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18626U - 一种集成自冷却装置减少漏磁的磁流变阻尼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成自冷却装置减少漏磁的磁流变阻尼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818626U CN209818626U CN201920421738.3U CN201920421738U CN209818626U CN 209818626 U CN209818626 U CN 209818626U CN 201920421738 U CN201920421738 U CN 201920421738U CN 209818626 U CN209818626 U CN 20981862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mper
- magnetic
- end cover
- piston rod
- cylinder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成自冷却装置减少漏磁的磁流变阻尼器,主要由阻尼器端盖、阻尼器缸体、线圈绕线架、励磁线圈、冷却装置以及导磁圆筒等组成。该阻尼器集成自冷却装置,可有效散发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此外,活塞部分由导磁圆筒、绕线架以及隔磁挡板组成。磁力线回路仅在活塞部分形成,有效解决了传统阻尼器以绕线缸体作为导磁部分的漏磁问题。该阻尼器结构紧凑、体积小、稳定性高,特别适合应用汽车领域等减振吸振系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磁流变阻尼器,尤其涉及一种集成自冷却装置减少漏磁的磁流变阻尼器。
背景技术
磁流变阻尼器是一种新型半主动控制系统,它具有大输出阻尼力、大控制范围以及毫秒级的响应速度等优点。因磁流变阻尼器优异的性能,而被广泛用于汽车、铁路机车以及建筑等减振系统中。
传统的磁流变阻尼器的工作模式是剪切阀式,磁流变液受活塞杆挤压在阻尼间隙处往复运动。因此,磁流变变阻尼器在工作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热量,进而使磁流变液温度升高,影响阻尼器的动力性能。专利CN207798958U提出一种集成自冷却装置的磁流变阻尼器,该阻尼器可有效解决磁流变液温度升高影响动力性能的问题。但是与传统的阻尼器一样,将阻尼器缸体作为导磁一部分,将导致严重的漏磁现象,影响阻尼器的性能。此外,因为阻尼器缸体内设置有冷却通道,进一步加重了漏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所述磁流变阻尼器存在的问题及满足磁流变阻尼器的实际使用要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成自冷却装置减少漏磁的磁流变阻尼器。该阻尼器缸体外部环绕一圈螺旋形的冷却管道,且与阻尼器缸体内冷却液通道相连构成自冷却装置,可避免磁流变液因温度升高导致粘度下降,保障阻尼器输出阻尼力,提高阻尼器工作稳定性。阻尼器活塞部分由左隔磁挡板、绕线架、导磁圆筒和右隔磁挡板组成,导磁圆筒与绕线架之间形成液流通道。励磁线圈产生的磁力线经过绕线架和导磁圆筒形成闭合回路,磁力线不再经过阻尼器缸体,有效减少漏磁现象,保证了阻尼器的动力性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左吊环(1)、活塞杆(2)、阻尼器左端盖(3)、阻尼器缸体(4)、左隔磁挡板(5)、绕线架(6)、右隔磁挡板(7)、冷却液通道(8)、弹簧(9)、右吊耳(10)、阻尼器右端盖(11)、浮动活塞(12)、锁紧螺母(13)、导磁圆筒(14)、励磁线圈 (15)以及冷却管道(16);左吊环(1)与活塞杆(2)通过螺纹固定连接;阻尼器左端盖(3)中间加工有圆形通孔,活塞杆(2)与阻尼器左端盖(3)圆形通孔内表面间隙配合,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阻尼器左端盖(3)与阻尼器缸体(4)间隙配合,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阻尼器左端盖(3)与阻尼器缸体(4)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左隔磁挡板(5)圆周内表面与活塞杆(2)外表面过渡配合;左隔磁挡板(5)通过活塞杆(2)右端台肩进行轴向定位;绕线架(6)圆周内表面与活塞杆(2)外表面过渡配合;绕线架(6)左侧通过左隔磁挡板(5)右侧进行轴向定位;导磁圆筒(14)圆周内表面与绕线架(6)外表面间隙配合;左隔磁挡板(5)与导磁圆筒(14)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右隔磁挡板(7)圆周内表面与活塞杆(2)外表面过渡配合;右隔磁挡板(7)左侧通过绕线架(6)右侧进行轴向定位;右隔磁挡板(7)与导磁圆筒(14)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活塞杆(2)右端加工有外螺纹,左隔磁挡板(5)、绕线架(6)与右隔磁挡板(7)通过锁紧螺母(13)与活塞杆(2)进行轴向紧固连接;绕线架(6)加工有绕线槽,励磁线圈(15)缠绕在绕线架(6)绕线槽内;励磁线圈(15)的引线通过绕线架(6)的引线槽和活塞杆(2)的引线孔引出;浮动活塞(12)外表面与阻尼器缸体(4)内表面间隙配合,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浮动活塞(12)右端面加工有一个圆形沉孔;弹簧(9)左端与浮动活塞(12)圆形沉孔间隙配合;阻尼器右端盖(11)左端面加工有一个圆形沉孔;弹簧(9)右端与阻尼器右端盖(11) 