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57861U - 一种拉线位移测量装置及天线阵铁塔辅助调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拉线位移测量装置及天线阵铁塔辅助调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57861U
CN209857861U CN201920870714.6U CN201920870714U CN209857861U CN 209857861 U CN209857861 U CN 209857861U CN 201920870714 U CN201920870714 U CN 201920870714U CN 209857861 U CN209857861 U CN 2098578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ron tower
displacement
measuring device
rotating
antenna arr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7071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武萌
尹训锋
王钦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s of PLA
Original Assignee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s of PL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s of PLA filed Critical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s of PLA
Priority to CN20192087071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578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578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578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拉线位移测量装置及天线阵铁塔辅助调整系统。拉线位移测量装置包括:支撑架、第一旋转轴、旋转平台、位移拉线、编码器、第一数据采集模块、第一可伸缩支架和第一滑轮;第一旋转轴的一端可旋转地设置在支撑架的上表面上,第一旋转轴的另一端支撑旋转平台;编码器设置在旋转平台的上表面上,编码器与位移拉线的一端连接,位移拉线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天线阵铁塔的花篮螺栓的螺杆;第一数据采集模块与编码器电连接;第一可伸缩支架的一端设置在旋转平台的上表面上,第一可伸缩支架的另一端设置第一滑轮,位移拉线绕过第一滑轮。本实用新型可自动且精确地测量天线阵铁塔的倾角和拉线的位移,辅助调整铁塔姿态,节省调整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拉线位移测量装置及天线阵铁塔辅助调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阵铁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拉线位移测量装置及天线阵铁塔辅助调整系统。
背景技术
大型通信天线通常由多个通信铁塔和天线幕组成天线阵。天线阵铁塔的垂直度是保证天线阵铁塔正常工作,不发生倒塌等安全事故的重要技术指标。天线阵铁塔一般为拉线塔,如图1所示,其结构由一个铁塔101和3根拉线 102(拉线102间夹角为120度)组成。铁塔101固定在基础之上,拉线102 通过花篮螺栓103固定在地锚104上。拉线102起固定铁塔101和调整铁塔 101姿态的作用。由于拉线102的长度是固定的,因此,铁塔101的姿态实际是通过调节花篮螺栓103来实现的。花篮螺栓103的一端连接地锚杆105,起到固定拉线102的作用,另一端连接拉线102,起到调整铁塔101的姿态的作用。花篮螺栓103由圆角长方形外框1031和位于圆角长方形外框1031 的两端且穿过圆角长方形外框1031的螺杆1032组成。旋转圆角长方形外框 1031,可使两端的螺杆1032同时向圆角长方形外框1031内部或外部运动,从而实现拉线102的长短的调节。两端的螺杆1032向内运动,则拉线102 的长度变短,拉力变大,铁塔101向该方向倾斜;两端的螺杆1032向外运动,则拉线102的长度变长,拉力变小,铁塔101向相反方向倾斜。
