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17941U - 扩孔钻头 - Google Patents

扩孔钻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17941U
CN209817941U CN201920204996.6U CN201920204996U CN209817941U CN 209817941 U CN209817941 U CN 209817941U CN 201920204996 U CN201920204996 U CN 201920204996U CN 209817941 U CN209817941 U CN 2098179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pressure relief
channel
assembly
injection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0499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国强
刘钟
陈天雄
平振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Kun Innovatio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Kun Innovatio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Kun Innovatio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Kun Innovatio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20499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179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179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179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扩孔钻头,其包括钻筒、端头、扩大翼组件、活塞组件、以及检测装置,其中端头安装于钻筒端部,活塞组件相对钻筒进行滑动,活塞组件适于驱动扩大翼组件展开或收回,钻筒内设置有第一注液通道,活塞组件设置有第一泄压通道和第二泄压通道,当活塞组件驱动扩大翼组件展开到位时,第一泄压通道连通第一注液通道;当活塞组件驱动扩大翼组件收回到位时,第二泄压通道连通第一注液通道,检测装置适于检测第一注液通道内的压力或流量从而查验扩大翼组件的展开或收回是否到位。本实用新型以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案实现了对扩大翼的驱动控制,提高了设备刚性,更适用于硬质岩土,而且能够帮助操作人员掌握设备的工作状态。

Description

扩孔钻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领域,更详而言之涉及一种扩孔钻头。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建筑桩基或锚杆的工程量越来越大,工程对桩基或锚杆的承载力要求越来越高,采用扩底桩或扩体锚杆是提高单桩或单锚承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扩孔钻头还存在着一些缺陷:
传统的扩孔钻头结构比较单薄,刚性较差,遇到硬质岩土时,经常会出现形变,容易发生损坏;
传统钻头一般采用液压驱动加弹簧结构的组合来驱动扩大翼组件的展开和收回,其中液压结构用于下压扩大翼组件,弹簧结构用于扩大翼组件的复位,但是这种结构对于液压压力需求非常大,而且弹簧容易损坏;
另外,现有技术中的扩孔钻头对扩大翼的展开或收回状态没有特定的检测和控制手段,主要依靠经验操作,扩大翼在展开或收回过程中都有可能被孔内的石块卡住,对正常的扩孔作业造成不利影响,成孔的质量和精度无法得到保证,难以达到设计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扩孔钻头,优化了整体的机械力矩结构,提高了设备刚性,更适用于硬质岩土,提高了工程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扩孔钻头,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减少了大量的压力流失,以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案实现了对扩大翼的驱动控制,并且提高了施工安全系数。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扩孔钻头,能够检测扩大翼的展开和收回状态,帮助操作人员掌握设备的工作状态,有助于提高施工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扩孔钻头,其包括:
钻筒、端头、扩大翼组件、活塞组件、以及检测装置,其中所述端头安装于所述钻筒端部,所述活塞组件相对所述钻筒进行滑动,所述活塞组件适于驱动所述扩大翼组件展开或收回;
