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56360U - 用于手动变速箱改装的自动控制换档套件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用于手动变速箱改装的自动控制换档套件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56360U
CN209856360U CN201920241653.7U CN201920241653U CN209856360U CN 209856360 U CN209856360 U CN 209856360U CN 201920241653 U CN201920241653 U CN 201920241653U CN 209856360 U CN209856360 U CN 2098563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shifting
rod frame
ball screw
steering eng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4165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野
何遥
胡圣贤
周才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Intelligent Driv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Intelligent Robot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Intelligent Robot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Intelligent Robot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24165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563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563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563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ar-Shifting Mech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对手动变速箱进行改装的自动控制换档套件以及包括该自动控制换挡套件的车辆。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对手动变速箱进行改装的自动控制换档套件以及车辆,通过第一换挡丝杆机构和第二换挡丝杆机构对手动变速箱执行电子换挡操作,并且通过角度切换机构来带动第二换挡丝杆机构的拨叉总成转动,从而可以实现多个档位之间的切换,结构简单,改装过程操作简便,可以快速地实现手动变速箱的电子化控制,而且成本低廉,同时具有一定的密封性,可以防止污染物损坏变速箱。

Description

用于手动变速箱改装的自动控制换档套件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动变速箱改装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手动变速箱改装的自动控制换档套件,还涉及一种具有上述自动控制换档套件的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的自动变速箱产品,其结构复杂,成本高昂,利用液力变矩器的液压控制和行星齿轮组的控制实现各个挡位的控制输出。传统的手动变速箱是通过手动拨动挡把使得拨叉拨动齿轮,让不同传动比的齿轮工作实现变速,农用机械大多数使用的是手动变速箱。在电子化控制的进程中,如果采购研发自动变速箱会导致车辆的成本高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手动变速箱改装的自动控制换档套件及车辆,以解决现有的车辆采用自动变速箱存在的成本高昂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手动变速箱改装的自动控制换档套件,包括用于起到保护和密封作用的安装箱、用于对手动变速箱执行换挡操作的第一换挡丝杆机构和第二换挡丝杆机构以及用于带动第二换挡丝杆机构的拨叉总成转动的角度切换机构,拨叉总成用于与手动变速箱的拨叉相配合以执行换挡操作;
所述安装箱固定安装在手动变速箱的上方,所述第一换挡丝杆机构、第二换挡丝杆机构和角度切换机构均安装在安装箱上。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箱包括箱体、箱盖和轴承端盖,所述箱体通过固定螺栓组安装在手动变速箱的上方,所述箱盖和轴承端盖固定安装在箱体上,所述第一换挡丝杆机构、第二换挡丝杆机构和角度切换机构均安装在箱体上,所述轴承端盖用于对轴承进行定位和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换挡丝杆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联轴器、第一滚珠丝杆、第一位置传感器、第一拨叉、第一滚珠丝杆法兰和第一轴承;
