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21261U - 智能电表 - Google Patents

智能电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21261U
CN209821261U CN201920009536.8U CN201920009536U CN209821261U CN 209821261 U CN209821261 U CN 209821261U CN 201920009536 U CN201920009536 U CN 201920009536U CN 209821261 U CN209821261 U CN 2098212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body
sliding plate
smart meter
unlocking
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0953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华
李保福
李启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Unitech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Youte I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Youte Io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Youte I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00953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212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212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212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电表。其中,该智能电表,包括:用于保护前端接线端子的盒体,前端接线端子在盒体内部与入户线路连接;盒体包括:上壳组件,与上壳组件对应设置的下壳组件;上壳组件包括:上壳体,滑动板,与滑动板联动的复位弹簧;下壳组件包括:下壳体,电机驱动器,与电机驱动器连接的锁体状态检测器,至少两个卡扣;其中,在盒体上锁的情况下,至少两个卡扣与滑动板扣紧,上壳组件与下壳组件锁定;在盒体开锁的情况下,至少两个卡扣与滑动板脱离,上壳组件与下壳组件分离。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保护智能电表的方式容易被人为破坏伪造,并不安全可靠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智能电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智能电表。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电气设备可以被用户接触到但不允许用户对设备内的线路进行改造,例如,智能电表,若用户对电表内的线路进行改造,不仅可能危害用户的人身安全,还会造成电表的计量结果不准确,给供电公司造成财产损失。
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铅封和贴封条的方式保护智能电表,以避免人为改造智能电表。但是,现有的方式容易被人为破坏伪造,并不安全可靠。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电表,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保护智能电表的方式容易被人为破坏伪造,并不安全可靠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电表,包括:用于保护前端接线端子的盒体,上述前端接线端子在上述盒体内部与入户线路连接;上述盒体包括:上壳组件,与上述上壳组件对应设置的下壳组件;上述上壳组件包括:上壳体,滑动板,与上述滑动板联动的复位弹簧;上述下壳组件包括:下壳体,电机驱动器,与上述电机驱动器连接的锁体状态检测器,至少两个卡扣;其中,在上述盒体上锁的情况下,上述至少两个卡扣与上述滑动板扣紧,上述上壳组件与上述下壳组件锁定;在上述盒体开锁的情况下,上述至少两个卡扣与上述滑动板脱离,上述上壳组件与上述下壳组件分离。
进一步地,上述智能电表还包括:控制器,设置于上述盒体内部,与终端设备连接,用于接收上述终端设备的控制指令。
进一步地,上述控制器还与上述电机驱动器连接,在控制上述盒体开锁的情况下,上述控制器控制上述电机驱动器动作,上述电机驱动器动作带动上述滑动板运动,在上述滑动板运动过程中,上述复位弹簧被压缩,触发上述锁体状态检测器,且触发上述滑动板与上述至少两个卡扣脱离,上述上壳组件与上述下壳组件分离。
进一步地,上述控制器,还与上述锁体状态检测器连接,用于在上述锁体状态检测器指示非法开锁的情况下,输出告警信息。
进一步地,与上述终端设备通过无线通讯模块连接,其中,上述无线通讯模块至少包括:蓝牙通讯模块。
进一步地,上述智能电表还包括:告警器,与上述锁体状态检测器连接,用于在上述锁体状态检测器指示非法开锁的情况下,输出告警信息。
进一步地,上述盒体的外表面还设置有紧急解锁装置,上述紧急解锁装置与机械钥匙配套使用,用于在上述盒体开锁失败的情况下,依据上述机械钥匙对上述盒体开锁。
进一步地,上述智能电表还包括:存储芯片,设置于上述盒体内部,与上述控制器连接,用于记录上述盒体的合法开锁信息和非法开锁信息。