所述钻筒内设置有第一注液通道,所述活塞组件设置有第一泄压通道和第二泄压通道,当所述活塞组件驱动所述扩大翼组件展开到位时,所述第一泄压通道连通所述第一注液通道;当所述活塞组件驱动所述扩大翼组件收回到位时,所述第二泄压通道连通所述第一注液通道,所述检测装置适于检测所述第一注液通道内的压力或流量。
当所述第一泄压通道或所述第二泄压通道连通于所述第一注液通道,所述第一注液通道中的压力或流量会发生突变,由此可供操作人员通过观察所述检测装置的读数来确定所述扩大翼组件的展开或收回是否到位。
进一步地,所述钻筒与所述活塞组件之间形成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钻筒内设置有第二注液通道和第三注液通道,所述第二注液通道连通外部和所述第一腔,所述第三注液通道连通外部和所述第二腔。
外部液体通过所述第二注液通道通入所述第一腔,所述第一腔对所述活塞组件施加向上的液压力,使得所述活塞组件上移;外部液体通过所述第三注液通道通入所述第二腔,所述第二腔对所述活塞组件施加向下的液压力,使得所述活塞组件下移,所述扩大翼组件在所述活塞组件的带动下进行展开或收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钻筒内具有液压腔,所述活塞组件适于沿所述液压腔的内壁滑动,所述活塞组件将所述液压腔分隔为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活塞组件为活塞管,所述钻筒设置有台阶,所述台阶适于沿所述活塞管的内壁进行相对滑动,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形成在所述台阶与所述活塞管内壁之间,所述活塞管在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液压力的作用下上下滑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活塞管和活塞,其中所述活塞固定地设置在所述活塞管,所述活塞管适于沿所述第一注液通道的内壁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钻筒内,所述活塞适于沿所述液压腔的内壁滑动,所述活塞在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液压力的作用下带动所述活塞管上下滑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注液通道贯穿所述钻筒,所述活塞管的管壁设置有第一泄压孔和第二泄压孔,当所述活塞运动至所述扩大翼组件展开到位时,所述第一泄压孔随着所述活塞管的运动进入所述第一腔与所述第二注液通道导通形成所述第一泄压通道,从所述第二注液通道通入所述第一腔的液体可通过所述第一泄压孔流入所述活塞管和所述第一注液通道,当所述活塞运动至所述扩大翼组件收回到位时,所述第二泄压孔随着所述活塞管的运动进入所述第二腔与所述第三注液通道导通形成所述第二泄压通道,从所述第三注液通道通入所述第二腔的液体可通过所述第二泄压孔流入所述活塞管和所述第一注液通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注液通道包括至少两个相隔离的管段,所述管段的两端贯穿所述钻筒,所述第一泄压通道和所述第二泄压通道设置在所述活塞管内,当所述活塞管运动至所述扩大翼组件展开到位时,所述第一泄压通道导通所述相隔离的管段,当所述活塞管运动至所述扩大翼组件收回到位时,所述第二泄压通道导通所述两个相隔离的管段,当所述第一泄压通道或所述第二泄压通道导通所述相隔离的管段后,外部液体可以从所述第一注液通道内贯穿所述钻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泄压通道和所述第二泄压通道呈类“U”形。
进一步地,所述扩大翼组件的两端分别可摆动地连接于所述活塞管的端部和所述钻筒,所述扩大翼组件的端部在所述活塞管的带动下进行展开或收回。
进一步地,所述扩大翼组件包括连接臂和切削臂,所述连接臂的两端分别可摆动地连接于所述切削臂和所述钻筒,所述切削臂的两端分别可摆动地连接于所述连接臂和所述活塞管的端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钻筒的下端设置有活动空间,所述扩孔钻头还包括运动块,所述运动块连接于所述活塞管的端部,所述连接臂的两端分别可摆动地连接于所述切削臂和所述钻筒,所述切削臂的两端分别可摆动地连接于所述连接臂和所述运动块,所述运动块在所述活塞管的带动下在所述活动空间内上下移动,从而驱动所述扩大翼组件进行展开或收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运动块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活塞管,所述扩大翼组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运动块和所述钻筒,便于后续维修更换,并且后期可以通过更换不同规格尺寸的扩大翼组件来调整扩孔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钻筒的外壁设有收纳槽,用于收纳收回状态下的所述扩大翼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活塞的两端沿行程方向分别设置有环形台阶,所述台阶的设计便于外部液体在从所述第一注液通道或所述第二注液通道流入所述液压腔的初始阶段形成液压力。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优化了整体的机械力矩结构,提高了设备刚性,更适用于硬质岩土;