天线阵铁塔的垂直度按照《CECS80-2006塔桅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规定。现有技术测量天线阵铁塔的垂直度后,铁塔施工维护人员调整相应的拉线,以调整天线阵铁塔的垂直度。在天线阵铁塔组立及天线幕的维护过程中,由于天线阵铁塔受到多个方向的拉力影响,天线阵铁塔的垂直度不能一次调整到位,需反复多次调整。因此,通过反复测量天线阵铁塔的垂直度,铁塔施工维护人员反复调整拉线,从而最终完成天线阵铁塔的姿态调整。在反复调整的过程中,铁塔施工维护人员可以手工测量每次拉线位移的变化,从而可总结天线阵铁塔的垂直度与对应的拉线的位移之间的关系,以便指导下一次调整天线阵铁塔的姿态。但是,这种通过人工手动测量拉线位移的变化,测量效率低,从而导致对天线阵铁塔的垂直度的调整的效率也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拉线位移测量装置及天线阵铁塔辅助调整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通过人工手动测量拉线位移的变化,测量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拉线位移测量装置,用于天线阵铁塔,所述拉线位移测量装置包括:支撑架、第一旋转轴、旋转平台、位移拉线、编码器、第一数据采集模块、第一可伸缩支架和第一滑轮;所述第一旋转轴的一端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一旋转轴的另一端支撑所述旋转平台,使所述旋转平台可随所述第一旋转轴的转动而转动;所述编码器设置在所述旋转平台的上表面上,所述编码器与所述位移拉线的一端连接,所述位移拉线的另一端用于连接所述天线阵铁塔的花篮螺栓的螺杆;所述第一数据采集模块设置在所述旋转平台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一数据采集模块与所述编码器电连接;所述第一可伸缩支架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旋转平台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一可伸缩支架的另一端设置所述第一滑轮,所述位移拉线绕过所述第一滑轮。
进一步,所述拉线位移测量装置还包括:两个限位杆,所述旋转平台的上表面上的任意两侧各设置一第一通孔,所述支撑架的上表面上设置与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限位杆可插入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
进一步,所述第一可伸缩支架包括:第一伸缩杆、第一连杆、第一旋转环和第一锁紧螺栓;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旋转平台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另一端套设所述第一旋转环,所述第一旋转环可绕所述第一伸缩杆旋转;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旋转环,使所述第一连杆可随所述第一旋转环的旋转而旋转;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设置所述第一滑轮;所述第一旋转环的外侧表面上设置有第一锁紧孔,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另一端的外侧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锁紧孔的位置对应的第二锁紧孔,所述第一锁紧螺栓可插入所述第一锁紧孔和所述第二锁紧孔中,使所述第一旋转环固定。
进一步,所述拉线位移测量装置还包括:第二可伸缩支架和第二滑轮,所述第二可伸缩支架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旋转平台上,所述第二可伸缩支架的另一端设置所述第二滑轮,所述位移拉线绕过所述第二滑轮。
进一步,所述第二可伸缩支架包括:第二伸缩杆、第二连杆、第二旋转环和第二锁紧螺栓;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旋转平台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另一端套设所述第二旋转环,所述第二旋转环可绕所述第二伸缩杆旋转;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旋转环,使所述第二连杆可随所述第二旋转环的旋转而旋转;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设置所述第二滑轮;所述第二旋转环的外侧表面上设置有第三锁紧孔,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另一端的外侧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锁紧孔的位置对应的第四锁紧孔,所述第二锁紧螺栓可插入所述第三锁紧孔和所述第四锁紧孔中,使所述第二旋转环固定。
进一步:所述位移拉线的另一端设置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具有与所述天线阵铁塔的花篮螺栓的螺杆匹配的锁紧螺母。
进一步,所述拉线位移测量装置还包括:第一通信模块,所述第一通信模块设置在所述旋转平台上,所述第一通信模块与所述第一数据采集模块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拉线位移测量装置还包括:第一电源管理模块和第一电池,所述第一电池与所述第一电源管理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管理模块分别与所述编码器、所述第一数据采集模块和所述第一通信模块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拉线位移测量装置还包括:第一保护罩,所述第一保护罩设置在所述旋转平台上,所述编码器、所述第一数据采集模块、所述第一通信模块、所述第一电源管理模块和所述第一电池设置在所述第一保护罩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天线阵铁塔辅助调整系统,包括:前述的拉线位移测量装置、铁塔姿态测量装置和辅助决策装置,所述拉线位移测量装置和所述铁塔姿态测量装置分别与所述辅助决策装置通信连接。
