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34264U - 一种隔渣易拉罐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隔渣易拉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34264U
CN209834264U CN201822223169.XU CN201822223169U CN209834264U CN 209834264 U CN209834264 U CN 209834264U CN 201822223169 U CN201822223169 U CN 201822223169U CN 209834264 U CN209834264 U CN 2098342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easy open
concave groove
pop
pull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2316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军
叶梅芳
黄伟
陶永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cific Can (wu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cific Can (wu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cific Can (wu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cific Can (wu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22316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342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342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342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易拉罐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隔渣易拉罐,包括易拉罐罐体、凹沟槽、罐盖、舌片、冲压痕、拉环和铆钉,所述易拉罐罐体的内侧壁顶端密封连接有所述罐盖,所述易拉罐罐体与所述罐盖的之间具有所述凹沟槽,所述凹沟槽为环状结构,所述罐盖的上表面具有所述冲压痕,所述罐盖的上表面通过所述冲压痕加工形成所述舌片;通过设有阻隔组件,其中塑料膜能够对罐盖起到隔灰、隔渣的作用,软胶圈能够对凹沟槽内侧壁进行防护,在罐盖以及拉环的顶部还盘绕有吸管,方便使用者饮用罐内液体,将撕拉部向上撕拉,软胶圈与塑料膜均与易拉罐的顶部相互分离,此时可以使用吸管或直接开启拉环饮用,凹沟槽内不会粘附灰尘和灰渣,可以放心安全的饮用。

Description

一种隔渣易拉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易拉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隔渣易拉罐。
背景技术
易拉罐通常是对罐盖本身的材料进行加工以形成一个铆钉,外套上一拉环再铆紧,配以相适应的刻痕而成为一个完整的罐盖,易拉罐在长期放置或搬运的过程中,罐盖会落入许多灰尘和灰渣,通常人们用水冲洗管盖以清除灰尘和灰渣,而顶部环状凹沟槽内的灰尘难以清理干净。
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1320317851.X),公开了易开盖加强型拉环,此专利由于拉环顶端铆钉处“n”字形凹位设计加强拉环的强度,所以易开盖就更容易开启了。
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1、在没有杯子、吸管或其它容器的情况下,人们需要用嘴对准冲压痕进行饮用,在饮用时液体容易溢出,液体会渗漏进环状凹沟槽内,液体与凹沟槽内的灰尘和灰渣相互混合,被饮用者吸入,降低一定的安全性和卫生性,无法实现健康卫生的饮用;
2、原有的易拉罐上的拉环多为单指孔拉环设计,开启时以铆钉为支点,拉环顶端位置为受力点向下顶压罐盖,但是现有的拉环顶端作为受力点的强度不高,在开启时可能受到破坏,使得难以开盖。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隔渣易拉罐,具有阻挡灰尘和方便饮用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隔渣易拉罐,包括易拉罐罐体、凹沟槽、罐盖、舌片、冲压痕、拉环和铆钉,所述易拉罐罐体的内侧壁顶端密封连接有所述罐盖,所述易拉罐罐体与所述罐盖的之间具有所述凹沟槽,所述凹沟槽为环状结构,所述罐盖的上表面具有所述冲压痕,所述罐盖的上表面通过所述冲压痕加工形成所述舌片,所述舌片的上表面焊接固定有所述铆钉,所述舌片的上表面通过所述铆钉焊接固定有所述拉环,所述罐盖的顶端可拆卸固定有吸管,所述吸管的顶端可拆卸固定有阻隔组件,所述吸管盘绕在所述罐盖和所述阻隔组件之间,所述阻隔组件主要由软胶圈、塑料膜、撕拉部和突起部组成,所述凹沟槽的内侧壁可拆卸固定有所述软胶圈,所述软胶圈的内侧壁粘接固定有所述塑料膜,所述软胶圈的一侧固定有所述撕拉部,所述撕拉部的前表面具有突起部,所述凹沟槽的一侧开设缺口,所述撕拉部贯穿所述缺口,所述铆钉的外侧壁靠近所述拉环的顶端焊接固定有增压部。