圆形沉孔间隙配合;阻尼器右端盖(11)与阻尼器缸体(4)间隙配合,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阻尼器右端盖(11)与阻尼器缸体(4)通过螺钉固定连接;阻尼器右端盖(11)与右吊耳(10)通过螺纹固定连接;阻尼器缸体(4)内部中空,其中空部位设有圆环形的冷却液通道(8);阻尼器缸体 (4)外部环绕有螺旋形的冷却管道(16);冷却管道(16)左右两端通过管接头分别与冷却液通道(8) 连接形成封闭式的冷却回路,构成阻尼器的自冷却装置。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成自冷却装置可有效减少漏磁的磁流变阻尼器。该阻尼器缸体外部环绕一圈螺旋形的冷却管道,且与阻尼器缸体内冷却液通道相连构成自冷却装置,可避免磁流变液因温度升高导致粘度下降,保障阻尼器输出阻尼力,提高阻尼器工作稳定性。
(2)阻尼器活塞部分由左隔磁挡板、绕线架、导磁圆筒和右隔磁挡板组成,导磁圆筒与绕线架之间形成液流通道。励磁线圈产生的磁力线经过绕线架和导磁圆筒形成闭合回路,磁力线不再经过阻尼器缸体,有效减少漏磁现象,保证了阻尼器的动力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三维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励磁线圈磁力线分布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隔磁挡板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导磁圆筒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左吊环1、活塞杆2、阻尼器左端盖3、阻尼器缸体4、左隔磁挡板5、绕线架6、右隔磁挡板7、冷却液通道8、弹簧9、右吊耳10、阻尼器右端盖11、浮动活塞12、锁紧螺母13、导磁圆筒14、励磁线圈15以及冷却管道16。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三维图。螺旋形的冷却管道16环绕在阻尼器缸体4外,且冷却管道16左右两端分别与阻尼器缸体4内的冷却液通道8连接形成闭合回路,构成自冷却装置。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励磁线圈磁力线分布示意图。绕线架6及导磁圆筒14均为10号钢导磁材料,励磁线圈15因电磁效应产生的磁力线依次穿过线圈绕线架6及导磁圆筒14,形成闭合回路。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隔磁挡板侧视图。隔磁挡板四周加工有4个腰形通孔和4个圆形通孔,磁流变液经腰形孔流进阻尼间隙。
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导磁圆筒侧视图。导磁圆筒四周加工有4个螺纹孔,用于与隔磁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如下:
当励磁线圈15通入电流时,因电磁效应产生的磁力线通过绕线架6和导磁圆筒14形成闭合回路,并垂直于有效阻尼通道。磁力线聚集于活塞头部分,从而减少漏磁现象,进一步提高阻尼器的工作性能。通过调节励磁线圈15中电流大小,可改变磁流变液的屈服应力,达到所需的输出阻尼力。阻尼器缸体4中的圆环形冷却液通道8与外接的螺旋形冷却管道16构成自冷却装置,将阻尼间隙处的热量散发出去,从而有效保证磁流变液的正常工作温度,可提高阻尼器的工作稳定性。
Claims (1)
1.一种集成自冷却装置减少漏磁的磁流变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吊环(1)、活塞杆(2)、阻尼器左端盖(3)、阻尼器缸体(4)、左隔磁挡板(5)、绕线架(6)、右隔磁挡板(7)、冷却液通道(8)、弹簧(9)、右吊耳(10)、阻尼器右端盖(11)、浮动活塞(12)、锁紧螺母(13)、导磁圆筒(14)、励磁线圈(15)以及冷却管道(16);左吊环(1)与活塞杆(2)通过螺纹固定连接;阻尼器左端盖(3)中间加工有圆形通孔,活塞杆(2)与阻尼器左端盖(3)圆形通孔内表面间隙配合,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阻尼器左端盖(3)与阻尼器缸体(4)间隙配合,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阻尼器左端盖(3)与阻尼器缸体(4)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左隔磁挡板(5)圆周内表面与活塞杆(2)外表面过渡配合;左隔磁挡板(5)通过活塞杆(2)右端台肩进行轴向定位;绕线架(6)圆周内表面与活塞杆(2)外表面过渡配合;绕线架(6)左侧通过左隔磁挡板(5)右侧进行轴向定位;导磁圆筒(14)圆周内表面与绕线架(6)外表面间隙配合;左隔磁挡板(5)与导磁圆筒(14)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右隔磁挡板(7)圆周内表面与活塞杆(2)外表面过渡配合;右隔磁挡板(7)左侧通过绕线架(6)右侧进行轴向定位;右隔磁挡板(7)与导磁圆筒(14)