换电路连接,所述电压转换电路与所述次级整流滤波电路连接,所述次级整流滤波电路连接所述EMI滤波电路,所述次级整流滤波电路与所述电压转换电路中设置有反馈电路;
所述次级整流滤波电路中连接有二极管D10,该二极管D10整流输出端连接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端,该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端连接至所述反馈电路。
本实施例的一种优先技术方案:所述输入整流电路的电源输入端设置有桥式整流二极管;
所述桥式整流二极管中的二极管D3和二极管D4之间的电路节点上连接一有极性电容C1的正极、有极性电容C2的正极、电阻R2、电阻R5、电容C4、电压转换电路;
所述桥式整流二极管中的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之间的电路节点上连接一电感器L1、电阻R1以及所述有极性电容C1的负极端;
所述电感器L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有极性电容C2的负极端并接地;
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3,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6,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至芯片U1的1脚,所述电阻R16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以及二极管D8的负极端;
所述二极管D8的正极端和二极管D3和二极管D4之间的电路节点分别连接至电压转换电路上的变压器T1的两个输入端。
本实施例的一种优先技术方案:所述电压转换电路中连接有变压器T1,所述变压器T1的输出端连接有次级整流滤波电路;
所述次级整流滤波电路包括电阻R14、电阻R15、二极管D9、二极管D10、有极性电容C9、有极性电容C10、电容C11;
所述变压器T1的输出端正极连接电阻R14、电阻R15、二极管D9的正极、二极管D10的正极,其负极端接地;
所述电阻R14、电阻R15的另一端互接并连接有电容C8,所述二极管D9的负极、二极管D10的负极互接并连接电容C8的另一端、电感器L2、有极性电容C9的正极、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端;
所述电感器L2的另一端与所述变压器T1的输出端负极之间连接有有极性电容C10、电容C11以及EMI滤波电路,所述有极性电容C10的正极端与所述电感器L2连接,其还连接有电阻R11;
所述有极性电容C9的负极端连接至所述变压器T1的输出端负极。
本实施例的一种优先技术方案:所述反馈电路包括反馈电路A和反馈电路B;
所述反馈电路A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一稳压二极管ZD1、第二稳压二极管、电阻R8、电阻R9、电容C7、电阻R10、电阻R12,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电阻R8的一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端连接第一稳压二极管ZD1的负极端、电阻R8的另一端、电阻R9的一端、第二稳压二极管的负极端,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7的一端,所述电容C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以及电阻R12的一端、电阻R10的一端、第二稳压二极管的侧引脚,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第二稳压二极管的正极端以及第一稳压二极管ZD1的正极端并接地。
本实施例的一种优先技术方案:所述反馈电路B包括芯片U1、电阻R13、第二二极管D5、电感器、有极性电容C3、电容C6、电容C5、电阻R17、电阻R4、NPN型三极管,所述芯片U1的2脚连接电阻R13、有极性电容C3的正极,其3脚接地,其4脚连接电容C6,其5脚连接电阻R17,其6脚连接电阻R4,其7脚和8脚互接并连接至变压器T1输入端负极端;
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连接第二二极管D5的负极端,所述第二二极管D5的正极端连接电感器的一端,所述电感器的另一端连接有极性电容C3的负极端、电容C6的另一端、电容C5的一端、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芯片U1的3脚并接地;
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7的另一端以及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空载功耗电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次级整流滤波电路中的二极管D10,并在二极管D10与反馈电路A之间连接有一个发光二极管LED1。二极管D10整流输出后,反馈电路A与二极管D10之间不再接入传统的电阻,而是接入一个发光二极管LED1,此发光二极管LED1减少了电阻的功耗,又解决了空载功耗小于0.075W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空载功耗电路是将输出LED灯,替代原本就需要的431基准限流电阻,以让LED的功耗替代了原有电阻的功耗,节省了LED灯的限流电阻和431基准限流电阻两个器件,又可以满足空载输出功耗小于0.075W,达到了节能、节约使用物料的要求。
实施例3:
以上所述的芯片U1采用的是CR6203型号的芯片,其是PWM开关电源控制器,用于控制开关稳压电源输出的改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优化的空载功耗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整流电路、EMI滤波电路、电压转换电路、次级整流滤波电路、反馈电路,所述输入整流电路与电压转换电路连接,所述电压转换电路与所述次级整流滤波电路连接,所述次级整流滤波电路连接所述EMI滤波电路,所述次级整流滤波电路与所述电压转换电路中设置有反馈电路;
所述次级整流滤波电路中连接有二极管D10,该二极管D10整流输出端连接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端,该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端连接至所述反馈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优化的空载功耗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整流电路的电源输入端设置有桥式整流二极管;
所述桥式整流二极管中的二极管D3和二极管D4之间的电路节点上连接一有极性电容C1的正极、有极性电容C2的正极、电阻R2、电阻R5、电容C4、电压转换电路;
所述桥式整流二极管中的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之间的电路节点上连接一电感器L1、电阻R1以及所述有极性电容C1的负极端;
所述电感器L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有极性电容C2的负极端并接地;
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3,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6,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至芯片U1的1脚,所述电阻R16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以及二极管D8的负极端;