这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拉线位移测量装置通过编码器和位移拉线的结构设计,可自动测量天线阵铁塔的拉线的位移,且测量精度高;通过设计可伸缩支架、滑轮、旋转环、旋转轴等结构可调整位移拉线的方向、位置等等,使得该位移拉线便于与花篮螺栓的螺杆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天线阵铁塔辅助调整系统,可以自动且精确地测量天线阵铁塔的倾角和拉线的位移,并可辅助铁塔施工维护人员调整铁塔姿态,节省调整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天线阵铁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拉线位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拉线位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优选实施例的拉线位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优选实施例的拉线位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天线阵铁塔辅助调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铁塔姿态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辅助决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铁塔姿态测量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拉线位移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取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拉线位移测量装置。如图2和3所示,该拉线位移测量装置包括:支撑架201、第一旋转轴202,旋转平台203、位移拉线204、编码器205、第一数据采集模块206、第一可伸缩支架和第一滑轮 207。
具体的,第一旋转轴202的一端可旋转地设置在支撑架201的上表面上。第一旋转轴202的另一端支撑旋转平台203,使旋转平台203可随第一旋转轴202的转动而转动。编码器205设置在旋转平台203的上表面上。编码器205与位移拉线204的一端连接,位移拉线204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天线阵铁塔的花篮螺栓的螺杆。编码器205用于将位移拉线204的位移转换为电信号,并传输到第一数据采集模块206。第一数据采集模块206设置在旋转平台203的上表面上。第一数据采集模块206与编码器205电连接。第一数据采集模块206用于将编码器205的电信号转换为位移拉线204的位移,从而得到天线阵铁塔的拉线的位移。具体的,第一数据采集模块206可以是基于单片机(如ATmega16)或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数字信号处理) (如TMS320F28335)的模块。第一可伸缩支架的一端设置在旋转平台203 的上表面上。第一可伸缩支架的另一端设置第一滑轮207。位移拉线204绕过第一滑轮207。第一滑轮207用于调整位移拉线204的方向。
拉线位移测量装置可通过支撑架201固定在地面上。根据拉线位移测量装置的安装位置以及花篮螺栓的位置,可转动旋转平台203,调整第一滑轮 207的位置;同时,第一可伸缩支架可通过伸缩调整长度,从而调整第一滑轮207的高度;以便将位移拉线204与花篮螺栓的螺杆连接。
通过上述的结构设计,当天线阵铁塔的拉线的长度变化时,位移拉线204 会发生位移,从而可通过编码器205和第一数据采集模块206获取位移拉线 204的长度变化,得到天线阵铁塔的拉线的位移。
在本实用新型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拉线位移测量装置还包括:两个限位杆208。旋转平台203的上表面上的任意两侧各设置一第一通孔。支撑架201 的上表面上设置与第一通孔的位置对应的第二通孔。优选的,旋转平台203 的上表面上的相对的两侧对称设置一第一通孔,两个第二通孔也是对称设置在支撑架201的上表面上的相对的两侧。限位杆208可插入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从而限制旋转平台203的转动,有利于保持旋转平台203的位置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一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可伸缩支架包括:第一伸缩杆、第一连杆209、第一旋转环210和第一锁紧螺栓211。第一伸缩杆的一端设置在旋转平台203的上表面上,第一伸缩杆的另一端套设第一旋转环210。第一旋转环210可绕第一伸缩杆旋转。第一连杆209的一端连接第一旋转环 210,使第一连杆209可随第一旋转环210的旋转而旋转。优选的,第一伸缩杆和第一连杆209之间的夹角为90°。第一连杆209的另一端设置第一滑轮207。第一旋转环210的外侧表面上设置有第一锁紧孔。第一伸缩杆的另一端的外侧表面上设置有与第一锁紧孔的位置对应的第二锁紧孔。第一锁紧螺栓211可插入第一锁紧孔和第二锁紧孔中,使第一旋转环210固定。
