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80890U - 一种电流信号传输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流信号传输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880890U CN209880890U CN201921225890.0U CN201921225890U CN209880890U CN 209880890 U CN209880890 U CN 209880890U CN 201921225890 U CN201921225890 U CN 201921225890U CN 209880890 U CN209880890 U CN 20988089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negative
- positive
- elastic sheet
- box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流信号传输装置,包括:插头,包括接线柱,外壁上开设有环槽,分隔成正极接线柱和负极接线柱;插座,包括盒体以及设置于盒体内的正极弹片和负极弹片,盒体表面开设插孔;接线柱由插孔插入盒体,正极接线柱与正极弹片形成接触式电性连接,负极接线柱与负极弹片形成接触式电性连接;正极弹片远离正极接线柱一端以及负极弹片远离负极接线柱的一端分别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电流信号传输装置,通过插头与插座的配合设计,插头的接线柱由插座的盒体插孔插入插座内,接线柱包括正极接线柱、负极接线柱和信号接线柱,对应地,插座盒体内设置正极弹片、负极弹片和信号弹片,形成插头与插座的电流信号传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源连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流信号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产品基本上采用外部单独使用电源插座的方式,其最大问题是影响外观并且要求人员必须在使用时手动安装电源插座到指定位置,对于用户而言有一定的额外工作的要求。
对于电源插头和插座,传统的DC插座只有两端电性连接功能,普通插座有三端电性连接功能,但,由于其形状大部分为方形或不规则形,无法实现旋转时还不影响到电信号的传输。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流信号传输装置,以解决现有插头插座组件电性连接功能端数量较少且插头与插座之间无法旋转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一种电流信号传输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插头,包括接线柱,所述接线柱外壁上沿接线柱周向开设有至少一个环槽,所述环槽将接线柱分隔成间隔排布的正极接线柱和负极接线柱,所述正极接线柱通过导线与用电设备的供电端正极电性连接,所述负极接线柱通过导线与用电设备的供电端负极电性连接;插座,所述插座包括盒体以及间隔设置于盒体内的正极弹片和负极弹片,所述盒体表面开设有一与所述插头的接线柱相配合的插孔;所述插头的接线柱由插座盒体的插孔插入盒体内侧,插头的正极接线柱与正极弹片形成接触式电性连接,插头的负极接线柱与负极弹片形成接触式电性连接;所述正极弹片远离正极接线柱一端以及负极弹片远离负极接线柱的一端分别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正极接线柱与正极弹片的配合、负极接线柱与负极弹片的配合形成两端式电流信号传输。
进一步地,所述环槽的数量为2个,沿接线柱轴向间隔排布,两所述环槽将接线柱分隔成间隔排布的正极接线柱、负极接线柱以及信号接线柱,所述信号接线柱通过导线与用电设备的信号传输端通信连接;所述插座的盒体内设置有信号弹片,插头的接线柱由插孔插入盒体内侧,所述信号弹片一端与信号接线柱形成接触式电性连接,另一端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正极接线柱外表面、负极接线柱外表面以及信号接线柱外表面分别设置有若干电性触点;所述正极接线柱与正极弹片的配合、负极接线柱与负极弹片的配合以及信号接线柱与信号弹片的配合形成三端式电流信号传输。
进一步地,所述接线柱长度方向一端套设有一套管,所述套管沿接线柱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插头的接线柱由插孔插入插座的盒体内侧,套管靠近接线柱一端端面抵靠于插孔外端面,形成插头与插座的可旋转插接。
进一步地,对应插孔的盒体表面沿插孔外周向凸设有一插接环,所述套管靠近接线柱一端端面抵靠于插接环上。
进一步地,所述环槽内嵌设有绝缘环。
进一步地,所述正极弹片、负极弹片和信号弹片分别插设于盒体;正极弹片位于盒体内侧端端部与正极接线柱接触式电性连接,正极弹片位于盒体外侧端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负极弹片位于盒体内侧端端部与负极接线柱接触式电性连接,负极弹片位于盒体外侧端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信号弹片位于盒体内侧端端部与信号接线柱接触式电性连接,信号弹片位于盒体外侧端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正极弹片与正极接线柱接触端设置有正极弯折部,正极弹片通过该正极弯折部与正极接线柱外壁接触式电性连接;所述负极弹片与负极接线柱接触端设置有负极弯折部,负极弹片通过该负极弯折部与负极接线柱外壁接触式电性连接;所述信号弹片与信号接线柱接触端设置有信号弯折部,信号弹片通过该信号弯折部与信号接线柱外壁接触式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所述电流信号传输装置,通过插头与插座的配合设计,插头的接线柱由插座的盒体插孔插入插座内,接线柱包括正极接线柱、负极接线柱和信号接线柱,对应地,插座盒体内设置正极弹片、负极弹片和信号弹片,形成插头与插座的三端式电流信号传输;