(2)通过在钻筒和活塞组件之间设置第一腔和第二腔,并配合第二注液通道和第三注液通道实现了对扩大翼的驱动控制,减少了大量的压力流失,降低了设备成本,提高了施工安全系数;
(3)通过在活塞组件上设置第一泄压通道和第二泄压通道,配合流量或压力检测装置实现了对扩大翼展开或收回是否到位的检测,便于操作人员掌握设备状态,提高施工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说明和附图进一步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扩孔钻头的爆炸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扩孔钻头在扩大翼组件展开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扩孔钻头在扩大翼组件展开状态下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扩孔钻头在扩大翼组件展开状态下的另一剖面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扩孔钻头在扩大翼组件收回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扩孔钻头在扩大翼组件收回状态下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扩孔钻头在扩大翼组件收回状态下的另一剖面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个优选实施例的扩孔钻头的爆炸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个优选实施例的扩孔钻头在扩大翼组件展开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个优选实施例的扩孔钻头在扩大翼组件展开状态下的剖面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个优选实施例的扩孔钻头在扩大翼组件展开状态下的另一剖面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个优选实施例的扩孔钻头在扩大翼组件收回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个优选实施例的扩孔钻头在扩大翼组件收回状态下的剖面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个优选实施例的扩孔钻头在扩大翼组件收回状态下的另一剖面示意图
图中:钻筒10;液压腔11;第一腔111;第二腔112;第二注液通道12;第三注液通道13;活动空间14;收纳槽15;端头20;运动块31;扩大翼组件32;连接臂321;切削臂322;活塞组件40;活塞管41;活塞42;台阶421;第一泄压孔43;第二泄压孔44;第一注液通道50;钻筒10A;第一腔111A;第二腔112A;第二注液通道12A;第三注液通道13A;台阶14A;收纳槽15A;管段16A;管段17A;端头20A;扩大翼组件32A;连接臂321A;切削臂322A;活塞管40A;第一泄压通道41A;第二泄压通道42A。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参看附图之图1至图7,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扩孔钻头将在接下来的描述中被阐明,其包括钻筒10、端头20、扩大翼组件32、以及活塞组件40,其中所述端头20安装于所述钻筒10端部,所述端头20适于进行钻孔作业。所述钻筒10内具有液压腔11,所述活塞组件40适于沿所述液压腔11的内壁滑动,所述扩大翼组件32连接于所述活塞组件40,所述活塞组件40适于驱动所述扩大翼组件32展开或收回。
进一步地,所述钻筒10内设置有第一注液通道50,所述注液通道50自所述钻筒10的顶部贯穿至所述钻筒10的底部。所述活塞组件40包括活塞管41和活塞42,其中所述活塞42固定地设置在所述活塞管41。所述活塞管41适于沿所述第一注液通道50的内壁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钻筒10内,换句话来说,所述活塞管41嵌套于所述钻筒10内,为管中管的结构。
所述活塞42适于沿所述液压腔11的内壁滑动,所述液压腔11被所述活塞42分隔为第一腔111和第二腔112。所述钻筒10内设置有第二注液通道12和第三注液通道13,所述第二注液通道12连通外部和所述第一腔111,所述第三注液通道13连通外部和所述第二腔112。外部液体通过所述第二注液通道12通入所述第一腔111,所述第一腔111对所述活塞42施加向上的液压力,使得所述活塞42上移;外部液体通过所述第三注液通道13通入所述第二腔112,所述第二腔112对所述活塞42施加向下的液压力,使得所述活塞42下移。所述活塞42在所述第一腔111和所述第二腔112液压力的作用下带动所述活塞管41上下滑动。
优选地,所述活塞42的两端沿行程方向分别设置有台阶421,所述台阶421呈环形。所述台阶421在所述活塞42抵于所述液压腔11的端壁时形成连通于所述第二注液通道12或所述第三注液通道13的环形腔,便于外部液体在从所述第二注液通道12或所述第三注液通道13流入所述液压腔11的初始阶段形成液压力。