通过该结构设计,可以根据拉线位移测量装置和花篮螺栓的位置,通过旋转第一旋转环210,调整第一滑轮207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从而便于将位移拉线204与花篮螺栓的螺杆连接。当第一滑轮207的位置调整好后,可将第一锁紧螺栓211插入第一锁紧孔和第二锁紧孔,使第一滑轮207的位置保持不变。
更优选的,第一伸缩杆包括:第一固定杆212、第二固定杆213和第一调节螺杆214。第一固定杆212的一端设置在旋转平台203的上表面上,第一固定杆212的另一端具有沿第一固定杆212的轴向延伸的第一通道。第二固定杆213的一端具有沿第二固定杆213的轴向延伸的第二通道。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内壁具有螺纹。第一调节螺杆214的两端分别插入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内,且第一调节螺杆214的外表面的螺纹与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内的螺纹啮合。因此,该优选的实施例中,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依次是第一固定杆212、第一调节螺杆214和第二固定杆213。通过旋转第一调节螺杆214,使第一调节螺杆214可在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内移动,从而可改变第一调节螺杆214伸入第一通道和/或第二通道的长度,从而实现第一伸缩杆的伸缩。应当理解的是,第一伸缩杆还可以是其他结构形式,并不以此为限,可以实现伸缩即可。
当拉线位移测量装置可以固定在花篮螺栓下方或较近位置时,采用一个滑轮即可。当花篮螺栓附近的地形不方便固定拉线位移测量装置,使得拉线位移测量装置离花篮螺栓较远时,需用两个滑轮来调整位移拉线204的方向。因此,如图4和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另一优选的实施例中,该拉线位移测量装置还包括:第二可伸缩支架和第二滑轮215。第二可伸缩支架的一端设置在旋转平台203的上表面上,第二可伸缩支架的另一端设置第二滑轮215。位移拉线204绕过第二滑轮215。应当理解的是,位移拉线204依次绕过第一滑轮207和第二滑轮215,通过两个滑轮改变位移拉线204的延伸方向,从而便于将位移拉线204与花篮螺栓的螺杆连接在一起。
优选的,旋转平台203为长方形,第一可伸缩支架和第二可伸缩支架分别位于旋转平台203的相邻的两个角处。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以此为限,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第一可伸缩支架和第二可伸缩支架的位置。
优选的,第一可伸缩支架和第二可伸缩支架的高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具体可根据拉线位移测量装置和花篮螺栓的位置进行调整。
优选的,与第一可伸缩支架的结构相同,第二可伸缩支架包括:第二伸缩杆、第二连杆216、第二旋转环217和第二锁紧螺栓218。第二伸缩杆的一端设置在旋转平台203的上表面上。第二伸缩杆的另一端套设第二旋转环 217。第二旋转环217可绕第二伸缩杆旋转。第二连杆216的一端连接第二旋转环217,使第二连杆216可随第二旋转环217的旋转而旋转。第二连杆 216的另一端设置第二滑轮215。第二旋转环217的外侧表面上设置有第三锁紧孔。第二伸缩杆的另一端的外侧表面上设置有与第三锁紧孔的位置对应的第四锁紧孔。第二锁紧螺栓218可插入第三锁紧孔和第四锁紧孔中,使第二旋转环217固定。
通过该结构设计,可以根据拉线位移测量装置和花篮螺栓的位置,通过旋转第二旋转环217,调整第二滑轮215的位置,与第一滑轮207配合,从而便于将位移拉线204与花篮螺栓的螺杆连接。当第二滑轮215的位置调整好后,可将第二锁紧螺栓218插入第三锁紧孔和第四锁紧孔,使第二滑轮215 的位置保持不变。
更优选的,与第一伸缩杆的结构相同,第二伸缩杆包括:第三固定杆219、第四固定杆220和第二调节螺杆221。第三固定杆219的一端设置在旋转平台203的上表面上,第三固定杆219的另一端具有沿第三固定杆219的轴向延伸的第三通道。第四固定杆220的一端具有沿第四固定杆220的轴向延伸的第四通道。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的内壁具有螺纹。第二调节螺杆221的两端分别插入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内,且第二调节螺杆221的外表面的螺纹与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内的螺纹啮合。因此,该优选的实施例中,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依次是第三固定杆219、第二调节螺杆221和第四固定杆220。通过旋转第二调节螺杆221,使第二调节螺杆221可在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内移动,从而可改变第二调节螺杆221伸入第三通道和/或第四通道的长度,从而实现第二伸缩杆的伸缩。应当理解的是,第二伸缩杆还可以是其他结构形式,并不以此为限,可以实现伸缩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一优选的实施例中,该拉线位移测量装置还包括:第一通信模块222。第一通信模块222设置在旋转平台203上。第一通信模块222 与第一数据采集模块206电连接。该第一通信模块222可以用于与其他外部装置通信连接,以便相互传递数据信息等等。具体的,第一通信模块222可以是GSM无线数传模块。