优选的,所述易拉罐罐体的前表面焊接固定有卡紧组件,所述卡紧组件主要由固定片、卡扣、第一空心柱体和第二空心柱体组成,所述固定片与所述易拉罐罐体相互焊接固定,所述固定片的顶端焊接固定有所述第二空心柱体,所述第二空心柱体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有所述卡扣,所述卡扣的外侧壁顶端固定有所述第一空心柱体。
优选的,所述卡扣与所述撕拉部通过所述突起部卡扣固定。
优选的,所述软胶圈与所述撕拉部一体成型,且所述软胶圈完全贴附于所述凹沟槽的内侧壁,所述塑料膜完全覆盖所述罐盖的上表面。
优选的,所述缺口的边缘处为弧面圆滑机构。
优选的,所述增压部为锥形片状结构,且与所述铆钉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易拉罐罐体的外侧壁具有防滑纹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有阻隔组件,其中塑料膜能够对罐盖起到隔灰、隔渣的作用,软胶圈能够对凹沟槽内侧壁进行防护,在罐盖以及拉环的顶部还盘绕有吸管,方便使用者饮用罐内液体,将撕拉部向上撕拉,软胶圈与塑料膜均与易拉罐的顶部相互分离,此时可以使用吸管或直接开启拉环饮用,凹沟槽内不会粘附灰尘和灰渣,可以放心安全的饮用。
2、通过增压部与铆钉一体成型,当使用者在拉起拉环时,增压部可得到向下的力,帮助拉环通过冲压痕向下顶压舌片将易拉罐开启,增压部能够加大拉环顶端位置的受力面积,加强拉环的受力点强度,方便易拉罐的开启。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阻隔组件与凹沟槽的连接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吸管与罐盖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A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卡扣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撕拉部的右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阻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罐盖的俯视图;
图中:1、易拉罐罐体;11、凹沟槽;111、缺口;12、防滑纹路;2、阻隔组件;21、软胶圈;22、塑料膜;23、撕拉部;231、突起部;3、罐盖;4、舌片;41、冲压痕;5、拉环;51、增压部;6、铆钉;7、吸管;8、卡紧组件;81、固定片;82、卡扣;83、第一空心柱体;84、第二空心柱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8,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隔渣易拉罐,包括易拉罐罐体1、凹沟槽11、罐盖3、舌片4、冲压痕41、拉环5和铆钉6,易拉罐罐体1的内侧壁顶端密封连接有罐盖3,易拉罐罐体1与罐盖3的之间具有凹沟槽11,凹沟槽11为环状结构,罐盖3的上表面具有冲压痕41,罐盖3的上表面通过冲压痕41加工形成舌片4,舌片4的上表面焊接固定有铆钉6,舌片4的上表面通过铆钉6焊接固定有拉环5,罐盖3的顶端可拆卸固定有吸管7,吸管7的顶端可拆卸固定有阻隔组件2,吸管7盘绕在罐盖3和阻隔组件2之间,阻隔组件2主要由软胶圈21、塑料膜22、撕拉部23和突起部231组成,凹沟槽11的内侧壁可拆卸固定有软胶圈21,软胶圈21的内侧壁粘接固定有塑料膜22,软胶圈21的一侧固定有撕拉部23,撕拉部23的前表面具有突起部231,凹沟槽11的一侧开设缺口111,撕拉部23贯穿缺口111,铆钉6的外侧壁靠近拉环5的顶端焊接固定有增压部51。
本实施例中:软胶圈21完全贴附于凹沟槽11的内侧壁,从而能够阻隔灰尘和灰渣,起到隔渣效果,其中软胶圈21为橡胶材质。
本实施方案中:在易拉罐罐盖3顶端的铆钉6的外侧壁焊接固定有增压部51,增压部51与铆钉6一体成型,当使用者在拉起拉环5时,增压部51可得到向下的力,帮助拉环5通过冲压痕41向下顶压舌片4将易拉罐开启,增压部51能够加大拉环5顶端位置的受力面积,加强拉环5的受力点强度,减小开启时拉环5的损坏率,有助于开启罐盖3,在罐盖3以及拉环5的顶部盘绕有吸管7,方便使用者饮用罐内液体,在吸管7的顶部设置有塑料膜22,以及与塑料膜22相连的软胶圈21,软胶圈21嵌于凹沟槽11内,且与凹沟槽11内壁之间可用慢干胶粘接固定,塑料膜22能够对罐盖3起到隔离灰尘和灰渣的作用,软胶圈21能够对凹沟槽11内侧壁进行防护和阻隔灰尘和灰渣,凹沟槽11的一侧开设缺口111,撕拉部23贯穿缺口111,向外伸出,将软胶圈21一侧的撕拉部23向上撕拉,软胶圈21与塑料膜22均与易拉罐的顶部相互分离,此时可以使用吸管7或直接开启拉环5饮用,凹沟槽11内不会粘附灰尘和灰渣,可以放心安全的饮用,撕拉部23一侧突起部231的高度比撕拉部23的高度高。
