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38327U - 一种用于连接第一、第二接头的连接套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连接第一、第二接头的连接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38327U
CN209838327U CN201920354086.6U CN201920354086U CN209838327U CN 209838327 U CN209838327 U CN 209838327U CN 201920354086 U CN201920354086 U CN 201920354086U CN 209838327 U CN209838327 U CN 2098383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oint
connecting sleeve
connector
sleeve according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5408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兆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35408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383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383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383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连接第一、第二接头的连接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40),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其第一开口(40a)用于供第一接头(1)插入,其第二开口(40b)用于供第二接头(2)插入;第一连接部,设置在本体(40)上,用于连接第一接头(1);第二连接部,设置在本体(40)上,用于与第二接头(2)拆卸式地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套改变了原有的第一、第二接头的连接方式,使得两者连接更牢固;且连接套拆装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连接第一、第二接头的连接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桩机用连接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连接第一、第二接头的连接套。
背景技术
桩机是一种能带动钻头向地下钻进而破碎岩土的机械设备,在钻头钻孔的同时采用灌浆以土体改善,改善后的土体可用于成型搅拌桩、复合桩等。
桩机包括多节钻杆和钻头,钻杆和钻头内轴向设有相连通的供混凝土浆液通过的输料通道,当钻头钻到一定深度时,若钻杆的长度不够,需要增加或伸长钻杆,使钻杆延长,才能继续往下钻。因此,为了保证正常的灌浆和钻孔作业,钻杆的延长技术至关重要。现有技术中,为了通过接杆而延长钻杆的长度,现有的钻杆上一般连接有接头,通过将两根钻杆上的接头相连而实现两根钻杆的连接,进而实现钻杆的延长。
钻杆的延长技术请参见申请号为CN201610938624.7的发明专利《动力下置式钻杆的物料输送管道机构》(授权公告号为CN106351216B),其公开的机构从上至下依次包括长度调节杆、动力机构和钻杆,动力机构与钻杆驱动连接并能驱动钻杆沿周向转动;动力机构和长度调节杆之间通过插接式连接结构相连,该插接式连接结构包括分别与动力机构和长度调节杆螺接固定的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第一连接块插入到第二连接块中,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用销接结构固定连接且当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固定连接后插接式连接结构中间呈中空的插管通道。销接结构包括位于第一连接块上的第一销孔及位于第二连接块上的第二销孔,当第一连接块插入到第二连接块中时,转动第一连接块或第二连接块能使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的位置相对应,销栓从第二销孔外部插入到第一销孔中从而使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销接固定。