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活塞杆(2)右端加工有外螺纹,左隔磁挡板(5)、绕线架(6)与右隔磁挡板(7)通过锁紧螺母(13)与活塞杆(2)进行轴向紧固连接;绕线架(6)加工有绕线槽,励磁线圈(15)缠绕在绕线架(6)绕线槽内;励磁线圈(15)的引线通过绕线架(6)的引线槽和活塞杆(2)的引线孔引出;浮动活塞(12)外表面与阻尼器缸体(4)内表面间隙配合,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浮动活塞(12)右端面加工有一个圆形沉孔;弹簧(9)左端与浮动活塞(12)圆形沉孔间隙配合;阻尼器右端盖(11)左端面加工有一个圆形沉孔;弹簧(9)右端与阻尼器右端盖(11)圆形沉孔间隙配合;阻尼器右端盖(11)与阻尼器缸体(4)间隙配合,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阻尼器右端盖(11)与阻尼器缸体(4)通过螺钉固定连接;阻尼器右端盖(11)与右吊耳(10)通过螺纹固定连接;阻尼器缸体(4)内部中空,其中空部位设有圆环形的冷却液通道(8);阻尼器缸体(4)外部环绕有螺旋形的冷却管道(16);冷却管道(16)左右两端通过管接头分别与冷却液通道(8)连接形成封闭式的冷却回路,构成阻尼器的自冷却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421738.3U CN209818626U (zh) | 2019-03-30 | 2019-03-30 | 一种集成自冷却装置减少漏磁的磁流变阻尼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421738.3U CN209818626U (zh) | 2019-03-30 | 2019-03-30 | 一种集成自冷却装置减少漏磁的磁流变阻尼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818626U true CN209818626U (zh) | 2019-12-20 |
Family
ID=688779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421738.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818626U (zh) | 2019-03-30 | 2019-03-30 | 一种集成自冷却装置减少漏磁的磁流变阻尼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818626U (zh) |
-
2019
- 2019-03-30 CN CN201920421738.3U patent/CN20981862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302152B (zh) | 一种具有复杂液流通道结构的磁流变阻尼器 | |
CN108953467B (zh) | 一种具有串联液流通道的阻尼间隙可调式磁流变阻尼器 | |
CN212672298U (zh) | 一种具有全液流通道结构的磁流变阻尼器 | |
CN208381187U (zh) | 一种具有多段有效阻尼长度的并联式磁流变阻尼器 | |
CN104963986B (zh) | 一种具有混合流动式液流通道的磁流变阻尼器 | |
CN108591345B (zh) | 一种双筒壁的高磁场利用率磁流变阻尼器 | |
CN109404476B (zh) | 一种内嵌多路旁通流道磁流变阻尼器 | |
CN207848292U (zh) | 一种具有凹型槽活塞杆的双液流通道磁流变阻尼器 | |
CN107606041A (zh) | 磁流变阻尼器和电涡流阻尼器组合而成的混合式阻尼器 | |
CN105003589A (zh) | 一种内置磁流变阀进行阻尼性能控制的磁流变阻尼器 | |
CN111089136B (zh) | 一种磁路可调式磁流变阻尼器 | |
CN109236936B (zh) | 一种采用弹性金属波纹管进行密封的磁流变阻尼器 | |
CN207750432U (zh) | 一种外置冷却装置的双线圈型磁流变阻尼器 | |
CN209762121U (zh) | 新型全通道蜿蜒式磁流变阻尼器 | |
CN206145049U (zh) | 一种非对称磁流变阀控阻尼器系统 | |
CN108757620B (zh) | 一种阻尼间隙随液流方向自动调节的双线圈磁流变阀 | |
CN110878807B (zh) | 内置型混合模式的磁流变阻尼器 | |
CN206668852U (zh) | 双液流通道新型磁流变阻尼器 | |
CN209818626U (zh) | 一种集成自冷却装置减少漏磁的磁流变阻尼器 | |
CN212377003U (zh) | 一种采用永磁体和励磁线圈双激励的混合流动式磁流变阀 | |
CN205260716U (zh) | 一种具有两级阻尼力输出控制的磁流变阻尼器 | |
CN208041042U (zh) | 一种具有复杂液流通道结构的磁流变阻尼器 | |
CN208845625U (zh) | 一种具有混合流动液流通道的多级盘式磁流变阻尼器 | |
CN207470671U (zh) | 具有双液流通道结构的双线圈型磁流变阻尼器 | |
CN209146206U (zh) | 一种采用弹性金属波纹管进行密封的磁流变阻尼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220 Termination date: 20210330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