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43573U - 发光键盘 - Google Patents

发光键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43573U
CN209843573U CN201920711879.9U CN201920711879U CN209843573U CN 209843573 U CN209843573 U CN 209843573U CN 201920711879 U CN201920711879 U CN 201920711879U CN 209843573 U CN209843573 U CN 2098435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ight beam
keyboard
wavelength
wavelength conver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1187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承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cer Inc
Original Assignee
Ac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cer Inc filed Critical Acer Inc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435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435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光键盘,包括背光模块以及按键模块。背光模块包括发光装置、至少一光学层、遮光元件以及波长转换元件。发光装置适于提供第一光束。至少一光学层配置于发光装置,位于第一光束的传递路径上。遮光元件配置于至少一光学层。波长转换元件配置于至少一光学层。按键模块配置于背光模块上,其中第一光束通过至少一光学层以产生第二光束。第二光束通过波长转换元件以产生第三光束。第三光束传递通过按键模块。第二光束的波长不同于第一光束的波长及第三光束的波长。因此,可修正或优化发光键盘的发光波长且节省成本。

Description

发光键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学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发光键盘。
背景技术
就目前电脑的使用习惯而言,键盘是不可或缺的输入设备之一,用以输入文字、符号或数字。随着电脑的逐渐普及,今日键盘的发展除了一般的输入功能外,亦强调视觉上的要求。因此,一种可在使用时发光的键盘便成为键盘业界新的发展方向。为了使键盘的每个按键具有发光的特性,相较于传统的键盘,发光键盘利用在下方设置背光模块或底部光源,并将键盘上按键的键帽采用透明或透光材质,使得位于键帽下方的光源所产生的光可照亮键帽以达到键盘发光的效果。
然而,在目前非单颗按键发光的技术中,背光模块或底部光源所发出特定颜色的光容易在层层均光片及遮光片的阻挡下,产生光学衰退而变成另一颜色的光。因此,如何在不增加背光模块或底部光源中的光学元件数量,以及不更改键帽的颜色设计,是本领域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光键盘,可修正或优化发光波长且节省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一种发光键盘,包括背光模块以及按键模块。背光模块包括发光装置、至少一光学层、遮光元件以及波长转换元件。发光装置适于提供第一光束。至少一光学层配置于发光装置,位于第一光束的传递路径上。遮光元件配置于至少一光学层。波长转换元件配置于至少一光学层。按键模块配置于背光模块上,其中第一光束通过至少一光学层以产生第二光束。第二光束通过波长转换元件以产生第三光束。第三光束传递通过按键模块。第二光束的波长不同于第一光束的波长及第三光束的波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三光束与第一光束之间的波长差小于第二光束与第一光束之间的波长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光束及第三光束为橘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波长转换元件连接于按键模块与遮光元件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遮光元件位于按键模块与波长转换元件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发光装置包括多个发光元件及导光元件。发光元件以直线排列于在短边方向上的导光元件的对称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按键模块包括多个键帽、多个触发元件及外框。触发元件及键帽分别对应配置于外框的多个开口。各键帽具有透光部,第三光束通过触发元件以及透光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波长转换元件分布位置对应于按键模块的其中一部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波长转换元件分布位置对应于按键模块中的W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波长转换元件包括多个子波长转换元件,分别分布于不同的位置且彼此不重叠。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三光束包括不同波长的多个子光束。子光束分别对应于子波长转换元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波长转换元件的主要材料为聚酰亚胺。
基于上述,在本实用新型的发光键盘中,由发光装置所提供出的光束可通过传递通过波长转换元件以避免在传递通过光学层时所产生的颜色失真。如此一来,发光键盘可在不增加发光元件的数量,以及在不更改键帽颜色的状况之下,将人眼通过观察按键模块所感受的发光效果修改或优化为发光装置所提供的发光效果。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发光键盘的爆炸立体图。
图2为图1的发光键盘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发光键盘的上视示意图。
【符号说明】
50、50A:发光键盘
100:背光模块
110:发光装置
112:发光元件
114:导光元件
120:光学层
130:遮光元件
140、140A:波长转换元件
200:按键模块
210:键帽
220:触发元件
230:外框
H1、H2:开口
L1:第一光束
L2:第二光束
L3:第三光束