上述专利中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即两个接头通过销接结构连接,进而实现多根长度调节杆的连接和拆卸,进而方便调节长度调节杆的长度。但是存在如下缺点:1、由于接头与长度调节杆螺纹连接,因此,接头上的插销孔难以对准;2、插销孔和插销的精度要求高;3、两根长度调节杆上的接头难以对准;4、插销处可能会发生漏浆;5、连接结构用于旋转式桩机时,插销处会发生剪切,从而导致插销断裂。因此,两个接头间的连接结构会直接影响到桩机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拆装方便、连接可靠的用于连接第一、第二接头的连接套。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避免连接套丢失,且不影响使用的用于连接第一、第二接头的连接套。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连接第一、第二接头的连接套,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其第一开口用于供第一接头插入,其第二开口用于供第二接头插入;
第一连接部,设置在本体上,用于连接第一接头;
第二连接部,设置在本体上,用于与第二接头拆卸式地连接。
拆卸式连接方式有螺纹连接、卡扣连接等,为便于与第二接头连接,且提高连接强度,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有设置在本体内壁上的螺纹,能与第二接头的外侧壁螺纹连接。
为提高连接强度,作为改进,所述本体上设有用于防止第二接头相对本体内壁转动的止转结构。
改进,所述止转结构包括设于本体上的供锁紧螺钉穿过的螺纹孔,锁紧螺钉穿过螺纹孔后能与第二接头的外侧壁相抵,以防止第二接头相对本体转动。故而,通过拧紧螺钉即可抵住第二接头,防止第二接头转动;拧松螺钉即可拆下第二接头。
在上述方案中,为避免连接套与接头分离而丢失,优选的是,所述本体通过上述第一连接部限位在第一接头上,以限制所述本体脱离所述第一接头。
较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有凸设在本体内壁上的凸边,该凸边沿着本体的径向方向向内延伸,用于抵靠在第一接头的限位台阶上。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凸边为沿着本体内壁环向分布的环状结构。
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在本体上靠近第一开口的位置。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本体上设有用于容置密封圈的台阶。
最后,所述本体的外壁上设有至少一个供工具插入而带动本体转动的工具孔。扳手等工具插入转动孔后,带动连接套转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套直接套设在第一、第二接头外,以连接第一、第二接头,故而改变了原有的第一、第二接头的连接方式,使得两者连接更牢固,较好地避免了插销式接头在插销处发生漏浆、插销撕裂的情况出现;通过在本体上设置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使得本体与第一、第二接头连接可靠;且由于第二连接部与第二接头拆卸式地连接,使得第二接头从连接套上拆卸下来后,即实现与第一接头的分离,故而拆装方便;同时,无需限定连接套在第一、第二接头上的位置,只要实现能将第一、第二接头相连接即可。结构合理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套的主视图;
图3为图2中A-A向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连接套与第一接头连接后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连接套与第一、第二接头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的连接套主要用于连接钻杆上的第一接头、第二接头,为了清楚地说明连接套的结构和安装方式,本实施例结合钻杆整体进行阐述说明,具体如下:
如图5所述,本实施例的钻杆包括有钻杆本体7、与钻杆本体7的下端部相连接的第一接头1、与钻杆本体7的上端部相连接的第二接头2、套接在第一接头1上的连接套4和密封件3,密封件3包括有第一密封圈31、第二密封圈32和第三密封圈33。
其中,钻杆本体7为杆状结构,其内沿轴向方向设有一条供管道介质(混凝土浆)流通的管道71。且钻杆本体7上凸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承接外部作用力而使钻杆本体7上下移动的抱压块。同时钻杆本体7的内壁呈方形结构(当然也可采用圆形、多边形等其他结构)。
上述第一接头1、第二接头2分别通过插孔、插头的配合来实现插接,具体为:
第一接头1包括有第一接头本体10和支撑环5,第一接头本体10内轴向设有一个贯通的第一通孔100,第一通孔100的第一端口用于供第二接头2上的插头21插入,第二端口与钻杆本体7内的管道71相对应,供管道介质流通;该第一通孔100沿着插入方向依次包括有:第一导向段100a、校准段100b和流通段100c,其中第一导向段100a的口径沿着插入方向逐渐缩小,用于供第二接头2上的插头21滑入;校准段100b与上述第一导向段100a的小口径端相衔接,用于限定第二接头2上的插头21的插入位置,即第一导向段100a和校准段100b为供插头21插入的插孔;流通段100c与校准段100b连接,用于在第二接头2插入第一接头1的状态下与第二接头2内的第二通孔200连通,以供管道介质流通。
支撑环5与第一接头本体10间可一体成型,也可通过卡扣式等可拆式的连接方式连接,本实施例中为提高连接强度,且便于装卸,上述支撑环5与第一接头本体10间的连接结构为:第一接头本体10下端部(即对应第一端口所在位置的端部)的外侧壁上环向凹设有第一台阶,该第一台阶具有与第一接头本体10的下端面平行的第一水平面、与第一水平面垂直的第一竖直面,第一竖直面上设有外螺纹。上述支撑环5套设在第一台阶上,其竖向截面呈L型,包括有竖向的连接部和横向的支撑部,连接部套设在第一台阶上且具有与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以与第一接头本体10螺纹连接,且在支撑环5装配到第一台阶上后,支撑环5的连接部的顶面抵接在第一水平面上,以进行限位,连接部的外侧壁与第一接头本体10的外侧壁相衔接,支撑部环向凸设在第一接头本体10上,以形成限位台阶Z。
由于支撑环5与第一接头本体10间螺纹连接,为了防止两者相对转动,本实施例在第一接头本体10的外螺纹上设有半螺纹孔,在支撑环5的内螺纹上对应设有同样的半螺纹孔,在支撑环5连接到第一接头本体10上后,两个半螺纹孔形成供螺钉9插入的完整螺纹孔,螺钉9插入后能有效防止支撑环5相对第一接头本体10转动。本实施例中外螺纹和内螺纹上的半螺纹孔均有两个,且均匀分布,当然也可以只有一个或者多个半螺纹孔,或者采用其他止转结构,只要能实现将支撑环5定位在第一接头本体10上防止两者相对转动即可。
同时,由于第一接头1、第二接头2之间通过插孔和插头的配合来实现插接,因此,插头21插入插孔后两者还是能沿周向转动,为了防止两者转动,本实施例在第一接头本体10的外螺纹上设有半定位孔,在支撑环5的内螺纹上对应设有同样的半定位孔,在支撑环5连接到第一接头本体10上后,两个半定位孔形成供定位销的一端插入的完整定位孔,定位销一端插入后能有效防止第一、第二接头1、2相对转动。本实施例中外螺纹和内螺纹上的半定位孔均有两个,且均匀分布,当然也可以只有一个或者多个半定位孔,或者采用其他定位结构,只要能实现将第二接头2定位在第一接头1上防止两者相对转动即可。
第一接头本体10与钻杆本体7间的连接结构为:第一接头本体10的上端部(即对应第二端口所在位置的端部)的横截面整体呈圆形,其插设在钻杆本体7内;为了便于加工且保证精度,第一接头本体10上端部的外侧壁上成型有与钻杆本体7的内壁相配合的切削面,该切削面上设有一个或多个焊接孔15,该焊接孔15用于填充焊剂以使第一接头本体10焊接固定在钻杆本体7上。实际操作时,第一接头本体10与钻杆本体7之间可通过埋焊方式连接。当然,第一接头本体10与钻杆本体7间的连接结构不限于焊接固定,也可通过螺纹连接等其他方式连接。同时,第一接头本体10的上端部的外径尺寸较大,以与第一接头本体10的中间部形成台阶结构,故而第一接头本体10的上端部、中间部与下端部上的支撑环5之间形成两头大中间小的工字型结构。
为了减轻第一接头本体10的重量,本实施例在第一接头本体10上轴向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减轻重量的减重孔16,各减重孔16与第一通孔100相分隔。
同时,第一接头本体10的下端面上开设有与第一通孔100同轴分布的容纳槽17,该容纳槽17与第一导向段100a的大口径端相连通,且该容纳槽17的口径大于第一导向段100a的口径,以接收掉落下来的管道介质。
如图1~5所示,上述连接套4套接在第一接头本体10上,并能在第一接头本体10的中间部上下移动,连接套4包括本体40、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本体40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其第一开口40a用于供第一接头1插入,其第二开口40b用于供第二接头2插入,第一连接部,设置在本体40上,用于连接第一接头1;第二连接部,设置在本体40上,用于与第二接头2拆卸式地连接。
其中,第一连接部优选设置在本体40上靠近第一开口40a的位置,第二连接部优选设置在本体40上靠近第二开口40b。
本实施例中,本体40通过第一连接部限位在第一接头1上,以限制本体40脱离第一接头1,具体的:第一连接部包括有凸设在本体40内壁上的凸边44,所述凸边44沿着本体40的径向方向向内延伸,用于抵靠在第一接头1的限位台阶Z上,并能在支撑环5和第一接头本体10的上端部之间(即第一接头本体10的中间部)上下移动,从而不会从第一接头1上滑落。