所述二极管D8的正极端和二极管D3和二极管D4之间的电路节点分别连接至电压转换电路上的变压器T1的两个输入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优化的空载功耗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转换电路中连接有变压器T1,所述变压器T1的输出端连接有次级整流滤波电路;
所述次级整流滤波电路包括电阻R14、电阻R15、二极管D9、二极管D10、有极性电容C9、有极性电容C10、电容C11;
所述变压器T1的输出端正极连接电阻R14、电阻R15、二极管D9的正极、二极管D10的正极,其负极端接地;
所述电阻R14、电阻R15的另一端互接并连接有电容C8,所述二极管D9的负极、二极管D10的负极互接并连接电容C8的另一端、电感器L2、有极性电容C9的正极、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端;
所述电感器L2的另一端与所述变压器T1的输出端负极之间连接有有极性电容C10、电容C11以及EMI滤波电路,所述有极性电容C10的正极端与所述电感器L2连接,其还连接有电阻R11;
所述有极性电容C9的负极端连接至所述变压器T1的输出端负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优化的空载功耗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电路包括反馈电路A和反馈电路B;
所述反馈电路A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一稳压二极管ZD1、第二稳压二极管、电阻R8、电阻R9、电容C7、电阻R10、电阻R12,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电阻R8的一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端连接第一稳压二极管ZD1的负极端、电阻R8的另一端、电阻R9的一端、第二稳压二极管的负极端,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7的一端,所述电容C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以及电阻R12的一端、电阻R10的一端、第二稳压二极管的侧引脚,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第二稳压二极管的正极端以及第一稳压二极管ZD1的正极端并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优化的空载功耗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电路B包括芯片U1、电阻R13、第二二极管D5、电感器、有极性电容C3、电容C6、电容C5、电阻R17、电阻R4、NPN型三极管,所述芯片U1的2脚连接电阻R13、有极性电容C3的正极,其3脚接地,其4脚连接电容C6,其5脚连接电阻R17,其6脚连接电阻R4,其7脚和8脚互接并连接至变压器T1输入端负极端;
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连接第二二极管D5的负极端,所述第二二极管D5的正极端连接电感器的一端,所述电感器的另一端连接有极性电容C3的负极端、电容C6的另一端、电容C5的一端、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芯片U1的3脚并接地;
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7的另一端以及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
CN201920437075.4U 2019-04-02 2019-04-02 一种优化的空载功耗电路 Active CN2098821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37075.4U CN209882165U (zh) 2019-04-02 2019-04-02 一种优化的空载功耗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37075.4U CN209882165U (zh) 2019-04-02 2019-04-02 一种优化的空载功耗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82165U true CN209882165U (zh) 2019-12-31

Family

ID=689579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37075.4U Active CN209882165U (zh) 2019-04-02 2019-04-02 一种优化的空载功耗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821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42784B (zh) 一种led灯具及其驱动电路
CN202261964U (zh) Led驱动电路
CN203219540U (zh) 一种具有led调光线性补偿的电路
CN105792421A (zh) 一种无桥式led驱动电源
CN201774706U (zh) 半导体led照明高亮度天顶照灯驱动电路
KR101082150B1 (ko) 발광다이오드 구동장치
CN209882165U (zh) 一种优化的空载功耗电路
CN202634839U (zh) Led驱动电路及led照明灯
CN217444050U (zh) 一种led显示屏供电装置
CN214591198U (zh) 一种多功能可调输出电压电路
CN201947180U (zh) 非隔离型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
CN112383235B (zh) Led户外广告屏并联使用供电装置
CN209896915U (zh) 自激式反激变换器
CN210579370U (zh) 一种led台灯控制电路
CN208623943U (zh) 一种led驱动电路
CN207460553U (zh) 一种驱动led灯带的恒压电源及应用其的led光源
CN202005012U (zh) 一种多路led电流平衡控制电路、led液晶屏及电视机
CN206908897U (zh) Led驱动电路
CN101541134A (zh) 低压交流荧光灯驱动电路
CN218416744U (zh) 一种高压无频闪led驱动电路
CN204761769U (zh) 一种led控制电路
CN216414633U (zh) 一种led驱动电源
CN213847087U (zh) Led驱动电路及照明设备
CN217904693U (zh) 一种两线输出变色电路
CN210381400U (zh) 一种可调光的线性led灯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nd and 3rd Floor, Building B, Dejin Industrial Park 2, Fuyuan 1st Road, Heping Community, Fuyo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00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Chuangxi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nd and 3rd Floor, Building B, Dejin Industrial Park 2, Fuyuan 1st Road, Heping Community, Fuyo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00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TRANSIN TECHNOLOGIE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