进一步地,上述上壳组件还包括:固定板,与上述滑动板相应设置,用于固定和支撑上述滑动板。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用于保护前端接线端子的盒体,上述前端接线端子在上述盒体内部与入户线路连接;上述盒体包括:上壳组件,与上述上壳组件对应设置的下壳组件;上述上壳组件包括:上壳体,滑动板,与上述滑动板联动的复位弹簧;上述下壳组件包括:下壳体,电机驱动器,与上述电机驱动器连接的锁体状态检测器,至少两个卡扣;其中,在上述盒体上锁的情况下,上述至少两个卡扣与上述滑动板扣紧,上述上壳组件与上述下壳组件锁定;在上述盒体开锁的情况下,上述至少两个卡扣与上述滑动板脱离,上述上壳组件与上述下壳组件分离,达到了保护智能电表,避免用户人为改造智能电表的目的,从而实现了保证用户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保护智能电表的方式容易被人为破坏伪造,并不安全可靠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智能电表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智能电表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智能电表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智能电表的示意图;以及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智能电表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盒体100、上壳组件10、下壳组件20、上壳体101、固定板102、滑动板103、复位弹簧104、下壳体201、电机驱动器202、锁体状态检测器203、至少两个卡扣2011(2011a、2011b,图中未区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电表的实施例,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智能电表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智能电表包括:用于保护前端接线端子的盒体100,上述盒体100包括:上壳组件10,与上述上壳组件10对应设置的下壳组件20。
如图2、图3、图4、图5所示,上述上壳组件10包括:上壳体101,滑动板103,与上述滑动板103联动的复位弹簧104;上述下壳组件20包括:下壳体201,电机驱动器202,与上述电机驱动器202连接的锁体状态检测器203,至少两个卡扣2011(2011a、2011b,图中未区分);其中,在上述盒体100上锁的情况下,上述至少两个卡扣2011(2011a、2011b,图中未区分)与上述滑动板103扣紧,上述上壳组件10与上述下壳组件20锁定;在上述盒体100开锁的情况下,上述至少两个卡扣2011(2011a、2011b,图中未区分)与上述滑动板103脱离,上述上壳组件10与上述下壳组件20分离。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前端接线端子在上述盒体内部与入户线路连接,其中,上述前端接线端子完全置于上述盒体内部。
可选的,上述入户线路可以但不限于为220V电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但不限于通过控制智能电表设置有前端接线端子的盒体锁闭,达到阻止用户对智能电表进行改造的目的,由于上述前端接线端子完全置于上述盒体内部,盒体一旦上锁,用户无法改变电表中的前端接线端子状态,进而可以保证电表正常运行。以上述智能电表为电表为例,入户的220V电源火线零线必须与电表的前端接线端子进行连接且锁紧,因此需要保护电表的前端接线端子,电表的后端接线端子则属于自由端,对用户操作没有限制。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上壳组件10与下壳组件20对应设置,上壳组件10与下壳组件20之间可连接锁定,也可以拆卸分离,其中,在上述盒体100上锁的情况下,上述至少两个卡扣2011(2011a、2011b,图中未区分)与上述滑动板103扣紧,上述上壳组件10与上述下壳组件20锁定;在上述盒体100开锁的情况下,上述至少两个卡扣2011(2011a、2011b,图中未区分)与上述滑动板103脱离,上述上壳组件10与上述下壳组件20分离。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上壳体101与下壳体201对应设置,上述上壳体101可以理解为盒体100的上盒体,上述下壳体201可以理解为盒体100的下盒体。
可选的,如图2所示,上述上壳组件10中还可以包括有固定板102,固定板102与滑动板103相应设置,固定板102用于固定和支撑滑动板103。上述滑动板103用于在上述盒体100开锁的情况下进行滑动,在上述滑动板103运动过程中,与滑动板103联动的复位弹簧104被压缩,触发上述锁体状态检测器,且触发上述滑动板与上述至少两个卡扣脱离,进而上述上壳组件与上述下壳组件分离,盒体开锁。上述固定板102用于在上述盒体100上锁的情况下固定滑动板103,在上述盒体100上锁的情况下,与滑动板103联动的复位弹簧104被弹开,触发上述锁体状态检测器,且触发上述至少两个卡扣2011(2011a、2011b,图中未区分)与上述滑动板103扣紧,上述上壳组件10与上述下壳组件20锁定,盒体上锁。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智能电表还包括:控制器,设置于上述盒体内部,与终端设备连接,用于接收上述终端设备的控制指令。
可选的,上述控制器可以为控制芯片,设置于该电气设备的盒体内部,可以与终端设备通讯连接,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控制指令,并依据该控制指令执行控制盒体开锁,或者控制盒体上锁。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控制器还与上述电机驱动器连接,在控制上述盒体开锁的情况下,上述控制器控制上述电机驱动器动作,上述电机驱动器动作带动上述滑动板运动,在上述滑动板运动过程中,上述复位弹簧被压缩,触发上述锁体状态检测器,且触发上述滑动板与上述至少两个卡扣脱离,上述上壳组件与上述下壳组件分离。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机驱动器在控制器的控制下进行动作,进而上述电机驱动器动作带动上述滑动板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盒体可以但不限于使用电子锁,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来自终端设备的解锁指令执行解锁动作,以及根据接收到的来自终端设备的锁定指令执行锁定动作。可选的,上述终端设备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发送控制指令至控制器,其中,上述控制指令包括:解锁指令和锁定指令,控制器在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解锁指令的情况下控制盒体解锁,上述控制器在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锁定指令的情况下,控制盒体上锁。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控制器,还与上述锁体状态检测器连接,用于在上述锁体状态检测器指示非法开锁的情况下,输出告警信息。