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安装箱的外壁上,所述第一联轴器的一端连接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另一端连接第一滚珠丝杆,所述第一滚珠丝杆法兰装配在第一滚珠丝杆上,所述第一拨叉与第一滚珠丝杆法兰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拨叉用于与手动变速箱的拨叉相配合以执行换挡操作,所述第一滚珠丝杆远离第一电机的一端通过第一轴承安装在安装箱上,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安装在安装箱上且用于检测第一拨叉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换挡丝杆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二联轴器、第二滚珠丝杆、拨叉总成、第二滚珠丝杆法兰、第二轴承和第二位置传感器;
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安装在安装箱的外壁上,所述第二联轴器的一端连接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另一端连接第二滚珠丝杆,所述第二滚珠丝杆法兰装配在第二滚珠丝杆上,所述拨叉总成与第二滚珠丝杆法兰固定连接,所述拨叉总成用于与手动变速箱的拨叉相配合以执行换挡操作,所述第二滚珠丝杆远离第二电机的一端通过第二轴承安装在安装箱上,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安装在安装箱上且用于检测拨叉总成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拨叉总成包括连杆架、第二拨叉、拨叉垫块、连杆和第一连杆销钉;
所述连杆架、第二拨叉和拨叉垫块以连杆架、拨叉垫块、连杆架、第二拨叉、连杆架、拨叉垫块、连杆架的叠放顺序固定安装在第二滚珠丝杆法兰上,所述连杆分别位于第一个连杆架和第二个连杆架之间以及第三个连杆架和第四个连杆架之间并通过第一连杆销钉固定在连杆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角度切换机构包括滑块、直线导轨、导轨平台、位置感应头、舵机、连杆总成和分舵盘;
所述直线导轨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安装箱上,所述滑块装配于直线导轨上且可沿直线导轨往复移动,所述导轨平台与滑块固定连接,所述位置感应头与导轨平台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通过检测位置感应头的位置来间接检测拨叉总成的位置,所述舵机与导轨平台固定连接,所述分舵盘与舵机固定连接,所述连杆总成分别与分舵盘和连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杆总成在舵机的带动下转动进而带动第二拨叉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连杆总成包括舵机连杆架、连杆架垫块、调整块和第二连杆销钉;
所述舵机连杆架、连杆架垫块和调整块以舵机连杆架、连杆架垫块、舵机连杆架、调整块、舵机连杆架、连杆架垫块、舵机连杆架的叠放顺序固定安装在分舵盘上,所述连杆分别位于第一个舵机连杆架和第二个舵机连杆架之间以及第三个舵机连杆架和第四个舵机连杆架之间且通过第二连杆销钉固定在舵机连杆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角度切换机构还包括第一导轨安装座和第二导轨安装座,所述直线导轨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导轨安装座和第二导轨安装座安装在安装箱的内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角度切换机构还包括位置感应头调节架,所述位置感应头调节架与导轨平台固定连接,所述位置感应头通过螺栓与位置感应头调节架固定连接;
所述位置感应头上开设有长孔,螺栓固定在长孔中,通过调节螺栓在长孔中的固定位置来调节位置感应头和第二位置传感器之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自动控制换挡套件。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对手动变速箱进行改装的自动控制换档套件,通过第一换挡丝杆机构和第二换挡丝杆机构对手动变速箱执行电子换挡操作,并且通过角度切换机构来带动第二换挡丝杆机构的拨叉总成转动,从而可以实现多个档位之间的切换,结构简单,改装过程操作简便,可以快速地实现手动变速箱的电子化控制,而且成本低廉,同时具有一定的密封性,可以防止污染物损坏变速箱。