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06063U - 一种音响 - Google Patents

一种音响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06063U
CN209806063U CN201920768606.8U CN201920768606U CN209806063U CN 209806063 U CN209806063 U CN 209806063U CN 201920768606 U CN201920768606 U CN 201920768606U CN 209806063 U CN209806063 U CN 2098060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loudspeaker
box body
circuit board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6860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丹娜
高祥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76860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060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060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0606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一种音响,包括具有开口端的箱体、第一发声组件、第二发声组件、扩音器以及盖板;箱体内设置有隔板,隔板与箱体内壁共同将箱体的内部分隔形成第一收容腔和第二收容腔,箱体一侧面开设有第一导音孔和第二导音孔;第一发声组件包括支撑架、电路板、电池及第一扬声器;电路板装设于支撑架上;电池装设于支撑架与电路板之间,且与电路板电性连接;第一扬声器装设于支撑架的一端并与电路板电性连接;第一发声组件收装于第一收容腔内,且第一扬声器朝靠近第一导音孔的方向设置;第二发声组件收装于第二收容腔内并与电路板电性连接;扩音器穿过第一导音孔并与第一扬声器连接,且扩音器位于箱体外部;盖板盖于箱体的开口端。

Description

一种音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频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音响。
【背景技术】
由于音响内部具有很多零部件,各零部件各自安装在音响壳体内部,其中有不少零部件还需要通过螺钉与音响壳体连接,从而完成整个音响的装配。这样的安装方式,装配较为繁琐,耗时长,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音响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音响,各零部件不再需要通过螺钉与音响壳体连接,装配简单,耗时短,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音响,包括具有开口端的箱体、第一发声组件、第二发声组件、扩音器以及盖板;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箱体内壁共同将所述箱体的内部分隔形成第一收容腔和第二收容腔,所述箱体远离开口端的一侧面开设有对应于第一收容腔的第一导音孔和对应于第二收容腔的第二导音孔;所述第一发声组件包括支撑架、电路板、电池以及第一扬声器;所述电路板装设于支撑架上;所述电池装设于所述支撑架与电路板之间,且所述电池与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扬声器装设于支撑架的一端并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发声组件收装于所述第一收容腔内,且所述第一扬声器朝靠近所述第一导音孔的方向设置,并且所述第一发声组件的支撑架抵靠于所述隔板上;所述第二发声组件收装于所述第二收容腔内并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扩音器穿过所述第一导音孔并与第一发声组件的第一扬声器相连接,且所述扩音器位于所述箱体的外部;所述盖板盖合于所述箱体的开口端。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路板远离所述第一扬声器的一端设置有多个控制开关、一个音频接口端子以及一个充电接口端子;所述多个控制开关、音频接口端子以及充电接口端子均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发声组件还包括装设于所述支撑架远离第一扬声器一端的操作板,所述操作板凸起形成有对应于所述多个控制开关的多个弹性凸起,所述操作板开设有对应于所述音频接口端子的音频插孔以及对应于所述充电接口端子的充电插孔。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盖板开设有对应于所述操作板的窗口,所述操作板装设于所述支撑架远离第一扬声器的一端并伸入所述窗口内。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发声组件包括固定框以及装设于所述固定框内的第二扬声器,所述第二发声组件通过所述固定框与所述箱体连接,且所述固定框朝靠近所述第二导音孔的方向设置。