具体的,易拉罐罐体1的前表面焊接固定有卡紧组件8,卡紧组件8主要由固定片81、卡扣82、第一空心柱体83和第二空心柱体84组成,固定片81与易拉罐罐体1相互焊接固定,固定片81的顶端焊接固定有第二空心柱体84,第二空心柱体84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有卡扣82,卡扣82的外侧壁顶端固定有第一空心柱体83;通过卡紧组件8能够对阻隔组件2上的撕拉部23进行固定,利用卡扣82上的第一空心柱体83,与突起部231相互固定,防止阻隔组件2掉落,同时也能够防止撕拉部23受到损伤。
具体的,卡扣82与撕拉部23通过突起部231卡扣固定;突起部231比撕拉部23的高度高,卡扣82能够通过第二空心柱体84上下转动,将卡扣82向上转动,通过第一空心柱体83与突起部231相互卡扣固定,以实现撕拉部23利用卡紧组件8进行固定。
具体的,软胶圈21与撕拉部23一体成型,且软胶圈21完全贴附于凹沟槽11的内侧壁,塑料膜22完全覆盖罐盖3的上表面;因软胶圈21与撕拉部23一体成型,通过撕拉部23贯穿缺口111,向外伸出,便于使用者撕拉,塑料膜22能够对罐盖3起到隔离灰尘和灰渣的作用,软胶圈21能够对凹沟槽11内侧壁进行防护。
具体的,缺口111的边缘处为弧面圆滑机构;通过缺口111的边缘处为圆滑弧形的设计,防止使用者在拉起撕拉部23时,会因为缺口111的开设而刮伤到手,或者饮用时刮伤嘴角,保障使用易拉罐的安全性。
具体的,增压部51为锥形片状结构,且与铆钉6一体成型;由于增压部51与铆钉6一体成型,当使用者在拉起拉环5时,增压部51可得到向下的力,帮助拉环5通过冲压痕41向下顶压舌片4将易拉罐开启,增压部51能够加大拉环5顶端位置的受力面积,加强拉环5的受力点强度。
具体的,易拉罐罐体1的外侧壁具有防滑纹路12;由于易拉罐罐体1外侧壁具有防滑纹路12,这样的设计能够帮助使用者在拿取易拉罐罐体1时,增大与易拉罐罐体1的摩擦力,防止人们拿取易拉罐罐体1时容易手滑脱落。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人员将本实用新型拿到使用地点,通过易拉罐罐体1外侧壁的防滑纹路12,增大与罐体的摩擦力,需要开启易拉罐时,先将卡扣82上的第一空心柱体83与撕拉部23上的突起部231相互分离,将卡扣82通过第二空心柱体84向下转动,再将撕拉部23向上撕拉,撕拉部23带动软胶圈21与塑料膜22与易拉罐的顶部相互分离,此时可取出吸管7或直接开启拉环5饮用,在开启罐盖3时,由于增压部51与铆钉6一体成型,当使用者在拉起拉环5时,增压部51可得到向下的力,帮助拉环5通过冲压痕41向下顶压舌片4将易拉罐开启,增压部51能够加大拉环5顶端位置的受力面积,加强拉环5的受力点强度,凹沟槽11内不会粘附灰尘和灰渣,可以放心安全的饮用,通过缺口111的边缘处为圆滑弧形的设计,不会在开启时刮伤到手,或者饮用时刮伤嘴角。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隔渣易拉罐,包括易拉罐罐体(1)、凹沟槽(11)、罐盖(3)、舌片(4)、冲压痕(41)、拉环(5)和铆钉(6),所述易拉罐罐体(1)的内侧壁顶端密封连接有所述罐盖(3),所述易拉罐罐体(1)与所述罐盖(3)的之间具有所述凹沟槽(11),所述凹沟槽(11)为环状结构,所述罐盖(3)的上表面具有所述冲压痕(41),所述罐盖(3)的上表面通过所述冲压痕(41)加工形成所述舌片(4),所述舌片(4)的上表面焊接固定有所述铆钉(6),所述舌片(4)的上表面通过所述铆钉(6)焊接固定有所述拉环(5),其特征在于:所述罐盖(3)的顶端可拆卸固定有吸管(7),所述吸管(7)的顶端可拆卸固定有阻隔组件(2),所述吸管(7)盘绕在所述罐盖(3)和所述阻隔组件(2)之间,所述阻隔组件(2)主要由软胶圈(21)、塑料膜(22)、撕拉部(23)和突起部(231)组成,所述凹沟槽(11)的内侧壁可拆卸固定有所述软胶圈(21),所述软胶圈(21)的内侧壁粘接固定有所述塑料膜(22),所述软胶圈(21)的一侧固定有所述撕拉部(23),所述撕拉部(23)的前表面具有突起部(231),所述凹沟槽(11)的一侧开设缺口(111),所述撕拉部(23)贯穿所述缺口(111),所述铆钉(6)的外侧壁靠近所述拉环(5)的顶端焊接固定有增压部(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渣易拉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易拉罐罐体(1)的前表面焊接固定有卡紧组件(8),所述卡紧组件(8)主要由固定片(81)、卡扣(82)、第一空心柱体(83)和第二空心柱体(84)组成,所述固定片(81)与所述易拉罐罐体(1)相互焊接固定,所述固定片(81)的顶端焊接固定有所述第二空心柱体(84),所述第二空心柱体(84)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