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77775U - 带漂浮带的防弹衣 - Google Patents

带漂浮带的防弹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77775U
CN209877775U CN201920716368.6U CN201920716368U CN209877775U CN 209877775 U CN209877775 U CN 209877775U CN 201920716368 U CN201920716368 U CN 201920716368U CN 209877775 U CN209877775 U CN 2098777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g
body armor
floating
reaction
arm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1636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正
张智勇
宋尚
张云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Weidu Safety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Weidu Safety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Weidu Safety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Weidu Safety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1636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777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777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777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漂浮带的防弹衣包括防弹衣本体,所述防弹衣本体前方还设置有漂浮带机构,所述漂浮带机构包括与所述防弹衣本体通过魔术贴相连接的容纳袋、所述容纳袋内固定有U型漂浮带以及充气模块,所述充气模块包括反应袋、与所述反应袋相连通的隔离袋以及与所述隔离袋相连通的导气管,所述导气管与所述U型漂浮带通过气体单向阀相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带漂浮带的防弹衣,布局合理,漂浮带机构占据空间小,使用安全,使用方便。

Description

带漂浮带的防弹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弹衣,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漂浮带的防弹衣。
背景技术
防弹衣,又叫避弹衣,避弹背心,防弹背心,避弹服,单兵护体装具等,用于防护弹头或弹片对人体的伤害。防弹衣主要由衣套和防弹层两部分组成。衣套常用化纤织品制作,防弹层是用金属、陶瓷片、凯夫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以及液体防护材料等材料,构成单一或复合型防护结构。防弹层可吸收弹头或弹片的动能,对低速弹头或弹片有明显的防护效果,在控制一定的凹陷情况下可减轻对人体胸、腹部的伤害。
现有技术中,通过浮板或气袋来实现救生功能,但是浮板或气袋体积大,造成穿戴不方便,同时现有技术中又通过气罐充气式的气袋,但是气罐危险系数高,容易发生爆炸,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带漂浮带的防弹衣,布局合理,漂浮带机构占据空间小,使用安全,使用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漂浮带的防弹衣,包括防弹衣本体,所述防弹衣本体前方还设置有漂浮带机构,所述漂浮带机构包括与所述防弹衣本体通过魔术贴相连接的容纳袋、所述容纳袋内固定有U型漂浮带以及充气模块,所述充气模块包括反应袋、与所述反应袋相连通的隔离袋以及与所述隔离袋相连通的导气管,所述导气管与所述U型漂浮带通过气体单向阀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弹衣本体分为前胸部分、后背部分以及两个侧面部分,所述前胸部分的肩带与所述后背部的肩带通过魔术贴相连接,相对于魔术贴的位置固定有护套。
优选的,所述前胸部分的一侧与所述后背部分的一侧均与所述侧面部分通过拉链相连接,所述侧面部分两端还设置有魔术贴。
优选的,所述前胸部分和所述后背部内均设置有防护板,所述侧面部分设置有若干相连接的袋体,所述袋体内设置有条形防护板。
优选的,所述反应袋通过中部设置的压痕线,所述反应袋外包有防割层,所述防割层通过魔术贴与所述容纳袋内部相连接。
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带漂浮带的防弹衣,布局合理,漂浮带机构通过反应袋内的化学反应产生的气体给漂浮带充气,占据空间小,使用安全,使用方便。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漂浮带的防弹衣前胸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漂浮带的防弹衣侧面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护套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前胸部分;11、肩带;2、漂浮带机构;21、U型漂浮带;22、容纳袋;23、隔离袋;24、反应袋;3、护套·;4、侧面部分;41、袋体;42、拉链;43、侧面魔术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漂浮带的防弹衣前胸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漂浮带的防弹衣侧面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护套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带漂浮带的防弹衣包括防弹衣本体,防弹衣本体分为前胸部分1、后背部分以及两个侧面部分4,前胸部分1的肩带11与后背部的肩带通过魔术贴相连接,相对于魔术贴的位置固定有护套3,加固前后连接。前胸部分1与后背部分结构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前胸部分1上通过魔术贴固定有漂浮带机构2。前胸部分1和后背部内均设置有防护板,侧面部分4设置有若干相连接的袋体41,袋体41内设置有条形防护板。前胸部分1的一侧与后背部分的一侧均与侧面部分4通过拉链42相连接侧面部分4两端还设置有侧面魔术贴43,拆卸方便同时连接牢固。
前胸部分1上的漂浮带机构2包括与前胸部分1通过魔术贴相连接的容纳袋22、容纳袋22内固定有U型漂浮带21以及充气模块。容纳袋22收纳方便不占空间,使用时抽出U型漂浮带21并将其套在头部,充气模块包括反应袋24、与反应袋24相连通的隔离袋23以及与隔离袋23相连通的导气管,导气管与U型漂浮带21通过气体单向阀相连接,U型漂浮带21上还设置有放气阀。
反应袋24通过中部设置的压痕线将反应袋分成两个原料腔,本实施例采用硫酸铝和碳酸氢钠为原料,使用时用力挤压使其中一个原料腔内的原料进入另一个原料腔进行反应,气体通过隔离袋23和导气管进入U型漂浮带21,隔离袋23防止反应后的液体或固定进入U型漂浮带21中,影响U型漂浮带21寿命。反应袋24外包有防割层,本实施例防割层采用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材质,保证反应袋24不受外部尖锐物体损坏,防割层通过魔术贴与容纳袋22内部相连接。当使用后直接更换反应袋24,实现反复利用。
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带漂浮带的防弹衣,布局合理,漂浮带机构通过反应袋内的化学反应产生的气体给漂浮带充气,占据空间小,使用安全,使用方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5)