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扩音器包括主体以及芯体;所述主体包括导音部以及与导音部连接的出音部,所述导音部开设有贯穿所述导音部的传音孔,所述出音部开设有贯穿所述出音部的出音孔;所述传音孔与出音孔连通,且所述出音孔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传音孔的横截面积;所述主体的导音部穿过所述第一导音孔并与第一扬声器相连接,且所述主体的出音部位于所述箱体的外部;所述芯体装设于所述导音部的传音孔内并穿过所述导音部与第一扬声器抵接;所述出音部的内侧壁凸起形成有装饰部。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箱体的顶面还设置有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的音量转动调节钮。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箱体上设置有提手;所述提手呈“U”型,且两端夹设于所述音响相对的两侧壁上。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箱体的底部还设置有减震垫,所述减震垫的数量为四个,且均匀间隔设置。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箱体的顶面设置有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的指示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音响,箱体内部形成有第一收容腔和第二收容腔,通过将第一发声组件的零部件组合安装在一起,第二发声组件的零部件组合安装在一起,第一发声组件和第二发声组件可分别收装于第一收容腔和第二收容腔内,各零部件不再需要单独通过螺钉与音响的箱体连接,使第一发声组件和第二发生组件取放方便,装配简单,耗时短,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音响的分解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音响的另一视角的分解图。
图3为图1所示的音响的组合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是为了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此外,“多个”、“若干”的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音响100,包括具有开口端的箱体10、第一发声组件20、第二发声组件30、扩音器40以及盖板50;所述箱体10内部设置有一个隔板11,所述隔板11与所述箱体10内壁共同将所述箱体10的内部分隔形成第一收容腔101和第二收容腔102,所述箱体10远离开口端的一侧面开设有对应于第一收容腔101的第一导音孔12和对应于第二收容腔102的第二导音孔13。
所述第一发声组件20包括支撑架21、电路板22、电池23以及第一扬声器24;所述电路板22装设于支撑架21上;所述电池23装设于所述支撑架21与电路板22之间,且所述电池23与电路板22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扬声器24装设于支撑架21的一端并与所述电路板22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发声组件20固定收装于所述第一收容腔101内,且所述第一扬声器24朝靠近所述第一导音孔12的方向设置,并且所述第一发声组件20的支撑架21抵靠于所述隔板11上以通过所述隔板11实现对所述发声组件20的支撑作用。
所述第二发声组件30固定收装于所述第二收容腔102内并与所述电路板22电性连接;所述扩音器40穿过所述第一导音孔12并与第一发声组件20的第一扬声器24相连接,且所述扩音器40位于所述箱体10的外部;所述盖板50盖合于所述箱体10的开口端。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音孔12呈圆形;所述第二导音孔13的数量为多个,且均呈长条形;所述电池23为锂电池;所述第一扬声器24为高频扬声器(频率范围为2000HZ-20000HZ)。
通过这样的设计,将第一发声组件的零部件组合安装在一起,第二发声组件的零部件组合安装在一起,第一发声组件和第二发声组件可分别收装于第一收容腔和第二收容腔内,各零部件不再需要单独通过螺钉与音响100的箱体10连接,使第一发声组件20和第二发生组件30取放方便,装配简单,耗时短,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箱体10和盖板50均由木质材料加工制成,由于木质音箱密度高,有利于吸收杂音,使得所述第一发声组件20和第二发声组件30发出的声音的音质效果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箱体10上设置有一个提手13;所述提手13呈“U”型,且两端夹设于所述音响100相对的两侧壁上,以便于人们取放音响100。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箱体10的底部还设置有减震垫14,所述减震垫14由橡胶材料加工制成。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减震垫14的数量为四个,且均匀间隔设置,如此可以实现音响100通过四个减震垫14与地面或台面接触时,能够防止音响晃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箱体10的顶面设置有与所述电路板22电性连接的指示灯15,当所述音响100工作时,所述指示灯15亮起以便使用者辨别所述音响100是否处于工作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22远离所述第一扬声器24的一端设置有多个控制开关221、一个音频接口端子222以及一个充电接口端子223;所述多个控制开关221、音频接口端子222以及充电接口端子223均与所述电路板22电性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控制开关221的数量为四个,且分别为模式控制开关、上一曲调换开关、播放/暂停调换开关以及下一曲调换开关。