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77175U - 一种换热器、空调室外机和空调 - Google Patents

一种换热器、空调室外机和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77175U
CN209877175U CN201822248146.4U CN201822248146U CN209877175U CN 209877175 U CN209877175 U CN 209877175U CN 201822248146 U CN201822248146 U CN 201822248146U CN 209877175 U CN209877175 U CN 2098771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heat exchanger
linear
main pipe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4814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俊军
王飞
丁爽
许文明
李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24814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771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771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771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换热领域,公开一种换热器、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其中,所述换热器至少包括:第一换热构件和第二换热构件,其中,所述第一换热构件或第二换热构件包括,入口连接件,出口连接件,和,多个直线型换热元件,其中,所述入口连接件、出口连接件和多个直线型换热元件连通,形成并联通路,所述直线型换热元件包括主管,和,设置于主管表面的铲削式翅片,所述主管至少包括两个表面,所述主管的一个表面设有所述铲削式翅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热器中的换热构件,将多个直线型换热元件并联设置,铲削式翅片与相邻的主管相接触,不易造成翅片间隙,防止了换热面积的浪费,进而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换热器、空调室外机和空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换热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换热器、空调室外机和空调。
背景技术
铲削式换热器上的翅片是在主管上通过铲削的工艺加工得到的铲削式翅片,铲削式翅片与主管为一体,可减少接触热阻的损失,同时主管可以为微通道形式,加强了换热能力。
现有的换热构件,由于加工性能的要求,对主管的材质硬度及厚度均有一定的要求,所以换热器不能横向折弯,只能通过纵向折弯来完成流路,而且在进行折弯过程中,主体强度大,折弯180°后有反弹,需要外力固定,容易造成相邻片之间的翅片间隙,浪费换热面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热器、空调室外机和空调,以解决翅片式换热构件中相邻主管之间容易形成翅片间隙,浪费换热面积的问题。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一个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该概括部分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其唯一目的是用简单的形式呈现一些概念,以此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换热器。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至少包括:第一换热构件和第二换热构件,其中,所述第一换热构件或第二换热构件包括,入口连接件,出口连接件,和,多个直线型换热元件,其中,所述入口连接件、出口连接件和多个直线型换热元件连通,形成并联通路,所述直线型换热元件包括主管,和,设置于主管表面的铲削式翅片,所述主管至少包括两个表面,所述主管的一个表面设有所述铲削式翅片。与蛇形的铲削式翅片的换热元件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换热构件中,采用多个直线型换热元件,且多个直线型换热元件呈并联式,多个直线型换热元件采用入口连接件和出口连接件连通,无需进行弯折,铲削式翅片与相邻的主管相接触,不易造成翅片间隙,防止了换热面积的浪费。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定义相邻的两个直线型换热元件为第一直线型换热元件和第二直线型换热元件,其中,第一直线型换热元件的主管至少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二直线型换热元件的主管至少包括相对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所述第一表面设置有第一铲削式翅片组,所述第三表面设置有第二铲削式翅片组,所述第二铲削式翅片组中的多个翅片均与所述第二表面相接触。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呈L型或U型。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所述主管为中空结构,包括管壁和通孔,其中,所述管壁的横截面为多边形,或者,所述通孔的横截面为多边形、圆形或椭圆形。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所述管壁的厚度大于0.3mm。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所述多个直线型换热元件平行设置;或者,所述多个直线型换热元件的主管等距设置。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所述入口连接件包括第一入口,第一出口组,和,连通所述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组的第一连通元件,其中,所述第一连通元件包括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入口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一出口组中的多个出口在所述第二端部等距设置。