应用时,用户只需要将插头接线柱与用电设备连接,插头的接线柱插入插座盒体后,不需要额外任何的动作,即可以实现外部电源与用电设备电性连接,同时,接线柱可旋转地插设于盒体插孔,接线柱在旋转的同时不影响信号的传输;
接线柱上的正极接线柱、负极接线柱和信号接线柱,与插座盒体内设置的正极弹片、负极弹片和信号弹片配合,可以传输三端的信号,同时,由于接线柱为圆柱形,并且其电性接触点分布在接线柱的外表面上,可以在旋转的同时,还不影响电性的传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电流信号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电流信号传输装置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插头,11、接线柱,111、正极接线柱,112、负极接线柱,113、信号接线柱,12、环槽;
2、插座,21、盒体,211、正极弹片,212、负极弹片,213、信号弹片, 22、插孔,23、插接环,201、正极弯折部,202、负极弯折部,203、信号弯折部;
3、套管;
4、绝缘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其中,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实施例1
参见图1~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电流信号传输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插头1,包括接线柱11,所述接线柱11外壁上沿接线柱11周向开设有至少一个环槽12,所述环槽12将接线柱11分隔成间隔排布的正极接线柱111和负极接线柱112,所述正极接线柱111通过导线(未图示)与用电设备(未图示) 的供电端正极电性连接,所述负极接线柱112通过导线与用电设备的供电端负极电性连接;插座2,所述插座2包括盒体21以及间隔设置于盒体21内的正极弹片211和负极弹片212,所述盒体21表面开设有一与所述插头1的接线柱11相配合的插孔22;所述插头1的接线柱11由插座2盒体21的插孔22 插入盒体21内侧,插头1的正极接线柱111与正极弹片211形成接触式电性连接,插头1的负极接线柱112与负极弹片212形成接触式电性连接;所述正极弹片211远离正极接线柱111一端以及负极弹片212远离负极接线柱112的一端分别与外部电源(未图示)电性连接;所述正极接线柱111与正极弹片211的配合、负极接线柱112与负极弹片212的配合形成两端式电流信号传输。
进一步地,所述环槽12的数量为2个,沿接线柱11轴向间隔排布,两所述环槽12将接线柱11分隔成间隔排布的正极接线柱111、负极接线柱112以及信号接线柱113,所述信号接线柱113通过导线与用电设备的信号传输端通信连接;所述插座2的盒体21内设置有信号弹片213,插头1的接线柱11由插孔22插入盒体21内侧,所述信号弹片213一端与信号接线柱113形成接触式电性连接,另一端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正极接线柱111外表面、负极接线柱112外表面以及信号接线柱113外表面分别设置有若干电性触点(未图示);所述正极接线柱111与正极弹片211的配合、负极接线柱112与负极弹片212的配合以及信号接线柱113与信号弹片213的配合形成三端式电流信号传输。
三端式电流信号传输,相比传统DC插座多一端电性功能,拓展适用范围。
进一步地,所述接线柱11长度方向一端套设有一套管3,所述套管3沿接线柱11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插头1的接线柱11由插孔22插入插座2的盒体21内侧,套管3靠近接线柱11一端端面抵靠于插孔22外端面,形成插头 1与插座2的可旋转插接。
插头1与插座2之间的可旋转连接,相比普通插座,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可适应更多不同的场合。
进一步地,所述环槽12内嵌设有绝缘环4。
绝缘环4的设计,可实现正极接线柱111、负极接线柱112以及信号接线柱113之间的绝缘隔离,保证正极接线柱111、负极接线柱112以及信号接线柱113之间的独立运行,避免互相影响,确保电流信号传输的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正极弹片211、负极弹片212和信号弹片213分别插设于盒体21;正极弹片211位于盒体21内侧端端部与正极接线柱111接触式电性连接,正极弹片211位于盒体21外侧端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负极弹片212 位于盒体21内侧端端部与负极接线柱112接触式电性连接,负极弹片212位于盒体21外侧端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信号弹片213位于盒体21内侧端端部与信号接线柱113接触式电性连接,信号弹片213位于盒体21外侧端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正极弹片211、负极弹片212和信号弹片213插设于盒体21的结构设计,方便外部电源与接线柱11之间的连接,有效利用盒体21内侧空间。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电流信号传输装置的使用方式如下:
使用时,插头1的接线柱11由插孔22插入插座2的盒体21内,接线柱 11上的正极接线柱111与盒体21内的正极弹片211接触式电性连接,接线柱 11上的负极接线柱112与盒体21内的负极弹片212接触式电性连接,接线柱 11上的信号接线柱113与盒体21内的信号弹片213接触式电性连接,从而形成插头1与插座2的三端式电流信号传输(即正极端、负极端以及信号端);
接线柱11可旋转地插设于盒体21插孔22,接线柱11在旋转的同时不影响信号的传输;
由于接线柱11为圆柱形,并且分布于正极接线柱111外表面、负极接线柱112外表面以及信号接线柱113外表面的若干电性触点,可以使得接线柱 11在旋转的同时,还不影响电性的传输。
实施例2
对应插孔22的盒体21表面沿插孔22外周向凸设有一插接环23,所述套管3靠近接线柱11一端端面抵靠于插接环23上。
插接环23的设计,可避免套管3端面与盒体21上表面的直接接触,保证接线柱11旋转的顺利进行,并可降低套管3的磨损。
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所述正极弹片211与正极接线柱111接触端设置有正极弯折部201,正极弹片211通过该正极弯折部201与正极接线柱111外壁接触式电性连接;所述负极弹片212与负极接线柱112接触端设置有负极弯折部202,负极弹片212 通过该负极弯折部202与负极接线柱112外壁接触式电性连接;所述信号弹片213与信号接线柱113接触端设置有信号弯折部203,信号弹片213通过该信号弯折部203与信号接线柱113外壁接触式电性连接。
正极弯折部201、负极弯折部202以及信号弯折部203的设计,可更方便正极弹片211、负极弹片212以及信号弹片213的接触式电性连接,充分利用盒体21内侧空间。
其余同实施例1。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电流信号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插头(1),包括接线柱(11),所述接线柱(11)外壁上沿接线柱(11)周向开设有至少一个环槽(12),所述环槽(12)将接线柱(11)分隔成间隔排布的正极接线柱(111)和负极接线柱(112),所述正极接线柱(111)通过导线与用电设备的供电端正极电性连接,所述负极接线柱(112)通过导线与用电设备的供电端负极电性连接;
插座(2),所述插座(2)包括盒体(21)以及间隔设置于盒体(21)内的正极弹片(211)和负极弹片(212),所述盒体(21)表面开设有一与所述插头(1)的接线柱(11)相配合的插孔(22);
所述插头(1)的接线柱(11)由插座(2)盒体(21)的插孔(22)插入盒体(21)内侧,插头(1)的正极接线柱(111)与正极弹片(211)形成接触式电性连接,插头(1)的负极接线柱(112)与负极弹片(212)形成接触式电性连接;
所述正极弹片(211)远离正极接线柱(111)一端以及负极弹片(212)远离负极接线柱(112)的一端分别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正极接线柱(111)与正极弹片(211)的配合、负极接线柱(112)与负极弹片(212)的配合形成两端式电流信号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信号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槽(12)的数量为2个,沿接线柱(11)轴向间隔排布,两所述环槽(12)将接线柱(11)分隔成间隔排布的正极接线柱(111)、负极接线柱(112)以及信号接线柱(113),所述信号接线柱(113)通过导线与用电设备的信号传输端通信连接;
所述插座(2)的盒体(21)内设置有信号弹片(213),插头(1)的接线柱(11)由插孔(22)插入盒体(21)内侧,所述信号弹片(213)一端与信号接线柱(113)形成接触式电性连接,另一端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所述正极接线柱(111)外表面、负极接线柱(112)外表面以及信号接线柱(113)外表面分别设置有若干电性触点;
所述正极接线柱(111)与正极弹片(211)的配合、负极接线柱(112) 与负极弹片(212)的配合以及信号接线柱(113)与信号弹片(213)的配合形成三端式电流信号传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流信号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柱(11)长度方向一端套设有一套管(3),所述套管(3)沿接线柱(11)长度方向设置;
所述插头(1)的接线柱(11)由插孔(22)插入插座(2)的盒体(21)内侧,套管(3)靠近接线柱(11)一端端面抵靠于插孔(22)外端面,形成插头(1)与插座(2)的可旋转插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流信号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对应插孔(22)的盒体(21)表面沿插孔(22)外周向凸设有一插接环(23),所述套管(3)靠近接线柱(11)一端端面抵靠于插接环(23)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流信号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槽(12)内嵌设有绝缘环(4)。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流信号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弹片(211)、负极弹片(212)和信号弹片(213)分别插设于盒体(21);