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发声组件20还包括装设于所述支撑架21远离第一扬声器24一端的操作板25,所述操作板25凸起形成有对应于所述多个控制开关221的多个弹性凸起251,所述操作板25开设有对应于所述音频接口端子222的音频插孔252以及对应于所述充电接口端子223的充电插孔253。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操作板25由塑料材料加工制成。
通过这样的设计,便于播放器、手机、电脑等播放设备通过音频插孔252与音频接口端子222电性连接,进而实现播放器的乐曲通过所述音响100播出声音;便于外部电源通过所述充电插孔253与充电接口端子223电性连接,进而实现给电池23充电;便于使用者通过按压多个弹性凸起251以闭合相应的控制开关221(模式控制开关、上一曲调换开关、播放/暂停调换开关以及下一曲调换开关)与电路板23之间的电路,进而实现音响100的工作模式(如左声道、右声道以及立体声)、上一曲、播放/暂停以及下一曲等功能切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板50开设有一个对应于所述操作板25的窗口51,所述操作板25装设于所述支撑架21远离第一扬声器的一端并伸入所述窗口51内,以便于使用者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发声组件30包括固定框31以及装设于所述固定框31内的第二扬声器32,所述第二发声组件30通过所述固定框31与所述箱体10固定连接,且所述固定框31朝靠近所述第二导音孔13的方向设置,如此所述固定框31可以起到固定和承托第二扬声器32的作用,防止第二扬声器32晃动,进而避免因第二扬声器32晃动而降低第二扬声器的音质效果。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扬声器为32低频扬声器(频率范围为20HZ-3000HZ)。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框31靠近第二导音孔13的一侧面设置有过滤网311,防止外部灰尘由所述第二导音孔13进入至所述第二扬声器32内。
当所述音响100工作时,所述电池23给所述电路板22供电,所述第一扬声器24和第二扬声器32均能够接收所述电路板22输出的电信号,且所述第一扬声器24和第二扬声器32均将接收的电信号转换成声信号,此时人们便能够听到所述第一扬声器24和第二扬声器32发出的声音。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扩音器40由木质材料加工制成,且包括主体41以及芯体42;所述主体41包括导音部411以及与导音部411连接的出音部412,所述导音部411开设有贯穿所述导音部411的传音孔4111,所述出音部412开设有贯穿所述出音部412的出音孔4121;所述传音孔4111与出音孔4121连通,且所述出音孔4121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传音孔4111的横截面积;所述主体41的导音部411穿过所述第一导音孔12并与第一扬声器24相连接,且所述主体41的出音部412位于所述箱体10的外部;所述芯体42装设于所述主体41的导音部411的传音孔4111内并穿过所述导音部411与第一扬声器24抵接;所述出音部412的内侧壁凸起形成有装饰部4122。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41呈漏斗状;所述芯体42大致呈圆柱状;所述装饰部4122可以设计为曼陀罗花状,如此可以使得扩音器40能够起到扩放声音的效果,还可以使得扩音器40更加美观。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箱体10的顶面还设置有与所述电路板22电性连接的音量转动调节钮16;通过旋动音量转动调节钮16沿第一方向旋转可以使所述第一扬声器24和第二扬声器32发出的声音音量变大,通过旋动音量转动调节钮16沿第二方向旋转可以使所述第一扬声器24和第二扬声器32的发出的声音音量变小。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方向为逆时针方向,第二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音响100还包括一个安装板60;所述安装板60盖设于所述第二收容腔102上并位于所述箱体10的开口端与所述盖板50之间。
综上所述,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音响的箱体内部形成有第一收容腔和第二收容腔,通过将第一发声组件和第二发声组件分别直接收装于第一收容腔和第二收容腔内,不再需要通过螺钉与音响的箱体连接,使第一发声组件和第二发生组件取放方便,装配简单,耗时短,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描述,因此对于熟悉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优点和修改,故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代表性的设备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示示例。