参见图1,凸边44为沿着本体40内壁环向分布的环状结构,通过增加连接套4与第一接头1的接触面积,以实现连接套4与第一接头1的二次密封。
本体40的外壁上设有用于容置第一密封圈31的台阶45(第一密封圈31设置在台阶45上对应第一接头1的位置,并包围第一接头1,用于密封第一接头1与连接套4)。上述第二连接部包括有设置在本体40内壁上的螺纹41,能与第二接头2的外侧壁螺纹连接,为防止第二接头2相对本体40内壁转动,在本体40上设有用于防止第二接头2相对本体40内壁转动的止转结构,止转结构包括设于本体40上的供锁紧螺钉43穿过的螺纹孔42,锁紧螺钉43穿过螺纹孔42后能与第二接头2的外侧壁相抵,以防止第二接头2相对本体40转动。且为了便于本体40转动而与第二接头2连接,在本体40的外壁上设有至少一个供扳手等工具插入而带动本体40转动的工具孔46,该工具孔46与本体40内壁不相连通。
为实现连接套4在第一接头1上滑动且始终与第一接头1保持密封状态,连接套4上的第一密封圈31的结构起到重要的作用,本实施例中第一密封圈31包括内外一体相连的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第一密封部支撑在连接套4的台阶45上并与连接套4密封连接,第二密封部套设在第一接头1上并与第一接头1密封配合,第二密封部整体呈开口背向第一接头1的钩状结构,其包括有与第一密封部相连的连接端、在外力作用下能相对连接端转动的自由端,该自由端朝向第二接头2所在的方向设置。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密封性,第一密封圈31上还设置有回弹件(选用弹簧圈),第二密封部的内侧上环向设有用于容置弹簧圈的弹簧沟,该弹簧圈容置在弹簧沟内,使得第二密封部始终具有向第一接头1靠拢的趋势,而进一步密封第一接头1。在第一密封圈31沿第一接头1向第二接头2所在方向轴向移动时,第二密封部上与第一接头1配合的密封处始终具有反向移动的趋势以形成压实密封,进而保证移动过程中始终与第一接头1密封配合;在第一密封圈31反向移动时,第二密封部能顺着第一接头1移动,进而不会有较大的阻力而便于移动,且反向移动时,第二密封部也始终贴于第一接头1上而形成密封。
第二接头2包括有第二接头本体20和凸设在第二接头本体20上的插头21,且第二接头本体20与插头21内具有一个轴向贯通的第二通孔200,且第二通孔200上靠近插头21的一端用于连通第一接头1,第二通孔200的另一端用于与钻杆本体7内的管道71相对应,以供管道介质流通;该插头21与插孔形状相对应,包括有第二导向段和定位段,其中,第二导向段位于插头21的尾部,其插接面的口径向着插头21的头部方向逐渐缩小,用于调节第一接头1在第二接头2上的位置;定位段位于插头21的头部,与第二导向段的小头端相衔接,以限定第一接头1在第二接头2上的位置。如此,插头21与插孔插接时,插头21沿着插孔中的第一导向段100a滑入,以实现插头21上的定位段与插孔中的校准段100b的配合,且两者插接后,插头21上的第二通孔200与第一接头1中第一通孔100的流通段100c相连通,以供管道介质流通。且本实施例中,插头21的第二导向段整体呈截头圆锥形结构;定位段为与第二导向段同轴分布的柱状结构,其插接面的口径对应第二导向段中的小头端口径。插孔中第一导向段100a和校准段100b的形状分别与插头21中第二导向段和定位段的形状相匹配。
由于第二导向段和第一导向段100a为截头圆锥形结构,因此两者压紧时,具有较好的密封作用。但为了进一步提高密封性,本实施例在插头21上环向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容置第三密封圈33的环槽,具体为:插头21的第二导向段上轴向分布有两个(也可以为一个、三个或者更多)用于容置第三密封圈一33a以与插孔实现压实密封的第一环槽;定位段上轴向分布有两个用于容置第三密封圈二33b以与插孔实现竖向密封的第二环槽。各第三密封圈一33a套设在第一环槽上,各第三密封圈二33b套设在第二环槽上,将带有第三密封圈33的插头21插入插孔后,能较好地同时实现插头21与插孔的压实密封、竖向密封,保证作业时管道介质不会从插头21和插孔中的间隙中流出而出现漏浆。
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保证插头21与插孔的密封性,在配备有第三密封圈33的第一接头1插接在第二接头2上,且两者密封配合的状态下,第一、第二接头1、2相对的端面之间具有间隙X,该间隙X的高度≥1mm,该间隙X为第三密封圈一33a的压实变形留出空间;同样在插头21与插孔相对的端面之间也具有空隙Y。
当第一、第二接头1、2脱离时,第一接头1内会有少量的管道介质掉出,为了接收掉落下来的少量管道介质,且不影响第一、第二接头1、2之间的密封连接,插头21的第二导向段的插接面上凹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接收从第一接头1掉落的管道介质的第一容纳槽213,各第一容纳槽213轴向分布在相邻两个环槽之间;且第二接头本体20上凸设有插头21的端面凹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接收从第一接头1掉落的管道介质的第二容纳槽。掉落下来的少量管道介质先进入靠近定位段的第一容纳槽213内,待该第一容纳槽213内装满后,进入下一级的第一容纳槽213内,最后进入第二接头本体20上的第二容纳槽内。但需要注意的是,第一、第二接头1、2使用完后都会清洗,上述第一、第二容纳槽及第一接头1内的容纳槽17均只是起到预防作用,一般而言不会有很多管道介质。在第一接头1内设置容纳槽17的目的是:避免管道介质滞留在第二接头2的第一、第二容纳槽内,出现第二接头2的第一、第二容纳槽内的管道介质难以清洗的情况。