进一步地,所述钻筒10的下端设置有活动空间14。本实施所提供的扩孔钻头还包括运动块31,所述运动块31连接于所述活塞管41的端部,所述运动块31在所述活塞管41的带动下在所述活动空间14内上下移动。所述扩大翼组件32包括连接臂321和切削臂322,所述连接臂321的两端通过转轴与转孔的配合分别可摆动地连接于所述切削臂322和所述钻筒10。同理,所述切削臂322的两端分别可摆动地连接于所述连接臂321和所述运动块31。所述运动块31在所述活塞管41的带动下上下滑动,从而驱动所述连接臂321和所述切削臂322进行展开或收回。所述切削臂322上设置有切削齿,在所述扩大翼组件32展开的状态下,所述切削臂322适于进行扩底作业。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扩孔钻头集成了所述扩大翼组件32和所述端头20,能够同时提供钻孔和扩孔功能,简化了现场施工工序,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
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其他可能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臂321上也可以设置切削齿,所述切削齿在所述扩大翼组件32上的具体布置方式在本实用新型中不受限制。
优选地,所述扩大翼组件30在本实施例中的数量为2个,呈对称地设置。容易理解的是,所述扩大翼组件32的数量在本实用新型中不受限制。
优选地,所述钻筒10的外壁设有与所述扩大翼组件32相适配的两个收纳槽15,用于收纳收回状态下的所述连接臂321,所述切削臂322在收回状态下收纳于所述活动空间14。
优选地,所述运动块31通过螺栓螺母的配合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活塞管41,所述扩大翼组件32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运动块31和所述钻筒10,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便于后续维修更换,并且便于后期通过更换不同规格尺寸的扩大翼组件来调整扩孔直径。
如附图3和附图4所示,其从两个角度展示了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扩孔钻头在所述扩大翼组件32展开状态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外部液体从所述第二注液通道12通入所述第一腔111,产生的液压力推动所述活塞42向上移动至所述液压腔11顶端,所述活塞管41随着所述活塞42向上移动并带动所述运动块31上提,所述扩大翼组件32随着所述运动块31的上提进行展开。如附图6和附图7所示,其从两个角度展示了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扩孔钻头在所述扩大翼组件32收回状态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外部液体从所述第三注液通道13通入所述第二腔112,产生的液压力推动所述活塞42向下移动至所述液压腔11底端,所述活塞管41随着所述活塞42向下移动并带动所述运动块31下移,所述扩大翼组件32随着所述运动块31的下移进行收回。
优选地,所述外部液体为水,在所述液压腔11内形成水压,使用方便。
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通过调整所述第二注液通道12和所述第三注液通道13通入所述液压腔11内的液体量可以控制所述活塞管41的行程,从而控制所述扩大翼组件32的展开角度。本实施例通过在所述钻筒10内设置所述液压腔11和所述活塞组件40,并配合所述第二注液通道12和所述第三注液通道13实现对了所述扩大翼组件32的驱动控制,减少了大量的压力流失,降低了设备成本,提高了施工安全系数。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一注液通道50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注液通道50内的所述活塞管41同时也可以被作为注浆通道使用,便于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要求从外部向孔内提供泥浆和水,提高工作效率和设备稳定性及使用寿命。当所述活塞管41运动到所述钻筒10底部时,所述活塞管41自所述钻筒10的顶部贯穿至所述端头20。通过所述第一注液通道50、所述第二注液通道12、以及所述第三注液通道13将液压用液和泥浆通道分离,大大降低了由泥浆造成设备故障的可能性。
还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活塞管41的管壁沿轴向上下设置有第一泄压孔43和第二泄压孔44,所述第一泄压孔43和所述第二泄压孔44连通外界与所述活塞管41内部。
如附图4所示,当所述活塞管41运动至所述扩大翼组件32展开到位时,即当所述活塞42运动至所述液压腔11顶端,所述第一泄压孔43随着所述活塞管41的运动进入所述液压腔11,并且所述第二泄压孔44随着所述活塞管41的运动离开所述液压腔11,所述第一泄压孔43与所述第二注液通道12导通形成第一泄压通道,从所述第二注液通道12通入所述第一腔111的液体可通过所述第一泄压通道流入所述活塞管41;如附图7所示,当所述活塞管41运动至所述扩大翼组件32收回到位时,即当所述活塞42运动至所述液压腔11底端,所述第二泄压孔44随着所述活塞管41的运动进入所述液压腔11,并且所述第一泄压孔43随着所述活塞管41的运动离开所述液压腔11,所述第二泄压孔44与所述第三注液通道13导通形成第二泄压通道,从所述第三注液通道13通入所述第二腔112的液体可通过所述第二泄压通道流入所述活塞管41。