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所述出口连接件包括第二出口,第二入口组,和,连通所述第二出口和第二入口组的第二连通元件,其中,所述第二连通元件包括相对的第三端部和第四端部,所述第二出口设置于所述第三端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二入口组中的多个入口在所述第四端部等距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外机。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室外机包括前述的换热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三方法,提供了一种空调。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包括前述的空调室外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中包含有至少两个换热构件中,其中,每个换热构件包含多个在主管的一个表面设置铲削式翅片的直线型换热元件,入口连接件和出口连接件可作为多个直线型换热元件的固定边管,将多个直线型换热元件进行固定,提高了相邻两直线型换热元件上的铲削式翅片接触的稳定性,有效防止了铲削式翅片间隙的产生,提高了换热构件的换热能力;与现有的蛇形换热件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并联式换热构件无需进行弯折,更加有效的利用换热面积,防止了换热面积的浪费,进一步提高了换热构件的换热能力;对主管的一个表面进行铲削(单边铲削)形成铲削式翅片,不需要留固定边,翅片的宽度可以与主管的宽度相同,在进行排水时,流道没有变化,不会造成水滴在此位置残留;单边铲削,单个直线型换热元件的主管中制冷剂的冲注量少,主管的孔径可进一步降低,相邻翅片间的距离可进一步提升,进而降低了风阻,提升了换热构件的整体换热能力;单边铲削,在进行除霜处理时,在重力作用下,翅片上的霜落至主管上,与双边铲削式(在主管的相对的两个表面进行铲削,得到两个表面均有铲削式翅片的换热件)换热件相比,提高了除霜效率。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换热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相邻两个直线型换热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入口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出口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1入口连接件,101第一入口,102第一出口组,103第一连通元件,2出口连接件,201第二出口,202第二入口组,203第二连通元件,3直线型换热元件,31主管,32铲削式翅片,3011第一直线型换热元件,3012第二直线型换热元件,41第一换热构件,42第二换热构件,5风机,6换热器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本文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一些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本文的实施方案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书的整个范围,以及权利要求书的所有可获得的等同物。本文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被用来将一个元素与另一个元素区分开来,而不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元素之间存在任何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实际上第一元素也能够被称为第二元素,反之亦然。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结构、装置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结构、装置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结构、装置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本文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文中的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文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文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本文中,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文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
本文中,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热器,换热器至少包括:第一换热构件和第二换热构件,其中,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换热构件或第二换热构件包括,入口连接件1,出口连接件2,和,多个直线型换热元件3(3表示多个直线型换热元件中的一个),其中,入口连接件、出口连接件和多个直线型换热元件连通,形成并联通路,直线型换热元件包括主管31,和,设置于主管表面的铲削式翅片32,主管至少包括两个表面,主管的一个表面设有铲削式翅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中的换热构件,采用入口连接件和出口连接件将多个直线型换热元件并联,得到多个直线型换热元件并联式的换热构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换热构件中,多个直线型换热元件并联,与现有的蛇形换热构件相比,无需进行弯折,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方式,使得多个直线型换热元件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不易变形,铲削式翅片与相邻的主管紧密接触,防止了散热面积的浪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直线型换热元件的主管为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主管的横截面的具体形状不作具体限定,例如,主管的横截面的形状可以是正方形、矩形、六边形等多边形。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主管的长度和铲削式翅片的数量不作具体限定。本实用新型直线型换热元件的材质为单种金属或多种金属构成的合金,具体的,可以是铜或铝合金。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入口连接件的结构可以是:包括一个入口和多个出口,且入口与多个出口连通的管状结构,类似的,出口连接件的结构可以与入口连接件的结构相同。