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现有的一款手动变速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现有的一款手动变速箱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用于对手动变速箱进行改装的自动控制换档套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自动控制换档套件切去部分箱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自动控制换档套件从另一角度切去部分箱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图5中的拨叉总成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自动控制换档套件从另一角度切去部分箱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图7中的连杆总成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拨叉轴一;2、拨叉一;3、拨叉轴二;4、拨叉二;5、拨叉轴三;6、拨叉三;8、拨叉轴四;7、拨叉四;11、安装箱;12、第一换挡丝杆机构;13、第二换挡丝杆机构;14、角度切换机构;111、箱体;112、箱盖;113、轴承端盖;121、第一电机;122、第一联轴器;123、第一滚珠丝杆;124、第一位置传感器;125、第一拨叉;126、第一滚珠丝杆法兰;127、第一轴承;130、第二电机;131、第二联轴器;132、第二滚珠丝杆;133、拨叉总成;134、第二滚珠丝杆法兰;135、第二轴承;136、第二位置传感器;137、传感器安装座;1331、连杆架;1332、第二拨叉;1333、拨叉垫块;1334、连杆;1335、第一连杆销钉;140、第一导轨安装座;141、滑块;142、直线导轨;143、第二导轨安装座;144、导轨平台;145、位置感应头;146、位置感应头调节架;147、舵机安装架;148、舵机;149、连杆总成;150、分舵盘;1491、连杆架垫块;1492、调整块;1493、舵机连杆架;1494、第二连杆销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下述所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和图2所示,某一手动变速箱包括四组拨叉组件,每组拨叉组件的结构相同,只是所设置的位置不一样,每组拨叉组件均包括一个拨叉、一个拨叉轴和一个紧固螺钉,拨叉安装在拨叉轴上并通过紧固螺钉进行紧固。其中拨叉轴一1所控制的变速为手动变速箱的高低速档,拨叉一2在其他机构驱使下带动拨叉轴一1沿其轴线方向向前或者向后运动,可以实现手动变速箱高低速档对应的齿轮组啮合或脱开,向前运动则使手动变速箱处于高速挡位,向后运动则使手动变速箱处于低速挡位,中间的初始位置为空挡。拨叉轴二3所控制的变速为手动变速箱的倒挡,拨叉二4在其他机构驱使下带动拨叉轴二3沿其轴线方向向后运动,可以使手动变速箱的倒挡齿轮组啮合从而使手动变速箱处于倒挡,中间的初始位置为空挡。拨叉轴三5所控制的变速为手动变速箱的一挡和四档,拨叉三6在其他机构驱使下带动拨叉轴三5沿其轴线方向向前或向后运动,向前运动时四档齿轮组啮合则手动变速箱处于四档,向后运动时一档齿轮组啮合则手动变速箱处于一档,中间的初始位置为空挡。拨叉轴四8所控制的变速为手动变速箱的二挡和三档,拨叉四7在其他机构驱使下带动拨叉轴四8沿其轴线方向向前或向后运动,向前运动时三档齿轮组啮合则手动变速箱处于三档,向后运动时二档齿轮组啮合则手动变速箱处于二档,中间的初始位置为空挡。因此该手动变速箱总计十一个挡位,包括高速一档、高速二档、高速三档、高速四档、高速倒档、低速一档、低速二档、低速三档、低速四档、低速倒档和空挡。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仅以此手动变速箱的换挡操作作为示范性说明,在此不做限定。还可以理解,手动变速箱的拨叉上均设置有拨叉槽,手动变速箱的拨叉通过拨叉槽与其它驱动机构配合。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对手动变速箱进行改装的自动控制换档套件,可以快速地对手动变速箱进行改装,从而实现自动挡功能,所述用于手动变速箱改装的自动控制换档套件包括用于起到保护和密封作用的安装箱11、用于对手动变速箱执行换挡操作的第一换挡丝杆机构12和第二换挡丝杆机构13以及用于带动第二换挡丝杆机构13的拨叉总成133转动的角度切换机构14,拨叉总成133用于与手动变速箱的拨叉相配合以执行换挡操作,所述安装箱11固定安装在手动变速箱的上方,所述第一换挡丝杆机构12、第二换挡丝杆机构13和角度切换机构14均安装在安装箱11上。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对手动变速箱进行改装的自动控制换档套件,通过第一换挡丝杆机构12和第二换挡丝杆机构13对手动变速箱执行电子换挡操作,并且通过角度切换机构14来带动第二换挡丝杆机构13的拨叉总成133转动,从而可以实现多个档位之间的切换,结构简单,改装过程操作简便,可以快速地实现手动变速箱的电子化控制,而且成本低廉,同时具有一定的密封性,可以防止污染物损坏变速箱。
具体地,所述安装箱11包括箱体111、箱盖112和轴承端盖113,所述箱体111通过固定螺栓组安装在手动变速箱的上方,所述箱盖112通过螺栓与箱体111固定连接从而实现整个自动控制换挡套件的密封,防止杂物进入箱体111内部,同时便于检修,所述轴承端盖113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箱体111上,所述第一换挡丝杆机构12、第二换挡丝杆机构13和角度切换机构14均安装在箱体111上,所述轴承端盖113用于对轴承进行定位和密封,同时拆装简单,方便轴承的维护保养与更换。