相应地,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扩孔钻头还包括检测装置(图中未示出),所述检测装置适于设置在所述第一注液通道50的流路中。当所述第一泄压孔43或所述第二泄压孔44进入所述液压腔11内,所述液压腔11内的液体会通过所述第一泄压孔43或所述第二泄压孔44流入所述活塞管41,导致所述第一注液通道50中的流量及压力会发生突变。
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所述检测装置可以是流量计或者压力计,由此可供操作人员通过观察所述检测装置的读数变化来确定所述扩大翼组件32的展开或收回是否到位,便于操作人员掌握设备状态,而且也便于确认实际的扩孔直径,提高施工精度。
参看附图之图8至图14,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个优选实施例的扩孔钻头将在接下来的描述中被阐明,其包括钻筒10A、端头20A、扩大翼组件32A、以及活塞管40A,其中所述端头20A安装于所述钻筒10A端部,所述端头20A适于进行钻孔作业。所述钻筒10A设置有台阶14A,所述台阶14A适于沿所述活塞管40A的内壁进行相对滑动,所述台阶14A与所述活塞管40A内壁之间形成第一腔111A和第二腔112A。所述活塞管40A适于驱动所述扩大翼组件32A展开或收回。
进一步地,所述钻筒10A内设置有第二注液通道12A和第三注液通道13A,所述第二注液通道12A连通外部和所述第一腔111A,所述第三注液通道13A连通外部和所述第二腔112A。外部液体通过所述第二注液通道12A通入所述第一腔111A,所述第一腔111A对所述活塞管40A施加向上的液压力,使得所述活塞管40A上移;外部液体通过所述第三注液通道13A通入所述第二腔112A,所述第二腔112A对所述活塞管40A施加向下的液压力,使得所述活塞管40A下移。所述活塞管40A在所述第一腔111A和所述第二腔112A液压力的作用下上下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钻筒10A的上端部固定地设置有固定套18A。所述扩大翼组件32A包括连接臂321A和切削臂322A,所述连接臂321A的两端通过转轴与转孔的配合分别可摆动地连接于所述切削臂322A和所述固定套18A。同理,所述切削臂322A的两端分别可摆动地连接于所述连接臂321A和所述活塞管40A的外壁。所述活塞管40A进行上下滑动,从而驱动所述连接臂321A和所述切削臂322A进行展开或收回。所述切削臂322A上设置有切削齿,在所述扩大翼组件32A展开的状态下,所述切削臂322A适于进行扩底作业。
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其他可能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臂321A上也可以设置切削齿,所述切削齿在所述扩大翼组件32A上的具体布置方式在本实用新型中不受限制。
优选地,所述扩大翼组件32A在本实施例中的数量为3个,呈等距间隔地设置。容易理解的是,所述扩大翼组件32A的数量在本实用新型中不受限制。
优选地,所述固定套18A和所述活塞管40A的外壁分别设有与所述扩大翼组件32A相适配的收纳槽15A和收纳槽43A,用于收纳收回状态下的所述连接臂321A和所述切削臂322A。
优选地,所述扩大翼组件32A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活塞管40A和所述固定套18A,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便于后续维修更换,并且便于后期通过更换不同规格尺寸的扩大翼组件32A来调整扩孔直径。
如附图10和附图11所示,其从两个角度展示了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扩孔钻头在所述扩大翼组件32A展开状态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外部液体从所述第二注液通道12A通入所述第一腔111A,产生的液压力推动所述活塞管40A向上移动,所述扩大翼组件32A随着所述活塞管40A的上提进行展开。如附图13和附图14所示,其从两个角度展示了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扩孔钻头在所述扩大翼组件32A收回状态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外部液体从所述第三注液通道13A通入所述第二腔112A,产生的液压力推动所述活塞管40A向下移动,所述扩大翼组件32A随着所述活塞管40A的下移进行收回。
优选地,所述外部液体为水,在所述第一腔111A和所述第二腔112A内形成水压,使用方便。
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通过调整所述第二注液通道12A和所述第三注液通道13A通入所述第一腔111A和所述第二腔112A内的液体量可以控制所述活塞管40A的行程,从而控制所述扩大翼组件32A的展开角度。本实施例通过在所述钻筒10A和所述活塞管40A之间形成所述第一腔111A和所述第二腔112A,并配合所述第二注液通道12A和所述第三注液通道13A实现对了所述扩大翼组件32A的驱动控制,减少了大量的压力流失,降低了设备成本,提高了施工安全系数。
