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08455U - 外科介入手术后压迫止血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外科介入手术后压迫止血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08455U
CN209808455U CN201822061392.9U CN201822061392U CN209808455U CN 209808455 U CN209808455 U CN 209808455U CN 201822061392 U CN201822061392 U CN 201822061392U CN 209808455 U CN209808455 U CN 2098084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g
wound
expansion
annular air
annu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6139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82206139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084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084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0845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外科介入手术后压迫止血装置,包括绑带、环形气囊及充气组件,绑带适于缠绕佩戴在人体上,所述绑带上设有一适于显露患者伤口的镂空口;环形气囊设在所述绑带上且环绕所述镂空口;充气组件与所述环形气囊连通,用以向所述环形气囊内充气,以使所述环形气囊对伤口周围的组织产生压迫。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外科介入手术后压迫止血装置,在环形气囊内充气时,可以对伤口周围起到压迫止血的作用,其固定效果好,不会移动。同时,伤口显露在镂空口,通风透气,并且,医护人员可以通过镂空口对伤口进行护理,例如涂药、清洗等等,如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伤口容易发炎、溃烂等问题。

Description

外科介入手术后压迫止血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科介入手术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外科介入手术后压迫止血装置。
背景技术
介入治疗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的一种微创性治疗,具体是指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将特制的导管,导丝等精密器械,引入人体,对体内病态进行诊断和局部治疗。
介入治疗应用数字技术,扩大了医生的视野,借助导管,导丝延长了医生的双手,它的切口(穿刺点)面积较小,不用切开人体组织,就可治疗许多过去无法治疗,必须手术治疗或内科治疗疗效欠佳的疾病,如肿瘤,血管瘤,各种出血等。介入治疗具有不开刀,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的特点。是未来医学的发展趋势。
然而,在介入手术治疗后,一般需要对切口进行止血,目前,普遍采用的方式是利用沙袋对该切口位置进行压迫,但这种方式,压迫固定效果差,而且,沙袋不固定,容易移位等。相关技术中公开了一种止血带,止血带上设置气囊,利用气囊压迫进行止血,尽管利用气囊压迫止血具有压迫力度可调,固定压迫可靠等优点,但是,气囊一般为弹性胶体制成,其完全覆盖并压迫于伤口表面,造成伤口处不透气,容易引起伤口发炎、溃烂等症状,也不便于伤口的上药处理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外科介入手术后压迫止血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科介入手术后压迫止血装置,包括:
绑带,适于缠绕佩戴在人体上,所述绑带上设有一适于显露患者伤口的镂空口;
环形气囊,所述环形气囊设在所述绑带上且环绕所述镂空口;
充气组件,所述充气组件与所述环形气囊连通,用以向所述环形气囊内充气,以使所述环形气囊对伤口周围的组织产生压迫。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外科介入手术后压迫止血装置,绑带可以缠绕佩戴于人体上,环形气囊套在伤口处,伤口显露在绑带的镂空口,如此,在环形气囊内充气时,可以对伤口周围起到压迫止血的作用,其固定效果好,不会移动。同时,伤口显露在镂空口,通风透气,并且,医护人员可以通过镂空口对伤口进行护理,例如涂药、清洗等等,如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伤口容易发炎、溃烂等问题。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外科介入手术后压迫止血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环形气囊包括多个第一膨胀单元和多个第二膨胀单元;
多个第一膨胀单元和多个第二膨胀单元收尾依次连通形成环形,并且,每个所述第二膨胀单元均位于相邻两个第一膨胀单元之间;
所述第一膨胀单元被构造成在气体时其膨胀速度大于所述第二膨胀单元膨胀速度,且膨胀后的体积大于所述第二膨胀单元的体积;
多个所述第一膨胀单元和多个所述第二膨胀单元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充气接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膨胀单元的横截面面积小于所述第一膨胀单元的横截面面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膨胀单元的壁厚大于所述第一膨胀单元的壁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翻边片材沿所述镂空口周向延伸;