对于编码器205、第一数据采集模块206和第一通信模块222,可以采用外部供电设备供电,也可以设置内部供电模块。因此,在本实用新型一优选的实施例中,该拉线位移测量装置还包括:第一电源管理模块223和第一电池224。第一电池224与第一电源管理模块223电连接。第一电源管理模块223分别与编码器205、第一数据采集模块206和第一通信模块222电连接。具体的,第一电源管理模块223可以是基于TPS75003芯片的电源管理模块。第一电池224用于提供电量。第一电源管理模块223用于分配编码器 205、第一数据采集模块206和第一通信模块222所需的电量,并向编码器 205、第一数据采集模块206和第一通信模块222提供分配的电量。
在本实用新型一优选的实施例中,该拉线位移测量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支撑杆225和支撑板226。支撑杆225设置在旋转平台203的上表面上。支撑板226设置在支撑杆225上。优选的支撑杆225的数量为四个,支撑板 226为四边形,每一支撑杆225与支撑板226的靠近一角的下表面连接。编码器205设置在支撑板226的上表面上。第一电池224设置在支撑板226的下方。
在本实用新型一优选的实施例中,该拉线位移测量装置还包括:第一保护罩227。第一保护罩227设置在旋转平台203上。编码器205、第一数据采集模块206、第一通信模块222、第一电源管理模块223和第一电池224 等设置在第一保护罩227内,以便使第一保护罩227对这些结构提供保护。应当理解的是,为了使编码器205可连接位移拉线204,第一保护罩227设置有可供位移拉线204穿过的开口。
在本实用新型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支撑架201的下表面向下延伸形成支撑腿228。优选的,支撑腿228的数量为四个,分别位于支撑架201的四角处。支撑腿228的下端为尖端,在放置拉线位移测量装置的地面为土地等地面时,通过该尖端可将支撑腿228插入地下,使拉线位移测量装置稳固放置。
位移拉线204可捆绑在花篮螺栓的螺杆上。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一优选的实施例中,位移拉线204的另一端设置连接部229。连接部229用于使位移拉线204更稳固地与花篮螺栓的螺杆连接。连接部229具有与天线阵铁塔的花篮螺栓的螺杆匹配的锁紧螺母,锁紧螺母可套在花篮螺栓的螺杆上并锁紧。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拉线位移测量装置通过编码器205和位移拉线204的结构设计,可自动测量天线阵铁塔的拉线的位移,且测量精度高;通过设计可伸缩支架、滑轮、旋转环、旋转轴等结构可调整位移拉线204的方向、位置等等,使得该位移拉线204便于与花篮螺栓的螺杆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天线阵铁塔辅助调整系统。如图6所示,该系统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拉线位移测量装置2、铁塔姿态测量装置3和辅助决策装置4。拉线位移测量装置2和铁塔姿态测量装置3分别与辅助决策装置4通信连接。由于天线阵铁塔的拉线102为三根,因此,优选的,拉线位移测量装置2的数量为三个,辅助决策装置4的数量为三个。每一拉线位移测量装置2用于与每一拉线102连接,用于测量该拉线102的位移。每一辅助决策装置4用于与每一拉线位移测量装置2和铁塔姿态测量装置3通信连接。
该铁塔姿态测量装置3可采用现有技术的倾角测量方法进行测量。在本实用新型一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铁塔姿态测量装置3可以包括如下的结构:固定支架301,固定平台302,第二旋转轴303,旋转底座304,连接件305,以及,设置在旋转底座304上的六自由度惯性传感器306、第二数据采集模块307、第二通信模块308、第二电池309和第二电源管理模块310。具体的,可设置一电路安装架311。六自由度惯性传感器306、第二数据采集模块307、第二通信模块308和第二电源管理模块310均安装在电路安装架311上。
固定支架301支撑固定平台302,并且固定支架301用于固定在天线阵铁塔的顶部。具体的,固定支架301可以为杆状或其他形状,通过紧固螺栓与天线阵铁塔固定。第二旋转轴303的一端可旋转地与固定平台302的上表面连接,第二旋转轴303的另一端支撑旋转底座304,使旋转底座304可随第二旋转轴303的旋转而旋转。连接件305设置在旋转底座304的下表面上。连接件305用于连接天线阵铁塔的拉线环。连接件305可以是任意形式,只要可以连接拉线环即可。该连接件305还具有六自由度惯性传感器306的 y轴指示标志的作用。具体的,通过转动第二旋转轴303,使旋转底座304旋转到合适位置,以便将连接件305与天线阵铁塔的拉线环连接。优选的,该铁塔姿态测量装置3还包括:限位螺栓312。限位螺栓312的一端可穿过固定平台302并插入到旋转底座304的下表面内,使得第二旋转轴303无法旋转,从而固定旋转底座304。优选的,限位螺栓312有两个,相对于第二旋转轴303对称设置,以便更稳固地固定旋转底座304。
六自由度惯性传感器306由三个陀螺仪和三个加速度计组成。陀螺仪可较准确地测量天线阵铁塔处于动态时的数据。加速度计可较准确地测量天线阵铁塔处于静态时的数据。