值得一提的是,参看附图之图13,所述钻筒10A还设置有第四注液通道19A,所述第四注液通道19A自所述钻筒10A的外壁贯穿至所述钻筒10A底部。当所述扩大翼组件32A处于收回状态,所述活塞管40A下移使得所述第二腔112A与所述第四注液通道19A导通,外部液体可以经所述第三注液通道13A、所述第二腔112A、以及所述第四注液通道19A自所述钻筒10A顶部流至所述钻筒10A底部,此时所述第三注液通道13A、所述第二腔112A、以及所述第四注液通道19A形成注浆通道被使用,便于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要求从外部向孔内提供泥浆和水,提高工作效率和设备稳定性及使用寿命。
还值得一提的是,如附图11和附图14所示,所述钻筒10A内还设置有相隔离的管段16A和管段17A,所述管段16A和所述管段17A的两端分别贯穿所述钻筒10A。所述活塞管40A内沿行程方向间隔地设置有第一泄压通道41A和第二泄压通道42A。
如附图11所示,当所述活塞管40A运动至所述扩大翼组件32A展开到位时,所述第一泄压通道41A导通所述管段16A和所述管段17A,所述管段16A和所述管段17A导通后形成第一注液通道自所述钻筒10A顶部贯穿至所述钻筒10A底部;如附图14所示,当所述活塞管40A运动至所述扩大翼组件32A收回到位时,所述第二泄压通道42A导通所述管段16A和所述管段17A,所述管段16A和所述管段17A导通后形成第一注液通道自所述钻筒10A顶部贯穿至所述钻筒10A底部。当所述第一泄压通道41A或所述第二泄压通道42A导通所述管段16A和所述管段17A后,外部液体可以从所述第一注液通道内贯穿所述钻筒10A。
优选地,所述第一泄压通道41A和所述第二泄压通道42A呈类“U”形,以导通所述管段16A和所述管段17A相分离的两个端口。
相应地,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扩孔钻头还包括检测装置(图中未示出),所述检测装置适于设置在所述第一注液通道的流路中。当所述第一泄压通道41A或所述第二泄压通道42A导通所述管段16A和所述管段17A后,所述第一注液通道中的流量及压力会发生突变。
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所述检测装置可以是流量计或者压力计,由此可供操作人员通过观察所述检测装置的读数变化来确定所述扩大翼组件32A的展开或收回是否到位,便于操作人员掌握设备状态,而且也便于确认实际的扩孔直径,提高施工精度。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10)

1.扩孔钻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钻筒、端头、扩大翼组件、活塞组件、以及检测装置,其中所述端头安装于所述钻筒端部,所述活塞组件相对所述钻筒进行滑动,所述活塞组件适于驱动所述扩大翼组件展开或收回;
所述钻筒内设置有第一注液通道,所述活塞组件设置有第一泄压通道和第二泄压通道,当所述活塞组件驱动所述扩大翼组件展开到位时,所述第一泄压通道连通所述第一注液通道;当所述活塞组件驱动所述扩大翼组件收回到位时,所述第二泄压通道连通所述第一注液通道,所述检测装置适于检测所述第一注液通道内的压力或流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孔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钻筒与所述活塞组件之间形成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钻筒内设置有第二注液通道和第三注液通道,所述第二注液通道连通外部和所述第一腔,所述第三注液通道连通外部和所述第二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扩孔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钻筒内具有液压腔,所述活塞组件适于沿所述液压腔的内壁滑动,所述活塞组件将所述液压腔分隔为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扩孔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组件为活塞管,所述钻筒设置有台阶,所述台阶适于沿所述活塞管的内壁进行相对滑动,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形成在所述台阶与所述活塞管内壁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扩孔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活塞管和活塞,其中所述活塞固定地设置在所述活塞管,所述活塞管适于沿所述第一注液通道的内壁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钻筒内,所述活塞适于沿所述液压腔的内壁滑动,所述活塞将所述液压腔分隔为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扩孔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注液通道贯穿所述钻筒,所述活塞管的管壁设置有第一泄压孔和第二泄压孔,当所述活塞运动至所述扩大翼组件展开到位时,所述第一泄压孔随着所述活塞管的运动进入所述第一腔与所述第二注液通道导通形成所述第一泄压通道;