同时,第二接头本体20上设有能供上述定位销的另一端插入的限位孔,定位销的一端插设在第一接头1上,该限位孔设于第二接头本体20上与第一接头1相对的端面上。且与第一接头1相似的是,为减轻第二接头2的重量,本实施例在第二接头本体20上轴向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减轻重量的减重孔25,各减重孔25与第二通孔200相分隔。同时,为便于钻杆本体7内的管道71插入第二通孔200内,第二通孔200的另一端为向着插头21的头部方向孔径由大而小的台阶结构,用于供钻杆本体7内的管道71插入。
第二接头本体20与钻杆本体7间的连接结构为:第二接头本体20的下端部(即第二接头本体20上远离插头21的一端)的横截面整体呈圆形,其插设在钻杆本体7内;且同样为了便于加工且保证精度,第二接头本体20下端部的外侧壁上成型有与钻杆本体7的内壁相配合的切削面,该切削面上设有一个或多个焊接孔26,该焊接孔26用于填充焊剂以使第二接头本体20焊接固定在钻杆本体7上。当然第二接头本体20也可与钻杆本体7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卡扣连接等可拆式连接方式相连接。
为与连接套4相螺纹连接,第二接头本体20上端部(即第二接头本体20上靠近插头21的一端)的外侧壁上设有用于装配连接套4的外螺纹,且第二接头本体20的外侧壁上设有供上述锁紧螺钉43抵接的抵接槽,该抵接槽位于上述外螺纹的下方,锁紧螺钉43穿过连接套4上的螺纹孔42后能抵接在抵接槽上。本实施例中,在抵接槽和第二接头本体20下端部之间环向设有挡圈23,上述第二密封圈32(选用常规的O型密封圈)设置在该挡圈23上,用于与连接套4的本体40上对应第二开口40b所在的端面形成密封配合,即第二接头本体20与连接套4螺纹连接后,第二密封圈32密封连接第二接头本体20与连接套4。且在第二接头本体20的下端部插设在钻杆本体7内的状态下,该挡圈23支撑在钻杆本体7的端面上,以限定插设位置,且挡圈23的外径大于钻杆本体7的外径,使得挡圈23外露在钻杆本体7上,如此,该挡圈23还可与桩机上的卡爪配合,供卡爪卡接。
实现第一、第二接头1、2连接的过程为:将第一接头1与第二接头2插接后用定位销固定,然后旋转连接套4,使得连接套4向着第二接头2所在的方向移动,并实现与第二接头2螺纹连接,然后拧紧锁紧螺钉43,使得锁紧螺钉43抵于第二接头2上,最终实现第一、第二接头1、2的连接固定,使得相邻两根钻杆得以连接,延长了钻杆的长度。待需要拆卸第一、第二接头1、2时,先拧松锁紧螺钉43,再反向旋转连接套4,待连接套4与第二接头2分离后,取下定位销,即可将第二接头2从第一接头1上拔出实现两者分离。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做出的若干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连接第一、第二接头的连接套,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40),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其第一开口(40a)用于供第一接头(1)插入,其第二开口(40b)用于供第二接头(2)插入;
第一连接部,设置在本体(40)上,用于连接第一接头(1);
第二连接部,设置在本体(40)上,用于与第二接头(2)拆卸式地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有设置在本体(40)内壁上的螺纹(41),能与第二接头(2)的外侧壁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40)上设有用于防止第二接头(2)相对本体(40)内壁转动的止转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转结构包括设于本体(40)上的供锁紧螺钉(43)穿过的螺纹孔(42),锁紧螺钉(43)穿过螺纹孔(42)后能与第二接头(2)的外侧壁相抵,以防止第二接头(2)相对本体(40)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40)通过上述第一连接部限位在第一接头(1)上,以限制所述本体(40)脱离所述第一接头(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有凸设在本体(40)内壁上的凸边(44),该凸边(44)沿着本体(40)的径向方向向内延伸,用于抵靠在第一接头(1)的限位台阶(Z)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边(44)为沿着本体(40)内壁环向分布的环状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在本体(40)上靠近第一开口(40a)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40)上设有用于容置密封圈(31)的台阶(45)。