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换挡丝杆机构12包括第一电机121、第一联轴器122、第一滚珠丝杆123、第一位置传感器124、第一拨叉125、第一滚珠丝杆法兰126和第一轴承127,所述第一电机121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箱体111的外壁上,所述第一联轴器122的一端连接第一电机121的输出轴,另一端连接第一滚珠丝杆123,通过第一联轴器122上的夹紧螺钉可以实现第一电机121输出的扭矩和转动传递到第一滚珠丝杆123上,所述第一滚珠丝杆法兰126装配在第一滚珠丝杆123上。所述第一电机121带动第一滚珠丝杆123旋转,第一滚珠丝杆123和第一滚珠丝杆法兰126相配合以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所述第一拨叉125通过螺栓组与第一滚珠丝杆法兰12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拨叉125的下端与手动变速箱拨叉的拨叉槽相配合以驱动对应的齿轮副的啮合与脱开,从而实现换挡操作。所述第一滚珠丝杆123远离第一电机121的一端通过第一轴承127安装在安装箱11上,所述第一轴承127为深沟球轴承,所述第一轴承127装配在箱体111外壁的沉孔上,其外圈与箱体111上的沉孔配合,内圈与第一滚珠丝杆123的轴端配合,既可以支撑第一滚珠丝杆123,同时可以使其顺滑旋转,所述第一轴承127还通过轴承端盖113进行轴向定位。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124通过自带螺纹安装在箱体111上的螺栓孔中,第一位置传感器124的数量为三个,第一位置传感器124可以检测第一拨叉125的位置进而反馈给驱动第一电机121的控制器,从而实现第一电机121的闭环精确控制,实现第一拨叉125的精确定位。可以理解,所述第一联轴器122为单膜片联轴器。
如图5所示,所述第二换挡丝杆机构13包括第二电机130、第二联轴器131、第二滚珠丝杆132、拨叉总成133、第二滚珠丝杆法兰134、第二轴承135和第二位置传感器136,所述第二电机130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箱体111的外壁上,所述第二联轴器131的一端连接第二电机130的输出轴,另一端连接第二滚珠丝杆132,通过第二联轴器131上的夹紧螺钉可以实现第二电机130输出的扭矩和转动可以传递到第二滚珠丝杆132上,所述第二滚珠丝杆法兰134装配在第二滚珠丝杆132上,可以将第二电机130输出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所述拨叉总成133通过螺栓与第二滚珠丝杆法兰134固定连接,所述拨叉总成133可以与手动变速箱拨叉的拨叉槽相配合以驱动对应的齿轮副的啮合与脱开,从而实现换挡操作。所述第二滚珠丝杆132远离第二电机130的一端通过第二轴承135安装在安装箱11上,所述第二轴承135为深沟球轴承,所述第二轴承135装配在箱体111外壁的沉孔上,其外圈与箱体111上的沉孔配合,内圈与第二滚珠丝杆132的轴端配合,既可以支撑第二滚珠丝杆132,同时可以使其顺滑旋转,所述第二轴承135还通过轴承端盖113进行轴向定位。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136安装在箱体111的内壁上且用于检测拨叉总成133的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136的数量为三个,第二位置传感器136可以检测拨叉总成133的位置进而反馈给驱动第二电机130的控制器,从而实现第二电机130的闭环精确控制,实现拨叉总成133的精确定位。可以理解,所述第二联轴器131为单膜片联轴器。具体地,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136通过自身螺纹安装在传感器安装座137上的螺栓孔中,传感器安装座137通过螺栓安装在箱体111的内壁上。
如图6所示,所述拨叉总成133包括连杆架1331、第二拨叉1332、拨叉垫块1333、连杆1334和第一连杆销钉1335,所述连杆架1331、第二拨叉1332和拨叉垫块1333以连杆架1331、拨叉垫块1333、连杆架1331、第二拨叉1332、连杆架1331、拨叉垫块1333、连杆架1331的叠放顺序固定安装在第二滚珠丝杆法兰134上,所述连杆1334分别位于第一个连杆架1331和第二个连杆架1331之间以及第三个连杆架1331和第四个连杆架1331之间并通过第一连杆销钉1335固定在连杆架1331上,从而形成转动副。所述连杆1334还与角度切换机构14连接,当角度切换机构14工作时,可以通过连杆1334带动上述转动副结构转动,从而可以使第二拨叉1332在一定范围内绕第二滚珠丝杆132转动,从而可以使第二拨叉1332与手动变速箱的多个拨叉的拨叉槽相配合,从而可以拨动不同拨叉轴上的齿轮啮合或脱开,可以实现多档位切换。
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角度切换机构14包括滑块141、直线导轨142、导轨平台144、位置感应头145、舵机148、连杆总成149和分舵盘150,所述直线导轨142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箱体111的内壁上,所述滑块141装配于直线导轨142上且可沿直线导轨142往复移动,所述导轨平台144通过螺栓与滑块141固定连接,具体地,所述导轨平台144上开设有长孔,螺栓可固定在长孔中,可以通过调节螺栓在长孔中的固定位置来调节导轨平台144的安装高度。