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92539U - 一种新型补缩冒口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补缩冒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92539U
CN209792539U CN201920134742.1U CN201920134742U CN209792539U CN 209792539 U CN209792539 U CN 209792539U CN 201920134742 U CN201920134742 U CN 201920134742U CN 209792539 U CN209792539 U CN 2097925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ding
riser
head
casting
ne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3474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天平
王爱丽
李泽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ngyin Tenglong Alloy Precision Casting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TANGYIN HUAXING OF HENAN PROVINCE MACHINERY AND MAK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NGYIN HUAXING OF HENAN PROVINCE MACHINERY AND MAK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NGYIN HUAXING OF HENAN PROVINCE MACHINERY AND MAK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3474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925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925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925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造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新型补缩冒口,包括缩颈体和补缩体,所述缩颈体设置于冒口于铸件的连接处,为由保温材料制成环形,所述环形的截面尺寸由外圆至内圆逐渐缩小,所述补缩体设置于冒口内,所述补缩体与冒口的形状和尺寸相同。本实用新型实现有效缩小冒口同铸件本体连接面积,用于去除冒口;避免了冒口套挤破及在成冒口套同铸型移位现象;降低了清理工作量、提高了清理质量、简化了操作步骤、提高了效率,同时降低了材料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补缩冒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造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补缩冒口。
背景技术
金属凝固过程中,会产生诸如缩孔、缩松、疏松、缩陷等缺陷,采用冒口补缩以解决上述缺陷是常用的方法。冒口是指为避免铸件出现缺陷而附加在铸件上方或侧面的补充部分,在铸型中,冒口的型腔是存贮液态金属的空腔,在铸件形成时补给金属,有防止缩孔、缩松、排气和集渣的作用,而冒口的主要作用是补缩。冒口根据设计功能不同,其形式、大小和开设位置均不相同,包括普通冒口、保温冒口、发热冒口。其实现作用主要是通过具备具体作用的冒口套套设于模样的冒口上,如保温冒口套,是指用保温材料做成的,其内壁与冒口外表轮廓相同的套。如发热冒口套,指在冒口套材料中加入发热剂,在浇入金属液后,发热剂反应发热,使金属液能保持更长时间在液态下,比保温冒口更节省金属。针对不同产品类型及结构,采取不同的冒口补缩方式。
在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中,采用冒口补缩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1、冒口模型安装在铸造模具上,直接成型在铸型上,浇注后同铸件为一体,冒口同铸件本体连接面积较大,难以清理,或者清理后容易带肉,造成铸件欠缺。2、通用的冒口套由于造型时安放在铸造模具上,造型填砂紧实后嵌在铸型同铸型成为一体;在造型填砂紧实过程中,容易挤破冒口套,或者在成冒口套同铸型移位,这样浇注后冒口同铸件本体连接面积更大,更加难以清理。3、为了可靠保证冒口套的使用,采用带有弹簧销装置的冒口套或带有金属管嘴的冒口套,操作繁琐,也容易操作出错;并且使用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补缩冒口,实现有效缩小冒口同铸件本体连接面积,用于去除冒口;避免了冒口套挤破及在成冒口套同铸型移位现象;降低了清理工作量、提高了清理质量、简化了操作步骤、提高了效率,同时降低了材料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补缩冒口,包括缩颈体和补缩体,所述缩颈体设置于冒口于铸件的连接处,为由保温材料制成环形,所述环形的截面尺寸由外圆至内圆逐渐缩小,所述补缩体设置于冒口内,所述补缩体与冒口的形状和尺寸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缩颈体由耐火隔热材料烧结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缩颈体由耐火纤维编织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补缩体为由耐火纤维编织而成的空芯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补缩体由耐火隔热材料烧结制成的空芯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补缩体由发热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补缩体的形状为圆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浇铸作业中,制作砂型时,冒口砂型空腔由设置在铸件上冒口模样造型形成,浇铸前,将补缩体和缩颈体的拼合体放入冒口空腔内,并施加适宜力使拼合冒口体与空腔配合,保证冒口体不从空腔脱落下来;浇铸完成后,将补缩体去除,然后去除冒口铸件和缩颈体。这种操作方法可以有效防止了造型填砂紧实过程中挤破冒口套,或者在成冒口套同铸型移位;采用可分离结构的冒口,有利于保持了缩颈体的完整,以备下次使用,改变了现有缩颈冒口每次使用后都被破除的现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缩颈体,2-补缩体,3-铸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补缩冒口,包括缩颈体1和补缩体2,所述缩颈体1设置于冒口于铸件3的连接处,为由保温材料制成环形,所述环形的截面尺寸由外圆至内圆逐渐缩小,直至为零,即在内圆形成尖角;缩颈体1由保温材料制成,其形状为冒口和铸件3的连接处提供了薄弱点,在浇铸完成去除冒口时提供了便利,在不影响冒口发挥补缩作用的同时,减少了冒口去除时可能造成的连肉现象,有利于保证铸件3的质量和形状的完整。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缩颈体1由耐火隔热材料烧结制成,所述耐火隔热材料为硅酸铝纤维、膨胀珍珠岩、蛭石、漂珠等任意常用材料;或由耐火纤维编织而成,所述的耐火纤维可以为硅酸铝纤维、莫来石纤维或氧化铝纤维的任意一种常用材料。
所述补缩体2设置于冒口内,所述补缩体2与冒口的形状和尺寸相同;所述补缩体2和缩颈体1连接共同成为浇铸时的冒口填充,所述补缩体2和缩颈体1之间可以采用粘接结构,补缩体2可以为空芯的保温结构或发热结构,有利于增加冒口的冷却时间,完整的发挥补缩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补缩体2为由耐火纤维编织而成的空芯结构;或由耐火隔热材料烧结制成的空芯结构。所述耐火隔热材料为硅酸铝纤维、膨胀珍珠岩、蛭石、漂珠等任意常用材料;所述的耐火纤维可以为硅酸铝纤维、莫来石纤维或氧化铝纤维的任意一种常用材料。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补缩体2由发热材料制成,所述发热材料包括硝盐、氯酸盐、高锰酸盐、镁屑、铝粉、硫磺、活性炭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常用材料。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补缩体2的形状为圆台,即在冒口根部与铸件3相连的部位的截面尺寸小于顶部的截面尺寸,其侧面与冒口与铸件3连接平面的角度为1-5度;这种设置使得冒口体被安设在冒口套内时,不易自行从冒口套的空腔内脱离掉落。
利用本装置浇铸作业中,制作砂型时,冒口砂型空腔由设置在铸件3上冒口模样造型形成,浇铸前,将补缩体2和缩颈体1的拼合体放入冒口空腔内,并施加适宜力使拼合冒口体与空腔配合,保证冒口体不从空腔脱落下来;浇铸完成后,将补缩体2去除,然后去除冒口铸件3和缩颈体1。这种操作方法可以有效防止了造型填砂紧实过程中挤破冒口套,或者在成冒口套同铸型移位;采用可分离结构的冒口,有利于保持了缩颈体1的完整,以备下次使用,改变了现有缩颈冒口每次使用后都被破除的现状。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新型补缩冒口,其特征在于:包括缩颈体(1)和补缩体(2),所述缩颈体(1)设置于冒口于铸件(3)的连接处,为由保温材料制成环形,所述环形的截面尺寸由外圆至内圆逐渐缩小,所述补缩体(2)设置于冒口内,所述补缩体(2)与冒口的形状和尺寸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补缩冒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缩颈体(1)由耐火隔热材料烧结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补缩冒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缩颈体(1)由耐火纤维编织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补缩冒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补缩体(2)为由耐火纤维编织而成的空芯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补缩冒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补缩体(2)由耐火隔热材料烧结制成的空芯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补缩冒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补缩体(2)由发热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4、5或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补缩冒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补缩体(2)的形状为圆台。
CN201920134742.1U 2019-01-26 2019-01-26 一种新型补缩冒口 Active CN2097925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34742.1U CN209792539U (zh) 2019-01-26 2019-01-26 一种新型补缩冒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34742.1U CN209792539U (zh) 2019-01-26 2019-01-26 一种新型补缩冒口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92539U true CN209792539U (zh) 2019-12-17