所述翻边片材的上边沿与所述绑带的上表面连接,所述翻边片材的下边沿绕过所述环形气囊后从所述镂空口穿出并与所述绑带的下表面连接,以使所述环形气囊包裹于所述翻边片材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翻边片材为多片且数量与所述第二膨胀单元的数量相等;
多片所述翻边片材环绕所述镂空口间隔布置,相邻两所述翻边片材之间具有预定间隙,多个所述预定间隙与多个所述第二膨胀单元一一对应,每个所述间隙单元显露在对应的所述预定间隙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
中心气囊,适于收容至所述镂空口,所述中心气囊的一侧通过连接管与所述第二膨胀单元相连通,所述连通管为软管,以使所述中心气囊可翻转;
扣件,所述中心气囊的另一侧通过所述扣件与所述翻边片材或所述绑带可拆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充气组件包括弹性挤压球及调压阀,所述调压阀的进气口与所述弹性挤压球相连,所述调压阀的出气口通过充气管与所述充气接口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绑带为弹性带,所述弹性带的两端设有魔术贴。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外科介入手术后压迫止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外科介入手术后压迫止血装置的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外科介入手术后压迫止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B处的剖视图;
图6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外科介入手术后压迫止血装置的分解图。
附图标记:
绑带10;
镂空口101;
翻边片材11;
环形气囊20;
第一膨胀单元201;
第二膨胀单元202;
充气接口203;
预定间隙X20;
中心气囊21;
连接管211;
扣件212;
充气组件30;
弹性挤压球301;
调压阀302;
充气管303。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周向”、“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科介入手术后压迫止血装置。
参照图1至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外科介入手术后压迫止血装置,包括绑带10、环形气囊20及充气组件30。
具体的,绑带10适于缠绕佩戴在人体上,所述绑带10上设有一适于显露患者伤口的镂空口101,在图1示例中,镂空口101设在绑带10长度方向的中间,并且形成为圆形,可以理解的是,该镂空口101也可以形成为矩形、多边形等其他形状,能够显露出伤口即可。
环形气囊20设在所述绑带10上且环绕所述镂空口101,由于环形气囊20环绕在镂空口101周围,而伤口位于镂空口101内,所以,在使用时,环形气囊20时环绕在伤口周围的。
充气组件30与所述环形气囊20连通,用以向所述环形气囊20内充气,以使所述环形气囊20对伤口周围的组织产生压迫。也即是,通过充气组件30可以向环形气囊20内充气,环形气囊20膨胀后可以对伤口周围的组织产生压迫作用。
在具体使用时,先将绑带10上镂空口101与患者的伤口对应后将绑带10缠绕佩戴患者的躯体上,并使得伤口处于镂空口101内,再利用充气组件30向环形气囊20内充气,使得环形气囊20充气后膨胀,进而对于伤口周围组织产生压迫作用。对于环形气囊20对伤口周围组织的压迫作用力的大小,可以通过调节充入至环形气囊20内的气体量的多少进行控制,例如需要较大的压迫作用力,则可以向环形气囊20内充入相对较多的气体,而需要相对较小的压迫作用力时,则可以减小充入环形气囊20内的气体的量,进而达到满足压迫止血要求的压迫作用力。
需要说明的是,在使用时,还可以根据需要先在伤口上敷设止血纱布,再利用环形气囊20将纱布的周沿压贴在人体皮肤表面,并同时利用环形气囊20对伤口周围的组织产生压迫作用,如此,环形气囊20对纱布也具有一定的压迫作用,使得纱布对伤口产生一定的压力,进而起到更好的气血效果。同时,纱布具有一定的透气效果,也可以降低伤口发炎等问题的发生。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外科介入手术后压迫止血装置,绑带10可以缠绕佩戴于人体上,环形气囊20套在伤口处,伤口显露在绑带10的镂空口101,如此,在环形气囊20内充气时,可以对伤口周围起到压迫止血的作用,其固定效果好,不会移动。同时,伤口显露在镂空口101,通风透气,并且,医护人员可以通过镂空口101对伤口进行护理,例如涂药、清洗等等,如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伤口容易发炎、溃烂等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环形气囊20包括多个第一膨胀单元201和多个第二膨胀单元202。多个第一膨胀单元201和多个第二膨胀单元202收尾依次连通形成环形,并且,每个所述第二膨胀单元202均位于相邻两个第一膨胀单元201之间。第一膨胀单元201被构造成在气体时其膨胀速度大于所述第二膨胀单元202膨胀速度,且膨胀后的体积大于所述第二膨胀单元202的体积。多个所述第一膨胀单元201和多个所述第二膨胀单元202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充气接口203。
也就是说,环形气囊20主要有多个第一膨胀单元201和多个第二膨胀单元202组成,多个第一膨胀单元201布置成环形,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膨胀单元201之间通过一个第二膨胀单元202连接,并且,第二膨胀单元202的一端与相邻的两个第一膨胀单元201中的一个相通,第二膨胀单元202的另一端与相邻的两个第一膨胀单元201中的另一个相通。
此外,通过充气组件30向该环形气囊20内充气时,第一膨胀单元201的膨胀速度大于第二膨胀单元202的膨胀速度,并且,结束充气时,第一膨胀单元201膨胀后的体积大于第二膨胀单元202膨胀后的体积,如此,可以使得第一膨胀单元201对人体上组织的压迫作用力大于第二膨胀单元202对人体组织的压迫作用力。