具体的,当换热构件中包括N个直线型换热元件时,入口连接件与多个直线型换热元件的连通方式可以是,入口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第三连接口,……,第N连接口(此处的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第三连接口,……,第N连接口,可以是后述的第一出口组中的多个出口),采用入口连接件的第一连接口与第一直线型换热元件的入口相连通,采用入口连接件的第二连接口与第二直线型换热元件的入口相连通,采用入口连接件的第三连接口与第三直线型换热元件的入口相连通,……,采用入口连接件的第N连接口与第N直线型换热元件的入口相连通。类似的,出口连接件与多个直线型换热元件的连通方式可以是,出口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第三连接口,……,第N连接口(此处的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第三连接口,……,第N连接口,可以是后述的第二入口组中的多个入口),采用出口连接件的第一连接口与第一直线型换热元件的出口相连通,采用出口连接件的第二连接口与第二直线型换热元件的出口相连通,采用出口连接件的第三连接口与第三直线型换热元件的出口相连通,……,采用出口连接件的第N连接口与第N直线型换热元件的出口相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记载的“设置于主管表面的铲削式翅片”中的“设置于”表达的是铲削式翅片与主管的位置关系,即,铲削式翅片位于主管的表面,进一步的,如前述,铲削式翅片的形成方式为在主管表面进行铲削得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中多个换热构件可组成L型或U型,如图2所示,换热器的壳体6内包括第一换热构件41、第二换热构件42和5风机,其中第一换热构件41与第二换热构件42构成L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中的换热构件,如图3所示(图2中,入口连接件和出口连接件未示出),定义相邻的两个直线型换热元件为第一直线型换热元件3011和第二直线型换热元件3012,其中,第一直线型换热元件的主管至少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二直线型换热元件的主管至少包括相对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第一表面设置有第一铲削式翅片组,第三表面设置有第二铲削式翅片组,第二铲削式翅片组中的多个翅片均与第二表面相接触,如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直线型换热元件的主管的横截面可以是多边形,例如,正方形,矩形,六边形,等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直线型换热元件,铲削式翅片可以是单面设置,例如,在直线型换热元件的主管的多个表面中的一个表面设置铲削式翅片。当主管的横截面为正方形时,可以在主管的四个表面中的一个表设置铲削式翅片,类似的,当主管的横截面为矩形时,可以在两个“矩形的长”所在的两个表面中的一个表面设置铲削式翅片。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的换热构件中,每相邻两个铲削式翅片之间的距离相等,例如,第一直线型换热元件的第一表面至少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铲削式翅片、第二铲削式翅片和第三铲削式翅片,第一铲削式翅片与第二铲削式翅片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二铲削式翅片与第三铲削式翅片之间的距离。进一步的,多个直线型换热元件的主管的表面的铲削式翅片的数量和排布方式均相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的换热构件,主管为中空结构,包括管壁和通孔,其中,管壁的横截面为多边形,或者,通孔的横截面为多边形、圆形或椭圆形。
具体的,管壁的横截面的形状可以是正方形、矩形、六边形,等等。进一步的,管壁内的通孔的内径较小,使主管形成微通道形式,具体的,通孔的内径可以是小于0.3mm。进一步的,管壁的厚度大于0.3mm。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的换热构件,多个直线型换热元件平行设置;或者,多个直线型换热元件等距设置。
具体的,“多个直线型换热元件平行设置”所描述的换热元件的排布方式可以是:每相邻两个直线型元件互相平行,进一步的,多个直线型换热元件的同一侧位于同一平面;“多个直线型换热元件的主管等距设置”所描述的换热元件的排布方法可以是:定义多个直线型换热元件至少包括第一直线型换热元件、第二直线型换热元件和第三直线型换热元件,第一直线型换热元件的主管与第二直线型换热元件的主管之间的平行距离等于第二直线型换热元件的主管与第三直线型换热元件的主管之间的平行距离。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的换热构件,如图4所示,入口连接件包括第一入口101,第一出口组102,和,连通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组的第一连通元件103,其中,第一连通元件包括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入口设置于第一端部的中间位置,第一出口组中的多个出口在第二端部等距设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连通元件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描述的是第一连通元件的两侧。第一入口设置于第一端部的中间位置,可使从第一入口流入的冷媒均匀的在第一连通元件中分布,进一步的,第一出口组中的多个出口在第一连通元件的第二端部等距设置,可以使第一连通元件中的冷媒均匀的从第一出口组中的多个出口流出,进而均匀的流入多个直线型换热元件,提高了冷媒在多个直线型换热元件之间分布的均匀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的换热构件,如图5所示,出口连接件包括第二出口201,第二入口组202,和,连通第二出口和第二入口组的第二连通元件203,其中,第二连通元件包括相对的第三端部和第四端部,第二出口设置于第三端部的中间位置,第二入口组中的多个入口在第四端部等距设置。