Family

ID=688209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34742.1U Active CN209792539U (zh) 2019-01-26 2019-01-26 一种新型补缩冒口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925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488871B1 (en) Part prepared through sheet-making process for use in producing castings and method for preparation thereof
US4236568A (en) Method of casting steel and iron alloys with precision cristobalite cores
CN112589049B (zh) 一种基于3d打印模样的精密铸造工艺
CN109530630A (zh) 一种五辐轮毂铸型及五辐轮毂制造方法
CN201102058Y (zh) 一种发热保温冒口套
CN104439081A (zh) 用于金属铸造的浇注成型工艺中的铸型及一种铸件
CN209792539U (zh) 一种新型补缩冒口
CN106631050B (zh) 一种结构均匀免清扫的透气砖及其制作方法
CN105081296A (zh) 一种中间包制作工艺
CN105537526A (zh) 一种阻燃保温冒口的成型方法
CN104550734A (zh) 一种熔模铸造的脱蜡方法及专用于实施该方法的螺杆装置
CN107021763A (zh) 用再生砂制备的铸件浇注系统构件及其制备方法
JP6669858B2 (ja) 押湯システム
CN210172496U (zh) 一种提高冒口补缩能力的冒口隔衬
CN101549387B (zh) 一种圆柱形保温冒口的底座
CN212019376U (zh) 一种铸造铝合金用浇包
CN108372580B (zh) 一种长水口的制造模具
CN108311687A (zh) 一种长水口的制造方法
CN208450529U (zh) 铸造用安全冒口
CN113351828A (zh) 一种内嵌陶瓷型芯熔模铸造成型工艺
CN214447195U (zh) 一种吊墙砖砂型模具
CN217166384U (zh) 一种k6摇枕用腰圆形保温冒口
CN107840672A (zh) 座砖制备方法及设备
CN217166383U (zh) 一种17型车钩钩体用暗冒口
CN116786765B (zh) 一种坭芯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120

Address after: 456150 Fudao Xiang xishuimowan village, Tangyin County, Anyang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Tangyin Tenglong Alloy Precision Cast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456150 Nanguan, Yigou Town, Tangyin County, Anyang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ENAN TANGYIN HUAXING MACHINERY Co.,Ltd.