第二数据采集模块307用于采集六自由度惯性传感器306测量的数据,并将采集的数据转换为天线阵铁塔的倾角。天线阵铁塔的垂直度即为铁塔 101中心轴线与支撑水平面的最大允许夹角(该值为固定值,与铁塔101高度成正比)。第二数据采集模块307将六自由度惯性传感器306测量的数据转换为倾角,该倾角为铁塔101中心轴线与支撑水平面的实际值,如小于铁塔101垂直度(最大允许偏差值),表示铁塔101符合指标要求,无需调整;如大于铁塔101垂直度,表示铁塔101不符合指标要求,存在安全隐患,需调整。具体的,第二数据采集模块307可以是基于单片机(如ATmega16) 或DSP(如TMS320F28335)的模块。
第二通信模块308可集成无线通信单元。第二通信模块308用于与辅助决策装置4进行数据交互。第二通信模块308与第二数据采集模块307电连接,可与第二数据采集模块307进行信息交互。具体的,第二通信模块308 可以是GSM无线数传模块。
第二电池309与第二电源管理模块310电连接。第二电源管理模块310 分别与六自由度惯性传感器306、第二数据采集模块307和第二通信模块308 电连接。第二电池309用于提供电量。第二电源管理模块310用于分配六自由度惯性传感器306、第二数据采集模块307和第二通信模块308所需的电量,并向六自由度惯性传感器306、第二数据采集模块307和第二通信模块 308提供分配的电量。具体的,第二电源管理模块310可以是基于TPS75003 芯片的电源管理模块。
优选的,该铁塔姿态测量装置3还包括:第二保护罩313。第二保护罩 313设置在旋转底座304上,用于包覆六自由度惯性传感器306、第二数据采集模块307、第二通信模块308、第二电池309和第二电源管理模块310,从而对这些结构起到保护的作用。
优选的,该铁塔姿态测量装置3还可以设置外部电源接口314。在本实用新型一优选的实施例中,该外部电源接口314可以开设在旋转底座304的下表面上。外部电源接口314可用于与太阳能、市电等外部电源连接。
通过上述的结构设计,该铁塔姿态测量装置3通过测量天线阵铁塔的倾角,从而得到天线阵铁塔的垂直度,且由于采用了六自由度惯性传感器306,使得测量的结果更加准确。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辅助决策装置4可由铁塔施工维护人员手持,如图8所示,辅助决策装置4可以包括:操作键盘、显示模块401、第三数据采集模块402、第三通信模块403、第三电源管理模块404、第三电池405和外壳406。
操作键盘便于铁塔施工维护人员输入数据等。显示模块401用于向铁塔施工维护人员显示数据等。第三数据采集模块402用于通过第三通信模块 403接收铁塔姿态测量装置3和拉线位移测量装置2发送的信息。具体的,第三数据采集模块402可以是基于单片机(如ATmega16)或DSP(如 TMS320F28335)的模块。第三通信模块403可集成无线通信单元,完成与铁塔姿态测量装置3和拉线位移测量装置2的数据交互。优选的,第三通信模块403还可以提供对讲功能。具体的,第三通信模块403可以是GSM无线数传模块。第三电池405与第三电源管理模块404电连接。第三电源管理模块404分别与显示模块401、第三数据采集模块402、第三通信模块403 电连接。第三电池405用于提供电量。第三电源管理模块404用于分配显示模块401、第三数据采集模块402、第三通信模块403所需的电量,并向显示模块401、第三数据采集模块402、第三通信模块403提供分配的电量。具体的,第三电源管理模块404可以是基于TPS75003芯片的电源管理模块。
该天线阵铁塔辅助调整系统的工作流程如下:首先将铁塔姿态测量装置 3和拉线位移测量装置2安装到天线阵铁塔上。具体的,如图9所示,将铁塔姿态测量装置3安装到天线阵铁塔时,将固定支架301与铁塔101的顶部紧固在一起,转动第二旋转轴303,将连接件305与拉线102的拉线环连接在一起,使铁塔姿态测量装置3的y轴与该拉线102的水平投影重合,完成坐标轴对准;然后将限位螺栓312的一端穿过固定平台302并插入到旋转底座304的下表面内,固定旋转底座304的位置,从而固定铁塔姿态测量装置 3。如图10所示,拉线位移测量装置2可通过支撑架201固定在地面上。通过转动旋转平台203,调整第一可伸缩支架(和第二可伸缩支架)的长度等方式,调整第一滑轮207(和第二滑轮215)的位置,将位移拉线204与花篮螺栓103的螺杆1031连接。
然后通过反复调整,以便确定铁塔101的倾角和拉线102的位移之间的关系。具体的,拉线位移测量装置2测量拉线102的位移,并将该位移发送到辅助决策装置4显示给铁塔施工维护人员;铁塔姿态测量装置3测量拉线 102的位移调整后的铁塔101的倾角,并将该倾角发送到辅助决策装置4显示给铁塔施工维护人员。反复上述的过程,例如,以固定长度为间隔(如2cm) 反复调整几次拉线102的位移,并对应测量得到的铁塔101的倾角,从而得到拉线102的位移与铁塔101的倾角的关系。
然后在实际维护过程中,铁塔姿态测量装置3测量得到铁塔101的倾角后,发送到辅助决策装置4显示给铁塔施工维护人员。铁塔施工维护人员根据拉线102的位移与铁塔101的倾角的关系以及测量得到的铁塔101的实际倾角,调整对应的拉线102的位移,以调整天线阵铁塔的姿态,使天线阵铁塔的垂直度符合要求。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天线阵铁塔辅助调整系统,可以自动且精确地测量天线阵铁塔的倾角和拉线的位移,并可辅助铁塔施工维护人员调整铁塔姿态,节省调整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拉线位移测量装置,用于天线阵铁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线位移测量装置包括:支撑架、第一旋转轴、旋转平台、位移拉线、编码器、第一数据采集模块、第一可伸缩支架和第一滑轮;