由于人体组织受到长时间的压迫容易导致组织供血不足及缺血等,进而引发组织受损等问题,所以,本实施例中,第一膨胀单元201对人体上组织的压迫与第二膨胀单元202对人体组织的压迫作用力不同,可以使得在第二膨胀单元202的较小压迫作用力下保证对伤口周围的组织进行供血,满足组织供血需要。同时,利用第一膨胀单元201的较大压迫作用力,在一定程度上阻止血液流向伤口,起到压迫止血作用。
第一膨胀单元201或第二膨胀单元202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充气接口203,利用该充气接口203方便与充气组件30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膨胀单元202的横截面面积小于所述第一膨胀单元201的横截面面积,也即是,第二膨胀单元202的直径小于第一膨胀单元201的直径,在使用时,在第一膨胀单元201达到预定膨胀体积时,第二膨胀单元202与人体皮肤未接触以形成通风间隙,如此,一方面,第二膨胀单元202不对人体组织产生压迫作用力,确保供血需要,另一方面,利用该通风间隙可以使得空气能够流过该通风间隙,进而起到更好的透气效果,更有效的降低伤口处容易发炎、溃烂等问题。
有利的,第二膨胀单元202的壁厚大于所述第一膨胀单元201的壁厚,如此,可以使得环形气囊20在充气时,第一膨胀单元201的膨胀速度大于第二膨胀单元202的膨胀速度。同时,由于第二膨胀单元202连接在相邻的两个第一膨胀单元201之间,所以,可以提高第一膨胀单元201与两个第一膨胀单元201连接处的连接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翻边片材11沿所述镂空口101周向延伸;翻边片材11的上边沿与所述绑带10的上表面连接,所述翻边片材11的下边沿绕过所述环形气囊20后从所述镂空口101穿出并与所述绑带10的下表面连接,以使所述环形气囊20包裹于所述翻边片材11内。
也就是说,利用翻边片材11将环形气囊20包裹在镂空口101的周沿,确保环形气囊20临近伤口,提高压迫止血效果。同时,也方便于环形气囊20的固定安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翻边片材11为多片且数量与所述第二膨胀单元202的数量相等;多片所述翻边片材11环绕所述镂空口101间隔布置,相邻两所述翻边片材11之间具有预定间隙X20,多个所述预定间隙X20与多个所述第二膨胀单元202一一对应,每个所述间隙单元显露在对应的所述预定间隙X20中。
本实施例中,将各个翻边片材11间隔设置,以形成多个预定间隙X20,将多个第二膨胀单元202一一对应地设在多个预定间隙X20中,如此,可以利用预定间隙X20通风透气,防止伤口发炎等。
参照图4至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中心气囊21及扣件212,中心气囊21适于收容至所述镂空口101,所述中心气囊21的一侧通过连接管211与所述第二膨胀单元202相连通,所述连通管为软管,以使所述中心气囊21可翻转。中心气囊21的另一侧通过所述扣件212与所述翻边片材11或所述绑带10可拆卸连接。
也就是说,中心气囊21连接在环形气囊20上,且可以翻转后收容至镂空口101内,也可以从镂空口101中取出并翻转至环形气囊20的一侧。中心气囊21与环形气囊20相通,当利用充气组件30向环形气囊20内充入气体时,气体流经环形气囊20后进入至中心气囊21,使得中心气囊21膨胀。
在具体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将中心气囊21翻转后收容至镂空口101内,并通过扣件212与环形气囊20固定,再利用充气组件30充气,使得环形气囊20及中心气囊21膨胀,如此,环形气囊20对伤口周边产生压迫作用,而中心气囊21对伤口产生压迫作用,如此,可以达到更好的压迫止血目的。而在不需要对伤口进行压迫时,可以将解开扣件212,将中心气囊21从镂空口101中取出并翻转至环形气囊20的一侧,此时,伤口即可显露于镂空口101。
需要说明的是,在介入手术后,前期伤口还未愈合,出血量大,此时,可以利用环形气囊20及中心气囊21对伤口周围及伤口进行压迫止血,达到较好的止血效果。而当伤口逐渐愈合时,可以不在需要中心气囊21进行压迫,则此时,可以去除中心气囊21翻转至一侧,或者,在需要给伤口涂药、清洗等护理时,可以将中心气囊21取出,以便于护理,其使用方便,便于伤口的护理。
参照图1及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充气组件30包括弹性挤压球301及调压阀302,所述调压阀302的进气口与所述弹性挤压球301相连,所述调压阀302的出气口通过充气管303与所述充气接口203相连,如此,可以通过弹性挤压球301挤压操作而实现向环形气囊20及中心气囊21内充气,并且,通过调压阀302可以调节充入环形气囊20及中心气囊21内的气体压力,以便于控制对伤口及周围的压迫作用力。
示例性的,绑带10为弹性带,所述弹性带的两端设有魔术贴,如此,弹性带的弹力可以使得环形气囊20及中心气囊21贴紧人体表面,压迫可靠。同时,利用魔术贴链接绑带10的两端,其佩戴方便。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外科介入手术后压迫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绑带,适于缠绕佩戴在人体上,所述绑带上设有一适于显露患者伤口的镂空口;
环形气囊,所述环形气囊设在所述绑带上且环绕所述镂空口;
充气组件,所述充气组件与所述环形气囊连通,用以向所述环形气囊内充气,以使所述环形气囊对伤口周围的组织产生压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科介入手术后压迫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气囊包括多个第一膨胀单元和多个第二膨胀单元;
多个第一膨胀单元和多个第二膨胀单元收尾依次连通形成环形,并且,每个所述第二膨胀单元均位于相邻两个第一膨胀单元之间;
所述第一膨胀单元被构造成在气体时其膨胀速度大于所述第二膨胀单元膨胀速度,且膨胀后的体积大于所述第二膨胀单元的体积;
多个所述第一膨胀单元和多个所述第二膨胀单元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充气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科介入手术后压迫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膨胀单元的横截面面积小于所述第一膨胀单元的横截面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科介入手术后压迫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膨胀单元的壁厚大于所述第一膨胀单元的壁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科介入手术后压迫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翻边片材,所述翻边片材沿所述镂空口周向延伸;