1.一种带漂浮带的防弹衣,包括防弹衣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弹衣本体前方还设置有漂浮带机构,所述漂浮带机构包括与所述防弹衣本体通过魔术贴相连接的容纳袋、所述容纳袋内固定有U型漂浮带以及充气模块,所述充气模块包括反应袋、与所述反应袋相连通的隔离袋以及与所述隔离袋相连通的导气管,所述导气管与所述U型漂浮带通过气体单向阀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漂浮带的防弹衣,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弹衣本体分为前胸部分、后背部分以及两个侧面部分,所述前胸部分的肩带与所述后背部的肩带通过魔术贴相连接,相对于魔术贴的位置固定有护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漂浮带的防弹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胸部分的一侧与所述后背部分的一侧均与所述侧面部分通过拉链相连接,所述侧面部分两端还设置有魔术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漂浮带的防弹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胸部分和所述后背部内均设置有防护板,所述侧面部分设置有若干相连接的袋体,所述袋体内设置有条形防护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漂浮带的防弹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袋通过中部设置的压痕线,所述反应袋外包有防割层,所述防割层通过魔术贴与所述容纳袋内部相连接。
CN201920716368.6U 2019-05-16 2019-05-16 带漂浮带的防弹衣 Active CN2098777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16368.6U CN209877775U (zh) 2019-05-16 2019-05-16 带漂浮带的防弹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16368.6U CN209877775U (zh) 2019-05-16 2019-05-16 带漂浮带的防弹衣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77775U true CN209877775U (zh) 2019-12-31

Family

ID=689470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16368.6U Active CN209877775U (zh) 2019-05-16 2019-05-16 带漂浮带的防弹衣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777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82618U (zh) 多功能背包
CN201501522U (zh) 外携式气胀救生背心
CN208789904U (zh) 一种保温护腰式救生衣
CN216385301U (zh) 一种可扩展的战术盾包
CN201501521U (zh) 一种气胀式救生背心
CN201438858U (zh) 一种可漂浮救生的煤矿井下工作服
CN209877775U (zh) 带漂浮带的防弹衣
CN203182047U (zh) 多功能两栖作训服
CN210258789U (zh) 一种双气室气胀救生衣
CN110435850A (zh) 一种自锁拉链式救生衣
CN105686313A (zh) 一种双肩侧连式快速穿戴防护背包
CN206871325U (zh) 一种气胀式救生衣
CN206556512U (zh) 防弹背包
CN201296372Y (zh) 气胀式救生衣
CN206187304U (zh) 自充气式防爆保温救生衣
CN211261964U (zh) 一种便于作业的多功能战术背心
CN212921929U (zh) 一种水上自救防水携行具
CN207870303U (zh) 模块化防护救生两用快反战术背心
CN203524088U (zh) 模块化多功能应急救援云单元体及其组合体
CN210901483U (zh) 一种地震救援防护马甲
CN109203614B (zh) 一种多层防护材料及用所述材料制作的安全防护衣
CN213657660U (zh) 一种水路两用的防弹衣
CN217877346U (zh) 一种两用式轻质复合型防弹衣
CN110793395A (zh) 一种便于作业的多功能战术背心
CN209877773U (zh) 多功能防弹衣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