所述第一旋转轴的一端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一旋转轴的另一端支撑所述旋转平台,使所述旋转平台可随所述第一旋转轴的转动而转动;
所述编码器设置在所述旋转平台的上表面上,所述编码器与所述位移拉线的一端连接,所述位移拉线的另一端用于连接所述天线阵铁塔的花篮螺栓的螺杆;
所述第一数据采集模块设置在所述旋转平台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一数据采集模块与所述编码器电连接;
所述第一可伸缩支架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旋转平台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一可伸缩支架的另一端设置所述第一滑轮,所述位移拉线绕过所述第一滑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线位移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限位杆,所述旋转平台的上表面上的任意两侧各设置一第一通孔,所述支撑架的上表面上设置与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限位杆可插入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线位移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伸缩支架包括:第一伸缩杆、第一连杆、第一旋转环和第一锁紧螺栓;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旋转平台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另一端套设所述第一旋转环,所述第一旋转环可绕所述第一伸缩杆旋转;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旋转环,使所述第一连杆可随所述第一旋转环的旋转而旋转;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设置所述第一滑轮;所述第一旋转环的外侧表面上设置有第一锁紧孔,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另一端的外侧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锁紧孔的位置对应的第二锁紧孔,所述第一锁紧螺栓可插入所述第一锁紧孔和所述第二锁紧孔中,使所述第一旋转环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线位移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可伸缩支架和第二滑轮,所述第二可伸缩支架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旋转平台上,所述第二可伸缩支架的另一端设置所述第二滑轮,所述位移拉线绕过所述第二滑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线位移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可伸缩支架包括:第二伸缩杆、第二连杆、第二旋转环和第二锁紧螺栓;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旋转平台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另一端套设所述第二旋转环,所述第二旋转环可绕所述第二伸缩杆旋转;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旋转环,使所述第二连杆可随所述第二旋转环的旋转而旋转;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设置所述第二滑轮;所述第二旋转环的外侧表面上设置有第三锁紧孔,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另一端的外侧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锁紧孔的位置对应的第四锁紧孔,所述第二锁紧螺栓可插入所述第三锁紧孔和所述第四锁紧孔中,使所述第二旋转环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线位移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拉线的另一端设置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具有与所述天线阵铁塔的花篮螺栓的螺杆匹配的锁紧螺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线位移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通信模块,所述第一通信模块设置在所述旋转平台上,所述第一通信模块与所述第一数据采集模块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拉线位移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电源管理模块和第一电池,所述第一电池与所述第一电源管理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管理模块分别与所述编码器、所述第一数据采集模块和所述第一通信模块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拉线位移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保护罩,所述第一保护罩设置在所述旋转平台上,所述编码器、所述第一数据采集模块、所述第一通信模块、所述第一电源管理模块和所述第一电池设置在所述第一保护罩内。
