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04980U - 一种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04980U
CN209804980U CN201920803797.7U CN201920803797U CN209804980U CN 209804980 U CN209804980 U CN 209804980U CN 201920803797 U CN201920803797 U CN 201920803797U CN 209804980 U CN209804980 U CN 2098049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ase
insulator
electrical connector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0379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覃智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DLK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DLK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DLK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DLK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0379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049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049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049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包括壳体和绝缘体,壳体包括顶板和底板,顶板上设置有朝向底板弯折的第一卡臂,底板上设置有朝向顶板弯折的第二卡臂;绝缘体设置于壳体内,绝缘体包括基座和舌板,舌板的一端连接于基座上,基座的顶部设置有与第一卡臂配合的第一卡槽,基座的底部设置有与第二卡臂配合的第二卡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连接器将绝缘体安装于壳体内时,第一卡臂卡入第一卡槽内,第二卡臂卡入第二卡槽内,增强了绝缘体与壳体的连接强度,能够有效防止舌板在与其他电器元件连接时产生晃动,使与舌板连接的其他电器元件接触稳定,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避免了因接触不良或连接断开而导致的突发事故。

Description

一种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连接器,亦称作接插件、插头或插座,是电子设备中不可缺少的部件,用于连接两个有源器件以传输电流或信号。电连接器通常包括绝缘体、若干端子及壳体,绝缘体具有一基座,基座前端向前凸伸形成一舌板,舌板下表面开设有贯穿基座后端的端子槽,若干端子插设于绝缘体的端子槽内,壳体包覆于绝缘体外部。
然而,现有电连接器由于舌板自基座前端伸出,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绝缘体相对壳体晃动的现象,导致与舌板连接的其他电器元件接触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能够增强绝缘体与壳体的连接强度,使与舌板连接的其他电器元件接触稳定。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
壳体,包括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上设置有朝向所述底板弯折的第一卡臂,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朝向所述顶板弯折的第二卡臂;
绝缘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绝缘体包括基座和舌板,所述舌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基座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臂配合的第一卡槽,所述基座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卡臂配合的第二卡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优选方案,所述顶板的尾部设置有伸出板,所述第一卡臂连接于所述伸出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卡臂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卡臂间隔设置于所述伸出板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一卡臂沿相反方向延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卡槽设置有两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卡臂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卡臂间隔设置于所述底板的尾部,并位于所述底板宽度方向的两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卡槽设置有两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优选方案,所述顶板设置有定位凹槽,所述基座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凹槽配合的定位凸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优选方案,所述定位凹槽和所述定位凸缘均设置有两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优选方案,所述基座背向所述舌板的一侧设置有端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优选方案,所述壳体还包括两个侧板,两个所述侧板的顶部均与所述顶板连接,两个所述侧板的底部均与所述底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连接器,通过在壳体的顶板上设置朝向底板弯折的第一卡臂,并在绝缘体的基座顶部设置与第一卡臂配合的第一卡槽,通过在壳体的底板上设置朝向顶板弯折的第二卡臂,并在绝缘体的基座底部设置与第二卡臂配合的第二卡槽,将绝缘体安装于壳体内时,第一卡臂卡入第一卡槽内,第二卡臂卡入第二卡槽内,增强了绝缘体与壳体的连接强度,能够有效防止舌板在与其他电器元件连接时产生晃动,使与舌板连接的其他电器元件接触稳定,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避免了因接触不良或连接断开而导致的突发事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电连接器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绝缘体和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壳体;2-绝缘体;3-端子;
11-顶板;111-第一卡臂;112-伸出板;113-定位凹槽;12-底板;121-第二卡臂;13-侧板;
21-基座;211-第一卡槽;212-第二卡槽;213-定位凸缘;22-舌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用于连接两个有源器件以传输电流或信号,如图1-图2所示,该电连接器包括壳体1和绝缘体2。壳体1起到保护和焊板的作用,绝缘体2起到固定和绝缘的作用。
具体地,壳体1包括顶板11和底板12,顶板11上设置有朝向底板12弯折的第一卡臂111,底板12上设置有朝向顶板11弯折的第二卡臂121。为连接顶板11和底板12,可选地,壳体1还包括两个侧板13,两个侧板13的顶部均与顶板11连接,两个侧板13的底部均与底板12连接。
绝缘体2设置于壳体1内,绝缘体2包括基座21和舌板22,舌板22的一端连接于基座21上,基座21的顶部设置有与第一卡臂111配合的第一卡槽211,基座21的底部设置有与第二卡臂121配合的第二卡槽212(如图3所示)。为与其他电器元件连接,可选地,基座21背向舌板22的一侧设置有端子3,端子3起到导通和焊板的作用。