T:透光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发光键盘的爆炸立体图。图2为图1的发光键盘的剖面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1及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光键盘50,可由键盘的键帽透光处发光,以使使用者获得键盘发光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发光键盘50为巧克力键盘(ChicletKeyboard)。但在其他实施例中,发光键盘50亦可为机械式键盘(Mechanical Keyboard)或电容式键盘(Capacitive Keyboard),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
详细而言,发光键盘50包括背光模块100以及按键模块200。按键模块200配置于背光模块100上,背光模块100适于朝按键模块200提供光束以使光束传递通过按键模块200,使按键模块200可发出光。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按键模块200包括多个键帽210、多个触发元件220及外框230。键帽210以及触发元件220分别对应地配置于外框230的多个开口H2。键帽210适于被使用者按压以触动对应的触发元件220。各键帽210具有透光部T,适于使光束通过。透光部T例如为键帽210上的字体或标示。因此,可使得使用者可从发光键盘50观察出发光的键盘字体或键盘标示。
背光模块100包括发光装置110、至少一光学层120、遮光元件130以及波长转换元件140。发光装置110适于提供第一光束L1。在本实施例中,发光装置110例如选用橘光的背光模块,即第一光束L1为橘光,其波长例如是介于590纳米至610纳米之间。详细而言,发光装置110包括多个发光元件112及导光元件114。发光元件112例如为发光二极管,其数量可小于或等于10个,以直线排列于在短边方向上的导光元件114的对称线上,如图2所示出。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亦可以以其他排列方式排列或使用其他种类的发光元件112。导光元件114例如为导光板、反射板或其组合,本实用新型亦不限于此。
光学层120配置于发光装置110,位于第一光束L1的传递路径上。光学层120为包含具有导光及均光特性的光学膜片,例如为均光片。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光束L1在通过光学层120时会转变为第二光束L2,其中第二光束L2的波长与第一光束L1的波长不同。具体而言,橘光通过光学层120后由于均光及折射等光学作用,将导致橘光中的黄光的透射率相较于橘光中的红光的透射率少而转变为粉红光。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层120还可包含其他功能性光学膜,亦即,光学层120的数量可以是多个,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
遮光元件130配置于至少一光学层120上,适于让第二光束L2通过。具体而言,遮光元件130包括多个开口H1,且这些开口H1的位置对应于上述键盘模块200中的多个键帽210以及外框230的多个开口H2。遮光元件130中远离发光装置110的表面例如为黑色,用以遮蔽非键帽210所在位置的出光及杂散光,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
波长转换元件140配置于至少一光学层120上,适于让第二光束L2通过,且将第二光束L2转换为第三光束L3。波长转换元件140为耐热、可滤光、透光的薄膜,例如是由主要材料为聚酰亚胺(Polyimide,PI)的薄膜,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施例中,波长转换元件140连接于按键模块200与遮光元件130之间,即波长转换元件140配置于遮光元件130的上方。然而,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遮光元件130位于按键模块200与波长转换元件140之间,即波长转换元件140配置于遮光元件130的下方,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施例中,波长转换元件140的分布位置涵盖所有键帽210的所在位置。然而,在一些实施例中,波长转换元件140的分布位置可仅对应于按键模块200的其中一部分,即部分的键帽210的所在位置,本实用新型亦不限于此。
总括地说,发光装置110所提供的第一光束L1朝按键模块200传递,并传递通过光学层120以产生第二光束L2。而第二光束L2由光学层120依序传递通过遮光元件130以及波长转换元件140以产生第三光束L3。最终第三光束L3由波长转换元件140依序传递通过触发元件220以及键帽210。值得一提的是,第二光束L2的波长不同于第一光束L1的波长及第三光束L3的波长,且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光束L3与第一光束L1之间的波长差小于第二光束L2与第一光束L1之间的波长差。换句话说,第三光束L3所显示的颜色相较于第二光束L2所显示的颜色与第一光束L1所显示的颜色相近。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光束L3也相同于第一光束L1为橘光。因此,使用者可从发光键盘50观察出相似于发光装置110发橘光的键盘字体或键盘标示。如此一来,本实施例的发光键盘50可在不增加发光元件112的数量,以及在不更改键帽210颜色的状况之下,将人眼通过观察按键模块200所感受的发光效果修改或优化为发光装置110所提供的发光效果。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发光键盘的上视示意图。请参考图3。本实施例的发光键盘50A类似于图2所示出的发光键盘50。两者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波长转换元件140A包括多个子波长转换元件K,分别分布于不同的位置且彼此不重叠。举例而言,在本实施例中,其中一个波长转换元件K的分布位置可对应于按键模块200中的W键、A键、S键以及D键,而另一波长转换元件K的分布位置则可对应于按键模块200中的上键、下键、左键以及右键等。因此,可进一步使在按键模块200中配置有波长转换元件K的区域所产生的光的颜色与其他未配置波长转换元件K的区域所产生的光的颜色有所区隔。如此一来,可增加发光键盘50A的设计种类,而进一步使发光键盘50A能作为不同使用情境所使用的键盘,例如是电竞键盘。
在一些实施例中,不同的波长转换元件K还可以由不同的波长转换材料组成,以产生不同颜色的光。换句话说,第三光束L3可包括不同波长的多个子光束,而这些子光束分别对应于不同的子波长转换元件K。因此,可通过波长转换元件140A的作用,将配置单一波长光源发光装置110(见如图2)的按键模块200能发出多种不同颜色的光。如此一来,除了可增加发光键盘50A的设计种类之外,还可进一步节省发光装置110(见如图2)的成本。
综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的发光键盘中,由发光装置所提供出的光束可通过传递通过波长转换元件以避免在传递通过光学层时所产生的颜色失真。如此一来,发光键盘可在不增加发光元件的数量,以及在不更改键帽颜色的状况之下,将人眼通过观察按键模块所感受的发光效果修改或优化为发光装置所提供的发光效果。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改与润饰,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11)