正极弹片(211)位于盒体(21)内侧端端部与正极接线柱(111)接触式电性连接,正极弹片(211)位于盒体(21)外侧端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负极弹片(212)位于盒体(21)内侧端端部与负极接线柱(112)接触式电性连接,负极弹片(212)位于盒体(21)外侧端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信号弹片(213)位于盒体(21)内侧端端部与信号接线柱(113)接触式电性连接,信号弹片(213)位于盒体(21)外侧端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流信号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弹片(211)与正极接线柱(111)接触端设置有正极弯折部(201),正极弹片(211)通过该正极弯折部(201)与正极接线柱(111)外壁接触式电性连接;
所述负极弹片(212)与负极接线柱(112)接触端设置有负极弯折部(202),负极弹片(212)通过该负极弯折部(202)与负极接线柱(112)外壁接触式电性连接;
所述信号弹片(213)与信号接线柱(113)接触端设置有信号弯折部(203),信号弹片(213)通过该信号弯折部(203)与信号接线柱(113)外壁接触式电性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225890.0U CN209880890U (zh) | 2019-07-31 | 2019-07-31 | 一种电流信号传输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225890.0U CN209880890U (zh) | 2019-07-31 | 2019-07-31 | 一种电流信号传输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880890U true CN209880890U (zh) | 2019-12-31 |
Family
ID=689495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225890.0U Active CN209880890U (zh) | 2019-07-31 | 2019-07-31 | 一种电流信号传输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88089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882959A (zh) * | 2020-09-09 | 2020-11-03 | 河南四季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电学实验仪器操作数据采集系统及评判方法 |
-
2019
- 2019-07-31 CN CN201921225890.0U patent/CN20988089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882959A (zh) * | 2020-09-09 | 2020-11-03 | 河南四季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电学实验仪器操作数据采集系统及评判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656207U (zh) | 一种可旋转电连接器 | |
CN209880890U (zh) | 一种电流信号传输装置 | |
CN101958498A (zh) | 空心电旋转连接器 | |
CN2935526Y (zh) | 旋转式插头插座 | |
CN204835153U (zh) | 可旋转插座 | |
CN104682141B (zh) | 一种移动插座组件 | |
CN107482411A (zh) | 一种旋转插排 | |
CN109802274B (zh) | 一种可转向插头 | |
CN210489929U (zh) | 一种可改变线头方向的插头 | |
CN212136852U (zh) | 一种万向插头及万向插座 | |
CN204760658U (zh) | 集束射频连接器 | |
CN210838185U (zh) | 一种电源转换插座 | |
CN204243423U (zh) | 旋转式多功能插座 | |
CN209896318U (zh) | 一种微型防水连接器 | |
CN204067784U (zh) | 一种xlr音频通信连接线缆 | |
CN213692593U (zh) | 一种可无级调节的手机充电数据线 | |
CN210350323U (zh) | 一种插头角度可调节的带磁铁插座 | |
CN219779380U (zh) | 一拖二可360°旋转的手机充电插头 | |
CN204947294U (zh) | 旋转插座 | |
CN214664297U (zh) | 一种导电转轴结构 | |
CN215070762U (zh) | 一种电源转换装置 | |
CN210490522U (zh) | 一种具有收线结构的手机充电器外壳 | |
CN218386026U (zh) | 一种可调节连接角度的dc线 | |
CN213366989U (zh) | 一种适配器及数据传输系统 | |
CN218626730U (zh) | 一种防绕线连接结构及灯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