为便于加工第一卡臂111,可选地,顶板11的尾部设置有伸出板112,第一卡臂111连接于伸出板112上。伸出板112伸出顶板11的尾部一段距离,第一卡臂111自伸出板112的一侧向背向伸出板112的方向延伸。为保证绝缘体2卡在壳体1内的受力均匀和连接强度,可选地,第一卡臂111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卡臂111间隔设置于伸出板112的两侧,两个第一卡臂111沿相反方向延伸。基座21的第一卡槽211的数量随着第一卡臂111的数量变化相应地进行调整,可选地,第一卡槽211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卡臂111与两个第一卡槽211一一对应配合,将绝缘体2卡在壳体1内。
为进一步保证绝缘体2卡在壳体1内的受力均匀和连接强度,可选地,第二卡臂121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卡臂121间隔设置于底板12的尾部,并位于底板12宽度方向的两端。基座21的第二卡槽212的数量随着第二卡臂121的数量变化相应地进行调整,可选地,第二卡槽212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卡臂121与两个第二卡槽212一一对应配合,将绝缘体2卡在壳体1内。
为避免将绝缘体2安装于壳体1内时颠倒方向,可选地,顶板11设置有定位凹槽113,基座21设置有与定位凹槽113配合的定位凸缘213,通过定位凸缘213与定位凹槽113配合能够有效提高装配效率。为保证绝缘体2卡在壳体1内的受力均匀和连接强度,可选地,定位凹槽113和定位凸缘213均设置有两个。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连接器,通过在壳体1的顶板11上设置朝向底板12弯折的第一卡臂111,并在绝缘体2的基座21顶部设置与第一卡臂111配合的第一卡槽211,通过在壳体1的底板12上设置朝向顶板11弯折的第二卡臂121,并在绝缘体2的基座21底部设置与第二卡臂121配合的第二卡槽212,将绝缘体2安装于壳体1内时,第一卡臂111卡入第一卡槽211内,第二卡臂121卡入第二卡槽212内,增强了绝缘体2与壳体1的连接强度,能够有效防止舌板22在与其他电器元件连接时产生晃动,使与舌板22连接的其他电器元件接触稳定,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避免了因接触不良或连接断开而导致的突发事故。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包括顶板(11)和底板(12),所述顶板(11)上设置有朝向所述底板(12)弯折的第一卡臂(111),所述底板(12)上设置有朝向所述顶板(11)弯折的第二卡臂(121);
绝缘体(2),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绝缘体(2)包括基座(21)和舌板(22),所述舌板(2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基座(21)上,所述基座(21)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臂(111)配合的第一卡槽(211),所述基座(21)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卡臂(121)配合的第二卡槽(2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1)的尾部设置有伸出板(112),所述第一卡臂(111)连接于所述伸出板(11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臂(111)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卡臂(111)间隔设置于所述伸出板(112)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一卡臂(111)沿相反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211)设置有两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臂(121)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卡臂(121)间隔设置于所述底板(12)的尾部,并位于所述底板(12)宽度方向的两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槽(212)设置有两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1)设置有定位凹槽(113),所述基座(21)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凹槽(113)配合的定位凸缘(21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凹槽(113)和所述定位凸缘(213)均设置有两个。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1)背向所述舌板(22)的一侧设置有端子(3)。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还包括两个侧板(13),两个所述侧板(13)的顶部均与所述顶板(11)连接,两个所述侧板(13)的底部均与所述底板(12)连接。
CN201920803797.7U 2019-05-30 2019-05-30 一种电连接器 Active CN2098049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03797.7U CN209804980U (zh) 2019-05-30 2019-05-30 一种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03797.7U CN209804980U (zh) 2019-05-30 2019-05-30 一种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04980U true CN209804980U (zh) 2019-12-17

Family

ID=688332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03797.7U Active CN209804980U (zh) 2019-05-30 2019-05-30 一种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049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20022624A (ko) 전기 커넥터 및 회로 보드 어셈블리
CN103427230A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109687210B (zh) 电连接器组合
TWI416806B (zh) 電連接器及電連接器組合體
CN210576571U (zh) 板对板型射频插座及连接器组件
CN209804980U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215681030U (zh) 一种插针式连接器
CN114883832A (zh) 连接器以及电子设备
CN212725822U (zh) 一种便于快速组装的电连接器
CN201038461Y (zh) 电连接装置
CN209804979U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209844028U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209804978U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212783944U (zh) 一种Type-C连接器的固定结构
CN214957653U (zh) 一种立贴式fpc连接器
CN212571485U (zh) 电连接器
CN212412213U (zh) 抗电磁干扰接电端子结构
CN214797945U (zh) 一种fpc连接器
CN216698927U (zh) 一种端子接脚、导电端子及电连接器
CN217589514U (zh) 电源连接器
CN205104626U (zh) 连接器结构
CN104795653B (zh) 电连接器
CN213093427U (zh) 一种fpc连接器
CN204516936U (zh) 电连接器
CN216981013U (zh) 电连接端子及具有该电连接端子的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