1.一种发光键盘,其特征在于,包括:
背光模块,包括:
发光装置,适于提供第一光束;
至少一光学层,配置于所述发光装置,位于所述第一光束的传递路径上;
遮光元件,配置于所述至少一光学层;以及
波长转换元件,配置于所述至少一光学层;以及
按键模块,配置于所述背光模块上,其中所述第一光束通过所述至少一光学层以产生第二光束,所述第二光束通过所述波长转换元件以产生第三光束,所述第三光束传递通过所述按键模块,所述第二光束的波长不同于所述第一光束的波长及所述第三光束的波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光束与所述第一光束之间的波长差小于所述第二光束与所述第一光束之间的波长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束及所述第三光束为橘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波长转换元件连接于所述按键模块与所述遮光元件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元件位于所述按键模块与所述波长转换元件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装置包括多个发光元件及导光元件,所述多个发光元件以直线排列于在短边方向上的所述导光元件的对称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模块包括多个键帽、多个触发元件及外框,所述多个触发元件及所述多个键帽分别对应配置于所述外框的多个开口,各个所述键帽具有透光部,所述第三光束通过所述多个触发元件以及所述多个透光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波长转换元件分布位置对应于所述按键模块的其中一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波长转换元件分布位置对应于所述按键模块中的W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波长转换元件包括多个子波长转换元件,分别分布于不同的位置且彼此不重叠。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光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光束包括不同波长的多个子光束,所述多个子光束分别对应于所述多个子波长转换元件。
CN201920711879.9U 2019-04-09 2019-05-17 发光键盘 Active CN209843573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04313U TWM582682U (zh) 2019-04-09 2019-04-09 發光鍵盤
TW108204313 2019-04-0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43573U true CN209843573U (zh) 2019-12-24

Family

ID=683180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11879.9U Active CN209843573U (zh) 2019-04-09 2019-05-17 发光键盘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43573U (zh)
TW (1) TWM582682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56738B (zh) 2020-07-13 2022-03-01 群光電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發光模組及其鍵盤
TWI795868B (zh) * 2021-08-11 2023-03-11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控制系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82682U (zh) 2019-08-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16565B (zh) 發光鍵盤
US8884174B2 (en) Locally illuminated keycap
TWI523060B (zh) 發光鍵盤裝置
TWI697021B (zh) 發光鍵盤及其背光模組
US9892874B2 (en) Luminous keyboard
TWI636475B (zh) 發光鍵盤
US8581125B2 (en) Illuminated keyboard
TW201501161A (zh) 發光鍵盤裝置
TW201403646A (zh) 具備光通道之發光鍵盤
US9496104B1 (en) Luminous keyboard
CN209843573U (zh) 发光键盘
TWI436239B (zh) 具有導光管之發光鍵盤
TWM541103U (zh) 發光鍵盤
TWI501275B (zh) 發光鍵盤裝置
TWI756738B (zh) 發光模組及其鍵盤
KR101142389B1 (ko) 입력 장치 및 입력 장치에 사용하기 위한 돔 부착 시트
TWI408716B (zh) 發光鍵盤
CN108428582B (zh) 透光键帽、其制造方法及包含该透光键帽的发光按键
JP5506840B2 (ja) 発光キーボードとその光源モジュール
US9881750B2 (en) Multicolor illuminated keyboard
US9502191B1 (en) Luminous keyboard
TWM469606U (zh) 用於發光鍵盤之背光裝置
CN218826780U (zh) 发光键盘的彩色背光模块
TW201911356A (zh) 發光鍵盤
TWI756042B (zh) 發光鍵盤及其光學模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