10.一种天线阵铁塔辅助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拉线位移测量装置、铁塔姿态测量装置和辅助决策装置,所述拉线位移测量装置和所述铁塔姿态测量装置分别与所述辅助决策装置通信连接。
CN201920870714.6U 2019-06-11 2019-06-11 一种拉线位移测量装置及天线阵铁塔辅助调整系统 Active CN2098578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70714.6U CN209857861U (zh) 2019-06-11 2019-06-11 一种拉线位移测量装置及天线阵铁塔辅助调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70714.6U CN209857861U (zh) 2019-06-11 2019-06-11 一种拉线位移测量装置及天线阵铁塔辅助调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57861U true CN209857861U (zh) 2019-12-27

Family

ID=68942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70714.6U Active CN209857861U (zh) 2019-06-11 2019-06-11 一种拉线位移测量装置及天线阵铁塔辅助调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5786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84943A (zh) * 2021-11-29 2022-04-05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防城港供电局 一种配电线路杆塔可拆卸拉线
CN115112063A (zh) * 2022-06-29 2022-09-27 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拉弯机拉线传感器及拉弯机调整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84943A (zh) * 2021-11-29 2022-04-05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防城港供电局 一种配电线路杆塔可拆卸拉线
CN115112063A (zh) * 2022-06-29 2022-09-27 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拉弯机拉线传感器及拉弯机调整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857861U (zh) 一种拉线位移测量装置及天线阵铁塔辅助调整系统
CN109184172B (zh) 整体钢平台模架竖向结构柱垂直度调控装置及施工方法
CN208717884U (zh) 一种基坑变形监测设备
CN109471204A (zh) 小型气象环境监测一体机装置
CN106594478B (zh) 桅杆式可调高度三脚支撑装置
CN214010281U (zh) 一种施工测量用多功能测绘塔尺
CN202252699U (zh) 升降转动式安装架
CN107238368B (zh) 满堂支撑监测机构和用于满堂支撑结构的沉降监测方法
CN215803636U (zh) 一种双臂抱杆用机架底座
CN208367050U (zh) 电力测试设备用伸缩装置
CN207378437U (zh) 一种新型便捷式测绘仪器用支架
CN216649176U (zh) 一种输电线路上电缆终端平台辅助安装装置
CN213842120U (zh) 一个可方便测量边坡距离的装置
CN110735527A (zh) 一种快速电缆施工平台
CN215984443U (zh) 一种施工隧道内水平位移测量装置
CN104729503B (zh) 一种杆式支撑结构地球敏感器支架
CN215410931U (zh) 一种多地形测绘仪器用固定装置
CN215889544U (zh) 一种室外站抱杆
CN213336194U (zh) 一种基于钢衬里的测量设备固定装置
CN217875041U (zh) 一种噪音监测装置
CN209230617U (zh) 一种夜间观测弧垂经纬仪专用支架
CN219414218U (zh) 一种水库水位站检修联动装置
CN113217782B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延展式测量仪器支架
CN217382279U (zh) 一种便携式土木工程测绘用测绘装置
CN210323431U (zh) 一种架高式户外气象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