在上述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锁体状态检测器可以识别上述盒体的开锁状态,其中,开锁状态包括:合法开锁状态与非法开锁状态,若锁体状态检测器指示盒体的开锁状态为非法开锁状态,则可以通过与锁体状态检测器连接的控制器输出告警信息进行告警,可选的,可以向终端设备发出告警信息。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与上述终端设备通过无线通讯模块连接,其中,上述无线通讯模块至少包括:蓝牙通讯模块。
在本申请中,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上述终端设备可以为管理终端,例如,用电管理中心的管理终端,可以但不限于为智能手机、计算机、平板电脑等设备。并且,上述无线通讯模块可以为但不限于蓝牙通讯模块,还可以为Zigbee通讯模块、WIFI通讯模块、3G通讯模块、4G通讯模块、5G通讯模块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电气设备的盒体的开锁权限属于管理人员,可以在管理人员所持有的终端设备中的应用程序中设置开锁选项,并需要输入特定或预设的解锁密钥,上述解锁指令中还可以携带上述解锁密钥。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上述终端设备也可以是用户终端,但是,用户终端的应用程序仅能进行查询,报警,上报云端等操作,但是不具备开锁权限,可以有效避免对电气设备进行改造和破坏的行为,同时也避免对用户的人身安全造成伤害。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智能电表还包括:告警器,与上述锁体状态检测器连接,用于在上述锁体状态检测器指示非法开锁的情况下,输出告警信息。
可选的,上述告警器可以为声音告警器、灯光告警器、声光告警器等,具体的,该告警器可以设置于上述电气设备的盒体内部,将语音播放器和/或告警指示灯设置于盒体的外部,该告警器还可以设置于电气设备的盒体外表面上,例如,固定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盒体的开锁过程伴随锁体状态检测器被触发,则定义为合法开锁;若上述盒体的开锁过程中,锁体状态检测器未被触发,则定义为非法开锁。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盒体的外表面还设置有紧急解锁装置,上述紧急解锁装置与机械钥匙配套使用,用于在上述盒体开锁失败的情况下,依据上述机械钥匙对上述盒体开锁。
可选的,上述紧急解锁装置可以为机械锁,该机械锁采用机械锁芯,在紧急情况下,例如,在上述盒体开锁失败的情况下,管理人员可以使用与机械锁配套的机械钥匙对上述盒体进行开锁。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智能电表还包括:存储芯片,设置于上述盒体内部,与上述控制器连接,用于记录上述盒体的合法开锁信息和非法开锁信息。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用于保护前端接线端子的盒体,上述前端接线端子在上述盒体内部与入户线路连接;上述盒体包括:上壳组件,与上述上壳组件对应设置的下壳组件;上述上壳组件包括:上壳体,滑动板,与上述滑动板联动的复位弹簧;上述下壳组件包括:下壳体,电机驱动器,与上述电机驱动器连接的锁体状态检测器,至少两个卡扣;其中,在上述盒体上锁的情况下,上述至少两个卡扣与上述滑动板扣紧,上述上壳组件与上述下壳组件锁定;在上述盒体开锁的情况下,上述至少两个卡扣与上述滑动板脱离,上述上壳组件与上述下壳组件分离,达到了保护智能电表,避免用户人为改造智能电表的目的,从而实现了保证用户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保护智能电表的方式容易被人为破坏伪造,并不安全可靠的技术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图1至图5中所示智能电表的具体结构仅是示意,在具体应用时,本申请中的智能电表可以具有比图1至图5所示的智能电表多或少的结构。
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智能电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保护前端接线端子的盒体,所述前端接线端子在所述盒体内部与入户线路连接;所述盒体包括:
上壳组件,与所述上壳组件对应设置的下壳组件;
所述上壳组件包括:上壳体,滑动板,与所述滑动板联动的复位弹簧;所述下壳组件包括:下壳体,电机驱动器,与所述电机驱动器连接的锁体状态检测器,至少两个卡扣;
其中,在所述盒体上锁的情况下,所述至少两个卡扣与所述滑动板扣紧,所述上壳组件与所述下壳组件锁定;在所述盒体开锁的情况下,所述至少两个卡扣与所述滑动板脱离,所述上壳组件与所述下壳组件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电表还包括:
控制器,设置于所述盒体内部,与终端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的控制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电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电机驱动器连接,在控制所述盒体开锁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电机驱动器动作,所述电机驱动器动作带动所述滑动板运动,在所述滑动板运动过程中,所述复位弹簧被压缩,触发所述锁体状态检测器,且触发所述滑动板与所述至少两个卡扣脱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电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锁体状态检测器连接,用于在所述锁体状态检测器指示非法开锁的情况下,输出告警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电表,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无线通讯模块连接,其中,所述无线通讯模块至少包括:蓝牙通讯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电表还包括:
告警器,与所述锁体状态检测器连接,用于在所述锁体状态检测器指示非法开锁的情况下,输出告警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表,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的外表面还设置有紧急解锁装置,所述紧急解锁装置与机械钥匙配套使用,用于在所述盒体开锁失败的情况下,依据所述机械钥匙对所述盒体开锁。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电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电表还包括:
存储芯片,设置于所述盒体内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于记录所述盒体的合法开锁信息和非法开锁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电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组件还包括:固定板,与所述滑动板相应设置,用于固定和支撑所述滑动板。
CN201920009536.8U 2019-01-04 2019-01-04 智能电表 Active CN2098212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09536.8U CN209821261U (zh) 2019-01-04 2019-01-04 智能电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09536.8U CN209821261U (zh) 2019-01-04 2019-01-04 智能电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21261U true CN209821261U (zh) 2019-12-20

Family

ID=688706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09536.8U Active CN209821261U (zh) 2019-01-04 2019-01-04 智能电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212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20932B (zh) 附件用的具有模块化系统的安全装置
CN105262866A (zh) 一种防盗方法、系统及防盗手机
CN209821261U (zh) 智能电表
CN102155122B (zh) 一种指纹密码钥匙电表箱防盗锁
CN201250557Y (zh) 密码电子锁装置
CN210781125U (zh) 一种变压器防窃电装置
CN103294141A (zh) 一种安全防护电脑机箱
CN210948082U (zh) 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智能锁
TWI269046B (en) A GPS having a vehicle condition real-time reporting function
CN208014112U (zh) 一种防盗装置
CN209694240U (zh) 一种儿童防丢失智能手环
CN207458229U (zh) 一种内置二次授权保密柜的rfid智能柜装置
CN103799995B (zh) 一种监护腕带
CN203490755U (zh) Gsm远程电话开锁报警装置
CN215953699U (zh) 一种防拆防窃电带抓拍一体表箱装置
CN203812353U (zh) 一种防盗装置
CN109470902B (zh) 智能电表
CN112477647A (zh) 一种开合装置的智能消防充电桩
CN113806828A (zh) 一种开盖保护装置及方法
CN109828132A (zh) 电气设备
CN209436428U (zh) 锁扣装置及防拆腕带
CN209674375U (zh) 电子设备的自毁系统
CN112162143A (zh) 一种防窃电电能表以及防窃电方法
CN207020792U (zh) 10kv分支箱防盗报警系统
CN201017414Y (zh) 服务器机箱防侵入报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118

Address after: 519085 No. 68, Jinhong 7th Road, High-tech Zone,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UHAI UNITECH POWE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9000 1 E301-17, 1 Harbin Industrial Road, Tangjia Bay, Zhuhai high tech Zone,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ZHUHAI UTAIOT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