所述位置感应头145与导轨平台144固定连接,由于,角度切换机构14与第二换挡丝杆机构13通过两根连杆1334连接,当第二换挡丝杆机构13的拨叉总成133进行直线运动时,可以通过两根连杆1334带动角度切换机构14的滑块141进行直线运动,从而实现拨叉总成133和滑块141在轴向方向上同步进退,因此,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136可以通过检测位置感应头145的位置来间接检测拨叉总成133的位置。所述舵机148与导轨平台144固定连接,具体地,所述舵机148通过舵机安装架147固定安装在导轨平台144上,所述分舵盘150与舵机148固定连接,具体对,所述分舵盘150通过自带内花键与舵机148的电机轴的外花键配合从而实现径向固定和传递扭矩,同时通过螺栓将分舵盘150固定在舵机148的轴上从而实现轴向固定。所述连杆总成149分别与分舵盘150和连杆1334固定连接,所述连杆总成149在舵机148的带动下转动进而带动第二拨叉1332转动,从而实现多档位切换。
所述连杆总成149包括舵机连杆架1493、连杆架垫块1491、调整块1492和第二连杆销钉1494,所述舵机连杆架1493、连杆架垫块1491和调整块1492以舵机连杆架1493、连杆架垫块1491、舵机连杆架1493、调整块1492、舵机连杆架1493、连杆架垫块1491、舵机连杆架1493的叠放顺序固定安装在分舵盘150上,所述连杆1334分别位于第一个舵机连杆架1493和第二个舵机连杆架1493之间以及第三个舵机连杆架1493和第四个舵机连杆架1493之间且通过第二连杆销钉1494固定在舵机连杆架1493上。当连杆总成149被舵机148带动旋转时,可以通过连杆1334推拉拨叉总成133的转动副,进而带动第二拨叉1332转动。
可以理解,作为优选的,所述角度切换机构14还包括第一导轨安装座140和第二导轨安装座143,所述直线导轨142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导轨安装座140和第二导轨安装座143安装在箱体111的内壁上。
可以理解,作为优选的,所述角度切换机构14还包括位置感应头调节架146,所述位置感应头调节架146与导轨平台144固定连接,所述位置感应头145通过螺栓与位置感应头调节架146固定连接,所述位置感应头145上开设有长孔,螺栓固定在长孔中,通过调节螺栓在长孔中的固定位置来调节位置感应头145和第二位置传感器136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精准检测位置感应头145的位置,间接得到第二拨叉1332的准确位置,确保实现第二拨叉1332的精准控制调节。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其包括如上所述的自动控制换档套件,车辆可以是拖拉机、洒水车、垃圾车等具有手动变速箱的交通工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手动变速箱改装的自动控制换档套件,其特征在于,
包括用于起到保护和密封作用的安装箱(11)、用于对手动变速箱执行换挡操作的第一换挡丝杆机构(12)和第二换挡丝杆机构(13)以及用于带动第二换挡丝杆机构(13)的拨叉总成(133)转动的角度切换机构(14),拨叉总成(133)用于与手动变速箱的拨叉相配合以执行换挡操作;
所述安装箱(11)固定安装在手动变速箱的上方,所述第一换挡丝杆机构(12)、第二换挡丝杆机构(13)和角度切换机构(14)均安装在安装箱(11)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控制换档套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箱(11)包括箱体(111)、箱盖(112)和轴承端盖(113),所述箱体(111)通过固定螺栓组安装在手动变速箱的上方,所述箱盖(112)和轴承端盖(113)固定安装在箱体(111)上,所述第一换挡丝杆机构(12)、第二换挡丝杆机构(13)和角度切换机构(14)均安装在箱体(111)上,所述轴承端盖(113)用于对轴承进行定位和密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控制换档套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换挡丝杆机构(12)包括第一电机(121)、第一联轴器(122)、第一滚珠丝杆(123)、第一位置传感器(124)、第一拨叉(125)、第一滚珠丝杆法兰(126)和第一轴承(127);
所述第一电机(121)固定安装在安装箱(11)的外壁上,所述第一联轴器(122)的一端连接第一电机(121)的输出轴,另一端连接第一滚珠丝杆(123),所述第一滚珠丝杆法兰(126)装配在第一滚珠丝杆(123)上,所述第一拨叉(125)与第一滚珠丝杆法兰(12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拨叉(125)用于与手动变速箱的拨叉相配合以执行换挡操作,所述第一滚珠丝杆(123)远离第一电机(121)的一端通过第一轴承(127)安装在安装箱(11)上,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124)安装在安装箱(11)上且用于检测第一拨叉(125)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控制换档套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换挡丝杆机构(13)包括第二电机(130)、第二联轴器(131)、第二滚珠丝杆(132)、拨叉总成(133)、第二滚珠丝杆法兰(134)、第二轴承(135)和第二位置传感器(136);