有所述卡扣(82),所述卡扣(82)的外侧壁顶端固定有所述第一空心柱体(8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隔渣易拉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82)与所述撕拉部(23)通过所述突起部(231)卡扣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渣易拉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胶圈(21)与所述撕拉部(23)一体成型,且所述软胶圈(21)完全贴附于所述凹沟槽(11)的内侧壁,所述塑料膜(22)完全覆盖所述罐盖(3)的上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渣易拉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111)的边缘处为弧面圆滑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渣易拉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部(51)为锥形片状结构,且与所述铆钉(6)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渣易拉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易拉罐罐体(1)的外侧壁具有防滑纹路(12)。
CN201822223169.XU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隔渣易拉罐 Active CN2098342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23169.XU CN209834264U (zh)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隔渣易拉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23169.XU CN209834264U (zh)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隔渣易拉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34264U true CN209834264U (zh) 2019-12-24

Family

ID=689006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23169.XU Active CN209834264U (zh)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隔渣易拉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342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29173B (zh) 一种按压打开的盖子
JP2005022757A (ja) カップ型容器の開封部材
CN209834264U (zh) 一种隔渣易拉罐
CN106241028A (zh) 拉盖容器
CN105819084B (zh) 一种不会污染使用者的容器
WO2011057405A4 (en) Lip protector for use on canned beverages
CN210311623U (zh) 一种带保护盖的易拉罐
US20130221005A1 (en) Combination beverage can opener and cover
JPH09301416A (ja) 飲料用イージーオープンカン
JP3089256U (ja) 飲用手段を備えた飲料水缶
CN211663842U (zh) 一种自带吸管的一体式饮料盒
KR102146643B1 (ko) 개방이 용이한 캔용기
CN209337256U (zh) 便于垃圾分类的快拆盖
CN209814518U (zh) 具有一体出水吸管道结构的纸杯体
CN214777811U (zh) 夹管式饮料杯盖
CN205602362U (zh) 一种不会污染使用者的容器
CN210285215U (zh) 一种易拉开的瓶盖
CN203652321U (zh) 舌片外翻式饮料罐罐盖以及使用该种罐盖的饮料罐
CN213009246U (zh) 一种饮品用易拉罐盖
CN220363627U (zh) 一种新型易拉罐包装
CN211810736U (zh) 一种易拉罐开口的防尘结构
CN209834266U (zh) 一种新型环保易拉罐
CN213189044U (zh) 一种杯盖
CN215285772U (zh) 清洁安全盖结构及饮料罐
CN214420987U (zh) 一种易拉罐拉环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