类似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连通元件的第三端部和第四端部,描述的是第二连通元件的两侧。为了提高多个直线型换热元件中冷媒的流出的均匀性,第二入口组中的多个入口在第四端部等距设置,且进一步的,第二出口设置于第三端部的中间位置。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第一换热构件和第二换热构件,
其中,所述第一换热构件或第二换热构件包括,入口连接件,出口连接件,和,多个直线型换热元件,
所述入口连接件、出口连接件和多个直线型换热元件连通,形成并联通路,
所述直线型换热元件包括主管,和,设置于主管表面的铲削式翅片,所述主管至少包括两个表面,所述主管的一个表面设有所述铲削式翅片,所述主管为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器呈L型或U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定义相邻的两个直线型换热元件为第一直线型换热元件和第二直线型换热元件,其中,第一直线型换热元件的主管至少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二直线型换热元件的主管至少包括相对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
所述第一表面设置有第一铲削式翅片组,所述第三表面设置有第二铲削式翅片组,所述第二铲削式翅片组中的多个翅片均与所述第二表面相接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管为中空结构,包括管壁和通孔,其中,
所述管壁的横截面为多边形,
或者,
所述通孔的横截面为多边形、圆形或椭圆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壁的厚度大于0.3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直线型换热元件平行设置;
或者,
所述多个直线型换热元件的主管等距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入口连接件包括第一入口,第一出口组,和,连通所述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组的第一连通元件,
其中,所述第一连通元件包括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入口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一出口组中的多个出口在所述第二端部等距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口连接件包括第二出口,第二入口组,和,连通所述第二出口和第二入口组的第二连通元件,
其中,所述第二连通元件包括相对的第三端部和第四端部,所述第二出口设置于所述第三端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二入口组中的多个入口在所述第四端部等距设置。
9.一种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
10.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室外机。
CN201822248146.4U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换热器、空调室外机和空调 Active CN2098771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48146.4U CN209877175U (zh)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换热器、空调室外机和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48146.4U CN209877175U (zh)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换热器、空调室外机和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77175U true CN209877175U (zh) 2019-12-31

Family

ID=689498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48146.4U Active CN209877175U (zh)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换热器、空调室外机和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771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37025A (zh) 微通道换热器
EP3370019B1 (en) Heat exchanger
US9429373B2 (en) Heat exchanger
CN202734640U (zh)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及其泡沫金属翅片
CN102878851A (zh)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及其泡沫金属翅片
CN202993924U (zh) 微通道换热器
WO2014007478A1 (ko) 튜브형 열교환기
CN209877175U (zh) 一种换热器、空调室外机和空调
CN106571502A (zh) 一种换热器
CN210399235U (zh) 一种换热构件、换热器、空调室外机和空调
CN209877177U (zh) 一种换热器、空调室外机和空调
CN209877178U (zh) 一种换热构件、换热器、空调室外机和空调
CN210861813U (zh) 换热器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2620242U (zh) 一种带波浪状飞翼的散热管结构
CN211626225U (zh) 一种传热管散热结构
CN206160567U (zh) 一种冷凝器
CN209877179U (zh) 一种换热构件、换热器、空调室外机和空调
CN202041023U (zh) 一种空调表冷器
CN115307477A (zh) 管翅单体和具有其的换热器、空调器
CN107024130B (zh) 换热器扁管、换热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11721036B (zh) 换热器
CN209588207U (zh) 一种换热构件、换热器、空调室外机和空调
CN210688491U (zh) 换热器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4006578A (zh) 微通道换热器及换热设备
CN210463544U (zh) 一种空调及其换热器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