所述翻边片材的上边沿与所述绑带的上表面连接,所述翻边片材的下边沿绕过所述环形气囊后从所述镂空口穿出并与所述绑带的下表面连接,以使所述环形气囊包裹于所述翻边片材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科介入手术后压迫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片材为多片且数量与所述第二膨胀单元的数量相等;
多片所述翻边片材环绕所述镂空口间隔布置,相邻两所述翻边片材之间具有预定间隙,多个所述预定间隙与多个所述第二膨胀单元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第二膨胀单元显露在对应的所述预定间隙中。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科介入手术后压迫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中心气囊,适于收容至所述镂空口,所述中心气囊的一侧通过连接管与所述第二膨胀单元相连通,所述连接管为软管,以使所述中心气囊可翻转;
扣件,所述中心气囊的另一侧通过所述扣件与所述翻边片材或所述绑带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科介入手术后压迫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组件包括弹性挤压球及调压阀,所述调压阀的进气口与所述弹性挤压球相连,所述调压阀的出气口通过充气管与所述充气接口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科介入手术后压迫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为弹性带,所述弹性带的两端设有魔术贴。
CN201822061392.9U 2018-12-07 2018-12-07 外科介入手术后压迫止血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8084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61392.9U CN209808455U (zh) 2018-12-07 2018-12-07 外科介入手术后压迫止血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61392.9U CN209808455U (zh) 2018-12-07 2018-12-07 外科介入手术后压迫止血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08455U true CN209808455U (zh) 2019-12-20

Family

ID=688692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61392.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808455U (zh) 2018-12-07 2018-12-07 外科介入手术后压迫止血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0845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94297A (zh) * 2018-12-07 2019-03-01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外科介入手术后压迫止血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94297A (zh) * 2018-12-07 2019-03-01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外科介入手术后压迫止血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94297A (zh) 外科介入手术后压迫止血装置
EP3763300B1 (en) Hemostatic tool
CN209153852U (zh) 气压止血带
CN105232197A (zh) 一种用于乳腺术后治疗的多功能文胸
CN209808455U (zh) 外科介入手术后压迫止血装置
CN106725704B (zh) 一种桡动脉压迫止血器
CN111789657A (zh) 一种外科用头部伤口加压止血结构
CN116849902A (zh) 充气夹板
CN217448241U (zh) 乳腺癌术后伤口加压胸带
CN112914670A (zh) 一种远端桡动脉止血带及远端桡动脉止血器
CN215534780U (zh) 一种乳腺临床术后加压止血装置
CN214965638U (zh) 一种医用儿科抽血手臂固定装置
CN107970054A (zh) 一种股动脉穿刺点充气下压式止血带
CN212261441U (zh) 一种远端桡动脉止血带及远端桡动脉止血器
CN210962173U (zh) 腹部伤口压迫止血装置
JP3620280B2 (ja) 生体圧迫装置
CN220530201U (zh) 充气夹板
CN210811328U (zh) 一种介入手术穿刺点压迫止血带
CN220676238U (zh) 可调式皮下积液加压包扎装置
CN218165321U (zh) 一种分段式交替充气的防勒伤止血带
CN205493932U (zh) 防滑脱式躯干固定止血带
CN219307156U (zh) 一种颧骨加压装置
CN209884519U (zh) 胸外科创口保护装置
CN217744496U (zh) 一种适合儿童使用的单侧动脉压迫器
CN216933358U (zh) 一种新型桡动脉压迫止血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2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