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40)的外壁上设有至少一个供工具插入而带动本体(40)转动的工具孔(46)。
CN201920354086.6U 2019-03-20 2019-03-20 一种用于连接第一、第二接头的连接套 Active CN2098383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54086.6U CN209838327U (zh) 2019-03-20 2019-03-20 一种用于连接第一、第二接头的连接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54086.6U CN209838327U (zh) 2019-03-20 2019-03-20 一种用于连接第一、第二接头的连接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38327U true CN209838327U (zh) 2019-12-24

Family

ID=68907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54086.6U Active CN209838327U (zh) 2019-03-20 2019-03-20 一种用于连接第一、第二接头的连接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383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55598B (zh) 具有可更换的切削区段的钻头
RU2630396C2 (ru) Сверлильная коронка со сменной режущей частью
CN103212735B (zh) 旋转刀具以及用于此类旋转刀具的切削头
US9856619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soil penetration and facilitating delivery of fluids
US6382733B1 (en) Hydraulically ejectable mineral cutting apparatus
US20150345095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the placement of pipe piling
US9611611B2 (en) Grout plug assembly to facilitate grouting during pipe piling placement
US9388548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pipe piling placement
CN209838327U (zh) 一种用于连接第一、第二接头的连接套
CN110805450B (zh) 具有组合式榫卯与母头锁止接头连接组件的管片结构
WO2015179906A1 (en) Drill pipe rod for air rotary drilling
CN209838324U (zh) 一种用于与钻杆的下接头配合的上接头
CN209838325U (zh) 一种用于与钻杆的上接头配合的下接头
CN209838328U (zh) 用于连接钻杆的接头组件
CN209838326U (zh) 一种用于桩机的钻杆
CN109915026A (zh) 一种自定心同心跟管钻具
CN111550195B (zh) 免引孔连续同向旋喷的钻杆装置及高压旋喷桩施工方法
CN111720069A (zh) 一种用于桩机的钻杆
CN111720070A (zh) 一种用于与钻杆的下接头配合的上接头
CN210799554U (zh) 液飞头
CN210483594U (zh) 连续管用丢手工具
CN111720066B (zh) 一种桩机
CN209838319U (zh) 钻杆
CA2882337C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pipe piling placement with continuous grouting
CN213450280U (zh) 正反转可自动拆卸式钻杆接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