当所述活塞运动至所述扩大翼组件收回到位时,所述第二泄压孔随着所述活塞管的运动进入所述第二腔与所述第三注液通道导通形成所述第二泄压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扩孔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注液通道包括至少两个相隔离的管段,所述管段的两端贯穿所述钻筒,所述第一泄压通道和所述第二泄压通道设置在所述活塞管内,当所述活塞管运动至所述扩大翼组件展开到位时,所述第一泄压通道导通所述相隔离的管段,当所述活塞管运动至所述扩大翼组件收回到位时,所述第二泄压通道导通所述两个相隔离的管段。
8.根据权利要求4或权利要求5所述的扩孔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大翼组件包括连接臂和切削臂,所述连接臂的两端分别可摆动地连接于所述切削臂和所述钻筒,所述切削臂的两端分别可摆动地连接于所述连接臂和所述活塞管的端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扩孔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钻筒的外壁设有收纳槽。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扩孔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的两端沿行程方向分别设置有环形台阶。
CN201920204996.6U 2019-02-15 2019-02-15 扩孔钻头 Active CN2098179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04996.6U CN209817941U (zh) 2019-02-15 2019-02-15 扩孔钻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04996.6U CN209817941U (zh) 2019-02-15 2019-02-15 扩孔钻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17941U true CN209817941U (zh) 2019-12-20

Family

ID=688732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04996.6U Active CN209817941U (zh) 2019-02-15 2019-02-15 扩孔钻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179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743781A (en) Hydraulic anchor tool
EP1276954B1 (en) Expandable bit
US7493971B2 (en) Concentric expandable reamer and method
CN201106404Y (zh) 套管钻井专用随钻扩眼器
EP0301890A2 (en) Hydraulic operated reamer
WO2017030944A1 (en) Modular earth-boring tools, modules for such tools and related methods
CN106639883B (zh) 用于向下钻进工具的控制模块
CN103210169A (zh) 供具有可延伸部件的钻地工具使用的状态指示器以及制作和使用这种状态指示器和钻地工具的方法
CN109025876A (zh) 一种绳索打捞式液力强制取心钻具
MXPA06012478A (es) Un martillo de impacto de movimiento alternado.
MX2014009048A (es) Montaje de valvula de barril central.
WO2016173255A1 (zh) 一种锚杆多截面扩孔机具及其应用
CN209817941U (zh) 扩孔钻头
CN215211016U (zh) 锚杆钻孔扩底注浆成套装置
CN114876408A (zh) 一种滑槽计数式无限级全通径完井压裂装置
CN109083601B (zh) 侧向伸缩式跟管钻具
CN2906024Y (zh) 一种流道贯通遥控变径稳定器
CN201190537Y (zh) 气动扩孔钻头
CN109798072A (zh) 扩孔钻头
RU68587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создания перфорационных каналов в обсадной колонне скважины
RU2387791C1 (ru) Центратор скважинного оборудования
CN109025875B (zh) 一种内置钢球式液力差动机构
CN202064831U (zh) 油压式双级变径稳定器
CN114878362A (zh) 一种钻孔剪切试验用便携式孔壁侧胀提拉剪切装置
CN209780818U (zh) 一种连杆式降摩振荡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