所述第二电机(130)固定安装在安装箱(11)的外壁上,所述第二联轴器(131)的一端连接第二电机(130)的输出轴,另一端连接第二滚珠丝杆(132),所述第二滚珠丝杆法兰(134)装配在第二滚珠丝杆(132)上,所述拨叉总成(133)与第二滚珠丝杆法兰(134)固定连接,所述拨叉总成(133)用于与手动变速箱的拨叉相配合以执行换挡操作,所述第二滚珠丝杆(132)远离第二电机(130)的一端通过第二轴承(135)安装在安装箱(11)上,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136)安装在安装箱(11)上且用于检测拨叉总成(133)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控制换档套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拨叉总成(133)包括连杆架(1331)、第二拨叉(1332)、拨叉垫块(1333)、连杆(1334)和第一连杆销钉(1335);
所述连杆架(1331)、第二拨叉(1332)和拨叉垫块(1333)以连杆架(1331)、拨叉垫块(1333)、连杆架(1331)、第二拨叉(1332)、连杆架(1331)、拨叉垫块(1333)、连杆架(1331)的叠放顺序固定安装在第二滚珠丝杆法兰(134)上,所述连杆(1334)分别位于第一个连杆架(1331)和第二个连杆架(1331)之间以及第三个连杆架(1331)和第四个连杆架(1331)之间并通过第一连杆销钉(1335)固定在连杆架(1331)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控制换档套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角度切换机构(14)包括滑块(141)、直线导轨(142)、导轨平台(144)、位置感应头(145)、舵机(148)、连杆总成(149)和分舵盘(150);
所述直线导轨(142)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安装箱(11)上,所述滑块(141)装配于直线导轨(142)上且可沿直线导轨(142)往复移动,所述导轨平台(144)与滑块(141)固定连接,所述位置感应头(145)与导轨平台(14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136)通过检测位置感应头(145)的位置来间接检测拨叉总成(133)的位置,所述舵机(148)与导轨平台(144)固定连接,所述分舵盘(150)与舵机(148)固定连接,所述连杆总成(149)分别与分舵盘(150)和连杆(1334)固定连接,所述连杆总成(149)在舵机(148)的带动下转动进而带动第二拨叉(1332)转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控制换档套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杆总成(149)包括舵机连杆架(1493)、连杆架垫块(1491)、调整块(1492)和第二连杆销钉(1494);
所述舵机连杆架(1493)、连杆架垫块(1491)和调整块(1492)以舵机连杆架(1493)、连杆架垫块(1491)、舵机连杆架(1493)、调整块(1492)、舵机连杆架(1493)、连杆架垫块(1491)、舵机连杆架(1493)的叠放顺序固定安装在分舵盘(150)上,所述连杆(1334)分别位于第一个舵机连杆架(1493)和第二个舵机连杆架(1493)之间以及第三个舵机连杆架(1493)和第四个舵机连杆架(1493)之间且通过第二连杆销钉(1494)固定在舵机连杆架(1493)上。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控制换档套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角度切换机构(14)还包括第一导轨安装座(140)和第二导轨安装座(143),所述直线导轨(142)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导轨安装座(140)和第二导轨安装座(143)安装在安装箱(11)的内壁上。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控制换档套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角度切换机构(14)还包括位置感应头调节架(146),所述位置感应头调节架(146)与导轨平台(144)固定连接,所述位置感应头(145)通过螺栓与位置感应头调节架(146)固定连接;
所述位置感应头(145)上开设有长孔,螺栓固定在长孔中,通过调节螺栓在长孔中的固定位置来调节位置感应头(145)和第二位置传感器(136)之间的距离。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自动控制换挡套件。
CN201920241653.7U 2019-02-26 2019-02-26 用于手动变速箱改装的自动控制换档套件及车辆 Active CN2098563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41653.7U CN209856360U (zh) 2019-02-26 2019-02-26 用于手动变速箱改装的自动控制换档套件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41653.7U CN209856360U (zh) 2019-02-26 2019-02-26 用于手动变速箱改装的自动控制换档套件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56360U true CN209856360U (zh) 2019-12-27