Claims (10)

1.一种音响,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开口端的箱体、第一发声组件、第二发声组件、扩音器以及盖板;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箱体内壁共同将所述箱体的内部分隔形成有第一收容腔和第二收容腔,所述箱体远离开口端的一侧面开设有对应于第一收容腔的第一导音孔和对应于第二收容腔的第二导音孔;
所述第一发声组件包括支撑架、电路板、电池以及第一扬声器;所述电路板装设于支撑架上;所述电池装设于所述支撑架与电路板之间,且所述电池与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扬声器装设于支撑架的一端并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发声组件收装于所述第一收容腔内,且所述第一扬声器朝靠近所述第一导音孔的方向设置,并且所述第一发声组件的支撑架抵靠于所述隔板上;
所述第二发声组件收装于所述第二收容腔内并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扩音器穿过所述第一导音孔并与第一发声组件的第一扬声器相连接,且所述扩音器位于所述箱体的外部;所述盖板盖合于所述箱体的开口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响,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远离所述第一扬声器的一端设置有多个控制开关、一个音频接口端子以及一个充电接口端子;所述多个控制开关、音频接口端子以及充电接口端子均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音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声组件还包括装设于所述支撑架远离第一扬声器一端的操作板,所述操作板凸起形成有对应于所述多个控制开关的多个弹性凸起,所述操作板开设有对应于所述音频接口端子的音频插孔以及对应于所述充电接口端子的充电插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音响,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开设有对应于所述操作板的窗口,所述操作板装设于所述支撑架远离第一扬声器的一端并伸入所述窗口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声组件包括固定框以及装设于所述固定框内的第二扬声器,所述第二发声组件通过所述固定框与所述箱体连接,且所述固定框朝靠近所述第二导音孔的方向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响,其特征在于,所述扩音器包括主体以及芯体;所述主体包括导音部以及与导音部连接的出音部,所述导音部开设有贯穿所述导音部的传音孔,所述出音部开设有贯穿所述出音部的出音孔;所述传音孔与出音孔连通,且所述出音孔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传音孔的横截面积;所述主体的导音部穿过所述第一导音孔并与第一扬声器相连接,且所述主体的出音部位于所述箱体的外部;所述芯体装设于所述导音部的传音孔内并穿过所述导音部与第一扬声器抵接;所述出音部的内侧壁凸起形成有装饰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响,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顶面还设置有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的音量转动调节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响,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上设置有提手;所述提手呈“U”型,且两端夹设于所述音响相对的两侧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响,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底部还设置有减震垫,所述减震垫的数量为四个,且均匀间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响,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顶面设置有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的指示灯。
CN201920768606.8U 2019-05-24 2019-05-24 一种音响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8060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68606.8U CN209806063U (zh) 2019-05-24 2019-05-24 一种音响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68606.8U CN209806063U (zh) 2019-05-24 2019-05-24 一种音响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06063U true CN209806063U (zh) 2019-12-17

Family

ID=688330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68606.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806063U (zh) 2019-05-24 2019-05-24 一种音响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060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515393B1 (ko) 스피커장치
KR20170003653U (ko) 마이크로폰 사운드박스 일체형 장치
US11265654B1 (en) Two-channel UHF bluetooth microphone receiver
CN209806063U (zh) 一种音响
CN210745508U (zh) 蓝牙耳机
CN210381256U (zh) 一种蓝牙耳机仓
CN203352747U (zh) 一种改进型便携式音箱
CN209930492U (zh) 一种智能机器人音箱
CN203352771U (zh) 一种便携式音箱
CN207968841U (zh) 一种智能音箱
CN216625985U (zh) 一种多声道麦克风
CN210629762U (zh) 麦克风音箱一体机
CN208849949U (zh) 一种壁挂式音箱外壳
CN219163007U (zh) 一种能够提高发音效果的语音遥控开关
CN110708629A (zh) 蓝牙耳机
CN220359293U (zh) 一种可发光音箱
CN216437466U (zh) 一种智能乐器音箱
CN212413371U (zh) 一种低音蓝牙户外音箱
CN218471593U (zh) 一种带有按压旋钮的音频播放器
CN219697838U (zh) 音响麦克风
CN209845208U (zh) 一种防振音箱
CN212183698U (zh) 一种双面结构简单带防震箱体便于携带的蓝牙音箱
CN209806011U (zh) 一种音响
CN217183465U (zh) 具有立体声场的蓝牙音箱
TWM564875U (zh) Multi-function wireless karaoke micropho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217

Termination date: 202105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