Family

ID=689322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41653.7U Active CN209856360U (zh) 2019-02-26 2019-02-26 用于手动变速箱改装的自动控制换档套件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563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453554B1 (en) Axle assembly having an electric motor module and a shift mechanism
CN1204351C (zh) 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
CN100473859C (zh) 离合器致动器、发动机单元和跨骑式车辆
US9334955B2 (en) Drum type-variable speed drive
CN1103888C (zh) 汽车变速器用的换档装置
US4878399A (en) Planetary sub-transmission
JPS6332653B2 (zh)
US7635054B2 (en) Clutch actuator, engine unit, and saddle type vehicle
DE102014016719A1 (de) Antriebseinheit und Fahrzeug
CN209856360U (zh) 用于手动变速箱改装的自动控制换档套件及车辆
GB2027501A (en) Motor vehicle trasmission
CN201736811U (zh) 自动电控机械变速箱操控系统
CN105782431A (zh) 一种amt自动换挡装置
CN203162126U (zh) 自动变速器电动丝杠驱动机构
US4109550A (en) Stepless speed change systems
CN102980766B (zh) 一种amt选挡执行机构动态传动效率测量试验方法
CN214466020U (zh) 拖拉机组合式机械变速箱自动换挡装置、系统及拖拉机
KR20150096461A (ko) 자동차 기어 박스용 작동 장치
EP2075480B1 (en) Clutch actuator
CN210397688U (zh) 一种选换挡机构
CN208221493U (zh) 一种两挡全功率取力器
CN202579993U (zh) 一种用于amt变速器的换挡拨叉组件
CN201559653U (zh) 一种手动电控机械变速箱操控系统
CN211951414U (zh) 一种变速器换挡机构
JPS5941171Y2 (ja) 農用トラクタのパ−クロツ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07

Address after: Room d108, 1st floor, East District, incubation build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Hunan University, 186 Guyuan Road,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hangsha Field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410007 Room 528, 4th Floor, Office Building, Management and Service Center, No. 18 South Wanjiali Road, Yuhua District,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ANGSHA ROBOX INSTITUTE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04

Address after: Building A3 and A4, Hunan Inspection and testing characteristic industrial park, No. 336, bachelor Road, Yuelu District,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HANGSHA INTELLIGENT DRIV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410000 room d108, 1st floor, East Zone, engineering incubation building, Hunan University Science Park, 186 Guyuan Road,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Changsha, Hunan

Patentee before: Changsha Field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